心肺复苏操作规范_第1页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_第2页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_第3页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_第4页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心肺复苏操作规范1.轻拍患者肩膀,检查伤患有无意识,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不可剧烈摇晃病患。

2.大声呼救如确定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求救;求救时指示必需明确,例如:请帮我叫120(院外)、大声叫喊值班医师(院内)。

3.施救位置跪于患者肩部,施救者与患者肩部垂直。

4.打开病患口腔,检查呼吸道中有无异物。

5.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异物,如口香糖、假牙等

6.压额抬颚法,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舌头因重力下垂阻塞气道。

7.脸颊靠近病人口鼻,眼睛注视病人胸部,观察3-5秒。

8.如无呼吸,打开患者口腔,并将患者鼻子捏着,以免从口部吹气时,由鼻腔漏气。

9.密罩患者口部,深吹两口气,每次吹气约1.5-2秒,须注意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并等病人第一口气完全排出后再吹第二口。

10.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结处,再向外滑至同侧气管与颈部肌肉所形成的沟中,按压观察颈动脉5-10秒。如有脉搏,继续反复施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然呼吸为止,成人每分钟约12-16次,小孩约15-20次。

11.如无脉搏,准备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术。

12.沿肋骨下缘向上滑找到剑突头端起向上两指幅处,以另一手之掌根放至按压位置,注意不可按压剑突。

13.两手交插互扣,指尖翘起,避免接触肋骨。

14.施救者两臂伸直,与患者身体呈垂直,肩膀在胸骨正上方,迅速下压4-5公分。

15.心脏按压施行速率,成人每分钟约80-100次,年幼患者速率应加快,婴幼儿患者每分钟约100-120次。对于婴幼儿应酌情施压,一岁以下患者,可改用两指施压,使用中指及无名指,按压位置为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指幅,人工呼吸改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心脏按压=1:5。

16.单人施救人工呼吸:心脏按压=2:30,双人施救人工呼吸:心脏按压=1:5。

17.在做完四个循环后吹完两口气,需检查脉搏3-5秒;若无脉搏则继续心脏按压,以后每四次循环或3-5分钟检查一次。18.若有脉搏则检查呼吸3-5秒,若有呼吸及将病人置于复苏姿势,以避免呕吐物造成吸入性肺炎,若无呼吸则继续实施人工呼吸。

现场心肺复苏的抢救操作步骤:1.确定施救及通畅气道(1)确定患者的意识状态:轻摇患者肩部并呼唤。如已有患者心搏停止的可靠证据,则可省略这一步骤。(2)呼救:一旦初步确定患者丧失意识,即呼救以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因一个人作心肺复苏术不可能坚持较长时间。(3)体位:将患者仰卧放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则应在患者背部垫一宽度超过床沿和够长的硬板,解开患者上衣。抢救者跪或站立于患者右肩颈侧。(4)畅通气道: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因其舌根下坠,引起气道阻塞,宜用仰头举颏法使之通畅。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处,抬起下颏。(5)判断呼吸:在畅通呼吸道之后,判断呼吸是否存在,即用耳贴近患者口鼻,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患者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患者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2.人工呼吸一般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若患者牙关紧闭或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因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可作口对口鼻人工呼吸。(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2)用按于患者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3)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并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4)用力快而深地向口内吹气,直至患者胸部上抬。(5)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头眼视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患者鼻孔以便呼气,此时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6)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吹气量不要过大,吹气时要暂停按压胸部。(7)抢救开始首先全力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肺脏,以后每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两口,即30:2。亦可应用S形的急救口咽吹气管或用口对口呼吸专用面罩以代替直接口对口人工呼吸。(8)在作口对口呼吸前,应先查明口腔中有无血液、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这些液体,应先尽量将其清除。3.人工循环(1)判断脉搏:患者心搏停止后,脉搏亦即消失,由于颈部暴露故便于迅速触摸颈动脉。在开放气道并作2次人工呼吸后,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在靠近抢救者一侧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检查不要超过10秒钟,未触及搏动表明心搏已停止,注意避免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误为患者的脉搏。(2)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区,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100次/分1岁以内婴儿多采用双手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按压频率>100次/分。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音——“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视其为知音。钟子期死后,面对江边一抔黄土,俞伯牙发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感慨,摔琴而去,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红楼里,宝钗与黛玉皆爱宝玉,宝钗看重功名,常拿一些伦理纲常来压制他的不羁与顽劣,黛玉却从未提及这些,因她懂得他的心性,她说“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是你之知己”,造化弄人,木石前缘虽是虚空一场,却怀金悼玉,梦萦千古,今日读来依然荡气回肠!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可以相知,不是所有的相知都可以永恒。生命里,我们只愿结交那些心性相宜的人,统一的语言,相同的志趣,将彼此的心灵拉近,一份懂得,不言不语,却在默契里滋生。懂得,是两颗心的对望,潜生一种心灵感应,不发一言,便可知会。一声懂得,没有千言万语,却可以令人眸中含泪,心中蕴暖。这世间太多人情薄凉,你是否觉得,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一种幸福与慰藉呢?茫茫人海,你不孤单,有人愿与你同运命,共风雨,如此,多好!风懂云的情怀,它,轻轻的吹送,云姿更加漫妙;雪懂梅的寒傲,它,悄悄的绽放,梅骨愈加清奇;泉懂山的伟岸,它,静静的流淌,山林更为葱茂;雨懂花的心思,它,无声的洒落,花香尤为清绝……杏花疏影小楼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