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件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件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件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件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環境影響評價

技術方法

(一)污染型專案工程分析工程分析的方法(重點掌握)

1、類比法手段1:用與擬建專案類型相同的現有專案的設計資料或實測數據進行工程分析,具體應用時要求:

工程一般特徵相似。建設專案的性質、建設規模、車間組成、產品結構、工藝路線、生產方法、原料、燃料成分與消耗量、用水量和設備類型等一、工程分析

污染物排放特徵的相似。污染物排放類型、濃度、強度與數量,排放方式與去向以及污染方式與途徑等

環境特徵的相似。氣象條件、地貌狀況、生態特點、環境功能以及區域污染情況等手段2:利用單位產品的經驗排汙係數來計算污染物排放量。(公式中符號意義見P10)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

注意事項1:需根據生產規模等工程特徵和生產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修正

注意事項2:要全面瞭解生產工藝、化學反應、副反應及管理等情況;掌握原料、輔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額2、物料衡演算法基本原理:品質守恆定律。即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系統的物料總量必須等於產出的產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總物料衡算:當投入的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時採用,確定污染物總排放量單元工藝過程或單元操作的物料衡算:確定單元工藝過程或單一操作的污染物產生量工程分析中常用物料衡算專案:總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應用條件或前提:建設專案產品方案、工藝路線、生產規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確定3、資料複用法具體做法:利用同類工程已有的環境影響評價資料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等資料進行工程分析的方法。特點:方法簡單,但數據準確性很難保證適用範圍:評價工作等級較低的建設專案工程分析的工作內容1、基本工作內容(見P12表2-1,瞭解)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2、使用工藝流程圖進行產汙環節分析(重點掌握)環境影響評價工藝流程圖:在可研或設計檔基礎上,根據工藝過程的描述及同類項目生產的實際情況繪製而成關注重點:工藝過程中產生污染物的部位、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流程圖繪製:重點考慮產生污染物的裝置和工藝過程,簡化不產生污染物的過程和裝置,相應標出污染物產生種類和數量,有化學反應發生的工序列出主要化學反應和副反應式類型:裝置流程圖(適用於大型專案)或方塊流程圖(適用於中小型專案)3、源強分析與核算(重點掌握)分析核算內容:污染源分佈、污染物類型及排放量分析核算時期劃分:建設過程和運營過程兩個時期,某些專案還應包括退役期(如核電專案)污染源分佈分析:依據繪製的污染流程圖,按排放點標明污染物排放部位,列表逐點統計各種污染物的排放強度、濃度和數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達標排放分析與核算:適用於最終排入環境的污染物,以專案最大負荷為基礎進行核算。如燃煤鍋爐SO2、煙塵排放量以鍋爐最大產汽量所耗燃煤量為基礎進行核算(原則上按公稱能力)廢氣排放分析與核算:按點源、面源、線源進行核算,說明源強、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關問題廢水排放分析與核算:說明種類、成分、濃度、排放方式及去向固體廢物分析與核算: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分類,其中廢液說明種類、成分、濃度、是否屬於危險廢物、處置方式和去向等;廢渣說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濃度、是否屬於危險廢物、排放量、處理處置方式和貯存方法等雜訊和放射性分析與核算:應列表說明源強、劑量及分佈污染物源強統計:按P16表2-4分別列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排放表,雜訊單列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

新建專案源強統計:參見P17表2-5。按廢水和廢氣污染物分別統計各種污染物排放總量,固體廢物按國家規定統計一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並應統計出實現污染防治措施後的污染物削減量

技改擴建專案源強統計:分別統計技改擴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擴建專案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擴建完成後污染物排放量。相互關係為(P17表2-6):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4、水準衡分析與核算(重點掌握)水準衡:存在於任一用水單元內的水量平衡關係,符合品質守恆定律,可進行品質平衡計算取水量Q物料帶入水量A用水量Y耗水量H排水量P漏水量L重複用水量C污水回用量W取水量: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它水源的總水量。建設專案工業取水量包括生產用水(包括間接冷卻水、工藝用水和鍋爐用水)和生活用水。重複用水量:生產廠(建設專案)內部迴圈使用和循序使用的總水量耗水量:整個工程專案消耗掉的新鮮水量總和(包括產品含水;間接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洗滌用水、直接冷卻水及其他工藝用水;鍋爐運轉耗水;水處理用水;生活用水)5、無組織排的含義(熟悉)相對於有組織排放,主要針對廢氣排放工程分析中的定義:無排氣筒或排氣筒高度低於15m的排放源表現形式:彌散型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設備、管道和管件的跑冒滴漏;在空氣中的蒸發、逸散引起的無組織排放6、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的統計(掌握)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統計內容:無組織排放源分佈及無組織排放量統計方法:物料衡演算法(通過全廠物料投入產出分析來核算無組織排放量);類比法(與工藝相同、使用原料類似的同類工廠類比);反推法(通過對同類工廠,正常生產時無組織排放監控點進行現場監測,利用面源模式反推)7、清潔生產水準分析

清潔生產指標的選取原則(重點掌握,P214)從產品生命週期全過程考慮:生命週期分析法或生命週期評價

體現污染預防為主的原則:完全不考慮末端治理,污染物產生指標是指污染物離開生產線時的數量和濃度,而不是經過處理後的數量和濃度容易量化:設計選用指標時要充分考慮其可操作性滿足政策法規要求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應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要求

清潔生產分析指標(掌握)指標1: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重點說明工藝技術來源、特點及其在同類技術中所占地位以及選用設備的先進性指標2:資源能源利用指標。包括物耗指標,能耗指標和新水用量指標三類

新水用量指標:單位產品新水用量、單位產品迴圈用水量、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間接冷卻水迴圈率、工藝水回用率、萬元產值取水量(P216)

單位產品的能耗:生產單位產品消耗的電、煤、石油、天然氣和蒸汽等能量,通常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

單位產品的物耗:生產單位產品消耗的主要原料和輔料的量,可用原輔材料消耗定額,或用產品收率、轉化率等工藝指標描述

原輔材料的選取:從毒性、生態影響、可再生性、能源強度及可回收利用性五個方面定性考察指標3:產品指標。是否符合產業發展政策,並考慮包裝和使用指標4:污染物產生指標。包括廢水產生指標、廢氣產生指標和固體廢物產生指標三類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

廢水產生指標: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和單位產品主要水污染物產生量(定義及計算見P217)

廢氣產生指標: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和單位產品主要大氣污染物產生量(P217)

固體廢物產生指標:單位產品主要固體廢物產生量和單位產品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指標5:廢物回收利用指標。指標6:環境管理要求。環境法律法規標準、環境審核、廢物處理處置、生產過程環境管理、相關方環境管理

清潔生產分析方法和程式(熟悉)分析方法:指標對比法和分值評定法

指標對比法:同已頒佈的清潔生產標準或國內外同類裝置的清潔生產指標對比來進行分析

分值評定法:對各清潔生產指標值逐項指定分值標準,然後由專家按百分制評分,然後乘以各自權重得出總分後與清潔生產等級分值對比分析分析程式(適用於對比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

收集相關行業清潔生產標準,若無標準,則與國內外同類裝置清潔生產指標比較預測環評專案的清潔生產指標值對比預測值與標準值得出清潔生產評價結論提出清潔生產改進方案和建議8、環保措施方案分析(熟悉)分析專案可研階段環保措施方案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分析專案採用污染處理措施後,排放污染物達標的可能性分析環保設施投資構成及其在投資中占的比例(P20表2.7)依託設施的可行性分析:改擴建工程原有環保設施的可依託性、接納外排廢水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可依託性9、總圖佈置方案與外環境關係分析(一般瞭解)廠區與周圍保護目標之間所定衛生防護距離和安全防護距離的保證性

工廠和車間佈置的合理性(考慮氣象、水文等自然條件)對周圍環境敏感點處置措施的可行性(二)生態影響型專案工程分析技術要點(重點掌握)工程組成完全:要將所有工程活動都納入分析中,包括臨時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運營期的,直接的或相關的。一般應提供完善的專案組成表,明確的占地、施工、技術標準等主要內容重點工程明確:主要造成環境影響的工程,應作為重點的工程分析對象,明確重點工程名稱、位置、規模、建設方案、施工方案、運營方式等。一般還應將涉及的環境作為分析對象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全過程分析:全過程包括選址選線期(工程預可研期)、設計方案(初步設計與工程設計)、建設期(施工期)、運營期和運營後期(結束期、閉礦、設備退役和渣場封閉),應分期進行分析污染源分析:明確主要產生污染的源,污染物類型、源強、排放方式和納汙環境等。污染可能發生於施工與運營期,控制要求選擇與納汙環境功能區劃密切相關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專案組成、佈置和工程特點分析方法(重點掌握)專案工程組成建設專案的工程組成通常分為主體工程、輔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環保工程。有時將作業場等支柱性工程稱為“大臨”工程,或分出儲運工程系列重要的輔助工程包括:對外交通、施工道路、料場、工業場地、施工營地、棄土棄渣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工程組成分析基本內容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在設計檔中都有詳細的描述,注意選取與環境有關的內容就可以應詳細瞭解輔助工程內容,必要時通過類比調查確定,詳細包括:對外交通:新建者需瞭解其走向,占地類型與面積和修築方式,框算土石方量;大型專案,對外交通有時單列,按公路建設專案進行環評;已建者,要做現狀調查,闡明基本工程情況,進行回顧性環境影響分析和採取補救性環保措施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在大多數設計檔中是不具體的,需要在環評中做深入的調查分析。對於已設計的施工道路,說明其佈線、修築方法,主要考察是否影響到敏感保護目標,是否注意了植被保護或水土流失防治,棄土是否進入河道等;對尚未設計的施工道路,需明確選線原則,提出合理的修建原則與建議,尤其應給出禁止線路佔用的土地或地區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料場:包括土料場、石料場、砂石料場等施工建設的料場。需要明確各料場的點位、規模、采料作業時期及方法,尤其需要明確有無爆破等特殊施工方法。此外還有運輸方式和運輸道路問題工業場地:工業場地佈設,占地面積,主要作業內容等。一般應提供工業場地佈置圖,說明各項作業的具體安排,使用的主要加工設備(如碎石設備、混凝土攪拌設備、瀝青攪拌設備)採取的環保措施。所有工業場地逐一說明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施工營地:集中或單獨建設的施工營地,以及與其配套的供熱、採暖、供水、供電和炊事、環衛設施,都需要逐一說明。其中,占地類型與面積、事後的恢復屬於分析的重點棄土棄渣場:包括設置點位、每個場的棄土棄渣量,棄土棄渣方式,占地類型與面積,事後複墾或進行生態恢復的計畫等。說明棄渣場坡度、徑流彙集情況,以及擬採取的安全設計措施和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重點工程分析重點工程指造成主要環境影響的工程,包括:指工程規模比較大、影響範圍大或時間比較長的;位於環境敏感區附近的,其規模不一定很大,但造成的環境影響卻不小的重點工程的確定方法包括:可研設計報告與現場踏勘相結合確定類比調查與設計檔相結合借助於投資分項(列入投資核算中的所有內容)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從環境敏感性調查入手反推,類似於影響識別同時應特別注意設計檔以外的工程,如水利工程的複建公路(淹沒原路而修補的山區公路)公路修建時的保通工程(草原上無保通工程會造成重大破壞)礦區的生活區建設施工期、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熟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分析對象為專案在施工期和運營期可能造成生態環境影響的活動,分析內容為活動強度、範圍和方式,分析指標為占地類型(濕地、灘塗、耕地、林地等)與面積,植被破壞量(特別是珍稀植物的破壞量),淹沒面積,移民數量,水土流失量等施工期分析重點:重點關注一些特殊性的問題,如可能影響環境敏感區的施工區段施工方案分析;以及一些非規範性問題,如施工道路設計、施工營地設置等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運營期分析重點:運營方式分析說明,如水電站的調峰運行情況、礦業的採掘情況等。同時關注不同環境條件下特別敏感的工程活動內容,如旅遊高峰期的工程設計和應急措施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三)事故風險源項分析源項分析對象和範圍建設專案包含的所有工程系統,從物質、設備、裝置、工藝到與之相關的其他單元源項分析步驟劃分各功能單元:每個功能單元至少應包括一個危險性物質的主要貯存容器或管道。每個功能單元與其他所有單元有分隔開的地方,即有單一信號控制的緊急自動切斷閥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篩選危險物質,確定環境風險評價因數:分析各單元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名稱和儲量,列出各單元所有容器和管道中的危險物質清單,包括物料類型、相態、壓力、溫度、體積或重量事故源項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篩選:採用事故樹或事件樹法、或類比分析法,分析各功能單元可能發生的事故,確定最大可信事故和發生概率估算各功能單元最大可信事故洩漏量和洩漏率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洩漏量計算洩漏設備分析:環境風險評價中屬於潛在洩漏源的設備包括管道:管道、法蘭、接頭、彎管,典型事故為法蘭洩漏、管道洩漏和接頭損壞撓性連接器:軟管、波紋管、鉸接臂,典型事故為破裂洩漏、管道接頭洩漏、連接機構損壞篩檢程式:濾器和濾網,典型事故為濾體洩漏和管道洩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閥:球閥、栓、阻氣門、保險、蝶型閥,典型事故為殼洩漏、蓋孔洩漏和杆損壞洩漏壓力容器:反應槽,包括分離器、氣體洗滌器、反應器、熱交換器、火焰加熱器、接受器、再沸器,典型事故為容器破裂洩漏、進入孔蓋洩漏、噴嘴斷裂、儀錶管路破裂、內部爆炸泵:離心泵,往復泵,典型事故為機殼損壞、密封壓蓋洩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壓縮機:離心式壓縮機、軸流式壓縮機、往復式/活塞式壓縮機,典型事故為機殼損壞、密封套洩漏貯罐:包括貯罐連接部分和周圍的設施,典型事故為容器損壞、接頭洩漏貯存器:壓力容器、運輸容器、冷凍運輸容器、埋設的或露天貯存器,典型事故為氣爆、破裂、焊接點斷裂放空燃燒裝置/放空管:多歧頭、氣體洗滌器、分離罐,典型事故為多歧頭洩漏或超標排氣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洩漏物質特性分析:洩漏事故中,與環境風險有關的物質特性有相(液體、氣體或氣液混合)、壓力、溫度、易燃性和毒性。以下幾種洩漏物在環境風險評價中應予以重點關注常壓下的液體受壓下的液化氣體低溫下的液化氣體加壓下的氣體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沸液膨脹蒸氣爆炸物有毒有害物的混合體液體洩漏速度計算:P29公式,注意採用此公式時,液體在噴口內不應有急劇蒸發氣體洩漏速度計算:P29公式,按氣體流速和特性選擇合適的計算公式兩相流洩漏計算:P30公式,要求氣液分佈均勻,且達到動態相平衡,並要考慮液體蒸發情況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洩漏液體蒸發:等於閃蒸蒸發、熱量蒸發和品質蒸發之和,其中閃蒸量的估算:指過熱液體的閃蒸量,P31公式熱量蒸發估算:液體閃蒸不完全,一部分液體在地面形成液池,並吸收地面熱量而氣化的過程為熱量蒸發,P31公式品質蒸發估算:熱量蒸發結束後,液池表面氣流運動導致液體蒸發的現象為品質蒸發,P32公式總蒸發量估算:P32公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二、環境影響識別與評價因數的篩選(一)環境影響識別基本內容(瞭解)環境影響類型劃分:有利與不利;直接和間接;長期和短期;可逆與不可逆等環境影響程度劃分:5級(極端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輕度不利和微弱不利)或3級(重大、輕度、很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環境影響識別的概念:通過系統檢查擬建專案的各項“活動”與各環境要素之間的關係,識別可能的環境影響,包括環境影響因數、影響對象(環境因數)、影響程度和影響方式一般技術考慮(掌握)專案的特性(如專案類型、規模等)專案涉及的當地環境特性及環境保護要求(如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環境保護功能區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識別主要的環境敏感區和環境敏感目標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識別環境影響突出對重要的或社會關注的環境要素的識別應識別出可能導致的主要環境影響(影響對象),主要環境影響因數(專案中造成主要環境影響者),說明環境影響屬性(性質),判斷影響程度、影響範圍和可能的時間跨度環境影響的初步識別(掌握)初步識別依據:專案類型、規模、對環境敏感區的潛在影響,《建設專案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專案識別分類:劃入“重大影響”的專案、劃入“輕度影響”的專案、劃入“影響很小”的專案其中“重大影響”專案包括原料、產品或生產過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或毒性大,難以在環境中降解的建設專案可能造成生態系統結構重大變化、重要生態功能改變或生物多樣性明顯減少的專案可能對脆弱生態系統產生較大影響或可能引發和加劇自然災害的建設專案容易引起跨行政區環境影響糾紛的專案所有流域開發、開發區建設、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區改建等區域性開發活動或建設專案

“輕度影響”專案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污染因素單一,而且污染物種類少、產生量小或毒性較低的建設專案對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樣性等有一定影響,但不改變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建設專案基本不對環境敏感區造成影響的小型建設專案

“影響很小”專案包括基本不產生三廢、雜訊、振動、熱污染、放射性、電磁波等不利環境影響的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基本不改變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樣性等,不改變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建設專案不對環境敏感區造成影響的小型建設專案環境敏感區識別(重點掌握)需特殊保護地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世界遺產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保護地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生態敏感與脆弱區:沙塵暴源區、荒漠中的綠洲、嚴重缺水地區、珍稀動植物棲息地或特殊生態系統、天然林、熱帶雨林、紅樹林、珊瑚礁、魚蝦產卵場、重要濕地和天然漁場等社會關注區:人口密集區、文教區、黨政機關集中的辦公地點、療養地、醫院等,以及具有歷史、文化、科學、民族意義的保護地等特別注意環境品質已經達不到規劃功能要求的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識別方法(重點掌握)清單法(核查表法):將可能受開發方案影響的環境因數和可能產生的影響性質,一一列在一張表上加以核查識別的方法,包括簡單型清單:僅是一個可能受影響的環境因數表,可作為定性的環境影響識別分析描述型清單(環境資源分類清單和問卷式清單):在簡單型清單基礎上增加環境因數如何度量的準則分級型清單:在描述型清單基礎上對環境影響程度進行分級矩陣法:由清單法發展而來,具有影響識別和綜合分析評價功能。將擬建專案的各項“活動”和受影響的環境要素組成一個矩陣,在兩者之間建立起直接的因果關係,進而定性或半定量說明擬建專案的環境影響。包括相關矩陣法(環評實踐中常常採用)和迭代矩陣法其他方法:疊圖法(用於地理空間較大的建設專案,如公路、鐵路、管道專案,及區域開發專案)、影響網路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二)環境影響評價因數的篩選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因數的篩選(重點掌握)篩選依據:擬建專案的特點和當地大氣污染狀況因數類型及來源優先選擇專案等標排放量Pi較大的污染物其次考慮評價區內已造成嚴重污染的污染物最後考慮列入國家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污染物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等標排放量Pi(m3/h)的計算及注意事項C0i按《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二級、1h平均值計算標準中未包括的專案,參照TJ36-79中相應值選用只有日平均容許濃度限值時,對於一般污染物可取容許濃度限值的3倍;對於致癌物、毒性可積累或毒性較大者,直接取日平均容許濃度限值Qi:第i污染物單位時間的排放量,t/hC0i:第i污染物空氣品質標準,mg/m3水環境影響評價因數的篩選(重點掌握)篩選依據:擬建專案廢水排放特點、受納水體功能區劃及水質現狀、評價等級、國家和當地環境保護要求因數類型及來源:建設專案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對地表水環境危害較大的污染物;以及國家和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一般從所調查的水質參數中選取,具體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常規水質參數:GB3838-2002中所列pH、DO、CODMn、CODCr、BOD5、TN或NH3-N、酚、CN

、As、Hg、Cr6+、TP、水溫,根據水域類別、評價等級及污染源狀況適當增減特殊水質參數:通常從專案所屬工業的特徵水質參數表中選擇其他方面的參數:針對環境品質要求較高的水域,如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珍貴水生生物保護區、經濟魚類養殖區等,主要包括水生生物和底質兩類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對於河流水體,可按各水質參數的ISE值排序選取,ISE越大,表明擬建專案對河流中該水質參數的影響越大Cpi:污染物i的排放濃度,mg/LQpi:含污染物i的廢水排放量,m3/sCsi:對應的地表水水質標準,mg/LChi:河流上游污染物i的濃度,mg/LQhi:河流上游來水流量,m3/s三、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一)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調查自然環境調查的基本內容與技術要求(掌握)地理位置:建設專案所處的經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說明專案所在地與主要城市、車站、碼頭、機場等的距離和交通條件,並附地理位置圖地質:當地地層概況,地殼構造的基本形式及與其相應的地貌表現,物理與化學風化情況,當地已探明或已開採的礦產資源情況(選擇部分或全部)。建設專案規模小且與地質條件無關時,可忽略地形地貌:建設專案所在地海拔高度,地形特徵(高低起伏狀況),周圍的地貌類型(山地、平原、丘陵、海岸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風成地貌等地貌的情況(選擇部分或全部)。崩塌、泥石流、凍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現象,若不直接或間接威脅到建設專案時,可概要說明其發展情況。無可查資料,需做簡單的現場調查。若地形地貌與建設專案密切相關,應詳細說明可能直接對建設專案有危害或將被建設專案誘發的地貌現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氣候與氣象:建設專案所在地區的主要氣候特徵,年平均風速和主導風向,年平均氣溫,極端氣溫與月平均氣溫,年平均相對濕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數,降水量極值,日照,主要的天氣特徵(如梅雨、寒潮、雹和臺、颶風)等。若需進行建設專案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應在上述內容基礎上,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中的規定,增加地面風場等相關內容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地面水環境:若不進行地面水環境的單項影響評價時,應選擇下述部分或全部內容:地面水資源的分佈及利用情況,地面水各部分之間及其與海灣、地下水的聯繫,地面水的水文特徵及水質現狀,地面水的污染來源(適用於普通地面水環境);海洋資源及利用情況,海灣的地理概況,海灣與當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間的聯繫,海灣的水文特徵及水質現狀,污染來源等(適用於海灣區域地表水環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地面水環境(續):若需要進行地面水環境的單項影響評價時,應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中的規定,增加有關內容。地下水環境:地下水開採利用情況,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與地面的聯繫及水質狀況與污染來源(選擇以上全部或部分內容說明,在不進行地下水直接有關的環境影響評價時適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地下水環境(續):水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水的儲量與運動狀態,水質的演變與趨勢,水源地及其保護區的劃分,水文地質方面的蓄水層特性,承壓水狀況等(需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時,應在上述內容基礎上,補充以上所列的相關內容)土壤與水土流失:周圍地區的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佈,土壤的肥力及使用情況,主要污染來源及品質現狀,水土流失現狀及原因等(不進行與土壤有關的環境影響評價時,選擇全部或部分內容說明)土壤與水土流失(續):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土壤結構,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狀況,水土流失原因、特點、面積、元素及流失量等,並附土壤分佈圖(進行單項評價時應補充的相關內容)動植物與生態:周圍地區的植被情況,有無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為資源的野生動、植物,當地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及現狀(不進行生態影響評價,但專案規模較大時適用)動植物與生態(續):本地區主要的動、植物清單,特別是需要保護的珍稀動植物種類與分佈,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穩定性狀況,生態系統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以及影響生態系統的主要環境因素(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應補充的相關內容)社會環境現狀調查的基本內容及技術要求(瞭解)社會經濟:社會經濟狀況和發展趨勢,包括人口、工業與能源、農業與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文物與景觀:專案周圍重要的文物與景觀,文物或景觀相對於建設專案的位置和距離,其基本情況及國家或當地政府的保護政策和規定(選擇全部或部分加以說明,不需要進行單項評價時採用);需要進行相關評價時,需補充有關內容:易於受哪些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影響,目前有無已損害的跡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他影響的來源,景觀外貌特點,自然保護區或風景旅遊區中珍貴的動植物種類以及文物或景觀的價值人群健康狀況:專案傳輸某種污染物或擬排汙染物毒性較大時進行(二)大氣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大氣污染源分類(掌握)大氣污染源(排放源):釋放污染物到大氣中的裝置(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設施或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建築構造)污染源分類及相關概念:P37-38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按產生者的屬性:自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按幾何形狀:點源、線源、面源和體源按運動特性:固定源和移動源按幾何高度:高架源、中架源和低架源按排放時間長短:連續源、暫態源和持續有限時間源按排放方式:有組織排放源和無組織排放源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大氣污染源調查方法(重點掌握)現場實測法如排氣筒排放的SO2、NOx或顆粒污染物,可根據實測廢氣流量和污染物濃度計算(P38公式3-1)物料衡演算法適用於某些無法實測的污染源既適合於整個生產過程,也適用於生產過程任何工藝過程某一步驟或生產設備經驗估計法適用於某些特徵污染物的排放量估算,如燃煤排放的SO2,可借助於經驗公式或單位產品的經驗排汙係數常規氣象資料的統計應用(熟悉)氣象臺(站)氣象資料的使用價值:取決於其距離建設專案所在地的距離以及二者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環境條件的差異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對於一、二級評價專案,若氣象臺(站)位於評價區內,且和建設專案所在地具有基本一致的地理條件,則可直接使用氣象臺(站)的資料三級評價專案,可直接使用距建設專案所在地距離最近的氣象臺(站)資料氣象資料使用期的規定一級評價專案,獲取至少最近三年的氣象資料二、三級評價專案,獲取至少最近一年的氣象資料氣象資料統計分析內容:地面氣象資料和高空氣象資料,包括地面氣象資料:年、季(期)地面溫度、露點溫度及降雨量;年、季(期)風玫瑰圖;月平均風速隨月份的變化(曲線圖);季(期)小時平均風速的日變化(曲線圖);年、季(期)各風向,各風速段,各級大氣穩定度的聯合頻率及年、季(期)的各級大氣穩定度的出現頻率(一級評價)。二、三級評價至少選第2、5兩項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高空氣象資料:著重選擇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風和氣溫資料,具體包括:規定時間的風向、風速隨高度的變化;年、季(期)的規定時間的逆溫層及其出現頻率,平均高度範圍和強度;規定時間各級穩定度的混合層高度;日混合層最大高度及對應的大氣穩定度常規氣象資料與現場觀測資料的相關性分析(熟悉)位於評價區外或地形差異明顯,則氣象臺(站)資料必須與專案所在地現場觀測資料進行相關分析後方可考慮其使用價值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相關分析採用分量回歸法,即將兩地的同一時間風向量投影在X(可取E-W向)、Y(可取N-S向)軸上,分別計算其X、Y方向速度分量的相關性,求得對應的線性回歸係數a和b,然後利用a和b對可使用的氣象臺站的長期資料進行訂正,具體規定包括資料的樣本數不得少於規定的觀察週期所獲取的數量一級評價專案,相關係數r0.45,二級專案,r0.35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地面氣象資料調查分析內容及方法(掌握)風場風場:局地大氣運動的流場,包括風速、風向等參數風速:空氣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水準距離,隨時間和高度變化而變化。風速的表示方式包括數值表示和字母C表示兩種。其中C代表風速已經小於測風儀的最低閾值,常稱為靜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風向:風的來向,通常用16個風向來表達,即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靜風的風向用C表示。在模式計算中,常需要給靜風附一個固定值(如<0.5m/s)並分配一個方向。通常採用靜風前後的觀測資料的風向進行插值,或在氣象資料比較完整,即日觀察次數比較多的情況下,直接採用靜風前一次的觀測資料中的風向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風頻:吹某一風向的風的次數占總的觀測統計次數的百分比,稱為該風向的風頻主導風向:風頻最大的風向角的範圍。作為區域的主導風向,其風頻應有明顯的優勢,否則可稱該區域沒有主導風向或主導風向不明顯風玫瑰圖:16個風向的風頻聯連而成的圖(例如,利用多年地面氣象統計資料繪製的風玫瑰圖,見P42-43)複雜地形風:海陸風、山谷風、過山氣流、城市熱島環流等風速隨時間的變化:是氣象臺站風速統計量的主要內容之一,常採用月小時平均風速(多年風速按不同月份每天同一時間進行平均)、季小時平均風速(類似地,多年風速按不同季節每天同一時間進行平均)、月平均風速的日變化曲線圖、季平均風速的日變化圖等表示溫度溫廓線:反映溫度隨高度的變化及其影響熱力湍流擴散的能力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穩定度大氣穩定度:指整層空氣的穩定程度,是大氣對在其中作垂直運動的氣團是加速、遏制還是不影響其運動的一種熱力學性質。大氣越不穩定,其擴散稀釋能力越強。判斷方法:

d法(幹絕熱法)、Ri法(裏查遜數法)、M-O法(莫寧—奧布霍夫長度法)、

A法(風向標准差法)、T法(溫差法)、UR法(風速比法)、LD法(城市穩定度判別法)、P-T法(帕斯圭爾-泰勒法)等P-T法確定大氣穩定度的方法(P45)穩定度分級:將穩定度分為A(強不穩定)、B(不穩定)、C(弱不穩定)、D(中性)、E(較穩定)和F(穩定)六類考慮因數:地面風速(U10)、太陽高度角、雲量具體做法:首先由太陽高度角和雲量確定太陽輻射等級(P45表3-3),然後與地面風速結合確定大氣穩定度等級(見表P46表3-4)其中太陽高度角h0(deg)按下式計算

:當地的地理緯度,deg;

:當地地理經度,deg;t觀測時的北京時間;

:太陽傾角,deg;dn:一年中日期序數,0,1,2,…,364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定性劃分:夜間一般為D、E和F類;陰天或大風時(風速>6m/s),一般為D;A類一般出現在白天、晴天和風速<2m/S的情況下;F類一般出現在夜間、晴天和風速<3m/s的情況下聯合頻率定義:風向、風速和大氣穩定度構成的組合頻率,即不同風速、風向和大氣穩定度出現的幾率指標分類要求:風向取16個方位(不含靜風),穩定度分6類(A~F),風速分5檔(<1.5m/s,1.5~3m/s,3.1~5m/s,5.1~7m/s,>7m/s)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確定方法:統計所有氣象資料在各類穩定度、各風向和各風速檔上出現的次數占所有觀察次數的百分比即可(具體例子見P46表3-5)高空氣象資料調查分析方法(熟悉)風廓線定義:風速隨高度變化規律的曲線確定方法:根據距地面1.5km高度以下的風速、風向隨高度的變化關係,結合大氣穩定度分類確定合適的數學運算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數學運算式:常選用冪律運算式溫廓線反映溫度隨高度的變化影響熱力湍流擴散的能力溫廓線分析內容:逆溫層出現的時間、頻率、平均高度範圍和強度U1、U2分別為距地面Z1和Z2處10min的平均風速,m/s;P為風速高度指數,與大氣穩定度和地形條件有關(見P42表3-1)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混合層高度混合層:邊界層中存在的湍流特徵不連續介面以下的大氣層混合層高度:從地面算起至第一層穩定層底的高度。混合層高度隨時間變化,一天中,早晨一般較低,午後達到最大值。混合層內一般為不穩定層結,鉛直稀釋能力比較強混合層高度的確定方法:Holzworth法(幹絕熱法)和計算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Holzworth法確定混合層高度任一時間的地面溫度和

d繪製的直線與北京時間07時探空曲線的交點(或切點)為該時間的混合層高度日最高地面溫度和

d繪製的直線與北京時間07時探空曲線的交點(切點)為日混合層最大高度計算時可取

d=0.0098C/m(具體示例見P49圖3-4)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計算法確定混合層高度當大氣穩定度為不穩定(A、B、C類)或中性(D類)時當大氣穩定度為穩定(E或F類)時為各符號的意義、單位和取值要求詳見P50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不利氣象條件(熟悉)不利氣象條件:熏煙狀態及對環境敏感區或關心點易造成污染的風向、風速、穩定度和混合層高度等條件,也稱典型氣象條件熏煙狀態通常按一次取樣計算,一般出現在日出後。此時,夜間產生的貼地逆溫逐漸自上而下消失,新的混合層開始生長,到前一天晚上煙羽的高度時,聚集的污染物通過混合層夾卷和湍流被完全混合至地面其他典型氣象條件按1h取樣或按日均值計算選擇不利氣象條件的方法:從全年每小時和每日計算出的小時和日平均地面濃度中篩選出對環境敏感區和綜合關心點造成污染較重的小時或日典型氣象條件大氣環境品質現狀監測布點方法(掌握)採樣點數目:一級>10,二級>6,三級:1~3或0布點原則:環境功能區為主兼顧均勻分佈性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點位設置:監測點位根據目的而設置,一般應附常年風向玫瑰圖區域環評:主導風向明顯時,在評價區域主導風向下風向範圍內多設點,上風向範圍內少設點;工業較集中的城區、工礦區和交通頻繁區,人口稠密區,污染物超標區監測點的數目要多些,郊區、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和未超標地區布點可少些;監測點位應包括評價範圍內的環境敏感區和關心點專案環評:監測點應佈設在受影響最大和較大的地區、評價範圍內的環境敏感區和關心點以及對環境敏感區或關心點的有影響的地區,並應考慮佈設點的均勻性,設置清潔對照點布點方法:功能區布點法,網路布點法,同心圓布點法,扇形布點法(見P51表3-11)監測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掌握)統計分析指標:濃度範圍、各取值時間的平均值、超標率、超標倍數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平均值的統計計算:均指算術平均值。監測點數據平均值的計算主要為日、月、季和年平均值計算。平均值應是一個濃度範圍,而且進行平均值計算時,應滿足監測週期和頻次的要求超標倍數的統計計算超標率的統計計算未檢出點位數計入總監測數據個數中國家未頒佈標準的監測專案,不進行超標率計算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監測數據分析:污染物濃度時空分佈特徵(污染物週期變化圖、濃度等值線圖);污染物濃度與氣象條件的相關分析大氣環境品質現狀評價(掌握)評價方法:單項品質指數法Ii1,超標,否則為未超標Ci

污染物監測值,mg/m3;C0i評價品質標準限值,mg/m3;Ii污染物的品質指數(三)地面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常用環境水文特徵值的獲取方法(熟悉)河川徑流河川徑流:包括地面徑流和地下徑流徑流形成:包括產流階段和匯流階段流域面積(或集水面積):徑流流量Q:單位時間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水量,單位為m3/s徑流總量W:在T時段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總水量,常用單位為m3、104m3、108m3等徑流深Y:將徑流總量平鋪在全流域面積上的水層厚度,單位為mm徑流模數M:流域出口斷面流量與流域面積的比值,常用單位為L/s

km2徑流係數

:某一時段內徑流深與相應降雨深P的比值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變化特徵:年際變化、年內變化和地區變化河流水流形態影響因素:河道斷面形態、底坡、走向、上下游水邊界條件類型:恒定流(均勻流、非均勻流)和不恒定流;漸變流與急變流;急流、臨界流與緩流。環境影響評價中使用最多的是恒定流和不恒定流分類方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河道水流形態參數獲取:通常採用一維恒定或不恒定流方程。僅在特殊情況下採用二維甚至三維模型,如彎道河段水流形態計算恒定均勻流基本方程:如非感潮均勻河道在平水或枯水期時的水流形態,可借此確定過流斷面流速及流量或水深及流速各符號意義、單位及取值要求見P57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非恒定流基本方程:一維聖維南方程,河道有側向入流時,基本形式為(詳見P57內容)年最枯時段流量選擇與設計固定時段樣法:每年選樣的起止時間一定。如某河流最枯水月或季主要出現在2月或1~3月,則選取歷年2月或1~3月平均流量作為年最枯水月或季流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浮動時段選樣法:每年選樣時間不固定。短時段(如30d以下)設計枯水流量確定均採用此法。例如要十年一遇連續7d枯水流量,可從水文年鑒中每年找出一個連續7d平均流量的最小值組成樣本組進行分析後確定設計發生頻率:50%與75%~95%斷面流速計算設計斷面平均流速指與設計流量相對應的斷面平均流速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實測流量資料較多時實測流量資料較少或缺乏時使用公式進行計算(詳見P58~59內容)河流水體混合過程及參數混合:分子擴散、紊動擴散和剪切離散等各類分散過程及其聯合產生的過程描述參數:常用橫向混合係數(My)和縱向離散係數(DL)來描述天然河流的混合特性(參數意義及估算方法詳見P59~60內容)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湖泊、水庫蓄水量詳見P60內容水溫湖泊、水庫往往會出現溫度分層現象分層判斷方法1:常根據湖泊、水庫水替換的次數

經驗性標準來判別非洪水期:<10,穩定分層型;>20,混合型洪水期:<1/2時,洪水對分層無影響;>1時,臨時性混合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分層判斷方法2:根據湖泊、水庫水深H判斷,H>10m時分層;H<10m時混合型水量代表年選擇標準:水量變化頻率在10%時代表多水年;50%代表中水年;75~95%代表少水年

的確定:以代表年的年水量及年平均容積計算

;以代表年各次洪水的洪流量及年平均容積計算

河口與近海水污染源的分類(熟悉)按產生及進入環境的方式:點源、面源(非點源)按污染物性質: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體酸堿和熱效應污染源不同類型污染源的調查方法(掌握)點源調查範圍:根據評價等級及其與建設專案的關係確定調查的深度和廣度調查內容:根據評價等級,選取部分或全部排放特點:分散還是集中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斷面上的位置排放數據:主要水質參數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濃度及變化情況用排水狀況:取水量、用水量、迴圈水量、排水總量等廢水、污水處理狀況:排汙單位的處理設備、處理效率、處理水量及事故狀況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非點源調查方法:採用資料搜集而非現場實測的方法調查內容:根據評價等級和需要選取部分或全部工業類非點源污染源:P67其他非點源污染源:P67污染源採樣分析方法執行GB8978-1996相關規定河流水質採樣(掌握)斷面的選擇與佈設:調查範圍的兩端、調查範圍內重點保護水域及重點保護對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徵突然變化處(如支流匯入處等)、水質急劇變化處(如污水排入處等)、重點水工構築物(如取水口、橋樑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及擬進行水質預測的地點,排污口上游500m處斷面上取樣垂線的確定:取決於河流寬度,並與河流形狀有關,如矩形或近似為矩形、十分不規則的河流等,具體見P68內容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垂線上取樣點的確定:主要取決於水深,與評價等級也有一定關係(見P68)取樣方式:一級評價各點獨立取樣分析;二級評價分情況考慮:需要考慮混合過程段水質時,該段內各取樣斷面中每條垂線上各點水樣混合成一個樣,其他情況每斷面每次取一個混合樣分析;三級評價取斷面混合樣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取樣頻率:每水期一次,每次3~4d,至少有一天測定所有選定的水質因數等(P69);不預測水溫時,僅在採樣時測定,需要預測水溫時,可每隔6h測一次;一般情況,每天每個水質因數只取一個樣,水質變化大時,可每隔一定時間採樣一次河口水質採樣(掌握)斷面佈設:上游取樣斷面的數目和位置根據感潮段的實際情況確定,下游同河流採樣點佈設及採樣方式:同河流湖泊、水庫水質取樣(掌握)取樣斷面的佈設原則、方法和數目:取決於排汙量、評價等級和湖泊、水庫的大小,儘量覆蓋推薦的整個調查範圍(P69)斷面上取樣點的佈設:取決於水深及有無分層情況(P70)取樣方式:取決於湖泊、水庫規模與水深及分層情況(P70)取樣頻率:每期一次,每次3~4天,至少一天測定所有選定的水質參數;表層DO和水溫每隔6h測定一次;適當檢測藻類(P70)水環境品質現狀評價(掌握)採用單因數指數評價法單因數指數評價是將每個水質因數單獨進行評價,利用統計及模式計算出各水質因數的達標率或超標率、超標倍數、水質指數等項結果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一般水質因數Sij特殊水質因數DO和pHCi,j

實測濃度,mg/LCi,s

評價標準限值,mg/LDOj

實測溶解氧含量,mg/LDOf:飽和溶解氧濃度,mg/LT:水溫DOs

標準限值,mg/LpHj

實測值pHsd

標準下限pHsu

標準上限(四)環境雜訊現狀調查與評價環境雜訊現狀評價量(掌握)環境雜訊的評價量:等效連續A聲級(LAeq);最大A聲級(LAmax)及雜訊持續時間;計權等效連續感覺雜訊級(WECPNL)雜訊源評價量:倍頻帶聲壓級、總聲壓級、A聲級或聲功率級等;特殊雜訊源應包括聲級的頻率特性和A聲級;脈衝雜訊應包括A聲級和脈衝週期A聲級LA和最大A聲級LAmax:雜訊的度量既與雜訊的物理量有關,也與人耳的主觀聽覺有關。A聲級是通過A計權網路測得的雜訊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主要用來評價雜訊源,特殊的雜訊源除了測定A聲級外還要測定其頻率特性。等效連續A聲級LAeq或Leq:將某一段時間內連續暴露的不同A聲級變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個功效相當的A聲級表示該段時間內的雜訊大小,該A聲級即為等效連續A聲級,單位為dB(A)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計權連續等效感覺雜訊級:用於航空雜訊的評價。計算公式見P74環境雜訊現狀測量要求(掌握)測量量:環境雜訊為等效連續A聲級;高聲級的突發性雜訊源為最大A聲級及持續時間;機場飛機雜訊為計權等效連續感覺雜訊級(WECPNL);雜訊源為倍頻帶聲壓級、總聲壓級、A聲級或聲功率級等;特殊雜訊源應包括聲級的頻率特性和A聲級;脈衝雜訊應包括A聲級和脈衝週期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測量時段:應在聲源正常運行工況的條件下選擇時段測量;每個測點,應分別進行晝間、夜間時段的測量,以便與相應標準對照;對於雜訊起伏較大的情況(如道路交通雜訊、鐵路雜訊、飛機場雜訊)應增加晝間、夜間的測量次數,且應選擇代表性時段測量測量記錄內容:測量儀器型號、級別及使用過程中的校準情況;測點編號、測量時段和對應的聲級數據;有關聲源運行情況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典型工程環境雜訊現狀水準調查方法(熟悉)工礦企業環境雜訊現狀水準調查:重點關注85dB(A)以上的雜訊源分佈及聲級分析。廠區內可採用網格法;廠界雜訊測量點在廠界外1m處開始;生活居住區採用網格法公路、鐵路環境雜訊現狀水準調查:重點關注沿線的環境雜訊敏感目標(P76)飛機場環境雜訊現狀水準調查:P77環境雜訊環境現狀評價(掌握)包括雜訊源現狀評價,聲環境品質現狀評價方法:對照相關標準評價達標或超標情況並分析其原因;並評價受到雜訊影響的人口分佈情況雜訊源現狀評價:分析評價範圍內現有雜訊源種類、數量及相應的雜訊級、雜訊特性,進行主要雜訊源分析環境雜訊現狀評價:根據評價範圍內現有雜訊敏感區和保護目標的分佈情況,雜訊功能區的劃分情況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

(五)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調查內容(瞭解)自然環境調查生態系統調查區域資源和社會經濟狀況調查區域敏感保護目標調查土地利用規劃、發展規劃和環境規劃的調查區域生態環境歷史變遷情況、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自然災害等調查方法(掌握)收集現有資料:從農林牧漁業資源管理部門及專業研究機構收集生態和資源方面的資料,如生物物種清單和動物群落、植物區系及土壤類型地圖等;從地區環保部門和評價區其他工業專案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收集有關評價區的污染源、生態系統污染水準的調查資料、數據;收集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劃等方面的資料,以及國際有關規定等野外調查:生態資源、生態系統結構調查可採用現場踏勘考察和網格定位採樣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在評價區內已存在污染源或對於污染型工業專案評價,需進行污染源調查,根據現有污染源的位置和污染物的輸送規律確定採樣布點原則,採集大氣、水、土壤和動植物樣品,進行有關污染物的含量分析,景觀資源調查採取拍照或錄影等直觀方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收集遙感資料,建立GIS,並進行野外定位驗證訪問專家,解決調查和評價中高度專業化問題和疑難問題定位或半定位觀測植被調查(熟悉)樣方調查:關鍵是根據植株大小和密度確定樣地大小。通常:草本植物>1m2;灌木林>10m2;喬木林>100m2。其次確定樣地數目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植被中物種重要值的確定:等於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優勢度生物量調查與評價(熟悉)生物量:一定地段面積內(單位面積或體積內)某個時期生存著的活有機體的數量,是衡量環境品質變化的主要標誌生物量的測定:樣地調查收割法。其中樣地面積選擇:森林選用1000m2,疏林及灌木林選用500m2,草本群落選用100m2通用測定方法:皆伐實測法、平均木法、隨機抽樣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生態環境敏感目標調查和評價(掌握)敏感保護目標構成:法規確定的保護目標(P103表3-19);《建設專案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試行)》中指定的環境敏感區(P104)敏感保護目標的識別:具有生態學意義的保護目標;具有美學意義的保護目標;具有科學文化意義的保護目標;具有經濟價值的保護目標;重要生態功能區和具有社會安全意義的保護目標;生態脆弱區;各種具有生態環境保護意義的人工環境系統;環境品質急劇退化或達不到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的地域、水域;人類社會特別關注的保護對象(P104)

(六)區域環境容量分析大氣環境容量(熟悉)影響因素涉及的區域範圍與下墊面複雜程度空氣環境功能區劃及空氣環境品質保護目標區域內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強度的時空分佈區域大氣擴散、稀釋能力特定污染物在大氣中的轉化、沉積、清除機理計算方法1:修正的A-P值法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佈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適用於開發區規劃階段環境條件的分析計算出的容量只能是粗略的估計值,不能直接作為總量控制目標資料需求:開發區範圍和麵積;區域環境功能分區;第i個功能區的面積;第i個功能區的污染物控制濃度(標準濃度限值);第i個功能區的污染物背景濃度適用於SO2,PM10參考使用(具體見P202~203)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計算方法2:模擬法利用環境空氣品質模型模擬開發活動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環境品質變化是否會導致環境空氣品質超標。若超標則按比例或對環境品質的貢獻率對相關污染源的排放量進行削減,以最終滿足環境品質標準的要求。滿足這個充分必要條件所對應的所有污染源排放量之和便為區域的大氣環境容量適用於規模較大、具有複雜環境功能的新建開發區或將進行污染治理與技術改造的現有開發區。需要瞭解開發區大氣污染源的佈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計算方法3:線性優化法當污染源佈局、排放方式已確定時,可以建立源排放和環境品質之間的相應關係,然後根據區域空氣品質環境保護目標,採用最優化方法,計算出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許排放量。各污染源最大允許排放量之和,就是給定條件下的最大環境容量水環境容量計算方法(熟悉)確定擬接納開發區污水的水體,明確受納水體不同斷面的水質標準要求,弄清受納水體的環境品質狀況,分析受納水體水質達標程度利用水質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納水體水質之間的輸入回應關係確定合理的混合區,以受納水體水質功能達標為前提,估算相關污染物的環境容量(最大允許排放量或排放強度)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四、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一)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步驟(熟悉)確定預測因數確定預測範圍及計算點確定污染源計算清單氣象條件計算清單地形數據計算清單設定預測情景選擇預測模式確定相關的計算參數進行環境品質預測與評價常用預測模式的資料需求(掌握)污染源的基礎資料污染源類型劃分:按形狀分為點源、線源、面源和體源;按污染物的存在形態分為顆粒污染物源和氣態污染物源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源強計算:分別見P114~115表5-1到表5-5,其中面源、體源源強計算清單均適用於後退點源模式;線源源強計算清單適用於點源求和法模式。對於顆粒污染物,當粒徑<15m時,可不考慮沉降作用,使用氣態污染物模式;15m<粒徑<100M時,則考慮沉降作用,使用顆粒物模式;粒徑>100m時,模式中可以不考慮該顆粒物氣象基礎資料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通常選擇有效的多年逐日逐時(次)的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和高空氣象資料以及與環境品質監測同時進行的氣象觀測資料作為計算氣象條件地面氣象資料:P116表5-6高空氣象資料:P116表5-7地形條件基礎資料網格計算點上的座標及其海拔高度適用於非平坦的評價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其他相關參數資料地理經緯度常年平均風速、平均氣溫、大氣壓等土地使用類型、地表粗糙度等模式的選用(掌握)導則推薦模式基本上都屬於高斯擴散模式,適合模擬平坦地區定場情況下連續排放污染源的濃度分佈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模式的選用(掌握)當模擬預測條件與上述要求不同時,應根據排放特徵和地形條件等因素選擇相應的修正模式如按排放特徵:點源、線源、面源分別選用對應的擴散模式如按地形條件:有平坦、複雜和山區地形之分有風點源正態煙羽擴散模式(掌握)適用條件:地面10m高處的平均風速

1.5m/s;平坦地形,氣態污染物,粒徑<15m的顆粒污染物,在模擬的單元時間段內風向、風速、穩定度基本不變,污染物通過某種裝置排放資料需求:污染源資料,包括污染源的位置、源強及排放方式;氣象資料,包括風向、風速、穩定度和混合層的高度排氣筒下風向地面任意一點出的濃度計算:P119污染源下風向地面軸線濃度計算:P119公式5-5污染源下風向的最大地面濃度及其距污染源的距離計算:P119公式5-6小風、靜風點源擴散模式及其應用(掌握)適用條件:地面10m高處的平均風速<1.5m/s,平坦地形,氣態污染物,粒徑<15m的顆粒污染物,在模擬的餓單元時間段內風向、風速、穩定度基本不變,污染物通過某種裝置排放資料需求:除氣象資料中的餓混合層高度之外,其餘與有風模式相同應用:污染源附近地面任意點濃度的計算熏煙模式(熟悉)使用範圍:計算日出後,貼地逆溫從下而上消失,逐漸形成混合層時,原本聚集在這一層的污染物所造成的高濃度污染。具體計算公式見P121公式5-16線源擴散模式(熟悉)通常採用點源求和法求取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具體方法:將線源化成無限多小點源,然後應用點源擴散模式進行計算,最後對小點源進行積分,計算公式見P123公式5-28適用條件:同點源各種模式面源擴散模式(熟悉)後退點源模式:適用於小面源,實際上是將面源轉化為點源計算,核心是確定向上風向後退的距離。適用條件與各種點源擴散模式相同窄煙雲模式(ATDL模式)和箱模式:適用於較大面源。當面源面積不超過1km2時,可按點源擴散模式計算,但需修正擴散參數日平均濃度計算的氣象條件(掌握)計算方法:保證率法、典型日法(實踐中通常採用)、換算法典型日法:根據典型日的逐時氣象條件,利用擴散模式求得小時平均濃度,然後求其24h的平均值。關鍵在於典型日的選擇,必要時可選擇多個典型氣象條件:對環境敏感區或關心點易造成嚴重污染的風向、風速、穩定度和混合層高度等的組合條件煙氣抬升高度與有效源高(掌握)非火電類專案,按HJ/T2.2-93推薦方法;火電類專案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規定煙氣抬升影響因素:煙氣本身的性質,周圍大氣的性質,下墊面地形及粗糙度抬升高度的計算:有風、中性和不穩定條件;有風、穩定條件;靜小風條件(重點記憶並運用P125~126公式5-33至公式5-42)衛生防護距離的估算(熟悉)適用對象:適用於無組織排放衛生防護距離大小的估算:依照國家規定(P127表5-12)或根據無組織排放量按下式計算確定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無組織排放量並不是各個企業直接產生的量,而是工藝合理、生產管理與設備維護處於先進水準的所有同類企業正常運行時無組織排放量的平均值;企業污染源應按無組織排放量大小分類管理;多種有害成分同時排放時,取其中最大者;若按兩種(含)以上有害氣體計算出的衛生防護距離處於同一級別時,應提高一級設防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源構成分類:I、II、III類(p127)級差規定:(p127)(二)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水體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熟悉)物理過程:紊動擴散、推流和離散化學生物轉化過程:化學和生物過程河流水體中污染物的對流和混合:混合完成順序依次為垂向(水深)、橫向(河寬)和縱向(水流);熟悉橫向混合區與完全混合區的劃分河流中影響污染物輸移的最主要的物理過程是對流和橫向、縱向擴散混合水質預測因數的篩選(掌握)篩選依據:建設專案工程分析結果;受納水體的水環境狀況;評價工作等級;當地的環境管理要求一般不超過水環境現狀調查的水質因數數目河流水體,可計算各水質參數參數的ISE值後選取較大者或為負值者(計算公式見P133)預測條件的確定(熟悉)受納水體的水質狀況:收集例行監測資料或實地監測獲取擬預測的排汙狀況確定:分正常排放(或連續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暫態排放或有限時段排放),確定源強、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預測的設計水文條件:通常選取自淨能力最弱時對應的水文條件水質模型參數和邊界條件河流完全混合模式(掌握)點源,河水、污水稀釋混合方程:針對持久性污染物,反映河流稀釋能力(P134公式6-1)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非點源方程:適用於沿程有面源分佈流入的情形,針對的仍然為持久性污染物(P134公式6-2~6-3)考慮吸附態和溶解態污染指標耦合模型:注意分配係數的概念,適用於需要區分溶解態和吸附態的污染物在河流水體中指標耦合的情形,如重金屬離子,一些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河流一維水質模式(掌握)一維穩態水質模式(p135)描述河流橫向混合完成後河段內污染物輸移、轉化規律的模式在設定條件:穩態,忽略縱向彌散作用,不考慮污染物的轉化,河流無側流輸入,河流橫斷面面積為常數,則可計算隨距離變化的污染物濃度(P135式6-7)S-P模型重點掌握模型建立的假設;臨界氧虧點及臨界氧虧值的計算;熟悉氧垂曲線(P135~137)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二維河流穩態水質模式(熟悉)二維穩態水質方程:順直均勻河流,描述溶解態污染物的二維對流擴散的基本方程(P137公式6-11);累積流量座標表示的二維水質方程(P138公式6-12~公式6-14);連續點源的河流二維穩態水質模式(P139公式6-16)(以上內容重點掌握各模型中各項的物理意義)河流水質模型參數確定方法(掌握)公式計算和經驗估值(如複氧係數、混合係數)室內模擬實驗測定(如耗氧係數)現場實測(如混合係數)水質數學模型優化法單參數測定方法耗氧係數K1的單獨估值方法實驗室測定法:兩點法:複氧係數K2的單獨估值方法—經驗公式法歐-道公式歐文斯等人的經驗式丘吉爾經驗式混合係數的經驗公式單獨估算法泰勒法求橫向混合係數My(適用於河流)費希爾法求縱向離散係數DL(適用於河流)混合係數的示蹤試驗測定法向水中投放示蹤物質,追蹤其濃度變化,據此計算所需的各環境水力參數示蹤物質選擇:要求在水中不沉降、不降解、不產生化學反應(化學惰性);測定簡單準確;經濟無害,包括NaCl、LiCl、螢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等投放方式:暫態投放、有限時段投放、連續恒定投放(投放時間應大於1.5xm/u,xm為投放點至最遠取樣點的距離)可同時求出Mx和My多參數優化法利用實測水文、水質數據,利用優化方法同時給出多個環境水力學參數的方法(也包含一個參數情況)數據需求:各測點、排放口及河流分段斷面的位置;u、Qh、H、B、I、umax等水文參數;擬預測水質參數在各測點的濃度及數學模式中涉及的參數;各測點的取樣時間;各排放口的排放量和排放濃度;支流的流量及水質如K3和K的聯合確定(三)聲環境預測與評價聲音的三要素(掌握)聲源介質(傳播途徑)接受器(受體)雜訊級疊加(掌握)聲級:疊加的只是能量,而聲級反映的是兩個物理量“級”的差異,自身並不是一個物理量,不能直接疊加點聲源雜訊衰減公式及應用(掌握)自由空間條件下點聲源衰減:點聲源的聲音向外發散遵循球面分佈規律,按聲功率級作為聲源評價量時,衰減公式為距離點聲源r1~r2處的衰減值為:實際應用:無指向性點聲源幾何發散衰減公式;有指向性聲源幾何發散衰減公式(P156)線聲源雜訊衰減公式及應用(掌握)自由聲場(自由空間)條件下線聲源衰減:遵循圓柱面發散規律,即r/l<1/10時,無限長線聲源

L=10lg(r1/r2)r/l»1,視同點聲源實際應用:無限長線聲源幾何發散衰減公式;有限長線聲源幾何發散衰減情形(P157-158)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聲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熟悉)基本要求和方法工礦企業雜訊環境影響評價公路、鐵路聲環境影響評價機場飛機雜訊影響評價等聲級圖繪製(熟悉)方法:計算出各網格點上的雜訊級後進行適當數學處理後繪製出等聲級線間隔要求:不大於5dB,Leq:35~75dB,WECPNL應有70、75、80、85、90dB的等值線(四)生態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預測基本內容(熟悉)影響因素分析生態環境受體分析生態影響效應的分析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掌握)生態學評估指標與基準:包括滅絕風險、種群活力、最小可存活種群、有效種群、最小生境區等;或最重要生境區、最重要生態系統及需要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生境和生物種群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與基準:資源的可持續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政策與戰略作為評估指標與基準:國家計畫及相關的環境政策、資源政策、產業政策等環境保護法和資源保護法規:世界、國家和區域級經濟價值損益和得失:稀缺性、惟一性和基本生存資源等社會文化評估基準:公眾關注程度、敏感人群特殊要求、社會損益的公平性等;歷史性、文化價值、稀缺性和可否替代等生態影響評價標準選用及來源(熟悉)國家、行業和地方規定的標準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區劃功能背景或本底值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的“閾值”或“生態承載力”特定生態問題的限值生態環境影響預測的技術要求與基本方法(熟悉)基本方法:採用類比分析、生態機理分析、景觀生態學等進行定性描述分析,輔以數學模擬方法進行定量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培訓*進行生態環境影響預測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包括應持生態整體性觀念,切忌割裂整體性做“點”或“片段”分析生態系統為開放性系統,切忌將自然保護區作為封閉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