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一章先秦文学诗经写作特点:
1、以四言为主,语言朴素、
优美,韵律和谐。
2、重章叠句,咏唱。
3、“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
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奠定了后世文学的创作方式与形式。
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以一物兴起另一物)。风雅颂的含义:
风;荀卿概括为十五类地方乐歌。朱熹认为,风乃民俗歌谣,反映十五国国风。
雅;“雅者,正也”(《诗序》)指,正乐,正声。也就是后来梁启超所说的“中原之声”,周朝人在祭祀、朝会、燕享时都要演奏雅乐。也分大雅与小雅。
颂;颂赞,宗庙乐歌。包括歌诗与舞诗两种作品。赋比兴三者是不可分,赋为基础,创作手法要用比兴。
赋;包括叙述、描写。特点是直言,敷陈。
比;即比喻、比拟、讽喻的总称。
兴;是引起抒情的联想,创造形象意境的手法。诸子散文《论语》一书主要是孔子弟子所记,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力和文章风格都不一致。据班固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成书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秩序上。这是符合后来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的。因此,过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学说来巩固其统治,而尊之为圣人。《论语》时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简短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孟子》是记孟子言行的书。其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即,“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他主张恢复理想化的井田制度,实际是要实行一夫授田百亩的小农经济。这些就算是他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有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的阶级斗争。其次,时常用警喻来说事理,辨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主意,又加强了说服力。《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道”的提出,标志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老子观察了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初步认识到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辩证规律,发现了事务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基本原则。
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用于人世社会,便产生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不讲礼义,即社会制度约束,而讲无为,但它并非忘怀政治仍治天下,只是想以“无为”的手段达到“不无为”的目的。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老子》一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凝炼晓畅,朗朗可诵,语义深奥。
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善用形象事物表现抽象的道理;语言凝炼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庄子》是先秦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书。
庄子的生存焦虑与解脱之道——兼论庄子的文学观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形成了丰富复杂的思想体系,与老子合称“老庄”。他主张“无为”,要顺应自然,初步认识到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发现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基本原则。他痛恨并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现实,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功名利禄,终身清贫。
第二章汉代文学汉赋
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在古代各类文体之中,其体制
最为特殊。
赋其人既如诗歌,讲求压韵和形式的整殇,又如散文,句型
自由,无格律的严格限制。这种文体易于状物叙事,抒情说理兼
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实为两者的综合文体。
史传散文
司马迁与《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世界观与历史观
写作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思想内容:无畏的批判;热情的颂歌;进步的经济观
反映统治者内部倾扎相争,表现内心苦闷以及对于王朝前途的忧虑。如,杜牧、李商隐等人诗风感伤、消沉,但其细腻、华美在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复习课文: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任秘书省校书郎期间所作。此题共二首,本篇原列第一首。诗写昨夜酒席之上与意中人相望而不能相亲的情形,寄以无限怀念。首联展示当时相望环境,而“昨夜”迭用,明示已成难及之追忆。颔联写今日处境与感受,虽身已相隔,而心却相通。颈联再忆昨夜情形,“春酒暖”、“蜡灯红”的温煦氛围,更增怀想之情。尾联复回现境,一声鼓响惊破美好回忆,不得不如转蓬般走马兰台,日复一日地进行那无聊的校书工作。诗中昨夜今晨情景交错展现,心理线索隐而不露,极见惝恍迷离之美。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比如这首“无题诗”,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的首句中“昨夜”二字的连续出现两次,提示诗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说明诗人的记忆刻骨铭心。“星辰”与“风”,“画楼”与“桂堂”,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幸福时光和生活情景。
第二联表现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犀牛角的中央有纹理贯通两端,故又称通犀,诗人以此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这二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底蕴,使后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
第三联中写到的送钩、射覆都是古代酒宴上的游戏,类似猜谜。二句以极华丽的语言描述了热烈欢快、酒暖灯红的场面。
然而,正当诗人沉浸于对昨夜良辰美景的回忆时,远处传来了阵阵鼓声,天要亮了,诗人又该上朝了。“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唐代古体散文
唐代中期,“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提出“古文”概念。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不同于六朝以来发展的骈文那样讲究排偶、藻饰、音律和典故。韩愈、柳宗元树起古文运动大旗,反对“骈四骊六”的文体格式及浮艳文风。他们师承授受,结成文人集团。古文运动的思想核心是“文以载道”,中心人物韩、柳,团结了张籍、李翱、刘禹锡以及白居易、元稹等一大批作家。他们形成理论体系,目的明确,联系现实,关心民瘼,加之志趣相投,相互支持,而在几十年内,创作了大量散文精品,逐步改变了社会风气。
韩、柳加上三苏,欧、王、曾的成就,确立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地位,自此古文传统成了中国千年散文创作的正确方向。
韩愈十分重视散文的艺术独创性,气势雄放,文笔苍劲,务去陈言,逻辑严密。他是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作家。有人评“韩潮苏海”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复习课文《祭十二郎文》运用散文笔法自由抒情的
祭文偏重抒发悼念哀痛之情,一般都结合死者的功业德行展开,往往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而本文不拘常格,主要记叙家常琐事,诉说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无穷无尽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摈弃了四言韵文或骈文的固定格式,采用了纯净的散文笔法,句子长短随感情的变化和事理的叙述,不受祭文篇幅简短和四六句式的束缚,叙事详备,抒写尽致,感情波澜起伏,手法灵活多变,是祭文文体的革新,为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提供了条件。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这种自由化的写作形式,使作者如同与死者对话,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之情,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言朴素,行云流水
这篇祭文强烈的感情力量,能如此深刻地感染读者,也得力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它全用散文句调和平易晓畅的家常生活语言,长长短短,错错落落,奇偶骈散,参差骈散,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疑问、感叹、陈述等各种句式,反复、重叠、排比、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任意调遣,全依感情的需要。再加之作者取与死者促膝谈心的形式,呼“汝”唤“你”,似乎死者也能听到“我”的声音,显得异常自然而真切。这样全文就形成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气势和令人如闻咳謦的感情氛围。文章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拥抱住了它的读者。第五章宋词宋代开始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中后期。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袭中晚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宋朝的政治制度及商品经济繁荣,带给文学的影响。
词的兴盛与衰落
北宋前期为词的渐变期。主要有晏殊、欧阳修、张先为代表的名士派和柳永为代表艳俗派。
北宋中期为骤变期。苏轼的杰出贡献
改变了词风词体;提高了词竟、词格;开创了超旷、豪雄的新词派。
北宋后期为归正期。词坛主流又复归于婉约,代表人物是秦观、周邦彦、贺铸。
南宋前期为分化期。代表词人是跨南北宋之交的李清照。所创言浅意深、本色当行的“易安体”是婉约的进一步发展。
南宋中期为变盛期。出现了一个阵营强大的辛派爱国词人群体。辛弃疾词风郁勃悲壮,是豪放派的一面大旗。
南宋后期为雅极而衰期。其中突出者吴文英。
词的发展与演变
词,最早称为“曲子词”,别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琴趣”等。词与曲从来就是紧密依倚的。
词的发展演变,主要分作唐五代词时期和宋词时期两大阶段。元明时期,词跌入低谷,清代又见复兴。
隋唐的“燕乐”,是由西域传入的胡乐融合民间小调而成,常在燕乐上演奏。词,即酒宴上合乐的诗体。词体的特点之一是“依词以定体”有曲谱的差异而分出不同的词调,每个词调都有调名。另一个特点是按字数的多少和段落结构的不同而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体式。
唐五代词时期又可分为中唐期,晚唐期和五代期。中唐期受民间词影响,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在作诗之余间或作词,词牌全为小令。
晚唐时,文士竞相依声填词。晚唐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他确立了词体规范,其婉丽绮怨的风格,开五代花间词派,影响深及北宋婉约词派。
五代沿袭晚唐词风,形成西蜀、南唐两大中心。
我国第一部词总集《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初步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调。韦庄虽名列花间,却打破雕琢艳丽的花间派俗套,用白描书写内心隐曲,得疏朗秀美之韵致。南唐李煜词艺术成就最高。其特点是不雕饰、缘情而行,在词中融入社会政治现实,写下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真实性情。王国维语:“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士大夫之词。
第七章小说中国小说的发展
从艺术渊源上说,中国小说的萌芽状态可以追述到远古神话。但远古神话传说及史传故事都只是具备一切小说因素,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和志人小说的兴起才是真正初具小说规模。其标志是人确立了在小说中的主体地位。晋代干宝《搜神记》、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文言小说创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已趋成熟。是志怪小说的创新变异,与志怪小说最大差别是洗去了宗教神话色彩,打上了鲜明的消遣娱乐印记。是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虬髯客传》等。
宋代出现了话本小说,话本小说导源与唐代的佛经及“俗讲”活动,后来民间艺人借来讲史或演说时事等。明代又出现文人模仿民间话本而作的案头文学——“拟话本”。著名的有“三言、二拍”。话本和拟话本是市民时代的产物,其共同特点是语言质朴,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这就是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清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小说作品有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和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跨时代的巨著《红楼梦》曹雪芹生平与创作背景红楼梦的反封建的深度:关于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凤姐、探春、宝钗的聪明才智;黛玉的寒士形象;尤三姐的刚烈性格。第八章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概说
鸦片战争以后,国势日颓,国内外矛盾日复尖锐。在这种状况下,文学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战斗性;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但仍在不断挣扎。这是一个向新文学过渡,被称为“近代文学”的阶段。
在诗文领域,戊戌变法前后,改良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概念,并相当推崇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以之为“诗界革命”的旗帜。梁启超自己的散文,则打破了一切传统古文的格局,平易畅达,风靡一时,号为“新文体”。《少年中国说》、《论毅力》等说理文章,气势磅礴,铺张淋漓,颇有魅力。秋瑾是当时杰出的女诗人,她的诗作激昂慷慨,富有巾帼英雄的气概。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邹容、陈天华等相继写作了通俗化古文和白话文,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以守旧复古为特征的传统诗文,仍相当活跃。诗歌方面,先后有“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古文则产生了梅曾亮、曾国藩、黎庶昌等名家,号称“桐城派”中兴。词则有常州派的推衍发展。这些诗文流派大致只是在形式技巧上或模拟,或翻新,始终没有找到新的出路。
近代小说方面,初期占主导地位的仍是格调不高、平庸落后的狭邪小说和侠义公案小说等,后经梁启超等对“小说界革命”的鼓吹倡导,谴责小说开始盛行。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和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这些作品突出暴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广泛宣传了社会改良的思想内容,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明显的开拓,有的还吸收了西方小说的技法,但艺术成就一般不高。辛亥革命后,还出现了“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思想和艺术价值都较低下。除了这些创作作品以外,林纾等人还用古文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在当时有广泛的影响。
近代戏曲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一大批地方戏曲趋于定型成熟,京剧则成为影响深广的全国性剧种。梁启超发起戏曲改良运动,试图以杂剧、传奇的形式鼓吹政治改良,但成就不大。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话剧开始在我国兴起,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春柳社、进化团等话剧团体,在宣传革命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一九一七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高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向封建旧文学展开了猛烈进攻。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最早发生变化的是诗歌创作。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批白话诗,胡适的《尝试集》则是“五四”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诗集。汪静之、冯雪峰等组成了“湖畔诗社”,题材多为爱情诗,显示出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和激情。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主将郭沫若。他的诗集《女神》,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风雄浑豪放,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其中的《炉中煤》是著名的借物言志的爱国诗篇。二十年代后期,“新月派”崛起,试图使不加节制的自由体诗格律化。新格律体诗的代表人物是闻一多。他的诗集名为《红烛》、《死水》。收在《死水》中的诗篇《发现》、《一句话》,喷发出火热的爱国激情,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徐志摩、朱湘也是“新月派”中很有成就的诗人。这一时期象征派也初露头角,代表人物李金发等,以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为模式,喜欢捕捉朦胧的境界,追求诗歌音乐和形式的美,语言趋向欧化。同样受象征主义诗风影响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以早年诗作《雨巷》著名。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后,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殷夫,蒋光慈、胡也频等诗人以极大的热情写作革命诗歌,讴歌无产者的光辉形象。殷夫有著名的诗集《孩儿塔》。在“左联”领导下,还出现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诗歌社团——中国诗歌会,成员有穆木天等。当时著名的诗人还有艾青、田间和臧克家,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田间的《致战斗者》,臧克家的《罪恶的黑手》,都是一时名作。四十年代,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诗歌创作特别活跃,优秀的作品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田间的《赶车传》(第一部),张志民的《死不着》,阮章竟的《漳河水》。国统区也有“七月诗派”的胡风等一批诗人用诗歌作为战斗武器,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种种腐朽没落社会现象,歌唱人民美好的明天。
“五四”以后,小说创作获得了丰收。鲁迅的《狂人日记》,提出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这一重大问题,是现代白话小说的发端之作。《风波》、《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篇,都收在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之中。鲁迅的小说以熟练老到而又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各社会阶级、阶层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异常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坚实基石。茅盾、冰心、叶圣陶、王统照等组织起“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倾向于现实主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建立了“创造社”,其中郁达夫的小说成就最高,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以大胆的情怀袒露,夸张的陈述咏叹,构成了作品浪漫而伤感的情调。“左联”的成立,促进了进步小说创作的发展。茅盾的《子夜》以宏大的规模,真实描画了三十年代初上海的社会面貌,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形象,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丁玲、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军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写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同样成绩卓著,巴金的《家》(加上后来写成的《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老舍的《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文的《边城》,都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做出了贡献。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小说创作独放异彩,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淘金记》,艾芜的《山野》,茅盾的《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作家努力深入生活,与人民群众逐步结合,他们创作的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村天翻地覆的革命性变革,着力刻画了前所未有的工农兵新人形象。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小说集《白洋淀纪事》都洋溢着革命斗争中新鲜活泼的时代气息。
现代戏剧文学以话剧为主体。“五四”时期即有一批先驱者开始做西方话剧创作的介绍和引进工作。二十年代初,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等先后成立,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现代话剧创作的戏剧家。欧阳予倩、熊佛西、田汉、洪深,他们的作品浸润着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关心,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色彩。随着民主革命的深入,戏剧家的队伍中又增添了曹禺、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等一批有才华的作者。曹禺的《雷雨》、《日出》,通过家庭的和社会的悲剧,表现了中国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标志着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贯注着作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强烈关切。在艺术上,曹禺的深沉,田汉的热烈,夏衍的朴实,洪深的执着,都为话剧风格的多样化做出了有益的探求。在抗日斗争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多角度地反映抗战生活的优秀剧作,如曹禺的《蜕变》,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于伶的《夜上海》,陈白尘的《岁寒图》等不断问世。这一时期历史剧大放异彩。郭沫若的《屈原》借古讽今,感情炽烈,诗意浓郁,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其它历史剧作品尚有陈白尘的《太平天国》、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等。在革命根据地,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指引下,出现了新秧歌剧运动和新歌剧创作的勃兴,贺敬之等人执笔的《白毛女》,具有鲜明的斗争精神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化风格,是新歌剧的典范作品.
现代散文创作,是在吸收外来思潮和接受中国优秀散文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促使了大量议论散文的诞生,李大钊、陈独秀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的这类作品,短小精悍,锋芒毕露,兼有战斗性和文学性。鲁迅的杂文最富有批判力量和艺术光彩。他所写的杂文编成了《热风》、《坟》、《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七部杂文集。另外还有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都是玲珑优美的散文精品。冰心擅长写抒情性散文,赞颂母爱、童心和美好的自然风光,文笔清新隽秀,极富诗意。《寄小读者》是她最重要的散文集。郁达夫以写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他用闲适的笔调抒发感时忧国之情,感情率真,行文如行云流水。朱自清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以写散文著称,而且艺术风格比较多样,《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得绮丽纤秾,情景交融,而《背影》则写得本色白描、深情动人。报告文学是在现代产生的一个散文新品种,早期作者有瞿秋白、柔石等,成就最高的作者则是夏衍。他的一篇《包身工》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对包身工进行压榨和蹂躏的罪行,成为报告文学的示范性作品。此外沈从文、叶圣陶、徐志摩、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散文,各呈异彩,造就了现代散文创作姹紫嫣红的繁荣局面。唐代(618--907)的诗主要可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初唐(618--712):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沈?期、宋之问、陈子昂。
1)诗境上:歌行在卢骆手里“从宫廷走到市井”(卢照邻《长安古意》);五律在王杨手里“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杨炯《从军行》)。
(2)重视声律;
(3)讲求骨气:如《从军行》慷慨豪迈;《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在狱咏蝉》有寄托。
四杰有自觉的变革文风的意识,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杨炯《王勃集序》曰:“(龙朔变体)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在他们的诗中已出现壮大、慷慨的作品。杨炯《王勃集序》评王诗:“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认为王勃能以风骨充实作品,既壮健又有藻饰。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词旨华丽,固缘陈、梁之迹,骨气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认为既有宫体诗华靡的一面,又有风骨。他们努力开拓诗歌境界,能够运用比较畅达的气势来去感驾文辞,将六朝的骈俪转化为流丽矫健。
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盛唐(712--675):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当时优秀诗人如群星丽天,还出现了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也是杰出的诗人。
初唐诗歌发展的脉络是从宫廷御用转向个人抒情。盛唐诗歌普遍的主题是社会政治主题,盛唐诗歌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表现新的体验。即使是旧题材,也写出新体验。如边塞诗。
3)、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诗歌精细,盛唐诗歌阔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寒士阶层大量地走向诗坛。
3.中唐(766--835):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4.晚唐(836--906):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晚唐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感伤色彩很浓。叶燮《原诗?外篇》:
论者谓晚唐之诗,其音衰飒。……盛唐之诗,春花也,……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美乎?
余恕诚《唐诗风貌》把晚唐诗歌分为两大群体:一是穷士诗人,以贾岛、姚合、孟郊为代表,包括皮日休、陆龟蒙。风貌特点:收敛境界缩小、淡冷淡泊冷清的心理、着意写诗用心思。二是绮艳诗人,以“小李杜”、温庭筠为代表。风貌特点:悲怆、绮丽、委婉。
晚唐诗人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三人为代表。
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首,其中心问题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前后两个五十年。初唐的前五十年可说是宫廷诗的时代(2)。从作家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在内的作家群,而以“绮错婉靡为本”的“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坛上比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先是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有沈?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最后是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展健康地发展道路。总而言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气息。
盛唐,是唐代诗歌达到繁荣的顶点时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里,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不相同的风格,投入到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去。正如李白《古风》其一所说:“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杜甫无疑是两位最伟大的时代歌手。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一批诗人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另一批诗人分别以或宁静优美、或豪迈奔放的音符,弹奏出盛唐之音的不同音部。总体来说,这一代诗人大都具有宏伟的理想和抱负、蓬勃热烈的感情,他们的诗歌大都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这也就是后人所称道的盛唐之音。李白诗歌则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伟大的诗人杜甫,以他如椽巨笔,在诗中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巨变。在诗歌史上,他既是盛唐之音的结束者,又是中唐诗歌的开启者,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上占据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诗史上一位杰出伟大诗人。
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高?称之为“中唐之再盛”。这时与安史之乱期间相比,虽然时局得到相对的稳定,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盛唐那积极浪漫主义的热情和理想退潮了,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不得不倾向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所以诗歌转向了现实主义道路。而盛唐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成熟完美的境界,也为中唐诗人在诗歌艺术的创新与开拓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唐诗歌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出现了竟相创新的局面,诗人及流派的创作“如危峰绝壑,深涧流泉,并自成趣,不相沿袭”(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中唐诗坛,大致有以下几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和为事而著”,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PS丰田生产方式》课件
- 决定销售业绩的重要心态(课件)
- LNG气化站应急备用气源自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aoe
- 2024年江苏省招聘社区工作者题库及参考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品读选集【职员管理】十篇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果冻袋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返利网站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员工待岗期满考核方案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 进驻商场计划书
- 建筑施工材料供应链管理与控制
- 代理人培养计划书
- 传播学理论复习资料
- 乡镇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全文
- 纪检涉案财物管理规定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准备
- 《企业信息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