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与静坐状态相比,人体剧烈运动时,通常情况下会出现的是()
A.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02比值更大
B.ATP分解速率更大,合成速率更小
C.糖原分解速率更大,合成速率更小
D.产热速率更大,散热速率更小
2.需氧呼吸过程复杂,包括一系列生化反应。如图是需氧呼吸某一阶段的部分物质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PAIP
葡萄糖工6_磷酸葡萄糖一>6-磷酸果糖白+1,6-二磷酸果糖一►…丙丽酸
A.该阶段有[H]的产生
B.该阶段为糖酵解过程
C.该阶段属于吸能反应,不生产ATP
D.厌氧呼吸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⑤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⑥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
⑦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⑧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4.下列能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的合成B.劳氏肉瘤病毒的增殖
C.HCCh•维持酸碱平衡D.胰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
5.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
确的是()
ABcD
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
主要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
微生物
程
度一
制作装
放
水
置或操u、
作步骤接钟毛书
D.D
6.下图为某种细菌中服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现有一细菌的服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
mRNA在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甘酸,使图示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下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UGAGUGAGAAAUUUGGU-
zlu表示从起始密码开蛤算1g的”基序;)
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UGA
B.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含115个氨基酸
C.其线粒体的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D.突变基因所在DNA复制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部分家庭中,父母正常但有患该病的孩子;另外,自然人群中正常男
性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夜盲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2
C.因长期缺乏维生素A而患的夜盲症属于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
D.可运用基因诊断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
8.(10分)《柳叶刀》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
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约15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
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细胞因子风暴(CS)。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
为丰富,故血管通透性增加后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除此以外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以下有关新冠肺炎的
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
B.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
C.肺炎患者富含毛细血管的器官(如肾脏)也可能受CS损伤
D.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如类固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
(1)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反应。
(2)如图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s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
以催化C5和0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______后通过膜
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I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o
(3)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C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
物的M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in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
谢途径(图2中的途径H)。
~甘油酸.I
甘油酸甘油酸<--丝氨酸.—、
c3
瞰-磷酸
2乙酹酸
乙醇酸
C02
O:
C5
叶球体基质
(CH:O)
:代谢途径I(叶绿体外的代谢途径上
乙酰辅酶A苹果酸
III代谢途径n(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代谢途彳E
二丙酮酸Neo、
:代谢途径HI(叶绿体基质中原有的代谢途径)!
••«■・・・・・•・・・•・■»•9■・•■・•■・・・・0・・・••.
叶绿体图2
①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实现的目的是:利用途径n,通过,降低叶绿体基质中
该物质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
②转基因操作后,途径m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
(4)在图2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
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
10.(14分)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
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
(2)溶醒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⑵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
2T_TT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中过程⑥一⑨说明溶酶体具有的功能。图中的某种细胞器,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但是功
能不完全相同,该细胞器是(填序号)。
(4)若图示细胞表示乳腺细胞,用同位素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
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中曲线所指
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
A.c和fB.c和dC.a和eD.a和d
(5)若图示细胞表示口腔上皮细胞,现提取口腔上皮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
据面积为S,请预测:口腔上皮细胞膜表面积的值(填“>”,"=”或"V”)S/2。
(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度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o
(7)图中含有尿喀咤的细胞器有。(填写图中1-5数字)
11.(14分)2019年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屠呦呦团队
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某课
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
下:
提取青蒿素醵IPCR含fps基因的酶21
总RNA--DNA-.DN咕段二}巡21t组质粒包心膏落
质粒aJU?
回答下列问题:
(1)酶1和酶2分别是和.。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
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C,目的是为了破坏DNA分子中的键。
(2)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中,在目的基因前需要添加特定
。重组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转入农杆菌后,需要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
行初步筛选,原因是o
(3)据过程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
检测转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
12.湿地是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资源,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等功能。黄河三
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
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方向
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描述
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
(3)现在黄河下游不管是开凌梭、黄河刀鱼,还是海猪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
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河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C
【解析】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6O2+C6H12O6+6H2O—虻4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鳖―2c3H6。3+能量。
【详解】
A、人体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02比值等于1,A错误;
B、人体剧烈运动时耗能多,产生的能量也多,故ATP分解速率和合成速率都更大,B错误;
C、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葡萄糖增加,为补充血糖,糖原分解速率增大,合成速率减小,C正确;
D、为维持体温恒定,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都增大,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该图显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表示的是有氧呼吸或者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糖酵解过程。
【详解】
A、糖酵解过程有[H]的产生,A正确;
B、据分析可知,该阶段为糖酵解过程,B正确;
C、该阶段也会产生ATP,C错误;
D、厌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因此厌氧呼吸也会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反应,D正确。
故选C。
3、B
【解析】
1、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
分;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以及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一样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
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
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吧躲丁酸等。
【详解】
①严重腹泻后,机体会丢失盐分,若只补充水分,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①错误;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非条件反射,②错误;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体内会缺乏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得代谢减弱,故会出现抗寒能力减
弱等现象,③正确;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不一定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这由神经递质的种类
决定,④错误;
⑤兴奋在体内沿着反射弧单向传递,故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⑤错误;
⑥抗生素不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产物,故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不能体现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⑥错误;
⑦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故细胞周期变短,⑦正确;
⑧2、4-D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苯乙酸是植物合成的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⑧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人体体内的液体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
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详解】
A、血浆蛋白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细胞内的核糖体不是内环境,A错误;
B、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劳氏肉瘤病毒的增殖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
环境,B错误;
C、HCCh一维持酸碱平衡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属于内环境,C正确;
D、胰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发生在消化道中,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
该装置中液体太满,发酵液会从导管溢出发酵瓶中不需要插入温度计,A错误;醋酸菌是好氧菌,通入氧气有利于醋
酸菌发酵,B正确;腐乳制作过程先让毛霉生长,后加盐腌制,否则盐会抑制毛霉生长,C错误;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乳酸菌发酵,而不是醋酸菌,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
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这样才可以提高产量。
6、C
【解析】
密码子共用64种,包括2种起始密码子、3种终止密码子和59种其他密码子,其中起始密码子不仅可以作为翻译开
始的信号,还能编码相应的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只是终止翻译的信号,不编码氨基酸;59种其他密码子只编码相
应的氨基酸。
【详解】
A、密码子是由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271个碱基和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91个密码子,插入的70个核甘酸和后面
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24个密码子,后面是UGA,即为终止密码,A正确;
B、终止密码表示翻译结束,但不编码氨基酸,突变基因转录成的mRNA中能编码氨基酸的碱基有(271+2+70+2)=
345个,所以表达的蛋白质含有115个氨基酸,B正确;
C、题干中该生物是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C错误;
D、DNA复制需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D正确。
故选C。
【点睛】
密码子在mRNA上,反密码子在tRNA上,遗传信息在DNA上。
7、B
【解析】
分析题意:“父母正常的家庭中有患该病的孩子”,由此可以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自然人群中正常男性个体
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儿的概率为l/2xl/2=l/4,B错误;
C、长期缺乏维生素A而患的夜盲症属于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运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遗传病,D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反馈调节是指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方式叫反馈调节,受病毒侵染的免疫
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继续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这种调节方式叫正反馈调节。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
的细胞因子”可知,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A错误;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部组织水肿,B正确;
C、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可知肺炎患者富含毛细血管的器官(如肾脏)也可能受CS损伤,C正确;
D、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使免疫细胞产生较少的细胞因子,有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D正确。
故选Ao
二、非选择题
9、碳(暗)乙醇酸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由于途径II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使叶绿体基质内C(h的浓
度增加,直接增加了碳(暗)反应的反应(底)物该设想可行。理由是:叶绿体膜上的载体T仍有可能输出部
分乙醇酸,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
效率。
【解析】
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见下表:
项目光反应碳反应(暗反应)
实质光能T化学能,释放02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时间短促,以微秒计较缓慢
条件需色素、光、ADP、和酶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场所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物质2H2OT4|H|+O2T(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C3+[H]t(CH2O)
转化ADP+Pi+能量-ATP(在酶的催化下)+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
能量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
转化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如图1叶绿体中所示的环形反应的生理过程为卡尔文循环,该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在
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C3,然后C3接受来自光反应产生的
NADPH的还原剂氢以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C5。除外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s和02反应生成1
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
谢途径I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o
结合题意分析图2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即将乙醇酸通过C酶和M
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苹果酸的途径n,由于途径n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苹果酸通过代谢途径in,使叶绿体基质内co2
的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表示暗反应的过程图。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0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
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
(3)①根据以上对图2的分析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增加了途径n,通过该
途径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降低叶绿体基质中乙醇酸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
②转基因操作后,通过途径II提高了叶绿体中苹果酸的含量,然后苹果酸经过途径HI代谢产生了CO2,从而使叶绿体
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提高暗反应所需的底物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4)根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T蛋白是膜上的将乙醇酸运出叶绿体的载体,乙醇酸运出叶绿体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
失。因此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所以“通过敲除T蛋
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是可行的。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掌握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过程以及物质变化。能
够正确识图分析图1和图2中的代谢途径以及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
点解决问题,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10、糖蛋白(或蛋白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核糖体)14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A
小于增大2、3、5
【解析】
分析图示:1表示内质网,2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3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
线粒体。图中①〜⑤表示LDL-受体复合物通过胞吞最终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消化的过程,并且有用的养分被细胞吸
收,没用的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图中⑥-⑨,衰老的线粒体进入内质网并与溶酶体结合,衰老的线粒体被水
解,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细胞器功能。
【详解】
(1)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因此囊泡膜表面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蛋白质)。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⑵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
酶体的途径是:2(核糖体合成)-I(内质网加工和运输)->4(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溶酶体。
(3)图中过程⑥一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
高尔基体,因为高尔基体还参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
(4)分泌蛋白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
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变小,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因此b和d相同,c和f
相同。
(5)口腔上皮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占据面积为S,由于细胞中含有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则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则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值小于S/2。
(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增大。
(7)图1中含有尿嗑咤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包括附着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和线粒体。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识记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从而判断图甲中字母表示的细胞结构,并且推测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膜面积的变化,再结
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1、逆转录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氢T-DNA启动子在重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的过程中,可能有部
分农杆菌中导入的不是重组质粒,而是普通质粒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青蒿素产
量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内外齿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手住宅买卖法律协议版
- 二零二五年度销售团队培训计划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食用油电商平台入驻合作协议
- 个人全新工程承包协议范本(2024年修订版)版
- 二零二四年度职业技能竞赛选手选拔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租金欠款催收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抵押担保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商直播合作营销协议书2篇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培训课件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 海洋垃圾处理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无人机培训计划表
- 2024届高考英语词汇3500左右
- 2024年-2025年海船船员考试-船舶人员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协议书范文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1汽轮机跳闸事故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