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基础必备•探新知史料探究•释疑难随堂训练•测达标目标展示•定方向单元概览•明要求课程延伸•提素养单元概览•明要求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目标展示•定方向课程标准素养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2.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1.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2.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3.能够通过史料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实质和影响。基础必备•探新知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___________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垄断组织帝国主义阶段的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就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分割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成。5.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2)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________”。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订战争计划,
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同盟国协约国【图解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爆发: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_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___________的帝国主义之战。萨拉热窝世界霸权思考1: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提示1:(1)从战争起因上看:交战国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2)从战争过程上看:各国的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瓜分领土。(3)从战争结果上看: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_______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其中,西线是决定性战场。2.进程(1)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_________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2)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___________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企图灭亡中国。东线马恩河山东半岛(3)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_________一方作战。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4)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_________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5)1916年,英德在_________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6)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___________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7)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协约国凡尔登日德兰十月革命同盟国思考2: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提示2:
(1)经济利益:德国与美国在拉美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激增,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和贷款,同协约国的利益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2)政治要求:美国参战前的“中立”,是为了捞取战利品,等待参战的最佳时机。(3)战争准备:大战开始时,美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国内人民反战情绪浓厚。(4)寻找借口: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参战提供了借口。(5)国际形势:俄国二月革命对协约国不利;战争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6)政治目的:攫取战后世界霸权。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建立: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___________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主要内容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_____________被战胜国瓜分。巴黎和会九国公约海外殖民地②承认_______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③限制美国、英国、_______等国的海军军备。④中国收回_______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⑤列强同意将“___________”“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波兰日本山东门户开放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国际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任意宰割,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对世界的重新瓜分。2.国际联盟(1)地位: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国联是第一个由___________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3)局限性: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_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___________、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权国家全体一致制裁侵略思考3:如何评价国际联盟?提示3:(1)历史地位: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2)积极作用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③为联合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3)局限性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执行绥靖政策的工具。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用来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3.国际形势的变化(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________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___________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_______的运动日益高涨。帝国主义十月革命和平史料探究•释疑难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法、美四国工业产量与殖民地面积位次表。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提示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剧,实力与国际地位、殖民地大小严重倒挂。项目英德法美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425史料二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讲话探究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何在?导火线是什么?由此推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提示2:根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美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性质:帝国主义战争。【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4.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5.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主题二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三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棘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探究3:“巴黎和约条款”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德国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紧张了。提示3:会议:巴黎和会。原因:《凡尔赛条约》最大限度地惩罚了德国,表面上解决了战前各国的矛盾,实质却隐藏了德国与协约国的矛盾;随着德国实力的恢复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发生,这种矛盾不断被激化。史料四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探究4: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提示4:原因:华盛顿会议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的局面;美国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国对日军事戒备加强;美英加紧和日本在亚洲的争夺。【拓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积极方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2.消极方面:它不可能带来持久的和平。(1)它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的,必然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的加剧。(2)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3)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加剧。课程延伸•提素养欧洲和平主义思想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参战双方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其中德国、法国、英国、俄国、奥匈帝国均超过100万。从战争后期到战后,欧洲社会充满了反战、厌战的情绪,战前受到打压的和平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大多数参战国都有很多人罢工、拒服兵役甚至发生士兵哗变。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的士兵和平民则将愤怒洒向给他们带来战争的政府和制度,革命成了很多人的选项。战后和平运动影响日益扩大,英法等国主导的集体安全体系和相关限制战争的国际法就与这种潮流有关。但30年代和平运动的绥靖化,间接地鼓励了法西斯国家不断侵略扩张直至发动另一场大战。随堂训练•测达标1.(2023·河南洛阳)下表是1870—1913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和殖民地的情况,据此可推知(
)A.二十世纪初英国丧失霸主地位B.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C.世界大战爆发具有一定必然性D.大国竞争推动技术进步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1913年工业生产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美国工业产值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但是殖民地位次却仍旧低于英法,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具有必然性,C项正确;二战之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失败,标志着英国正式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市场扩大,排除B项;材料介绍的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和殖民地的情况,没有涉及技术革新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山东济南)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由此可见,这一公约(
)A.明确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责任B.有利于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C.客观上纵容了绥靖政策的推行D.体现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C解析:据本题材料“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主张放弃战争的保留条件,可以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这种做法会导致《非战公约》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客观上纵容了绥靖政策的推行,C项正确;《非战公约》并未明确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责任,排除A项;材料中《非战公约》的规定不利于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排除B项;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体现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贵州贵阳)19世纪末,德国出现了“德国人已经看够别人分食那个甜包子”的舆论,外交大臣更是公然宣称“要谋取阳光下的土地”。据此可知,一战前各国的主要矛盾是(
)A.欧洲列强的固有仇恨B.殖民利益的分配不均C.军备竞赛的不断加剧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解析:根据材料“德国人已经看够别人分食那个甜包子”“要谋取阳光下的土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英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而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英德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德国要求按照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即一战前各国的主要矛盾是殖民利益的分配不均,B项正确;欧洲列强的固有仇恨并非战前各国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军备竞赛,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两大军事集团,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山西联考)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对此,法国(
)A.表示“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B.趁机要求德国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C.发动了马恩河战役意图击溃德军D.制造德国扩张谣言阴谋“祸水东引”A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可知,当时一战尚未全面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积极参战,这属于法国“根据自己利益”采取的行动,A项正确;法国目的是向德国“复仇”,积极参战并非仅要求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排除B项;马恩河战役是德国挑起的,并非法国,排除C项;制造德国扩张谣言阴谋“祸水东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补充协议书参考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四方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一氧化二氮项目合作计划书
- 代办检测合同样本
- 人教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教学设及反思
- 公司分账合同样本
- led屏保修合同标准文本
- 工程挂靠承诺书正式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丨苏教版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可直接打印
- 机电安装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综合验收记录表
- 常规检泵设计培训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梦想(英语演讲稿)PPT幻灯片课件(PPT 12页)
- 中国联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计划方案
- 法院刑事审判庭速裁庭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
- IEC60335-1(中文)
-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