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填写在答题纸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史(一、二、三)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C.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不能说明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排除A;根据“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可以得出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正确,B错误;D项说法绝对,排除。故〖答案〗选C选项。2.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 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 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谏官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重视谏官,扩大谏官的职能,这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对武将的牵制,排除A项;宰相被纳入监察范围,这不意味着宰相职权受到削弱,排除B项;中枢制衡机制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成型,排除D项。故选C项。3.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材料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世俗化”,故排除D。请在此输入详析!4.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B.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C.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D.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朱元璋发迹于南方,朱元璋的行为实际上是借科举考试这一事件,来拉拢北方士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应选C。AB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5.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A.运用了自然力B.可调节水的流量C.提高了耕作技术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答案〗A〖解析〗根据“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救汝旱岁苦”等信息分析,“大法轮”是指筒车;材料“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筒车运用自然力来灌溉土地,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筒车是灌溉工具,排除C项;筒车出现于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答案〗D〖解析〗材料数据反映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故金银比价上升,故D正确;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不断扩大,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错误;当时中外贸易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C错误。故选D。『点石成金』: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材料数据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学生可以发现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7.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唐太宗,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升格为国家仪式”等,材料主旨,即围绕“加强儒学思想正统地位”展开。据此,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总体意思;C项“开始”,错误,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就开始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了。A项属于误选项,但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不是儒学思想自身的发展完善。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8.下图是保存至今的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商标及其铜模板,上面标明了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正中是该店铺的标志——一只白兔,两边写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写的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进行的研究或得出的结论确有()①我们可以研究宋代手工业某些部门的生产情况②我们知道宋代手工业一些部门已经有了商标、广告意识③我们可以研究宋代雕版印刷的某些技术④我们可以断定宋代的济南是全国的手工业中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在宋代生产钢针,我们可以研究宋代手工业某些部门的生产情况,①正确;印记上有商标的标示和广告的内容,可知宋代手工业一些部门已经有了商标、广告意识,可以研究宋代雕版印刷的某些技术,②③正确;题干没与其它地方进行比较,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9.《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曲至元而盛。曲本词之余,宋人间用俚语。金元愈臻浅俗,杂以胡语。南人所做,谓之南曲以别之。南曲两人对唱,北曲一人独唱,若易人必换宫,又南北之别也。”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曲由末词发展而来,句子长短参差不齐 B.元曲多以方言俗语和制语为主,通俗易懂C.昆曲吸收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特点 D.北曲的唱腔板式与艺术特点全被京剧继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元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曲牌),一如词牌,它也是(曲调)的标示。故A项正确;BCD项表述错误,排除。10.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话题人物看法∕史料结论专制统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当时正统思想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A.A B.B C.C D.D〖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B项正确;A项只根据孟子提到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九推论出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属于以偏概全,不合史实,排除A项;C项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明清特务统治和文字狱的大背景下是不可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当时的正统思想是心学,排除C项;D项谭嗣同提出“君,大盗也”不能推论出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相反,维新派是主张君主立宪的,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B.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D.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答案〗D〖解析〗由材料“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可知清政府在为洋人办事,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故D正确;民国政府成立于1912年,与材料“1911年”时间不符,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故B错误;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只体现磨油,未体现“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不全面,故C错误。12.“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革命初受难,南昌举义旗。……七七抗战开,君自海外回。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饮马扬子江,触处见将才。”上述诗文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叶挺 B.张自忠 C.周恩来 D.朱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脱颖自北伐”“南昌举义旗”“七七抗战开,君自海外回”“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这个历史人物是叶挺,A项正确;张自忠是抗日名将,周恩来朱德中共领导人,但是与“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13.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区的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获得了解放,也就把“埃政府”当成了“我们的政府”,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足以证明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并未得到了民众支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足以证明也足以证明苏区人民未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4.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开罗宣言》的发表()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可知这一宣言肯定了中国的合法权益,将原来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无条件归还中国,C项正确;中国是最早对日作战的,而《开罗宣言》也并不是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排除A项;美、英等大国承认的是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贡献,并不是国际地位,排除B项;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5日,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据此推断,“五一”号召的主要意义是A.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 B.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C.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D.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948年4月,中共发布“五一”号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4月人民解放战争已处于反攻阶段,人民军队掌握了主动权,中共发布“五一”号召有利于扩大革命统一战线,D项正确;1948年正值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民主联合政府并未成立,排除A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排除B项;1947年中共通过转战陕北和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排除C项。故选D项。16.伯利克里曾说:“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但我们在私人关系所享有的一切安逸不应使我们成为不守法的市民。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保护公民平等而轻视自由 B.公民意识等同于法律至上意识C.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D.公民的个人才能不被城邦重视〖答案〗B〖解析〗“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强调的是公民的平等意识,“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体现的是法律至上的原则,两者并不违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轻视自由”;C选项错误,没有任何一个法律可以称得上完备;D选项错误,与材料含义无关。17.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这里的“陷阱”是指罗马法A.固化了统治基础B构建了直接民主C.存在着阶级对立D.影响了近代法治〖答案〗C〖解析〗罗马法设置的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实际上指的是其局限性,从选项看,只有C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故选C;直接民主是古代希腊的雅典实行的,故排除B;罗马法的统治基础是罗马公民,故在这方面不能说是其局限,所以排除A;罗马法对近代法治的影响是其积极影响,故排除D。18.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信息可知,该学派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应强求一致。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特别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高度,追求自由、民主和法治,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自然哲学家从自然界寻求一种理智的具体事物来解释世界,不再受制于迷信的神话观,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9.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发生在古希腊时期,与近代史不符;文艺复兴开始于14、15世纪,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B、C、D三项中最早的是文艺复兴,因此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20.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社会的改造问题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 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邪恶是人造不良环境导致的,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根除邪恶,结合启蒙运动相关知识可知,这里的邪恶指的是专制、迷信等,而人类环境的改造指的是对社会的改造,B正确;题干中并未指出宗教改革的缺陷,排除A;题干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即人本身的主动性,而非科学的价值和作用,排除C;D中的环境指的是客观的自然环境,非人造所成,排除。21.英国议会于1721年颁布了《印花布法案》,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这一变化是因为A.英国殖民地扩大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生产方式的变革 D.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21年”“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行,要求进口原料、出口制成品,故选C;A、D项表述均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点石成金』〗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22.对图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B.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政体稳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A正确;B项是确立联邦体制,排除B;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1875年宪法使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D。23.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民主政体的发展变化。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经济大危机的出现导致了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大,权力模式出现了新格局,故选D。美国政体奉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制衡原则没有发生变化,总统和国会之间是制衡关系,不可能利益一致,故AB错误;C项无法体现。所以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24.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司马迁在此沿用了西周史官这一段纪年,并以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端。材料主要说明A.司马迁所依据的是第一手史料B.贵族干预政治表明分封制崩溃C.周召共和开启了共和制的开端D.贵族共同协商执政以应对危局〖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周厉王由于暴政而引发变乱被迫逃亡,召公和周公二相共同行政,政局逐渐趋于稳定,故〖答案〗为D项。根据材料中的“司马迁沿用西周史官”,可知其依据的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材料中周厉王逃亡并非诸侯国叛乱所致,不能说明分封制崩溃,排除B项;材料中的“共和”意味着协商,现代共和制的中文一词源于此意,但是与现代共和制本质上不同,排除C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分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材料二到了近代,巡警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户口登记内容包括户数、口数以及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等。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但晚清政府的灭亡,《户籍法》随之搁浅。北洋时期,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1915年)、《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1916年)等条例。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1931年正式颁布了《户籍法》。但由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户籍法》在国统区被《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1932年)、《保甲条例》(1937年)、《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1941年)所代替。《户籍法》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实施。——以上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原因〖答案〗(1)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共9分,答出三点即可)(2)变化:加强了关于户籍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警察制户籍;借鉴了欧美等国的户籍法律制度;户籍法变化频繁。(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近代国门大开,欧美社会制度对中国的冲击加深;不同时期的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保境安民的需要;政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关键信息: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原因则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归纳。(2)关键信息: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第一小问依据关键信息分析比较近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变化;第二小问原因则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最大的国情分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秦朝建立后,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以豪族大土地占有为基础的方镇都督分权,由此出现大分裂。隋唐增强了中央政府处理地方事务的力度与效率。宋初,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导致“积贫积弱”。元朝,实行“行省制”,中央政府部分直接延伸向地方政府。明清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摘编自孙萍、白路路《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系历史演变》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和地方关系基本上是战时军事管制,地方绝对服从中央。1956年,中央各部门近900个企事业单位下放到了省市区。1959年上半年,中央开始调整收权。1961年《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经济管理的大权应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委三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大规模的权力“下放一回收”的循环。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与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1992年)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中央与地方关系各自在政治、经济、立法等方面的职责权限易于界定,更加清晰。——摘编自夏天《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两种关系模式,并分析两种模式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答案〗(1)两种关系模式: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中央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中央可以统一调度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地方管理进行监督调整;有利于维持国家的稳定。地方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地方实情施政,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2)变化:由在“收权——放权”中多次循环到中央逐渐向地方放权,政府权力分配逐渐走向规范、科学。原因:民主政治的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解析〗(1)两种关系模式:根据材料一中“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可知,地方分权;根据“秦朝建立后,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可知,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中“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中央政府部分直接延伸向地方政府”,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央可以统一调度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地方管理进行监督调整,有利于维持国家的稳定。地方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中“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地方实情施政,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和地方关系基本上是战时军事管制,地方绝对服从中央”“1956年,中央各部门近900个企事业单位下放到了省市区”“(1961年)经济管理的大权应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委三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大规模的权力‘下放一回收’的循环”“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与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1992年)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中央与地方关系各自在政治、经济、立法等方面的职责权限易于界定,更加清晰”可知,由在“收权——放权”中多次循环到中央逐渐向地方放权,政府权力分配逐渐走向规范、科学。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改革开放前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民主政治的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等。
27.2020年、川2811.1洲个国人大次公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成丈法传统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唐律疏议》,再至《大清律例》,一脉相承,沿革清晰。除律外,令、格、式、典、较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这些法律形式虽名称不一,但在法的效力渊源上基本相同,都是由皇帝和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发布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蘸,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政治控制,侵犯皇权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重点打击对象……因而以惩愿为1的的刑法被特别强调,刑法体系既发达又严密对维护封建统治作用不大的民事行为,统治者则不够重视,因此国家制定的法律中涉及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较少——摘编自王谋寅《论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的特征》材料二《十二铜表法》共有108项条款,有关纯民事的法规有38条,约占总数的35%;另外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有16条,约占总数的15%。帝国后期于公元533年编纂完成的《民法大全》由四部分组成,作为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学说汇纂》由50篇组成,分为七个部分,其大部分内容属于现代意义的民法,这是不争的事实。《民法大全》的第三部分是《法学阶梯》,共分四卷,每卷细分为篇、段,主题编排次序是法源、人、财产、继承、债.时效。除民法外,它也包含法的一般理论、刑法,但私法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摘编自中建平《罗马私法文化的勃兴与法治理念的形成--对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法律相比古代罗马法的不同特征,并简述这些特征的历史影响。〖答案〗(1)特点: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国家制定法形式多样,体现国家意志;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刑法体系发达,民法发展滞后。(2)不同特征:私法(或民法)发达,覆盖面更广泛。历史影响:促进了古罗马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协调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转型提供了思想来源;为近现代世界法律特别是民法建设提供了借鉴。〖解析〗(1)特点:根据”中国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得出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根据“除律外,令、格、式、典、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得出国家制定法形式多样,体现国家意志;根据“为了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政治控制,侵犯皇权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重点打击对象”得出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根据“刑法体系既发达又严密,对维护封建统治作用不大的民事行为,统治者则不够重视”得出刑法体系发达,民法发展滞后。(2)不同特征:根据“有关纯民事的法规有38条,约占总数的35%;另外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有16条,约占总数的15%。”、“私法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得出罗马法私法发达,覆盖面更广泛。历史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促进了古罗马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协调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转型提供了思想来源;为近现代世界法律特别是民法建设提供了借鉴。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学家研究已经证明富国与穷国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1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是开放的官场,封闭的商场中国从隋唐以后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个平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宰相,最有才能的人都被吸引到政府里去了,所以1000多年前中国人干的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重仕轻商,造成商场的封闭……中国人力资源在这种错误的激励之下进行了错误的配置,……这种配置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有好处,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停滞的原因。——摘编自《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制度政策看法,任选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答案〗示例一: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下,所有的政治措施与政策都是围绕维护专制皇权而制定。中国古代的职业排名为土衣工商,士就是官员,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这是因为官员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官员这个职业地位最高。而商业带来的是流动与通达,商人带来的是信息的流通与交融,最终导致思想的活跃,不利于皇权专制统治,所以皇帝实行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最低。抑商政策在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情况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所以,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示例二:科举制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科举制度是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为官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公平公开,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明清之前,它以积极作用为主。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科举制度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学的发展,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科举制度把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被统治者掌控,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实质是一-种为皇权服务的制度。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被选拔的人多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这种脱离社会实际的学风,使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科举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单纯论证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或者消极作用的,只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同等给分)示例三:官本位体制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错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体系,官员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明显高于社会其他职业,对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科举制度的实行,给社会底层的读书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一个途径,进-一步强化了当官耀祖的价值取向。官本位的观念,促使社会上大量的优秀人才醉心于科举,致力于仕途,使诸如商业、科技等领域失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官本位体制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错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其他观点,同等给分。)〖解析〗根据材料“这种配置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有好处,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停滞的原因”可以得出观点: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论证过程围绕古代中国商人的地位低下、以及政府政策引导导致的古代中国商业缺乏优秀人才、流动性不强、新的生产关系难以成长等展开论证。具体而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下,所有的政治措施与政策都是围绕维护专制皇权而制定。中国古代的职业排名为土衣工商,士就是官员,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这是因为官员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官员这个职业地位最高。而商业带来的是流动与通达,商人带来的是信息的流通与交融,最终导致思想的活跃,不利于皇权专制统治,所以皇帝实行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最低。抑商政策在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得出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填写在答题纸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史(一、二、三)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C.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不能说明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排除A;根据“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可以得出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正确,B错误;D项说法绝对,排除。故〖答案〗选C选项。2.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 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 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谏官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重视谏官,扩大谏官的职能,这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对武将的牵制,排除A项;宰相被纳入监察范围,这不意味着宰相职权受到削弱,排除B项;中枢制衡机制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成型,排除D项。故选C项。3.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材料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世俗化”,故排除D。请在此输入详析!4.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B.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C.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D.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朱元璋发迹于南方,朱元璋的行为实际上是借科举考试这一事件,来拉拢北方士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应选C。AB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5.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A.运用了自然力B.可调节水的流量C.提高了耕作技术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答案〗A〖解析〗根据“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救汝旱岁苦”等信息分析,“大法轮”是指筒车;材料“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筒车运用自然力来灌溉土地,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筒车是灌溉工具,排除C项;筒车出现于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答案〗D〖解析〗材料数据反映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故金银比价上升,故D正确;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不断扩大,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错误;当时中外贸易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C错误。故选D。『点石成金』: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材料数据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学生可以发现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7.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唐太宗,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升格为国家仪式”等,材料主旨,即围绕“加强儒学思想正统地位”展开。据此,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总体意思;C项“开始”,错误,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就开始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了。A项属于误选项,但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不是儒学思想自身的发展完善。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8.下图是保存至今的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商标及其铜模板,上面标明了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正中是该店铺的标志——一只白兔,两边写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写的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进行的研究或得出的结论确有()①我们可以研究宋代手工业某些部门的生产情况②我们知道宋代手工业一些部门已经有了商标、广告意识③我们可以研究宋代雕版印刷的某些技术④我们可以断定宋代的济南是全国的手工业中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在宋代生产钢针,我们可以研究宋代手工业某些部门的生产情况,①正确;印记上有商标的标示和广告的内容,可知宋代手工业一些部门已经有了商标、广告意识,可以研究宋代雕版印刷的某些技术,②③正确;题干没与其它地方进行比较,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9.《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曲至元而盛。曲本词之余,宋人间用俚语。金元愈臻浅俗,杂以胡语。南人所做,谓之南曲以别之。南曲两人对唱,北曲一人独唱,若易人必换宫,又南北之别也。”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曲由末词发展而来,句子长短参差不齐 B.元曲多以方言俗语和制语为主,通俗易懂C.昆曲吸收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特点 D.北曲的唱腔板式与艺术特点全被京剧继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元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是配乐的长短句。曲都有(曲牌),一如词牌,它也是(曲调)的标示。故A项正确;BCD项表述错误,排除。10.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话题人物看法∕史料结论专制统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当时正统思想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A.A B.B C.C D.D〖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B项正确;A项只根据孟子提到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九推论出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属于以偏概全,不合史实,排除A项;C项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明清特务统治和文字狱的大背景下是不可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当时的正统思想是心学,排除C项;D项谭嗣同提出“君,大盗也”不能推论出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相反,维新派是主张君主立宪的,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B.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D.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答案〗D〖解析〗由材料“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可知清政府在为洋人办事,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故D正确;民国政府成立于1912年,与材料“1911年”时间不符,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故B错误;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只体现磨油,未体现“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不全面,故C错误。12.“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革命初受难,南昌举义旗。……七七抗战开,君自海外回。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饮马扬子江,触处见将才。”上述诗文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叶挺 B.张自忠 C.周恩来 D.朱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脱颖自北伐”“南昌举义旗”“七七抗战开,君自海外回”“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这个历史人物是叶挺,A项正确;张自忠是抗日名将,周恩来朱德中共领导人,但是与“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13.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区的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获得了解放,也就把“埃政府”当成了“我们的政府”,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足以证明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并未得到了民众支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足以证明也足以证明苏区人民未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4.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开罗宣言》的发表()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可知这一宣言肯定了中国的合法权益,将原来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无条件归还中国,C项正确;中国是最早对日作战的,而《开罗宣言》也并不是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排除A项;美、英等大国承认的是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贡献,并不是国际地位,排除B项;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5日,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据此推断,“五一”号召的主要意义是A.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 B.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C.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D.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948年4月,中共发布“五一”号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4月人民解放战争已处于反攻阶段,人民军队掌握了主动权,中共发布“五一”号召有利于扩大革命统一战线,D项正确;1948年正值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民主联合政府并未成立,排除A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排除B项;1947年中共通过转战陕北和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排除C项。故选D项。16.伯利克里曾说:“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但我们在私人关系所享有的一切安逸不应使我们成为不守法的市民。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保护公民平等而轻视自由 B.公民意识等同于法律至上意识C.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D.公民的个人才能不被城邦重视〖答案〗B〖解析〗“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强调的是公民的平等意识,“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体现的是法律至上的原则,两者并不违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轻视自由”;C选项错误,没有任何一个法律可以称得上完备;D选项错误,与材料含义无关。17.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这里的“陷阱”是指罗马法A.固化了统治基础B构建了直接民主C.存在着阶级对立D.影响了近代法治〖答案〗C〖解析〗罗马法设置的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实际上指的是其局限性,从选项看,只有C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故选C;直接民主是古代希腊的雅典实行的,故排除B;罗马法的统治基础是罗马公民,故在这方面不能说是其局限,所以排除A;罗马法对近代法治的影响是其积极影响,故排除D。18.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信息可知,该学派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应强求一致。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特别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高度,追求自由、民主和法治,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自然哲学家从自然界寻求一种理智的具体事物来解释世界,不再受制于迷信的神话观,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9.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发生在古希腊时期,与近代史不符;文艺复兴开始于14、15世纪,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B、C、D三项中最早的是文艺复兴,因此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20.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社会的改造问题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 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邪恶是人造不良环境导致的,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根除邪恶,结合启蒙运动相关知识可知,这里的邪恶指的是专制、迷信等,而人类环境的改造指的是对社会的改造,B正确;题干中并未指出宗教改革的缺陷,排除A;题干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即人本身的主动性,而非科学的价值和作用,排除C;D中的环境指的是客观的自然环境,非人造所成,排除。21.英国议会于1721年颁布了《印花布法案》,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这一变化是因为A.英国殖民地扩大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生产方式的变革 D.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721年”“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行,要求进口原料、出口制成品,故选C;A、D项表述均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点石成金』〗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渐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22.对图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B.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政体稳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A正确;B项是确立联邦体制,排除B;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1875年宪法使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D。23.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民主政体的发展变化。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经济大危机的出现导致了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大,权力模式出现了新格局,故选D。美国政体奉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制衡原则没有发生变化,总统和国会之间是制衡关系,不可能利益一致,故AB错误;C项无法体现。所以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24.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司马迁在此沿用了西周史官这一段纪年,并以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端。材料主要说明A.司马迁所依据的是第一手史料B.贵族干预政治表明分封制崩溃C.周召共和开启了共和制的开端D.贵族共同协商执政以应对危局〖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周厉王由于暴政而引发变乱被迫逃亡,召公和周公二相共同行政,政局逐渐趋于稳定,故〖答案〗为D项。根据材料中的“司马迁沿用西周史官”,可知其依据的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材料中周厉王逃亡并非诸侯国叛乱所致,不能说明分封制崩溃,排除B项;材料中的“共和”意味着协商,现代共和制的中文一词源于此意,但是与现代共和制本质上不同,排除C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分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材料二到了近代,巡警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户口登记内容包括户数、口数以及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等。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但晚清政府的灭亡,《户籍法》随之搁浅。北洋时期,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1915年)、《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1916年)等条例。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1931年正式颁布了《户籍法》。但由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户籍法》在国统区被《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1932年)、《保甲条例》(1937年)、《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1941年)所代替。《户籍法》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实施。——以上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原因〖答案〗(1)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共9分,答出三点即可)(2)变化:加强了关于户籍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警察制户籍;借鉴了欧美等国的户籍法律制度;户籍法变化频繁。(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近代国门大开,欧美社会制度对中国的冲击加深;不同时期的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保境安民的需要;政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关键信息: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原因则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归纳。(2)关键信息: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第一小问依据关键信息分析比较近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变化;第二小问原因则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最大的国情分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秦朝建立后,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以豪族大土地占有为基础的方镇都督分权,由此出现大分裂。隋唐增强了中央政府处理地方事务的力度与效率。宋初,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导致“积贫积弱”。元朝,实行“行省制”,中央政府部分直接延伸向地方政府。明清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摘编自孙萍、白路路《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系历史演变》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和地方关系基本上是战时军事管制,地方绝对服从中央。1956年,中央各部门近900个企事业单位下放到了省市区。1959年上半年,中央开始调整收权。1961年《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经济管理的大权应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委三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大规模的权力“下放一回收”的循环。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与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1992年)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中央与地方关系各自在政治、经济、立法等方面的职责权限易于界定,更加清晰。——摘编自夏天《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两种关系模式,并分析两种模式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答案〗(1)两种关系模式: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中央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中央可以统一调度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地方管理进行监督调整;有利于维持国家的稳定。地方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地方实情施政,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2)变化:由在“收权——放权”中多次循环到中央逐渐向地方放权,政府权力分配逐渐走向规范、科学。原因:民主政治的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解析〗(1)两种关系模式:根据材料一中“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可知,地方分权;根据“秦朝建立后,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可知,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中“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中央政府部分直接延伸向地方政府”,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央可以统一调度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地方管理进行监督调整,有利于维持国家的稳定。地方分权模式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中“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地方实情施政,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和地方关系基本上是战时军事管制,地方绝对服从中央”“1956年,中央各部门近900个企事业单位下放到了省市区”“(1961年)经济管理的大权应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委三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大规模的权力‘下放一回收’的循环”“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与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8——1992年)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中央与地方关系各自在政治、经济、立法等方面的职责权限易于界定,更加清晰”可知,由在“收权——放权”中多次循环到中央逐渐向地方放权,政府权力分配逐渐走向规范、科学。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改革开放前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民主政治的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等。
27.2020年、川2811.1洲个国人大次公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成丈法传统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唐律疏议》,再至《大清律例》,一脉相承,沿革清晰。除律外,令、格、式、典、较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这些法律形式虽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化妆品品牌建设合作
- 大班安全教案《水的安全》
- (2024版)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创新协议
- 建筑行业绿色节能改造方案
- 生态农业水稻种植技术方案
- 酒店给排水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公共交通系统安全演练方案
- 2024化工原料搬运吊装安全合同
- 2024年信息系统集成与升级合同
- 水利工程取水口施工方案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NB-T 10435-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
- 03SG610-1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
- 软木底生产工艺流程
-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已评审
- 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中心供氧)
- 2024年深圳公司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范文(二篇)
- QBT 102T-2023 甜菜糖厂设计规范 (正式版)
- 气体分析实验室操作规程
-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