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答题区域内,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相关内容填写清楚。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酝酿(niàng)发髻(jì)静谧(mì)匿(nì)名B.倜傥(tàng)狭隘(ài)干涸(hé)灼(zhuó)伤C.抽噎(yè)蜷(quán)伏怪诞(dàn)缥缈(miǎo)D.庇(bì)护殉(xùn)职憔(qiǎo)悴吝啬(s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B.倜傥(tàng)——tǎng;C.抽噎(yè)——yē;D.吝啬(sē)——sè;故选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高邈蝉蜕晃然大悟拈轻拍重B.窠巢响晴咄咄逼人见异思迁C.慷慨坍塌刨根问底莫不关心D.纯萃突兀惊慌失措大相径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见词语及易错字。A.晃然大悟——恍然大悟;C.莫不关心——漠不关心;D.纯萃——纯粹;故选B。3.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①”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②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③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④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能力。第一空:完整引用某大国一名上将的话,且语气强硬,所以应为“叹号+后引号”,第一空应填感叹号;第二空和第三空:“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在语义上并列的关系,且已经出现了逗号,所以第二空应填分号,第三空应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情形;第四空:反问语气,应填问号;故选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达得体的是()A.新开张的超市门上写着:“价廉物美,欢迎惠顾。”B.元月12日贵校九十周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C.先生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再见!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做人要清清白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敬辞谦辞的使用。B.“光临”是敬辞,称宾客到来,不能用于自己;C.“足下”是敬辞,是对对象的敬称,不能用于自己;D.“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此处称自己的父亲可用“家父”、“家严”;故选A。5.请从下列备选词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备选词:蜜蜂夏蝉荷花【答案】示例:蜜蜂在花间劳作,像一位勤奋的园丁,用舞蹈传递着花开的喜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并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备选词语里任选其一,使用拟人修辞写一句话,注意做到语句通顺,修辞使用合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夏蝉在烈日下尽情歌唱,如同一名演奏家为生活带来轻松和乐趣。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甲】“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乙】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B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有删改)(1)【甲】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这篇文章中作者批判的是________。(2)批注是阅读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从【乙】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写一则批注。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B.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答案】6.①.五猖会②.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7.示例一:A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示例二:B“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结合“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可知,【甲】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鉴略》,“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做批注。A句,“蹲、纵、跳、看”等动词的运用,说明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瞑目、忽睁睛”是神态描写,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以及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结合“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知,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B句,“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对石猴的语言描写,结合“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可知,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综合性学习(8分)7.小语的学校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不喜欢阅读喜欢阅读阅读纸质书籍用手机、电脑阅读2021年40%2021年26%2021年34%2022年30%2022年24%2022年46%2023年22%2023年24%2023年57%(1)活动一:调查统计上表是小语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活动二:学校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活动三:每班计划办一份文学班刊,请你为班刊拟一个富有文学气质且寓意深刻的刊名,并说明其寓意。【答案】(1)不喜欢阅读的学生逐年在减少,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数也在逐年减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在增加,并且增长快。(2)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3)示例一刊名:七彩园寓意: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示例二刊名:小荷寓意:刚开始展示才华,在文学路上刚刚起步,希望以后有更好的发展。示例三刊名:芳草地。寓意:以草作喻,比喻学生的作品,还是文学天地中的嫩草,并且期待小草能越长越茂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先理解图表信息,此基础上概括作答。此表为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表,图表上有三组数据:不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用手机和电脑阅读。根据从2021年到2023年的数据的比对可以看出,不喜欢阅读的所占比例由40%降到了22%;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比例也在减少;而喜欢用手机和电脑阅读人数呈上升趋势,由34%上升到了57%。据此概括出结论:不欢阅读的学生比例逐年减少;喜欢阅读的学生中,纸质阅读呈减少趋势,电子阅读增长迅速。【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拟写宣传语的要求:须紧扣主题;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来写标语。示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点亮人生。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为报刊拟写名字,答案不唯一,要力求简短,再是注意具体要求上富有文学气质且寓意深刻。示例一:刊名:芳草地。寓意:以草作喻,比喻学生的作品,还是文学天地中的嫩草,并且期待小草能越长越茂盛。示例二:刊名:野草。寓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野草”比喻不畏艰险,创作的激情永存。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8.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走进古诗,感受古诗之美,请你完成下面表格。明月传情(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出自李白《峨眉山月歌》(2)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流水不息(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出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出自谭嗣同《潼关》乡思不绝(5)_______,(6)________。王湾在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抒发对家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7)_________。李益在受降城中借芦笛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哲思情怀(8)________,(9)______。《论语》中圣人感叹时间流逝,劝君惜时的名言。(10)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我们志存高远,淡泊宁静。【答案】①.影入平羌江水流②.我寄愁心与明月③.小桥流水人家④.河流大野犹嫌束⑤.乡书何处达⑥.归雁洛阳边⑦.一夜征人尽望乡⑧.逝者如斯夫⑨.不舍昼夜⑩.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羌、寄、明、犹、嫌、束、雁、洛、征、逝、昼、致”等字的正确书写。阅读《狼》一文,回答小题。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其一犬坐于前(2)一狼洞其中(3)屠自后断其股(4)盖以诱敌10.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故事开端,写出了屠户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户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户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12.联系下文,请分别说出两个文段中屠户与狼智斗的措施,屠户的行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链接材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①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②能作此谋也!(选自《狼三则》其三)【注释】①豕(shǐ):猪。②乌:副词,哪,怎么。【答案】9.(1)像狗似的(2)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3)大腿(4)大概,原来是10.(1)时间长了,(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2)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11.D12.原文中屠户投骨引诱、倚靠积薪占据有利地形、识破假寐诡计、果断杀狼,取得胜利;材料中屠户躲进“夜耕者所遗行室”,捉住狼爪,用小刀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狼身体膨胀,不能动弹。屠户的行为告诉我们面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2)句意为: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洞:作动词,打洞。(3)句意为: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股:大腿。(4)句意为: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没有实在意义。瞑:闭上眼睛。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悠闲、从容。(2)句重点词语: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攻:攻击。【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D.有误,文章结尾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感悟启示。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及其中寄寓的道理。第一问:根据文中的“屠乃奔倚其下”可知,屠户占据了有利地形,避免了腹背受敌;根据“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可知,屠户趁狼假装睡觉时杀死了第一只狼;根据“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屠户趁第二只狼打洞时杀死了它;由此可知,屠户善于捉住有利时机;根据链接材料中的“以吹豕之法吹之”和“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可知,屠户用吹猪的方法吹狼,让它的身体膨胀,从而制服了狼。第二问:狼在两文当中有其象征意义,象征着社会上的恶势力。文中的屠户面地狼时,先是退让妥协,后勇敢反抗,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武杀死了狼;链接材料中的屠户用自己擅长的吹猪之法吹狼,最终让狼全身膨胀,不得行动,从而制服了狼;这告诉我们,面对恶势力时,不能退让妥协,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就能战胜恶势力。【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在半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看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链接材料: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田间休息处,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户,谁有这个办法呢?三、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求学佚名①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②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③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④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⑤“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⑥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⑦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⑧父亲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⑨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⑩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⑪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⑫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⑬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⑭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⑮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⑯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⑰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⑱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⑲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⑳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13.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1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15.文章结尾写到:他决定到省城一定先到省附中去。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16.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17.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答案】13.①.苦闷消沉,插班旁听②.重返母校,发愤苦读③.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14.
示例:(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15.
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16.
示例: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能结合事例分析即可
17.
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示例:文中的班主任老师,真是一个好老师,文中的“他”正处于叛逆时期,要想挽救他,让他发奋学习,只凭简单粗暴的管理和讲解大道理是不行的。班主任老师假装开除学生,让他受到刺激,暗中帮他保留学籍,联系镇中让他复习。老师所做的一切,让他觉醒、奋起。老师帮助学生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做事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这样才有成效。【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先明确全文的线索,然后接着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一个情节往下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用八个字分别进行归纳概括。题干的提示“沉迷网游,遣返回家”可定位至第①到⑥段。据⑦段“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第⑧段“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第⑩段“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概括可得:苦闷消沉,插班旁听;据第⑪段“‘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及第⑫段“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概括可得:重返母校,发愤苦读;据第⑬段“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及第⑯段“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天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⑲段“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概括可得:考上大学,知道真相;据第⑳段“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可知:省城上学,先访恩师。据此概括即可。【14题详解】本题考查心理活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一句出现在第⑧段。因沉迷网络游戏被学校开除,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此时父亲告诉他,科院到镇中学旁听,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也让他立刻想到父亲是付出了多大的心血才换来的旁听机会。因此,此处的“泪眼滂沱”既写出了他能重回课堂的欣喜,也写出他的自责和惭愧,为自己的不懂事,连累父亲为了他四处求人,费尽周折而惭愧、自责;(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一句出现在第⑲段。这是他从父亲口中知道这一年多,能在镇中学旁听,能重回学校上课、高考都是班主任的安排,是班主任为挽救自己而费劲心思的安排。他被班主任的行为深深感动,此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既是感激的泪水,也是愧疚的泪水,为自己对班主任一直以来的误解感到愧疚。据此回答即可。【15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赏析。解答的关键要了解小说的结尾方式与作用:①再生波澜式:震撼人心,照应前文;②留下空白式: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③深化主题式:突出人物形象,令人回味;④耐人寻味式:给人以喜悦欣慰,表达美好愿望,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本文结尾则属于留下空白式。以“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一句结尾,他去附中看望班主任是没有悬念的,但他和班主任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班主任又会对他有什么叮嘱……这一切都随着这句“先去一趟附中”给读者留下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含蓄而意味深长。【16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询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根据第①段“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②段“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⑯段“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可知,当得知自己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习时,老师表面上做得绝情,又暗地里帮助找到插班的学校,与校方沟通让学生高三时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因此可以看出,班主任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的老师;根据第⑰段“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⑱段“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可知,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一鼓作气考上大学,老师选择让学生继续恨自己,因此可以看出班主任是一个工作耐心细致,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据此回答即可。【17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谈阅读感受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谈阅读感受,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找出文章的“感”点,结合“感”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即可。示例:针对文章的“他”在父亲的感化下以及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对待一个犯错的学生,是给予机会还是一棒子打死,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这个学生的人生则会有很大的改变。文中的“他”,在父亲和班主任的宽容下,逐渐克服自我,走上了人生的正常轨道,这是值得人庆幸的,也从这篇文章中,我感觉到应当学会给人机会,同时那些犯错误者也应该从内心反省自我,不要让给予机会的人失望。(一)记叙文阅读躺在母亲身边王晓明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④“聊天。”我不耐烦地说。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⑨“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⑪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⑫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⑬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⑭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⑮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⑯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⑰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18.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A_________B___________19.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21.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答案】18.①.A备受②.B惊喜19.①.“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②.“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20.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21.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与词语的选用。第一空中,“备”有“完全、周遍”的意思,是从范围角度着眼的;“倍”有“加倍”的意思,是从程度角度着眼的。“备受”意思是受尽,尝尽;“倍受”指更加受到、格外受到。结合第⑪段“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可知,母亲原先已经生了很多种病,故此处应填“备受”;第二空中,“惊喜”是出其不意,在高兴之前并不知道喜从何来;“欣喜”是早有预料,高兴之前就知道为什么高兴。结合第⑮段“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可知,母亲没料到“我”会躺下陪她聊天,在欢喜之外还有意外,故此处应填“惊喜”。【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结合“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分析,记叙文人物描写的作用是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加点词语“像很累似的”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表现了母亲想与儿子聊天,但是却不能,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2)结合“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可知,“暖暖的”为触觉,形象写出多年后作者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的感觉,表现出亲情的温暖以及作者幸福。2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③段“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④段“‘聊天。’我不耐烦地说”、⑤段“‘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等内容可知,文中母亲询问“我”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独寂寞。结合③段“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⑬段“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可知,母亲关心我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并让我歇一歇,由此可见母亲对“我”的关爱。据此可知,文章通过对话,塑造出一位身患重病但依然关爱孩子的伟大母亲形象。【2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理解。结合第⑯段“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第⑰段“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可知,“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的是躺在母亲身边的温暖踏实的感觉,这是“我”对母爱的感受与回应;母亲一直在身边,母爱的感觉应该一直在,“我”却“遗忘多年”,这从前文内容可以看出:“我”平时周末回家没有帮母亲一把,还责怪母亲累坏了自己以致连累了“我”,即使“我”已经陪在母亲身边,除了“做点饭倒杯水”,“我”没有为母亲做什么,以致于“我”躺下来陪母亲聊天,她是“惊喜”的;“我”沉迷于无聊的网络世界中,忘记了要关心家人,这个遗忘要记起,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由自己关爱家人到希望所有人放下手机关爱家人,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四、写作(55分)22.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写作。趣读,是怀着好奇心去解密,是抱着热情去发现精彩。趣读经典,可以陶冶心灵;趣读四季,可以领略自然的魅力;趣读生活,可以体悟人生的真谛……请以“趣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具体;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例文:趣读乡村的美是宁静的,又是袭人的,袭人的是芳香,宁静的是那在乡间飘散的一缕炊烟。置身在这淳朴天然的环境中,应心无旁骛,且用手去碰触,用耳去聆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读”这清妙多姿的大自然色彩,享受她带来的“趣”。漫步在乡间的小路,碧绿的清草丛中点缀着些许野花和果实;饱满橙黄的南瓜在煦日下显得光闪熠熠,瓜叶上还有几只贪玩的小昆虫在嬉戏、耍闹;藏匿在灌木丛里的“音乐家”们也竞相歌唱,有的低吟着,有的高唱着,有的和着唱……这种自然氛围是独树一帜的,恰似一剂滋补良药。夏日,日光空前的刺眼,赤红的火轮在空中悄然滑动,虽然灼人,却并不失其美感,在金黄的渲染下微微晕开……水在风中泛着涟漪,反射出道道金光。水中沉睡千年的莲花随波摇曳着,绽放出属于自我的美丽,散放出夺目的光彩。山峰上那盘旋的雄鹰怒斥夏日的嘶鸣,划破长空……到了丰收季节,他处的石榴变得又红又大,有些已咧开嘴,露出一颗颗玛瑙般的籽,清甜可口;山边的一株株山菊花开得正艳,像一簇簇小太阳,朴实又真诚。漫漫冬季来临,路边的些许水仙已经盛开,白洁的花,金灿灿的花蕊,犹如能温暖冬日的小精灵,可爱并散发着芬芳气息。林中的松,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魁梧的身形挺拔有力,又披上了白袄,多姿多彩。远离了浮华的喧嚣城市,这种种飘逸宁静的美,似一壶陈年美酒,浓郁、醇香,令人久久不肯舍去。倘若离开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们面对的多是冰冷的机械、铜墙铁壁,丧失了别样的纯真朴素。要是你想放松自在一回,还有什么比得上大自然的这种返璞归真的乐趣呢?【解析】【详解】本题是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趣读”,带着乐观的心态去阅读。根据材料“趣读经典,可以陶冶心灵”分析,可以写在阅读经典中获得的乐趣。如:《空城计》《三气周公瑾》《草船借箭》,这些故事有让人高兴的,有让人生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四川自贡市沿滩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岗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运载火箭振动试验塔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信阳学院《渗流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审计学原理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最后冲刺模拟(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基础泰语(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大学《汉语语法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万能杆件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甘肃省兰州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暑期作业反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浙江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高考化学试卷(河北)(解析卷)
- 电力平安工作规程
- 2024年HSE关键岗位人员考试复习试题附答案
-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 物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3篇)
-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混合动力汽车原理前景分析
- 关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历史资料课件
- 兰州铁路局招聘笔试真题2023
- 上门输液免责协议书
- 广州市南沙区房屋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