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遂宁市重点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遂宁市重点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遂宁市重点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遂宁市重点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遂宁市重点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遂宁市重点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鸡汤与囚笼羽戈微博与微信时代的到来,我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心灵鸡汤的杀伤力。我本以为,它的受众,主要是我弟弟这样的人,初中文化,业余生活以喝酒打牌为主;不曾想它在今日中国,几乎造成通杀。以我的朋友圈为例,喜欢传播或制造心灵鸡汤的,教师、白领和学生都有。他们的面目与头脑,原本千姿百态,甚至针锋相对,但一旦受惑于心灵鸡汤,其灵魂就千篇一律的单调,甚至虚弱。“心灵鸡汤”的起源,可追溯到1993年美国《心灵鸡汤》丛书的面市。若抛开名目,它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明朝的《菜根谭》就是。从起源和历史上讲,心灵鸡汤并非贬义,中国的《菜根谭》,美国的《心灵鸡汤》所包含的修身与处世智慧,足够世人受用。如若视心灵鸡汤为商品,它也有自身的价值和需求,供求正当,既非强迫,亦无欺诈。因此喝点心灵鸡汤,算不上丢人。但是,为何在今日中国,心灵鸡汤一词几乎彻底沦为贬义,即便其粉丝,也往往羞于承认他们的热爱?而同时,心灵鸡汤仍拥有巨大市场,假如它是问题产品,病源何在?鸡汤的水平在下降。譬如那则《鹰的重生》,说鹰要活到70岁,必须在40岁那年,完成一次蜕变,即拔掉衰老的指甲、羽毛、换喙。这一过程需150天,熬过150天,才可换来此后30年的鹰击长空。故事何其励志,但却是天方夜谭,与科学完全相悖。还有一则著名鸡汤,写一个富翁向渔夫讲述奋斗史,说:成为富翁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钓鱼、晒太阳、享受生活。渔夫笑道:原来你奋斗这些年,只是为了达到我现在的生活状态。这则鸡汤告诉世人,不要羡慕别人,幸福很简单,他人孜孜以求的生活,你正坐拥于怀而不自知呢。故事极具迷惑性,它把富翁拉到了渔夫的狭隘处境,简化了生活的可能性。心灵鸡汤的价值在于抚慰和激励,不幸的是当下盛行的鸡汤,给人的抚慰不是包扎伤口,而是诱导你去认同,伤口是一种存在,存在即是合理。富翁与渔夫的故事就是一例。再如于丹教育国人应对雾霾:“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就要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她承认了雾霾的危害,却也证成了雾霾的合理。这样的抚慰,简直是一种精神雾霾,比雾霾更可怕。于丹这番话,可视为中国式心灵鸡汤的代表。多数心灵鸡汤,都是劝谕受众回归内心、反观内心,在内心避难。反求诸己,一日三省吾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反省与审视内心,立意在于克服、战胜自己身上的种种幽暗意识,从而独立于外在世界,而非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以致与外在世界隔绝。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误人多矣,除非把心与世界打通,此言才能成立,否则,世界那么大,心却那么小,只能承载一碗添加了罂粟壳的心灵鸡汤。这样的抚慰之下,激励何从谈起?然而,心灵鸡汤的粉丝们,只想做心灵王国的主人,他们没有分辨是非的知识和能力,也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行为;或者竟是不愿,而甘于饮鸩止渴。他们专以鸡汤为武器,并在内心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心灵鸡汤之毒正在于此。是的,他们以鸡汤为武器,无往不胜,但这鸡汤终也成了他们的囚笼。(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许多人受惑于“心灵鸡汤”,是因为他们的灵魂单调,甚至虚弱,甘愿饮鸩止渴。B.文章认为《菜根谭》也是心灵鸡汤,但它包含的修身与处世智慧比当下的鸡汤水平高得多。C.《富翁和渔夫》的故事之所以极具迷惑性,是把富翁的奋斗目标等同于渔夫所处的生活状态。D.文章用“精神雾霾”“罂粟壳”来喻称中国式的“心灵鸡汤”,意在说明这类鸡汤的危害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分析了“心灵鸡汤”受众的构成,表明论题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B.文章选择“鹰的重生”“富翁与渔夫”两个典型例子,证明当下心灵鸡汤水平低下。C.文章追溯心灵鸡汤的起源和历史,肯定其价值和需要,体现了立论的严谨性。D.文章按照从历史到现实的顺序,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心灵鸡汤的蜕变及其危害性。3.作者认为心灵鸡汤“毒”在哪里?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天外之音朱以撒①车到停靠站,已是凌晨三点多了。接我的两位朋友还没有来,而我又是第一次到这个海边,周遭空寂无人涛声四起,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急也没用。我干脆停下,在路边基石上坐了下来,静静等待天明。②耳听涛声,眼前就出现了蔚蓝无垠的海面和雪白的浪花。不过,我也琢磨出来了,涛声还是很单调乏味的,就像一个人永远发出一个音节。这种单调已经持守了千万年,无从更易,以至于什么人听了,都会轻易地认同这种声响只属于大海。大海的这种声响和其他自然属性的生物发声相比,是不能算悦耳的,不少乌呜虫唧要比它生动,甚至随节气而转,“园柳变鸣禽”就是一例。它只是使我想到持守的情操,始终如一地在进行的状态里。我们总是喜欢新变,改变生活的信念、理想的追求、事业的方向。改变倾向比较明显的是朝着物质的丰富,而精神上未必也跟着丰饶起来。这样,免不了只能得到一些追求的皮毛之相,却离内在神髓甚远。涛声是大海的呼吸,在情绪的大海上,你听得出噫吁唏嘘。在不舍昼夜的奔流中,柔情似水,却能把坚硬无比的礁石啃咬得怪状奇形,能把无数沉船锈蚀成一堆堆烂铁,这很能给人以暗示,持久的力量简直不可抵挡。③浩瀚的海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游牧文化,伴随涛声走向远方,使心灵得到开放性的牧养。人更熟悉的是土地,是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人们可以乘着海水走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永远听到涛声的召唤,随时准备出发。可是土地无法游移,致使农耕人固守一方,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地劳作。民族或个人的发展,如果只是满足于农耕阶段而拒绝游牧的体验,终归会生出许多遗憾来,总是缺乏拓荒的意识而趋于保守。实际上,在许多一贯农耕部族的血液里,一些惰性已深深地潜伏下来,使他们安于现状,对贫困无痛感,对外界的新变心如止水,这种现象总是会使我们面对农耕,试图让游牧文化渗入它的内涵。幸好随着开放程度的拓展,有许多黄土高原的农耕后代,选择一条与祖辈不同的路子,背向荒沟高崖、山塬矮墙,面对沿海走来。他们终于听到了父辈未尝听到的涛声。当然,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可是听到了涛声的农家子弟,已不是往昔的胸襟与情怀了。有时,这种机遇会被视为人生的偶然,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的神来之笔。④盈耳的涛声,也让人考虑到人类的家址,不知什么时候要迁移到大海上。在我看过的不少关于海洋的图片里,人类日渐逼近大海了。海边不断地矗立起形态各异的建筑群,这些群落的涌现,使海边的蛮荒气息消遁,飘洒出现代的灯红酒绿。更有甚者是移山而填海,在海上扩展人生乐园。至于海面上的污染,废油洋溢其上,连海鸟海兽皮毛都糊满厚厚的油腻,也是时有所闻的,现在我们谈大海,美丽中免不了夹杂着凄怆:人们一旦听不到涛声了,那么真是能轻易测出危机已在面前。自然界每一种声响的消失,都是对人类的警示。在我走过的幽壑深林中,已听不到虎啸猿啼莺啭鹤唳了。这些声响不复存在,也表明与人类共存的一个物种在此地退出了我们的视界,我们喜爱用“濒危”来表示程度的严重。倘若从审美角度看,自然的声响是如此地扣动心弦。诗人乘着轻舟,听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是何等的生动和诗意,善感多情一一为之撩起;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千百年后依旧浸透着悲愤和苍凉,传递着难以排遣的愁绪。古诗古文,信手都可以拈出声乐的交响,融洽在行笔的斯文里,这就是本质上更接近自然的古典情怀吧!曾几何时,这些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呜啭已黯然消逝,岁月的长风掠过处,在都市里,那人工的机械的摇滚的声响已经跃居其上。有时,人们也模拟涛声,让都市惑受大海,可是你听听,能有多少大海的滋味呢。⑤在渔家人枕着涛声沉沉入睡时,我就这么坐着,屏息谛听这天外之音,任思绪飘逸到辽远。潮水似乎向我漫来,浸润全身,我心清如洗。(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某个凌晨第一次来到海边,朋友未到,周围空寂无人,涛声四起,内心不由紧张起来,随后作者静坐在路边,由此展开广阔的联想。B.生长在土地上的人们代代传承着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如果能融人更先进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将更加灿烂辉煌。C.文章最后一段,结束联想,回到现实,照应开头一段,使全文结构严谨;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聆听天外之音后的平和心情,提升了文章的主题。D.本文内容广博,作者思接千载,从纷繁的现实现象写到古典情怀,从传统文化写到人类的生存状况,看似散乱,其实有很强的内在联系。2.分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意。(l)涛声是大海的呼吸,在情绪的大海上,你听得出噫吁唏嘘。(2)有时,这种机遇会被视为人生的偶然,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的神来之笔。3.作者在第二段认为海的涛声“使我想到持守的情操”,在第三段又批评说。民族或个人的发展,……总是缺乏拓荒的意识而趋于保守”,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借粮李德霞麦子快要黄了的时候,我家断了粮。米缸,空了,面缸,空了。我娘挎个篮子,每天去自家地里挖土豆。于是,一日三餐,煮土豆、蒸土豆,餐餐土豆,吃得我放个屁,都带着浓浓的土豆味儿。终于,我娘一咬牙,决定去借粮。这天,吃过早饭,我娘从驴圈里牵出那头小毛驴,套进驴车里,拎条麻袋对我说:“亮子,陪娘去你大舅家,借粮去。”一听说去大舅家,我就直蹦高儿。大舅和大妗特稀罕我,每次去他们家,大妗都会变着法儿给我做好吃的,这是其一;其二呢,跟大舅家借了粮,我们就不用顿顿吃土豆了。我连滚带爬地上了毛驴车。我娘一抖缰绳,小毛驴便撒开四蹄,拉着驴车吱吱扭扭出了门。大舅家在庚庄,离我们村十里地。出了村,沿东干渠一直往西走,快晌午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庚庄。大舅和大妗正在院里搭牛棚。那时,刚刚分田到户家家垒场院,户户搭牲畜棚圈,真叫一个红火热闹。见到我们,大妗用手巾擦擦手,摸摸我的头,牵着我的手说:“亮子,你大成哥早盼你来呢,他去上学了,马上就回来了。”大舅从我娘手里接过缰绳,顺手把毛驴拴到一棵粗壮的树上。我娘挽起袖子要帮忙,被大舅拦下。大舅说:“你呀,就是个劳碌的命。今天不干活儿,走走走,进屋去。”回了屋,大妗拿出一摞小人书:“就知道你喜欢这个,你大成哥的,攒了十来本了。”我把小人书摊在炕上,挑出一本,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大妗取出面盆要做饭。她问我想吃啥,不等我回答,我娘抢先说:“嫂子,都挺忙的,啥方便就吃点儿啥,又不是外人。”大妗说:“再忙也得吃饭不是?再说,亮子多久才来家一趟?上回来,亮子的虎牙还没掉呢。亮子,大妗给你做揪面片吃,好不?”大成哥回来了,他和我头碰着头,一起看小人书。他用手指点着里面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我听。小人书真好看。大妗的揪面片,实在是香,里面还放了葱花。我敞开肚皮,连吃了两大碗,然后打了三个饱嗝。饭后,大成哥去上学了。大舅点锅旱烟,吧嗒几口对我娘说:“翠英,你今天来,是跟哥借粮的吧?”大舅眼尖,早看到毛驴车上的那条麻袋了。我抹把嘴,抢着说:“可不是吗?家里早没粮了,娘每天净给吃土豆。”大舅摸着我的头,扭头对我娘说:“有难处,就该早点儿来。顿顿吃土豆,可不是个事。多了不敢说,三两麻袋的粮食,哥家还是有的。翠英,你说,借多少?”我娘说:“一麻袋吧,一麻袋就成。”正在刷锅的大妗停下手,愣愣地看着大舅。大舅也不看大妗,自顾自地说:“家里粮仓抹了泥,有点儿潮,哥把粮食称寄放在三贵家的粮仓里了。等会儿,哥给你扛一麻袋回来。”我娘要方便,我也想尿尿,就出了屋子。娘在另一个厕所。我撒完尿,一提裤子,转身跑回到院子里,真真切切地听到屋里大舅和大妗的对话。大妗说:“你这不是说瞎话吗?咱家啥时候往人家三贵粮仓里放粮食了?”大舅说:“翠英脸皮薄,轻易不张嘴。这是饿了多少天了?你说,我能驳了她?”大妗说:“可问题是,人家三贵家里有粮食吗?”“有。”大舅肯定地说,“那天我从三贵家门前过,亲眼看见三贵在院子里晒粮食,少说也有几麻袋。凭三贵的为人,我跟他借一麻袋粮食,他能不借给咱?”我立刻明白了。原来,大舅家也没粮食了。我的心里直打鼓。我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事告诉我娘。我知道,一旦告诉了娘,这粮,她肯定不会再借了。可没粮,我还得接着吃土豆啊……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先瞒着我娘,至少,在大舅扛回粮之前,我暂且不告诉她。我娘从厕所出来的时候,大舅已经扛着满满一麻袋粮食进了门。他把麻袋放到车上,把口袋嘴儿紧了紧,在车上放正。大妗把一摞小人书放在我手里,她说:“你大成哥都看完了,你拿走吧!”我们要走了,大舅和大妗把我们送出老远。毛驴车出了村,上了路,沿着东干渠往东走。我犹豫再三,还是告诉我娘吧。我说:“娘,大舅家……其实也没粮食了。”我娘一愣,一指车上的麻袋:“这不是吗?”我嘟囔着说:“这是人家三贵家的,大舅跟他借的。”“你咋知道?”“我从厕所回来时,大舅和大妗在屋里说的,被我听到了……我娘一勒缰绳,驴车停在半道。我娘回头望着庚庄,望得泪花闪内,她愣了一会儿,把缰绳一抖:“亮子,咱们走!”那年的秋后,粮食归仓时,我娘装了满满一麻袋籽粒饱满瓷实的粮食,要带着我给大舅还粮去。我娘特地告诉我把我上一年级的三好学生奖状拿给大舅看。那天,我娘赶的还是我家那辆毛驴车。驴车上,除了那一麻袋粮食外,还多了两壶酒。一壶,给大舅;一壶,给三贵。那酒,是我娘亲手酿的甜米酒,醇香绵厚……(有改动)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写我家在麦子将要变黄时断粮,因为总吃土豆,“我”连放屁都“带着浓浓的土豆味儿”,幽默的语言表现了情况的严重。B.本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进行观察,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刻画人物,表现出人物丰富而美好的内心世界。C.大妗很为难,确实自家也没有余粮;背地里问大舅,说明不愿让我娘难堪;而出于亲情,就同意了大舅借粮也要接济我们的做法。D.文中语言质朴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环境设置富于时代感,以三中全会后农村分田到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亲人之间伸手相助的感人故事。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人性和人情之美?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分析。3.有人认为本文结尾的安排纯属多余,有人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四)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①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己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②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藉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③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于是乡亲共喻之(_______)(2)口不臧否人物(_______)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乃就吏A.参加B.就职C.趋向D.靠近3.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A.带领B.荐举C.援引D.延请4.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B.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C.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D.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6.文本末尾提到“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分析皇帝保护阮籍的原因。7.根据文本的内容,完成表格。事迹性格傲视权贵谢绝出任曹爽府上参军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咏怀(晋)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1.诗中的“商风”就是□风,诗中的“恨”则因□□□□而起。2.善用“比”是阮籍咏怀诗共同的艺术特色,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比”的手法。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2)________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4)___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5)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6)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7)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8)__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7、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150字左右。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意。150字左右。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150字左右。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开年原有的美好期盼,我们仍然身处“黑天鹅”带来的挑战之中。战“疫”面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本该如期热闹起来的学校课堂,也被一场场网络直播课所替代。教育有着穿透阴霾的力量,那些身处摄像头之后的老师们,用热情与坚守为孩子们筑起了一方精神天地。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石家庄一中要求,上网课时学生穿校服、老师着正装,该学校做法引发网友热议,话题一度处于热搜榜中。该校高三年级主任称,这样能让学生提高专注度,同时增强荣誉感。也有网友表示,此举过于形式主义,大可不必。针对此举,你怎么看?材料二四川广元市民扎堆喝茶,不戴口罩,被紧急叫停;郑州一家胡辣汤门店前,消费者排队呈扎堆状态,有关部门介入后迅速整改;广州的餐饮商家“陶陶居”宣布正式接受堂食,商家营业半天后紧急闭门谢客;江西赣州,不戴口罩赶集的人摩肩接踵,受到媒体批评……疫情拐点尚未到来,一些人却摘下口罩,出门逛街、聚餐,一些企业铆足了劲想招揽顾客,如此麻痹大意、侥幸松懈令人忧心如焚。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采取严格防疫措施,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人蜗居在家久了,心里憋得慌,想出去逛一逛、好吃好喝一番,心情可以理解;早一点从“防疫状态”转入正常状态,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但是……请选择以上材料之一,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针对学生在家上网课是否需要穿校服这一问题,提出你的观点和看法。(不少于150字)(2)结合材料二,请结合你的观点和看法,续写材料。(不少于150字)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1、1.A2.D3.丧失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行为。诱导受众认同现实因境;使人沉溺内心,与外部世界隔绝。【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是因为他们的灵魂单调,甚至虚弱,甘愿饮鸩止渴”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他们的面目与头脑,原本千姿百态,甚至针锋相对,但一旦受惑于心灵鸡汤,其灵魂就千篇一律的单调,甚至虚弱”等分析可知,选项内容强加因果。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从历史到现实的顺序”“从正反两方面”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微博与微信时代的到来,我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心灵鸡汤的杀伤力……但一旦受惑于心灵鸡汤,其灵魂就千篇一律的单调,甚至虚弱”“鸡汤的水平在下降”“心灵鸡汤的价值在于抚慰和激励,不幸的是当下盛行的鸡汤,给人的抚慰不是包扎伤口,而是诱导你去认同,伤口是一种存在,存在即是合理”“这样的抚慰之下,激励何从谈起”等分析可知,没有按照从历史到现实的顺序,文章没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从反面论证。故选D。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结合“这则鸡汤告诉世人,不要羡慕别人,幸福很简单,他人孜孜以求的生活,你正坐拥于怀而不自知呢。故事极具迷惑性,它把富翁拉到了渔夫的狭隘处境,简化了生活的可能性”“心灵鸡汤的价值在于抚慰和激励,不幸的是当下盛行的鸡汤,给人的抚慰不是包扎伤口,而是诱导你去认同,伤口是一种存在,存在即是合理”分析,诱导受众认同现实因境;结合“多数心灵鸡汤,都是劝谕受众回归内心、反观内心,在内心避难。反求诸己,一日三省吾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反省与审视内心,立意在于克服、战胜自己身上的种种幽暗意识,从而独立于外在世界,而非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以致与外在世界隔绝”分析,使人沉溺内心,与外部世界隔绝;结合“他们没有分辨是非的知识和能力,也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行为;或者竟是不愿,而甘于饮鸩止渴”分析,心灵鸡汤让人丧失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行为。2、1.B2.(1)大海是有生命的,是有精神追求的,它的坚守产生强大的力量。(2)黄土高原的农耕后代选择走向沿海,观念发生变化,看似偶然,其实有时代的必然性。3.示例:不矛盾。其实,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谈到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精神追求。作者认为,保持自己的情操和精神追求,使自己的精神丰富起来,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是值得提倡的。同时,人还应该克服惰性和突破保守思想,开放心灵,不断开拓,这样才能进步。【解题分析】1.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更先进的游牧文化”文中无据,两种文明各有其优点,互补才能不断发展。故选B。2.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句子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清句子的类型,同时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1)句注意注意根据句子的类型“比喻句”分析句子所写的内容是“大海”,然后根据句子中的“是大海的呼吸”以及文段中的“这种单调已经持守了千万年,无从更易,以至于什么人听了,都会轻易地认同这种声响只属于大海”“它只是使我想到持守的情操,始终如一地在进行的状态里。我们总是喜欢新变,改变生活的信念、理想的追求、事业的方向”“这很能给人以暗示,持久的力量简直不可抵挡”分析句子含义。(2)题注意分析句子中“这种机遇会”的指代意义“有许多黄土高原的农耕后代,选择一条与祖辈不同的路子,背向荒沟高崖、山塬矮墙,面对沿海走来”,然后根据句中的“偶然”和“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的神来之笔”分析作者的态度即可。3.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探究作者的观点是否矛盾,答题时注意明确作者的观点针对的角度,由文中第二段“改变倾向比较明显的是朝着物质的丰富,而精神上未必也跟着丰饶起来”“在不舍昼夜的奔流中,柔情似水,却能把坚硬无比的礁石啃咬得怪状奇形,能把无数沉船锈蚀成一堆堆烂铁,这很能给人以暗示,持久的力量简直不可抵挡”可见作者在此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坚守;由第三段“民族或个人的发展,如果只是满足于农耕阶段而拒绝游牧的体验,终归会生出许多遗憾来,总是缺乏拓荒的意识而趋于保守。实际上,在许多一贯农耕部族的血液里,一些惰性已深深地潜伏下来,使他们安于现状,对贫困无痛感,对外界的新变心如止水,这种现象总是会使我们面对农耕,试图让游牧文化渗入它的内涵”“有时,这种机遇会被视为人生的偶然,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的神来之笔”这是一种克服惰性的具体的做法,二者从不同的角度辩证的分析,不但不矛盾,反而让论述更加的深刻。【题目点拨】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3、1.B2.①耿直坚韧,自力更生;娘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去大舅家借粮,而借粮之前,挖土豆当粮食已有很长的时间;②手足情深,善良厚道(重情重义,舍己为人);大舅、大妗关心妹妹,喜欢疼爱外甥,在自家缺粮的情况下,把粮借给了妹妹;③知恩图报,真诚淳朴;秋后我娘去还粮,送酒,让我把奖状给大舅看,表现了对大舅、大妗、三贵的感激之情。3.示例一:本文结尾这样安排纯属余:①从情节设置来看,题目为借粮,前文写娘带“我”向大舅家借到了粮,结构已是完整,没必要画蛇添足;②从人物塑造来看,本文表现了大舅瞒着“我”娘在自家没粮的情况下把粮借给了我们,人物性格丰满感人,再补叙后面的内容当属多余;③从主题表现来看,本文通过写借粮的故事,表现了舍己为人、难中相助的手足之情,后文补叙的内容,与此无太大的关联;④从艺术效果来看,补叙还粮的结尾,落入善有善报的俗套,略有斧凿的痕迹。示例二: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①从情节设置来看,结尾写还粮,是对中心事件“借粮”的补充,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完整;②从人物塑造来看,结尾写我娘还粮、送酒,还让我把奖状给大舅、大妗看,表现出娘对我大舅、大妗的感激,侧面表现并烘托了大舅、大妗的形象;③从主题表现来看,本文在写借粮之后写还粮,在重情重义之外,还表现了知恩图报的美好的人性、人情之美,使主题意蕴更为丰富;④从艺术效果来看,大团圆式的结尾,符合读者“善有善报”的审美愿望。【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刻画人物”错误,手法理解错误,文中没有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人性和人情之美?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分析”,然后圈出小说中的人物,结合他们的行为分析其人性和人情之美。首先看文中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如“我”、娘、大舅、大妗、三贵。然后看文中写了什么故事,故事中人物各自的表现是什么,这些表现展现了怎样的人情和人性;从文中来看,小说主要写“我”和娘借粮、大舅和大妗借粮给娘、“我”和娘还粮食、送酒,先看“我”和娘借粮,从小说一开始“我家断了粮。米缸,空了,面缸,空了。我娘挎个篮子,每天去自家地里挖土豆。于是,一日三餐,煮土豆、蒸土豆,餐餐土豆,吃得我放个屁,都带着浓浓的土豆味儿”“终于,我娘一咬牙,决定去借粮”可知,我家断粮日久,实在没有办法了娘才决定去大舅家借粮,这展现出耿直坚韧、自力更生的特点;接着看大舅大妗的表现,大妗拿小人书给“我”看,做面片给“我”吃,大舅瞒着娘从三贵家借粮食给娘,这些可以看出手足情深,重情重义;最后看秋后娘还粮食,不仅还粮食,还送酒,还让“我”吧奖状给大舅看,这些表现出对大舅大妗、三贵的感激。这些都是美的人性和人情。3.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方向指向小说的结尾。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认为本文结尾的安排纯属多余,有人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然后看结尾写了什么,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形象、主旨之间有何关联,以此分析其存在的必要丰满,主旨表达是否突出。先看结尾写了什么,“粮食归仓时,我娘装了满满一麻袋籽粒饱满瓷实的粮食,要带着我给大舅还粮去。我娘特地告诉我把我上一年级的三好学生奖状拿给大舅看。那天,我娘赶的还是我家那辆毛驴车。驴车上,除了那一麻袋粮食外,还多了两壶酒。一壶,给大舅;一壶,给三贵。那酒,是我娘亲手酿的甜米酒,醇香绵厚”,主要写娘还粮食,送酒,让“我”拿奖状给大舅看,娘的这些做法是对大舅等人的感激,而这种感激也是侧面烘托大舅等人形象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从情节来看,上文写借粮,结尾写还粮,由借到还,故事有始有终,非常完整;从主旨的角度来看,上文借粮可以凸显重情重义,而结尾还粮则可以凸显知恩图报,这让小说的主旨更为全面;从结尾的形式来看,这应是大团圆式结尾,符合读者的情感需求。所以说这个结尾不必删除。再看删除这一结尾后的情况,如果把结尾的还粮删除,那么“我娘一勒缰绳,驴车停在半道。我娘回头望着庚庄,望得泪花闪内,她愣了一会儿,把缰绳一抖:‘亮子,咱们走!’”就变成小说的结尾,到这里大舅的重情重义已经展现出来,娘的感激也表现出来,人物形象已经丰满了;从情节来看,上文写借粮,此处粮食已经借到,故事已经完整;从主旨的角度来看,上文大舅在自家很艰难的情况下瞒着妹妹到三贵家借粮食帮助妹妹,这本身已经凸显了舍己为人、重情重义的手足情深,后文不必再写。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为何要删除。【题目点拨】对于结尾,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1、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①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②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④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例如本题就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探究。4、1.晓喻;开导;使明白;让……明白;劝解;劝说赞赏;称赞;说好话2.B3.C4.C5.等到嵇喜来吊丧(哀悼),阮籍露出白眼(翻白眼、做白眼),嵇喜不高兴地离开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这件事情,就带着(送、拿)酒携着琴拜访(造访、到)他(家阮籍很高兴,才露出眼珠。6.不随便评论人物、有远识、有才干,;不拘礼教(或傲然独立、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拉拢名士(或没有触及到权贵集团的根本利益。7.拒绝官府的征召任命有先见之明(有见地、有见识)不拘礼法(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字词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结合“乡亲”“共”分析,应该译为开导、使……明白;和“否”对应,应该译为赞赏。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字词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结合“吏”分析,应该译为就职,B项正确。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字词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结合“帝”“为大将军”分析,应该是援引的意思。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疾”是“辞”的原因,“时人”作为“服其远识”的主语,综合C项正确。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及”译为等到,“吊”译为哀悼,“退”译为离开,“造”译为造访。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段语句内容理解。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皇帝保护阮籍的原因,“口不臧否人物”,不随便评论人物,“时人服其远识”,有远识、有才干,拉拢名士。“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不拘礼法。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概括。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结合事迹分析人物的性格,“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己去,济大怒”,傲视权贵。“以疾辞”“服其远识”,有先见之明。“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可见其不拘礼法。5、1.秋壮志难酬/生不逢时2.此诗中阮籍自比凤凰,“清朝”以下四句,以凤凰的所作所为自比品行高洁、志向远大——心怀天下,“适逢”两句,以“商风起”“羽翼自摧藏”比作自己遭受的政治迫害,最后以凤凰无奈西去昆仑,不知何时飞回,比喻自己远走高飞之后,不知何时能得重用。全诗通篇运用比的手法,使诗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也使诗歌主旨的表达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例如,本题中“商风”指秋风、西风。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有雄心壮志。曹魏后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他们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造成异常黑暗、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虽然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他把这种痛苦与愤懑在诗歌中用隐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来,就是著名的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咏怀八十二首》基本上都表达了阮籍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伤之情,这也是“恨”的由来。同时,从诗句“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也可以看出诗中的“恨”是因为“处非位”,即生不逢时、壮志难酬。2.本题考查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一个“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不能施展才华的苦闷的传达。“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本诗全篇看似在写凤凰,实际上是在写作者自己,“比”手法的通篇应用,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使诗歌主旨的表达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6、曲罢曾教善才服然后知生于忧患隰则有泮扈江离与辟芷兮以手抚膺坐长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人而无信无情未必真豪杰【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善才”(句中指精通音乐的艺人)“隰”“泮”“扈”“江离”“辟芷”“抚膺”(“膺”指的是胸膛,下面是“月”旁)“杜鹃”“望帝”“豪杰”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题目点拨】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7、例文①“爸爸,我的生日快到了,你打算送我什么礼物?”同桌新买了平板电脑,向我炫耀好几次了。这次赶上我生日,我心想,爸爸肯定会说“你想要什么?”,然后我就顺势也要一个。“对呀,送什么呢?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去年我的生日,你送我了什么呢?”突然,我觉得无比惭愧。“对不起爸爸,我只知道要礼物,却从未给过你和妈妈礼物。”“傻孩子,你每年都在成长,这就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啊!”例文②致敬“逆行者”!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直面苦难的力量。面对疫情,内心蕴藏的善良与勇敢促使他们逆流而上,成千上万的医疗、警务、铁路等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同气连枝、心手同向,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是他们为我们的平安幸福保驾护航,用责任和担当奏出了“逆行者”的最美旋律;是他们让蓬勃的希望从人心的地平线升起,一寸寸照亮大江南北,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例文③沈从文先生用极为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白河沿岸如诗如画般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走进《边城》吧,你定会获得极美的享受。【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在150字左右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其次要对相关的名著的内容、主旨或某些概念有准确的理解,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积累。考生如果选择①,要注意三点:第一,内容为“家庭聊天场景”,且要有自己的“心理描写”;第二,要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第三要表达明确的主题。考生如果选择②,首先要明确写作任务,即致敬疫情中奔赴一线的逆行者;其次要以抒情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最后力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考生如果选择③,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即“推荐阅读”;其次,必须要结合作品内容片段;最后要明确推荐理由。【题目点拨】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8、[例文1]我认为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上网课,并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学校对网络教学的一种安排,是有利于学生们学习的。要求学生们上网课穿校服,第一能增强学生们上课的正式感,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第二能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因为穿校服是学生身份的体现。同样老师上网课也要着正装,不能随意着装。所以在学生们上网课的这段时间,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一样,都是按着在校的要求和状态展开的,包括学生们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等。上网课,与在学校上课唯一的区别就是,学生的学习地点由学校转换到了家里。而学生们上网课的学习效果,也超过了学校之前的预期。[例文2]但是,虽有多个省区市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但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尽管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还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样的形势告诉我们,疫情防控远远没有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绝不能为了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撒欢之快,而令万千努力付诸东流。“谁无风暴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只有刹住松劲侥幸的苗头,坚决不让疫情抬头,才能早日迎来战胜疫情的兆头。待到疫情过去,大家想去哪里都可以,想每天聚在一起都可以,想顿顿吃火锅撸串也没问题。只是,还要再克制一段时日,静待春暖花开、防疫胜利、一切如常。【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作答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材料,全面审清题意。针对材料一,可以提出为了提高学生上网课的专注度,形成一种仪式感,对学生形成无形中的一种监督,以助学习这样的观点;也可以认为学习效率的提高,不是一件衣服决定的,关键还是要靠个人;也可以二者结合进行论述。合理组织语言作答,字数不少于150字。对于材料二,第一段是列出了一些对疫情麻痹大意、侥幸松懈的现象;第二段是对第一段出现的这些现象的“委婉理解”,而学生在续写的时候要抓住续写开头的一个词“但是”,即对第一段出现的这些现象的不认可、否定,围绕“不能为了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撒欢之快,而令万千努力付诸东流”进行续写即可。【题目点拨】微写作成文注意事项:(1)全面审清题意。审清题干和提示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重点、篇幅等。尤其重要的是弄清其涉及到的是哪方面的能力。(2)把握材料。微写作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常常是创设某种情景,让考生依情景作文;提供一个场景,让考生进行描述,抒发感情,或发表看法,提供一段寓言故事,让考生提炼观点加以论证;提供一幅或多幅漫画,按要求作文;摆出某种现象由此提出问题让考生写评论,谈看法?不论是何种形式,都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同时能跳出材料,领悟内涵,理解题外话,真正洞察材料所暗示的中心,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悍。微作文重在突出某一单项能力,因此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某项能力充分展现出来,就要求内容要精悍。首先要有鲜明的灵魂,紧紧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切忌无中心、言不由衷的拼凑式;其次,要有清晰的条理,在注重展示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处理好点面、详略的关系,给人明快清晰之感,避免“杂乱无章”;再次是语言精练,杜绝废话。9、例文:岁月静好,负重前行所谓岁月之静好,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人挺身而出,负重前行。战争时期,敌人入侵我们国家,烧杀掳掠,企图占领我国。战士们勇猛地抵抗,为保卫国家而拼尽全力,即使还剩最后一口气,也要把敌人赶出中国大地。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挺身而出。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枪口,为冲锋部队开辟了道路。现如今的地震,同样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力物力的损失。武文斌,他在地震带发生后,积极要求参加抗震救灾,只要看到受困群众,就不顾生命危险设法营救,是抗震救灾中的英雄战士。正是战士们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