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_第1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_第2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_第3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_第4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申:“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加快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是当前打造更优质思政课品牌的客观需要,要求各级教师在整体教学工作实践中必须实现整体课程目标内涵与主体课程内容目标的逻辑一致,课程目标理念与整体教学方法目标的逻辑适配,同时有明确目的、有针对性地逐步将国家、社会层面上的教育价值目标诉求,有机、系统、合理地融入教学一体化改革建设实施中,形成阶段根本性目标的总纲引领。建立完善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当注重在全面贯彻和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行跨学段一体化综合设计,明确各阶段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照具体目标选择相关课程内容,根据目标、内容等选择相适应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方法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不断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逐步成长与良好价值观念习惯的初步养成,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一、研究背景及现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推动新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推动创新时期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变革做出了具体安排。目前,人们通过登录各类百科搜索引擎,在进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词条之后发现虽比以往增加了许多关联词条,但当前有关大中小学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业已获得部分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对大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机制、关于课程等具体领域的探索等,课程与教学方法实践的路径探究很少。特别是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教学方法针对性弱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进行学生能力培养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教学过程和对具体知识的需求,选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使得教学目标的达成事半功倍。不过,目前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仍然相对单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弱。而造成思政课教学方法针对性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其中,内因主要是教师在思想上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外因就是课程评价方法单一,主要采用以考试为知识点识记手段的教学评价方式。(二)不同学段教学方法衔接度差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对象的特点决定的,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特点上差距极大,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必须要依据学段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学段教学方法的衔接度差,是教学方法转变的问题,不同教学阶段思政课教学方法转换的跨度较大,学段之间没有做好衔接,导致学生难以进一步学习。(三)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新修订课程标准强调要着力让每位学生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养成良好规范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师生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整体水平。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要推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但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思政课仍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与自身认知结构进行比对、吸收,最终达到认同的活动性课程。二、研究现状和实践意义为了全方位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要谈话精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从2019年开始陆续颁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明确提出了“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原则。目前“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教学方法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成果,关于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研究,大多是从理论概念、必要性或途径等方面加以论述,或是从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简单论述,缺乏广度和深度。因此,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研究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这对于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行一体化建设方针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研究,既有助于保证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长期连贯性,也有利于帮助新学生在实践中快速学习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其重点在于,在各不同学段合理设计思政课教学目标。就具体教学而言,无论讲授哪个专业学段内容的思政课,都应该强调始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政治生态认同、家国关系认同、文化传承认同等为学习重点,坚持做到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相统一;以不同学段思政课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为前置基础,充分做好思政课教育上的无缝衔接和持续进行,保证思政课教育连贯性基础上的针对性和相对独立性。第二,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过程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而其有效性的发挥又有赖于教师对规律性的掌握。通过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逻辑,掌握大中小学思政教学阶段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联,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有关问题的探讨,是新时代背景下改进和提高我国的德育工作、增强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而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是新时代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积极实践,也是对当下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深切思考。三、初中阶段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目标驱动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探究教学法等。这种教学模式更多是以课堂教学过程为基础,以学习者的感受为依据,更有益于课堂教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价值的互通,从而引导学习者的知识功能由课堂教学拓展至实际生活方面,进一步发挥了课堂的实践导向功能,实现思政课“强基础”的课程目标。(一)确定初中阶段“强基础”的课程目标当前中学阶段“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在充分认识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的国情认知,形成科学的政策观点和思想;进一步掌握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创造的世界奇迹,并自然而然形成民族荣誉感和社会使命感;在进一步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初步建立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使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强调初中阶段以“实践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内容设计目前,中学阶段的思政课主要以学生的实际体验为重点,给他们讲授个人与团队、社会规范与秩序、社会责任与社会承担、宪法制度与法律、国家权利与国家义务、国家与社会责任等基本知识。要以学生的课堂实际体验作为课程的主要研究目标,如七年级以校园生活为主,八年级以社区与公共活动为主,而九年级以国家政治知识为主,力图让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在不同学段中得到有效贯彻,从而充分体现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法制课程的意义,即道德与法治并重。(三)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学科整体建设和中学思政课教学步入中学之后,学生身体各方面开展逐步发展,普遍进入了青春期,个人意志逐步觉醒,内心世界逐步丰富,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目标驱动法、协作教学法、情境探究教学法等以“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个人与外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特别是通过学生实践和体验世界获得的情感感受,更加有利于培养其对世界规则意识的认同感,并可逐步培育正确健全的理念和意识形态。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支持下,经过独立探究与相互合作,在探索与交流的气氛中参与活动,以共同完成既定目标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趣味性、创新性,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作为教育任务的主体参加者和教育结果的主体受益者的身份。此外,教学过程要具备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成果也不能脱离课程目标。2.协作教学法协作教学法是指由学习者在教师预先创设的情境中,以小组学生为单元,同伴之间协作练习,并最后由教师在结合各小组学生协作成果的基础上予以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协作教学法在使学生感受需求和被需求的同时,学习和别人协作,从而在与同伴的协作互动过程中完成初步理性思维,并建立初步的政治研判意识和基本的政治观念。在使用协作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认识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的合作能力类别做出特定的分配,从而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和协作激情,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其协作才能。3.情境讨论法情境讨论法是在语言情境的主导下,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对学习者的理解力有较高的要求。初高中阶段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于学生已可以全面正确地描述故事背景、人物的情感与心态,所以在初中学阶段采用情境讨论法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其感染力与代入感。思政课堂是一门肩负着培养大中小学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责任的课程,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良好价值风尚、抵御错误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化革命浪潮的悄然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