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运动的快慢双基过关知识点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运动的路程越短,运动越慢。如田径赛跑时,观众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2)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越慢。如百米赛跑时,裁判判定运动员的快慢。(3)时间和路程均不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越快;比值越小,运动越慢。2.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3)公式:①定义式:,即(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②变形式:,即;,即。(4)单位:①国际单位: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②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③单位换算:1m/s=3.6km/h。基础自测:1.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的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的方法”.2.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B.40km/hC.70km/hD.100km/h3.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小时。4.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5.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D.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2)特点:①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③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3)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用公式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因此,不能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通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2)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①意义: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②计算公式:,公式中的“s”是指通过的路程,“t”是指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即是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基础自测6.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赛段一二三四时间/s24.4727.1127.2526.60A.一 B.二 C.三 D.四7.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填“大”或“小”)。站序站名到时发时时长里程/km1成都东﹣﹣08:08﹣﹣02青北江东08:2208:253分钟32…7汉中10:4510:483分钟4168西安北12:0112:109分钟6588.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_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_____m。2250总步数:步150步频:步/分钟8.10时速:千米/小时124消耗:大卡9.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_m/s。考点突破考点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三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运动快慢的比较:(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3)速度已知,若单位不同,应先换算单位,再进行比较。例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4.313.813.7例2.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甲的成绩是14.3s;乙的成绩是l3.8s;丙的成绩是l3.7s.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
的方法.以上三位同学跑得最快的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考点2.速度的计算(一)图像方法:解答图象类问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自的最小格表示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正确选取关键点进行计算,并比较。例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例4.(2021·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激发了很多同学的研究兴趣。某同学用无人机模拟火星着陆器的着陆过程,无人机从悬停到竖直下落至地面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无人机()A.在0~1s内不受力 B.在1~3s内的重力势能增加C.在3~6s内下落了12m D.在6~7s内做减速运动(二)交通标志牌方法:交通标志牌有两种:一种是显示从标志牌开始,到某地有多远的距离;另一种显示该路段的速度不超过某一值,一般单位为km或km/h。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为用这一段路程除以最大速度,即为通过这段路程的最短时间。有时告诉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通过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再与最大速度比较,就能确定是否超速。例5.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不应超过10min 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 D.不应短于6min例6.莱芜划归济南后,为济南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为莱芜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两地交流更加频繁。某次,小明和他爸爸开车驶向济南,小明看到路边的树木飞驰向后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当车经过A点路标时,时间是11时45分;当车经过B点路标时,时间是12时15分。则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km/h。(三)过桥(隧道)问题方法: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车长、桥长等问题。公式: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例7.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km/h=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s通过隧道。例8.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长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双基过关知识点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运动的路程越短,运动越慢。如田径赛跑时,观众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2)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越慢。如百米赛跑时,裁判判定运动员的快慢。(3)时间和路程均不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越快;比值越小,运动越慢。2.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3)公式:①定义式:,即(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②变形式:,即;,即。(4)单位:①国际单位: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②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③单位换算:1m/s=3.6km/h。基础自测:1.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的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的方法”.【答案】(1)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2)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控制时间不变比较路程长短,控制路程不变比较时间多少.解答:解: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
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方法.
故答案为: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点评】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就是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控制一个变量,时间一定比路程或路程一定比较时间.2.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B.40km/hC.70km/hD.100km/h【答案】B【解析】一辆普通大客车的长度约为10m,则小红的速度v=EQ\F(s,t)=EQ\F(10m,1s)=10m/s=36km/h,则最接近于B选项。3.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小时。【答案】马(或自己);20【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根据v=eq\f(s,t)可得所用的时间:t=eq\f(s,v)=eq\f(360km,18km/h)=20h。4.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答案】A【解析】A、以小明为参照物,1min=60s后两人距离120m,所以小红的速度是v=eq\f(s,t)=eq\f(120m,60s)=2m/s。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1min=60s行走eq\f(120m,2)=60m,所以其速度是1m/s。故B错误;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故C错误;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D错误。5.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D.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答案】A【解析】因为闪电与雷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它们持续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的,故t1=t2;因此,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需声的时间为t3,声音的速度为v,又因此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故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综上所述,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2)特点:①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③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3)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用公式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因此,不能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通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2)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①意义: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②计算公式:,公式中的“s”是指通过的路程,“t”是指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即是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基础自测6.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赛段一二三四时间/s24.4727.1127.2526.60A.一 B.二 C.三 D.四【答案】A【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7.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填“大”或“小”)。站序站名到时发时时长里程/km1成都东﹣﹣08:08﹣﹣02青北江东08:2208:253分钟32…7汉中10:4510:483分钟4168西安北12:0112:109分钟658【答案】168.7;小【解析】(1)由可运行时刻表知,列车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所用时间:t=12:01-08:08=3h53min≈3.9h,路程s=658km,则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v=eq\f(s,t)=eq\f(658km,3.9h)≈168.7km/h;(2)雨燕速度:48m/s=48×3.6km/h=172.8km/h>168.7km/h,故雨燕的速度大,高速列车速度小。8.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_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_____m。2250总步数:步150步频:步/分钟8.10时速:千米/小时124消耗:大卡【答案】152.0250.9【解析】由数据截图可知,跑步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跑步时间:t=EQ\F(2250步,150步/min)=15min=0.25h由v=EQ\F(s,t)得跑步距离:s=vt=8.10km/h×0.25h=2.025km=2025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L=EQ\F(2025m,2250)=0.9m9.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_m/s。【答案】7.50
0.15【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7.50cm;根据题意和图示可得,物体在AB段运动的时间t=0.1s×5=0.5s;则平均速度为:v=EQ\F(s,t)=EQ\F(7.50cm,0.5s)=15cm/s=0.15m/s;故答案为:7.50;0.15。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而每两点间的时间为0.1s,则可知某段路程的总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小球的平均速度;考点突破考点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三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运动快慢的比较:(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3)速度已知,若单位不同,应先换算单位,再进行比较。例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4.313.813.7【答案】丙;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的快.【进行】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路程大、运动得快;
二是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运动得快.解答:解:三同学跑的路程都是100m,丙用的时间最少,丙跑的最快,是第一名.
采用的方法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的跑的快.
故答案为:丙;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的快.【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灵活运用.例2.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甲的成绩是14.3s;乙的成绩是l3.8s;丙的成绩是l3.7s.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
的方法.以上三位同学跑得最快的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相同路程比较时间;7.3m/s.【解析】分析:(1)物体运动快慢跟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同时有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物体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2)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速度.解:(1)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甲的成绩是14.3s;乙的成绩是l3.8s;丙的成绩是l3.7s,这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丙用时最少,运动最快.(2)v==≈7.3m/s.故答案为:相同路程比较时间;7.3m/s.考点2.速度的计算(一)图像方法:解答图象类问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自的最小格表示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正确选取关键点进行计算,并比较。例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解析】A、s-t图象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若两物体不是同时出发,则t=5s时不能相遇。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错误;C、s-t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象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1)s-t图象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2)根据图示分析解答;(3)s-t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4)在s-t图象中,过原点的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例4.(2021·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激发了很多同学的研究兴趣。某同学用无人机模拟火星着陆器的着陆过程,无人机从悬停到竖直下落至地面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无人机()A.在0~1s内不受力 B.在1~3s内的重力势能增加C.在3~6s内下落了12m D.在6~7s内做减速运动【答案】CD【详解】A.此时无人机悬停,受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B.在1~3s内加速下落,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在3~6s内下落距离为故C符合题意;D.如图,在6~7s内做减速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CD。(二)交通标志牌方法:交通标志牌有两种:一种是显示从标志牌开始,到某地有多远的距离;另一种显示该路段的速度不超过某一值,一般单位为km或km/h。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为用这一段路程除以最大速度,即为通过这段路程的最短时间。有时告诉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通过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再与最大速度比较,就能确定是否超速。例5.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不应超过10min B.不应超过6min C.不应短于10min D.不应短于6min【答案】C【解析】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v=120km/h,s=20km,由v=EQ\F(s,t)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短时间:t=EQ\F(s,v)=EQ\F(20km,120km/h)=EQ\F(1,6)h=EQ\F(1,6)×60min=10min,不应短于10min。例6.莱芜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物业管理权转让服务合同-智慧城市综合体专业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与监督合同
- 2025年度个人承包水利工程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城市应急响应与安保员预备役合同3篇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 课题申报参考:内蒙古美丽乡村生产性景观遗产调查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碳排放双控的省域间输入电隐含碳减排责任厘定与策略方法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跨市就医的医疗设施城际供需关系评估与优化调控
- 课题申报参考:媒介社会与智能传播研究
- 2025年度高端酒店管理团队聘用劳务合同4篇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聪明格练习题(初、中级)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步练习
- 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01课件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背背默默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