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料缩写及化工原理习题1_第1页
化工原料缩写及化工原理习题1_第2页
化工原料缩写及化工原理习题1_第3页
化工原料缩写及化工原理习题1_第4页
化工原料缩写及化工原理习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英文缩写全称

A/MMA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AA丙烯酸

AAS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ABFN偶氮(二)甲酰胺

ABPS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

AIBN偶氮(二)异丁腈

B

英文缩写全称

BAA正丁醛苯胺缩合物

BAC碱式氯化铝

BACN新型阻燃剂

BAD双水杨酸双酚A酯

BAL2,3-巯(基)丙醇

B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S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BC叶酸

BCDβ-环糊精

BCG苯顺二醇

BCNU氯化亚硝脲

BD丁二烯

BE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

BEE苯偶姻乙醚

BFRM硼纤维增强塑料

BG丁二醇

BGE反应性稀释剂

BHA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

BHT二丁基羟基甲苯

BL丁内酯

BLE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

BLP粉末涂料流平剂

BMA甲基丙烯酸丁酯

BMC团状模塑料

BMU氨基树脂皮革鞣剂

BN氮化硼

BNE新型环氧树脂

BNS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

BOA己二酸辛苄酯

BOP邻苯二甲酰丁辛酯

BOPP双轴向聚丙烯

BP苯甲醇

BPA双酚A

BPBG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

BPF双酚F

BPMC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

BPO过氧化苯甲酰

BPP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

BPPD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

BPS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

BPT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BR丁二烯橡胶

BRN青红光硫化黑

BROC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

BS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S-1S新型密封胶

BSH苯磺酰肼

BSUN,N’-双(三甲基硅烷)脲

BT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

BTA苯并三唑

BTX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BX渗透剂

BXA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

BZ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C

英文缩写全称

CA醋酸纤维素

CAB醋酸-丁酸纤维素

CAN醋酸-硝酸纤维素

CAP醋酸-丙酸纤维素

CBA化学发泡剂

CDP磷酸甲酚二苯酯

CF甲醛-甲酚树脂,碳纤维

CFE氯氟乙烯

CFM碳纤维密封填料

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

CLF含氯纤维

CMC羧甲基纤维素

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

CMD代尼尔纤维

CMS羧甲基淀粉

D

英文缩写全称

DAF富马酸二烯丙酯

DAIP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DAM马来酸二烯丙酯

DAP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DATBP四溴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DBA己二酸二丁酯

DBEP邻苯二甲酸二丁氧乙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R二苯甲酰间苯二酚

DBS癸二酸二癸酯

DCCA二氯异氰脲酸

DCCK二氯异氰脲酸钾

DCCNa二氯异氰脲酸钠

DCHP邻苯二甲酸二环乙酯

DCPD过氧化二碳酸二环乙酯

DDA己二酸二癸酯

DDP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DEAE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

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TA二乙撑三胺

DFA薄膜胶粘剂

DHA己二酸二己酯

DH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DHS癸二酸二己酯

DIBA己二酸二异丁酯

DIDA己二酸二异癸酯

DIDG戊二酸二异癸酯

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NA己二酸二异壬酯

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Z壬二酸二异壬酯

DIOA己酸二异辛酯<lan>

E

英文缩写全称

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E/P乙烯/丙烯共聚物

E/P/D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E/TE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VA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L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EAK乙基戊丙酮

EBM挤出吹塑模塑

EC乙基纤维素

ECB乙烯共聚物和沥青的共混物

ECD环氧氯丙烷橡胶

ECTEE聚(乙烯-三氟氯乙烯)

ED-3环氧酯

EDC二氯乙烷

EDTA乙二胺四醋酸

EEA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

EG乙二醇

2-EH:异辛醇

EO环氧乙烷

EOT聚乙烯硫醚

EP环氧树脂

EPI环氧氯丙烷

EPM乙烯-丙烯共聚物

EPOR三元乙丙橡胶

EPR乙丙橡胶

EPS可发性聚苯乙烯

EPSAN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EPT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

EPVC乳液法聚氯乙烯

EU聚醚型聚氨酯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E乙烯基乙基醚

EXP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

F

英文缩写全称

F/VAL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F-23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

F-30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F-40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FDY丙纶全牵伸丝

FEP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FNG耐水硅胶

FPM氟橡胶

FRA纤维增强丙烯酸酯

FRC阻燃粘胶纤维

FRP纤维增强塑料

FRPA-101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1010树脂)

FRPA-610玻璃纤维增强聚癸二酰乙二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10树脂)

FWA荧光增白剂

G

英文缩写全称

GF玻璃纤维

G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GFRTP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促进剂

GOF石英光纤

GPS通用聚苯乙烯

GR-1异丁橡胶

GR-N丁腈橡胶

GR-S丁苯橡胶

GRTP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GUV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涂料

GX邻二甲苯

GY厌氧胶

H

英文缩写全称

H乌洛托品

HDI六甲撑二异氰酸酯

HDPE低压聚乙烯(高密度)

HEDP1-羟基乙叉-1,1-二膦酸

HFP六氟丙烯

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

HLA天然聚合物透明质胶

HLD树脂性氯丁胶

HM高甲氧基果胶

HMC高强度模塑料

HMF非干性密封胶

HOPP均聚聚丙烯

HPC羟丙基纤维素

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HPT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HS六苯乙烯

HTPS高冲击聚苯乙烯

I

英文缩写全称

IEN互贯网络弹性体

IHPN互贯网络均聚物

IIR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

IO离子聚合物

IPA异丙醇

IPN互贯网络聚合物

IR异戊二烯橡胶

IVE异丁基乙烯基醚

J

英文缩写全称

JSF聚乙烯醇缩醛胶

JZ塑胶粘合剂

K

英文缩写全称

KSG空分硅胶

L

英文缩写全称

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LCM液态固化剂

LDJ低毒胶粘剂

LDN氯丁胶粘剂

LDPE高压聚乙烯(低密度)

LDR氯丁橡胶

LF脲

LGP液化石油气

LHPC低替代度羟丙基纤维素

LIM液体侵渍模塑

LIPN乳胶互贯网络聚合物

LJ接体型氯丁橡胶

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M低甲氧基果胶

LMG液态甲烷气

LMWPE低分子量聚乙稀

LN液态氮

LRM液态反应模塑

LRMR增强液体反应模塑

LSR羧基氯丁乳胶

M

英文缩写全称

MA丙烯酸甲酯

MAA甲基丙烯酸

M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AL甲基丙烯醛

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BTE甲基叔丁基醚

MC甲基纤维素

MCA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MCPA-6改性聚己内酰胺(铸型尼龙6)

MCR改性氯丁冷粘鞋用胶

MDI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

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

MDPE中压聚乙烯(高密度)

MEK丁酮(甲乙酮)

MEKP过氧化甲乙酮

MES脂肪酸甲酯磺酸盐

M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M-HIPS改性高冲聚苯乙烯

MIBK甲基异丁基酮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MMF甲基甲酰胺

MNA甲基丙烯腈

MPEG乙醇酸乙酯

MPF三聚氨胺-酚醛树脂

MPK甲基丙基甲酮

M-PP改性聚丙烯

MPPO改性聚苯醚

MPS改性聚苯乙烯

MS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MSO石油醚

MTBE甲基叔丁基醚

MTT氯丁胶新型交联剂

MWR旋转模塑

MXD-10/6醇溶三元共聚尼龙

MXDP间苯二甲基二胺

N

英文缩写全称

NBR丁腈橡胶

NDI二异氰酸萘酯

NDOP邻苯二甲酸正癸辛酯

NHDP邻苯二甲酸己正癸酯

NHTM偏苯三酸正己酯

NINS癸二酸二异辛酯

NLS正硬脂酸铅

NMPN-甲基吡咯烷酮

NODA己二酸正辛正癸酯

NODP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

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R天然橡胶

O

英文缩写全称

OBP邻苯二甲酸辛苄酯

ODA己二酸异辛癸酯

ODPP磷酸辛二苯酯

OIDD邻苯二甲酸正辛异癸酯

OPP定向聚丙烯(薄膜)

OPS定向聚苯乙烯(薄膜)

OPVC正向聚氯乙烯

OT气熔胶

P

英文缩写全称

PA聚酰胺(尼龙)

PA-1010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

PA-11聚十一酰胺(尼龙11)

PA-12聚十二酰胺(尼龙12)

PA-6聚己内酰胺(尼龙6)

PA-610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

PA-612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

PA-66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

PA-8聚辛酰胺(尼龙8)

PA-9聚9-氨基壬酸(尼龙9)

PAA聚丙烯酸

PAAS水质稳定剂

PABM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PAC聚氯化铝

PAEK聚芳基醚酮

PAI聚酰胺-酰亚胺

PAM聚丙烯酰胺

PAMBA抗血纤溶芳酸

PAMS聚α-甲基苯乙烯

PAN聚丙烯腈

PAP对氨基苯酚

PAPA聚壬二酐

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PAR聚芳酰胺

PAR聚芳酯(双酚A型)

PAS聚芳砜(聚芳基硫醚)

PB聚丁二烯-[1,3]

PBAN聚(丁二烯-丙烯腈)

PBI聚苯并咪唑

PBMA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PBN聚萘二酸丁醇酯

PBR丙烯-丁二烯橡胶

PBS聚(丁二烯-苯乙烯)

PBS聚(丁二烯-苯乙烯)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C聚碳酸酯

PC/ABS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

PC/PBT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

PCD聚羰二酰亚胺

PCDT聚(1,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

PCE四氯乙烯

PCMX对氯间二甲酚

PC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

PCT聚己内酰胺

PCTEE聚三氟氯乙烯

PD二羟基聚醚

PDAIP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PDAP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

R

英文缩写全称

RE橡胶粘合剂

RF间苯二酚-甲醛树脂

RFL间苯二酚-甲醛乳胶

RP增强塑料

RP/C增强复合材料

RX橡胶软化剂

S

英文缩写全称

S/MS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AS仲烷基磺酸钠

SB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SBR丁苯橡胶

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C硅橡胶气调织物膜

SDDC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钠

SE磺乙基纤维素

SGA丙烯酸酯胶

SI聚硅氧烷

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IS/SE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SM苯乙烯

SMA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SPP:间规聚苯乙烯

SPVC悬浮法聚氯乙烯

SR合成橡胶

ST矿物纤维

T

英文缩写全称

TAC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TAME甲基叔戊基醚

TAP磷酸三烯丙酯

TBE四溴乙烷

TBP磷酸三丁酯

TCA三醋酸纤维素

TCCA三氯异氰脲酸

TCEF磷酸三氯乙酯

TCF磷酸三甲酚酯

TCPP磷酸三氯丙酯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

TEA三乙胺

TEAE三乙氨基乙基纤维素

TEDA三乙二胺

TEFC三氟氯乙烯

TEP磷酸三乙酯

TFE四氟乙烯

THF四氢呋喃

TLCP热散液晶聚酯

TMP三羟甲基丙烷

TMPD三甲基戊二醇

TMTD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硫化促进剂TT)

TNP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

TPA对苯二甲酸

TPE磷酸三苯酯

TPS韧性聚苯乙烯

TPU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TR聚硫橡胶

TRPP纤维增强聚丙烯

TR-RFT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TRTP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TTP磷酸二甲苯酯

U

英文缩写全称

U脲

UF脲甲醛树脂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P不饱和聚酯

V

英文缩写全称

VAC醋酸乙烯酯

VA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VAM醋酸乙烯

VAMA醋酸乙烯-顺丁烯二酐共聚物

VC氯乙烯

VC/CDC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VC/E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VC/E/MA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VC/E/VAC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VC/MA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VC/MMA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VC/OA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

VC/VAC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VCM氯乙烯(单体)

VCP氯乙烯-丙烯共聚物

VCS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VDC偏二氯乙烯

VPC硫化聚乙烯

VTPS特种橡胶偶联剂

W

英文缩写全称

WF新型橡塑填料

WP织物涂层胶

WRS聚苯乙烯球形细粒

X

英文缩写全称

XF二甲苯-甲醛树脂

XMC复合材料

Y

英文缩写全称

YH改性氯丁胶

YM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

YWG液相色谱无定型微粒硅胶

Z

英文缩写全称

ZE玉米纤维

ZH溶剂型氯化天然橡胶胶粘剂

ZN粉状脲醛树脂胶

此外,有关化学试剂按杂质含量的多少分:

实验试剂:缩写为LR,又称四级试剂。

化学纯试剂:缩写为CP,又称三级试剂,一般瓶上用深蓝色标签。

分析纯试剂:缩写为AR,又称二级试剂,一般瓶上用红色标签。

保证试剂:缩写为GR,又称一级试剂,一般瓶上用绿色标签(又称优级纯)

基准试剂:缩写为P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光谱纯试剂:缩写为SP,表示光谱纯净。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

其他的有

AAS原子吸收光谱

AR分析纯试剂

BC生化试剂

BP英国药典

BR生物试剂

BS生物染色剂

CP化学纯

CR化学试剂

EP特纯

FCP层析用

FMP显微镜用

FS合成用

GC气相色谱

GR优级纯试剂

HPLC高压液相色谱

Ind指示剂

IR红外吸收光谱

LR实验试剂

MAR微量分析试剂

NMR核磁共振光谱

OAS有机分析标准

PA分析用

Pract实习用

PT基准试剂

Puriss特纯

Purum纯

SP光谱纯

Tech工业用

TLC薄层色谱

UP超纯

USP美国药典

UV紫外分光光度纯

优级纯试剂GRGuaranteedreagent

分析纯试剂ARAnalyticalreagent

学纯试剂CPChemicalpure

基准试剂PTPrimaryreagent

实验试剂LRLaboratoryreagent

超纯试剂UPUltrapure

生化试剂BCBiochemical

光谱纯SPSpectrumpure

气相色谱GCGaschromatography

指示剂IndIndicator

层析用FCPForchromatographpurpose

工业用TechTechnicalgrade计算题1.等压面的判断如附图所示,A与B两设备内充满水,两设备之间的U形压差计内的指示液为水银。试说明:(1)1、2、3、4各点压强是否都相等?(2)5、6、7、8各点压强是否都相等?(3)9、10、11、12各点压强是否都相等?(4)两U形压差计读数R与H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略。2.液封高度的确定精馏塔底部用蛇管加热,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为1.093×105N/m2,液体密度为950kg/m3。采用Π形管出料,Π形管顶部与塔内蒸汽空间有一细管AB连通(见附图)。试求:为保证塔底液面高度不低于1m,Π形管高度H应为多少?为防止塔内蒸汽由连通管逸出,Π形管出口液封高度H’至少应为多少?答:(1)略;(2)0.86m。复式压差计的测量用一复式U形压差计测量某种流体流过管路中A、B两点的压力差。已知流体的密度为ρ,指示液的密度为ρ0,且两U形管之间的流体与管内流体相同。已知两个U形压差计的读数分别为R1、R2,试推导A、B两点压力差的计算式,并分析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答:略。4.分层器中分界面的确定附图所示是一个油水分离器。油水的界面依靠倒U形管调节。已知ρ油=780kg/m3,u水=0.5m/s,。求:(1)阀1关、阀2、3开时,H=?(界面位置)(2)阀1开、阀2、3开时,H=?(3)阀1关、阀2开、阀3关时,倒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为多少?(设容器中油水界面H为(1)计算值)(4)阀1关、阀2关、阀3开时,分离器内界面能维持吗?答:(1)3.81m;(2)1.09m;(3)0.15m;(4)略5.远距离液位测量为测定贮罐中油品的贮存量,采用附图所示的远距离液位测量装置。已知贮罐为圆柱形,其直径为1.6m,吹气管底部与贮罐底的距离为0.3m,油品的密度为850kg/m3。若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R为150mmHg,试确定贮罐中油品的贮存量,分别以体积及质量表示。答:5.426m3;4612kg。6.流向的判断两贮罐中均装有密度为800kg/m3的油品,用一根管路连通。两贮罐的直径分别为1m和0.4m,贮罐1中的真空度为1.33×104Pa且维持恒定,贮罐2与大气相通。当阀门F关闭时,贮罐1、2内的液面高度分别为2.5m,1.5m。试判断阀门开启后油品的流向,并计算平衡后两贮罐新的液位高度。答:贮罐1:2.55m;贮罐2:1.19m。7.水平管路与倾斜管路中倒U形压差计测量的比较水从倾斜直管中流过,在截面A与B处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数R=10mm,两测压点垂直距离a=0.3m,见附图。试求:(1)A、B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2)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压差计读数及两点的压差有何变化?答:(1)3041.1kPa;(2)R不变,98.1kPa。8.是否需要外加能量的判断附图所示为丙烯精馏塔回流系统。精馏塔内操作压力为13.3(表压),槽内液面上方压力为20.5(表压),塔内丙烯入口距离槽内液面的高度差为30m,管子规格为,输送量为40×103kg/h,丙烯密度为600kg/m3,管路全部阻力(不包括出口阻力)为150J/kg,试问完成此输送任务是否需要装泵?答:不需要。9.位差对外加压头的影响用泵扬送河水经喷头喷出,如附图所示。水的流量为40,喷头入口压力需维持0.5(表压),进水管直径为,出水管径为,设全部管路压头损失为,试求泵的外加压头为多少?其它数据见附图。又问:(1)夏季水位上涨2m,外加压头有何变化?(2)冬季水位下降1m,外加压头有何变化?(3)旱季水位降至泵入口处以下10m,外加压头有何变化(设当地大气压为1atm)答:17.1m;(1)15.1m;(2)18.1m;(3)不能吸水。10.容器高度的计算如附图所示,20℃水由高位水槽经管道从喷嘴流入大气,水槽中水位恒定。已知d1=125mm,d2=100mm,喷嘴内径d3=75mm,U形压差计的读数R=80mmHg。若忽略摩擦损失,求水槽的高度H及喷嘴前压力表读数。答:5.4m;36.1kPa(表压)。11.管路中流体流量的计算如附图所示,水从液位恒定的敞口高位槽中流出并排入大气。高位槽中水面距地面8m,出水管为φ89×4mm,管出口距地面为2m。阀门全开时,管路的全部压头损失为5.7m(不包括出口压头损失)。试求管路的输水量,m3/h;(2)分析阀门从关闭到全开,管路中任意截面A-A′处压力的变化。答:(1)45.1m3/h;(2)略。12.管内流体压力的计算如附图所示,某厂利用喷射泵输送氨。管中稀氨水的质量流量为1×104kg/h,密度为1000kg/m3,入口处的表压为147kPa。导管的内径为53mm,喷嘴出口处内径为13mm,喷嘴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喷嘴出口处的压力。答:71.45kPa(真空度)13.利用压差测量流量密度为kg/m3的流体在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已知粗管的内径为d1,细管的内径为在d2。现测得截面1、截面2处的压力分别为p1、p2,若忽略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试计算流体在管内的流量。答:略。14.管路中流体流量的计算如附图所示,用高位槽向一密闭容器送水,容器中的表压为80kPa。已知输送管路为mm的钢管,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关系为(J/kg)(不包括出口能量损失),试求:水的流量;若需将流量增加20%,可采取哪些措施?计算出调整后参数的具体数值。答:(1)7.46m3/h;(2)略。15.粘度的测量欲测定液体的粘度,通常可采用测量其通过毛细管的流速与压降的方法。已知待测液体的密度为912kg/m3,毛细管的内径为2.222mm,长度为0.1585m。测得液体的流量为5.33×10-7m3/s时,压降为131mmH2O(水的密度为996kg/m3)。忽略端效应,试计算该液体的粘度。答:9.06cP16.小流量的测量某气体以一定流量稳定流过附图所示流量测量装置。已知气体密度为0.5kg/m3,粘度为0.02cP,管内径(ab段管子)为10mm,ab段管有一锐孔,其局部阻力之当量长度为10m,其它阻力忽略不计。假定通过此装置的气体密度不变。试问:(1)当H=40mm时,气体的流量为多少?(2)若维持气体的质量流量不变,而压强变为原来的0.8倍,H将变为多少?答:(1)1.73m3/h;(2)50mm。17.容器间相对位置的计算水以1m/s的流速从敝口的高位槽通过管路流向某压力为0.6(表压)的设备中,如附图所示。已知输送管总长为10m,管内径为50mm,管路上有一孔板流量计(其当量长度为5m),一个半开的截止阀(其阻力系数来4.5),两个90o弯头(每个阻力系数为0.75),摩擦系数,并设高位槽液面保持不变。求:管路总能量损失(包括管进、出口);高位槽液面与设备进口管间的垂直距离x(3)若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30mm,流量系数,求流量计上U形压差计的读数(指示液为水银)。答:(1)7.5J/kg;(2)6.76m;(3)81.3mm。18.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在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上采用四点法测量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细管与粗管的尺寸分别为mm、mm。当水的流量为12m3/h时,两U形压差计中读数分别为R1=260mmHg、R2=554mmHg。设,,试求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答:0.567。19.容器内压力的确定用压缩空气将密度为1100kg/m3的某腐蚀性液体自低位槽送至高位槽,两槽的液面维持恒定。管子规格为φ60×3.5mm,其它尺寸如附图所示。各管段的能量损失分别为,(J/kg)(u为液体在管内流速)。两U形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均为水银,R1=45mm,h=200mm。试求(1)压缩空气的压力p1;(2)U形压差计读数R2。答:(1)1.23×105Pa;(2)0.609m。20.烟囱高度的计算某厂一有蒸汽锅炉,每小时产生烟道气360000m3,烟气需要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中。烟囱底部气体压强较地面上的大气压强低25mmH2O。设烟囱是由钢板铆接而成的圆筒,内径为3.5m,烟囱中气体的平均温度为260℃,在此温度下气体的平均密度为0.6kg/m3,平均粘度为0.028cP。大气的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在烟囱高度范围内,大气的平均密度为1.15kg/m3。问此烟囱需多少米高?(设相对粗糙度)答:46.76m。21.管路直径的计算油在水平管中作定态层流流动。已知粘度为60cP,密度为800kg/m3,管长l为80m,局部阻力之当量长度为40m,管段两端的压强分别为,(均为表压)。若测得离管中心距离r处的点速度为0.8m/s,且r=0.5R(R为管子的内半径),求管子内径d。答:50mm。22.非定态流动过程的计算水从一直径5m的直立圆罐底部的钢管排出,管出口与罐底在同一水平面上,管长90m,直径230mm,试求罐内水面从离底3m高降到1m高所需时间。水的粘度为,,设流动在完全湍流区。答:497s。23.循环管路的计算如附图所示的循环系统,液体由密闭容器A进入离心泵,又由泵送回容器A。循环量为1.8m3/h,输送管路为内径等于25mm的碳钢管,容器内液面至泵入口的压头损失为0.55m,离心泵出口至容器A液面的压头损失为1.6m,泵入口处静压头比容器液面静压头高出2m。试求:(1)管路系统需要离心泵提供的压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