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护理措施_第1页
发热的护理措施_第2页
发热的护理措施_第3页
发热的护理措施_第4页
发热的护理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的护理措施汇报人:2023-12-13发热概述发热的护理原则发热的护理措施发热的预防与控制发热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总结与展望目录发热概述01发热是指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通常以腋温≥37.5℃定义为发热。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感染性发热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发热的定义与原因发热原因发热定义分类根据发热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又分为细菌性发热、病毒性发热、真菌性发热等;非感染性发热包括变态反应性发热、结缔组织病引起的发热、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引起的发热等。分级根据体温高低,可以分为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和超高热(≥41℃)。发热的分类与分级长期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能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如代谢加快、消化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受损等。此外,高热还可能导致脱水、惊厥等并发症。危害发热不仅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长期反复发热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同时,发热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影响发热的危害与影响发热的护理原则02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波动情况。观察体温变化记录症状表现留意精神状态记录发热伴随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关注患儿的精神状况,如有无烦躁、嗜睡等表现。030201观察与记录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方法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根据医生指导使用退热药物,如口服或肛门塞入退热栓。药物降温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注意用药剂量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鼓励患儿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流失。补充水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对于长时间发热的患儿,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营养。营养支持补充水分与营养支持发热的护理措施03冷敷法使用冰袋、冰毛巾等敷于患者的前额、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通过传导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放置在同一部位,以免冻伤皮肤。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擦拭患者的全身,通过蒸发散热,达到降温目的。擦拭时需注意避开心前区、腹部、足心等处,以免引起不适。物理降温法药物降温法口服退烧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量用药。直肠给药通过肛门插入退热栓,如双氯芬酸钠栓等,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需注意用药前清洁肛门,用药后观察排便情况,避免药物刺激肛门引起不适。发热时患者出汗较多,需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可给予温开水、果汁、蔬菜汁等液体食物,避免脱水。补充水分发热时患者食欲减退,需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鸡蛋羹等。同时可给予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柚子等,以增强免疫力。营养支持补充水分与营养支持发热的预防与控制04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或使用公共物品后。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立即将纸巾丢进封闭的垃圾桶,之后立即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接触患者如有必要,尽量与患者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避免拥挤场所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等。避免共享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避免接触感染源和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与抵抗力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接种疫苗发热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05脱水惊厥肺炎中耳炎并发症类型及表现01020304发热时,身体会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脱水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长期发热可能导致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发热可能引发中耳炎,表现为耳痛、流脓等。对于低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对于高热,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药物降温发热时,应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水分,防止脱水。补充水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惊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观察病情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总结与展望06总结本次发热护理措施的经验教训及时采取措施在发现发热症状后,应尽快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减衣物、进行物理降温等,以避免病情加重。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脉搏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热药物,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预防再次发热。加强对公众的科学护理知识宣传,提高人们对发热的认识和护理能力。推广科学护理知识建立健全的护理服务体系,为发热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完善护理服务体系积极研发新型的护理产品,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