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年2023年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2022年-2023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验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挫,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选自必修上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俗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用一个企业家的话证明了今天是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B.文章第二段引用一位作家的话是为了证明追求工匠精神,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C.“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体现了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D.第四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点明确,从赞叹工匠精神而推崇和倡导工匠精神。
B.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C.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是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D.工匠精神是企业的金色名片,有了工匠精神,产品就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张桂梅,筹建了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该校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建校12年,1645名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张桂梅一直坚守教育岗位,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2019年该校的综合升学成绩位居当地第一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记者:学校目前取得的成绩,您满意吗?
张桂梅:不满意,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是双一流,我想要山里的孩子走进最好的学校。
记者:这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吧?
张桂梅:我们没提贫困两个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
记者:您为什么想筹建这样的学校?
张桂梅:我在民族中学时,常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这些姑娘被家里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华坪儿童之家成立,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这让我萌生了筹建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
记者,为什么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
张梅:女孩子受教育后,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画外音)2002年起,张桂梅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2007年,《我有一个梦想》的新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来自爱心人士的捐款以及当地政府的出资共同汇聚在华坪,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张桂梅担任校长,并吸引来了16名教职员工。首届共招收女生一百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这点是张桂梅始料未及的。
张桂梅:他们说,能够考上职大就行了,我说,要读职大,用不着这所高中。去山里家访,好多人家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儿,因为我们这不收费。有学生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知识在山里人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回来我对老师们说,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我们至少要让他们上二本。
(画外音)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十七名教师中就有九名提出辞职,学校工作近乎瘫,学生将被分流到其他高中心灰意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
张桂梅:整理资料我才发现,剩下的八人中有六个党员,一下子我底气就来了,我把他们找来开会:如果在战争年代,阵地上剩一名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掉;作为党员,我们不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丢掉!我说咱们重温入党誓词。没有钱,我们就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没宣誓完,我们全都哭了。
(画外音)从那之后,张桂梅以校为家,成了学生们眼中的“魔鬼”,从洗漱、吃饭到自习,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张桂梅:我们要付出的远超过一般学校的老师。老师结婚,办完了婚礼,第二天就回来上课。我们的孩子开始刷题,人家说这个方式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呀,尽管苦一点、累一点,但大山里的学生也可以考到名校,这一切都值了。
记者:每天每夜都跟着这些孩子在一起,您没有自己的生活吗?
张桂梅:事实上也不是说自己不想要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记者:那您觉得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张桂梅: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摘编自中央电视合《面对面》节目《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华坪女中目前取得的成绩,张桂梅并不满意,她希望孩子们能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她创建免费女子高中的初衷。
B.华坪女中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张桂梅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是一种隐私,应该给保护,于是称学生们为大山里的女孩。
C.在学校工作近乎瘫之时,张桂梅召集愿意留下的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词担当起党员任,投身到华坪女中艰难的教育工作中。
D.张桂梅坚守教育岗位,整天忙于工作,这让她忘记了自己的生活,她把学生们以后能过上比她更幸福的生活,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专访中,记者从张桂梅学校取得的成绩引发对话,从筹建学校的缘由谈到了张桂梅。
B.中央电视台这次对张桂梅的专访,让大家了解到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以此来号召更多的人生价值观等问题,这将采访引向深入。
C.张桂梅在与记者的对谈中,重点介绍了办学的坎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爱岗敬业、无私人为华坪女中之类的贫困学校捐款献爱心。
D.在这篇电视专访稿中,有几处介绍张桂梅工作情况的画外音解说,这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奉献、不惧艰难、扶弱济困的精神品质。被访者,也能使本专访稿的结构更为紧凑。
6.张桂梅筹建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失的舌头
徐永辉
二丙的舌头没有了。
那天,邻居三婶迎头遇到二丙,招呼他。二丙的嘴张张合合,却没看到他的舌头,也听不到他说的话。三婶一惊,忙问:“二丙,你咋回事,舌头没有了?”她不肯相信,走到近前往二丙嘴里一看,只有牙齿。
我们晓庄是远近闻名的雄辩村。大人、孩子,走路、干活,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嘴巴都不闲着:
“那是谁家的羊,咋不拴起来?”
“为啥说是羊,叫它狗不一样吗?”
“羊就是羊,怎么能叫狗呢?”
“它叫啥,不过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如果当初叫它猪,你现在还说是羊吗?”
据村志记载,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由于世世代代训练,我们的舌头变异了,厚、长,又特别灵活,伸出来,可以轻而易举到达额头。用它洗脸,画画,写字的,不乏其人。据说,以前有个人,舌头比象鼻子还长,不仅能擀面、纺车,还能把棍棒舞得虎虎生风。为了炫耀,我们都把舌头耷拉在下巴底下。
为了激励后代,先人们还自发组织了辩论会,三年举办一次,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必须参加。先以家庭为单位选出优胜者参加家族辩论,再选出家族中的第一名参加决赛。一方把另一方驳得哑口无言,算胜出。
凡是在辩论上不发言,或撒谎骗人者,舌头会自动消失。凡是没有独立见解,跟着别人学舌的,舌头会失去一半。
二丙是几十年来唯一受到惩罚的人。他是孤儿,老实,木讷。平时,你问一句,他哼一声。只要不问,一年半载也难开金口。在家族辩论会上,也有人试着引导他,徒劳。
半晌午,我们几个蹲在路口上议论二丙的时候,三婶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地过来了,还没到近前就问:“谁看见一只公鸡了吗?”她边说边比画,“这么大,毛通红,闺女给拿的,没舍得吃,你看,一转眼不见了。”
我们都安慰她:“不能少,不定跑哪旮旯里去了,再仔细找找。”
我们村古风犹存,好多年没少过东西了。
被三婶一搅合,我才想起来是去找乌木的。乌木家大门洞开,我站在院子里大喊:“有人吗,有人吗?”
没有回应。突然,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响动。我走过去,一把推开紧闭的门,咯噔愣住了。乌木也愣了。他手里抱着一只没褪完毛的红公鸡。晚上,乌木请我喝酒,炖的公鸡肉。三杯酒下肚,乌木说:“咱打开窗户说亮话,等一会儿我把鸡毛埋在二丙家门前,明天你就说是他吃的。”
“这……”
“这什么这,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他反正不会说话。”
“这不是欺负人嘛?”
乌木脸一寒,酒杯一顿:“事不大,你看着办吧。”
我为难死了。乌木是出名的小诸葛,坏点子一眨巴眼一个,得罪他,我这辈子别想安生了。又怪法律太仁慈,如果抓住小偷就砍头,老子怕他作甚。又后悔的要命,干嘛去那么巧啊?
天刚一亮,我就带着三婶扒出了赃物,还说的有鼻子带眼:“昨天傍晚我路过二丙家的时候,听到砰砰地剁骨头声,偷偷伸头一看,案子下的鸡毛还没掩埋呢。”
大家都深信不疑。
乌木先骂开了:“二丙,看你狗日的平时老实巴交,原来是装的。”
在我们这儿,偷盗是被认为最无能、最无耻的事情,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往他身上吐口水,任何人都不再搭理他。
二丙张着大嘴,扑腾扑腾直踩脚,又啪啪地拍自己的大腿、屁股,眼泪像屋檐下的雨水,连成两条线。
三婶不忍,说:“算了算了,一只鸡,谁吃不一样?”
其他人也软了心肠,反过来安慰二丙:“你也是个苦人,一年到头不见荤腥,一时嘴馋也正常,算了算了。”
二丙喘着粗气,泪珠依然滚滚不止。渐渐地。清亮的泪水变成了红色——他在流血。我的目光像受惊的苍蝇,仓皇地乱飞,两只手互相搓来搓去,嘴张开几次,又合上了。
当鲜血浸透胸前衣服的时候,二丙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我终于受不了了,大声说:“鸡是乌木偷吃的,他逼我赖二丙。”我正要把昨天的事情详细说出来,忽然感觉发不出声音了,嘴里也空空荡荡。
一个孩子指着我大叫起来:“舌头,他的舌头没有了。”
我的头一蒙。我不死心,拼命张嘴,依然发不出丝毫声音。我掐自己的肉,撕扯自己的头发,如果,如……果。
没有如果。
(选自《芒种》2016年第九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构思奇特,“舌头”是小说线索,纵向上追溯晓庄的雄辩传统,横向上与人物命运紧密相关,使文章内容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B.小说通过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揭示出复杂人性,村民们开始对二丙“偷鸡”义愤填膺,后又予以原谅安慰,这份善意让蒙冤的二丙感动释怀。
C.在小说结尾孩子喊出“他的舌头没有了”,既与前文“二丙的舌头没有了”相照应,又属情节陡转,让读者在意外惊悚中感受到无穷的艺术魅力。
D.小说语言犀利,像“为了激励后代,先人们还自发组织了辩论会”就语带嘲讽,而最后的“没有如果”短促有力,明显含有对“我”无德之行的否定。
8.小说为什么花较多笔墨写晓庄的雄辩传统和风气?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荒诞文学往往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变形来反映生活真实,请从“荒诞”与“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业、畜牧业等生产发展过程中,长期观察天文、气象与农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及与水的凝聚物相关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有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部分长江流域的特定地理气候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这个纬度的地区才有四季分明的气象条件,并且这循环往复的自然天象、物候是可以被人重复观察并记录的;中国人强调要不误农时,人们只有长期定居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才有可能不断地观察和积累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来更好地指导生产,而华夏民族很早便进入了较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
(摘编自刘迎秋《说说二十四节气》,《文史知识》)
材料二
当下,人们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淡薄是有原因的。中国长期以农立国,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农业生产来认识和利用节气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这些产业依赖更精细的时间制度,和季节、时令转变的关系相对疏离。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认为时间的变化是阴阳互相作用的结果,人在天地间要循时而动,顺应阴阳变化,促成阴阳调和。因此,天象、物候、人事就被统一组织到一个严密的时间秩序中,时间就被划分为依次出现的不同段落。每个段落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属性,成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要求人的活动和时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近代以来,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宇宙观。
此外,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公元纪年代替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传统历法,成为官方历法。
(摘编自张勃《二十四节气及其保护》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虽有减弱,却始终在延续。无论清明的踏青、扫墓,还是冬至的团聚、祭祀,都在提醒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宽广的世界。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则是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过程,以顺应四季有序,万物有时。北京一些医院开创性地推出“三伏贴”“三九贴”,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这种长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发挥影响的特征,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大都把非遗与“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这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即一种传统文化究竟能否被看作“非遗”,能否列入代表名录,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联系;最关键的,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它必须是一种活着的遗产,与活着的人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摘编自《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参考消息》
10.下列对材料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制度,它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的季节特征和鲜明的气象条件为基础而确立的。
B.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得益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农业文明,更离不开人为的划分,它需要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和积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
C.二十四节气把时间的流转直接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关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含义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遗产,虽随社会变迁影响力趋于减弱,但仍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获得国际认可。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对时间精细度有更高的要求,节气与社会逐渐走向疏离。
B.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蕴含在节气文化中,认为应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人们要依据节气而动,顺应阴阳变化,这与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不同。
C.“三伏贴”“三九贴”的推出,说明我们在延续节气传统的基础上,也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再创造”,以便让它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D.在评判二十四节气这类传统文化是否属于“非遗”时,不能将之与濒危性直接联系起来,而应关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性,它必须回归日常生活和生产。
12.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传统社会:
(2)现代社会: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汝南伯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侯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圣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共克期日克:约定
B.必不乖违乖:乖巧
C.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赍(jī):携带
D.专诣开封诣:往,到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2)足下我毕死四事,余金奉之。
15.范式和李勉都信守诺言,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评析。
六、句子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4)《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收麦前的天气状况——久雨忽晴。
(5)《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苏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做饭备酒数待忙碌辛劳的外孙,表现出对外孙辛劳的疼爱之情。
(6)《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麦收结束,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
七、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述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8.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19.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九、语言表述
20.阅读以下新闻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新闻材料:
记者:您正在筹备下一部武侠片,那您是否会将《英雄》中的经验教训全带到下部片中去?
张:其实不能光拿《英雄》来说,我每拍一部片都会总结,我自己总结比媒体早得多,一般是剪完或看完拷贝就开始总结,我肯定是希望总结好的经验,每一部都能提高,但有这样的心也不一定做得到,有时自己认为做到提高了,和别人看你是两个标准,我很坦率地说,到今天我不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我只要尽量客观严格要求就没问题,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众说纷纭该听谁的呢?我相信任何一个导演都不会听别人说来改变,创作最宝贵的是个人角度,评价往往是他人角度。
(节选自《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张艺谋:得失平常心》)
问题: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采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十、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一个真正的大国,需要在思想理念上拥有影响这个世界的力量。在这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当今年夏天北半球的持续高温引发全球变暖的热议,①;当网络世界不断爆出安全漏洞,不妨回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当一些地区的战争阴霾挥之不去,“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世界想象应该激起更多共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不仅能够②,而且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既要宣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秀当代文化,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亿多人民为着美好生活而奋斗,这正是讲好中国故事最深厚的土壤、最富的素材。
丝绸之路上,声声驼铃()中西文化交融;郑和下西洋,滚滚波涛传递讲和通好、观风问俗的声音。自古以来,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黑不仅记录着中国故事,更书写在典籍里。从1981年中国第一份全国性英文日报创刊,到如今媒体纷纷“出海”、讲述()的中国故事,中国对外传播不断开启着新的篇章。以过往为序章,以使命唤担当,推动外宣工作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我们就能③,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
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供更要推动别有风味
B.提供也要见证原汁原味
C.产生也要推动原汁原味
D.产生更要见证别有风味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里不仅记录着中国故事,中国故事更书写在典籍里。
B.自古以来,典籍里书写着中国故事,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里更记录着中国故事。
C.自古以来,中国故事不仅书写在典籍里,更记录在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里。
D.自古以来,中国故事不仅记录在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里,更书写在典籍里。
2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十一、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生,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选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题目自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解析:
1.C2.B3.D
4.A5.B6.①将文化摆脱贫的理念带进大山,兑现党的扶贫承诺。②让山里孩接受了更多的教,提升了她们质,使她们反后代更加幸福。③免费的高中教育,让一些山里人圆了高中梦,更多的山里人大学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拯救了代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7.B8.①通过写村民对“雄辩”的执迷,引发人们对言语力量的思考,为人物活动提供社会背景;②交代了二丙舌头消失的原因;③为下文“我”撒谎诬陷二丙导致舌头消失埋下伏笔;④丰富文章内容,增加小说的趣味性。9.①小说内容夸张、情节荒诞。如晓庄人舌头功能被刻意放大变形,沉默或者撒谎竟然会使舌头消失的情节设置更是违背社会现实,带有明显荒诞性。②小说刻画的人物源于现实。小说中“我”伙同乌木对二丙栽赃陷害,这些不公不义、欺软怕硬、埋没良知的人性弱点都符合生活真实。③小说正是通过舌头消失的荒诞情节,批判生活中的人性陋习,主旨深刻而发人警醒。
10.C11.B12.(1)传统社会:①作为官方历法的一部分,用以记录时间。②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依据,方便人们掌握农事经验,指导农业生产。③作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指导社会生活。
(2)现代社会:①提醒人们劳逸结合,适时关注家人、朋友和更宽广的世界。②推动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以顺应自然万物的时序。③催生新的治疗方式。
13.B14.(1)分别已有两年,千里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对它这样确信呢?(2)您为我处理完后事,余下的钱就送给您了。15.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李勉:将书生赠送的料理丧事多余的钱归还给书生的兄弟,可见其不看重钱财而重情义。
16.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1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8.A19.通过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单套手工彩泳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幼儿舞蹈线上课程设计
- ros小车课程设计报告
-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主题
- 故宫古建彩绘课程设计
- 建筑电气cad照明课程设计
- 扳机plc控制设计课程设计
- 抽样调查课课程设计
-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感谢
- 山东交通学院《传染病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 设备维修和维护保养基础知识培训
- 智能制造项目供应链管理战略方案
- 厨房设备供货及售后服务方案
- 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报告总结
- 《大学生国防理论与训练指导》第六章 共同条令教育与军训
- 手术室感染监测课件
- 铅锑合金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 音叉与共鸣的实验探究
- 天津市蓟州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4年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