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3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3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3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3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13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18福建泉州质检)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在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种情况表明,中国()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B.清军训练有素C.自信轻敌的盲目乐观情绪D.民族意识觉醒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样就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1901年2月,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上谕,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声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这体现出清政府()A.以主权换治权B.主动赔款割地C.甘心做傀儡D.失去民心民意4.(2018山东临沂模考)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B.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5.(2018河南豫北豫南联考)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A.辛亥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B.孙中山无意改变农民处境C.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没有实现D.革命在后期脱离群众的支持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材料二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徐中约费正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和从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越来越紧地掐住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1)根据材料一,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个条约的最大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举国“乐观”情绪,没有说明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故A项错误;“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表明清军并未经过严格的训练,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对日本海军、陆军的认识和使用新兵集中反映了盲目乐观情绪,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意识觉醒,故D项错误。2.C解析根据材料“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知此时列强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了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故选C项。3.A解析“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体现出清政府为了能够继续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出卖国家权益,故A项正确;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并未割地,故B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维护在华利益的工具,但清政府依然保留了很大的自主权,并未完全成为傀儡,故C项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并未体现出民心得失情况,故D项错误。4.C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结果。材料中袁世凯公布国庆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日、北京宣布共和日并列为纪念日,分别照顾了革命派、湖北派和北洋集团的利益,所以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A、B、D三项各反映了北洋集团、革命派、湖北派的利益,具有局限性,均可排除。5.D解析根据题干中“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开始淡薄起来”,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通过改革土地制度来解决民生问题,故B项错误;1912年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些革命纲领基本实现,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在初期曾赢得一定的支持,但在1912年后,由于革命并没有给农民带来任何变化,所以人民对革命的热情淡薄下来,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在后期脱离了群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故D项正确。6.参考答案:(1)不同: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商品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到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使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2)观点:徐中约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或侵略与反侵略角度或民族危机角度)进行分析。费正清是从全球化角度(或近代化角度或文明融合角度)进行分析。同意徐中约的观点。第二次鸦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