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_第1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_第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_第3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_第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改先锋网【Http://Www.Jgxfw.Com】免费课件免费试卷优秀教案小升初试卷竞赛试卷模拟试卷来源于:教改先锋网更多精品资源请利用站点搜索功能进行查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第一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课时)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信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2)知识性(3)指向性(4)共享性(5)无限性(6)

时效性(7)传播性

3.信息的作用

(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信息是人类知识的源泉(3)信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手段

(4)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5)信息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1.1.2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1)

种类

从信息依附的载体和方法的角度分从信息技术的信息功能的角度分

(2)特点

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3.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

1.2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

1.2.1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

1.2.2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1.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2.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3.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3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结构体系

1.3.1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课程目标素质化2.课程内容综合化3.学习方式多样化4.内容呈现多媒化

1.3.2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及结构体系

1.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2.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3.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1.4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4.1小学信息技术课与数学的关系

1.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与价值2.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

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工具,培养计算能力(2)

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开创解决数学问题新思路(3)利用计算机作图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4.2小学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英语的关系

1.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信息素养提供了条件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学习语文和英语

(1)充分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优势,提高识字和用字的能力(2)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检索式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4.3小学信息技术课与综合文科课程的关系

1.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综合文科的教学资源2.利用网络系统开展合作学习

1.4.4小学信息技术课与综合理科课程的关系

1.提供最新科技成果的信息,弥补书本内容陈旧的不足2.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5小学信息技术课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5.1广博的基础知识与信息素养

1.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

2.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意识(2)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能力(3)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1.5.2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1.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2.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1.5.3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1.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大教育观(2)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3)树立现代教师观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3.学习与运用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

1.5.4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1.6因特网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6.1因特网概述

1.

因特网的优点

(1)

方便的入网方式(2)

灵活的信息服务(3)

多种信息技术整合(4)

友好的网络化用户接口(5)

低廉的服务收费

2.

网上的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分布性等特点

(1)

不受时空限制,提供网上教育信息服务(2)

以超媒体形式传输教学信息(3)

多向的信息传播和交流(4)

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多种教学需要

3.

因特网的负面影响

1.6.2因特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1.

Web远程网络教学2.

局域网上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3.

课堂演示型教学

思考题一

第二章教学设计基础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4课时)

2.1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2.1.1教学设计概述

1.

教学设计的概念、特征

(1)

概念

(2)

特征

2.传统教学与系统教学的差异

3.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习,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2)

有利于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3)有利于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2.1.2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1.

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

教学理论

(1)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2)布鲁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4)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5)教学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师生协同原则循序渐进和启发创造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巩固和知新相结合的原则有序性与反馈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与最优化原则

3.

传播理论

4.

系统理论

2.1.3教学设计模式

1.

迪克——柯瑞模型2.

肯普模式3.

史密斯——雷根模型

2.2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任务

2.2.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

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基本理念

(1)信息技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依据

(1)

强调“以学为中心”(2)

强调对“情境”的创设(3)强调“协作学习”设计(4)

提倡“探究式”教学

2.2.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内容

(1)分析学习环境(2)分析学习者特征(3)分析教学内容(4)

教学目标分析(5)确定教学策略(6构建教学模式(7)进行教学评价

2.

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步骤

(1)

教学设计的分析阶段(2)教学设计的选择决策阶段(3)教学设计发展阶段(4)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

思考题二

第三章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2课时)

3.1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

3.1.1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性

1.

生理特征2.

心理特征3.

智力特征

3.1.2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

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

基础性(2)

应用性和工具性(3)

发展性

2.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

3.2小学生初始能力的分析与教学起点的确定

3.2.1小学生初始能力的分析

1.

初始能力的含义

2.

测定初始能力

(1测定预备知识和技能(2)测定目标知识和技能(3)了解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态度、兴趣等

3.2.2信息技术课教学起点的确定

1.

初始能力与教学起点的关系

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起点的确定

思考题三

第四章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3课时)

4.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

4.1.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的意义

1.

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需要2.

分析学习内容是选择教材的需要

4.1.2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

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

(1)

比较法(2)

归类法(3)

分解法(4)

建构法

2.

教学内容分析的步骤

(1)选择内容、划分单元(2安排单元顺序(3)确定单元目标(4第一次评价(5教学内容的分类(6第二次评价(7)分析教学内容(8第三次评价

4.1.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的原则

1.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入手2.

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3.

把知识、方法及能力的分析结合起来4.

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4.2小学信息技术课重点、难点分析

4.2.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重点分析

4.2.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难点分析

思考题四

第五章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及其评价(4课时)

5.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阐模式实习、辅导;讲练结合。(3演示模式(4练习模式(5谈话模式(6讨论模式

2.

网络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2)网络教学模式下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和媒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

(3网络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智能导航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4)

网络教学模式的两种类型

个别化类型合作学习类型(5)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7.2.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应用

1.

如何选择现有的教学模式

(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4教学条件(5课型

2.

教学模式的自我设计

3.

应用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2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4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5要重视学生的情绪活动

4.

模式方法的局限性

思考题七

第八章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4课时)

8.1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概念

8.1.1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含义

1.

进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2.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方法要科学可行3.

评价的目的是为修改或选择运用教学设计成果提供依据

8.1.2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

目标导向功能,有利于促进教学设计成果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

诊断调控功能,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成果3.

激励促进功能,有利于调动教学设计者的积极性4.

鉴定选择功能,有利于教学设计产品的推广与应用

8.1.3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种类

1.

主观式评价和客观式评价2.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8.1.4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模式

1.

指标——量化模式2.

教学设计成果设计与评价一体化模式

8.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8.2.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2.

建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3.

建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1)确定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指标(2确定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符合大纲及教材要求,目标明确具体目标符合小学生实际、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目标兼顾理论与实践渗透信息技术品德教育

(3)划分指标项目权重,编制评价量表

8.2.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1.

制定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

(1要具有先进性(2要有方向性(3要有可行性(4体现教育性(5要有激励性

2.

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方案、教材、教学软件的评价量表

(1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量表(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材评价量表(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软件评价量表

8.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8.3.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三种形式

1.

一对一的测验2.

小组测验3.

现场测验

8.3.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1.

确定评价对象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准备3.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1试用教学设计成果和收集评价信息(2整理和分析评价信息(3做出评价结论

4.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反馈

8.3.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信息的收集方法

1.

测验

(1明确测验目的和用途(2提出测验内容要求(3选择合适题型和题量(4确定测验题的评价标准(5编制测验题

2.

调查

(1问卷法(2谈话法

3.

观察法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具有明显的直接性(3具有明显的主客观二重性

8.3.4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软件评价的实施流程

思考题八

第九章国外信息技术教育概况(2课时)

9.1

国外信息技术教育概览

9.1.1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1.

政策导向2.

指导思想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4.

教师培训情况5.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6.特点

9.1.2日本的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1.培养目标2.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大纲3.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4.相关政策和措施

(1为所有学校配置计算机并联网(2为公立学校教师每人配置一台计算机(3制定校园网低收费政策(4加快高速网相关设备的研究和开发(5对所有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6建立学校计算机教学管理体制(7推动相关团体和企业对教师和学校给予支援(8动员学校所在地区和民间企业支援学校计算机教学(9完善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维护机制(10政府部门和民间合作开发高质量计算机教学软件(11

产、官、学合作建立网络研究体制(12建立“国家教育信息中心”

9.1.3英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概况

1.

培养目标2.

学习阶段和评价标准3.

课程特点4.

经费和计算机配置情况

9.2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9.2.1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教育,而应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1.

信息意识2.

信息常识3.

信息能力4.

信息道德

9.2.2扩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增强对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工具性认识

9.2.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9.2.4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水平

9.2.5加大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状况

9.2.6大力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9.2.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和操作性

思考题九

附录

我国小学信息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