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1·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二开学考试)材料一:礼仪的出现、演化,本身是人与自然关系博弈、平衡的产物。当远古人们认识到应对宇宙天地心存敬畏时,便有了祭祀活动。由此而演化来的“礼”与“仪”正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拱手礼在“礼”的层面,首先体现的是人类敬天的思想,即人类对赖以生存又可敬可畏的自然的臣服与膜拜。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便是伸出双手,束手就缚,以自身为天地的祭品。进而将这正式而严谨的祭祀礼仪拓展、渗透到对同类的尊敬、礼让。因而拱手礼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便体现着人际关系信息,形成和巩固着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以及塑造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社会阶级之间从行拱手礼的不同规范就可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尊卑、亲疏。《周礼·秋官·司仪》:“昭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所以别亲疏内外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正如李为香博士所论:“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拱手礼亦然。追求拱手礼的精神核心,便是“敬天”“尊人”,是与自然相处时要放低姿态,谦恭敬天;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礼遇他人。这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维才是拱手礼在其礼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在“仪”的层面,拱手礼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仪表原则。如行礼时,应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如遇凶丧,反之等。这些仪式现象看似繁文缛节,却是“敬天”“尊人”这些精神内核的极好保障,通过这些程式化的仪式,强化了对天、对人的敬意,确立了对天,对人的秩序。若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些规范固定下来,就有了典章制度,就成了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提供法则,成为历代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普通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人际交往中和社会运行中执行这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拱手礼仪式,使每个人按既定的身体仪式行事,既可“敬天”“尊人”,同时也是“自敬”“自尊”。人若“敬天”,天则“爱人”,人与自然平衡和谐。人若“尊人”,施之以拱手礼仪,对方也会还礼,这便是“敬人”的同时巩固和彰显了自身的身份地位。《礼运》:“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社会成员若按照规范得当的礼仪相施,人们按照恰当得体的拱手礼相见,人人相敬,人人相亲,则国家的秩序自然就通畅井然了。拱手礼的“仪”与“礼”,一表一里,共同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摘编自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材料二: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传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劳;握后常不能及时洗手,给健康带来隐患;明知有传染病却因害怕失礼而不得不握;此四者为不科学。十数人须一一握手颇费时间,数十人不能遍握而于无意中造成亲疏之别,群众场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为繁而不周。有此四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其实,拱手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其一,避免了上举“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当前疫情严重,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医疗保障,有诸多净化环境的科学措施,还要有改礼惠民的人文措施。废“握”改“拱”,不费一钱一物,可谓“一举手之劳”,而风气所开,顿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触传染的病毒、细菌,至少不会因每日几十亿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辗转传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礼作为传统礼节,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五,拱手礼颇有特点,潇洒自如,仪态端庄而礼意浓切,颇具中华文化的魅力,若能成为“国礼”,则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礼花”。(摘编自项纯文《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材料三:从握手礼进入中国成为流行的相见礼仪,已经上百年的时间。但在这百年之间,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百年间中国的国力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巨变,中国人正在走向富裕,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不断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广大中国人的整体性共识。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由“输入型现代化转换为辐射型现代化”,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旅游、学习、工作……中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也需要来一个全新的重塑和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历史,也需要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更为深广的认知。在此语境下,从文化意义来说,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变革的窗口已经再一次出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节奏,可以预见,疫情将无差别地改变各国人们的固有思维、行为习惯。推行拱手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根本的分歧不在于其是否要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以当代的需要,创造性地改造传统的形式,让它既有传承的印记,又更加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摘编自张承良《握手礼还是拱手礼——疫情背景下相见礼节变革的文化审思》)1.下列对材料中“拱手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拱手礼的“礼”与“仪”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它一表一里,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B.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尊人”的思想内核,经拓展后才有着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对社会秩序的协调等更多的社会价值。C.拱手礼的好处有五条,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在当前环境之下,可“不费一钱一物”,用“一举手之劳”“防患于未然”。D.拱手礼的回归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的回归,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有助于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程式化的仪式,确立秩序,就形成了典章制度,即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成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之法,成为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B.拱手礼的正确手势,正如《拱手礼》歌词中所唱“右拳握如日,左掌弯如月”一样,可以是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C.敬天祭地可以用拱手礼来表达敬意,逢年过节、祝贺庆典、相逢离别也可以相互行拱手礼来表达情意。D.国际通行的握手礼从20世纪初引入中国并逐渐流行至今,但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3.下列关于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多处采用引用论证,其中从《周礼·秋官·司仪》和《左传·隐公十一年》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尊卑有序,亲疏有别。B.材料一主要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论礼的,作者指出拱手礼和其他的礼俗一样,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和谐的追求,都是传统文化中的良礼美俗。C.材料二的论证语言颇具特点,文白夹杂;论证方法多样,用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积极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D.材料三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论证了推行拱手礼的原因,指出了人们的固有思维和行为习惯都将会有改变的事实。4.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请简要说明。5.材料三指出“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理由。(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1·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枪挑紫金冠李修文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白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被牵上了舞台。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匮乏与愚蠢。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来看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还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但它们和唱念做打一样,就是规矩,就是尺度。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回过头来,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岂能不信这些戒律?它们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但不管什么时候,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就算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典籍和历史。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和同平章事,而是人心,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我若是他,定要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看新编《霸王别姬》时羞愧离席,并非出于自身原因,而是为那些胡乱新编、对戏剧缺乏敬畏心的行为感到羞愧。B.文章在介绍小崆峒的秦腔演出时,作者借老武生批评小武生渴酒演戏失误的情节,展现了一老一少两个武生的形象。C.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戏班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意在突出这种太过寻常的戏班无人欣赏。D.文章用“黑铁”比喻未被修饰篡改的《单刀会》之类的古剧,又引用“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希望人们用心去发现。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从《霸王别姬》的“新”入手,引出新编戏剧存在的问题,也为后文写作者对戏剧传承的看法做了铺垫。B.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再现《罗成带箭》这部戏中演员的表演,文字铿锵有力,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C.最后一段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体现了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全新的改变和别样的舞台效果。D.本文语言形象生动,极富有感染力。文章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可以引发读者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思考。8.文章写了作者早年看过的两出戏《罗成带箭》与《单刀会》,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选材的用意。9.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有什么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月考)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B.勤王:指的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与“致仕”略有不同。D.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是由明代王守仁发展的道家学说。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守仁出身名门,年少有成。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就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B.王守仁正直敢言,因上疏论救戴铣等人而触怒了刘瑾,被廷杖四十后贬到贵州的龙场。任龙场驿丞时,受到当地民众爱戴。C.王守仁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巡抚南、赣,率领弱旅铲除横行几十年的巨寇;宁王叛乱,王守仁采纳属下建议出其不意直捣南昌,逼迫宁王回撤,从而在湖中击败叛军。D.王守仁天资聪颖,不只是军事奇才,被人视为神明;学说也有建树,被贬龙场,悟出格物致知的内涵,创立了“阳明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2)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14.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为何会取得成功?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2021·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①刘过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珮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②迎神。(注)①宋高宗时,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后孝宗为其平反昭雪。宁宗嘉泰四年(1204),岳飞被追封为鄂王,同年,刘过西游汉沔(今武汉),途经岳飞庙,作此词凭吊岳飞。②卤簿:本指帝王外出时扈从的仪仗队。词中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忆故将军,泪如倾”,指词人与荆鄂地区存活下来的百姓,每当忆及将军,无不泪流如倾。B.“臣有罪”四句是说,臣子抗旨,是有罪还是一片丹心,只要皇上圣明,完全可以鉴察清楚。C.“衮珮冕圭百拜”三句,是实写岳飞在九泉下身着王侯礼服接受百姓祭拜并感念君恩的场景。D.“看年年三月”三句想象百姓对岳飞的祭奠场景,寄予了百姓对岳飞的无限爱戴与无比景仰之情。16.这首词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20·湖南高三月考)(1)“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极尽搜刮之能事而又肆意挥霍的现象发出的愤激质问。(2)《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如“______”一句借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渲染诗人与朋友将别时凄凉的氛围;“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也用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泽东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意志的方法,其中一种便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早年间我也曾在喧闹的环境中习得了这种功夫,然而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中的别墅里才能构思。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天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着,然而却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楚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儿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齐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一挥。”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18.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所用双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B.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二种极理想的“流线型”。C.我喜欢花港的美,但更喜欢诗人诗中描述的“泉白如玉”的玉泉。D.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心生敬畏。19.举例说理更具说服力,请根据文段分析作者举毛泽东“闹市读书”这一例证所产生的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安静坐下来想事、读书,写文章。”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1.(2020·湖南高三月考)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推荐信××大学招生办:①兹有我校高三(九)班小明同学,②拟参加贵校××面试。③该生学习成绩巨好,④综合素质优良。⑤一直荣任我校“雏鹰文学社”社长,⑥热爱文学,爱好写作,⑦曾在全国“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⑧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⑨希望该生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中学2020年12月22.(2020·湖南高三月考)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9月8日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倡导公平正义携手合作共赢》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安全和稳定;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他国关键基础设施或窃取重要数据;采取措施防范制止利用信息技术侵害个人信息,反对滥用信息技术从事针对他国的大规模监控;要求企业尊重当地法律,不得强制要求本国企业将境外数据存储在境内;未经他国允许不得直接向企业或个人调取境外数据。王毅强调,希望这一倡议能为制定数字安全全球规则提供蓝本。这一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被称赞为“正确”“务实”“有吸引力”“反映了各国共同关切”。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某小区举行了隆重的“创学习型社区,争做学习之星”颁奖活动。退休多年的孙教授获得“学习终身奖”,他出身书香世家,年轻时留洋深造,在大学执教四十载,一生与书为伴,著作等身;快递员小刘获得“学习达人奖”,他工作日走街串户,辛勤工作,还利用周末时间给自己充电,获得了自考本科文凭;十岁的小学生明明获得“学习新秀奖”,他喜欢科技小发明,又酷爱古典诗词,兴趣广泛,以学为乐;社区的刘阿姨一家获得“学习之家奖”,他们一家四世同堂,有医生、教师、程序员等,以“博学慎思”为家训,形成了热爱学习的优良家风……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不少于800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1·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二开学考试)材料一:礼仪的出现、演化,本身是人与自然关系博弈、平衡的产物。当远古人们认识到应对宇宙天地心存敬畏时,便有了祭祀活动。由此而演化来的“礼”与“仪”正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拱手礼在“礼”的层面,首先体现的是人类敬天的思想,即人类对赖以生存又可敬可畏的自然的臣服与膜拜。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便是伸出双手,束手就缚,以自身为天地的祭品。进而将这正式而严谨的祭祀礼仪拓展、渗透到对同类的尊敬、礼让。因而拱手礼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便体现着人际关系信息,形成和巩固着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以及塑造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社会阶级之间从行拱手礼的不同规范就可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尊卑、亲疏。《周礼·秋官·司仪》:“昭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所以别亲疏内外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正如李为香博士所论:“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拱手礼亦然。追求拱手礼的精神核心,便是“敬天”“尊人”,是与自然相处时要放低姿态,谦恭敬天;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礼遇他人。这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维才是拱手礼在其礼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在“仪”的层面,拱手礼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仪表原则。如行礼时,应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如遇凶丧,反之等。这些仪式现象看似繁文缛节,却是“敬天”“尊人”这些精神内核的极好保障,通过这些程式化的仪式,强化了对天、对人的敬意,确立了对天,对人的秩序。若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些规范固定下来,就有了典章制度,就成了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提供法则,成为历代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普通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人际交往中和社会运行中执行这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拱手礼仪式,使每个人按既定的身体仪式行事,既可“敬天”“尊人”,同时也是“自敬”“自尊”。人若“敬天”,天则“爱人”,人与自然平衡和谐。人若“尊人”,施之以拱手礼仪,对方也会还礼,这便是“敬人”的同时巩固和彰显了自身的身份地位。《礼运》:“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社会成员若按照规范得当的礼仪相施,人们按照恰当得体的拱手礼相见,人人相敬,人人相亲,则国家的秩序自然就通畅井然了。拱手礼的“仪”与“礼”,一表一里,共同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摘编自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材料二: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传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劳;握后常不能及时洗手,给健康带来隐患;明知有传染病却因害怕失礼而不得不握;此四者为不科学。十数人须一一握手颇费时间,数十人不能遍握而于无意中造成亲疏之别,群众场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为繁而不周。有此四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其实,拱手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其一,避免了上举“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当前疫情严重,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医疗保障,有诸多净化环境的科学措施,还要有改礼惠民的人文措施。废“握”改“拱”,不费一钱一物,可谓“一举手之劳”,而风气所开,顿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触传染的病毒、细菌,至少不会因每日几十亿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辗转传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礼作为传统礼节,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五,拱手礼颇有特点,潇洒自如,仪态端庄而礼意浓切,颇具中华文化的魅力,若能成为“国礼”,则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礼花”。(摘编自项纯文《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材料三:从握手礼进入中国成为流行的相见礼仪,已经上百年的时间。但在这百年之间,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百年间中国的国力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巨变,中国人正在走向富裕,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不断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广大中国人的整体性共识。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由“输入型现代化转换为辐射型现代化”,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旅游、学习、工作……中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也需要来一个全新的重塑和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历史,也需要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更为深广的认知。在此语境下,从文化意义来说,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变革的窗口已经再一次出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节奏,可以预见,疫情将无差别地改变各国人们的固有思维、行为习惯。推行拱手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根本的分歧不在于其是否要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以当代的需要,创造性地改造传统的形式,让它既有传承的印记,又更加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摘编自张承良《握手礼还是拱手礼——疫情背景下相见礼节变革的文化审思》)1.下列对材料中“拱手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拱手礼的“礼”与“仪”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它一表一里,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B.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尊人”的思想内核,经拓展后才有着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对社会秩序的协调等更多的社会价值。C.拱手礼的好处有五条,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在当前环境之下,可“不费一钱一物”,用“一举手之劳”“防患于未然”。D.拱手礼的回归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的回归,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有助于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程式化的仪式,确立秩序,就形成了典章制度,即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成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之法,成为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B.拱手礼的正确手势,正如《拱手礼》歌词中所唱“右拳握如日,左掌弯如月”一样,可以是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C.敬天祭地可以用拱手礼来表达敬意,逢年过节、祝贺庆典、相逢离别也可以相互行拱手礼来表达情意。D.国际通行的握手礼从20世纪初引入中国并逐渐流行至今,但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3.下列关于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多处采用引用论证,其中从《周礼·秋官·司仪》和《左传·隐公十一年》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尊卑有序,亲疏有别。B.材料一主要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论礼的,作者指出拱手礼和其他的礼俗一样,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和谐的追求,都是传统文化中的良礼美俗。C.材料二的论证语言颇具特点,文白夹杂;论证方法多样,用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积极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D.材料三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论证了推行拱手礼的原因,指出了人们的固有思维和行为习惯都将会有改变的事实。4.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请简要说明。5.材料三指出“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理由。【答案】1.B2.A3.D4.①材料一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中间从“礼”的层面和“仪”的层面并列阐述拱手礼的文化内涵。②材料二整体采用正反对照式(或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先分析握手礼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拱手礼的好处。5.①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有传承的印记。拱手礼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②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有革新的必要。握手礼有不科学不简便的弊端,用拱手礼可以避免。③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适合当代的需要。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拱手礼的‘礼’与‘仪’……一表一里”错误,张冠李戴,由材料一“拱手礼的‘仪’与‘礼’,一表一里”可知,应该是“仪”与“礼”一表一里。C.“拱手礼的好处有五条”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二原文“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可知,是“至少”有五条;“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错误,原文以“其一、其二……”的次序列举,所列举的五条好处并无主次之分。D.“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错误,因果倒置,由材料三“中国人正在走向富裕,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不断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广大中国人的整体性共识。……在此语境下,从文化意义来说,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可知,中国人的文明素养得到整体性的提升是呼唤拱手礼回归的原因,而非结果。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通过程式化的仪式,确立秩序,就形成了典章制度,即礼制”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一“若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些规范固定下来,就有了典章制度,就成了礼制”可知,缺少“若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些规范固定下来”这一前提。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D.“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错误,理解片面,由材料三“从文化意义来说,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和“推行拱手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根本的分歧不在于其是否要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以当代的需要,创造性地改造传统的形式”可知,应是从文化和现实两个角度进行论证。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题目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由材料一“礼仪的出现、演化,本身是人与自然关系博弈、平衡的产物……由此而演化来的‘礼’与‘仪’正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可知,第一段首先提出“礼”与“仪”是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的观点;由“拱手礼在‘礼’的层面,首先体现的是人类敬天的思想……这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维才是拱手礼在其礼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和“在‘仪’的层面,拱手礼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仪表原则……这些仪式现象看似繁文缛节,却是‘敬天’‘尊人’这些精神内核的极好保障”可知,第二、三段分别从“礼”的层面和“仪”的层面并列阐述拱手礼的文化内涵;由文中“拱手礼的‘礼’与‘仪’,一表一里,共同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可知,最后一段总结二者互为表里,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所以,材料一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由材料二“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有此四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可知,第一段首先指出握手礼存在的问题;由文中“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可知,第二段先将拱手礼与握手礼进行正反对比,然后进一步提出应重行拱手礼的观点;由“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可知,最后一段分析拱手礼的好处。所以,材料二整体采用正反对照式(或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的理由。由材料三“从握手礼进入中国成为流行的相见礼仪,已经上百年的时间。……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历史,也需要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更为深广的认知”可知,拱手礼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有传承的印记,所以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由文中“变革的窗口已经再一次出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节奏”可知,握手礼有不科学不简便的弊端,用拱手礼可以避免,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有革新的必要,所以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由文中“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由‘输入型现代化转换为辐射型现代化’,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旅游、学习、工作……”“推行拱手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根本的分歧……而在于如何以当代的需要,创造性地改造传统的形式,让它既有传承的印记,又更加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可知,拱手礼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适合当代的需要,所以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1·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枪挑紫金冠李修文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白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被牵上了舞台。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匮乏与愚蠢。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来看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还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但它们和唱念做打一样,就是规矩,就是尺度。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回过头来,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岂能不信这些戒律?它们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但不管什么时候,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就算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典籍和历史。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和同平章事,而是人心,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我若是他,定要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看新编《霸王别姬》时羞愧离席,并非出于自身原因,而是为那些胡乱新编、对戏剧缺乏敬畏心的行为感到羞愧。B.文章在介绍小崆峒的秦腔演出时,作者借老武生批评小武生渴酒演戏失误的情节,展现了一老一少两个武生的形象。C.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戏班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意在突出这种太过寻常的戏班无人欣赏。D.文章用“黑铁”比喻未被修饰篡改的《单刀会》之类的古剧,又引用“自将磨洗认前朝”一句,希望人们用心去发现。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从《霸王别姬》的“新”入手,引出新编戏剧存在的问题,也为后文写作者对戏剧传承的看法做了铺垫。B.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再现《罗成带箭》这部戏中演员的表演,文字铿锵有力,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C.最后一段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体现了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全新的改变和别样的舞台效果。D.本文语言形象生动,极富有感染力。文章看似随意散漫,却主题鲜明,可以引发读者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思考。8.文章写了作者早年看过的两出戏《罗成带箭》与《单刀会》,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选材的用意。9.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有什么效果?【答案】6.C7.C8.①通过这两出戏表达了作者对戏剧艺术的看法:写《罗成带箭》,强调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写《单刀会》强调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②作者用这两出戏与新编戏剧的胆大妄为和匮乏做对比,批判了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剧,批评改编者对传统文化缺乏敬畏之心。9.①作者想象真实的花云一路赶来,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教训那些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②化抽象为具体,想象的内容形象、细致,能使读者感受到花云的果敢英武、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③化平淡为激烈,使作者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增加了艺术感染力。④照应标题与前文,使结构更加严谨。【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意在突出这种太过寻常的戏班无人欣赏”错误。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强调了这个戏班的寻常,是为后文描写这“寻常”戏班的“不寻常”做铺垫。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C.“体现了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全新的改变和别样的舞台效果”错误,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并不是体现“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全新的改变和别样的舞台效果”,而是批判了那些只关注表象和形式,却忽视艺术的规则和内涵的新编戏剧。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选材的用意的能力。通过看的《罗成带箭》《单刀会》是想表现作者对戏剧艺术的看法。“我”在看《罗成带箭》这出戏时恰好遇见老武生因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而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还在受罚。通过这一事件,说明梨园一行(戏剧艺术)遍布着许多不能触犯的律法,而作为戏剧家应该遵守这些戒律。“我”看到的《单刀会》中的关云长和以往戏剧中见到的有所不同,“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典籍和历史”,说明在作者看来戏剧应该记录真实的人生。同时,这两出戏和其他的新编的戏剧是不一样的,《罗成带箭》《单刀会》遵从了戏剧艺术的内容,而新编戏剧“匮乏与愚蠢”“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却违背了戏剧艺术。通过对比,表现作者对那些任意妄为的新编戏剧的人的批判之情。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文章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有什么效果”,可知该题探究的是最后一段的作用。在文学类文本中,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往往有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的作用。在回答该类题时,可以从结构、内容、主旨和效果角度入手。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想象花云策马狂奔的画面,与标题“枪挑紫金冠”内容相关,且和前文的“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的内容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从内容上来看,想象的内容描述了花云的勇敢、威风凛凛等特点,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从主旨上来看,“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想象真正的花云威风凛凛的用挑落紫金冠的方式来教训那些所谓的新编的对戏剧艺术不敬畏的人,使文章主旨得到深化。从艺术效果上来看,从文中倒数第二段中“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些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态度是愤怒的。前文叙述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平淡,而想象真正的花云策马狂奔使得文章变得激烈,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胡乱改编者的不满和愤怒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月考)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B.勤王:指的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与“致仕”略有不同。D.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是由明代王守仁发展的道家学说。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守仁出身名门,年少有成。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就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B.王守仁正直敢言,因上疏论救戴铣等人而触怒了刘瑾,被廷杖四十后贬到贵州的龙场。任龙场驿丞时,受到当地民众爱戴。C.王守仁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巡抚南、赣,率领弱旅铲除横行几十年的巨寇;宁王叛乱,王守仁采纳属下建议出其不意直捣南昌,逼迫宁王回撤,从而在湖中击败叛军。D.王守仁天资聪颖,不只是军事奇才,被人视为神明;学说也有建树,被贬龙场,悟出格物致知的内涵,创立了“阳明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2)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14.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为何会取得成功?请简要说明。【答案】10.A11.D12.C13.(1)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少数民族人民很高兴,相继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2)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如果没有守仁,东南战事(或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14.①王守仁选择直接攻打南昌,而敌人在南昌的守备力量不足;②王守仁率领的军队刚刚集结,气势锐利;③王守仁攻打南昌,逼迫敌军撤兵,在湖中迎击敌军,叛军的大船优势受到限制。【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本题当中,“以直节”是“著”的状语,应在“著”的后面断开,排除B、C;“未有如守仁者也”即“没有比得上王守仁的”之意,其主语是“文臣用兵制胜”,故不应在“制胜”前断开,排除D。整句话的翻译为:王守仁最初因为刚正不阿的操守而著名。等到被委以边境事务时,率领一支战斗力弱小的军队,跟随几个读书人扫除多年的流寇,平定藩王的叛乱。整个明朝一代,调兵遣将取得胜利的文职官员,没有比得上王守仁的。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道家学说”是错误的。应是儒家学说,“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C.“采纳属下建议”是错误的。出其不意直捣南昌,逼迫宁王回撤,从而在湖中击败叛军是“王守仁自己”的计策。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因”,依据、根据;“化”,教化;“相率”,相继;“栖”,居住。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谗邪”,谗佞奸邪的人;“构”,构陷;“微”,如果没有;“殆”,危险。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可知,敌人占领了九江、南康,而在南昌的守备力量不足,王守仁选择直接攻打南昌,所以才取得了胜利。由原文“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可知,王守仁率领的的军队刚刚集结,气势锐利。由原文“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可知,叛军听说南昌被攻克,解除包围自救。王守仁在湖中迎击敌人,叛军的大船优势受到限制。【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参考范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王守仁十五岁时,到居庸关、山海关访游客居。时常擅自远出边塞,放眼观看山岳江河的壮阔优美。二十岁时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只是更加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向皇帝上奏章营救,刘瑾发怒,在朝廷上当众杖打他四十棍,将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草木丛杂,苗族、僚族人同居一处。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很高兴,相继砍伐树木建造房子,给守仁居住。兵部尚书王琼一向对守仁的才能感到惊奇。正德十一年八月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视安抚南、赣。在这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第二年正月,守仁亲自率领精锐的士卒驻扎在上杭。守仁假装撤兵,出其不意攻打敌人,俘获斩杀(敌人)七千有余。后向大庾进军,总共攻破敌巢八十四个,俘获斩杀(敌人)六千有余。守仁所率领的都是文职官吏和偏将小卒,平定了(为患)几十年的大寇贼,远处和近处的人感到惊讶,把他当作神明。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守仁疾速奔赴吉安,征集调用军队和粮食,建造兵器和船只,并发布檄文揭露朱宸濠的罪行,让地方长官各自率领官兵救援朝廷。七月初一,宁王偷袭攻下九江、南康,出兵大江,迫近安庆。有人请求援助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掌管,我军跨过南昌和敌人在江上僵持,两郡兵力断我军后路,这样会腹背两面受到敌人夹击。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的精锐部队全都出动了,守御戒备力量不足。我军刚刚聚集,气势锐利,进攻一定能攻克。敌人听说南昌被攻克,一定会解除包围自救。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取胜的道理。”宸濠果然从安庆撤兵而回,将船连起来结成方阵。官兵用小船栽着木柴,趁着风势放火。宸濠的船搁浅,匆忙换船逃跑,(王守仁)追上逮捕了他。总共三十五天敌人就被铲平了。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如果没有守仁,东南战事(或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守仁后来病得很厉害,上疏请求告老还乡,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守仁走到南安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守仁天生非常聪敏。被贬官龙场时,边荒之地没有书可读,他每天推究旧日已得的知识。忽然参悟格物致知,悟出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不应当求之于外物的道理,于是深信不疑。学者一致跟从他,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有称赞说:王守仁最初因为刚正不阿的操守而著名。等到被委以边境事务时,率领一支战斗力弱小的军队,跟随几个读书人扫除多年的流寇,平定藩王的叛乱。整个明朝一代,调兵遣将取得胜利的文职官员,没有比得上王守仁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2021·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①刘过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珮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②迎神。(注)①宋高宗时,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后孝宗为其平反昭雪。宁宗嘉泰四年(1204),岳飞被追封为鄂王,同年,刘过西游汉沔(今武汉),途经岳飞庙,作此词凭吊岳飞。②卤簿:本指帝王外出时扈从的仪仗队。词中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忆故将军,泪如倾”,指词人与荆鄂地区存活下来的百姓,每当忆及将军,无不泪流如倾。B.“臣有罪”四句是说,臣子抗旨,是有罪还是一片丹心,只要皇上圣明,完全可以鉴察清楚。C.“衮珮冕圭百拜”三句,是实写岳飞在九泉下身着王侯礼服接受百姓祭拜并感念君恩的场景。D.“看年年三月”三句想象百姓对岳飞的祭奠场景,寄予了百姓对岳飞的无限爱戴与无比景仰之情。16.这首词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直抒胸臆:“身草莽”四句,直接点明岳飞出身于贫寒人家,精神却鼓舞着民众,忠愤之气不灭,虽死犹生。②融情于事:“年少起河朔”六句,追述岳飞早年从军,武艺高强,南征北战,屡建战功,表达了对岳飞的景仰之情。③用典抒情:“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反用古训,写出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流露出对岳飞之死的无限同情与惋惜,表达对权奸陷害无辜忠将的强烈控诉。【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鉴赏的能力。C.“实写”错,“衮珮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是想象的场景,是虚写。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具体考查的是抒情的手法,首先要指出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词在抒情方式上主要有三种:首先,“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四句,作者直接抒情,这四句的含义是“岳飞与常人一样葬身草莽,精神却鼓舞着民众,虽死犹生”,是在直接赞美岳飞的浩气长存,精神永在。其次,“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六句,词人用洗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岳飞的英雄事迹:他年少时崛起于河朔,曾拉开两石力的硬弓,佩带三尺龙泉剑。他平定襄阳、江汉,拓开虢州、洛阳一带的战场,清洗了洞庭湖的战乱。作者融情于事,借助对岳飞英雄事迹的概述来表达自己的敬佩和仰慕之情。最后,作者借助典故来抒情,“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是反用《韩非子·内储说左下》中“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的典故,是写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惨命运。过去是打败了敌人之后才杀功臣,可如今敌人还在,岳飞就被杀害了,这历史的悲剧令人气愤,表达了作者对岳飞之死的同情和对权奸陷害无辜忠将的强烈不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20·湖南高三月考)(1)“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极尽搜刮之能事而又肆意挥霍的现象发出的愤激质问。(2)《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如“______”一句借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渲染诗人与朋友将别时凄凉的氛围;“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也用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答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解答情境默写试题时,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可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应注意以下重点字词:锱铢,浸,唯,渡,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泽东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意志的方法,其中一种便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早年间我也曾在喧闹的环境中习得了这种功夫,然而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中的别墅里才能构思。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天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着,然而却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楚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儿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齐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一挥。”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18.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所用双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B.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二种极理想的“流线型”。C.我喜欢花港的美,但更喜欢诗人诗中描述的“泉白如玉”的玉泉。D.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心生敬畏。19.举例说理更具说服力,请根据文段分析作者举毛泽东“闹市读书”这一例证所产生的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安静坐下来想事、读书,写文章。”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C19.毛泽东“闹市读书”的例子较典型,具有代表性,生动地说明了读书的时候如果没有安静的环境,那么就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自己不受外界干扰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闹中取静”这一观点。20.①原句语气舒缓,适合放在结尾;②原文语句更能突出悠闲自在的状态;③原文语句与上文“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在格式上保持一致,且语言风格符合整体文风。【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双引号一共有五种作用: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讽刺和否定;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文中画线句的双引号表示引用。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例证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若要使说理更具说服力,所举事例必须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这样才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述观点,有力地证明论点。首先从典型性来看,毛泽东“闹市读书”这一例证较典型,具有代表性。到“闹市”读书,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注意力,在多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够“取静”,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不受外界干扰。这个例子能够充分证明作者“闹中取静”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20.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比较同义句表达效果的差异,首先要分析两个句子本身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方面的差异,其次要回归文段,从文章的整体风格和思路方面分析哪个句子更合适,最后分条作答即可。原句是“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改句是“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安静坐下来想事、读书,写文章”。原文语句和改写句相比,更显口语化,如“安安静静”“想一点儿事”等,且原句使用的是长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语气更为舒缓,更适合用来收束全文,口语化的表达也更能够体现悠然静坐的心态;而且通读全文可以发现原文语句和语段风格更为一致。21.(2020·湖南高三月考)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推荐信××大学招生办:①兹有我校高三(九)班小明同学,②拟参加贵校××面试。③该生学习成绩巨好,④综合素质优良。⑤一直荣任我校“雏鹰文学社”社长,⑥热爱文学,爱好写作,⑦曾在全国“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⑧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⑨希望该生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中学2020年12月【答案】③“巨好”改为“优秀”。⑤“荣任”改为“担任”。⑧“大作”改为“作品”。⑨“垂爱”改为“垂青”。【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③“巨好”,网络流行语,用在推荐信中不符合文体要求,应把“巨好”改为“优秀”。⑤“荣任”,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是敬辞,用于介绍自己人不妥,应改为“担任”。⑧“大作”,称别人作品的敬辞,这里是说自己推荐的学生的文章,用“作品”即可。⑨“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赏识和爱护,这里不是用于自己,应改为“垂青”。应改为“垂青”,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重视。22.(2020·湖南高三月考)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9月8日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倡导公平正义携手合作共赢》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安全和稳定;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他国关键基础设施或窃取重要数据;采取措施防范制止利用信息技术侵害个人信息,反对滥用信息技术从事针对他国的大规模监控;要求企业尊重当地法律,不得强制要求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