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7(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7(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7(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7(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7(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1·山东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高三月考)材料一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近年来出现了弱化的迹象,城市文学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不过一百多年,但农耕文明史却有数千年,因此,虽然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寓寄之所和心灵故园。尤其是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新机遇。安土重迁、心系家乡、不忘故园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如同福克纳一直在书写他那个“邮票般大小的故乡”,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乡村题材作品相对小众化。尽管如此,乡村书写也并未在网络文学中缺席,而且由于作家是在虚拟空间中建立故事,这个虚拟空间要能为人物角色提供停泊身体和精神的港湾,作品因此更能凸显出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一些网络小说的作者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彰显出网络文学也要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形的历史使命。紧扣时代脉搏,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整体性变化,展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脱贫致富的创业实践,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时代精神的新内涵,是当下网络乡村题材写作中的“现象级”主题。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某个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的所在,而是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会消耗很大的时间和体力成本,“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久而久之就强化了故乡意识,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怀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体现在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但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则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2020年8月19日)材料二由起点中文网开创的VIP付费阅读制度被各文学网站相继推行后,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互动”,互动化写作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各大文学网站存储量最多、最受关注的作品大都是在作者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如宫斗、武侠、玄幻等。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文学网站通常会对作品进行分类,自起点中文网分成主站和“女频”开始,网络文学分为“男频”“女频”的模式渐渐深入人心,现已成为网络文学最常见的“分类法”。(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三浅显、直白的小白文成为网络类型小说的主导性语言,它们缺少必要的铺垫和修饰,往往直奔主题,口语化特征极为突出。写手们在持续更新的巨大压力下,不再花心思去推敲语言,语言的主观化色彩较浓,显得随意而粗糙,语体杂糅。只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把人物关系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就算是万事大吉。也就是说,网络小说的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直观化倾向,它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而是让人物不断地说话和行动。就文本属性而言,网络文学文本与传统的印刷文本相比,具有较为突出的互文性。互文性概念是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进一步阐发,指不再局限于对文本的孤立考察,转而关注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传统的文本分析活动习惯性地将文本看作稳定的对象,但在互文性的视野中,一个文本中往往还包含了其他文本的元素,即具有引文性特征。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文本生成的动力机制。在迄今为止的网络文学写作中,互文性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一方面表现为原创性的缺失,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看到不同文本的混杂与嵌入;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突破了单纯的文字文本形式,将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融入文本,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奇特的互文效果。随着语言的重要性的降低,语言很可能在未来网络文本中成为一种装饰和点缀,只发挥注释的功能。在这样的文本环境中,不仅意味着文学语言的退化,而且可能导致文学性乃至文学的退化。(摘编自黄发有《媒介融合与网络文学的前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作家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因为创作的需要,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B.网络小说的作者如果不从熟悉的家乡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就无法反映社会生活变迁。C.网络文学由不断摸索到模式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站的做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D.网络小说的语言存在直观化倾向,重在展现人物的语言、行动,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的发展导致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使得乡土文学出现了弱化的迹象。B.当今一些科幻类作品中,地球甚至太阳系也开始寄寓人类的乡愁,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C.虽然城市化生活发展起来了,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依然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D.文学网站采用的“女频”“男频”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下列不能体现网络文学“互文性”特点的一项是()A.不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本,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B.文本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再属于它的创作者。C.文本间的复杂互动意味着没有绝对独立的文本,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D.引用、参考、仿作、戏拟以及各种的照搬,文本创作方式不胜枚举。4.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存在着文学性退化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0·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老丁扶贫金光精准扶贫中,局里每名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还剩一户没人帮扶。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老丁是个退伍兵,来到单位二十多年连个副科级都没混上。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老丁包扶的是苗家沟唐大石一家。这家就大石一个劳力,上有79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娃娃,妻子两条腿畸形,只能坐在矮凳子上,以手代脚挪着前行。老丁见唐家的光景确实愁人,就从家里拿来一些衣服被褥,又自掏腰包买了些生活必需品送到唐家。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大石说:“猪要吃饲料,没钱买可咋办?”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原生态猪肉。”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老丁重新收拾了一下唐家的生活用品,又在山墙边续了一间简易房。每周五老丁都随单位的扶贫车过来,帮着割猪草、馇猪食,白天和唐家人一起吃饭,夜里就宿在简易房里,到了周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县城。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那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猪圈灌满了水;老丁的简易房也漏了雨,被褥被雨淋得湿透了。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老丁被雨水淋病了,发高烧,回到县城住了五天医院。当他出院随扶贫车来到唐家时,反少了一头猪崽,他问大石,大石说:“后山沟有红毛狼,夜里听见猪崽叫,起来追时,红毛狼叼着一头猪崽上山坡了。”老丁气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那个空了的猪圈。他和大石上山砍了些黑老鸹刺,围在猪圈旁边,防止红毛狼再来叼猪崽。周六镇上逢集,老丁又买了一头猪崽放进猪圈里。七个月后,老丁帮唐家养的八头黑猪有七头要出栏了,局长说:“老丁养的生态猪市场上可买不到,希望单位的人到唐家消费扶贫。”扶贫日那天,单位的人一拥而上,直接将两头大黑猪“消费”了。之后局长亲自做广告,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将剩余的五头猪卖给了一家大酒店。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那天,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大石想了想,说:“这养猪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就是得操心。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老丁说:“来,闷一口!我明儿到镇上帮你办10万元扶贫贷款,咱们把你后坡的责任田全改成猪场,养上三五十头,就叫它生态猪养殖基地。”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第二天,老丁领着大石到镇上办了贷款,直接订了一卡车水泥,开始按照他的思路一步步实施。晚上老丁和大石干活儿累了,又拿出那天没喝完的粮食酒喝着。这时村支书来了,商量说看能不能以大石的基地为龙头,弄成集约化经营,让有条件且愿意养猪的村民都参与进去。大石对支书说:“那你喝两口。”村支书对着酒瓶就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大石说:“成了。”于是,养猪就成了苗家沟村的主打产业,几茬猪出栏后,苗家沟的生态猪就有了名气,被市里定为脱贫致富典型。三年过去了,老丁的脸变黑了,皱纹也多了起来。唐大石的破旧的瓦屋变成了两层红顶楼房,漂亮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鲜亮的标牌: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大石的两个孩子一个考到省城,一个考进了市师范学院。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的总结会上,老丁做了典型发言。老丁发言时,会场上掌声雷动。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选自《大观》2019年第9期,有改动)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主要叙写了帮扶唐大石的过程中老丁的艰辛付出,但没有忽视局长的作用,如扶贫策略的指导,组织单位的人消费扶贫等。B.老丁与唐大石最终将扶贫项目确定为养猪,是因为“这个项目简单”,而且利用山沟里的草饲养出原生态猪肉,不存在销路问题。C.“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是老丁扶贫的丰硕成果,产业扶贫推动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掌声”是群众对老丁扶贫工作的肯定。D.村支书找唐大石商量,让唐大石带领村民集约化养猪,唐大石让村支书喝两口酒后就答应了此事,表现了唐大石的豪爽、纯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老丁“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形象地表现出他对唐大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而悲伤的心理。B.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事,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了老丁去苗家沟村的唐大石家精准扶贫的故事,由人物的言行来构成主要情节,小说脉络清晰。C.小说先写老丁接济式扶贫遭到了局长的批评,再写垒猪圈、买猪崽,又写水淹猪圈、狼叼猪崽,然后写贷款扩建,唐大石脱贫,情节曲折,引人人胜。D.小说语言朴实但富有表现力,如写唐大石家境贫因,寥寥数语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用“灰灰菜”“猪崽”“红毛狼”等口语,增添了小说的乡土气息。8.小说叙写老丁扶贫,着重表现了老丁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9.小说以局长与老丁的一问一答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21·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参军,甚见重。尚书令王肃曾于省中咏《悲平城》诗,勰甚嗟其美,欲使肃更咏,乃失语云:“王公吟咏情性,声律殊佳,可更为诵《悲彭城》诗乎?”肃因戏勰云:“何意《悲平城》为《悲彭城》也?”勰有惭色。莹在座,即云:“所有《悲彭城》,王公自未见耳。”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肃甚嗟赏之。勰亦大悦,退谓莹曰:“即定是神口。今日若不得卿,几为吴子所屈。”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累迁国子祭酒,及出帝登阼,莹以太常行礼,封文安县子。稍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为伯。薨,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节选自《魏书·祖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B.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C.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D.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官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教授。B.登阼,即位。阼是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天子即位时践阼升殿,故借指帝位。C.伯,古代被君主封赏的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位高之人专用,后世也指有封爵的大官或大夫之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莹勤奋好学,酷爱读书。他日夜苦读,父母怕他生病,但阻止不了,他常等父母睡下,偷偷地燃火读书,并遮盖窗户,后被发觉,因此深得赞誉。B.祖莹才思敏捷,处变不惊。元勰想让王肃再吟咏一遍《悲平城》,由于说错名字而觉惭愧,祖莹随机应变当即诵读《悲彭城》,王肃惊叹,元勰大喜。C.祖莹以文见长,世人看重。他在文章创作方面有着独到之处,认为写作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不能随便与他人一起探讨,以防文章失去个性。D.祖莹博闻强识,辨物准确。皇帝下诏让祖莹与李琰之辨别所挖宝印为何世之物,祖莹说是于阗国王在晋太康时献给皇上的礼物,经验证,果如其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2)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参军,甚见重。14.祖莹博学多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具体表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月考)重有感①李商隐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②表已来关右,陶侃③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注)①唐文宗时,宦官专权,皇帝失去权力和自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上表并准备起兵征讨,但朝廷处境依旧,作者有感于此而写了这首诗。②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③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在石头城杀了苏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刘从谏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引出下句。B.次句紧承上句,指出作为一员重臣理应与君主共忧患,“须”字强调义不容辞的责任。C.颔联运用典故写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之事,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D.末联借眼下的京城仍是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16.颈联常为人津津乐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21·广东高三月考)(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范词写“__________________”,以声色点染戍边战士“不寐”之愁。(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虽遭到贬逐、污以罪名,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1·平远县平远中学高三月考)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他是“水利学家”。他拉起我的手,他开始切脉,他在察看我身体里江河湖海的水情。脉有些滑,他说。这不就是说河水快断流了,只有些残水勉强敷衍着河床?他又说,脉有些滞涩。这当然是说,该清淤了,淤泥已堵塞了运河,许多船队搁浅了,天光照不见波影,没有湛然清流,生命在岸上如何能够领略柳浪闻莺?他是“哲学家”。多数时间里他很少说话,他在格物致知,他在沉思。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他总是由果推因,沿波溯源。他说,勿躁勿怒,你当涵养性情,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物我无隔则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正气护持我,则何病之有?他说,旷达些吧通脱些吧,明月在怀,白云在怀,无垠的蔚蓝色时时高悬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则何病之有?这位中医大夫,当然不是这样滔滔不绝地发表他的哲学讲演,不,他常常是沉默和安静的,眉目间透出的是静穆和慈祥。我借阅他的一些行医日记,我觉得我不是在读有关医术的文字,我其实是在读哲学,甚至,他告诉了我许多在哲学著作里读不到的东西。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只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们才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B.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19.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手法,又用了比喻手法,请简要分析。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位中医大夫是比一般医生更高明的医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1.(2021·广东高三月考)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历史上,人类每一次战胜大灾大疫,都离不开科学的发达和技术的进步。②科学思维,始终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③这里的科学,就是指从理性、容观的前提下,发现事物规律,实事求是,得出结论。④有效遏制疫病流行,需要讲究方法,提倡科学和实证的精神。⑤疫病产生的病因是因为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治疗方法?⑦数千年来,人们都是用当时最科学的方法来解释、探讨,从不墨守成规。22.(2021·广东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面是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标识图案,标识色彩为金色。请写出除下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邵东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1·山东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高三月考)材料一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近年来出现了弱化的迹象,城市文学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不过一百多年,但农耕文明史却有数千年,因此,虽然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寓寄之所和心灵故园。尤其是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新机遇。安土重迁、心系家乡、不忘故园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如同福克纳一直在书写他那个“邮票般大小的故乡”,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通俗文学身份使其具有都市文化特征,这使得网络乡村题材作品相对小众化。尽管如此,乡村书写也并未在网络文学中缺席,而且由于作家是在虚拟空间中建立故事,这个虚拟空间要能为人物角色提供停泊身体和精神的港湾,作品因此更能凸显出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一些网络小说的作者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彰显出网络文学也要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形的历史使命。紧扣时代脉搏,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整体性变化,展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脱贫致富的创业实践,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时代精神的新内涵,是当下网络乡村题材写作中的“现象级”主题。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某个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的所在,而是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会消耗很大的时间和体力成本,“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久而久之就强化了故乡意识,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怀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体现在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但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则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2020年8月19日)材料二由起点中文网开创的VIP付费阅读制度被各文学网站相继推行后,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互动”,互动化写作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各大文学网站存储量最多、最受关注的作品大都是在作者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如宫斗、武侠、玄幻等。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文学网站通常会对作品进行分类,自起点中文网分成主站和“女频”开始,网络文学分为“男频”“女频”的模式渐渐深入人心,现已成为网络文学最常见的“分类法”。(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三浅显、直白的小白文成为网络类型小说的主导性语言,它们缺少必要的铺垫和修饰,往往直奔主题,口语化特征极为突出。写手们在持续更新的巨大压力下,不再花心思去推敲语言,语言的主观化色彩较浓,显得随意而粗糙,语体杂糅。只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把人物关系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就算是万事大吉。也就是说,网络小说的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直观化倾向,它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而是让人物不断地说话和行动。就文本属性而言,网络文学文本与传统的印刷文本相比,具有较为突出的互文性。互文性概念是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进一步阐发,指不再局限于对文本的孤立考察,转而关注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传统的文本分析活动习惯性地将文本看作稳定的对象,但在互文性的视野中,一个文本中往往还包含了其他文本的元素,即具有引文性特征。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文本生成的动力机制。在迄今为止的网络文学写作中,互文性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一方面表现为原创性的缺失,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看到不同文本的混杂与嵌入;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突破了单纯的文字文本形式,将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融入文本,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奇特的互文效果。随着语言的重要性的降低,语言很可能在未来网络文本中成为一种装饰和点缀,只发挥注释的功能。在这样的文本环境中,不仅意味着文学语言的退化,而且可能导致文学性乃至文学的退化。(摘编自黄发有《媒介融合与网络文学的前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作家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因为创作的需要,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B.网络小说的作者如果不从熟悉的家乡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就无法反映社会生活变迁。C.网络文学由不断摸索到模式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站的做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D.网络小说的语言存在直观化倾向,重在展现人物的语言、行动,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的发展导致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使得乡土文学出现了弱化的迹象。B.当今一些科幻类作品中,地球甚至太阳系也开始寄寓人类的乡愁,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C.虽然城市化生活发展起来了,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依然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D.文学网站采用的“女频”“男频”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下列不能体现网络文学“互文性”特点的一项是()A.不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本,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B.文本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再属于它的创作者。C.文本间的复杂互动意味着没有绝对独立的文本,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D.引用、参考、仿作、戏拟以及各种的照搬,文本创作方式不胜枚举。4.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存在着文学性退化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C2.A3.B4.①网络文学在线写作使得“互动化”成为主要创作方式;②“不断更”的基本要求给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③网络文学互文性现象突出。5.①首先对乡土文学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变化进行分析,引出作家笔下的乡愁情结;②进而讨论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对不同题材的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具体体现;③总结文学作品中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前景。【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可知,“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而非作家“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曲解文意;B.“如果……就”逻辑错误。原文有“一些网络小说的作者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打动人心的故事反映生活变迁”,推不出“从熟悉的家乡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是“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唯一做法;后文又有“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可知“反映社会生活变迁”还有其它途径;D.说法过于绝对,由材料三第1段“网络小说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可知,选项中“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说法有误。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A.“网络文学的发展导致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使得……”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1段,“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出现了弱化的迹象”是城市化发展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改变导致的。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三第2段,互文性是指“不再局限于对文本的孤立考察,转而关注文本之间的复杂互动”。A、C、D三项均从文本创作的角度阐述了“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文本生成的动力机制”,B项则从文本自身的角度阐述了文本的自足性,不能体现网络文学“互文性”。故选B。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分析材料二可知,互动化写作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材料三承材料二,因为上述原因“写手们巨大压力”,使得“语言的主观化色彩较浓,显得随意而粗糙,语体杂糅”。又提到“互文性的现象非常突出……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奇特的互文效果”,这导致“语言的重要性降低”。分析这些信息,可知正是“互动化”的创作方式、“不断更”的基本要求、互文性现象突出导致网络文学文学性退化,也即网络文学文学性退化的原因。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第一段,首先提出“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虽然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寓寄之所和心灵故园”,故“很多中国作家的笔下也萦绕着一份难解的乡愁情结”。第二段承第一段,谈网络文学在虚拟空间中建立故事,更“能凸显出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综合起来,前两段内容对乡土文学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变化进行分析,引出作家笔下的乡愁情结。第三段,主要谈一些网络作家“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时代精神的新内涵,是当下网络乡村题材写作中的‘现象级’”主题。第四段,写一些幻想类作品的作者,“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三、四段讨论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对不同题材的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具体体现。第五段,“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久而久之就强化了故乡意识”

“工业革命以后…………到了信息时代……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则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总结文学作品中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前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0·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老丁扶贫金光精准扶贫中,局里每名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还剩一户没人帮扶。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老丁是个退伍兵,来到单位二十多年连个副科级都没混上。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老丁包扶的是苗家沟唐大石一家。这家就大石一个劳力,上有79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娃娃,妻子两条腿畸形,只能坐在矮凳子上,以手代脚挪着前行。老丁见唐家的光景确实愁人,就从家里拿来一些衣服被褥,又自掏腰包买了些生活必需品送到唐家。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大石说:“猪要吃饲料,没钱买可咋办?”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原生态猪肉。”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老丁重新收拾了一下唐家的生活用品,又在山墙边续了一间简易房。每周五老丁都随单位的扶贫车过来,帮着割猪草、馇猪食,白天和唐家人一起吃饭,夜里就宿在简易房里,到了周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县城。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那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猪圈灌满了水;老丁的简易房也漏了雨,被褥被雨淋得湿透了。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老丁被雨水淋病了,发高烧,回到县城住了五天医院。当他出院随扶贫车来到唐家时,反少了一头猪崽,他问大石,大石说:“后山沟有红毛狼,夜里听见猪崽叫,起来追时,红毛狼叼着一头猪崽上山坡了。”老丁气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那个空了的猪圈。他和大石上山砍了些黑老鸹刺,围在猪圈旁边,防止红毛狼再来叼猪崽。周六镇上逢集,老丁又买了一头猪崽放进猪圈里。七个月后,老丁帮唐家养的八头黑猪有七头要出栏了,局长说:“老丁养的生态猪市场上可买不到,希望单位的人到唐家消费扶贫。”扶贫日那天,单位的人一拥而上,直接将两头大黑猪“消费”了。之后局长亲自做广告,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将剩余的五头猪卖给了一家大酒店。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那天,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大石想了想,说:“这养猪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就是得操心。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老丁说:“来,闷一口!我明儿到镇上帮你办10万元扶贫贷款,咱们把你后坡的责任田全改成猪场,养上三五十头,就叫它生态猪养殖基地。”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第二天,老丁领着大石到镇上办了贷款,直接订了一卡车水泥,开始按照他的思路一步步实施。晚上老丁和大石干活儿累了,又拿出那天没喝完的粮食酒喝着。这时村支书来了,商量说看能不能以大石的基地为龙头,弄成集约化经营,让有条件且愿意养猪的村民都参与进去。大石对支书说:“那你喝两口。”村支书对着酒瓶就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大石说:“成了。”于是,养猪就成了苗家沟村的主打产业,几茬猪出栏后,苗家沟的生态猪就有了名气,被市里定为脱贫致富典型。三年过去了,老丁的脸变黑了,皱纹也多了起来。唐大石的破旧的瓦屋变成了两层红顶楼房,漂亮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鲜亮的标牌: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大石的两个孩子一个考到省城,一个考进了市师范学院。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的总结会上,老丁做了典型发言。老丁发言时,会场上掌声雷动。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选自《大观》2019年第9期,有改动)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主要叙写了帮扶唐大石的过程中老丁的艰辛付出,但没有忽视局长的作用,如扶贫策略的指导,组织单位的人消费扶贫等。B.老丁与唐大石最终将扶贫项目确定为养猪,是因为“这个项目简单”,而且利用山沟里的草饲养出原生态猪肉,不存在销路问题。C.“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是老丁扶贫的丰硕成果,产业扶贫推动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掌声”是群众对老丁扶贫工作的肯定。D.村支书找唐大石商量,让唐大石带领村民集约化养猪,唐大石让村支书喝两口酒后就答应了此事,表现了唐大石的豪爽、纯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老丁“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形象地表现出他对唐大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而悲伤的心理。B.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事,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了老丁去苗家沟村的唐大石家精准扶贫的故事,由人物的言行来构成主要情节,小说脉络清晰。C.小说先写老丁接济式扶贫遭到了局长的批评,再写垒猪圈、买猪崽,又写水淹猪圈、狼叼猪崽,然后写贷款扩建,唐大石脱贫,情节曲折,引人人胜。D.小说语言朴实但富有表现力,如写唐大石家境贫因,寥寥数语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用“灰灰菜”“猪崽”“红毛狼”等口语,增添了小说的乡土气息。8.小说叙写老丁扶贫,着重表现了老丁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9.小说以局长与老丁的一问一答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6.B7.A8.①虚心接受批评,服从领导安排,对工作不拈轻怕重。②忠于职守,勤劳能干,不怕吃苦。③真诚友善,善于沟通、鼓励。④爱琢磨,有经营头脑。9.①交代老丁在连队当饲养员的经历,使老丁指导唐大石养猪的情节合情合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②与小说开头局长让老丁去扶贫的情节相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③宕开一笔,不再叙写“扶贫”,而通过一问一答,表现人物,突出人物关系的友善、和谐,妙趣横生。④揭示了老丁性格的成因,丰富了人物形象。【分析】6.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不存在销路问题”错误,一则老丁与大石在确定养猪时没有提到“不存在销路问题”,二则文中提到局长帮忙找销路,三则后文中大石提到“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可见“不存在销路问题”于文无据。故选B。7.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A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正确,丢失猪崽不能完全归咎于大石,且从前文中也看不出大石“不争”;另外,“悲伤”夸大了老丁当时的心情。故选A。8.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特征的能力。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要结合文章内容,有理有据,不能用平时背的一些词来套。先要在文中找出该人物的相关内容,再来分不同方面进行概括。当然有时也要适当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形象的设置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会跟写作背景有关。本题只要求概括,并未要求分析,可以只概括形象特点,不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根据“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概括出虚心接受批评,服从领导安排,对工作不拈轻怕重。根据“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概括出忠于职守,勤劳能干,不怕吃苦。根据“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概括出真诚友善,善于沟通、鼓励。根据“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原生态猪肉。’”“老丁说:‘来,闷一口!我明儿到镇上帮你办10万元扶贫贷款,咱们把你后坡的责任田全改成猪场,养上三五十头,就叫它生态猪养殖基地。’”概括出爱琢磨,有经营头脑。9.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般可以从文章的情节内容、结构、人物形象、主题、表达效果等方面思考,每方面一点。当然也没有必要每一个方面都去牵强附会地答一些出来,还要根据文章结尾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另外,回答时也要结合材料内容,不能泛泛而论。小说以局长与老丁的一问一答结尾,人物塑造上,“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老丁的回答交代了他在连队当饲养员的经历,揭示了老丁性格的成因,丰富了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上,“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以局长问老丁结尾,与开头“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局长点将的情节相呼应,首尾圆和;主题上,结尾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突出“局长”与“老丁”人物关系的友善、和谐,使“扶贫”的主题更深刻;艺术效果上,一问一答的结尾方式,使老丁指导唐大石养猪的情节合情合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情节妙趣横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21·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参军,甚见重。尚书令王肃曾于省中咏《悲平城》诗,勰甚嗟其美,欲使肃更咏,乃失语云:“王公吟咏情性,声律殊佳,可更为诵《悲彭城》诗乎?”肃因戏勰云:“何意《悲平城》为《悲彭城》也?”勰有惭色。莹在座,即云:“所有《悲彭城》,王公自未见耳。”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肃甚嗟赏之。勰亦大悦,退谓莹曰:“即定是神口。今日若不得卿,几为吴子所屈。”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累迁国子祭酒,及出帝登阼,莹以太常行礼,封文安县子。稍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为伯。薨,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节选自《魏书·祖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B.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C.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D.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官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教授。B.登阼,即位。阼是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天子即位时践阼升殿,故借指帝位。C.伯,古代被君主封赏的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位高之人专用,后世也指有封爵的大官或大夫之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莹勤奋好学,酷爱读书。他日夜苦读,父母怕他生病,但阻止不了,他常等父母睡下,偷偷地燃火读书,并遮盖窗户,后被发觉,因此深得赞誉。B.祖莹才思敏捷,处变不惊。元勰想让王肃再吟咏一遍《悲平城》,由于说错名字而觉惭愧,祖莹随机应变当即诵读《悲彭城》,王肃惊叹,元勰大喜。C.祖莹以文见长,世人看重。他在文章创作方面有着独到之处,认为写作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不能随便与他人一起探讨,以防文章失去个性。D.祖莹博闻强识,辨物准确。皇帝下诏让祖莹与李琰之辨别所挖宝印为何世之物,祖莹说是于阗国王在晋太康时献给皇上的礼物,经验证,果如其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2)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参军,甚见重。14.祖莹博学多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具体表现。【答案】10.C11.D12.C13.(1)中书监高允常常赞叹说:“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诸生所能赶得上的,终将有远大前途。”(2)祖莹凭借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被征召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很受器重。14.①祖莹讲学误拿《曲礼》,能口诵《尚书》三篇,不漏一字;②高祖令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听后赞赏不已;③祖莹诵读《悲彭城》,替元勰解困;④祖莹能够准确识别古代玉印。【分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中,“士”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AD;“时亦以此多之”中,“时”表时间状语,之前断开,排除AB。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处境困窘失意、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的士大夫,都会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关怀救助,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故选C。11.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后世也指有封爵的大官或大夫之死”错误,大夫的死为“卒”。帝王崩,诸侯薨,士不禄,大夫卒,庶人死。故选D。1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C项,“不能随便与他人一起商榷”错误,原文指写作不能和别人求同。原文“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意思是“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生活经历不同,怎么能会同别人有一样的风格呢?”故选C。13.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1)中“每”,常常;“才器”,才能和器局;“远至”,远大前途。(2)中“拜”,授予官职;“征署”,征召担任;“见”,表被动,被。14.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意思是“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间学生李孝怡的《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礼》放在前面,背诵《尚书》里三篇文章,竟不漏一字”,即祖莹讲学误拿《曲礼》,能口诵《尚书》三篇,不漏一字;“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意思是“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赞叹不已”,即高祖令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听后赞赏不已;“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意思是“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即祖莹诵读《悲彭城》,替元勰解困;“孝昌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意思是“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玉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去辨别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赞他博闻多识”,即祖莹能够准确识别古代玉印。【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参考译文: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县人。祖莹刻苦好学,沉湎于书籍之中,夜以继日,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禁止他苦读却禁止不了。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仆人,等父母睡觉之后,偷偷地燃火读书,用衣被遮住窗户,以防泄漏光亮,被家人发觉。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中书监高允常常赞叹说:“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诸生所能赶得上的,终将有远大前途。”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学生们全部集合,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间学生李孝怡的《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礼》放在前面,背诵《尚书》里三篇文章,竟不漏一字。讲完之后,李孝怡感到惊异,向博士说明了原委,学中师生全都大为惊奇。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赞叹不已。祖莹凭借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被征召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很受器重。尚书令王肃曾经吟咏一首《悲平城诗》,彭城王元勰很是叹赏其文辞优美,想让王肃再吟咏,却失口说:“王公您吟咏情性,词语声律,都特别优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诗》?”王肃就开玩笑说:“怎么《悲平城》变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面有惭愧之色。祖莹当时在座,就说:“有《悲彭城》,只不过是王公您没有见过。”王肃说:“可以为我们读一读。”祖莹应声诵读:“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听罢,很是惊叹赞赏。元勰也大为高兴,回来对祖莹说:“你真是神嘴啊。今天若不是你,我差点被吴子所压服。”祖莹以文学为世人所重,他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生活经历不同,怎么能会同别人有一样的风格呢?”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处境困窘失意、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的士大夫,都会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关怀救助,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玉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去辨别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赞他博闻多识。他多次升迁后担任国子祭酒,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卿的身份主持大礼,被封为文安县子。渐渐地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封为伯爵。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月考)重有感①李商隐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②表已来关右,陶侃③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注)①唐文宗时,宦官专权,皇帝失去权力和自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上表并准备起兵征讨,但朝廷处境依旧,作者有感于此而写了这首诗。②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③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在石头城杀了苏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刘从谏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引出下句。B.次句紧承上句,指出作为一员重臣理应与君主共忧患,“须”字强调义不容辞的责任。C.颔联运用典故写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之事,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D.末联借眼下的京城仍是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16.颈联常为人津津乐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答案】15.C16.①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喻指皇帝长期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喻指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两个比喻的使用使诗歌更加含蓄,耐人寻味。②“岂有”点明这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事实,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更无”点明这是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失望。【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理解错误。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东汉初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征讨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这里用来指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这里用来表达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期望。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内容、手法、情感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分析具体诗句的表达特点,是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或是抒情,等等。再结合诗句的修辞手法等来具体分析诗句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情感。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水”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与上面的“须共”“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21·广东高三月考)(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范词写“__________________”,以声色点染戍边战士“不寐”之愁。(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而韩愈所定义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虽遭到贬逐、污以罪名,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悠”“授”“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1·平远县平远中学高三月考)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他是“水利学家”。他拉起我的手,他开始切脉,他在察看我身体里江河湖海的水情。脉有些滑,他说。这不就是说河水快断流了,只有些残水勉强敷衍着河床?他又说,脉有些滞涩。这当然是说,该清淤了,淤泥已堵塞了运河,许多船队搁浅了,天光照不见波影,没有湛然清流,生命在岸上如何能够领略柳浪闻莺?他是“哲学家”。多数时间里他很少说话,他在格物致知,他在沉思。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他总是由果推因,沿波溯源。他说,勿躁勿怒,你当涵养性情,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物我无隔则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正气护持我,则何病之有?他说,旷达些吧通脱些吧,明月在怀,白云在怀,无垠的蔚蓝色时时高悬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则何病之有?这位中医大夫,当然不是这样滔滔不绝地发表他的哲学讲演,不,他常常是沉默和安静的,眉目间透出的是静穆和慈祥。我借阅他的一些行医日记,我觉得我不是在读有关医术的文字,我其实是在读哲学,甚至,他告诉了我许多在哲学著作里读不到的东西。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只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们才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B.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19.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手法,又用了比喻手法,请简要分析。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位中医大夫是比一般医生更高明的医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B19.(1)“蔚蓝色”代指“天空”,以特征代本体,两者体现的是相关性,属于借代。(2)“无垠的蔚蓝色”所代指的“广阔纯净的天空”是喻体,与本体“开阔纯洁的心胸”具有相似性,属于比喻。20.①原句采用因果关系,更能突出强调中医大夫的高明;②原句先否定后肯定,形成表意反差,出人意表;③原句与开头照应,形成反复回环之美。【分析】18.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水利学家”“哲学家”,结合该语段内容分析,表特殊含义。A项,引用诗句,表直接引用。B项,表特殊含义。C项,表着重强调。D项,“大师”“发扬国光”属反语,“大师”不是取本义,表反语和讽刺。故选B。19.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结合“明月”“白云”“至人的品格”等分析,此处“蔚蓝色”可以指天空,天空可以是蓝颜色的,两者体现的是相关性,属于借代。结合“明月在怀,白云在怀”“至人的品格”分析,“无垠的蔚蓝色”应该是代指“广阔纯净的天空”,语境主要讲“旷达纯洁的心胸”,“无垠的蔚蓝色”作为喻体,与语境主体“心胸”具有相似特征,属于比喻。20.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原句采用因果关系,用“只因为”,强调原因,突出中医大夫的高明。结合“不像是……是……”分析,前句采用否定形式,后句为肯定形式,前后形成反差,出人意料。结合开头内容“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分析,文末点明“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前后照应,形成反复回环之美。改句没有这样的效果。21.(2021·广东高三月考)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历史上,人类每一次战胜大灾大疫,都离不开科学的发达和技术的进步。②科学思维,始终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③这里的科学,就是指从理性、容观的前提下,发现事物规律,实事求是,得出结论。④有效遏制疫病流行,需要讲究方法,提倡科学和实证的精神。⑤疫病产生的病因是因为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治疗方法?⑦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