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易错基础选择题(一)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世界史易错基础选择题(一)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世界史易错基础选择题(一)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世界史易错基础选择题(一)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世界史易错基础选择题(一)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世界史易错基础题(一)1.一首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其中的“他”指的是()A.尼罗河B.法老C.金字塔 D.祭司2.下图反映世界古代五大区域的文明,其中,最早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中央集权的是在()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以上材料说明在古印度各种姓()A.法律地位不同B.社会权利不同C.责任义务不同D.社会观念不同4.“它的规模不及圣彼得大教堂的四分之一,但却展示了宇宙的形象;它的比例如此完美,在人们注视着那天际般的穹顶时,关于它的体量的概念不复存在。它向天空敞开着,它那宽广的穹顶由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外部世界所照亮。”“它”指的是()A.帕特农神庙 B.万神殿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D.西斯廷小教堂5.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女人气质,又被称为女性柱,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如下图)。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A.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B.反映了希腊女性地位提高C.表明了希腊建筑艺术高超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6.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B.外邦人占一定比例有利于民主的发展C.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D.自由民从事工商业造成小国寡民状态7.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8.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国家是()A.马其顿

B.波斯C.罗马

D.阿拉伯9.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10.如右图所示,公元2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图达到最大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希腊C.古巴比伦

D.罗马帝国11.“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12.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最后一站()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13.“—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14.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15.下列说法符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的是()①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②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形态;③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④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1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奥斯曼及其后继者的力量大部分来自源源而来的伊斯兰教勇士。他们不断地从中东各地前来与伊斯兰教的基督教敌人作战。而信仰基督教的农民因受到地主和教会官员的残酷剥削,也大为不满,他们接受这些土耳其人,甚至向土耳其人欢呼致贺,把他们当作将自己从无法忍受的命运中解救出来的救助者。”这说明()A.奥斯曼帝国矛盾重重B.拜占庭帝国内忧外患C.查理曼帝国分崩离析D.罗马天主教众叛亲离18.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其特点包括()①政治分裂割据②经济为庄园制③教会地位显赫④王权至高无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有可能是()A.阿拉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罗马帝国20.下列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21.笈多王朝(GuptaDynasty,约320年~约540年)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A.统治范围几乎遍及整个印度半岛B.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C.佛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D.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22.中古时期,南亚印度地区先后建立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4世纪初期笈多帝国统一恒河流域B.笈多帝国实行政教合一体制C.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家D.德里苏丹国家以印度教为国教23.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中写道:“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下列属于该民族在公元7世纪为汲取外国文明而采取的改革措施的是()A.实行贵族世袭制 B.将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设立“智慧官” D.改穿汉服、改说汉语24.非洲是较早产生文明的地区,也是文明发展迟缓的地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孤立,与世隔绝②长期遭受殖民入侵③黑奴贸易造成巨大经济、人力损失④缺乏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动力,自甘落后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25.非洲文明中有许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格言,例如“等“牲口可以被继承,人应该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主意,再去请教别人”……上述两条格言可以说明()A.非洲人历来注重财产继承问题B.非洲文明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C.非洲人善于思考哲学问题D.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26.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分别是欧、亚、非、美四大地区的重要国家。下列有关四大帝国共同之处的论述正确的是()A.四大帝国在15世纪初均达到鼎盛时期B.四大帝国都很重视对外贸易C.四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大权D.四大帝国都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27.在古代美洲文明的进程中,玛雅文明曾被誉为“美洲的希腊”。这主要因为玛雅文明()A.与希腊文明有相同的内容 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地位C.最早被欧洲希腊人发现 D.与希腊文明一样,以商贸见长28.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频繁B.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与掠夺C.黄金交易的缩水和其他东海岸非洲文明的衰落D.种族屠杀的影响29.14、15世纪欧洲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依靠香料,所以人们对香料需求量十分大,但利润丰富的香料贸易先被阿拉伯商人垄断,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于是,欧洲人开始焦躁不安了。这说明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是()A.扭转中西贸易逆差B.打破土耳其帝国的垄断C.重新开辟新的贸易通道D.工业文明扩张的必然性30.下列著名航海家,曾经到过太平洋的有()A.②③④B.④C.③④D.①②31.哥伦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绝。学生在讨论王室拒绝的原因时提出以下四个观点,较为合理的是()甲:王室在转口贸易中拥有高额利润乙:东进前往印度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丙:在此之前的迪亚士已然直达印度丁:达·伽马航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A.甲B.乙C.丙D.丁32.《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 D.麦哲伦33.新航路开辟以后,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某国船员在经过台湾海面时,高呼“福尔摩沙”,即“美丽之岛”。这里说的某国船员最有可能是()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荷兰人 D.英国人34.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35.“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换言之,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说法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是()A.新航路开辟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结果B.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欧洲封建统治的巩固C.新航路开辟促成欧洲反天主教会力量联合D.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率先支持探险36.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B.明朝的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于海外殖民37.1675年,一位西班牙人说:“整个世界在为西班牙工作,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吧;让佛罗伦萨满意地生产衣服吧……我们的资本会满足它们的。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所有的国家都在为马德里训练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西班牙()A.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B.控制了世界的商品贸易C.已完成了商业革命进程D.最终走向衰落的必然性38.“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39.“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40.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A.荷兰发达的航运业B.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D.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41.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D.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2.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43.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客观上反映了()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44.《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在定居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世界史易错基础题(一)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叙述“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可以否定BD项;金字塔没有什么给他人馈赠礼物,所以C错误,而尼罗河则是恩施众生,A正确。2.【答案】B【解析】上图中反映了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两河流域等五个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地区。其中,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最早实现了统一并建立了中央集权,早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拥有绝对权威,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巴比伦将两河流域南北两部统一为奴隶制的中央集权王朝是在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治时期;C选项错误,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最早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中央集权是在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D选项错误,古印度最早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3.【答案】A【解析】法典规定,各种姓受到辱骂和侮辱,受到的处罚不同,因此选A。4.【答案】B【解析】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故B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多利克柱式神庙,故A不符合题意;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最高建筑,继承和发展了古罗马的圆顶技术,而西斯廷小教堂最著名的是教堂内的天顶壁画,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A【解析】“轻松活泼、优雅高贵的女人气质”等字眼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所以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也就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选A符合题意;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力,希腊女性地位并不高,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权利的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外邦人、自由民和妇女没有民主权利,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A项正确;排除B、C、D。7.【答案】A【解析】据材料“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故A正确。BCD在亚洲和非洲,故排除。8.【答案】B【解析】据材料“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波斯帝国的史实,故B正确,ACD排除。9.【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强调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0.【答案】D【解析】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在公元2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图达到最大,故D正确,排除ABC。11.【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世纪时中国处于汉朝时期。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1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非文明古国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文明古国从东到西的顺序应该是: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因而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最后一站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埃及属于非洲。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结合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是用战争冲突的方式,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和马可•波罗来华是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A.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和佛教传入中国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平方式,而亚历山大东征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暴力冲突方式。所以,人类的交往有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故A符合题意;BCD.这三项都不能全面概括主题,故排除BCD。14.【答案】B【解析】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在森林树下,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佃户之间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故选B。15.【答案】C【解析】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通过采邑制度建立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是商品经济形态;法兰克王国时期,基督教成为国教,后来基督教神学居于统治地位,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①③④符合题意,故C正确;ABD.综上所述,②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排除AB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和外族的打击下,476年灭亡.长期的战争和动荡使古代罗马和希腊的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相对稳定的东罗马帝国抵抗住外族入侵,保存了大量的古罗马希腊的文化。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及内容看,此帝国应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故B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并未保存古典文化,选项A排除;阿拉伯帝、奥斯曼帝国国信仰伊斯兰教,与材料中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不符,排除C、D。【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帝国是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遭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不断侵扰,面临严重的外部危机。但由于受到地主和教会官员的残酷剥削,信仰基督教的农民也心生不满转而寄希望于土耳其人的救助,导致拜占庭帝国内忧外患,故B符合题意;据上分析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的内忧外患,而不是奥斯曼帝国,故A错误;查理曼帝国分崩离析是8世纪,与材料不符,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罗马天主教众叛亲离,D错误。【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实行封君封臣制,各级封建主相对独立,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其基本经济组织为庄园制,基督教会地位显赫,但是王权相对较弱,服从教权,故A项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帝国的相关史实。解题时紧扣“盛行伊斯兰教”“首都巴格达”,据此可以直接判断该帝国指的是阿拉伯帝国,回顾已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故选A。【答案】B【解析】ACD.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B.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地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帝国,罗马于公元2世纪时成为地跨三洲的国家,拜占庭帝国基本继承了原古罗马帝国的东部领土,本身建立时就是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阿拉伯帝国于8世纪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制帝国。由此分析,B项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4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大部分地区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答案】C【解析】4世纪初期笈多帝国控制的是恒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仍处于分裂状态,故此A项错误,实行政教合一的是德里苏丹国家,不是笈多帝国,故此B项错误,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故此D项错误。【答案】B【解析】B.根据题干给出的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和7世纪可知是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的大化改新开始了。其中为汲取外国文明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在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故B符合题意。ACD.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24.【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根据题中所述内容并结合所需知识,非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于亚欧两大洲相对孤立,同时非洲曾长期遭受殖民侵略,尤其是黑奴贸易对其危害严重,这些方面都是造成非洲文明落后的因素,故此A项正确,非洲地区并未自甘落后,故此④错误。25.【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中“牲口可以被继承,人应该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主意,再去请教别人”等关键词可以分析出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故答案选D;A历来无法体现,也只能体现材料中财产继承,人应该自己选择无法体现;B同样是片面体现材料的部分观点;C材料中的观点尚未上升到哲学的高度。26.【答案】C【解析】15世纪时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已经被攻陷,帝国灭亡,故A不正确;B四大帝国并不都是重视对外贸易,故B不正确;奥斯曼帝国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故D不正确;四大帝国都是由最高统治者掌握大权;故答案选C。27.【答案】B【解析】在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人是中美洲的主要居民。他们广泛分布在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兹。玛雅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远在公元前1500年,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被后人称誉为“美洲的希腊”,因此选B。【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津巴布韦的文明在13世纪到16世纪达到顶峰,大津巴布韦的衰落有多个原因,其中黄金交易的缩水和其他东海岸非洲文明的衰落是两个主要的原因,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商路引起了商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葡萄牙为了重新开辟新的贸易通道,开始开辟新航路,故C项正确。【答案】B【解析】迪亚士和达·伽马都是从葡萄牙出发,试图绕过非洲南端向东航行,前者最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后者最远到达印度,他们都没有进入太平洋,故①②不符合题意。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探索新航线,到达美洲大陆后,他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印度,没有继续向前航行,也没有进入太平洋,故③不符合题意。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且麦哲伦丧生于菲律宾,从其船队经过的航线看,他到过太平洋。故选B项。【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达·伽马到达了印度,故哥伦布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可能会遭到王室拒绝,故B项正确。【答案】C【解析】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与材料中“他已环绕非洲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