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_第1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_第2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_第3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_第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

经典设计方法-2

2008年4月1

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经典设计方法

5.1连续域一离散化设计

5.2数字P1D控制器设计

5.3控制系统z平面设计性能指标要求

5.4N平面根轨迹设计

5.5w,变换及频率域设计

2

5.2数字P1D控制器设计

哨e(t)c⑴

一►(一口⑸一►执行机构一►被控对象飞

根据偏差的---------测量装置-----------------

•比例

(Proportional),Kp

•积分(工ntegral),1/s

•微分(Derivative),s

进行控制(简称P1D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

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

•优点:

-原理简单

-通用性强

-便于调试

3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比例控制器:u(t)=kpe(t)

kpT,增益增大,调节作用强,输出易产生振荡

•比例积分(PI)控制器:

1t

滞后网络,消除静差[e(/)+—fe(t)dt

PTJo

•比例微分(PD)控制器:】

超前网络,改善动特性K«)=勺4⑺+7。也”]

提高系统频带'dt

•P1D调节器:综合调节动、静态特性

•适用于一般工业过程控制,对象模型参数模糊,依据经验

调试;航空航天对象,控制更为精确,仅靠P工D不够

4

5.2.1数字PID基本算法

1.模拟P1D控制算法的离散化

模拟PID控制器的基本规律:

1,U(s)(1、

u(t)=Ke(t)dt+Tde(t)/dt]D(5)=77T=K"丁+丁都

PIJoDE(s)P\TF)

离散化t«kT(k=0,1,2,…/。⑺xe(kT)

心至八八,5T、

向后r差分:\fe((t)d,t。汇3e(iT)、T=TrV'e(5iT)-d--e-(--t-)-«-e--(--k--T---)----e---[--(-k----i--)-T---]--

z=o/=odtT

k7均用k简化表示TkT

M(4)=K{e(4)+—Ze(z)+—[e(k)~e(k-1)]}

T…T

k

=K0e(左)+K/Ze⑴+K/e")-e"-1)]

f=05

位置式算法的问题

〃(左)=K.e")+K/Ze(i)+KD[e(k)-e(k-1)]

z=0

•U(k)对应于执行机构的位置,叫位置式算法

•U(k)与e(i),i=0J,2,…k有关,需要所有k个点上的

值,计算费时,存储量大

•U(k)对应于执行机构的位置,生产上不安全

如果出现计算机故障,U(k)=O,位置突然变为0,不安

6

2.Pl:D的增量式算法

u(k)=K*(左)+K/Ze(i)+KD[e(k)-e(k-1)]

1=0

k-\

〃(左—1)=Kpe(k—1)+K/£e(i)+K/e(k-1)-e(k-2)]

仅对应执行机构(如阀门)位置的改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w(A:)J=u(k)—u(k—1)

=Kp[e(k)—e"—1)]+K-(左)+KJe(左)—2e(左—1)+e"—2)]

算法优点:

(1)较为安全。因为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输出控制指令

为零时,执行机构的位置(如阀门的开度)仍可保持前一步

的位置,不会给被控对象带来较大的扰动。

(2)计算时不需进行累加,仅需最近几次误差的采样值。

主要问题: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控制指令全量的累加)

需要用计算机外的其他的硬件(如步进电机)实现。

图5-21P1D计算机控制系统

a一位置式算法b—增量式算法

8

5.2.2数字P1D控制算法改进

工、抗积分饱和算法

(1)积分饱和的原因及影响

-如果长时间出现偏差或偏差较大,计算输出的控制量

很大,超出D/A转换器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

-执行机构已到极限位置,仍不能消除偏差,且由于积

分作用,尽管PID控制器所得的运算结果继续增大,

但执行机构已无相应的动作,这就称为积分饱和。

-当控制量达到饱和后,控制不起作用,闭环控制系统

相当于被断开。

9

小信号控制下,控制饱和值不变,

在同样给定值时,

积分器没有饱和的但系统给定值加大,

控制作用没有饱和限

响应曲线。使控制作用出现饱和

制时的仿真曲线。

时的仿真曲线

10

1.抗积分饱和算法(2)积分饱和抑制

①积分分离法:

基本控制思想:

无积分分离

的响应曲线

有积分分离

的响应曲线

•规定门限值£;

•误差e(k)>ja=0

(取消积分);

•误差e(k)<=ja=l

(引入积分)

图5-23积分分离法11

(2)积分饱和抑制

②遇限削弱积分法:

-基本思想:

•当控制量进入饱和区后,只执行削弱积分项的累加,

不进行增大积分项的累加。即系统在计算u(k)时,

先判断u(kT)是否超过门限值。若超过某个方向

门限值时,积分只累加反方向的e(k)值。

"若以女-l)2Mmax且C(左)20不进行积分累加;

若e(左)<0进行积分累加。

具体算式为:Y

若〃(左-l)«%n且e(左)<°不进行积分累加;

I若e(k)>0进行积分累加。

12

(2)积分饱和抑制

③饱和停止积分法:

-基本思想:

•当控制作用达到饱和时,停止积分器积分,而控制

器输出未饱和时,积分器仍正常积分。

一特点:

•简单易行,但不如上一种方法容易使系统退出饱和

「若>u不进行积分运算;

\7max

具体算式为:Y

一若M(左-1)<l/max进行积分运算。

13

(2)积分饱和抑制

④反馈抑制积分饱和法:

-基本思想:

•测量执行机构的输入与输出,并形成误差es,将该信号经过

增益1/,反馈至积分器输入端,降低积分器输出。

•当执行机构未饱和时,es=0;

•当执行机构饱和时,附加反馈通道使误差信号es趋于零,使

控制器输出处于饱和极限。

方案要求:

•系统可以测量执行机构的输出。

•若无法测量执行机构的输出,可

以在执行机构之前加入执行机构

带饱和限幅的静态数学模型,利

用该模型形成误差4,并构成附

加反馈通道。

图5-24反馈抑制积分饱和法

14

引入微分改善了系统的动

2,微分算法的改进态特性,但由于微分放大噪声

的作用也极易引进高频干扰。

⑴31tB献出需微分环节难于实现

IKp工KTs\

U(s)=/+-p?D-£(s)=Up(s)+U/(s)+U0(s)

、s1+TfS,

KTS

PD.九口⑺,、T,fde。)

uD(S)=PE(S)

1+T「s

u{k}-u{k-1)e{k}-e{k-1)

〜(k)+T{q----------2-------------------二KpTD---------------------

TT

KpTpT

“D(左)=D(1)+^^

T+T\TT+'

KT­...........:

u=au-1)+---匚(1--e{k-1)]

不完全微分T:...........:

P1D位置算法k

u(k)=Kpe(k)+K1e(i)+n工)

i=0

15

不完全微分P1D与基本PID控制作用比较

•在e(k)发生阶跃突变时,

J-完全微分作用仅在控制作用发生的一个周期内起作用;

-不完全微分作用则是按指数规律逐渐衰减到零,可以

延续几个周期,且第一个周期的微分作用减弱。

图5-26不完全微分的阶跃响应16

2,微分算法的改进

(2)微分先行P1D

都有微分作用。只对输出量微余。

适用于给定值频繁

图5・27微分先行结构图升降的场合,可以

避免因输入变动而

在输出上产生跃变

\7

17

5.2.3PID调节参数的整定

1)扩充临界比例度法(临界放大系数法)

(1)选择一个足弊短的采样周期T,通常可选择采样周期为被控对

象纯滞后时间的1/10。

(2)用选定的T使系统工作。这时,去掉数字控制器的积分作用和

微分作用,只保留比例作用。然后逐渐减小比例度

6(=1/KP),

直到系统发生持续等幅振荡。记下此时的临界比例度6卜及系统

的临界振荡周期Tk(即振荡波形的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

(3)选择控制度

00

控制度二-------

J[e«)d£]模拟

(4)根据选定的控制度,查表5T,

求得T、4、儿的值。

图5-30等幅振荡曲线

(5)按计算所得参数投入在线运行,观察效果,如果性能不满意,

可根据经验和对P、I、D各控制项作用的理解,进一步调节参数,

直到满怠为止。18

表5・工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整定参数

控制度控制规律

T/TkTt/TkTD/Tk

PI0.030.530.88—

1.05

PID0.0140.630.490.14

PI0.050.490.91—

JL•■U

PID0.0430.470.470.16

PI0.140.420.99—

•JU

PID0.090.340.430.20

PI0.220.361.05—

2.0

PID0.160.270.400.22

19

2)扩充阶跃响应曲线法

整定步骤:

(1)数字控制器不接入系统,将被控对象的被控制量调到给定值

附近,并使其稳定下来,然后测出对象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在对象响应曲线的拐点处作一切线,求出纯滞后时间T和时

间常数Tm以及它们的比值Tin/<。

(3)选择控制度

(4)查表5-2,即可求得数字控制器的埠、T[、丁口及采样周期兀

10

o8

o6

♦4

o

•2

o

o1

o-J--------------1--------------1-------------—•-的

15202530

一TLTm—

815-31对象的响应曲线20

表5-2扩充阶跃响应曲线法P工D参数

控制度控制规律

T/TKp/Tm/TTj/TTD/T

PI0.100.843.4—

1.05

PID0.051.152.00.45

PI0.200.783.6—

JL

PID0.161.01.90.55

PI0.50.683.9—

1•3U

PID0.340.851.620.65

PI0.800.574.2—

2.0

PID0.600.601.500.82

21

3)试凑法确定P工D参数

整定步骤:

(1)首先只整定比例部分。比例系数须由小变大,观察相应

的系统响应,直到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系统

若无静差或静差已小到允许范围内,并且响应效果良好,

那么只须用比例调节器即可。

(2)若稳态误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加入积分控制。整

定时先置积分时间7y为一较大值,并将经第1步整定得到

的人减小些,然后减小心,并使系统在保持良好动态响

应的情况下,消除稳态误差。这种调整可根据响应曲线的

状态,反复改变为及心,以期得到满意的控制过程。

(3)若使用PI调节器消除了稳态误差,但动态过程仍不能满

意,则可加入微分环节。在第2步整定的基础上,逐步增

大与,同时相应地改变切口71,逐步试凑以获得满意的调

节效果。

22

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经典设计方法

5.1连续域一离散化设计

5.2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5.3控制系统z平面设计性能指标要求

5.4N平面根轨迹设计

5.5w,变换及频率域设计

23

连续域■离散化设计方法:

•控制器:D(s)^D(z),G(s)不变;

•近似代替的方法,T越小,D(N)性能越接近D(s);

•在连续域设计D(s),直接变换控制律;

•输出为连续信号

24

离散域直接设计方法:

•G(s)fG(z),被控对象离散化(忽略测量环节

的动态过程)

•T任意(可以自行设计T)

•直接在离散域(时间域,频率域)设计D(z)

・保证输出采样点上的特性

­适合于纯离散系统

&Z)

G⑵------------

25

由于多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连续的,设计时

所给定的性能指标要求,基本上与连续系统设计时相同。因

此,若在Z平面上直接进行离散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将连

续系统的性能指标转换为Z平面的描述。

5.3.1时域性能指标要求

1.稳定性要求(在N平面判断极点位置)

2.系统稳态特性的要求:

-系统在一定指令及干扰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的大小

-影响稳态误差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类型及开环放大系数。

(与连续系统相同)

3.系统动态特性要求:

-主要以春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升起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

间来表示O

-任意高阶系统动态指标是由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决定的,并且很难计

算。但在很多情况下,高阶系统中都有一对主导极点,这时可把高

阶系统近似看作二阶系统来研究。

26

动态指标的求取(二阶连续系统)

C(s)%

①(S)=0<^<1

2

R(s)s~+2^a)ns+0)

Re(s)=-

特征根为实部和虚部:Im(s)=①nJ_"

-^CDt.

e/-7

单位阶跃响应c«)=1-i——7sll1(%41-Jt+arccosJ)

•动态指标如下:

"超调量b%=6-遽/正了义100%(1)连续系统设计:

依据给定的O%),

-上升时间tr=5—arccosj)/lm(s)(2)tr或tp,ts确定己,

,八特征根实部和虚部

一峰值时间tp=兀/Im(5)

-调节时间()误差带)t°3.5/Re(s)(4)

5%sv7

27

离散系统设计确定极点位置

•依据设计要求,获得S域极点,离散化到Z平面

•依据给定的指标要求,利用Z平面等阻尼比线、

等Re线,等Im线确定z域理想极点的位置

28

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经典设计方法

5.1连续域一离散化设计

5.2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5.3控制系统z平面设计性能指标要求

5.4z平面根轨迹设计

5.5w,变换及频率域设计

29

5.4.1z平面根轨迹

R(z)_Irv、I」c、IC(Z)

系统闭环脉冲传函—*\+)-----*O(z)--------*G(z)-------

C(z)D(z)G(z)

图5-33离散控制系统

R(z)l+Q(z)G(z)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D(Z)为数字控制器1+D(z)G(z)=0

G(z)为广义被控对象

连续系统闭环特征方程

「l-e"1

G(z)=Z----------G(s)1+D(s)G(s)=0

结论: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闭环特征

方程形式完全工挂.。连续系统中根轨迹

的定义及绘制法则:在Z域完全适用・

/

Z平面根轨迹应相对于单位圆来分析

形状不同(Z变换的非线性关系)30

离散系统中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开环传递函数

长11-z,)根轨迹方程K“仁-z,)

O(z)G(z)=,;4।——i=i__________

nn

n(z-p)Q(Z)G(Z)=-In(z-,)

nk-Pi

AA1mn

z=1-»■»

~ZN(z-Zj)—ZN(z—2)=(2k+1)〃

rr\z-z.i=if-i

31'k=0,±l,±2,-

根轨迹的绘制:

•起于开环极点,止于开环零点

•z平面的临界放大系数由根轨迹与单位圆的交点求得

•脉冲响应过程由Z平面极点位置决定(例题)

31

Z平面根轨迹的特点:

1.z平面极点的密集度很高,s域(-oc,0)的

极点,集中于z域(0,1)之间,z平面相

邻的极点,其脉冲响应有较大的区别;

特别是z=l附近,极点密集,由等占线可看

出,相邻极点;相差大,性能差别大;

2.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有附加零点,系统变

化,可能变为非最小相位系统,影响根轨

迹和动态响应O

3.z平面根轨迹与采样周期T有关,T改变,有

时稳定系统会变为不稳定系统

32

5.4.2z平面根轨迹设计方法

根轨迹法实质上是一种闭环极点的配置技术,即通过反复试凑,设计控

制器的结构和参数,使整个闭环系统的主导板点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上。

1.设计步骤

⑴根据给定的时域指标,在Z平面画出期望极点的允许范围;

⑵设计数字控制器〃(Z):

先求出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Fl-e-r1

G(z)=Z-----------G(s)

然后确定控制器D(z)的结构形式S

z-Z

常用控制器有一阶相位超前及相Q(z)=Kc——

位滞后环节(零极对消):z-Pc

若要求数字控制器不影响系统的稳态性能,则要求:

。(z)-11-Z,

(3)进行数字仿真研究,检验闭环系统的动态响应(零点影响)。

(4)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D(z)算法。33

根轨迹设计例题

例:太阳光源跟踪系统的离散化根轨迹设计,采样周期T=O.ls

性能指标要求:cr%<15%0.55sts<Is>5

(1)确定理想根轨迹位置

cr%=e竭”"针x100%<15%nJ>0.517

3.5

tsx------<15=>z域同心圆半径尸40.5

Re(5)实部real

5-28

7i-arccos4

-------------<0.55snz域射线9=TIm(s)>22

Im(s)34

(2)设计数字控制器,设D(z尸1

「l—e”口八….911z+0.3941

a(7\-7-------------U-----------2R235----------------------------------

s5(5+29.6869)(z-l)(z-0.0514)

10RootLocus

•-

8

,理想的根一

・根轨迹

值控

o6轨迹范围用

o4

O2,

00.394得

S20.0514极

Q4

。6

S8

L0

51

1

-1.O-0.500.51.01.5

实部real

5-29

D(z)=l35

(3)根轨迹设计一零极点抵消法设计D(z)

z-0.0514D(N)零点抵消G(z)衰减慢的极点

Q(z)=kc------------------

z

z-0.0514z+0.3941z+0.3941

Q(z)G(z);左------------------x2.8235-----------------------------=K-----------------

z(z-l)(z-0.0514)z(z-1)

L

K=2.8235左

cS.O-闭环Im稳定的

S.8根轨迹增益区域

.46

S

12

K、=—lim(z-l)Q(z)G(z)。O

Tz.i20.3941

崎40.0514

选定闭

1z+0.3941。

环极点

二—lim(z-1)K----------------->5

S6z=0.2979+j0.2657

Tz-1z(2-1)

S8左=0.4043

L0

1

1

K>0.3587-0.500.51.01.5

实部real

5-31

k>A:/2.8235=0.3587/2.8235=0.127z-0.0514

D(z)=0.18

z36

仿真结果

00,511.622.533.544.557

time/sec.

设计举例(pl74,例5・6)—伺服系统根轨迹设计

系统设计指标(与前例题相同,采样周期丁=O.:Ls)

-超调量o%=15%;

-升起时间tr<0.55s;-调节时间ts<ls;

-静态速度误差Kv>5o

(工)设计指标与N平面期望极点位置JN域同心圆半径「<0.5

O

根据设计指标计算得:------LN域射线0>TIm(5)=22

J>0.517

图5-36理想的

z平面极点范围

38

(2)设计数字控制器D(z)

被控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㊀Matlab指令》

num=[20];

den=[l100];n=[00.07360.0528]

[[n,d]=c2dm(num,den,0.1/zoh,)d=[1.0000-1,36790.3679]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1-e*20](z+0.7174)

G(z)=Z---------------------------=0.0736--------------------------------

ss(s+10)J(z-l)(z-0.3679)

先可取控制器为纯比例环节

D(z)=kd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_k

结论:根轨迹没有进入期望极点范围

改进控制器D(z)的设计

采用零极对消法,选用Z)(Z)「(Z*3679)得到:

z

(z+0.7174)(z+0.7174)

O(z)G(z)=0.0736〃----------------=K----------------

z(z-1)z(z-1)

利用Matlab指令

[K,pole]=rloefind(num,den),RootLocus

可在选定极点位置后自动计算得:

希望极点:0.3485±j0.3096

根轨迹增益K=0.3030

控制器增益kd=K/0.0736口

4.2(z-0.3679)

控制器传函D(z)=------------------------

z(z-1)-14500.5115

系统静态速度1系统的根轨迹

k、=—lim(z-1)D(z)G(z)

误差系数Tz->i

10.3030(z+0.7174)

一(z—l)------------------------=5.2>5

0.1(Z-1)2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40

(3)系统时域仿真

•结论:

-该系统较好地满

足了给定的时域

动态性能要求。

图5・39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41

关于零极点的精确对消

•离散系统极点集中,精确对消较难做到,

•尤其在N=[附近,要求计算机的存储位数高,

很难精确对消

•不能精确对消时可能会造成系统不稳定

,Im

42

第5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经典设计方法

5.1连续域一离散化设计

5.2数字P1D控制器设计

5.3控制系统z平面设计性能指标要求

5.4z平面根轨迹设计

5.5w,变换及频率域设计

43

5.3.2频域性能指标要求

从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特性:

1.低频段:反映系统的稳态特性

低频段斜率一系统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