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班级:姓名:学号:前言学生选课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学生选课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手段。主要介绍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开设的课程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教务系统数据量也不断上涨,以往随堂选课的方法易造成选课系统的盲目性和教务处处理数据的繁重性,为减轻教务处的工作,以及让每个学生选到自己所喜欢的科目。考虑建立一个方便、快速、公平和符合学分制管理制度的选课平台和应用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在学生选课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它提高了信息的开放性,大大地改善了学生、教师对其最新信息查询的准确性。它对于开展学生选课和信息查询的一种较为先进的选课模式,它对于发挥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提高学校课程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意义,并且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结合学生选课管理的实际需要,完成了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以及测试与调试。本次设计基于游览器/服务器结构网上选课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简单介绍了系统各功能模块及数据库的设计,设计出登陆,选课,查询等一系列功能关键词:网上选课数据库管理系统选课目录第一章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21.1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21.2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21.2.1技术可行性研究··········································································21.2.2经济可行性研究··········································································31.2.3社会可行性研究···········································································31.3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需求分析·················································3第二章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32.1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计·······················································32.2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42.3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概念结构设计················································52.4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7第三章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83.1学生选课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图··························································83.2学生选课信息管理关键功能流程图···················································93.3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10第四章系统的调试与运行······································································11第五章总结·························································································12参考文献······························································································12第一章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1.1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学生选课系统含登录验证模块、学生选课模块、管理员模块和教师查询模块。学生通过本系统,可透过浏览器查询课程安排、教师及选课情况等;管理员通过本系统,可对全校学生进行选修课的统筹管理,如修改、添加、查询、删除等,从而为教务工作提供决策信息。1、从课程列表中选择所要选修的课程;2、查询已选课程及其相关信息,包括上课时间及地点;3、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1.2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1.2.1技术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是指从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两方面来论证新系统实现的可能性。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才能构成,硬件包括计算机、外围设备、辅助设备、网络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协议、软件工具以及用户专用的软件等。在构件系统的硬件平台时,不仅要了解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和优缺点之外,还要正确地选定系统硬件平台的体系结构。要用好管好学校的信息资源,除了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境外,还必须要有一批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和信息维护的人员。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所需要的硬件系统,学校和个人电脑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对于软件技术要求,自己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和《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教程》的课程学习已基本上能对所要设计的系统进行设计。现在的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界面设计是充分考虑管理员的习惯,使操作方便快捷,数据输入快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无误,制表灵活,让所有的选课学生直接进入后即可自行操作。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1.2.2经济可行性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费用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投入的工作量及相应的代价,主要是指人的劳动消耗和设备的损耗。软件开发费用的估算是从软件开发计划开始的,经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到系统的实施为止的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工费用。根据人的劳动消耗及设备的使用损耗,整个设计过程大约需要2万元的费用。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为学校教务管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带来的效益将会远远大于软件开发的成本,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2.3社会可行性研究本次对于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只是为了满足校内学生选课的需要,只适用于校内学生、任课教师和教务管理员的,对于社会以及网络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务管理和学校的正常教学,且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学校教学资料的保存,不会侵犯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学校的办公信息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根本保证,所以不会构成违法行为。因此在社会上也是可行的。1.3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需求分析学生可以选修规定范围内的课程,查看已修学分总数,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教师可以根据统计的人数挑选一定数量的学生,也可以直接在网上公布成绩,让学生直接在网上查询成绩。管理员可以指定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修改课程信息,增加、修改、删除学生信息。第二章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2.1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计在该系统中的系统模块功能分析中,将系统模块功能进行划分,如图3-1所示:网上选课模块管理员登陆模块学生选课模块教师登录模块修改注册模块修改课程模块查看信息模块学籍信息模块修改密码模块选定课程模块查看已选模块重新登陆模块选取学生模块查看信息模块给出学分模块图3-1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流程图用户登录身份验证模块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并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跳转到对应的页面中,设置选课时间模块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修改选课时间段,录入信息模块提供给系统给管理员,用来录入学生和教师信息,以及录入教学楼教室等信息。开设课程模块提供给教师用户,用来开设一门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编辑课程时间地点模块提供给教师用户、编辑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有好的界面与操作。评分模块用于教师用户选修该教师开设的课程的学生评分。查看课程模块包括查看必修课程、查看选修课程、查看已修课程、查看课程成绩单。选课和锁定模块中实现选择选修课和锁定选课信息的功能。2.2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在本系统中,共有三类用户: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种不同的用户所具有的操作权限以及操作内容均不一样。本选课系统给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权,系统管理员只负责向系统中添加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以及教学楼教室的信息。系统管理员不参与开设课程、选择课程等,一切均由教师、学生登录网站自行完成。系统管理员设置一个选课时间段,在到达时间段以前,教师可以开设课程:到达开设时间后,学生可以登录网站选择课程。系统管理员的功能包括对学生选课进行管理和统计,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选课报表。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修改、统计选课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和修改学生选课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学生信息,添加删除和修改学生的信息并且还应具有生成选课报表,并打印输出的功能。设计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和登陆方法,对所有用户开放的学生选课查询和个人部分信息维护查看个人情况信息维护学生个人密码管理员还应维护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教师用户登陆网站后可以开设课程,为自己的课程编辑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当系统中出现时间和地点冲突的时候,系统向教师用户报告并推荐一个时间和地点。每门课程可以是必修课或者是选修课教师为每门课程设置一个学分,并可以在课程结束后给予分数,如果学生及格,学生将获得给课程的学分。对于学生用户,每个学生除了必须选择必修课程外,至少还要选择两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对自己选课信息锁定,以免不小心被别的同学修改。学生可以进行院系课程查询、选课情况查询、学生选课信息的修改以及课表打印;当超过选修课程时间段后,系统自动锁定学生的选课课程,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课信息,生成一份学生自己的课表。课程结束后学生可自行登录网站查询成绩与学分。2.3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概念结构设计本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主要有“学生”、“教师”、“课程”等。其中“教师”与“课程”存在“开设”联系,并且一个教师可以开设N门课程,即“教师”与“课程”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同样“教学楼”与“教室”也存在一对多关系。一个学生可以学习N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M个学生学习,即“学生”与“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的关系。同样“课程”与“教室”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整个数据库可以用一个E-R图表示。如图3-2所示:课程名学生学号姓名院系班级性别课程学分课程代码考试方法任务与目的课程名学生学号姓名院系班级性别课程学分课程代码考试方法任务与目的教学内容课程 m n 教学内容课程 选课 上课时间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任课教师成绩 m m成绩 教学 课程课程 n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教师 教师代码性别年龄职称教师代码性别年龄职称图3-2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E-R图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中,涉及的实体包括: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院系、班级等;教师:属性有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等;课程:属性有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任务与目的、考试方法等;各个实体及其属性如图3-3、图3-4和图3-5所示。学生学生学号性别班级日期院系姓名学号性别班级日期院系姓名图3-3学生实体E-R图年龄教师年龄教师职称日期职称日期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图3-4教师实体E-R图课程课程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任务与目的考试方法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任务与目的考试方法课程代码课程代码图3-5课程实体E-R图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1)选课:一名学生可以选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名学生选,所以是m:n联系;(2)授课:一门课程可以由多名教师讲授,而一名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所以是m:n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如图3-6所示。学生 课程m m选课 讲授 n n课程 教师 图3-6实体联系图2.4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E-R图中每个实体相应地转换为一个关系,即一个二维表,该关系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性,并确定出主键。对E-R图中的联系要根据联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段将其转换为不同的关系,具体规则如下:(1)每一个实体都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名称作为关系的名称,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如图所示为从E-R图中转换得到的关系:学生(学号,姓名,性别,院系,班级)教师(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课程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教学内容,任务与目的,考试方法)(2)将每一个多对多联系都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联系的名称为关系的名称,联系的属性由相关联系的实体中的关键属性(能唯一标识出实体的属性)和该联系自己所具有的属性组成。本系统中的“选课”和“教学”联系,可转换为: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课程学分,上课时间,)成绩单(学号,姓名,课程,成绩)(3)将每一个一对多关系都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也可以不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若转换只需在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的关键属性即可。本系统中没有一对多关系,不进行转换。(4)两个实体集的一对一联系的转换,按规则进行,视情况而定。根据上述原则,本系统中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可转换为如下关系数据模型:学生信息表(学号,姓名,院系,班级,性别,所选课程)教师信息表(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课程信息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任务与目的,考试方法,要求)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课程学分,上课时间)成绩单列表(学号,姓名,院系,班级,课程,任课教师,成绩)第三章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3.1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登录子系统主要验证不同的而用户身份并取得不同的用户权限,进行不同的系统操作。其业务流程图如图4-1所示:输入登入信息输入登入信息输入登入信息输入登入信息系统管理员验证登入信息系统用户信息验证登入信息教师信息教师学生验证登入信息学生信息显示验证结果修改密码进入系统退出系统登录失败退出图4-1学生选课业务流程图3.2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流程图选课系统是用来向学生显示选课公告、排课信息等选课信息,以方便学生进行学课,其功能流程图如图4-2所示:学生学生进入选课系统开始选课选课公告排课公告教师反馈显示选课结果完成选课学生选课信息退课图4-2登录功能流程图3.3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实现系统各项功能的关键,技术难度大,这就需要对程序设计的工具、编程要求以及编程风格等原则性问题有较高的要求。系统开发在程序设计时首先要满足系统设计的功能,同时也要满足以下要求。1、设计的程序应当易读、易懂、易修改。1)程序的标识符应当易于他人理解,易于自己记忆,同时尽量反映它的属性;2)当程序中有常用的常数时,应尽量通过标识符定义为常数来处理;3)在必要时加注释,注释一些特殊解法的作用;4)尽可能的用简单方法去解决问题。2、设计的程序应当具有较高的质量。1)程序的设计必须正确的反映实际问题,同时能处理意外情况;2)程序的设计应当满足用户的友好性,满足用户的要求;3)程序运行应当有效快速,对于必须实施处理的任务必须能够实时提供结果;4)程序应尽可能的符合开放系统要求;5)容错性。3、设计的软件应当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1)提示功能,屏幕上的代码信息要有操作提示;2)操作确认,对于一些不可恢复的操作应有确认操作,避免误操作;3)数据校验,对于一些有限制条件的输入信息,可以自动校验器正确性;4)错误恢复,用户无意中进行了错误操作,应有相应的操作挽回错误;5)默认赋值,对于一些常用信息可以设置默认操作;6)记录复制,用户可以复制一条或多条已存在的记录,并且可以修改复制结果。第四章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系统设计任务完成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对系统设计进行检验,即进行系统测试,然后将系统交付使用。任何产品都需要经过测试,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测试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必须对整个系统加以调试,确保系统能正常运行。系统的调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确保各个模块的准确性,各个模块之间能准确连接,最后还必须保证整个系统能在计算机上准确运行。系统经过调试后,就可以实施与运行了。第五章总结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本系统根据我校学分制选修课程需求进行设计;2、由于我校是采用集中式选课,所以本系统采用学生实名登录;3、本系统的选修课程类型是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而增加或减小的,根据有一定的可变性;4、本系统可对选修的课程设置限制条件(年级、专业和人数);5、本系统可以对选课结果进行数据导出,其格式为EXCEL文件格式。因为系统使用需求没有先例可循,所以除了开发前期的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在使用过程中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同时不断地修正本系统中不合理的部分,使程序越来越完善。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对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用户需求分析、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程序设计,同时学会了对系统的调试与运行。这使我不仅对信息管理系统理论知识有了较好的巩固,同时对于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参考文献】滕佳东编著《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郝杰忠编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张立厚莫赞张延林陶雷编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江雨燕周传华郭海佳主编《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学期专业:学号:姓名:课程设计名称:光纤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EDFA在WDM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完成期限:自20XX年6月6日至20XX年6月19日共2周一、设计依据在长距离传输中,由于受发送功率、接收机灵敏度,甚至色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光脉冲从光发射机输出经过光纤传输一定距离后,其幅度会受到衰减,波形也会出现失真。因此,要进行长距离的信号传输,就需要在光信号传输一定距离后加中继器,以放大衰减的信号,使光脉冲得到再生。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可以省去大量的光中继器,延长传输距离,这对于长途干线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设计主要研究EDFA在WDM中的应用。二、要求及主要内容1.查阅相关的文献,概要介绍了EDFA的研究背景,包括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特点、应用、发展前景以及研究的必要性;2.对掺EDFA研制过程中的主要光电器件从原理及性能等方面作了系统的描述;3.介绍EDFA在波分复用系统WDM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分析。三、途径和方法1.查找相关文献,了解EDFA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掺铒光纤的基本概念及参数;2.着重了解现代通信系统中EDFA的作用;3.运用的理论分析,介绍了EDFA在WDM中的基本原理,对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四、时间安排1.课题讲解:2小时。2.阅读资料:10小时。3.撰写设计说明书:12小时。4.修订设计说明书:6小时。主要参考资料[1]王延恒.光纤通信技术基础[M].北京: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2]黄章勇.光纤通信用光电子器件和组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3]黄章勇.光纤通信用新型光无源器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4]孙学军,张述军等.DWDM传输系统原理与测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5]纪越峰.光波分复用系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6]原荣.光纤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
EDFA在WDM传输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长距离传输中,由于受发送功率、接收机灵敏度,甚至色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光脉冲从光发射机输出经过光纤传输一定距离后,其幅度会受到衰减,波形也会出现失真。因此,要进行长距离的信号传输,就需要在光信号传输一定距离后加中继器,以放大衰减的信号,使光脉冲得到再生。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可以省去大量的光中继器,延长传输距离,这对于长途干线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EDFA和WD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其次使用optisystem模拟仿真软件,利用仿真,分析系统的性能和影响性能的参数因子,优化系统,最后对光路结构修改提高EDMA在WDM传输系统中的性能。关键词:EDFA,WDM,长距离传输,OptiSystem
目录1.绪论 11.1. 光纤通信的历史和发展 11.2. 光纤放大器 21.2.1. 传输型光纤放大器 21.2.2. 掺稀土元素光纤放大器 21.3. 论文结构和内容 32. EDFA在WDM系统中的应用 42.1.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42.1.1. EDFA的主要结构 42.1.2. EDFA的工作原理 62.1.3. EDFA的工作特性 72.1.4. EDFA的性能参数 82.1.5. EDFA的应用 102.2. 波分复用(WDM) 122.2.1. WDM系统结构及分类 122.2.2. WDM原理及应用 132.2.3. WDM系统关键技术 152.3. WDM系统对EDFA的要求 183. EDFA在WDM系统中的应用仿真分析 213.1. OptiSystem软件简介 213.2. EDFA在W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13.3本章小结 25总结 25参考文献 261.绪论光纤通信的历史和发展光纤通信的诞生和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并列为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因特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音频、视频、数据、多媒体应用的增长,对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长距离)光波传输系统和网络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掺铒光纤放大器和低损耗传输光纤的研制成功以及波分复用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容量并延长了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光纤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中的波分复用技术充分利用了单模光纤低损耗区的优势,获得了大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技术基于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等情况出发,把光纤的低损耗窗口规划为许多个单独的通信管道,并在发送端设置了波分复用器,将波长不同的信号集合到一起送入单根光纤中,再进行信息的传输,而接收端的波分复用器把这些承载着多种不同信号的、波长不同的光载波再进行分离。光纤通信网络对全球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全球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反过来促进信息全球化。到目前为止,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应用,迄今尚未发现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技术。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纤通信技术也必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带领人类进入全光网络时代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需要。我过古代的狼烟和烽火可以说是最早的利用光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电报一直到目前连接全球的因特网,通信技术,特别是近代通信技术,经历了一个从低频到高频,从高频到微波进而到达光频的演变过程。通信技术在人类社会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这个信息时代的支柱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三十多年以来,在经历了三代进化之后,它正在以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向前发展。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纤传送,未来的传送网必然是建立在光纤通信技术之上的。近几年来,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光纤通信技术正向着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通信系统发展,并且逐步向全光网络演进。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和传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光学器件,光在光路传输过程中,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及光纤器件的损耗,光信号会逐渐变弱。这就需要光纤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早在1964年人们就开始对光纤放大器进行研究,随着低损耗光纤的使用和稀土掺杂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到1984年才开始在实际中使用。近年来,互联网和光纤通信网的数字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发了人们对光纤光源和光放大器的研究兴趣。光纤放大器是一种新型全光放大器,传统的光—电—光再生中继器有许多缺点。首先,通信设备很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特别是在WDM系统中更为突出,因为先要解复用出每个波长信道,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最后再通过复用器把放大后的各路光信号送回光纤中传输,所需设备更复杂,费用更昂贵。其次,传输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全光传输型中继器正在取代光—电—光再生中继器。光放大器分为光放大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两类,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OpticalAmplifier,SOA)的放大介质为半导体晶体材料构成的正向偏压的P-N结[2]。光放大器按照原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传输型光纤放大器这类光纤放大器基于光在光纤中传输的非线性效应包括光纤布里渊放大器(FiberBrillionAmplifier,FBA)和光纤拉曼放大器(FiberRamanAmplifier,FRA)等。对于光纤布里渊放大器,它是通过相当于泵浦光频率下移的斯托克(Stocks)波的产生来进行光放大,其频移量由非线性介质决定[3]。虽然通过一定的设计,光纤布里渊放大器能获得可观的的增益,但是其放大的带宽非常窄,应用并不广。光纤拉曼放大器是将强泵浦与微弱信号光一起耦合在一根光纤中传输,若是将信号光波长比泵浦光波长长,并且波长差在一定范围内,由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强泵浦的功率部分转移到微弱信号光上,使信号光获得增益。它的优点是宽宽带和低噪声,缺点是需要很强的泵浦功率,其应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掺稀土元素光纤放大器稀土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铒(Er)、镨(Pr)、铥(Tm)、镱(Yb)、钕(Nd)等属于此系,目前通信领域对掺稀土光放大器的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掺镱光纤放大器(Ytt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YDFA)、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EDFA)和掺铥光纤放大器(ThuliumDopedFiberAmplifier,TDFA)上,其中掺铒光纤放大器是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与传输性光纤放大器相比,掺稀土元素光纤放大器中,EDFA是性能优异、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光纤放大器。自从1985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首先成功地研究出掺铒光纤,并与1986年首次研制出针对光纤通讯第三个窗口(1.55μm波段)的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88年,低损耗的掺铒光纤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达到实用水平。它的研制成功是光纤通信领域内的一次革命[4]。论文结构和内容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及现在人们对信息传送速率和信息容量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EDFA在WDM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第一章研究了光通信的发展,现状,提出本文的设计目的及意义;其次讲解了光纤放大器的分类,提出掺铒光纤放大器;并简单的介绍了波分复用的定义及其应用。第二章介绍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说明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泵浦方式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其次介绍了波分复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极其关键技术和应用。第三章介绍了OptiSystem这个软件,并对EDFA在WDM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的仿真分析。
EDFA在WDM系统中的应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DFA的主要结构EDFA主要由掺铒光纤(EDF)、泵浦光源、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和光滤波器等组成,如图1.1所示。图1.1EDFA的基本组成(1)掺铒光纤(EDF):光纤放大器的关键部件是具有增益放大特性的掺铒光纤,其长度为10m~100m左右,铒离子的掺杂浓度一般为2100~2000ppm左右。因而使掺铒光纤的设计最佳化是主要的技术关键。EDFA的增益与许多参数有关,如铒离子浓度、放大器长度、芯径以及泵浦光功率等。(2)泵浦源对泵浦源的基本要求是高功率和长寿命。它是保证光纤放大器性能的基本因素。几个波长可有效激励掺铒光纤。现在采用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为10~200mW,工作波长为0.98μm或1.48μm。最先使用1480nm的多量子阱(MQW)激光器,其输出功率可达100mW,泵浦增益系数较高。现在一般采用980nm波长泵浦,它的效率更高,噪声更低。(3)波分复用器其作用是使泵浦光与信号光进行复合。对它的要求是插入损耗低,因而适用的WDM器件主要有熔融拉锥形光纤耦合器和干涉滤波器。(4)光隔离器在输入、输出端插入光隔离器目的是抑制光路中的反射,保证信号单向传输、防止反射光影响EDFA的工作稳定性,从而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降低噪声。对隔离器的基本要求是插入损耗低、反向隔离度大。(5)光滤波器滤除放大器噪声,提高信噪比。EDFA的内部按泵浦方式分,有三种基本的结构:同向泵浦、反向泵浦和双向泵浦。(1)同向泵浦这是一种信号光与泵浦光以同一方向从掺铒光纤的输入端注入的结构,也称为前向泵浦,如图1.2所示。输入泵浦光较强,故粒子反转激励也强,其增益系数大。其优点是构成简单,噪声指数较小;缺点是输出功率较低。图1.2同向泵浦(2)反向泵浦这是一种信号光与泵浦光从两个不同方向注入进掺铒光纤的结构,也称后向泵浦,如图1.3所示。其优点是:当光信号放大到很强时,泵浦光也强,不易达到饱和,输出功率比同向泵浦高;缺点是噪声性能差。图1.3反向泵浦(3)双向泵浦这是一种同向泵浦与反向泵浦同时泵浦的结构,如图1.4所示。用多个泵浦源从多个方向激励光纤。多个泵浦源部分前向,部分后向,结合前两种优点。使泵浦光在光纤中均匀分布,从而使其增益在光纤中均匀分布。图1.4双向泵浦图1.5(a)给出了三种泵浦方式的信号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由于这三种方式的微分转换效率(即图中曲线斜率)不同,因此再同样的泵浦条件下,同向泵浦式EDFA的输出功率最低。图1.5(b)给出噪声指数NF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由于输出功率加大将导致粒子反转数下降。因此,在未饱和区,同向泵浦式EDFA的噪声指数最小,但是在饱和区,情况就不同。图1.5(c)给出了噪声指数与光纤长度的关系。可见,不管掺饵光纤的长度如何,同向泵浦EDFA噪声指数均最小。(a)信号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b)噪声指数与输出功率的关系(c)噪声指数与光纤长度的关系图1.5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EDFA的工作原理EDFA的工作原理与半导体激光器类似:当较弱的信号光和较强的泵浦光一起输入掺饵光纤时,泵浦光激活EDF中的铒粒子并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在信号光子的感应下,产生受激辐射并实现信号光的放大作用。由于EDFA的核心放大元件是掺饵光纤,其具有细长的结构特点,因此可以实现有源区的能量密度较高,从而降低了对泵浦功率的要求。铒粒子的能级分布如图1.6所示。图1.6铒离子工作能级当WDM的信号光通过这段粒子数反转分布的EDF时,电子在WDM信号光作为感应光场的情况下,从亚稳态受激辐射到基态上,并产生与输入光子完全一样(具有相同波长、相同方向和相同相位)的光子,从而实现信号光在EDF的传播过程中被放大。因此,简单地说,EDFA放大就是把泵浦能量转换为信号光的能量,而且它的效率很高。泵浦效率等因素的影响,980nm、1480nm半导体激光器更适合于EDFA的泵浦光源,而且这两种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得到很好的商用化。另外,980nm相对于1480nm而言,增益高、噪声小,是目前EDFA的首选泵浦光源,只用几毫瓦的泵浦功率就可获得高达30~40dB的放大器增益。EDFA的工作特性(1)工作波长恰好落在光纤通信的最佳波长区(1500nm);(2)因为EDFA的主体也是一段光纤,它与线路光纤的耦合损耗很小,甚至可达到0.1dB;(3)噪声指数低,一般4~7dB;(4)增益高,约20~40dB,饱和输出功率大,约8~15dBm;(5)频带宽,在1550nm窗口有20~40nm带宽,可进行多信道传输,便于扩大传输容量,从而节省成本费用;(6)与半导体光放大器不同,光纤放大器的增益特性与光纤极化状态无关,放大特性与光信号的传输方向也无关,可以实现双向放大(光纤放大器内无隔离器时);(7)所需泵浦功率较低(数十毫瓦),泵浦效率却相当高,用980nm光源泵浦时,增益效率为10dB/mW,用1480nm光源泵浦时为5.1dB/mW;泵浦功率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的效率为92.6%,吸收效率为88%;(8)在多信道应用中可进行无串话传输;(9)放大器中只有低速电子装置和几个无源器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体积小;(10)对不同传输速率的数字体系具有完全的透明度,即与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各种速率兼容,调制方案可任意选择;(11)EDFA需要的工作电流比光-电-光再生器的小,因此可大大减小远供电流,从而降低了对海缆的电阻和绝缘性能的要求。EDFA的性能参数EDFA主要性能参数包括功率增益、输出功率和噪声等。1.功率增益功率增益(dB)表示了EDFA的放大能力,其定义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即EDFA的增益大小与输入信号功率、泵浦功率、掺饵光纤长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为15~40dB。图1.7给出了EDFA信号增益与泵浦光功率的关系。图1.7增益(G)与泵浦光功率的关系由图可见,小信号输入时的增益系数大于大信号输入时的增益系数。当放大器增益出现饱和时,即使泵浦功率增加很多,增益也会基本保持不变。此时放大器的增益效率(图中曲线斜率)将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而下降。图1.8给出了增益与掺饵光纤长度的关系。由图可见,刚开始是增益随掺饵光纤长度的增加而上升,但是光纤超过了一定长度之后,由于光纤本身的损耗,增益反而逐渐下降,因此存在一个可获得最佳增益的最佳长度。这一长度只能是最大增益长度,而不是掺饵光纤的最佳长度,因为还牵涉到其他诸如噪声等的特性。图1.8增益(G)与掺饵光纤长度的关系2.输出功率对于EDFA而言,当输入功率增加时,受激辐射加快,以至于减少了粒子反转数,使受激辐射光减弱,输出功率趋于平稳。EDFA的输入/输出关系如图1.9所示。图1.9EDFA的输入/输出关系衡量EDFA的输出功率特性通常使用3dB饱和输出功率,其定义为饱和增益下降3dB时所对应的输出功率值。3.噪声EDFA的输出光中,除了有信号光外,还有自发辐射光,它们一起被放大,形成了影响信号光的噪声源,EDFA的噪声主要有以下四种:①信号光的散粒噪声;②被放大的自发辐射光的散粒噪声;③自发辐射光谱与信号光之间的差拍噪声;④自发辐射光谱间的差拍噪声。以上四种噪声中,后两种影响最大,尤其是第三种噪声是决定EDFA性能的主要因素。理论分析表明,EDFA的噪声指数Fn的极限值是3dB。这表明在即使是在理想情况下,每经过一个EDFA,信噪比也会下降一半。因此,即使EDFA的增益完全补偿光纤线路的损耗,实际使用中也不能无限制地级联EDFA,这样会导致接收到信号的信噪比难以承受。EDFA的应用在长距离、大容量、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中,EDFA有多种应用形式,其基本作用是:延长中继距离,使无中继传输达数百公里。与波分复用技术结合,可迅速简便地实现扩容。与光孤子技术结合,可实现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纤通信。与CATV等技术结合,对视频传播和ISDN具有积极作用。EDFA的具体的应用形式有三种。(1)线路放大(LA)线路放大是指将EDFA置于光纤链路原有中继器的位置,对信号进行在线放大,如图1.10所示。LA是EDFA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广泛应用于长途和本地通信系统中,替代复杂昂贵的光中继器。图1.10线路放大(LA)(2)功率放大(BA)功率放大是指将EDFA设置于光发送机后,如图1.11所示。BA可以提高注入光纤的有效光功率,从而延长中继距离。BA的引入会导致入纤功率的大幅提高,可能会在光纤中激发出较强的非线性效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对其输出功率进行仔细控制。应具有较高的饱和输出功率。图1.11功率放大(BA)(3)前置放大(PA)前置放大是指将EDFA置于光接收机之前,如图1.12所示。PA可以将光纤线路传输的微弱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PA一般工作在小信号状态,因此需要有较高的噪声性能和增益系数,而不需要很高的输出功率以避免造成光接收机过载。图1.12前置放大(PA)波分复用(WDM)WDM系统结构及分类WDM系统主要有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光发送机、光中继放大、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其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光发射机是光波分复用系统的核心。它发出波长不同,但精度和稳定度满足一定要求的光信号,经过光波分复用器(即合波器)合成一路送入光功率放大器放大,然后耦合到光纤上进行传输。光中继放大器一般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主要是用于补偿光信号由于长距离传输所图2.1WDM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造成的信号衰减。光接收机主要由前置放大器、光分波器等组成。光前置放大器首先放大经传输而衰减的光信号,然后利用分波器分离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进行接收。光监控信道是监控系统内各信道的传输情况,在发送端插入本节点产生的波长的光监控信号,与主信道的光信号混合输出。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分波,获得光监控信号。帧同步字节、公务字节和网管所用的开销字节均是通过光监控信道来传递的。网络管理系统是通过光监控信道的物理层传送开销字节到其它节点或接收其它节点的开销字节对光波分复用系统迸行管理。主要实现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管理等功能,并与上层管理系统相连。根据WDM线路系统中是否设置有在线光中继放大,可以将WDM线路系统分为有线路光放大器WDM系统和无线路光放大器WDM系统,其中无线路光放大器WDM系图2.2有线路光放大器WDM系统的参考配置图2.3无线路光放大器WDM系统的参考配置统可以认为是点到点的单跨有线路放大器系统(中继段为一)。WDM原理及应用光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WDM)技术又称光波长分割复用技术,是指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一种技术。它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具有以下优点:1)可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资源,使同一根光纤的传输容量增加几倍至几十倍,甚至几百倍。2)由于光波分复用技术使用的波长相互独立,故可以同时传输特性完全不同的信号。3)采用全双工方式,光信号可以在一根光纤中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传输,节省了线路投资,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益。4)对于早期敷设的芯数不多的光缆,波分复用技术可提供“在线升级,平滑过渡”的技术支持,即在对原有系统不作较大改动的情况下,进行扩容,节省投资。5)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光器件的响应速度已明显不足。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可以降低对器件性能上的要求。6)波分复用器件大多是光无源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稳定可靠,在网络设计和施工中有很大灵活性。因此,波分复用技术成为当前迸行扩容、升级改造以及建设新的高速、大容量通信网络的最佳技术选择。WDM系统的主要应用形式有以下三种。(1)双纤单向传输双纤单向传输WDM系统如图2.4所示。双纤单向传输是指一根光纤只完成一个方向光信号的传输,反向光信号的传输由另一根光纤来完成。双纤单向传输WDM系统可以方便地分阶段动态扩容。例如在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和扩容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量的需要逐步增加波长来实现扩容,是目前WDM系统最主要的应用形式。图2.4双纤单向传输WDM系统(2)单纤双向传输单纤双向传输WDM系统如图2.5所示。单纤双向传输指在一根光纤实现两个方向光信号的同时传输,两个方向的光信号应安排在不同波长上以实现彼此双方全双工的通信联络。双向WDM系统可以减少使用光纤和线路放大器的数量,这对于光接入网等环境的使用具有明显的优点。(3)光分路插入传输光分路插入传输WDM系统如图2.6所示。通过光分插复用器(OADM)可以实现图2.5单纤双向传输WDM系统图2.6光分路插入传输WDM系统各波长的光信号在中间站的分出与插入,即完成上/下光路,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完城DWDM系统的环形组网。根据上/下通路是否针对特定波长设定,可以分为固定波长光分路插入系统和可变光分路插入系统。WDM系统关键技术由于同时有多个不同波长通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因此对于WDM系统而言会存在一些单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没有的问题,包括:1)光源的波长准确度和稳定度2)信道串扰3)色散4)非线性效应5)光放大器引入的传输损伤(1)光源技术WDM系统中的光源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保证光元器件发出的波长的稳定度和精准度,而是如何实现以较低成本的方式灵活实现满足G.694标准的多个波长。4对WDM系统采用的光源技术主要有:波长可调谐激光器波长可调谐滤波器高精度光源外调制技术(2)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光波分复用/解复用器(WDM/DWDM)是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器件。其功能是将多个波长不同的光信号复合后送入同一根光纤中传送(波分复用器)或将在一根光纤中传送的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解后送入不同的接收机(解复用器)。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也分别被称为合波器和分波器,是一种与波长有关的光纤耦合器。光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性能的优劣对于WDM系统的传输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制造工艺和技术特点,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件大致有熔锥光纤型、干涉滤波器型、光栅型和集成光波导型等几种类型。(3)光转发器(OTU)根据光接口的兼容性可以分成开放式和集成式两种系统结构。集成式系统要求接入光接口满足DWDM光接口标准(即ITU-TG.692波长标准),开放式系统在波分复用器前加入了波长转换器(OTU),将SDH光接口(即ITU-TG.957)转换成符合ITU-TG.692规定的接口标准。OTU的基本功能是完成G.957到G.692的波长转换功能,使得包括SDH在内的各类不具备WDM标准波长的光纤通信系统能够接入WDM系统,另外,OTU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定时再生的功能。SDHSDH系统DWDM系统O/EE/O定时再生G.957G.692OTU图2.7OUT应用示例(4)光纤传输技术WDM系统中的光纤传输技术与一般的光纤通信系统相比,由于存在传输速率高和信道数量多等特点,因此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光纤选型、色散补偿技术和色散均衡技术等。(5)光放大器增益箝制技术WDM系统中,个别波长通道的故障或者波长上下路等网络配置的更改,都会引起光纤链路中实际传输波长数量的变化,光功率也随之变化。为了保证每个波长通道的输出功率稳定,光放大器的增益应能随实际应用的波长数进行自动调整,即需要光放大器的泵浦源输出功率能够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进行自动调整。光放大器的增益箝制技术就是指当输入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光放大器的增益随之变化并使得其他波长通道的输出功率保持温度的技术。光放大器的增益箝制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总功率控制法、饱和波长法、载波调制法和全光增益箝制法等。(6)光监控信道技术在使用光放大器作为中继器的WDM系统中,由于光放大器中不提供业务信号的上下,同时在业务信号的开销位置中(如SDH的帧结构)也没有对光放大器进行监控的冗余字节,因此缺少能够对光放大器以及放大中继信号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手段。此外,对WDM系统的其他各个组成部件的故障告警、故障定位、运行中的质量监控、线路中断时备用线路的监控等也需要冗余控制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DM系统中通常采用的是业务以外的一个新波长上传送专用监控信号,即设置光监控信道(OSC)。光监控信道的设置一般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OSC的波长不应与光放大器的泵浦波长重叠;2)OSC不应限制两线路放大器之间的距离;3)OSC提供的控制信息不收光放大器的限制,即线路放大器失效时监控信道应尽可能可用;4)OSC传输应该是分段的,且具有均衡放大、识别再生、定时功能和双向传输功能,在每个光放大器中继站上,信息能被正确的接收下来;5)只考虑在两根光纤上传输的双向系统,允许OSC在双向传输,以便若其中一根光纤被切断后,监控信息仍然能被线路终端接受到目前常用的光监控信道设置方案有带外波长监控技术和带内波长监控技术两种。图2.8带外波长监控示意图WDM系统对EDFA的要求WDM技术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提高了光纤的传输效率,是长距离光纤干线通信系统扩容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结合使用,WDM技术的优越性更加明显。使用光纤放大器可将原来的电—光—电中继改为全光中继,使中继过程大大简化,而且系统的“透明”度也大为增加(即当变换码速率、增加信道数或变换传输体制时,只需更换首尾端机,无需变更中继放大器),因而在长途干线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WDM长距离传输系统中,EDFA对扩大系统的传输能力有强大的促进作用。EDFA在波长为980nm或1480nm的光功率泵浦下,EDFA能在宽度为35nm的范围内(波长1530nm~1565nm)提供40dB高增益、100mW高输出功率和4dB低噪声系数的性能。尽管如此,这种EDFA却不一定非常适合于WDM长距离传输系统。因为WDM系统对EDFA除了要求其高增益、低噪声外,对EDFA全部带宽内提供的增益平坦化特性要求格外严格。如果EDFA的增益不平坦,当WDM系统中的若干个不同波长信号同时经多个EDFA级联放大传输时,接收机各个信道收到的光功率和信噪比(SNR)便各不相同。这种非均衡性对系统的性能非常有害,往往会使各路之间发生串扰,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接收到的非均衡功率最终会使有些信道的接收光功率超过接收机的动态范围;SNR不均衡最终会导致某些波长信道的误码率(BER)高于指定值;接收到的最小信号功率可能低于接收机的灵敏度。因此,在WDM系统中,要求EDFA的带内增益平坦度小于1.0dB。第25页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办理供电委托书模板
- 电梯机房管理制
- 租工地做停车场合同(2篇)
- 资产收购合同书范本(2篇)
- 天净沙课件 秋思
- 嫘祖养蚕 课件
- 《蜗牛的花园》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西南林业大学《插花艺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商务谈判》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村(居)民房屋翻建(新建)申请表
- 平安校园建设关于动态防范清理低谷有害信息和不规范的app方案
-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案
- 苏州大学操作系统习题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教学信息技术 2.0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 车辆报废拆解安全协议书
- (完整版)高中英语语法填空专练-时态语态
- 锂-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第二章-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课件
- 幼儿园中班美术《制作汽车》课件
- 外墙干挂石材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