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解析)_第1页
12《石钟山记》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解析)_第2页
12《石钟山记》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解析)_第3页
12《石钟山记》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解析)_第4页
12《石钟山记》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12《石钟山记》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课课练(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石钟山记》课课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A.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2.根据苏轼的考察,下列与石钟山命名无关的一组是:()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②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③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④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⑤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钟山记》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

B.《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地排列。一般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以抒情为主。

C.《种树郭橐驼传》本文以真实客观的笔触,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

D.《客至》这首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有一个“至”字,但客至之后诗人殷勤待客的欢乐情景无不跃然纸上。

评卷人得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怀疑、追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推动研究的关键。《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机缘让学生辩难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体会,这些问答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老子》更重视的是否定性思维的智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减损知、欲、有为,才能照见大道。换言之,真正的问题意识;须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物占有的欲望及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与攀援,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孔子与老子不同的提问方式、问题意识,也恰恰构成互补的关系。宋代理学发达,形成了突出的理性精神,它主张不宗经、不唯圣,独立自断,反对学术权威和学术专制,不盲目崇拜和附会前人的学问观点。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内部具有叩问、反思、怀疑、批判的兴趣与能力。

哲学家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辩论,这便构成了哲学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哲学史就是问题史。然而在当下哲学研究中,有些学者不对所引证的社会事实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场域”作出界定,随意把发生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事实用“连根拔起”的方式移入文本,进行碎片化的阐释。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有自己时代的烙印,是对自己时代精神的呼应。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首先应以钱穆所说“温情与敬意”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研究的对象,不能居高临下、简单粗暴地对待哲学史上的思潮、流派、人物与典籍。其次,应重视经典诠释中的追问与创新,不应忽视对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中丰富的具有特色的解释学思想的分析与提炼,这些思想也可以给西方提供某种借鉴与启示。总之,学者们应自觉培养“问题意识”,以此引导研究不断深入,开创出中国哲学的新问题、新传统。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意识与主体性》)

材料二: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科学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是物质性的,具有更多的确定性和一般性,即使存在差异性,差异形成的因素大都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确定或排除。弗·培根就提出观察在科学方法论中至关重要,并强调科学发展对实践的依赖。这对科学的迅速发展、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包罗万象的宇宙,要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是不可能的,必然首先产生“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的问题,才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进而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循序渐进地继承前人知识,特别是学习基础知识,对进入创造非常必要。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继承与创造是对立的,学习和创造不能一脉相承。自然科学的研究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科学成就时曾反复指出,18~19世纪的科学家们以为理论只是单纯归纳经验的结果,只是对以前理论的简单继承和推广,那是错误的。他认为科学家必须从粘附在一些传统观念身上的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发扬这种发自内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创造。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教授谈到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时也提到:“科学家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解析,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因为创造并不是学习的必然结果,观察、继承并不必然地导致科学的发现,而问题的有无的确是本质性的因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摘编自卢太宏《科学发现的起点是问题——卡尔·波普尔科学观中的一个重要论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启发弟子思考问题,老子认为穿透表象才能寻其真理,这表明先秦的思想家们已显现出可贵的问题意识。

B.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有自己时代的烙印,因而在当下哲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应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且有时代意识。

C.爱因斯坦认为要想有所创造,必须具有批判性精神,那种只是简单归纳、继承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

D.创造不是学习得来的,在观察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找寻新的可能性是科学真正进步的本质性因素。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谈论了在哲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中,问题意识是推动研究的关键。

B.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与温伯格的观点一致,都强调敢于质疑的精神。

C.“从这个意义上”“也许仅是”等表述很有分寸,体现了论述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

D.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名言的方法,具体论证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6.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B.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C.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

D.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7.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8.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探寻石钟山得名缘由的做法,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相吻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取材于北宋苏轼《石钟山记》)

(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取材于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去

B.徐而察之徐:仔细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D.烛而登,其地平坦烛:用烛光照明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独与迈乘小舟夫人之相与

B.且多小诗且何谓阁子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至今游石钟山者

D.郦元之所见闻不知何人所作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课内文言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中“丁丑”是用来纪日的。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B.“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中“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秀才”是指科举测试中通过了院试获得的称号。

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寺僧让小童持斧敲击一二乱石,是为了表明石钟山上的石头音质动听。

B.苏轼之所以与苏迈乘船至绝壁之下,是想亲自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C.到清末,还有很多游览石钟山的人相信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理由的看法。

D.彭雪琴曾在冬日进入石钟山下的洞内游赏,但他并不是第一个进洞的人。

1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何独兹山为然乎?

15.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清净恬美的月夜图景,与“虚苦劳神”的烦闷心情形成鲜明对照。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句使用比喻,都表述了人生短暂、虚无的感慨。

C.上下片的饮酒情景首尾呼应,使结构圆合,也体现了词人心境和认识的变化。

D.本词写景、抒情和说理相融合,且用字传神精妙,如“溪”字的活用别有意境。

17.“几时归去,作个闲人”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都流露出厌倦为官的情感,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

评卷人得分

五、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也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述效果更好?为什么?

评卷人得分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上,石钟山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主声派,认为山乃以声得名。代表人物有《水经注》郦道元、唐人李渤、宋人苏轼。二是主形派,代表人物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中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科学,更符合实际呢?

其实,石钟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它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因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长期的溶蚀,使其形成了奇特的岩溶地貌;特别是山的下部受到江水湖水及地下水的冲刷溶蚀,其山体下部几乎被掏空,呈中空之状。另外,山体外形上尖下圆,孤峰处于江边湖畔的平原上,宛如洪钟覆地。山下石钟洞,乃穹形溶洞,当长江与鄱阳湖水灌注溶洞之内,风兴浪作,水波连续猛烈地冲击洞顶与四壁,砰訇之声回环四起,余韵绵绵,犹以物击钟,声布四方。

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石钟山取义得名的真谛。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21.请根据文意得出结论,并简要概括石钟山取义得名的原因。一共不超过30字。

评卷人得分

七、语言表述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评卷人得分

八、微写作

23.苏轼曾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你对这句诗提到的读书方法是否认同,请写一段文字表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150字左右。

1.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例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意思是: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A项,“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意思是:与先前轰隆的声音相呼应,如同音乐在那里演奏。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B项,“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意思是: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焉,代词,这里。

C项,“焉用亡郑以陪邻”意思是:怎么能用使郑国灭亡的方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焉,疑问代词,怎么。

D项,“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意思是: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硿硿作响。焉,助词,的样子。

分析可知,A项的解释与例句相同。

故选A。

2.C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句意为: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④“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句意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写绝壁下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

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句意为: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写绝壁下“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

这与石钟山命名无关。

故选C。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3.C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了解并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C.“以真实客观的笔触”错误,本文是寓言式的人物传记,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故选C。

4.D5.C6.C7.材料一围绕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展开论述,从历史源流方面对“问题意识”纵向展开,运用了举例和引证的论证方法,指出在先秦和宋代,中国哲学具有反思、怀疑、批判的能力。并结合当下哲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8.①苏轼对前人的说法提出疑问,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发扬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发现。

②苏轼通过实地考察、亲身实践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可见观察、实践在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创造不是学习得来的”错,原文为“创造并不是学习的必然结果”,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简洁性”错,“从这个意义上”“也许仅是”等表述很有分寸,体现了论述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做学问要善于提出疑问。

C.本句强调“心通”,即领悟、悟性的意义,和材料二的观点不符。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怀疑、追索的心理状态”“《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机缘让学生辩难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体会,这些问答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耐人寻”“《老子》更重视的是否定性思维的智慧”“老子说……”“宋代理学发达”“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内部具有叩问、反思、怀疑、批判的兴趣与能力”,围绕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展开论述,从历史源流方面对“问题意识”纵向展开,运用了举例和引证的论证方法,指出在先秦和宋代,中国哲学具有反思、怀疑、批判的能力。

第二段,“在当下哲学研究中,有些学者不对所引证的社会事实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场域’作出界定,随意把发生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事实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时宜的”“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首先应……其次,应重视经典诠释中的追问与创新……总之,学者们应自觉培养‘问题意识’,以此引导研究不断深入,开创出中国哲学的新问题、新传统”,结合当下哲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文有“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发扬这种发自内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创造”。苏轼对前人的说法提出疑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发扬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发现。

原文有“弗·培根就提出观察在科学方法论中至关重要,并强调科学发展对实践的依赖”,苏轼“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过实地考察、亲身实践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可见观察、实践在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

9.B10.D11.D12.C13.A14.(1)凡事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从主观上判断它的有和无,可以吗?

(2)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3)为什么只有这座山是这样命名的呢?15.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是因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乐音而得名,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

②进而基于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认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③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徐:缓慢。句意:我慢慢地观察。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与:和,连词。句意: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

与:交往,动词。句意:人与人相交往。

B.且:并且,并列关系的连词。句意:而且有很多小诗。

且:那么,连词。句意:那么什么叫阁子呢?

C.者: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表示判断,助词。句意:那噌吰的响声。

者:……的人,助词。句意: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

D.所: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情形)”,助词。句意: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所: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小诗)”,助词。句意:不知道是什么人作的。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闻人声亦惊起”,“惊起”与“闻人声”是顺承关系,关系紧密,其间不能断开,排除AB;

“咳”与“笑”是表并列关系,中间用“且”连接,不断开,排除C。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指科举测试中通过了院试获得的称号”错误。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科举测试的“秀才”不同。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是为了表明石钟山上的石头音质动听”错误,寺僧让小童持斧敲击乱石,是为了证实李渤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看法。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目”,名词活用为动词,亲眼看到;“耳”,名词活用为动词,亲耳听到,“臆断”,从主观上判断。

(2)“余”,我;“……也”,判断句式。

(3)“何”,为什么;“兹”,这;“然”,这样。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乐音。接着阐述“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

②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

③最后,“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参考译文:

(一)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哭泣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的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二)

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雪琴侍郎,驻守江西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像音乐演奏,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的山有很多,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下垂的样子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干枯的蛤蜊,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则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候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爬着进入,(洞)又变得宽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作的。大概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入它的室内一样。”

16.B17.①二人都因官场互相倾轧、追名逐利的风气与的人生追求不符而产生了厌倦为官的情感。②但苏词侧重表现面对这种困境的自我开解,表述人生和功名虚无、应及时行乐的感慨,以及由此产生的渴望归隐的旷达情怀。③陆诗则反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典故,又用“莫”字和“犹及清明可到家”自我劝慰,表述不愿追名逐利、渴望报国的忠贞不渝之情。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都表述了人生短暂、虚无的感慨”错误,隙中驹表述时光易逝,没有表述人生虚无的感慨。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结合苏词“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虽抱文章,开口谁亲”,陆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等内容可知,二人都因官场互相倾轧、追名逐利的风气与的人生追求不符而产生了厌倦为官的情感。

苏词“几时归去”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园”,可见诗人有归隐的想法;“且陶陶、乐尽天真”意思是“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侧重表现面对这种困境的自我开解,词人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表现出豪放达观;“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意思是“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这是诗人设想的归隐生活,弹琴饮酒,赏景吟诗。描述的是隐居生活,闲散自在,乐观旷达。由这些内容来看,“闲人”的字面意思是指闲散之人。

陆诗“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使洁白的衣衫变得污秽,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诗人身在名利是非之地临安,自我劝慰,深怕自己高洁的胸襟受到玷污,急于返乡欣赏大好春光。表述不愿追名逐利、苟同世俗、渴望报国的忠贞不渝之情。

18.C19.原句表述效果更好。

①“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

②“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述效果。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的作用表示强调。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强调。

D.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述效果的能力。

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民”,“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那么,我们只要重点分析“土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述效果即可。“土著”说明住得久,因为“在这里住得久”所以才“更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突出强调李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因为做事严谨,“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在选取询问对象和实地检验中做事严谨的风格,同时也更能体现其结论的正确性。据此即可得出原句表述效果更好的解析。

20.石钟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因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而形成了奇特的岩溶地貌(或:石钟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石灰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