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扬州慢》马多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扬州慢》马多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扬州慢》马多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扬州慢》马多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扬州慢》马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姜夔慢词介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

扬州,古称维扬、江都,历代文人荟萃之地。从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宋代文豪欧阳修、苏轼,明清大作家汤显祖、孔尚任、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到现代名人朱自清,或生长于斯,或歌哭于斯。与中学语文教材有关的,有史可法与梅花岭,有朱自清故居;又有二十四桥,还有瓜洲古渡……

《资治通鉴》载:“扬州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唐宋时代即可与“天府之国”的益州相比,清代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扬州达到鼎盛。《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烟阜盛、商贾繁荣

扬州十日——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1645年,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屠戮劫掠,十日封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明末史学家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故名“扬州十日”,史学界常与嘉定屠城、南京大屠杀并提为异族入侵屠杀的典型。

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写作背景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1.交代什么内容?2.何为《黍离》之悲?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

王风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唐宋词鉴赏辞典》:本词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抒发“黍离之悲”服务。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置身诗境——《黍离》之悲,悲什么?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悲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悲一悲扬州城荠麦弥望二悲金兵烧掠洗劫三悲黄昏清角吹寒四悲杜牧重到须惊五悲豆蔻词工难赋情六悲廿四桥冷月无声七悲桥边红药为谁生?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庙》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杨州韩绰判官》

杜牧与扬州扬州美在瘦西湖,二十四桥又是瘦西湖最美的一角,历代文人多有描写。沈括《梦溪笔谈》:“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记者有二十四桥。”

《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曾有传说,隋炀帝来扬州时,在月明之夜与妃嫔们在一座新建的玉石大桥上饮酒行乐,当时在桥上吹箫的美女共二十四人。二十四桥。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今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景区,有当年毛泽东手书杜牧诗刻碑。

二十四桥,东西横跨在美丽的瘦西湖上,桥身虽未标写桥名,但桥的栏杆根数、栏板块数、桥长、桥宽、两端台阶数,处处含有二十四,暗隐桥名在其中。西桥堍下有一块牌子上写道:“桥身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两端各二十四级台阶,上围二十四根栏柱……”汉白玉桥身,单孔拱形。东桥堍下连三曲平桥,岸边建有一方亭,称为“吹箫亭”。二十四桥。

作为一种抒情意象,二十四桥在古典诗文中往往代表着扬州的繁盛热闹;而姜夔于“丙申至日”(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途经扬州,是在扬州多次遭金兵劫掠之后,故有“《黍离》之悲也”。与二十四桥有关,同样常在诗文中出现的还有“红药”,亦即芍药。二十四桥。

扬州芍药很有名。欧阳修诗有“琼花芍药世无伦”,苏东坡诗云“扬州芍药天下冠”。扬州芍药品种繁多,宋代王观《扬州芍药谱》曾评出名品种39种,最名贵的是“金带围”。娇嫩难得,往往多年不开花,只是偶尔露芳容,突然开放几枝。花的颜色是紫红色,有一圈金黄色的晕纹围在花的四周,好象紫红袍上束了金带(宋朝宰相着紫红大袍,束金色腰带),极为奇妙,民间传说芍药开花是出宰相的预兆。红药红药

北宋年间,韩琦任扬州太守时,芍药突然开放出四枝。他设宴庆贺,把花折下来,自己插一枝,两枝分与座上客王安石和王圭,还有一枝赠给远道而来的陈升之。后来,他们四人都先后做了宰相。“四相簪花”传说由此而来。红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白石道人《扬州慢》着“空城”二字,境界全出。试做赏析。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空空城之空:尽青青荠麦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杜郎须惊难赋情廿四桥冷无声红药为谁生景空、情空写景抒情角度、方法?尽青青荠麦——视觉;废池乔木厌言兵——拟人;清角吹寒——听觉;廿四桥冷无声红药为谁生——拟人,反问以动衬静、用典、虚实结合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桥明月夜空城尽荠麦青青难赋深情波心荡冷月无声

感慨今昔对比予怀怆然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炼字——诗词鉴赏重要考点厌,讨厌,将废池乔木拟人化,移情于物,借其讨厌谈及战事,恰当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人”的罪恶,以表达作者对战事的不满。冬至日,此一寒;雪初霁,此二寒;日色冥,此三寒;角声清,此四寒;城市空,此五寒;心悲怆,此六寒。此句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用听觉写触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空,空寂。黄昏时分,清冷的角声回荡在空寂的扬州城里。营造出一种荒寂的氛围,以突出战后城市之荒芜、人烟之稀少,以及作者内心之凄冷迷乱,为下文怀想、抒情做好铺垫。“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以乐景衬哀情,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在一个雪后的清晨,正值风华年纪、西风瘦马布衣青衫的姜夔来到扬州,徘徊在竹西亭边,二十四桥下,希望寻找当年杜牧的踪迹,然而望见的却是满眼荒草废墟,因而悲从景生,哀从心起,缓缓行步中,惊叹“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啊,即使杜牧活到此时,也会被眼前景象惊呆,大诗人再也不会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意兴了。扬州破败了,破败在荒淫无能的南宋小朝庭手中,破败在一大群贪生怕死的文官武将手里,布衣青衫的姜夔来此,为她唱一首挽歌。他没有杜牧的依红偎翠,春眠不晓,他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在斜阳陌巷中,留下了瘦马枯缰的长长身影,留下他这首《扬州慢》。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