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芜湖市城市规划示意图”,根据该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生态区、
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分别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是()
A.甲、乙、丙B.乙、甲、丙
C.甲、丙、乙D.丙、甲、乙
2.关于上述三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边界清晰明确
B.区域面积固定不变
C.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之间特征相对一致
答案LB2.C
解析第1题,丘陵森林生态区分布于丘陵地区,由图中丘陵分布可知,乙为丘陵森林生态
区;沿江城镇建设区主要位于长江沿岸,故丙为沿江城镇建设区。选择B项。第2题,丘陵
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区域面积不固定。区
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选择C项。
根据定量与定性的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3〜4题。
第1页共48页
3.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①行政区划②经济发展水平③自然地理特征④生态系统特征
A.@@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生态大区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②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③边界是明确的④边界
具有过渡性
A.@@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3.D4.C
解析第3题,由图中四个生态大区的名称及其分布范围可推知,其划分依据既有自然地理
特征,又有生态系统特征。第4题,四个生态大区是按照一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其内
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各大区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
湿泗生态大区的生态环境较好,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的生态环境脆
弱。
6.地跨淮河两岸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原因是其地处()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区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区
C.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交界区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区
答案5.D6.A
解析第5题,由图可判断出,I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n、in为东部季风区,w为青藏高
寒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特征为高寒,人口稀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所以原始自然状
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第6题,河南省信阳市地跨淮河两岸,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故为亚热
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第2页共48页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
A.区域整体性B.区域差异性
C.区域开放性D.区域动态性
8.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地理位置差异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答案7.C8.C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发达区域向落后区域输出资金、信息和产品等,落后区域向发达
区域输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这反映了区域开放性。第8题,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
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故造成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地理位置差异、
气候、地貌差异或矿产资源条件差异等:但与人种分布差异无关。
读图,回答9〜10题。
9.有关图中a、b两点所在半岛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③a点
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10.两个半岛均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B.水能资源
C.天然气资源D.石油资源
第3页共48页
答案9.C10.B
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a点所在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点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由
水系分布来看,a点所在半岛西部有山脉,b点所在半岛东部有山脉,①错;两半岛地形均以
山地为主,②错;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多峡湾,海岸线曲折,③对;b点所在半岛
南部临太平洋,北靠亚欧大陆,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④对。故选C项。第10题,两
个半岛降水均较丰富,且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能资源不丰富;两个半岛均多山,河
流流程短,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两个半岛天然气、石油资源贫乏。
(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模拟)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课题研究,
并已完成下表中部分内容。据此回答11〜12题。
菜系与地域文艺风格对比
菜系原料烹调文艺风格
①鲁菜畜禽珍异排场壮观“小白菜”浑厚深沉
②川菜土产山珍灵巧多样竹枝词新巧灵秀
③苏菜?清淡平和吴侬民歌?
④粤菜?华丽奇特广东音乐?
⑤蒙古菜牛马羊质朴浓烈?坦荡远犷
1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②菜系以清淡酸甜为主要特点
B.④菜系源地文化风格显现温婉清丽的特点
C.③菜系原料以生猛海鲜为主
D.⑤菜系源地的文艺特色是长调牧歌
12.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
①梯田②菜系③戏曲④水电站
A.①@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ll.D12.D
解析第II题,表中②川菜,因四川盆地的盆地地形,气候潮湿,所以口味多麻辣浓重;③
苏菜,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物产丰富,保持原汁,风味清鲜,④粤菜,
因广东省纬度低,气温高,所以口味清淡;⑤蒙古菜,内蒙古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调
味少,反映游牧民族迁徙频繁,文艺特色是长调牧歌。故选D。第12题,梯田的修建说明该
地坡度较缓,水电站的修建意味着此地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故选D。
第4页共48页
(2020•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月考)读“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占全国
比重图”,回答13〜15题。
占全国
比重(%)「
人口数量
GDP
%①爵②■③国④
1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好的区域是()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4.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
C.北方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15.有关④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
B.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
C.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D.平原广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答案13.C14.A15.C
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水资源丰富,人口与耕地较多、经济发达,③地水资源
少,耕地少,经济较为落后,人口也较少。②③配合较好,选C。第14题,北方和南方地区
是我国的耕作农业区,耕地面积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中南方地区水资源更丰富,故
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沙漠戈壁广布,耕地少,水
资源稀缺,经济较为落后,人口也较少,可知③为西北地区;则④为西南地区,选A。第15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④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地势起伏大,选C。
半边房(见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
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回答16〜18题。
第5页共48页
16.“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17.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阴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18.图示房屋门窗宜朝向(
A.东南B.西北
C.东北D.西南
答案16.A17.B18.A
解析第16题,陕西关中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
短缺,这使得雨水格外珍贵,半边房使雨水流入居民自家院子,即“肥水不流外人田”。第
17题,落叶阔叶树是我国北方地带性植被,夏季枝繁叶茂,冬季凋零。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
国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炎热,门前多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阔叶树,能够起到遮
阴纳凉的作用。第18题,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而干燥,
为了获得更多的热量,且为了减少西北风的影响,房屋门窗宜朝向东南方向。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其主
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展会期间,各国或地区都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展品。据此回答19〜
20题。
19.材料中“共享”“各国或地区都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展品”,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①整体性②开放性③差异性④联系性
A.B.②③
C.②④D.③④
20.下列展品最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是()
①“会飞的汽车”②可可
③精密仪器④低端手工艺品
A.①0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19.B20.D
解析第19题,材料信息“共享”,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材料信息“各国或地区都展示了
自己独特的展品”,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B项正确。第20题,发展中国家的展品主要是科
技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如可可、低端手工艺品等:“会飞的汽车”及精密仪器科技含量高,
符合发达国家的展品特征,D项正确。
第6页共48页
(2020•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中)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22.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答案21.C22.D
解析第21题,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但是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界线不明确,A
错误。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
B错误。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
所差别,C正确、D错误。第22题,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为单一指标,
A错误;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B错误;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C错误;区域间特征差
异较大,D正确。
下图为“世界两大著名岛屿分布简图”。据此回答23〜25题。
145°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0°W
图例。主要港口G3优质乳品生产基地
23.读图可知()
A.甲是大陆岛,乙是火山岛
B.都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第7页共48页
C.两岛屿人口密度都比较大
D.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4.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
①地价便宜②港口众多,海运便利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B.③④C.①③D.②③
25.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解,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②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③受高纬度大陆气团控制,
气温低④土壤贫瘠
A.①@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23.D24.D25.A
解析第23题,根据图中经纬线及海陆轮廓可知,甲岛屿为塔斯马尼亚岛,乙岛屿为火地岛,
两岛屿都是大陆岛,A错;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并不处于消亡边界,B错;
两岛屿人口都稀少,C错:结合纬度可知,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选D。第24题,
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此外,
北部地区距离本土消费市场近。第25题,乙岛屿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且受
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加之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蔽地带,因此仅有矮木和苔葬分布。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波河是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波河流域是意大利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
波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至河口分成十几股水道入海,形成众多沙丘和岛屿,是欧洲最为复
杂的河口三角洲。下面图甲为波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我国汉水谷地示意图。
甲
第8页共48页
、湖泊
(1)指出与图中汉水段相比,波河干流水位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2)汉水谷地与波河流域都盛产水稻,与汉水谷地相比,评价波河流域水稻的生产条件。(4分)
(3)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北段水电站数量多的原因。(6分)
答案(1)差异:波河干流的水位季节变化比汉水小。
原因:波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波河补给形式多,冬季受西风影响,降
水丰富,大气降水补给多,春夏季节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域内湖泊(水库)众多,调节作
用显著,故水位季节变化小。而汉水主要以夏季的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形式少而集中,
故水位季节变化大。
(2)波河流域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广阔,耕地多;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稻米品质优。
不利条件:夏季炎热少南,水热条件配合差,灌溉水源缺乏;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
场需求小。
(3)北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补给多,流量大;北部支流多,且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水能丰富;北部海拔高,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水能稳定。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推测波河主要流经地中海气候区,汉水段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两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都较大,再结合图中波河与汉水支流的数量与分布特点、周
边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及湖泊的调节作用等,即可推断出两河的水位季节变化差异。第(2)题,
波河流域水稻生产的条件可从光照、昼夜温差、水热配合、饮食习惯与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波河北段水电站数量多的原因可从河流落差、降水、河流补给类型等方面来分析。
27.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有位记者曾到过图示地区(图a),发现在那里局部区域分布着很具地域特色的“蜂巢
屋”(图b)。“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
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当地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多雨,春秋多
风沙,“蜂巢屋”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
第9页共48页
(1)指出“蜂巢屋”分布的地理位置。(4分)
(2)简述“蜂巢屋”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成因。(4分)
(3)请参照表中①④,简要说明②③“蜂巢屋”的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气候的作用。(4分)
建筑特点作用
①高出地面约50厘米的基底用石块垒成有利于防止冬季雨水的侵蚀和浸泡
②圆锥形屋顶用带有草筋的土坯紧压而成,
高高耸立,坡度很大
③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
④室内最图可3.5〜4.5米减轻夏季闷热及压抑的感觉
答案(1)分布于叙利亚北部(土耳其南部或阿勒颇西北部均可);北温带或中纬度。
(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所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同时靠
近沙漠,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多风沙。
(3)②圆锥形屋顶利于冬季快速排除雨水,减轻屋顶压力;同时减弱春秋季的风沙对房屋的冲击。
③厚墙可以阻隔阳光,减小室内温差;抵御风沙及雨水。
解析(1)可以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描述。据图例和图分析可知,“蜂巢屋”分布于叙
利亚北部,或土耳其南部或阿勒颇西北部;大致在北纬37°,东经37°附近,即地处北温带或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2)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方面分析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从周边的气候
条件分析多沙的原因。(3)从当地的气候和多沙影响分析房屋结构对环境的适应。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剖面。
北-——■"南
材料二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其海拔为3767m,最低点
海拔为740m,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年均降水量约为800mm。下表示意太白县四季平
均气温资料。
第10页共48页
月份3~5月6〜8月9—11月12月〜次年2月
平均气温5.4℃19℃7.7℃-3.7℃
(1)比较说明西安与汉中的主要气候特点。(4分)
(2)说明甲、乙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分)
(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分析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答案(1)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
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相同点:甲、乙两地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
不同点:甲地为水田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乙地为旱地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的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3)地处秦岭腹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海拔较高,植被茂盛,夏季凉爽,气候适宜。
解析第(1)题,材料一的剖面图中西安、汉中分别处于秦岭的北侧、南侧,结合我国气候类
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西安地处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地处秦岭以南,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汉中少;西安所处纬度较高,所以年
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第(2)题,甲、乙两地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主要发展种植业。但两地的农业类型与种植作物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由图
可知,甲地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适合
发展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属于温
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适合发展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凉爽,植被茂密,空气良好等
都为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盐地碱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季节呈火红色,有很强的抗盐性、耐•寒性、耐涝
性和耐旱性,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
材料二盐地碱蓬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增加土壤肥力,是盐碱她的“拯救者”。
在滨海地区,盐地碱蓬会组成大面积红色群落,又被称为“红地毯之王"。下图为我国盐地
碱蓬主要分布区图。
第11页共48页
(1)结合图文材料,简述我国盐地碱蓬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2)与乙地相比,说出甲地所处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并分析甲地土壤盐碱化的人为原因。(4分)
(3)说出在滨海地区保护和开发盐地碱蓬的意义。(4分)
答案(1)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均温较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多盐碱荒地;植被较少;
生态环境脆弱等。
(2)与乙地相比,甲地所处河段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少,结冰期较长,有凌汛。
土壤盐碱化的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大水漫灌)。
(3)降低污染,改良土壤,修复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解析第(1)题,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一般从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描述,由图
可知,盐地碱蓬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以及西北地区,结合材料一中盐地碱蓬的生长习性,可
分析出我国盐地碱蓬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2)题,从结冰期、流速、含沙量等方面
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土壤盐碱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大水漫灌)。第(3)
题,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综合分析在滨海地区保护和开发盐地碱蓬的意义。
第12页共48页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石漠化
2.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答案l.C2.D
解析第1题,丙地区为我国新疆,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正确;乙地区为黄土高
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丁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属于湿润地区,
一般不会出现土壤盐碱化,C不正确:甲地区为广西,植被破坏会产生石漠化,D正确。第
2题,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加剧水资源消耗,加重土地荒漠化,D错。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
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第13页共48页
3.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4.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①退牧还耕②积极开发新能源③控制人口增长④严禁过度放牧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B.②③⑤
C.④D.②④⑤
答案3.A4.B
解析第3题,从结构图可以看出,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和燃料需求增加的①是人口增加,
导致的结果③是滥伐森林;导致地表径流加剧和地面物质易受侵蚀的②是高温多雨,导致的
结果④是水土流失,所以A正确。第4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产生不是
由过度放牧造成的,故①④错误,B正确。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5〜6题。
郊
防
绢
边
吴
护
二
相对赢程(m)顶
林
家
保
郎
—
畔
岔
军W
坝
坝I
三
沟I
堀U
径
角
三,s
坝
坪
流
角
土
——
坝
泥
坪
韭^
沙
—
备
韭
园
测
用
沟
验
一
砂
——
坝
站
」k
1
illl.lHHl跑沟口柜离(m)
6(XK)8(MM)10(XX)120()014(XK)1600()
5.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
B.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
C.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
D.加剧上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
6.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
A.平整土地B.引水灌溉
第14页共48页
C.贮水拦沙D.发展多种经营
答案5.D6.C
解析第5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
力,A正确。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B正确。泥沙沉积,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
C正确。加剧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D错误。第6题,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
坝的直接作用是贮水拦沙,减少水土流失,C正确。
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近年来,
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读“巴丹吉林
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41°-
公
雅
40°-i•
・
腌
格
里
39°-沙
漠
1(X)°101°1()2°103°
介介山脉园湖泊群河流匡圜沙漠。城市
7.图中湖泊附近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A.黑河洪积扇B.北大山
C.石羊河洪积扇D.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8.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③生态移民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
风固沙林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7.A8.A
解析第7题,该地的主导风向应为冬季的西北风,故湖泊周围的沙源应该主要处于湖泊的
上风向,故选A。第8题,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有利于减少牲畜对草场的破坏,缓解
沙漠化,①正确;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有利于减少过度樵采的行为,保护植被,②正确;
生态移民可减少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从而减少植被的破坏,③正确;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
不利于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④错误;黑河水量小,从黑河跨流域调水,会加剧黑河
下游的断流,加剧荒漠化,⑤错误。故选A。
2018年12月21日,德国以开采优质煤炭起家的鲁尔工业区最后一座黑煤煤矿宣告关闭。
据此回答9〜10题。
第15页共48页
9.关于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B.水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D.国际市场广阔
10.下列关于鲁尔区的综合整治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增加煤炭、钢铁企业数量②钢铁工业布局向东部转移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④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A.①0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9.A10.D
解析第9题,鲁尔区的发展优势包括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产区较近,水源丰富,便利
的交通条件,广阔的市场等方面。选A。第10题,在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中,减少煤炭、
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数量,①错;调整工业布局,钢铁工业中的炼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荷
兰海边,②错;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
工业,③对;发展科技、美化环境,④对。选D。
下图为“资源型企业不同时期成本与产量图”,其中甲、乙代表达产期的产量或成本,
丙、丁代表减产期的产量或成本。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甲一产量②乙一产量③丙一成本④丁一成本
A.(D©B.①③
C.②③D.②④
12.当资源型企业进入减产期后,下列措施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A.关闭资源型企业
B.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C.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D.加大当地资源开发力度
答案ll.C12.C
解析第11题,达产期属于产品周期的早期,成本高、产量低,但随着设备状态、生产组织
结构、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改善,成本逐步下降,产量逐渐上升,所以甲代表成本,乙代
表产量;减产期属于产品周期的后期,由于设备老化、经济发展等原因,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产量则下降,所以丙代表成本,丁代表产量。选C。第12题,关闭资源型企业会影响经济发
第16页共48页
展,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对资源型企业问题的解决毫无意义,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会加剧环境问
题,A、B、D错: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选C。
煤炭转化率=(煤炭发电+焦炭)/煤炭总产量。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
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近20年来,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交通和水
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产
部
分
♦回
收
1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能()
①减轻当地环境污染②减轻黄河水运压力③提高煤炭转化率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4.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对原有轻工业进行调整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
D.缩小煤炭的开采量
答案13.D14.C
解析第13题,由于煤炭的深加工,当地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增多,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
①错;山西省煤炭外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故与减轻黄河水运压力无关,②错;
根据材料可推知,电力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炼焦业的发展,提高了山西省煤炭的转化率,③对;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
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对。故选D。第14题,山西省工业结构以能源、冶金、化
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对原有轻工业进行调整无法解决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问题,排除A;
钢铁工业属于“三废”污染严重企业,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极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
废弃物污染,且山西缺水,大力发展钢铁工业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会加重水资源危机,排除
B;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如煤阡石用于发电、供热、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干
燥后再利用等措施可有效减轻生态环境问题,故选C:缩小煤炭的开采量会阻碍当地经济发
展,排除D。
第17页共48页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
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4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
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下图是“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答15〜17题。
云柄小镇:云计筑:产业
健康小镇:健康养老理谷小镇:信息技术与服务
II低山丘陵区
15.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A.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B.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D.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16.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②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③科技发达、交通便利④资源丰富
A.①@B.②③C.③④D.①④
17.下列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③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
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A.O0③B.②③④
C.©©④D.①②④
答案15.B16.B17.D
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看出,“特色小镇”的产业有智能设备制造、金融服务、电子商务、
服装、珠宝设计等,可知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B正确。第16题,发展新
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要求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浙江经济发达,具备这
些基础条件,②③正确。故选B。第17题,“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小城镇或乡村,不会促
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③错,故选D。
(2020•安徽马鞍山市期末)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硅石(主要
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
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据此完成18〜19题。
第18页共48页
18.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资源枯竭B.煤炭资源枯竭
C.耕地资源枯竭草场资源枯竭
19.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B.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
D.光伏设备制造业和生态农业
答案18.B19.D
解析第18题,材料信息表明,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因此石
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煤炭资源枯竭,B符合题意。水资源、耕地资
源和草场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下不会枯竭,排除A、C、D»第19题,材料信息
表明,石嘴山市的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和草场资源丰富,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
发展的产业是光伏设备制造业和生态农业,D符合题意。
(2020•甘肃武威十八中月考)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
了城镇化的进程。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0〜22题。
人民币(亿元)
8(X)
6(X)阶可/
400
2()0
19801985199019952(KX)2005(年)
2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I、II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1.以下属于阶段I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
B.计算机产业发展较快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2.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n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矿产能源基地的开发
第19页共48页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20.C21.A22.B
解析第20题,珠三角工业化的初期,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
地资源、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优势条件,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加上珠三
角工业基础薄弱,阶段I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益低、工业产值增速慢等问题凸显,珠三角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
级;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抓住了发达国家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次契机,主要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选C。第21题,阶段1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
廉价的劳动力,故A正确。第22题,在阶段H,随着全国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特别是长
三角的崛起,珠三角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脸,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的追求降
低成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进而推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A、C、D项属于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原因。珠三角矿产能源缺乏,
B符合题意。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
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
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强、贵州等地布局了
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练习(数与代数)1-7
- 广东省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交通运输商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汽车保险与理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应收账款流程管理图解
- 上海建桥学院《声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兽医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西方文艺美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股骨干骨折中医护理查房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共24课)
- 2022年中国矿业权评估新准则
- 矿体井下开采基建工程及采矿投标文件
- 山东省音体美卫配备标准资料
- 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领慧书院-中国古典礼仪和汉服文化浅析
- 2010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 抓住四个环节上好科学实验课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小结
- 酸碱盐的通性
-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风吹竹叶-接力版(9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