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会计基础知识介绍_第1页
财务部会计基础知识介绍_第2页
财务部会计基础知识介绍_第3页
财务部会计基础知识介绍_第4页
财务部会计基础知识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根底知识〔五〕—存货相关知识学习闵祥2021年02月25日2目录二、存货的购入及计价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四、期末存货的计价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3

1.定义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卖的产废品或商品、处在消费过程中的在产品、在消费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资料和物料等。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出卖直接出卖加工后出卖区别于长期资产的特征为运用而持有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4确认:首先,要符合存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存货确实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能够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本钱可以可靠地计量。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5存货原资料在产品半废品产废品商品周转资料等原料及主要资料辅助资料燃料修缮用备品、备件2.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61、按经济用途分类销售用存货、消费用存货、其他存货。2、按存放地点分类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委托加工存货、委托代销存货及加工中存货。3、按来源分类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7以下各种物资中,该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A、委托加工物资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C、低值易耗品D、在产品E、工程物资F、在途资料G、委托代销商品H、受托代销商品答案:ABCDFG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8〔1〕买价;〔2〕运杂费;〔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4〕入库前整理挑选费;〔5〕税金〔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6〕其他费用1、外购存货的计价外购存货的采购本钱包括: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存货获得计价:历史本钱9甲企业为增值税普通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本期购入原资料100公斤,价款为57000元〔不含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该批原资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该批原资料的实践单位本钱为每公斤〔〕元A.545.3B.573.8C.604D.706答案:C(57000+380)/95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0购入存货的核算〔按实践本钱计价〕

〔1〕发票账单与资料到达,已验收入库〔单货同到〕借:原资料〔采购本钱〕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已付款发票已到,但资料尚未入库〔款付货未到〕购买时: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资料入库时:〔可以月底集中结转〕借:原资料贷:在途物资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1自制存货的实践本钱包括:2、自制存货的计价〔1〕直接资料;〔2〕直接人工;〔3〕分配的制造费用等。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2——产废品、自制半废品、在产品、原资料、包装物等制造本钱资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本钱会计1、直接资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即: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践支出借:消费本钱-直接资料贷:原资料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借:库存商品等贷:消费本钱-直接人工消费本钱-直接资料制造费用13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那么中已取消〕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41、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践本钱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本钱的根据。公式如下:每次〔批〕存货发出本钱=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践收入的单位本钱此法可以最准确地反映发出存货的本钱与期末存货本钱。但要求按每次〔批〕存货分别设置明细账户,以识别其所属批别,同时存货也要求按次〔批〕存放,以便按次〔批〕发出,因此核算和管理任务量大。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识别的存货。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5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展计价。先进先出法的存货本钱流动与通常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相一致。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本钱比较接近现行本钱,因此资产负债表能较真实地反映财务情况。但另一方面,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不是现行本钱,而是较早期的存货本钱,使得损益不能较真实地反映本期收益,尤其当物价继续上涨时,发出的存货本钱偏低,导致利润虚增。由于要逐笔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本钱,因此核算任务量大。2、先进先出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6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的结存数量和本钱以及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本钱,期末一次计算出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此单价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本钱和期末结存存货本钱的一种方法。〔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的实践本钱+本月入库存货的实践本钱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入库存货的数量3、加权平均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7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常不计价,只需到月末时才一次计算,因此简便易行,日常核算任务量小。但此法将存货计价集中在期末进展,添加期末任务量,平常也无法从账上了解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2〕计算发出存货的实践本钱发出存货的实践本钱=发出存货的数量X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3、加权平均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8案例:某企业20XX年7月1日结存A资料100Kg,实践本钱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资料300Kg和200Kg,实践本钱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资料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资料270Kg。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挪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资料的实践本钱。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9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存货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展计价的一种方法。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003001012460013发出

100801012196022012264018购入200132600

2202001213524027发出

220501213

329015013195031合计500

620045052501950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0〔2〕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本钱加上月初存货本钱,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本钱,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本钱。

A资料平均单位本钱=〔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1000+3600+2600〕÷〔100+300+200〕=12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3发出

18018购入20013260027发出

27031合计500

6200450125400150121800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1

三种主要方法之比较主要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优点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①比较简单;②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①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②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①工作比较繁琐;②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①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作量较大;②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2领用和出卖原资料的核算1、消费运营领用原资料借:消费本钱/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原资料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基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原资料借: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原资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不产生销项税额那么其购买时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233、出卖原资料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月末,结转本钱:借:其他业务本钱贷:原资料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4〔一〕存货数量确实定:〔发出和结存存货〕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数量+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存货数量计算的根本公式:四、期末存货的计价25四、存货的期末计价期末,存货按照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历史本钱可变现净值: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本钱、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二〕期末存货的计价:26某企业库存半废品本钱500万元,估计进一步加工所需本钱100万元,估计销售所须交纳税金、费用150万元,估计售价700万元。

该半废品可变现净值=700-100-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