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_第1页
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_第2页
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_第3页
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_第4页
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XX/XXXXX—XXXX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的术语和定义、采集和编号、数据记录、压制、鉴定、装订、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基源植物为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全草类中药腊叶标本制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全草类中药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新鲜或干燥的全体或地上部分,这类中药称为“全草类中药”。2.2腊叶标本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采集带花或果的整株植物体,经在标本夹中压平、干燥后,装订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供鉴定、展示、科学研究使用。2.3采集利用采集工具挖掘带有花、果的整株。2.4压制利用标本夹和吸水纸将采集的标本整形、压干。2.5装订将压制好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粘贴标签、盖章和覆盖蜡纸。2.6鉴定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确定植物学名。3采集和编号3.1采集前准备和要求3.1.1采集工具2DBXX/XXXXX—XXXX小刀、长砍刀、枝剪、剪刀、长柄修枝剪、修枝锯、斧头(或弓锯)、铁锹(或挖掘工具)、小铲子、凿子、铁锤、防刺手套等用于采集标本;不同大小和厚度的聚乙烯塑料袋,用于临时保存和携带标本;野外活页夹,用于保存易枯萎,不能放在塑料袋中携带的标本;标签和铅笔,为每份标本附上具有采集号的标签;不同大小的广口塑料瓶、固定液或保存液,用于采集小型材料或分离器官的保存;望远镜,用于观察林冠。3.1.2采集要求选择生长良好,并具有该药材典型鉴定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所有标本都应采集1份以上。3.2标本采集3.2.1采集方法宜选择根、茎、叶、花、果实齐全的个体采集;有块根和地下茎的植物,应挖取地下部分。采集时首先要观察四周,熟悉生境,了解药材的多度和可采度,然后再采集真正能代表全草类中药特征的材料作为标本。只要有可能,所有的标本都应采集1份以上。要确定怎样使整个植株的形态、大小和其他特征在标本内得到最真实的反映,好的标本应包括各种器官和各发育阶段的大量样本。为了保存尽可能多的信息,要对采集材料进行选择,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注意以下细节。保存附着的叶柄、腋芽和托叶,尽量保持复叶的完整性。如果植株很大,应将标本采全(包括采集记录以保证充分的使用价值。从大植株上取下的部分应与台纸大小相符。如果植株很小,应采集若干个体来装满一张台纸。异型叶植物,要采集到异型叶;雌雄同株植物,最好两种花都要采到;雌雄异株植物,雌雄株应分别采集和编号;花柱异长植物,不同的类型要分别采集和编号。将散落的花、果收集放于袋中,如果种子很多,并且完全成熟,可将其干燥并装入纸袋,再与标本放在一起,并在纸袋上注明采集号。对珍稀濒危植物,应注意加以保护,可采集一个很小的标本并配以照片,或仅照照片。要特别注意每个采集号只能含有一个分类单元的标本,如有疑问,则必须加以注明,并尽可能分成不同的采集号。采集好的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随后再来压制,但二者之间的间隔要越短越好。小而易碎的植物标本要细心处理,先放在小塑料袋内,再将这些小袋放入大袋中。同一物种或相近种类的标本也要分别放置,以避免混淆。3.2.2需特别重视的采集部位和特殊性状记录采集标本的首要目的是进行种类鉴定,但标本在干燥后有些特征易消失、损毁或不易观察,或采集的标本缺少部分鉴别特征,最终导致无法对标本进行鉴定。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类群的植物,在采集标本时要对某些部位进行专门的采集或特殊保存,对一些特殊性状要仔细记录。野外浸泡新鲜植物材料的乙醇浓度通常为5070当回到驻地或实验室后应转入FAA固定液中保存。爵床科(Acanthaceae)——应将果、种子置于小袋中,并将一些花(切开)分别干燥。百合科(Liliaceae)芦荟属(Aloe)——只须保留具叶缘的叶面,而将叶背及内部组织除去。应将花序迅速杀死,并记录习性、有无叶斑、花序分枝和花色等。天南星科(Araceae)——应保留整个叶鞘和叶柄基部的叶舌,要记录断面溢泌物的色泽及其腐蚀性情况,十分重要的是要记录有否毛状石细胞,这种细胞为白色长条形,可通过剥开新鲜叶柄或叶片来观察。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花应泡在乙醇中,有些种类是茎花植物,要注意记录。萝摩科(Asclepiadaceae)——花应泡在乙醇中,需挖出块根,如蓇葖果在干燥时会开裂,则用线3DBXX/XXXXX—XXXX将其缠住,以免散失种子。秋海棠科(Begoniaceae)——雌、雄花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在同一植株的不同时期出现有的可用乙醇泡,有的可分别干燥。应注意采集幼子房、裂开的花药和果实,采集或记录根茎特征,并快速干燥。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和种子。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通常在一天中开花的时间很短,如有可能,应记录开花的周期。要注意花苞的颜色,可把花浸泡于乙醇中或小心压制。果实很重要,还要挖根。菊科(Asteraceae)——要记录头状花序的总苞大小和形状,并在乙醇中保存一些头状花序。最好既采集正在开花的头状花序,也要采集有果实的成熟花序。压制时应使其头状花序的上下面都显示出来。也要注意采集地下部分。十字花科(Brassic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莎草科(Cyper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将部分果实置于纸袋中)和地下部。太幼嫩的花序没多大价值。大戟科(Euphorbiaceae)——注意采集雌雄花。大戟属(Euphorbia)特征主要表现在腺体、果实和种子上。确保腺体不被杯状聚伞花序的苞片(叶状结构)所包住。花本身的用处不大,必须在同一居群中采集果实及种子材料,必要时应在不同的时期采集。龙胆科(Gentianaceae)——注意花柱异长现象及花大小的变异幅度,要采集根部(以确定是否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禾本科(Poaceae)——采集整株,包括地下部分,采集较成熟的花序。灯心草科(Juncaceae)——采集成熟果实和地下部分。唇形科(Lamiaceae)——记录叶片搓碎后的气和味。香茶菜属(广义Plectranthus)压制之前若不将植株杀死,叶片容易脱落。兰科(Orchidaceae)——将花浸于乙醇中是非常重要的。假鳞茎及陆生兰的块根可纵向切开,固定杀死可能很有必要。果实不是非要不可。列当科(Orobanchaceae)——成熟果实很重要。寄生性要尽可能记录寄主。蓼科(Polygonaceae)——果实是必不可少的。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采集成熟果实和种子,部分花应浸于乙醇中。毛茛科(Ranunculaceae)——地下部分,果实很重要。茜草科(Rubiaceae)——果实及幼嫩或成熟的托叶很重要。一般花柱异长,有时雌雄异株。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分枝方式。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将部分花浸于乙醇中保存,记录寄生或半寄生的寄主。干燥过程中植株常变黑,所以要记录花色。伞形科(Apiaceae)——成熟果实是必需的。如有可能,要采集基生叶和地下部分。荨麻科(Urticaceae)——小心螫毛,注意采集成熟的果实、基部和根。3.2.3需要特殊处理的植物类型和器官标本采集后,一些特殊类型的植物和不易干燥的器官要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标本能够快速干燥和重要特征不被损坏。肉质或多汁植物:应将其纵切或横切,有时需将其内部的组织挖出。要考虑是否将一半的材料浸泡在保存液中保存,或用固定液(如乙醇)或置于沸水中几分钟。漂浮或水下植物:采集这类植物可将折叠纸或尼龙窗纱置于水中标本的底下,用把标本“漂浮”到4DBXX/XXXXX—XXXX折叠纸或尼龙窗纱上去的方法来进行,由于水生植物干燥很快,通常没有必要进行人工加热。垫状或丛生植物:这类植物一般很难压制整棵植株,而是取大小适宜的某部分进行压制,但注意不要过度修剪。垫状植物可放在衬填的标本夹或标本盒中干燥。大型植物:如果是叶片或茎秆,可分成若干部分,并按其顺序进行编号。通常采集基部、中部和顶部部分,并附有大小尺寸,略图或照片。花器易损伤的植物:许多短命花易液化、破碎,应尽快采集,并立即压制或置于乙醇中。某些类型的花冠如鸢尾属(Iris)会粘在衬纸上而易被损坏。作为一般原则,可将一些花取下,分开花冠,压在纸夹中,在花尚未全干之前不要将其打开。多余的花可置于装有固定液的塑料瓶中保存。复杂的或不明显的结构:至少应在固定液中保存五个以上的样品。茎生花或枝生花植物:这类植物的花和果着生主枝上。对一些花果与茎连在一起难以压制的植物,将花果从茎上取下,但要对其着生方式做准确的记录。鳞茎或球茎植物:应小心将其从地下挖出,去土。小鳞茎或球茎可纵向切开,大的则应切成片状。3.3编号应对每份标本进行编号,同一个采集号不得重复使用。采集人在同一时间、同一调查点,同一个大型植株上的若干部分,或者同一个居群内的小型植株多个个体可组成同一号标本。同一株植物、不同月份采集的花、果应编成不同的号,但可在标本上加注。切开的植株或器官,应用标签标明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若一份具有单一采集号的材料在采集时被认为是属于一个分类单元,但在鉴定后发现是两个或多个分类单元的混合物,则每一分类单元应分别用A、B、C等加注在该采集号之后。编号格式: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县内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采集日期(6位,YYMMDD序号(001-009标本类型代码。其中标本类型代码为LY。编号时应使用铅笔,应记录同一采集号的标本份数。标签写好后应尽快挂在每份标本上。4数据记录4.1所需器具记录本:日记或笔记本,用于记录路线、地形、遇见的人、野外草图等;硬度为2B的铅笔,切勿使用字迹遇水会模糊的笔;录音笔(个人口述用)不是必需的,但在野外可节约时间;照相设备;海拔表;测角器或测高表,用于测树高;卷尺和长绳,用于测量树干直径;手持放大镜;全球定位系统(GPS可用来记录精确的位置。4.2采集记录所包括的内容野外记录要完整,并有条理地进行,最好在采集过程中就做好,任何采集记录至少要包括的内容有:采集地、生境、海拔、植物描述、采集人、采集号和采集日期,普查需记录的内容如下:采集地点:记录标本采集的地名,记录到省、市、县、乡镇、村、屯以及小地名,省、市、县、乡镇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的规定执行。(示例: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崇山头)植被类型:记录采集地所属的植被类型,如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生态环境:记录采集标本所处的生长环境,如阴坡、阳坡、沟边、林下、林缘、路旁等。经、纬度:记录标本采集地的经纬度,格式为E(N)DDD°FF′MM.M″,其中E为经度缩写,N为纬度缩写,DDD为度,FF为分,MM.M为秒。海拔:记录标本采集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5DBXX/XXXXX—XXXX土壤类型:记录标本采集地的土壤类型,土壤类型按《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17296-2000)的规定进行分类,主要有水稻土、赤红壤、红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及其他。资源类型:注明采集标本的资源背景,如野生资源、栽培资源。出现多度:目测标本来源种类数量的多少,以多、一般、少、偶见表示。习性:记录采集标本的生长习性,如草本、藤本、灌木、乔木。株高:记录采集标本的植株茎基部到顶端的高度,采集的标本来源于多个植株的,取平均值,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胸径:木本植物记录植株中部茎的直径,采集的标本来源于多个植株的,取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精确到整数。根:描述标本植株地下部分的主要特征,包括主根、侧根、根上结节或块根。茎:描述标本植株地上茎、地下茎(鳞茎、块茎、根状茎、球茎)的主要特征。叶:描述标本植株叶的主要特征,包括落叶或常绿叶;质地、颜色、气味、光泽、粉霜;分泌物或腺体;与叶柄或茎的相对朝向,如下垂、平展等;大叶、复叶、异形叶的形状,可描绘草图。花:描述标本植株花结构的主要特征,包括分泌物或腺体;茎花、枝花等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可能失去的位置或形状的信息;雌雄同株或异株;气味;花序轴颜色;花冠颜色、质地;花萼颜色、质地;行为,如早晨开放,中午12点前关闭等;花粉传媒;花柱是否异常等。果实和种子:描述标本植株果实甚至种子的主要特征,包括果实的气味、颜色、质地、大小、形状;种皮的颜色、质地;假种皮颜色、质地;传播方式,如动物、风或水等。名称:应记录植物名、学名、别名、科名及药材名。植物名:采集标本在植物分类学上种的中文名称,植物分类按《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BG/T14467-93)的规定执行。学名:采集标本在植物分类学上种的拉丁名,植物分类按BG/T14467的规定执行。别名:采集标本在调查地区的其他名称,记录数量不超过5个。科名:采集标本在植物分类学上科的中文名,植物分类按BG/T14467的规定执行。药材名:采集标本药用时的名称,名称参考书目的先后顺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入药部位:记录采集标本具有的药用器官或部位的名称。用途:记录采集标本在调查地区的药用或经济用途及利用情况。特征变异:在调查中发现的任一特征的明显变异,记录在记录表的备注中。受威胁状况:记录调查物种野生资源在调查区域是否存在资源流失或受威胁的情况及其原因。材料:记录采集标本的类型。待鉴定标本需详细填写植物的形态特征信息和照片编号,如根皮的厚薄、有无乳汁;花的颜色、味道等易快速丧失的信息,以便后期鉴定。标本吊牌样式参见附录A中的表A.1、A.2,标本采集信息记录表样式参见附录B中的表B.1。任何植被类型都与环境特征联系在一起,因此,为了便于区分群落成分的生态学特点,在标本采集记录表中,以不同生态因素做基础划分了植物生态类型,具体分类参见附录C中的表C.1~表C.4。4.3影像记录在采集腊叶标本的同时,摄影是对野外其他信息进行采集的一种手段,有时是至关重要的辅助手段,除了是对某一特殊植物或生境的一个永久记录外,好的照片还可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花、果或叶的近摄照片极为有用,特别是用来记录标本干燥后会失去的那些细微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花、果的特写应足够大,这样所需的细微特征才能清晰可见。每一份影像资料都要确保与腊叶标本等材料的信息可以相互索引,做好记录,标明编号、日期和尽6DBXX/XXXXX—XXXX可能精确的地理位置。5压制5.1压制工具剪刀或修枝剪,用于修剪标本;衬纸,应用薄而坚固的折叠纸,并保证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标本的每个部分都置于其中;干燥纸;标本夹,比衬纸和干燥纸略大的瓦楞板或其他材质的夹板;标本夹绑带,用软纤维麻绳或较大韧性、较小伸缩性的绳索;纸袋或网袋,用于装种子、果实材料;塑料瓶、保存液,用于植物分离器官的液体保存。5.2压制过程5.2.1标本整理在标本干燥过程中,换纸的同时对标本进行整理。首先将标本折叠、弯曲或修剪至与台纸相应的大小,如果弯曲后的茎容易弹出,则可将之夹在开缝纸条里再压好;茎或小枝要斜剪,使之露出内部的结构,如茎中空或含髓;粗茎和根可以纵向切开。若叶片太密,可剪去若干叶片,但要保留叶柄以表明叶子的着生位置;大叶片可从主脉一侧剪去,并折叠起来,也可剪成几部分;尽可能避免叶片重叠,至少应有一片叶反转过来以便观察其背面,最好幼叶和老叶各有一片;革质叶的干燥需很长时间,如果叶片重叠在一起,可在中间夹一条干燥纸。花的正、反面都应朝上显示,如果是筒状花应将花冠纵向切开,额外采集的花可散开放在干燥纸中干燥。若有额外的果实,可把一些纵向切开,另一些横向切开;若个体过大,则可切成片后分开干燥。如果标本有厚而凹凸不平的地方,可加干燥纸或报纸予以支撑,避免柔嫩的叶子、花瓣可能因受不到挤压在干燥过程中起皱褶。5.2.2标本干燥将已准备好的标本置于衬纸或报纸内,尽可能认真地整理好(见“标本整理”)。采集号应写在跟着标本的标签上,可以在衬纸上也写上采集号。采自大植物的材料,如棕榈和树蕨的叶子,剪成的各部分要按顺序编码。标本在装订前,应一直置于衬纸中。将放有标本的衬纸夹在足够多的干燥纸(或其他必要的垫物)中间,然后加一块瓦楞板(如果有的话如此重复叠好。若瓦楞板较少或缺乏,那么标本夹里不要夹太多的标本,这样干燥比较快。若有足够的瓦楞板,则标本就可多放,达到绑带的限度。用绑带绑紧标本夹。粗大的标本、茎干等可直接夹在瓦楞板间,可加速干燥。绑扎好的标本见附录D中的图D.1。标本的干燥可只依靠干燥纸吸水,也可将标本夹置于温和(35~45℃)的热源上直至标本干燥,但不要将其烤得太干变脆。开始时温度过高,也会把标本“捂熟”(可通过退色和“煮青菜”的气味而辨别)。每个标本夹均应定时检查其松紧程度,并变换方向以使受热均匀。如果标本夹太松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变形或皱缩,并使材料丢失(必要的话应多用一张衬纸在反方向把标本包住)。每天至少检查两次,必要时应换纸。利用第一次换纸的机会,可重新整理标本,以达到最佳效果。完全干燥需18h至4天(或更久干燥好的标本应尽快抽出,除细嫩的标本外,干燥好的标本都是僵硬的。同号标本中各部分材料的干燥速度不一定都一样,因此干燥后的标本应仔细地重新归放在一起。干燥好的标本要保持干燥,如果空气湿度太高,可将冷却后的标本置于聚乙烯袋中,并且封严,有可能时可加入硅胶。可采用阳光晒或加强通风的方法代替人工热源干燥。5.2.3压制要求7DBXX/XXXXX—XXXX标本要有正面的叶子,也要有少许反面的叶子。标本尺寸小于台纸大小。完整性、准确性的要求:容易脱落的部位(如种子、花),用纸袋装好。6鉴定6.1鉴定程序标本鉴定应分三步完成。首先是外业鉴定,应尽量在野外采集的同时进行初步鉴定,因此外业人员中应有熟悉当地植物的植物分类学者。在内业阶段,标本装订前,应对已初步鉴定的标本进行确认,并对未鉴定标本进行鉴定。最后,应请植物分类专家对有疑问和未能鉴定的标本进行鉴定。种子植物首先要鉴定到科,利用中国高等植物分科检索表与图谱进行检索分科,查到科别之后,再利用植物志、图鉴等图书进行分属和分种检索,最后确定种名。鉴定标本时要利用放大镜和解剖镜对标本仔细观察,按照检索表的各条款项逐一核对。在鉴定到种以后,填写定名签,并将定名签贴在台纸右下方。6.2鉴定依据进行标本鉴定时,主要依据《中国植物志》(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5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FloraofChina(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9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中编1-2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4年,北京:科学出版社)及各地方植物志等进行鉴定,同时可结合国家植物标本馆和各地区重要植物标本馆中的馆藏标本进行。具体工作中,要重视地方植物志的使用,因调查时间的关系,很难保证采集的标本都带有足够的信息,完全通过查检索表进行鉴定可能会存在困难。标本鉴定签样式参见附录E中的表E.1。7.1所需材料台纸,大小为40cm×30cm的厚板纸。乳胶,用于固定标本。棉线,用于固定标本和拴号牌。细纸条,宽3~5mm的纸条,用于固定标本。透明纸袋,用于存放容易掉落或受损害的花或果实。纸袋,用于存放标本的松散部分或多余的花果。蜡纸,用于覆盖装订好的标本。标签包括采集标签、鉴定标签、采集号牌。7.2装订过程7.2.1标本排列标本在台纸上的摆放要最大限度地展示尽可能多的特征,其次考虑艺术性。大标本最好按对角线放置,过长标本可进行折叠。修剪过大标本时,尽量仅剪去茎干。在不损坏标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丛生植物分开。展示叶的两面,只有一片叶的标本,切下部分反过来贴在台纸上或放在纸袋中;摘除遮蔽花或果的叶,摘下的叶放入纸袋;有足够多好叶时,可以剪去部分叶。可能的话展示花的两面。台纸上装订不止一株植物时,全部标本保持向上,大或重的标本放在底部。7.2.2标本装订8DBXX/XXXXX—XXXX标本装订采用线(纸条)捆扎法或乳胶粘贴法进行。线(纸条)捆扎法是用棉线或细纸条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台纸反面的棉线结用涂胶的纸条覆盖。乳胶粘贴法是将乳胶涂或喷在标本的反面,将标本贴在台纸上。采集标签、鉴定标签、采集号牌及各种纸袋都应贴在装订好标本的台纸上或挂在标本上,采集标签贴在台纸的左上角,鉴定标签贴于台纸的右下角,纸袋贴于右边。采集号牌用线栓在标本上。在台纸上覆盖一张蜡纸,蜡纸的左边用胶粘贴在台纸的反面。装订好的标本参见附录D中的图D.2。8管理8.1标本净化野外采集的标本经充分干燥后,在进入标本柜保存前,需进行净化,常采用熏蒸法或低温冷冻法对标本进行净化。熏蒸净化,采用磷化铝等熏蒸剂进行,在密闭空间内,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磷化铝片10g(3片室温20℃以上时,熏蒸24h;室温20℃以下时,熏蒸48h。低温冷冻净化,于-30℃冷冻72h或-18℃冷冻7天。8.2存放上好台纸的腊叶标本应放在木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