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西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西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西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西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阶段性考试地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地求的。)“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完成下面小题。1.童谣里出现的天体是()A.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卫星 D.恒星、行星、小行星2.童谣中包含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 B.太阳系 C.行星系 D.地月系【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童谣里出现了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童谣里共出现两级天体系统,分别是太阳系和地月系,“地球绕着太阳跑”是太阳系,“月亮绕着地球跑”是地月系,地月系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恒星是由气体组成,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自身不能发光,近似球状的天体;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彗星一般由冰物质组成,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其亮度和形态一般会随距离恒星远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甲地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是()A.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海拔高,大气稀薄 D.地形开阔,地广人稀4.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大量安装家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是()A.贵阳 B.成都 C.拉萨 D.上海【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由已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多少主要受纬度、海拔、天气、大气洁净度的影响。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新疆,深居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因而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B正确;沙漠广布,植被稀疏对太阳能资源影响不大,A错误;新疆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多盆地,海拔不是很高,C错误;地形开阔,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建设太阳能电站,但这不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D错误。故选B。【4题详解】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且西藏地区居民较为分散,不利于统一电网供电,比较适合家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故C正确;贵阳、成都全年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贫乏,太阳能电池板效益低,AB错误;上海人口、房屋建筑密集,没有太多空间安装家用太阳能电池板,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太阳能丰富、市场大小及远近、地价、资金和技术等。民航客机在飞过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当客机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才容易产生航迹云。下列左图示意航迹云景观,右图为气温随海拔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当客机飞行时,更容易产生航迹云的是在()A.① B.② C.③ D.④6.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所在大气层水汽、杂质、臭氧含量多B.②所在大气层大气厚度在中纬度地区附近最厚C.③所在大气层的臭氧含量高,大气上部热、下部冷D.④所在大气层上冷下热,大气稀薄【答案】5.B6.C【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客机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才容易产生航迹云。根据示意图,气温为-60℃~-40℃在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根据海拔和气温变化。大气的垂直分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主要在海拔12千米附近,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多。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之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①②位于对流层,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多。但是臭氧层在平流层。A错误;②地位于对流层,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对流层越厚。赤道地区,气温高,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厚。B错误;③地位于平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含量高,根据示意图平流层下部冷,上部热。C正确;④地位于高层大气,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海拔很高的地方不符合。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受海拔、大气运动、大气的密度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可以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主要在海拔12千米附近,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多。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之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的“太阳风”()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8.上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A.7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8时前后 D.21时前后【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分析,由于湖泊与陆地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湖泊,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吹湖风;夜晚吹陆风,据此分析,夏季晴朗的午后,由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太阳风”为湖风,且风由湖泊吹向陆地的过程中带来水汽,风较为湿润,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湖陆风转换取决于湖面与陆面的气温变化,当陆面气温高于湖面气温时吹湖风,反之为陆风,据图分析11点至21点期间陆面气温高于湖面,该时段吹湖风(即太阳风),21点至次日11点期间,陆面气温低于湖面气温,吹陆风,因此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为21时前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三种类型。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此时,丙地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10.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③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④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且丙点西侧的气压值大于东侧,因此气压梯度力由西部指向东部,且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受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为西北风,B正确,排除ACD。故选B。【10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正确,排除①;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陆地摩擦力大,海洋摩擦力小,③正确,排除④。故选C。【点睛】风是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推动下产生的水平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不叫风。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地表冷热不均而产生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由高压指向低压。风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前后,强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关于“杜苏芮”登陆福建沿海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与南水北调工程完全相同B.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大C.水体循环更新周期最短D.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属于海陆间循环12.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台风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促进水圈、大气圈之间能量交换②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③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④塑造地表形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1.D12.B【解析】【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杜苏芮”登陆福建沿海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是海水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大循环),D正确;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A错误;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B错误;水体循环更新周期最短的是河流水,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台风是来自海洋的热带气旋,并由低纬逐渐向高纬和陆地移动,是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将大量的水汽带到大陆,并形成降水,所以台风会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能够促进水圈、大气圈之间能量交换,①③正确;但塑造地表形态和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的主要是地表径流环节,与台风的直接关系不大,②④错误,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内水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和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称为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下图)。湖面海拔约2070米,该湖意为“山脊上的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冷水微咸水湖,虽然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却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湖泊面积出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3.据材料分析,赛里木湖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植物蒸腾14.近年来某部分湖区面积持续增大,使得赛里木湖部分地区候鸟数量明显增长,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湖泊南部 B.湖泊北部 C.湖泊中心 D.湖泊西部【答案】13.A14.D【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结合图示地形信息可知赛里木湖所在地区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径流向中部汇入,形成湖泊,形似(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即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在该区域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湖区西部存在入湖径流,西部高山地区存在冰川,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入湖径流量增大,带入湖泊的营养物质更多,使得候鸟的食物来源更为充足,候鸟数量明显增长,湖水淹没西岸浅滩,为候鸟提供栖息地,所以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湖区西部,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山地迎风坡,含有水汽的空气受地形阻挡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降水一般从山麓向山顶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难以形成降水,且空气下沉干绝热增温(海拔每下降100m,气温升高1℃),形成焚风效应。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被称为赶海,一般赶海时间为两个小时。目前赶海已发展为滨海城市的重要旅游项目,下图示意北海国庆期间平均潮高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5.国庆期间,开展赶海活动最适宜时间段为()A.2:00-4:00 B.8:00-10:00 C.1l:00-13:00 D.21:00-23:0016.现在赶海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已成为北海市的重要旅游项目,主要原因有()①游客通过赶海可捕获大量海产品②游客可吃到新鲜的海鲜产品③旅游设施日益完善④赶海作为体验式旅游,受游客青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图中8-10时潮高较低,且是白天,适合赶海,B正确;2-4时、21-23时处于黑夜,能见度差,不适合赶海,AD错误;11-13时正处于涨潮期,水位逐渐涨高,并不是最适合的赶海时间,C错误。故选B。【16题详解】赶海作为体验式旅游,对游客吸引力大,乐趣多,受游客青睐。赶海区域可以让游客吃到新鲜的海鲜产品,因此赶海发展成北海的重要旅游资源,②④正确。赶海给游客的体验感强,但是需要较高的实践技术,在赶海过程中游客捕获大量海产品非常困难,①错误;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促进北海市旅游业发展,但不是赶海受游客喜爱的原因,③错误。故选D。【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涨落称潮,夜间的涨落称汐,总称“潮汐"。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在左图①②③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____,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地层是____,④的物质发源于右图中____圈层上部。(2)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指出左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大量煤炭的地层,试推测形成该地层的地质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3)写出右图中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17.①.①②.②③.B18.①②地层。自然环境特征: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广布。19.D:莫霍界面。E:古登堡界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解析】【分析】本题以地层和地震波变化图为背景,涉及生物的演化,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古生代早期出现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类群;中期出现了海洋鱼类和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后期动物出现了两栖类和有翅昆虫,植物出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①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质年代形成是②中生代。岩浆生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右图中A圈层是地壳,B圈层是地幔,C圈层是地核。地幔是右图中的B圈层。【小问2详解】大量形成煤炭的地质时期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煤炭是远古时期的植物死亡后,被深埋于地层之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转化为可燃性的煤炭,所以说植被越茂盛的森林地带,在经过漫长地质年代之后,就越可能出现大量的煤炭。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森林广布。【小问3详解】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因此D是莫霍界面,E是古登堡界面,判断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温室大棚的放风有一定科学依据,放风的主要目的是降温、排湿、排除有害气体等。正确的放风时间和方式能大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但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不良后果。下列左图为温室大棚底部放风口,右图为温室大棚顶部放风口。(1)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这一行为进行解释。(2)天气晴朗的冬日,日出后,打开覆盖大棚塑料薄膜上的草席子1小时后才进行放风,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分别说明日出1小时后放风以及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蔬菜质量的原因,(3)请在下图中a、b两条短线上画出晴朗的冬季日出后打开顶部和底部放风口后气流的运动方向____,并说明形成原因____。【答案】(1)菜农傍晚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增强;同时洒水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水的比热容较大,不易降温。(2)日出后气温较低,如果立即放风,作物易受低温冻害;早晨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卷起塑料薄膜,使蔬菜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可合成大量的有机物,提高蔬菜质量。(3)①.a向上,b向大棚内(如下图)。②.大棚内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a处在顶部,气流从顶口流出放风;棚外温度低,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是棚外流向棚内。【解析】【分析】本题以温室大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菜农傍晚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增强;同时洒水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水的比热容较大,不易降温。【小问2详解】天气晴朗的冬日,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日出后气温是一天中最低的时候,如果立即放风,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早上的大棚内部,作物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早晨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日出后,卷起塑料薄膜,使蔬菜接受太阳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可合成大量的有机物,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小问3详解】打开顶部放风口后,大棚内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