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渔家傲)(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14/wKhkGWWqmDeAG4jVAAIbEmP_Amw570.jpg)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渔家傲)(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14/wKhkGWWqmDeAG4jVAAIbEmP_Amw5702.jpg)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渔家傲)(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14/wKhkGWWqmDeAG4jVAAIbEmP_Amw5703.jpg)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渔家傲)(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14/wKhkGWWqmDeAG4jVAAIbEmP_Amw5704.jpg)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渔家傲)(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14/wKhkGWWqmDeAG4jVAAIbEmP_Amw5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渔家傲)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朱敦儒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一、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叙写了词人听到琵琶声而引起的无限感慨。B.“征尘万里”点明了客居他乡的处境,“伤怀抱”一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C.“客散黄昏庭院悄”写出了客人聚会离开后庭院静谧的情形,给人孤单落寞之感。D.“只恐莺啼春又老”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2.有人说词的下片充满了悲惋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①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②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③。注①此词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金陵时的作品。②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③邯郸道:据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所叙,唐代有卢姓书生在邯郸道中曾做“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此处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前两句描绘了山间清幽美丽的图景,“柔蓝”极言水色清碧,“萦花草”烘托了烂漫春光。B.上阕“茅屋数间窗窈窕”交代了词人住所环境,“茅屋”“窗窈窕”暗示了词人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C.“忽忆故人今总老”一句表面上感慨故人已老,实际上是伤己,感叹自己不再年轻。D.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之间由茅屋到午梦衔接自然,使上下阕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欧阳修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①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②。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③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注】①逡巡:这里指顷刻间,形容时间极短。②当:作为。③厮:相。与下句“相”字互文见义。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用字精妙,“闻”“敲”二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匠心独运。B.“旋”与“忽”“逡巡”等一连串快速的动作,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C.采莲女随手采摘莲花酿酒,花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D.这首词描写了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趣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6.有人说“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中“惊起”一词有“转折之妙”,请结合上下句简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①沈:同“沉。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冰清玉洁的特征。B.“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可爱。C.词的上片和下片写梅花的角度不同,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D.全词描绘出一幅凄清淡雅的图画,借此表现梅花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E.全词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8.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葛胜仲初创真意亭于南溪,游陟①晚归作。岩壑萦回云水窟②,林深路断迷烟客。茅屋数椽携杖舄③,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倦客羁怀清似涤,更无一点飞埃迹。溪涨慢流过几席,寒湜湜④,凫鹥点破琉璃色。【注】①游陟:漫游,漫步。②云水窟:隐者的居处。③杖舄(xì):拐杖与鞋子。④湜湜(shíshí):水清澈见底的样子。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意亭”的命名可能与陶诗“此中有真意”有关,词人可能是陶渊明的仰慕者。B.词人在南溪漫游至晚,既是因为“林深路断”耽误了行程,也是因为景色太美。C.“琅玕”喻指翠竹,“侵”字微含贬义,词人对翠竹太高影响到屋檐有所担忧。D.“凫鹥”句以动衬静,写水鸟打破了水面的寂静。“琉璃色”运用了比喻手法。10.这首词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全词的主旨?请指出并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其二)卢象升①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生动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B.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面对艰险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C.作者精心遣词来传情达意,如“空”写出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真”则表现出驰骋战场的满怀豪情。D.这首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12.有人评价此词:上阕“哀”,下阕“激”。请结合下阕,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激”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题玄真子图①张元千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②笑。明月太虚③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注】①玄真子:唐代诗人张志和。玄真子图,即玄真子像。②渔童和樵青:玄真子的两个奴婢。③太虚:天空。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蒙细雨之中,白鹭在远处乱飞,满船吹刮着斜风细雨,渔翁垂钩的环境比较恶劣。B.稳坐舟中的渔翁收拢丝线,鱼被钓上来,童仆拍手欢笑,静中有动,如闻喧闹之声。C.“浮家泛宅”“烟波老”等词描绘出一位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生的渔翁形象。D.词的上片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下片着重抒情,融情人景,含意丰富,耐人寻味。14.如果说张志和的《渔父》表现对隐居生活的热爱,那么本词借“玄真子”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隐逸之趣呢?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苏轼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注]王文度:《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王兰田(名述之),“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化用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其意而用之。B.下片前三句写张元康想象自己到家时的情景,长安落英,故关飘絮,兵士列队相迎。C.词末借用王文度的典故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用反问语气强化了表达的情感。D.全词以人物行为作为结构线,谱写了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诗,发自肺腑,情真意切。16.词的开头写到“一曲阳关情几许”。确实如此,本词揭示了人世间多种美好珍贵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A2.①从“韶光虚过”“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可看出词人内心那份韶华已逝、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忧愁。②从“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可以看出词人因人海茫茫,知音难找,无志同道合之人相伴相守,流露出的孤独失意之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分析错误,这里应是听觉,并无视听结合。故选A。2.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词的下片表达的悲惋之情,理解内容是关键。这首词下片内容较为简单。抓住关键词,“韶光虚过”是说时光流逝,却过得没有什么意义,光阴虚度,一事无成;“多情人已非年少”也是在说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流露出词人内心那份韶华已逝的伤感之情;后面“春又老”,春是每年都会来的,它是不会老的,老的是人,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的伤感与忧愁。“知音少”,这是比较直接的抒发,慨叹知音难觅,没有志同道合之人;“何处寻芳草”,以景结情,世界之大,到哪里去寻找那些美好?流露出一种无人陪伴,知音甚少的孤寂与落寞。【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3.B4.(1)对住处和周围景物觉得舒心美好,表现了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喜爱(对山间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2)将鸟鸣当作朝鸡,午睡醒来而不愿起床,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自嘲;(3)猛然觉得朋友们年老,表现了对韶华逝去的感慨无奈。【解析】3.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项,“暗示了词人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说法有误,“茅屋数间窗窈窕”,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暗示其居住环境的清净高雅、秀美脱俗。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意思是,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表现了对韶华逝去的感慨无奈。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可见,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作者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全词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5.C6.“惊起”的前句写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后句写船因无人打浆而在沙滩上搁浅了,用“惊起”二字写从姑娘们从醉酒中醒来时的惊讶情态,既表现了“醉”字,又写出了“醒”,起到从醉眠到苏醒的转折作用。【解析】5.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采莲女随手采摘莲花酿酒”说法错误。“厮”在这里是“相互”的意思,与下句“相”字同义;“酿”这里指“混合”,诗句的意思是“清新的荷香、醇美的酒味,搅在一起”,并非是采摘莲花酿酒。故选C。6.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文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词的主旨,即作者或者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本题中,题干是“有人说‘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中‘惊起’一词有‘转折之妙’,请结合上下句简析”,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7.CD8.①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冰清玉洁;③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C项,“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分析错误,应该是上片侧重于正面描写,下片侧重于侧面烘托;D项,“全词描绘出一幅凄清淡雅的图画”中“凄清淡雅”说法错误,应为“清新淡雅”。故选CD。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形象能力。鉴赏诗词形象,答题时先点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时诗词是如何表现出形象该特点的,分析概括时注意围绕“诗歌形象”这个中心来写。最后点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形象,分析词中梅花的形象,先要找出词中对梅花进行描写的句子,判断词人对梅花的态度,要适当概括,用简洁的语言阐释。词的上阕咏悔,首先描写寒梅形象。起笔以“雪里琼枝”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的品性;接着再以“香脸半开”、“玉人浴出”拟写梅花花蕾初绽、美丽明艳、柔美俏丽、冰清玉洁,表现寒梅的形神美。下阕赏梅,抒发赏梅情怀。先写月夜饮酒,表现赏梅的豪情逸致;结句“此花不与群花比”,用“群花”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高洁,赞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现了女词人鄙弃世俗的坦荡胸怀。这首词不是单纯地像前人以描写和点染梅花形态美为能事,而是写梅也写人,赏梅也自赏,并把寒梅的形神美和词人的心灵美、感情美融为一体,构成了词的艺术美,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了深美的艺术意境,吟咏了高洁美好的情怀,可谓格调清新,境界开阔,含蓄有味。【点睛】鉴赏诗歌形象题的答题步骤:①点出特点。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②概括分析。结合全诗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③概括情感。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9.C10.“清”。①词人漫游南溪,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忘却了时间,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忘却了人世间的纷扰。②“清”,清幽、清明,既能概括南溪自然山水之美,又能表达诗人洗涤身心的心境,所以最能体现全词的主旨。【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微含贬义”错误,“侵”字写出了翠竹的长势之盛,表达了词人对翠竹的喜爱之情。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首先明确:“清”字。结合“初创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归作”可知,本词是作者漫游南溪真意亭所作,而“真意亭”可能取自陶诗“此中有真意”,“真意”即人生的乐趣。本词抒发的是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上阕“岩壑萦回云水窟,林深路断迷烟客”描写词人在南溪漫游,“云水窟”这一隐者的居处的外环境,岩壑萦回,林深路断,可见其清幽、寂静;“茅屋数椽携杖舄,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描写隐居之处的内环境,“人寂寂”,人迹罕至,竹林青翠葱郁。下阕“倦客羁怀清似涤,更无一点飞埃迹”在这样的居处,常年客居他乡有羁旅情怀的游子也会被清幽的环境荡涤心胸,忘却了时间,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忘却了人世间的纷扰;“溪涨慢流过几席,寒湜湜,凫鹥点破琉璃色”溪水潺潺流过,水清澈见底,水鸟打破了水面的寂静,越发显得环境清幽。可见,“清”字最能体现全词的主旨。11.D12.①场面壮阔。如:以“天地裂”来形容号角之声的激昂,以“惊魂”来写将士心情的激荡,把读者带到刀光剑影、天惊地动的战场。②借用典故。“燕然勒”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期盼自己也能像窦宪一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③想象虚写。“绝影”三句作者通过想象,展现了一幅骏马奔驰、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勒铭记功的英雄凯旋图景,抒发了作者渴望能一往无前、骁勇杀敌的豪迈激情。【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错误,“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熊狐惊吼”并非作者“亲见”“亲闻”。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激”可以理解为慷慨激昂的愤激之情,词人在下阕展开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抒发,如“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号角长鸣,惊天动地,清兵如熊狐蠢动,前来进犯,牵动着守疆将士的心。在这二句中以“天地裂”来形容号角之声的激昂,以“惊魂”来写将士的心情,把读者带到刀光剑影、天惊地动的壮阔战场。“将军应取燕然勒”,大将军应当建立杀敌拓土之功。这一句用典,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作者热望自己也能象窦宪一样有所建树,青史留名。心情激越。“绝影骄骢看并逐”,这是诗人的想象,他仿佛随着号角声骑着骏马,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最终取胜归来的景象,展现出词人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13.A14.本词借玄真子形象表达以下“隐逸之趣”:①对江南美景的喜爱;②对闲逸自在生活的满足;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逸情致;④摆脱世俗烦恼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白鹭在远处乱飞,满船吹刮着斜风细雨,渔翁垂钩的环境比较恶劣”错。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远山浮云环绕、细雨迷蒙、斜风中白鸟飞翔、渔翁春江垂钓的优美和乐的画面。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远山浮云环绕、细雨迷蒙、斜风中白鸟飞翔、渔翁春江垂钓的优美和乐的画面,由景入情,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渔翁闲逸自在生活的向往。下阕“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二句,承上写渔翁以舟为家的生涯。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小船,境界由动入静,清静幽远,反映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的举世皆醉而我独醒的心情。“浮家泛宅”,指舟居。这里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安于居舟飘泊的清高的性格。“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三句,直接抒发了词人不羡慕功名利禄,摆脱世俗烦恼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闲烦恼”指一种不必认真的烦恼。这里用来表露词人终身浪迹江湖的飘逸情致,而用“烟波老”三字,不仅表现作者蔑视“城市闹”的繁华景象深层意念,又是作者忘却一切世俗烦恼的落脚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艺美术品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考核试卷
- 学前教育的科学探究与自然观察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户外摄影比赛与展览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数据隐私保护与合规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地质卫星数据实时处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复古游戏机桌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塑料萨克斯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香蕉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化纤浆粕在军用防护材料中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账装饰胶带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17年江苏南京中考满分作文《无情岁月有味诗》5
- 2023年宏观经济学考点难点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应用需求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黑龙江申论真题2021年(乡镇)
- 山体排险合同模板
- 医保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劳动合同(2篇)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课件
-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总结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2021112401384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限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岗位公开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