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浪淘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浪淘沙·云藏鹅湖山章谦亨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犹怯春寒”时,冒着凉气去“台上凭栏干”,侧面表现了鹅湖山之美。B.“偷”字拟人化,照应题目中的“藏”字,传神地写出鹅湖山被云遮住的情景。C.作者把云比作天,写出“与天一样白漫漫”的云无边无际,美不胜收的情态。D.全词描写了云藏鹅湖山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观鹅湖山风景时悠闲、喜悦的心情。2.人们评价章谦亨的词“构思新奇,不同流俗”,本词是如何体现章词这一特点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莫上玉楼看韩疁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四垂落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回首几关山,后会应难,相逢祗有梦魂间。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之所以说“莫上玉楼看”,究其原因还是看到的景色太令人伤感。B.“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把拟人与借景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C.词人在关山处几次回首,看不到离人,自然生发出“后会应难”的感慨。D.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昼长夜短,梦也做不长了,抒情含蓄深沉而哀婉。4.词人在下阕以“可奈梦随春漏短”点出抒情的季节是春季。词中上阕有哪些地方显示了季节特征?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5.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些景物蕴含着词人深深的愁绪,景中有情,情溢景外。B.“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语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练准确。这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词人感受,词人愁绪满怀的形象跃然纸上。C.“别时容易见时难”化用了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花落春归,深深寄托着词人浓浓的悲伤。短短的七个字包含着极深广的内容。D.这首词以景起笔,由景及情,将梦与现实、欢乐与忧思结合在一起,情真意切,哀婉动人。如同李煜同时所作的另一首《虞美人》,语言生动,主要用白描手法,却境界扩大,气象豪迈。6.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邓剡①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①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蕴含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开篇直言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了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B.上阕末尾,词人以叶喻人,表明他对邦国沦亡的悲哀之情,“千里”则概括从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C.下阕“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一句,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D.本词末尾今昔对比,表达了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和收复失地的决心。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8.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注:此诗作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至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年间,作者闲居带湖、瓢泉,其间除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写词人整日借酒浇愁,一生的梦想因没能改变时局而全部成空,一个“空”字道尽心酸无限。B.“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写词人回想少年歌舞升平的时光,表现出词人在现实不如意的情况下对美好过往的留恋。C.“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写词人被鸣钟吵醒后再难入眠,面对的是“卷地西风”。“卷地西风”暗指严酷的现实。D.这首词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10.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秋朱梅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在秋风渐起时,倍觉塞下景色荒凉,淡薄的秋景凄清、悲凉,惹人忧伤。B.“淅淅”作响的“金风”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西风”一样,都描绘了一种清凉净洁的意境。C.二十多年边疆苦寒,不觉鬓发已白,犹不能回归,词人对困境的描写意蕴丰富。D.夏城戍守的将士,是否像我一样有满腔愁怀?共情的思乡愁绪让人更觉伤感。12.朱梅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明朝第一任庆王,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身份特殊,他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夏城屯戍客”有何不同?词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刘克庄①纸帐素屏遮。全似僧家。无端霜月闯窗纱。唤起玉关征戍梦,几叠寒笳。岁晚客天涯。短发苍华。今年衰似去年些。诗酒新来俱倚阁②,孤负梅花。[注]①刘克庄(1187—1269),南宋豪放派词人,他关心国家命运而在政治上屡受打击。②倚阁:搁置,暂停。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开篇选择纸帐、素屏等典型意象,写出了自己住处如同僧舍般的简朴。B.“无端霜月闯窗纱”使用比拟手法,霜月闯进窗内,引发了词人内心的波澜。C.上阕结尾两句从触觉和听觉分别写了月夜的独特感受,意蕴丰富,令人回味。D.本词语言富有特色,多处使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有一种自嘲人生的意味。14.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浪淘沙·题酒家壁周文璞①还了酒家钱,便好安眠。大槐宫②里着貂蝉。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③古梅边,也是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记取:明日新年。【注】①周文璞:祖上事农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②出自“南柯一梦”。③盘礴:这里指一种傲慢不羁的坐姿。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即事抒怀,事显而意深。词中所写到的事,有酒后的安眠,有美梦的欢欣与破灭,伴随着江南路上的行程以及在古梅边的“盘礴”。B.词人借酒入梦,由梦而化用典故,用典以刺世,直接批判当时富贵无常、得失不定的社会现实。C.“行到江南”指流落江南,“雪压渔船”是词人在梦醒之后所看到的真实景物,“压”字表示现实严酷。D.“鹅黄”指柳发新枝,“鹅黄雪白”预示新年快要到了,着一“又”字,流年暗换的伤感情绪隐然可见。16.这首词语言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D2.①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幽默地将人为的动作赋予六丁、晓云、东风,而设想出的偷、移取、收卷、追还等情节也如神话一样美丽动人,侧面表现山的美。②采用了新奇的想象手法,全篇虽然没有正面描写鹅湖山之秀美,但经过仔细品味,你不仅能看到山美,而且还能看到云美。【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全词描写了云藏鹅湖山的景色”错。没有全词描写云藏鹅湖山的景色,作者主要是通过新奇的想象来表现云藏鹅湖山的景色的。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山被偷,已是相当新奇,何况又具体怀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这就更加生动。一个极普通的题材,经这么一构思,便立觉妙趣横生。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六丁、晓云、东风设想出的偷、移取、收卷、追还等情节也如神话一样美丽动人。人冒着春寒去看山,不料山却被六丁“偷取”,最后才有东风追还——人、神、云、风形成你争我夺的热闹场面,当然也是因为鹅湖山太美的缘故。②下半阕说破山被云遮的真相以后,仍然具有无穷的趣味。本来是云遮山,词中却说“晓云闲”,“特地遮拦”;本来是风吹云散,山岳重现,词中却说“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这里,晓云和东风同六丁神一样具有生命,而且如若不去“追还”,山还会再次被偷去。作者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展开新奇的想象表现出鹅湖山之秀美,因而使词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C4.①“花雨斑斑”,落花如雨,纷纷扬扬,是暮春景象。②“四垂落幕护朝寒”,早上仍然寒气袭人,说明还没有进入夏季。③“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燕子飞回却还认得旧时阑干。这正是燕回春暖的季节。【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自然生发出‘后会应难’的感慨”错误,“回首几关山”,扭头看多少关隘山岭,这是感慨关隘山岭太多,道阻且长。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句意为:不要再到华丽的高楼上去举目眺望了,能看见的,只有那无尽的如细雨般飘飞的斑斑落英。据此可知,“花雨斑斑”是形容落花纷纷扬扬,是暮春景象。“四垂罗幕护朝寒”,垂下房间四周的帘幕,藉以抵挡清晨的寒凉。早上仍然寒气袭人,说明还没有进入夏季。“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燕子不知道房子旧主人早已离去,还依旧飞回栏杆去寻找旧巢。这二句描写燕子飞回寻找旧巢的情景,这正是燕回春暖的季节。5.D6.作者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以及对故国江山的深切眷念。【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如同李煜同时所作的另一首《虞美人》,语言生动,主要用白描手法”错误。《浪淘沙》主要以白描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虞美人》有设问,有诘问,有对比等手法。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有春天都会谢幕,有的人聚散随缘,不悲不喜;有的人心境黯淡,落寞惆怅。人世间,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春花凋落,秋月无言,总有人凄凄惨惨。其实,人们所感伤的,还是匆匆来去的人生。春天去了还会再来;年华却是去而无声,永不回来。至于李煜,他心中的滋味更是难言。水流花谢,两处无情,自然会让他悲凉;江山如画,只是曾经,更让他极度痛苦。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也几乎是他生命的结束。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7.D8.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表达了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和收复失地的决心”过度解析诗歌内容,末尾几句虽然写出了词人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但是并未表明收复失地的决心。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写道暑退寒来节气替代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了亡国之痛,境界深远。“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道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抒发了自身的凄清孤独之苦。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但邓剡则抒发了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9.B10.①上阕词人逃避现实,借酒消愁,但想到刘邦和秦始皇,英雄惺惺相惜,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②下阕回首少年志向,梦断难眠的背后是优国忧民的使命担当以及面对西风卷地的严酷现实决不低头的豪情壮志。【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表现出词人在现实不如意的情况下对美好过往的留恋”错误。“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是写词人回想少年时的壮志豪情,表达了词人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人生态度的能力。“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的意思是: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度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却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的意思是:英雄年少种种,身世经历全都在梦中显现。结果老僧在半夜时分错误地鸣钟,惊醒后难眠,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卷地西风”更是突出看当时严酷的现实,“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11.B12.(1)夏城屯戍客思乡尚有回归的可能,心怀希望,而驻地藩王虽有南归之心,但没有希望,悲凉绝望中又有怨愤之情流露。(2)①用典抒情借用潘岳诗文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②借景抒情通过秋天萧瑟的景色渲染忧伤之情,借用鸿雁抒发自己不能南归的忧愁。【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B.“都描绘了一种清凉净洁的意境”说法错误,两首词描绘的是秋风起时的凄凉寒瑟之景。“淅淅”是模拟秋风萧瑟的声音,“透衣裳”加重了凄寒之感。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情感:“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一句,诗人吟诵“夏城屯戍客”,即驻守边疆的人,他们也像诗人一样想念家乡,但还有回去的可能。依据诗句“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可知,诗人身份是驻地藩王,已经二十多年经受边疆苦寒,不觉鬓发已白,秋天到了,天边鸿雁又向南飞去了,而自己却没有回去的希望,不觉心生绝望和怨恨之情。手法:(1)用典。由诗句“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可知,《秋兴赋》是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作品。此赋先叙述时序变易引起的人情感触:自己虽然已近中年,头发已经花白,但官滞难迁,因而悲秋之感强烈。后写自己不屑与高官显宦为伍,与其居高遭险,不如效法庄子“逍遥乎山川,放旷乎人间”的行为,归家闲居。此赋表达了作者对周旋官场的厌倦,对滞官不迁的牢骚。诗人在同样的季节也表达了自己和潘岳一样的悲伤之情;(2)借景抒情。由诗句“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可知,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淡薄、凄清的塞下秋景,惹人忧伤;同时“天边鸿雁又南翔”一句中,通过天边鸿雁又向南飞去了的景色描写,抒发了自己不能回去的怨恨之情。13.C14.①表达了对过去戍边征战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