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2.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α为反射角B.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3.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 B.树木在湖水中的“倒影”C.教室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4.有关不可见光的一些说法,观点正确的是()A.电视遥控利用紫外线传递信息 B.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C.蛇和狗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 D.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5.关于机械运动及其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D.研究物体运动,选取地面做参照物是最适宜的,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湖面倒影 B.手影游戏C.光的色散 D.小孔成像7.将质量相等的铜、铁、铝实心球,分别放在三只相同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水,使其液面相同(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则倒水最多的是()A.盛铝的量筒 B.盛铁的量筒C.盛铜的量筒 D.三只量筒倒水量一样多8.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9.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 B.石蜡 C.玻璃 D.冰10.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1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A.距前方平面镜1m B.距背后视力表1m C.距前方平面镜3m D.距背后视力表2m13.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A.1080m B.108m C.18km D.0.3km1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5.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16.小军同学对生活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皮影戏”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1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经•秦风•蒹葭》中有一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是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从物理的角度理解,以下正确的是()A.霜是由露水凝固形成的,“白露为霜”从物理的角度说是正确的B.霜是由露水凝华形成的,“白露为霜”从物理的角度说是正确的C.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白露为霜”从物理的角度说是错误的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白露为霜”从物理的角度说是错误的18.一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为()A.150t B.150kg C.150g D.150mg19.如图所示,一只可爱的小狗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天用舌头舔井盖上的冰块,被粘住了,动弹不得。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20.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飘渺的雾B.雪白的霜C.坚硬的冰D.晶莹的露21.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2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23.夏天在烈日下洗车,车身上留下的水滴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光在车漆上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会聚光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会聚光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24.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B.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这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图25.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2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27.图甲所示的是水在0~20℃范围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京冬天某地区的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1~5表示对应区域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3>4>5 B.水在0~4℃之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C.水在4℃时密度最小 D.湖中最下层水的温度不可能高于4℃28.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在小水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B.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C.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D.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29.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音调低B.在部分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3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中学生跑1000m的距离用时4s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现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冰箱已作为生活用品,进入千家万户,小明发现用久的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现象;他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32.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其原因是水珠相当于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如果叶片恰好在它的________上,这一点的温度很高,将把组织细胞烧死,从而出现焦叶.33.小明在操场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_____;歌声主要通过_____传播到窗户敞开的教室;教室里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填“乐音”或“噪声”),她可用什么方法减弱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_____。34.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在这种现象中,光通过棱镜要发生两次______如图所示,光通过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的颜色为红、橙、______、绿、蓝、靛、紫。35.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____________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36.如图为无人机航拍时的照片。航拍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那么需要无人机飞的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些。37.清晨,小李在清澈的河边散步,A是其眼睛位置,发现水中的B处有一块“鹅卵石”,如图所示,其实所看到的“鹅卵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想从A处发射激光照到真正的鹅卵石上,则激光应射向______(选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3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____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39.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发出敲击物体的声音,小明爸爸为了尽量避免声音对小明的干扰,他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种三种方案中,①是在__处减弱噪声;②是在__中减弱噪声;③是在__处减弱噪声.40.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特征.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同学和小刚同学分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过程中。(1)选择实验器材时,小明同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在不更换电流表的情况下,小明的正确操作是对电流表___________;(2)小刚同学在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请你帮小刚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4)若在图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0.6”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改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5)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只写表达式),这样得出的规律___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位置IAIBIC电流/A0.300.240.5442.小红和小明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可以显示煤油的温度。(1)上述实验中铜丝和镍铬合金丝采用的电路连接方式,目的是控制通过金属丝的______和______相同;(2)实验中,发现烧瓶B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很快,得出结论∶______;(3)小红提议利用该装置改装成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若烧瓶B的器材不变,她除了把烧瓶A的煤油换成食用油外,还需更换烧瓶A中的金属为了能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两温度计的________来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设计的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还有烧瓶A、B中食用油和煤油的______相同,烧瓶A、B中金属丝的电阻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自行车有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及休闲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是指在公路路面(人为硬化道路或砂石路)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竞赛。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要求车身质量较轻而风阻较小。(1)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下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_______;(2)已知自行车所用铝合金的质量为12kg,则所用铝合金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减少多少_______?44.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10s,求:(1)该车此10s内行驶的路程;(2)该车通过大桥时的速度;(3)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隧道,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一隧道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故B、C、D错误,故选A.2、B【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α为入射角,故A错误;B.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这样才能在两块板上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故C错误;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故D错误。3、A【详解】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出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湖水中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黑板“反光”是光线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水底看起来变浅了,属于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4、D【详解】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可以用来做红外夜视仪。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遥控的,故A错误;B.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但是过量照射对人体就是有害的,故B错误;C.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所以,由于蛇和狗的体温不同,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相同,故C错误;D.臭氧层能很好地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阻挡过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故D正确。故选D。5、D【详解】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舟在动而剑不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无相对运动造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无相对运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6、C【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偏折。【详解】A.湖面倒影是物体在水中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项不符合题意;B.手影游戏,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过程中,物体挡住了部分光线形成的影子,故B项不符合题意;C.光的色散是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七种看得见单色光以及看不见的色光的现象,白光经三棱镜发生了折射,故C项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经小孔在光屏上成的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7、C【详解】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由于密度不同,它们的体积也是不同的,所以,当分别放在三只相同量筒中,再向各量筒中倒水时,要使其液面相同,则金属球体积大的倒入的水少,金属球体积小的倒入的水多.又因为,,所以,由知道,,即放入铜球的量筒倒入的水多,故C选项符合题意.8、B【详解】甲的体温是38.5℃,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乙的体温等于或低于38.5℃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是38.5℃.如果乙的体温高于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5℃.即乙的实际体温低于或等于甲的体温,故只有B正确.故选B.9、D【详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故选D。10、C【详解】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故选C.11、D【分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12、B【详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m,所以人离镜子2m时,距背后视力表1m,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故选B。13、A【分析】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家到学校的路程.【详解】∵v=,t=15min=900s,∴路程s=vt=1.2m/s×900s=1080m,故选A.14、C【详解】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C.15、C【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详解】A.高原反应是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小,而造成的不适,故A正确;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利用了流体压强一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故B正确;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而不是压强的关系,故C错误;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是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D正确.【点睛】关键是学生对相关力学知识的的掌握,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气压、压强、浮力都是中招的热点.16、D【详解】A.“皮影戏”中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A错误;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C错误;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17、D【详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的冰粒,发生的是凝华现象,所以“白露为霜”从物理的角度说是错误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8、C【详解】一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50g。故选C。19、A【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冬天小狗用舌头舔地上的井盖,舌头上的唾液是液态的遇到冷的井盖变成了固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工程叫凝固,凝固放热,故A符合题意。20、B【详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的形成是凝固;D.露的形成是液化。故选B。21、C【详解】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会导致测量不正确,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左边没有对准零刻度时,读数时应该用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减去左边缘对应刻度,而直接读数是由于测量者的失误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C.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符合题意;D.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22、A【详解】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反射而形成的,故A正确为答案.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若打开驾驶室的电灯,则驾驶室内的物体在挡风玻璃上成像,导致看不清外面的物体,所以B错误.C.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D.脸在镜中所成的像是由脸反射的光线照射到镜面反射而形成的,所以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中看清自己的脸,应把手电筒正对着自己的脸照射,因此选项D错误.23、D【详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故选D。24、D【详解】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塔在水中形成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故D错误,符合题意。25、B【详解】A.“海巡01”利用声波震慑、驱赶海盗,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发射高分贝的声波可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D.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26、B【详解】A.1kg冰与lkg水的质量相等,但密度不同,故A错误;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因此密度变大,故B正确;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不是密度大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才能在空气中飘起来,故D错误。故选B。27、D【分析】根据图像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在图像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详解】A.由图知从1到5,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则A错误;B.由图知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则B错误;CD.由图像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河底的水温即为4℃,则C错误、D正确。28、A【详解】A.B.迎着月光走时,月光从前上方射来,地面上的水坑产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强,所以亮处是水坑,故A正确,B错误;C.D.背着月光行走时,水坑镜面反射的光线不能进入眼睛,地面产生漫反射,有部分光线进入眼睛,所以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坑,故CD错误;故A正确.29、C【详解】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响度小,故A错误;B.在部分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传播速度快,故D错误。30、D【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跑1000m的距离达标时间约为5分20s,故B不符合题意;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C不符合题意;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凝华液化【详解】[1]用久的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2]他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外壁上有了许多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瓶壁,在外表面液化为小水珠。32、凸透会聚焦点【详解】[1][2]水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3]太阳光相当于平行光,平行光经过透镜会会聚于焦点,这一点的温度很高,将把组织细胞烧死,从而出现焦叶。33、振动空气噪声关闭门窗或戴上耳塞【详解】[1]小明歌唱时,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振动;[2]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3]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即此时影响了小娟的学习,所以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噪声;[4]小娟可以关闭门窗或戴上耳塞,从而减弱噪声的传播。34、色散折射黄【详解】[1]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2][3]在这种现象中,光通过棱镜要发生两次折射,光屏上呈现的七种色光的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35、晶状体凹【详解】[1][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36、缩小高【详解】[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需要将像拍摄小些,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知,需要无人机飞的高些来增大物距。37、虚B点【详解】[1][2]从A处发射激光,水中的B处有一块“鹅卵石”;连接AB,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过入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鹅卵石的虚像,鹅卵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激光射向B点时,经水折射后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鹅卵石上了。如图所示38、投影仪靠近【详解】由图知,物距小于像距,此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或电影机;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即物距增大,则像距应减小,所以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39、声源传播过程人耳【详解】[1]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0、音调响度【详解】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保安人员岗位职责明细计划
- 2025年幼儿园大班标准教案《化妆舞会》含反思教学资料
- 商务秘书合同范本
- 社交媒体的危机公关与正面形象塑造
- 未来商业模式的AI驱动变革
- 宁波波形沥青瓦施工方案
- 堰坝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 榆林不锈钢保温施工方案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空调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空间数据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装饰材料复试清单
- GB/T 10089-1988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课件汇总
- 质量管理-AQL抽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可下载)
- 2023年烟台南山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于Matlab的并行计算课件
- 2021年熔化焊与热切割基础知识课件
- 沥青试验讲解精品课件
- 创新药产业链研究培训框架
- 燃气业务代办授权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