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云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云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云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云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云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下到叙述正确的是()A.碘酒、碘酸钾(KIO3)中都含碘元素 B.H2、2H都可以表示1个氢分子C.微粒Na、Na+的结构和性质都相同 D.镁与氧气反应产物的化学式:OMg2.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可能显正价B.X、Y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等,则两种微粒可能是分子和离子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其组成里一定含C、H、OD.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3.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 B. C. D.4.钠是一种金属单质,如图所示,有关信息如下。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⑥在实验室里,金属钠通常存放于煤油中。依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⑤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C.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就是它比煤油密度大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纯铜片在黄铜片刻画会留下明显划痕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将汞加热12天,银白色的液态汞表面出现了红色粉末6.不列入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物质是()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8.某地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里的“硫、铜、锌”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9.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不可能是()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10.在我们的口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11.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28gCO含有1mol氧原子B.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C.摩尔是国际上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1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12.小刚要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的蔗糖(1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他误将物质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称得的蔗糖的实际质量为()A.10g B.9.4g C.10.6g D.11.2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两种装置图。甲图的集气瓶容积为200mL,预先装进50mL的水;乙图是对甲实验的改进,加热粗铜丝白磷即被点燃(白磷的燃点为40℃,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若用甲图进行实验,获得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mL;该实验还可推知出氮气性质有____(任写一点)(2)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____(填序号)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吸收五氧化二磷(3)与甲比较乙装置的好处____(写一点)。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14.图I是小红接合课本实验进行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并探究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至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设计烧杯乙和试管E两个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针对课本实验的不足,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15.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3)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D中盛放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可检验CO2,,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CO2,优点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用F装置收集NH3,由图可知NH3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1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但需在管口放棉花,作用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比B的优点是_____。(3)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4)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5)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品牌碳酸钠试剂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达瓦取12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54.4g水充分溶解,再逐滴滴入7.3%的盐酸溶液,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请计算: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18.来牙音中主要活性成分是单氟磷酸钠,其化学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Ⅰ瓶中充满氨气,Ⅱ瓶中充满氯化氢,抽开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已知NH3+HCl=NH4Cl,氯化铵为白色固体。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抽开玻璃片瓶中产生白烟的原因________;(2)如果该实验两个瓶子是软塑料瓶,塑料瓶会变瘪的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碘酒(存在单质碘和酒精)、碘酸钾(KIO3)中都含碘元素,故A正确;B、2H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1个氢分子,故B错误;C、Na和Na+两种微粒中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因此结构和性质都是不相同,故C错误;D.镁与氧气反应产物是氧化镁,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故D错误。故选A。2、B【解析】

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能显负价,也可能显正价,如中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X、Y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等,则两种微粒可能是分子和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混合物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氧气和臭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B【解析】

A、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选项错误;B、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达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稳定,选项正确;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电子而达稳定结构,选项错误;D、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选项错误,故选B。4、C【解析】

①描述的是颜色,属于物理性质;②描述的是密度,属于物理性质;③描述的是硬度,属于物理性质;④描述的是化学性质;⑤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⑥因为钠的化学性质活泼,不易与空气接触,又密度比煤油密度大,所以用煤油保存,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详解】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故选项错误;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④⑤,故选项错误;C、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钠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故选项正确;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是钠的化学性质活泼,不易与空气接触,又密度比煤油密度大,所以用煤油保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特征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5、D【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错误;B、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画,会看到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故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错误;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液态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银白色的汞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色的粉末状物质氧化汞,故正确。故选D。6、B【解析】

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现在检测的污染物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A、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列入,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未列入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列入,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氮是氮氧化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列入,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

A、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氧气的浓度较低时不会复燃,故A错误;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错误;D、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D。8、C【解析】由题意温泉中含有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其中硫、铜、锌等存在于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是指元素。故选C。9、A【解析】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要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外两只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80%;A、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故H2和CO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80%,错误;B、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故H2和C2H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C、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故C2H2和C2H4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D、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故CO和C2H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故选A。10、D【解析】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物质的组成,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元素,故选D。11、A【解析】A、CO的摩尔质量是28g/mol,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1mol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1mol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1mol的近似值为6.02×1023,1molO3的氧原子数是3×6.02×1023,1molO2的氧原子数是2×6.02×1023,故选项说法错误.C、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以及发光强度,而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所以1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6.02×102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2、B【解析】

天平使用时,1g以下用游码,称取10.6g的蔗糖,砝码10g,游码0.6g。【详解】1g以下用游码,称取10.6g的蔗糖,砝码10g,游码0.6g。称量时他误将物质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称得的蔗糖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10g-0.6g=9.4g。故选B。【点睛】天平使用时,正确的方法是“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砝码和物体防反了,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放热,产生大量白烟80mL氮气难溶于水或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AC更加环保或操作更简便或实验更准确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解析】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放热;由于消耗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200mL-50mL)×+50mL=80mL;实验还可推知出氮气性质是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预先装入适量的水,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并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故选AC。(3)与甲比较乙装置的好处是装置始终密闭,误差较小;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O2P2O5。14、进行对比C试管中的酚酞变红的快,B试管中的酚酞变红的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解析】

(1)设计烧杯乙和试管E两个装置的目的是做对比试验;(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试管中的酚酞变红的快,B试管中的酚酞变红的慢;(3)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更能体验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15、酒精灯分液漏斗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口处,火焰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可控制反应的速度或节约药品等能(或易)溶于水【解析】

(1)①是酒精灯,②是分液漏斗;(2)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中选用的固体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故D中盛放澄清石灰水。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a端排出,故二氧化碳应从b端通入。由于气体从a端排出,故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口处,火焰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C装置中使用的是分液漏斗,通过旋转活塞,可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故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制取CO2,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速度或节约药品等。(4)F装置中水的上方放了一层植物油,是防止氨气与水接触,说明氨气具有能(或易)溶于水的性质。16、酒精灯长颈漏斗A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bACAE【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用发生装置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反应式为: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具有助燃性,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选用C比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