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时代特征政治国家大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动荡,南北对峙,南方社会相对稳定;门阀士族政治兴盛(九品中正制);皇权削弱(王与马,共天下)。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人口南迁、民族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到民族大交融,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进程(汉化)经济北方人口南迁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向南方扩展,江南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间作、套作的复种、绿肥种植、耕耙耱技术),北方经济的恢复商品经济水平低,民间基层的草市出现,文化儒、道、佛发展,三教鼎立,儒学危机,思想文化多元化。士人群体形成,文学艺术全面发展、大放光彩(科技、文学、绘画、书法、石窟艺术等),具有浓厚的文人色彩,为隋唐文化的全面繁荣奠定基础2.知识解读一统二对三国四朝(南朝)五胡(北朝)六朝西晋南北对峙魏蜀吴宋齐梁陈匈奴鲜卑羯氐羌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吴东晋宋齐梁陈(健康)士族专权自三国、西晋以来,世家大族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形成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衣冠南渡后,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出现了士族与皇帝共治。士族专权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经济基础是庄园经济;九品中正制是制度保障。文化上崇尚清谈。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微。十六国政权特征大部分政权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典章制度。3.江南的开发原因1.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2。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3.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实的劳动力资源。4.统治者的支持,兴修水利工程。5。江南地区人民的辛勤劳动表现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影响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亦影响了古代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后来隋唐经济的繁荣奠定一定基础。4.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措施经济:推行均田制;推行租调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土地不得买卖。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政治:制定官更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迁都洛阳;文化: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通汉婚:改籍贯评价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2)消极影响: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5、隋朝的兴衰隋朝的建立581.杨坚建立隋朝;589.隋文帝派杨广灭陈,结束分裂。隋朝的成就政治;建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广设仓库;遍置乡间义仓;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军事:三征高丽,穷兵黩武。评价大运河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加速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消极影响:过度役使民力,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推动农民起义,严重破坏农业生产隋朝的灭亡618年,隋朝灭亡6、唐朝鼎盛及繁荣皇帝措施盛世经济表现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政治。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贞观之治农业:曲辕犁,唐三彩手工业:商业;长安城武则天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创殿试,开武举,广泛罗致人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选贤任能,改革吏治。限制佛教。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开元盛世原因社会:经历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稳生活;政治:统治者改革吏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经济:注重发展生产,规范赋税摇役制度。军事:对外用兵有节制。文化:大兴文治,兴学重教民族关系:采用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边境统一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7、唐代民族关系民族史实方式突厥唐太宗时期打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唐高宗:联合回灭西突厥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军事战争设置机构回鹘唐高宗:联合回灭西突厥;唐玄宗册封其首领怀仁可汗册封吐蕃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唐穆宗:唐蕃长庆会盟和亲会盟靺鞨册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羁縻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民族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其措施灵活方式多样,怀柔为主,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8、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军备废弛,募兵制的实行概况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平定影响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民南迁,一方面破坏了北方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参加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安史之乱导致边防空虚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皇帝利用宦官制衡武将,导致宦官势力做大。藩镇割据特点影响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上:拥有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后期延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唐亡原因藩镇割据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884年的黄巢起义,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唐王朝灭亡。五代十国907——960五代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十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特点藩镇割据的延续;武将专权;北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危机南方受战乱影响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快。北方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9.选官制度背景内容评价九品中正制汉末社会动荡,人口迁移频繁,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地方士族操纵选官制度,干扰人才选拔;察举制本身的弊端,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标准:道德、才能、家世。后期主要以家世为主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实质)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形成科举制门阀士族腐朽衰落,九品中正制度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要求参与国家政;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选拨人才,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培养以儒学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伦常;为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八股取士,严重禁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官本位主义(学而优则)科举制的建立完善隋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支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10.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及趋势朝代选官制度依据夏商周世官制血缘汉代察举制孝廉、贤良、德行(地方向中央推荐)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官评定(道德、家世)隋唐至明清科举制考试选官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地方官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客观选官基础:日益扩大,11、三省六部制设立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内容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特点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互相补充,部门协调;程序分权,决策与执行分离。三分相权、加强皇权,以皇权为中心;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评价分化了相权,强化了皇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过失,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反映出中央官制的成熟,对后世中央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12.赋税制度租庸调制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税收基础均田制:授田农民承当定额租调。基本内容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绵,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历史作用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赋役负担相对减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两税法夏秋两次收税。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量入制出。评价积极: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税收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客观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消极:田亩资产长期不核查审定,征税严重不合理;以货币征税,商人易随意指定物价。税外加征杂税,人民负担逐渐加重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13、总结儒、佛、道的发展及特点。朝代儒学佛教道教汉朝儒学正统两汉之际传入东汉末兴起,贵儒,尊道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盛行,吸收儒道,本土化隋朝提出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唐朝三教并行发展,不同宗派(禅宗)最受尊崇特点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兴盛原因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儒学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人们缺乏精神寄托;佛教、道教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佛道兴盛危害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钱财;很多劳动者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复兴唐朝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14、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领域成就原因文学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1.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物质基础。2.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础。3.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4.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唐诗书法东晋王羲之书圣,隋唐颜筋柳骨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宗教画人物画山水花鸟画,画圣吴道子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15.科技成就领域成就原因数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2政治因素: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条件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3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个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农学地理建筑印刷军事中医16、归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探讨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交往史实特点佛教中外教交流东汉后期到北朝: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佛学传播。交流交往范围广,具有连续性;交往领域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交往渠道众多,主要以贸易和宗教为纽带;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中华文化圈;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唐朝时期中外交流唐首都长安是当时国际大都市。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科技文化等领先于世界;对外交通发达;国家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17、隋唐(581~907))时代特征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到重新走向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央集权制度趋于成熟,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职业学院《电视新闻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水文与水文地质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补充协议3篇
- 2024年跨国贸易出口销售合同中英版版B版
- 2024年资产交易过户保障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家居系统安装安全责任合同3篇
- 2024年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服务合同
- 2024指定供应商闭口式购销协议版B版
- 2024年金融行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3篇
- 保定理工学院《生态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完美版)课件
- 箱式变电站设备维护保养方案
- 机械设计Ⅰ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英语演讲技巧与实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智慧水产养殖解决方案10.9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环境健康与安全(EHS)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材料工程管理人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黑龙江金融服务支持中俄贸易的现状、不足和展望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小学组)全国版图知识竞赛考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