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第一课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2.初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分析两栖动物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蛙的生殖与发育的观察,培养自主观察、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3.通过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与所有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两栖动物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展示青蛙和乌龟图片【提出问题】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3min蚪的形态结构【课件展示】鱼和蝌蚪对比图【教师讲解】我们都知道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但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蝌蚪没有和鱼一样的鱼鳍,仅仅依靠尾部摆动游泳。【课件展示】蝌蚪发育成蛙【教师讲解】蝌蚪发育成青蛙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所以蝌蚪不是鱼,它是青蛙的幼体。5min的形态结构【课件展示】青蛙的外部形态图【提出问题】青蛙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和这张图片,完成学习任务书第一题,观察青蛙。【学生活动】按照学习任务书引导,观察青蛙【教师讲解】教师从身体分布、体色、体表、头部和前后肢等方面讲解青蛙的身体结构特点。【提出问题】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什么不同呢?【教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从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之间的差异,分析两栖动物这种发育上的变化是对环境的适应,两栖动物登陆面临如何获取氧气,如何支撑身体,维持温度,防止水分蒸发和在陆地繁殖等方面的挑战。min蛙身体结构的生活环境应【课件展示】青蛙运动、捕食的图片【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图片讲解蛙体内有骨骼支撑,肌肉和骨骼构成的四肢可以支撑身体并运动。讲解蛙的捕食和唾液腺对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作用。【教师讲解】虽然两栖动物在陆地上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是相对爬行动物和鸟类等更为进化的陆生脊椎动物,运动能力还是相对较差,再加上防御能力差,是许多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捕食对象,因此既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又是其他动物的食物,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问题】运动离不开能量,离不开呼吸作用。青蛙是如何获得空气中的氧气的呢?【教师讲解】青蛙具一对囊状的肺,是陆地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有褶皱,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肺是粉色的,说明肺周围有血管,能够进行气体交换。不过结构还十分简单,肺的内壁仅有少数褶皱,呼吸表面积不大,说明肺的功能还不完善。【复习人的呼吸运动】我们学习过人的呼吸运动,我们属于胸腹式呼吸,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反之,气体就被呼出。【课件展示】蛙的骨骼模式图【过渡】请你推测一下蛙能进行胸腹式呼吸么?为什么?【教师讲解】两栖类由于不具肋骨和胸廓,肺呼吸是采用特殊的咽式呼吸完成:吸气时口底下降、鼻孔张开,空气进入口咽腔。然后鼻孔关闭,口底上升,将空气压入肺内。当口底下降,废气借肺的弹性回收再压回口腔。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多次,以能充分利用吸入的氧气并减少失水。待呼气时借鼻孔张开而排出。相对于胸腹式呼吸来说,更费力,肺活量较小。【过渡】既然肺的功能不完善,蛙是如何保证氧气供应的呢?【提出问题】蚯蚓可以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青蛙能不能依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呢?【教师讲解】皮肤裸露、富于腺体,是现代两栖类的显著特征。皮肤呼吸在两栖类具有重要作用,皮肤内有大量多细胞的粘液腺,分泌的黏液可以使皮肤保持湿润。皮肤上还分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呼吸。皮肤的表面积与肺呼吸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2,在某些水生种类以及冬眠期间的两栖类,几乎全靠皮肤呼吸。【过渡】既然皮肤能进行气体交换,同学们推测,皮肤下面应该是什么结构呢?【学生推测】毛细血管【教师讲解】皮肤由表皮组织和真皮组成,富于腺体及血管,具有呼吸功能。也是通过蒸发冷却来调节体温的一种途径。【设问】这样的皮肤能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分呢?【教师讲解】显然是不行的,这也是青蛙等两栖动物生活无法离开湿润环境的原因之一。【提出问题】青蛙的循环系统和人的循环系统是不是一样的呢?【学生活动】观察比较蛙的循环系统和人循环系统【教师讲解】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栖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肺呼吸导致双循环的出现,双循环提高了血液循环的压力和流速。但相比较哺乳动物的两心房两心室的心脏,还不完善。是一种不完善的双循环,体动脉内含有混合的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受到限制,这是两栖动物新陈代谢水平较低,无法维持恒定体温的一个因素。【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是如何在陆地上支撑身体、运动、捕食的,也知道青蛙是如何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青蛙是如何在陆地上如何繁殖的。【教师讲解】陆地的环境复杂多变,寻找配偶成为脊椎动物面临的一个挑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实际上是在繁殖季节,有些蛙类的雄蛙鸣叫,吸引雌蛙。青蛙为体外受精,有雌雄抱对的现象,雌蛙向水中排卵的同时,雄蛙排出精子,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教师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实际上描述的就由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青蛙卵属于多黄卵类型,卵粒外周包被有透明的胶原卵膜,许多种类的卵更以胶质囊联结成不同形式的卵带或卵团;卵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形态和鱼很像,具有鳃和尾,其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以及运动方式均与成体不同。在发育过程中转变成适应陆生的成体。由此可见青蛙的繁殖是离不开水的,这也是限制其生存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小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蝌蚪蛙生活环境水中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水中游泳运动尾部摆动四肢支撑,爬行或跳跃用鳃呼吸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教师讲解】两栖动物的多样性,简单介绍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三大类群的代表动物和结构点,让学生体会到两栖动物的多样性。【提出问题】两栖动物能够完全适应陆地环境吗?【教师讲解】初步适应:基本上解决了陆地运动、呼吸、感官等问题不完善性:呼吸功能不完善(肺结构、呼吸方式)无法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湿润的皮肤会造成失水)无法在陆地繁殖(水中受精、幼体水中发育)【教师讲解】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较低的新陈代学水平以及皮肤呼吸所导致的皮肤的可透性和保水能力差,特别是受精需在水中进行、幼体在水中完成发育等生物学特征,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陆地上的分布和栖息地的选择,是脊椎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 幼儿园外出饮食安全教育
- 2025标准劳动合同范本劳动合同
- 2025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考点知识:合同管理与保险策略
- 2025商务合作合同范例标准版
- 《2025二手汽车买卖合同》
- 关于爱的生活课件
- 2025年的厨房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合同项目协议范本
- 2025综合购物中心租赁合同
- 2025年职教高考对口升学 护理类 专业综合模拟卷(4)(四川适用)(原卷版)
- 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 农村街道电网改造合同范例
- 绿化 保洁合同范例
- 零售店员工管理
- 《通信概论》课件 任务1 4G网络建设
- 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
- 2024-2025学年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上英语期中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扬尘治理培训课件
-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