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案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方法。2.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教学重难点: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们看到过这幅画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生:乱、恐怖、丑。二、新授课:1、介绍《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该画的背景是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三个小时的轰炸将这座美丽的小镇夷为平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平民的大轰炸,全世界为之哗然,远在巴黎的毕加索悲愤不已,他开始创作,先后画了很多草图,用了35天的时间就完成这张历史上的巨作《格尔尼卡》。为什么说它是巨作呢?因为它长776.6厘米,宽349.3厘米。这幅巨作究竟画了什么呢?由于毕加索独特的画风,导致这幅画整体看上去就有一种支离玻碎的感觉,而且它是黑白的,为什么是黑白的呢?因为毕加索当时并不在现场,他在巴黎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通过报纸和报道,那当时的报纸和照片都是黑白的。所以说,这是毕加索想象中的一次轰炸。在画面中有许多残忍的画面。2、感受《格尔尼卡》画左下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嚎啕大哭,她裸露的上半身可以猜测还在哺乳期,哺乳期的孩子有多大,可能刚出生不久,由于这次轰炸刚出生的孩子就没有了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她的眼睛化作眼泪,舌头像一把尖刀刺向公牛。画面的下面是一位战士,战士他已经四肢不全了但是他右手还紧紧握着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目光往右移是一位断腿的女人,她拖着断腿朝着希望匍匐前进。继续往右看,右上方一位跳楼的人,怎样的人才会跳楼,绝望无助、没有希望的人才会跳楼。往左看一个妇女举着油灯,毕加索借鉴自由女神像的形象,象征着微弱的希望。书上介绍是以他妈妈为原型画的这个妇女。所以说作品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看法就不同,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画面左上有一头眼睛和耳朵都很奇怪的牛,看到牛就会想到西班牙的特产就是斗牛,在古典斗牛里面还会有一匹马,这匹马用来保护斗牛士的。画中有牛有马出现,其实是毕加索在提醒所有人这个惨剧发生在西班牙。同学们你们觉得牛代表谁呢?马代表谁呢?在画面中有两处用到了对比,你们觉得是那两处呢?就是抱着孩子的母亲与公牛、像眼睛一样的灯与煤油灯。像眼睛一样的灯与煤油灯他们说是高科技与地科技的对比。抱着孩子的母亲与公牛的对比更形象的体现了法西斯的残暴。同学们你们看懂了这幅画了吗?你们想知道这幅画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轶事呢?你们能解读这幅画吗?3、拓展画作背后趣事加深印象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站在门口,给每一个进入艺术馆的德国军人一张《格尔尼卡》复制品。德国军官说:“这是您的代表作吗?”“不,”毕加索说:“是你们的代表作”。三、课后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