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部分:2015年
《考纲》和《考试说明》解读与使用Ⅰ.高考考试的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卷难度:易:中:难=3:5:2考试形式与理科综合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3、科目分值: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4、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5、试卷结构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是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化学7道题,物理8道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Ⅱ卷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试卷结构第一卷选择题一13题78分选择题二8题48分第二卷必考题11题物4化3生4129分选考题8选345分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Ⅱ.高考考试内容(一)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一、必考内容部分(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化学反应与能量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⑥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考纲”是查漏补缺的准绳!分析题型分析知识点考查方式和难度分析试题设计分析命题人的命题意图Ⅳ.化学“题型示例”化学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图像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已经发布,它详细介绍了2015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等。这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广大教师和考生们进行高考复习的总指挥棒。
一、解读《考纲》和《考试说明》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化学科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可用“稳”概括。其中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必考与选考)与2014年相比无任何变化.。坚持以稳定为主,试卷结构仍然是:
7(选择)+4(主观题)考试的主要内容及考试方向没有变化,“样题”在去年进行微调后,今年也无变化。温馨提示:
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已经具备了:
命题思路成熟、命题技术科学、选拔人才合理、区分功能准确。
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如何用好《考纲》和《说明》
思考?
为什么每个老师都要有《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说明》?
1、《大纲》和《说明》不同点
化学科目中,有很多内容在《考试大纲》中没有列出,但在《考试说明》中进行了补充,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部分;电解质溶液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等。
另外,在《考试说明》中没有强调,但在《考试大纲》中列出内容:“了解沉淀转化的本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了解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等。上述内容在近年高考题中都有所呈现,不容忽视。
《考试说明》是《考试大纲》的细化说明,是高考风向标,可以当做教材使用,随时翻阅,把握高考大方向。
题型示例和内容都不可忽视!
2、如何高效使用《说明》?题型示例1: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和-283.0kJ·mol-1,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kJ·mol-1。反应体系平衡后,各物质的浓5.52×103kJCHCl3+H2O2=HCl+H2O+COCl2K=(0.11mol/Lx0.085mol/L)/0.04mol/L=0.234mol/L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_____T(8)(填“<”、“>”或“=”);0.234mol·L-1<K=(0.12mol/Lx0.06mol/L)/c(COCl2)=0.234mol/L
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_________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_____v(15-16)(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31v(5-6)>v(2-3)=v(12-13)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考试大纲》必考内容(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26.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0.00100.36mol·L-1大于2014课标2卷(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大于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逆反应
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方向进行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6、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①2CH3OH(g)=CH3OCH3(g)+H2O(g);
△H1=-23.9kJ·mol-1甲醇制烯烃反应②2CH3OH(g)=C2H4(g)+2H2O(g);
△H2=-29.1kJ·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③CH3CH2OH(g)=CH3OCH3(g));
△H3=+50.7kJ·mol-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H=kJ·mol-1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____.2014课标1卷C2H4+H2SO4=C2H5OSO3H;C2H5OSO3H+H2O=C2H5OH+H2SO4-45.5污染小,腐蚀性小ΔH=ΔH1-ΔH2-ΔH3=-45.5kJ/mol1)一定要把每一道样题【题型示例9道选择、18道大题】做会、分析透彻、进行题目背后的信息挖掘,整合信息,找到与样题类似的
模拟题目进行针对性“同类型拓展训练”。用好《考试说明》,怎么做?题型示例11: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CuSO4·H2O0.80gCuSO4·5H2O样品含CuSO4的质量(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4=CuO+SO3↑570℃灼烧CuSO4·5H2O102℃Cu+2H2SO4(浓)CuSO4+2H2O+SO2↑(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mol·L-1
[KspCu(OH)2]=2.2×10-20)。2.2×10-8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mol·L-1。0.2(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PbO+ClO-=PbO2+Cl-
Pb2++2H2O-2e-=PbO2↓+4H+
石墨上包上铜层或红色物质析出
Pb2++2e-=Pb↓
不能有效利用Pb2+(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
.考点:此题为综合性大题。第1问考察: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第2问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3问考察:电化学反应第4问考察: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第1问送分,第2问易拿分,第3问难度适中,第4问要求写出步骤才给分,所以比较难得分启示:此题也代表高考命题方向—将《必修1和2》部分知识组合出题蛭(zhi)石可以用来生产耐火材料MgO和A12O3,其主要成分为MgO、Fe2O3、A12O3、SiO2。某中学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利用蛭石来制备单质镁、铝、硅。(假设每次转化所得固体成分只有一种)模仿《考试说明》中流程题:例22【参考】自编试题欣赏
2)重视化学学科思想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它与知识,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不同学科它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也必然不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既抽象又具体,其学科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如:
对立统一思想、
量变与质变的思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想、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分类思想、守恒思想等
C“守恒思想”在化学科中的应用解析设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均为x,由电荷守恒得:c(Cu2+)×2+c(Fe3+)×3+c(H+)=c(SO)×2,即x×2+c(Cu2+)×2+c(Fe3+)×3+c(H+)=c(SO)×2,即x×2+x×3+x=6mol·L-1×2,解得:x=2mol·L-1。因溶解铁粉后所得溶液为FeSO4溶液,n(FeSO4)=6mol·L-1×0.1L=0.6mol,而原溶液中n(Fe3+)=2mol·L-1×0.1L=0.2mol。由铁元素守恒可知,最多能溶解铁粉的物质的量n(Fe)=0.6mol-0.2mol=0.4mol,故最多能溶解铁粉的质量m(Fe)=0.4mol×56g·mol-1=22.4g。3)培养化学科的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
化学是一个知识点比较琐碎的学科,因此在学科复习时,一定要重视总结归纳,对比分析。把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比较相同点、相似点以及不同点,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型示例12--探索研究型试题1.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mol·L-1H2SO4、3%H2O2、6mol·L-1HNO3、0.01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mol·L-1Kl、20%KSCN、蒸馏水。
不合理稀HNO3有强氧化性,若该铁的价态为+2价,则被氧化为+3价同样可使KSCN溶液变血红色.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假设2: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③实验过程: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步骤2:步骤3:…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也有+2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用滴管量取一定量的3mol·L-1H2SO4于试管中,加热煮沸数分钟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步骤2:用钥匙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加入步骤1中的稀硫酸,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A溶液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有变化步骤3:取少量步骤2中的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振荡(1)若溶液不变红色,则假设2成立(2)若溶液变红色,则假设1或假设3成立步骤4:另取少量步骤2中的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1KMnO4溶液,振荡试管结合步骤3中的(2):(1)溶液呈紫红色,则假设1成立(2)若紫红色溶液褪色,则假设3成立4)把握主干知识,形成完善的化学
学科知识体系
化学知识内容比较多、杂。无论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还是化学实验基础,在这几个模块最后我们都能看到同样一句话——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几个模块是高考的主干知识,要把它们搭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知识漏洞。(例如金属及化合物)
知识再杂乱,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例如:有机化学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等。
第2部分:2015年高考
命题趋势、增分做法1、2014
年化学试题评价:
遵循大纲、说明要求,难度比2013年降低,考察的知识点和形式更加常规,增大了实验相关知识点考察,计算能力依然考察,但降低了计算的量和难度。充分体现和重视高考的教育功能。
一、2015年高考试题评价1)突出基础、稳定难度([见2014新课标的选择题和20第26题(前面已分析过了)]
2)突破传统,努力创新(见2014全国II卷的选择题9、13,更新了以往常考热点题型)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3=△H2D、△H1+△H2
>△H3
3)强化实验,突出能力(第27(见后面讲解)、28题体现尤为明显,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识图能力、计算能力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2015年高考命题趋势(共6条)
三、快速增分方法高三的全体师生已经脚踏实地、夯实基础、精细地走完第一轮,实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过关与提升,一轮复习瞄准的是占高考题分值80%的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二轮复习和三轮复习打基础并积累资料。(一)现阶段复习安排.复习轮次复习时间复习内容指导思想复习要求第一轮新学期开始至1月下旬《考纲》中要求的全部内容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全面复习、系统总结、基础扎实、应用灵活第二轮3月至4月底将考纲内容划分若干专题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基础突出重点,完善结构,注重学科素养的形成,提高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层次第三轮5月初至高考实战模拟回扣教材实战演练、全面模拟、查漏补缺、回扣基础每一次考试当成高考,认真对待,通过模拟,体验高考,查找不足,回扣基础,固本求新
第一阶段:科学组合,专题呈现,精辟走完第二轮
第二轮复习
时间约为三、四两个月,以专题形式搭建学科内的知识网络,找到知识交汇点,让学生跳出教材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综合能力。
第二阶段:定时定量、专项训练,增分结束第三轮进入五月份
在回顾教材的同时,根据高考的题型结构和试题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和查漏补,此阶段可有选择地做近三年的高考题最好选用新课标及自主命题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和其他省市的题目(海南卷和全国新课标卷的联系),尽量不要选用江苏、广东的题目。为什么要有选择用高考题?
建议:每个高考题的分析格式要求如下:(1)考查点。要求:根据试题全面分析出主要点和次要点---解决“考什么”。(2)试题结构分析。要求:分析考查题型、命题方式、试题结构等---解决“怎样考”。(3)考纲课标联系。要求:分析该题与考纲、课标的联系,与生产生活实际、时事、科技发展的联系---解决“为什么考”。怎么用高考题?(4)试题解析。要求:主要从该题的审题技巧、易错点、易混点、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答题规范等方面分析---解决“教什么”。(5)题组训练。要求:选择、改造与该题考查点、考查方式类似的习题3至5个供学生训练。---解决“学什么”。(6)高考题一般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建议一轮复习使用高考题综合性不要过大,否则在进度,对夯实基础可能会产生“负能量”。
建议在二轮复习中有选择的使用。(二)80多天
做能增分的事
做增分快的事
1、抓方向、重研究
只有老师辛苦了,学生才能轻松。老师负责:研究考试说明,考点解读,题型示例的变化特点及解析等。
每种题型要讲清:解题格式、解题要求、得分技巧、强调成功率。(目的:短时高效、有效增分)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的收获是20%,说一遍的收获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的收获是90%。2、抓落实、重行动
2、抓落实、重行动
明确考前一个月、考前一周落实什么如:考前必记的77个化学(离子)方程式考前必记的13个命题板块考前易丢分的30个小细节以判断对错方式必练的基础知识点(含实验操作)目的;把知识点变成高考考场得分工具3、抓基础,重课本。
高三复习必须用好教材,教材就好比字典,可随时翻阅,把握准确性,但不能啰嗦。。从命题的角度,课本上能找到高考题的影子,
目的:保证会做的不丢分,增基础分下图为08年宁夏题下图为教材课后习题
【08年海南选考21题】教材《必修2》P102思考与交流(12年全国II有机环)
09年宁夏题-有机39题(5)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13年海南、上海题p70必修二酯化高考多次出题!p5选修四p62-63注解“离子浓度小于10-5时,沉淀就达到完全”沉淀的转化p65唯一要考的科学视野4、抓训练,重质量以最难“啃”的实验训练为例:实验复习的目标分解1、高考实验考查源于课本---立足基础性2、基础常规实验---操作熟练性3、训练系统实验---思考全局性4、探究实验---设计创新性5、实验问题---处理科学性5、实验答题语言---答题规范性7、大学与高中实验---衔接性8、多版本教材的对比---异同性9、工业流程实验试题—开放性化学实验的教材复习战术化学实验原型、变型与拓展实验方案设计和解读方法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结合注重化学实验动手操作的文字描述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掌握课内的原实验的重点装置(仪器)和装置要点:分离装置:过滤、蒸馏、萃取、蒸发、渗析气体制备装置、收集装置、气体除杂装置、干燥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喷泉实验装置;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乙酸乙酯制备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产生H2体积的装置;中和热测定的装置;配制溶液的重要仪器;中和滴定的重要仪器;
掌握课内的原实验的重要操作和操作要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气密性检验方法气体验纯方法试纸的使用方法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铝热反应的操作方法浓硫酸吸释的操作方法
重要实验步骤和要点
溶液配制的步骤粗盐提纯的步骤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测定的实验步骤糖类水解实验的操作步骤
定量实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滴定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⑴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MnO2催化H2O2的分解实验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浓度、温度)⑵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浓度)NO2与N2O4的转化(压强、温度)⑶盐类水解盐溶液的酸碱性盐的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侧重理论研究的实验
侧重方案设计的实验
鉴别实验提纯实验(粗盐提纯)化学平衡原理(浓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混合物中成分的含量(纯度)测定……
具体做法:落到实处
凡是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实验员都要准备好,实验室在5月份实行“下午开放”(危险的实验,老师协助)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动口说。改变:讲实验、画实验、考前突击实验的现象,避免出现“不做实验不得分”。目的:个个过关,每个实验每天增1分5、抓规范,巧增分了解高考评分细则,减少失分1)训练学生规范审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命题者的角度去审题2)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和方法-----要求学生从阅卷者的角度去答题
向规范化要分数!由高考阅卷透视高三备考定陶二中董广海高考网上阅卷特点及要求:阅卷纪律要求很严格、时间很紧、但《评分细则》比较宽松
取消试卷流通的人工管理,计算机自动分发试卷评卷人员独立判断、评分对每个教师评卷质量进行量化评估所有成绩评卷时自动存入计算机,不再有登分误差。(实例)6、抓课堂,要效率
——“高效复习课堂”目的:向45分钟要效率,要分数新课改有三大核心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俱乐部合同范本
- 分成合同范本上样
- 虾皮合作合同范本
- 代家出租民房合同范本
- 企业股票承销合同范本
- 加盟福田汽车合同范本
- 全新拖拉机买卖合同范本
- 兽药欠账销售合同范本
- 买卖生地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在下
- 2025年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计划与教案
- GB/T 4706.3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30部分:厨房机械的特殊要求
- 2024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完整版
- 《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
- 《金融学基础》实训手册
-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1t燃气蒸汽锅炉用户需求(URS)(共13页)
- 广发证券分支机构人员招聘登记表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件姜培刚[1]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2020版_20211228_11184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