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_第1页
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_第2页
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_第3页
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_第4页
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

大纲

一、藩镇割据与唐朝廷的反割据

1.唐德宗时代的“四镇之乱”

2.唐宪宗削平藩镇之政

二、唐朝应对财政危机的努力

1.唐前期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2.刘晏的理财方略

3.杨炎与两税法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体制与藩镇割据事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中

央与地方的不一致性直接威胁了中央政权的稳定

K02:藩镇割据带来了中央的财政危机,先前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为继,

刘晏和杨炎的财政改革虽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却埋下了社会隐患

正文

一、藩镇割据与唐朝廷的反割据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唐朝中央禁军全军覆没,安史之乱是在西北藩镇的进

剿与东北藩镇诸将的投降下平定的。所以安史之乱后,内调的西北诸将与投降的

安史诸将在其实际控制区形成林林总总的藩镇。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曾下令内地

“分命节帅以扼要冲”,这些新任的节度使在战后并未撤除,也形成一批新的藩

镇。原本在各个州、县之上设立采访使,对当地行使监察,在安史之乱中采访使

改为观察处置使,成为州的上级行政机构,常以节度使充任。这样,原本设于边

地的节度使经过安史之乱后便遍布全国了,他们中大者连州数十,小者也统州三

四,且军政合一,成为朝廷与州县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

在诸多藩镇中,对唐朝政局影响最大的是河北藩镇。安史之乱后期为加速史

朝义部众的崩溃,唐朝承认降将薛嵩、张志忠、田承嗣、李怀仙在河北的政治军

事利益。以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李宝臣(张志忠改名)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

魏博都防御使,后升为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

这些藩镇拥兵自重,赋税不入朝廷,节度使父子相继或由藩镇内部产生,朝

廷只能事后追认。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田承嗣兼并相卫地区,同属

于河北地区的成德、淄青二镇请求朝廷讨伐。唐代宗虽命诸道节度使进讨,但被

田承嗣上表归顺朝廷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田承嗣乘机挑拨进讨诸道节度使,使此

次军事行动无果而终。此后田承嗣干涉汴宋留后的继承,代宗复命征讨田承嗣,

但诸道相互观望,朝廷也无可奈何:

1.唐德宗时代的“四镇之乱”

面对节度使的骄横,朝廷显示了其软弱性,具体体现在唐德宗时代的“四镇

之乱”。唐德宗继位后,决定改变代宗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逝,其子李惟岳自为留后,唐德宗不予承认,于

是成德、淄青、魏博、山南东道连兵与朝廷较量,史称“四镇之乱”。

唐德宗从长安抽调万余人,又调集朔方、关中、太原,蜀汉、江、淮、闽、

越诸道,集合全国兵马进剿四镇。成德、山南东道接连收复,淄青、魏博也被打

败,但随后朝廷三分成德的政策推出后,诸藩节度使对此产生了兔死狐悲之念,

于是幽州留后朱滔、成德兵马使王武俊转而叛唐援助魏博、淄青两镇,新四镇结

盟,节度使称王。随后,已经攻占山南东道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对朝廷另派节度

使接管不满,于是叛唐自称楚帝。唐德宗急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固原一带)诸

道兵以救援襄城,结果途径长安时兵变,推前任泾原节度使朱泄为主,称“大秦

皇帝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之变”。在平叛战争中立下

赫赫战功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击退朱波,解围奉天,但受到宰相卢杞、宦官翟文

秀等压制,转而叛唐与朱波连兵。

由讨伐河北四镇之乱,接连引出淮西、泾原、朔方的更大兵祸,表现出唐朝

中央集权体制与藩镇割据事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唐朝的政治体系、财政体系、官

员任免体系均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之上,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丧失了一致

性,各地有各地的利益,在军事行动中更加明显,各道出兵与否与各镇利益直接

相关。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李希烈死,这场大纷乱才宣告结束,除河北、山

东外,河南的割据之势也成了气候,唐德宗的削藩政策彻底失败。

德宗末年、宪宗初年,“天下方镇四十八”,凤翔、螂坊、邠宁、振武、泾原、

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

一州不申户口,儿乎是全国藩镇的一半。

2.唐宪宗削平藩镇之政

唐宪宗继位后,先平定夏绥、剑南西川和镇海浙西三镇的叛乱,随后讨伐成

德未能取胜。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附唐朝。元和九年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四出焚掠。元和

十年(公元815年),唐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在讨伐吴元济之初,发生淄青节

度使李师道暗杀朝廷主战的宰相武元衡一事,朝廷误以为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指

使,于是发兵征讨成德。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宪宗停止对成德用兵,

决定先取淮西,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战。唐将李想将精骑九千分为前、中、后三

军,自将中军,乘雪夜奇袭蔡州,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朝廷的声望也达到顶点。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朝平定淄青,杀李师道及其二子。元和十五年(公

元82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逝世,其弟王承元归顺朝廷。至此,曾经跋扈一

时的河南、河北三十余州的诸藩镇,尽遵朝廷约束。

唐穆宗为进一步控制藩镇,下令天下军镇每年裁减百分之八的兵员,试图温

和地解决藩镇问题,却引发了各镇的不满,率先发难的仍是河北三镇。长庆元年

(公元821年),卢龙军发生叛乱,囚禁朝廷所委任的节度使张弘靖,推选朱克

融为留后。之后,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杀节度使田弘正,自为留后。朝廷诏魏

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军出兵临成德境。王庭凑败深州诸道行营节度使

杜叔良,围困深州。朝廷为专讨王庭凑,不得已承认朱克融为平卢节度使。长庆

二年(公元822年),魏博也发生兵变,牙将史宪诚杀节度使田布,自为留后,

朝廷即以其为魏博节度使。随后,朝廷对深州之围终无良策,被迫任命王庭凑为

成德节度使,军中将士官爵皆复其旧。这样三镇兵变,自立节帅,均得到了朝廷

承认。此风一开,各镇纷纷以“河北故事”作比,仿效自立节帅。唐朝对藩镇的

控制更加虚弱。

唐僖宗后,各藩镇更开始了彼此间的兼并战争,黄巢起义中所出现的新的割

据势力,也被唐朝授予节度使。唐末藩镇间的攻伐战争,最后演变成五代十国之

局。

二、唐朝应对财政危机的努力

1.唐前期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四月,下令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田令规

定:丁男(21-59岁)和18岁以上的中男(18-20岁),各自接受口分田80亩,

永业田20亩。老男(60岁以上)、废疾人、笃疾人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口

分田30亩,如作户主,受永业田20亩。田令还规定,农民原有的土地属于已受

土地之列,因此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进行了限制。

止匕外,唐朝土地制度中有宽乡和狭乡之分。宽乡地多人稀,狭乡则地少人稠,

因此狭乡的口分田十分紧张。田令规定,狭乡的口分田减半给授,或者准许狭乡

人在宽乡遥受土地。明令禁止土地买卖,但庶人身死家贫无以供葬,准许出卖永

业田;从狭乡迁到宽乡,或卖地以建住宅、邸店、碾硝的,准许出卖口分田。已

卖田者,不准再申请授田。买入的田地不能超过应受田限额。狭乡人买田,可依

照宽乡的限额。

唐朝的赋役之制有四类:租、调、役、杂徭。赋役令规定:课户每丁缴纳粟

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M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纳绫绢^者绵三两,或

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二十日,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

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十五日)免其调,三句(三

十日)则租调俱免。正役、加役一起不得超过五十日。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租庸调

法。杂徭不是唐代赋役的重要部分,由地方官府征发丁男、中男,不超过三十九

天,超时折免其他赋役。赋役令还规定了依灾害轻重减免租庸调。

较之隋朝,唐朝前期的赋役令规定了役期的最高限度,以及输庸代役的办法,

这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生产,同时也减弱了对朝廷的人身依附关系。

均田制授田的前提是朝廷必须控制着大量闲置的土地,隋末战争中人口流亡

严重,唐初朝廷因而控制许多无主荒地,可以推行均田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

人口迅速增长,加之永业田归私人所有,朝廷可控的公田越来越少,日益枯竭,

逐渐失去了继续推行均田制的基础。另一方面,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赋役令中

减免租庸调的规定便已成空文。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朝廷的赋役日趋苛重,均

田农民无力承受而破产。宰相狄仁杰上疏指出当日民众的负担:“家道悉破,或

至逃亡,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与此同时,王公、百官、

富豪及寺院则大肆兼并,他们不惧章程,恣行吞并,违法买卖口分田、永业田,

争置庄田,致令百姓无处安置。日益激烈的土地兼并也加速了均田制的破坏。

在唐前期,租庸调制是朝廷的主要税源,均田制的破坏意味着课户愈益减少,

朝廷财赋收入来源日蹙。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唐朝采用“摊逃”的办法,将逃亡

者所应担负的租调由未逃亡者分摊征课,结果引起更多的逃亡。为了缓解这种状

况,唐玄宗命令宇文融括户,试图用检括逃户和登记外田的办法来增加赋税,扩

大徭役的征发。这些措施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自然也无法维系均

田制下的社会生产和租庸调制下的财赋征收的稳定性。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名存实亡,以之为前提的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

据,唐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区域大大缩小,造成财政匮乏,财政问题关系到唐朝

廷的存亡。

2.刘晏的理财方略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建议在产盐区设置盐院,统

购盐,并在各州县设置盐官,实行专卖,把每斗盐价由10文提高到110文。乾

元三年(公元760年),刘晏兼任盐铁使,对财赋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整顿:撤

消非产盐区州县盐官,仅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将收购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任

由他们运到各地出售。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设置十三巡院缉私,并推销官盐;

第二,禁止各道征取通过税,便利盐的转运,保持盐价的平稳;

第三,在距产盐区较远之地设常平盐,稳定市场秩序,增加政府财赋;

第四,规定盐商可以纳绢以代盐利,可为军队准备衣料。

刘晏改革盐法后,唐政府的盐利岁入60万贯,到代宗大历末年(公元779

年),增加到600万贯。

刘晏另外对粮法也进行了改革。此前,第五琦奏请“每州置常平仓及库使,

自商量置本钱,随当处米物时价,贱则加价收汆,贵则减价累卖”。两年后正式

设置常平使,由刘晏及第五琦分领天下常平业务,后由刘晏独掌。刘晏下令在各

州常平仓保持三百万斛的存粮,并在诸道设巡院,各置知院官负责。既维持了粮

价的稳定,也让朝廷获利。

3.杨炎与两税法

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奏行两税法,

代替租庸调制。其具体内容是:

第一,量出以制入。朝廷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这个总税额是以大历年

中各项税额总合最多的一年为准制定出的。各州县依据旧征税数确定税额,向本

地人户征收;

第二,无论主户、客户(即逃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

第三,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交纳赋税;

第四,每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夏税六月前征收、秋税十一月前征收;

第五,租庸调、杂徭、杂税全部取消,但丁额不废;

第六,两税依户等(三等九级)纳钱,依田亩纳米粟,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

(公元779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

第七,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资产征课三十分之--的税。

两税法的实行是唐朝在赋税制度上对均田制、租庸调制废坏后社会经济状况

的适应。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继续进行,越来越多的均田民成为寄庄户、客户、

逃户、隐户,朝廷税源枯竭。两税法将按人丁课税改为按土地资产课税,扩大了

赋税的承担面,增加了赋税收入。两税法实行后,朝廷财政收入是实施前的两倍

多。两税法按土地资产课税较之按人丁课税更为合理。资产多者税重,资产少者

税轻,照顾到纳税者的负担能力。更重要的是,两税法不以人丁为本,减轻了国

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两税法实行后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土地兼并不再受任何限制。此后三十年间,

“百姓土田为有力者所并,三分逾一”,“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此后土地私有制、租佃制、地主庄园经济便日益发展起来。

返回顶端

唐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大纲

一、蒙古高原及西域的诸族群

1.东突厥与西突厥

2.回纥

二、青藏高原上的诸族群

1.吐谷浑

2.吐蕃

三、东北地区的诸族群

1.高句丽

2.百济

四、南方地区的诸族群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隋唐时期,以东突厥与西突厥和回纥为代表的蒙古高原及西域的诸族

群成为隐患,经两朝皇帝努力,终被平定

K02:在唐代,由于气候与政治、地理格局变化的关系,青藏高原上的诸族

群如吐谷浑、吐蕃先后兴起

K03:唐代之于中国历史的另一个大转折是东北各族群的迅速活跃,契丹、

女真、蒙古、满洲,均来自于东北族群

K04:吐蕃是影响唐朝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南诏被看作直接影响唐朝盛

正文

自西晋崩溃后,除了形成南北对立格局之外,周边族群也从中原王朝的政治

秩序中游离出来。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离局面,重建统一王朝,不仅要

征服南朝,也需要将周边族群纳入以隋王朝为核心的天下秩序之中。终隋之世,

隋朝都在努力解决对其天下秩序构成挑战的周边各族。唐朝建立以后,更是在隋

朝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一、蒙古高原及西域的诸族群

1.东突厥与西突厥

公元555年突厥攻灭柔然,成为蒙古高原的新霸主,周、齐均感受到突厥的

压力。567年,阿史那室点密率“十姓部落”征服中亚,自立可汗,突厥内部呈

现东西分立之局。隋朝建立后,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政策,有目的

地卷入突厥内争,加深突厥的分裂。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动用重兵打

败突厥,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突厥。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隋文帝又顺利

地迫使东突厥臣降于隋,前后于朔州建大利城、并划夏、胜二州之间南北四百里

地安置东突厥。启民可汗奉呈给隋朝的上表中说:“乞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

华夏。臣今率部落,敢以上闻。伏愿天慈不违所请。”要求在服饰法用上与中原

风俗一致。

东突厥的问题解决后,隋朝将目光转向西突厥。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西突厥为铁勒所败,隋炀帝乘时招降西突厥。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

命西突厥泥械处罗可汗朝会于大斗拔谷,处罗可汗不至。隋炀帝命突厥贵族攻击

处罗可汗,处罗大败后投降隋朝。隋朝将处罗部众分散安置。

隋朝崩溃后,东突厥虽未直入中原,但常在隋末各争霸势力间不断反复,获

得政治经济利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刚刚即位,东突厥颉利

可汗侦知长安政局不稳,率重兵逼近长安,唐太宗亲自领兵至渭水,耀兵示战,

打破了颉利可汗政治讹诈的幻想,颉利可汗被迫撤军。虽然唐朝在这场较量中获

胜,但唐太宗对突厥逼近长安深以为耻。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内部尚

未安定,关中、关东灾害频繁,但唐太宗没有选择韬光养晦、以对外让步来换取

和平与发展,他下决心解决突厥问题。一方面,在缘边修缮障塞,调动唐军,■

方面,策动东突厥的内部矛盾,与背叛东突厥的薛延陀建立联系,接纳管辖东突

厥东部的突利可汗的投降。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唐太宗决定攻灭东

突厥,派遣李靖、李勖、柴绍、薛万微统军十余万分路出击突厥。贞观四年(公

元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骑兵冒严寒大雪奔袭颉利可汗驻扎地,正面击溃颉

利可汗亲率的突厥主力。突厥在溃败中又遭李勖伏击,退守铁山后,仅剩几万人

了,处于山穷水尽之地。颉利可汗派执失思力赴长安请罪,请求突厥内附并愿意

入朝,实则欲换取唐朝物资援助以获喘息之机。唐太宗派遣鸿胪寺卿前去安抚,

并诏命李靖迎接颉利可汗入朝。李靖与李勖识破了颉利可汗的谋划,决定以李靖

为正军、李勖为奇军再次攻击突厥。李靖麾下苏定方率两百余骑奔袭可汗牙帐,

突厥主力闻风北逃,意图越过大漠,但又遭受李勖阻击,突厥大众投降。颉利可

汗在逃亡途中被唐军李道宗部俘获,被送往长安,东突厥宣告灭亡。唐高祖闻讯

后大喜,将唐太宗、诸王、公主、贵臣召集,设宴庆祝,唐高祖自弹琵琶,唐太

宗亲自起舞。唐太宗将南下的突厥人分置东起幽州、西至灵州的土地上,在突厥

故地设置都督府、州,加强控制。入长安的突厥人有一万余家,被委任为五品以

上军职者有一百多人。唐太宗的政策获得原属东突厥各族的广泛赞誉,唐太宗也

被各族推举为“天可汗”。

高昌为内地通往中亚的咽喉,而高昌依附西突厥,常阻隔西域诸国与唐朝的

往来,并袭扰唐伊州(哈密)。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命侯君集统军

数万,越过二千余里的沙漠,破田地城,围高昌都城,高昌王被迫投降,唐朝取

得高昌三州五县二十二城的领地,设置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此后,唐军兵锋西

指,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派郭孝恪平定焉耆国。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

年),阿史那社尔、契芯何力、郭孝恪十万大军攻龟兹国。次年,灭龟兹,俘获

龟兹王。唐朝在西域设置龟兹、焉耆、于阑、疏勒四镇,以安西都护府统辖四镇,

有效地控制了西域。

西域安定后,唐朝将眼光放在西突厥上。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

朝接受西突厥贺鲁部投降,任命贺鲁为瑶池府都督。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

年),贺鲁在唐朝的支持下击败西突厥各部。随后贺鲁自称沙钵罗可汗,起兵叛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朝廷派苏定方等分南北两路讨击贺鲁,在伊丽水

(今伊黎河)、碎叶水(今伊黎河西南楚河)一带,彻底击败西突厥,贺鲁逃往

石国。次年,石国送贺鲁交付唐军。唐朝随之将西突厥及其附属城邦、部落分置

州府,在碎叶以东设昆陵都护府,碎叶以西设濠池都护府,其地西尽于波斯。在

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的河中地区,则设康居都督府以统昭武九姓,并隶安西都护

府。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在波斯国王的请求下,唐朝在波斯置波斯都

督府,以波斯国王充任都督。为方便控制中亚,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自高昌移于龟

兹。

2.回纥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派李道宗、李敷J等分数道进击漠北,灭

亡薛延陀,铁勒诸部降唐。贞观二十一年册封回纥吐迷途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

督。并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设“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以供使者。到武

后时,突厥曾再度兴起,建立后突厥汗国,回纥诸部又受后突厥汗国役属。天宝

四年(公元745年),受唐玄宗册封的回纥“怀仁可汗”灭后突厥。每一任回纥

可汗都经唐册封。安史之乱中助唐平叛有功。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唐每

年赠回纥绢2万匹,称为“岁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唐咸安公主嫁

回纥可汗。得唐同意,改回纥为回鹘,取俊健如鹘之意。唐后期,回纥汗国内外

矛盾重重,与居住在准喝尔盆地的黠戛斯交战20余年。开成五年(公元840年)

为黠戛斯攻破,可汗被杀,回鹘灭亡。

二、青藏高原上的诸族群

在唐代,北方草原民族呈现衰弱之势,但是青藏高原的势力趋于活跃,这既

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与唐代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有关。

1.吐谷浑

吐谷浑与鲜卑慕容氏同族,西晋时自东北迁徙至青海,融合当地氐、羌,成

为西部非常强势的族群,多次与北周发生战争。伏允可汗之子慕容顺投降唐朝。

唐太宗册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由李大亮防守吐谷浑旧境。经此一战,唐朝控制

了青海高原及川西一带,将之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同时保证了西域的

侧翼安全。

2.吐蕃

吐谷浑被唐朝控制后,吐谷浑西边的吐蕃开始出现在唐朝的战略考虑中。此

时吐蕃的赞普是弃宗弄赞(尊号松赞干布),这是一位伟大的赞普,十二岁即位

时面临国内叛乱以及敌国苏毗、羊同的复国运动,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吐蕃平

息叛乱,灭苏毗、羊同,统一西藏高原,迁都逻些(拉萨)。唐朝灭东突厥后,

声威远播,松赞干布灭苏毗、羊同后,立即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遣使入朝。

这时唐正准备用兵吐谷浑,遂遣使入藏联络。吐蕃在二次遣使中提出和亲的请求。

当时边疆各族首领均以唐公主下嫁为恩典,挟唐朝之威以树立内部权力秩序、震

慑外部各族。特别是邻近的吐谷浑也获得唐朝公主下嫁,这使吐蕃的和亲要求极

为迫切。唐朝出于谨慎的考虑,谢绝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于是松赞干布决定

以武力胁迫和亲。先攻击吐谷浑,再破党项,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松赞

干布出动二十万大军进攻唐松州(松潘),以示国力强盛。此时唐与吐谷浑战事

已告结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共步骑

五万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松赞干布随后遣使入朝谢罪,再次求婚,唐太

宗考虑西陲安宁,同意和亲。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

干布结婚,此时松赞干布25岁。唐朝与吐蕃间结成甥舅关系,合同一家。此后

两百年间,新赞普继位,必须得到唐朝“册封”,否则便不具执政的合法性。在

对外关系上,吐蕃维护唐朝国威。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蒋师仁出使天竺,遇

中天竺国内政变,新统治者不承认前国王与唐朝的朝贡关系,拒纳唐使。吐蕃便

出动兵力助唐使三战而败东天竺、北天竺,灭中天竺,俘获国王及其宗室,押解

至长安。以后,东、西、南、北、中五天竺成为唐朝的朝贡国,诸王朝贡不断。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贵族以战争、渗透等各种方式,试图将控制区域扩展至

吐谷浑、西域,“安西四镇”一度为吐蕃控制二十余年。武周长寿元年(公元692

年),唐朝派王孝杰、阿史那忠节领军进入西域,恢复对安西都护府诸地的控制

权。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吐蕃又“请去安西四镇兵,仍索分十姓之地,

(武)则天竟不许之。”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调整西域、中亚的地方

行政区划,增置北庭都护府,来巩固对西域与中亚的统治。

唐中宗时,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迎唐金城公主入藏完婚。开元二十二年

(公元734年)应金城公主之请,在赤岭建唐蕃会盟碑。安史之乱,吐蕃乘机夺

占河涅、陇右地区,代宗时一度攻入长安,后被唐名将郭子仪击退。8世纪,在

墀松德赞统治时期,吐蕃政权达到鼎盛,再次与唐通好。穆宗长庆三年(公元

823年)与唐会盟于逻些东郊,建“长庆会盟碑”。

三、东北地区的诸族群

唐代之于中国历史的另一个大转折是东北各族群的迅速活跃。契丹、女真、

蒙古、满洲,均来自于东北族群。

1.高句丽

高句丽为东北古族,曾隶属中原王朝的郡县。西晋崩溃后,高句丽西进中原

之路,控制朝鲜半岛北部。隋朝建立之时,高句丽南攻百济、新罗,北役靴鞫,

西逼契丹,俨然为东北亚霸主。在隋文帝登基之时,边境局势骤然紧张。开皇十

七年(公元597年),隋文帝下诏书斥责高句丽王,时值高句丽新王即位,高句

丽继续扰边政策,于是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派遣三十万大军讨伐高句

丽,高句丽恢复朝贡。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告失败,天下已经大乱,高句丽问

题只有等待唐朝来解决了。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率大军分海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受阻

于安市,遇严寒天气,遂班师回朝,没有达成战略目的。唐高宗在东北地区继续

坚持收复高句丽的基本国策。

前朝屡征高句丽不克,与辽东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辽水下游因排水不畅,

形成大片沼泽区,车马难通。隋唐诸帝每次出征高句丽虽然都号称兵马数十万,

实质上受限于辽东难通的道路,抵达前线的兵力并不充裕,机动性也不足,同时

后勤保障也是低效率,而且加上严寒天气,作战时间也不可能太长。这使得每次

军事行动都虎头蛇尾。

2.百济

唐军水陆十万在苏定方的率领下自成山渡海,登陆百济后,与新罗东西对进,

攻下百济都城泗泄,俘百济王室。倭国集全国兵力渡海入半岛,妄图进行军事干

预。面对严峻局势,唐军会同新罗军合攻百济叛军根据地周留城,唐朝海军在白

江口(韩国锦江口)全歼倭国水陆军队,百济叛乱平定。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执掌高句丽朝政的权臣泉盖苏文死,其子男生代

立为莫离支,但不为兄弟所容。泉男生向唐朝求援。同年底,唐朝以李勖为主将,

统军再次进入高句丽,半岛南部唐军也随之出动。高句丽陷入唐军的南北夹击之

中。唐朝分高句丽国土为9都督府、42州,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名将

薛仁贵为首任安东都护。

四、南方地区的诸族群

唐朝时,居于云南洱海、滇池地区的少数族建立有六诏,南诏是其中之一,

名蒙舍诏。“六诏”为“乌蛮”所建立的六个地方政权。蒙舍诏居最南,故名“南

诏”。

南诏自建立起便依附唐朝,南诏首领细奴逻于唐高宗永徽年间遣子逻盛入

朝,朝廷以之为巍州刺史。武则天时,已经继位的逻盛再次入朝。开元十六年(公

元728年),皮逻阁继立。唐玄宗认为其他五诏“持两端,宜其残破”。因受唐朝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太守张虔陀欺压,南诏攻云南城。为表明不得已而叛

唐的缘由,南诏立碑于国门,阁罗凤说:“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容归

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宰相

杨国忠以宰相领剑南节度使,从两京、河北、河南募兵,直至安史之乱爆发,唐

朝才停止在南诏的军事行动。

史家宋祁在《新唐书・四夷传总序》中说:“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

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凡突厥、吐蕃、回鹘,以盛衰先

后为次;东夷、西域又次之,迹用兵之轻重也;终之以南蛮,记唐所由亡云。”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地区的崛起,都是以前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对蒙

古高原、中亚、东北,唐朝多设都督府、都护府以管辖统治,但对吐蕃、南诏,

唐朝明智地以他们臣属大唐为限。吐蕃是影响唐朝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南诏

被看作直接影响唐朝盛衰。

返回顶端

唐代政治规制及其运作

大纲

一、唐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1.三省六部制

2.使职差遣制、翰林学士、枢密使

二、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1.州

2.县

3.羁縻州

4.道

三、唐代科举制

1.常举

2.制举

四、唐代律令

1.律

2.令

3.格

4.式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唐代中央下设三省六部,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

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乂设使职差遣制、翰林学士、枢密使

K02:唐代地方行政下设州、县、羁縻州、道四级

K03: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制举两种,应试者为国子监生、各州贡士,并不

限门第,是庶民参政的一条重要通道

K04:唐代律令分律、令、格、式四项,是中国法制史的一座高峰,它奠定

了宋、元、明、清各朝刑律法制的基础

正文

-、唐代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1.三省六部制

隋朝建立后,废止了北周依《周礼》而设置的六官官制,对中央官制、地方

官制、选举制度均进行了改革,这些改制成果以后又被唐朝所继承并加以完善,

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唐制。

在官僚品秩方面,隋唐继承南北朝的传统,将官吏分为流内、流外。流内官

分为九品,每品又各有正、从,共计十八个等级。四品以下,无论正、从,都分

上下阶,如正四品上阶、正四品下阶、从四品上阶、从四品下阶。构建了严密的

官僚等级制度。

隋唐以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正一品,

在形式上居于官僚体系金字塔的最顶端,但事实上,自隋文帝废除三公的官署与

府僚后,三师、三公仅仅是荣誉职位。隋唐官僚体系的核心为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虽然秘书省、殿中省与上述三省并称五省,但与三省在政治体系中的作

用和地位不能同日而言。五省之外,另有九寺、五卿、御史台。

在长安城中,中书省、门下省位于尚书省之北,合称北省。中书、门下两省

在禁中、宫城均分别设置办公机构,在禁中者称为中书内省、门下内省;在宫城

者称为中书外省、门下外省。中书、门下为参与朝廷决策的机构。

中书省,隋朝称为内史省、内书省,唐高宗、武周、唐玄宗时,曾先后改名

西台、凤阁、紫微省。中书省为朝廷出令机构,职责为制敕、册命、敷奏文表、

监起居注等。中书令一人为首长,下统中书侍郎两人,中书舍人六人。

门下省,经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的改革,将原属门下省、负责宫

廷生活事务的机构析出、另立殿内省后,门下省便专司封驳、参决政事。唐高宗、

武周、唐玄宗时,曾先后改门下省为东台、鸾台、黄门省。门下省有侍中两人、

门下侍郎两人、给事中四人。

隋朝三省运作的核心为尚书省,唐初则以三省长官为真宰相,于门下省设政

事堂,作为聚集三省长官议事的场所。政事堂的设立,其实主要是协调中书、门

下两省出令与封驳之间的矛盾。武则天主政时,将政事堂迁至中书省。唐玄宗时,

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成为最重要的实体权力机构,在机构中设置处理各项

事务的秘书机构,三省长官不再回本署办公。除三省长官外,他官也能以加衔的

方式入政事堂参决政事,也成为宰相。如唐太宗时,加衔为“参议朝政”、“参知

政事”、“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唐高宗以后,“同中书门下三

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逐渐成为固定宰相职衔。唐玄宗后,“同平章事”儿

乎成为唯一的宰相职衔。无论皇帝旨意,还是宰相政议,均由政事堂会议决定,

然后由中书省拟诏敕,门下省审核,最后下付尚书省。

从隋至唐玄宗前期,尚书省居于朝廷政务中枢地位,中书、门下发出的诏敕

由尚书省制定具体政令交付寺、监,寺、监的表章也由尚书省转中书、门下。唐

高宗、武周时曾一度改尚书省为中台、文昌台,因其位于中书、门下两省之南,

故又名南省。尚书省置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左、右各一人。尚书令极少授人,

尚书仆射为实际上的首长。尚书省办公厅称都省,设左、右丞各一人,以左、右

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各一人为尚书左、右丞次官。尚书省内辖吏部、户部、

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六部各辖四司,每司

郎中、员外郎一至两人。

从隋代开始,尚书六部与九寺、五监之间形成稳定的对口承受关系。寺、监

负责行政事务的实行。每寺均设卿一人、少卿两人为正副长官,设丞“掌判寺事

除大理寺外,各寺内部次级机构为“署”,令、丞分别为正副长官。五监,分别

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隋初御史台主监察。隋炀帝增设司隶台、谒者台,与御史台共掌监察。唐朝

废谒者、司隶两台,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武则天时曾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

增置右肃政台。唐玄宗时,以东都洛阳御史台称东都留台,亦称东台或留台。御

史台除受理御史奏弹之事外,遇重大案件,与刑部尚书、大理卿组成三司,联合

审理,也可奉帝命审查囚徒。御史台下辖有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长官分别

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合称三院御史。三院御史各有分工,侍御史

主弹奏,殿中侍御史主殿廷秩序,监察御史主巡察。

2.使职差遣制、翰林学士、枢密使

安史之乱后,唐前期的中央行政机构的职权逐渐被破坏,使职差遣制度得到

进一步发展。所谓差遣,是临时派遣官员执行某种使命,它可以绕开中书、门下、

吏部的繁琐程序,处理某种紧急事务,克服官僚体系僵化的缺点。随着同类事务

的增多,临时差遣变成固定差遣,固定的差遣官一般带有使职,如采访使、节度

使等等。安史之乱后,各种使职快速增多,发展至数十种,如观察使、安抚使等

等,多由宰相或高官领使职。随着使职差遣制度的发展,一方面使职成为实职,

本官只是用以标识阶品身份;另一方面,原有司官员对本司的职权被剥夺,如他

官以“判户部事”的职衔主户部职事,而户部尚书则无实际行政权。

唐高宗时,设北门学士,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之权。唐玄

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公元738年),设置学士院,以翰林学士专掌禁

中密命的起草。由此,皇帝诏敕分为内制与外制。翰林学士所撰诏敕,为拜免将

相、号令征伐、立后建储等重大内容,从内廷直接发出,故称内制。中书舍人所

撰,为一般诏书,为外制。从此,翰林学士得以参与决策,直接对皇帝负责。安

史之乱后,翰林学士更趋重要,凡大诏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

皇帝之所注意者,皆由翰林学士专对,其他官不得参与。唐德宗时,陆贽为翰林

学士,与宰相分庭抗礼,时人称为“内相”。

唐代宗时,设枢密使传达诏命,由宦官出任。唐宪宗时,枢密使取得参与决

策的权力。枢密使预知宰相任命、参加御前会议、宰相会议、甚至更改诏命。枢

密使权力不断扩大,其官署扩为东、西枢密院。枢密使与宰相、翰林学士成为鼎

足而立的三大决策群体。五代后梁枢密院改由士人出任,权力更在宰相之上。后

唐时,枢密院倾向于处理军务,中书、门下则以行政决策为主。

二、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1.州

隋初延续南北朝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废郡,同时废除汉魏以来地方自行辟署僚属的权力,所有品官皆由吏部除授。隋

文帝将州、县各分为从上上以至于下下九等,州以刺史为长,以长史、司马为辅,

县以令为长,以丞、尉为辅。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

唐朝建立后重新改郡为州,长官称刺史。唐玄宗天宝年间又改州为郡,改刺

史为太守。州按照户口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按地位轻重分作京、辅、雄、

望、紧诸级别。京,为首都、陪都所在,指雍州、洛州。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

713年)改为京兆府、河南府,长官称尹,次官称副尹。以后陆续设置陪都太原

府、成都府、凤翔府、河中府、江陵府、兴元府、兴德府等。辅以下,为限定官

员升迁次序而设。上州刺史为从三品,中州为正四品上,下州为正四品下。刺史

以下设置别驾、长史、司马(以上为五品官);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

司士、参军事(为七品、八品)。

2.县

与州一样,县按照户口多少分为上、中、中下、下四等,按地位轻重分为赤、

畿、望、紧等。赤县令正五品上,畿县令正六品下,其余各级县令从六品至从七

品。县丞为次官。下设主簿、县尉,以及众曹吏佐。

3.羁縻州

唐朝将“州”的地方行政制度推广到边疆地区。边疆部族内附,便在其地置

州,称羁縻州,以其首领为刺史。若部族较大,或其地较为重要,则设都督府,

以其首领为都督。州刺史、都督可以世袭,羁縻州不交纳贡赋,但必须为边州都

督、都护所领。唐朝在边疆地区陆续设置了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

庭都护府,管辖广大的边疆地区,管理归附的各州。都护府分为大都护府、上都

护府。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由亲王遥领,副大都护、副都护各两人,由他们

实际主持府事。上都护府设都护一人、副都护两人。

4.道

道在唐前期是监察区划。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因山河形便,分

天下为十道,唐玄宗开元时期,共设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一人,京畿、都

畿两道以御史中丞领使职,其余各道一般由大州刺史或大都督府长史兼领,检查

如汉刺史之职,有固定治所。其后,逐渐干预地方政务。

安史之乱后,内地遍设节度使或地位略低的观察使、防御使、经略使,兼有

辖区内的军权、财权、行政权、监察权,大者领州十余,小者领州三四,其辖区

被称为“道”或“藩镇”、“方镇”。唐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实际上演化为道、州(府)、

县三级。节度使兼任所在州的刺史,该州称都府,他州称支郡。节度使、观察使

为使职,其阶品取决于所带中央官衔的阶品。使府幕僚也无阶品,或由府主自行

辟署,或由朝廷派遣。

三、唐代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首创科举制。开皇七年制,诸州每岁贡士三人,参

加明经、秀才科考试,合格后可授官,这成为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始

建进士科。

1.常举

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制举两种。常举是每年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

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应试者为国子监生、各州贡士,并不限门第,

这成为庶民参政的一条重要通道。

常举诸科中,以进士、明经两科参选人数最多。进士科考的内容,唐初试时

务策五道。唐高宗时陆续加试帖经、杂文。杂文最初指箴、铭、论、表等文,唐

玄宗时专用诗、赋,并成为录取进士的最主要标准。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地位越

来越高。在唐人看来,即便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故而每年参选进

士者不减八、九百人,而实际录取者仅三十人,难度非常大,当时将进士登科比

作“登龙门”。

著名诗人孟郊出身贫寒,年过四十才应考进士,不料两次落第,颇遭讥讽,

于是失意潦倒,浪游各地。后来,孟郊终于考上了进士,欣喜之余,作诗《登科

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明经科考的内容为经书。唐初依经书章疏试策,唐高宗时加试帖经。因明经

科主要依赖熟读经书,较之以诗赋创作为主的进士科为易,因而参选人数也很多。

进士、明经两科之外,其余各科不受重视,时开时停。

常举中还设有武举。武举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科目有长垛、

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等,每年比照明经、进士进

行举送。

2.制举

制举是由天子制诏举人,皇帝临时依其时所需来列定科目,以待非常之才。

制举科目繁多,有“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

才堪著述”;“明识政体,可委字人”:“志行修立,为乡闾所推者”等等。制举科

目也包括武举,唐玄宗时曾制诏举“可以运筹决胜、斩将搴旗,或足拟万人之敌、

堪为一堡之雄者”,由唐玄宗亲自考试。白身与官身皆可参加制举,可自荐、也

可他荐。制举中举后,白身可由吏部授官,官身可获升调。

四、唐代律令

1.律

律是成文法典,是定罪量刑的依据。隋文帝修的律被称为《开皇律》。《开皇

律》废除枭首、帽裂等酷刑,除谋叛以上罪一概不用灭族之刑,以后又规定死罪

须三奏而后决,表现出对判处死刑的慎重。如民有枉屈,可依次上告,直至朝廷。

隋炀帝大业年间,命牛弘、刘炫等改修《开皇律》,进一步减轻刑罚。新律

被称为《大业律》。

唐高祖命裴寂等制《武德律》,主要以《开皇律》为依据。唐太宗又命长孙

无忌、房玄龄等削烦去蠹,变重为轻,修成《贞观律》五百条,分十二卷。唐高

宗继位后,下令长孙无忌、李勖、于志宁等修订《贞观律》为《永徽律》。永徽

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颁行《律疏》三十卷。《律疏》以律文为经,对律文

逐条逐句诠释,并设问答辨析疑义、补充疏漏。疏与律同具法律效力。武则天时

颁行过《垂拱律》。唐玄宗时,对《永徽律疏》修改后,刊定为今日所称的《唐

律疏议》。

《唐律疏议》五百零二条,共十二篇。唐律在继承、发展传统律法的基础上,

丰富刑事立法,重视民事立法,包含诉讼法和行政法的内容,是一部完备的民刑

不分、诸法合体的法典。

2.令

令是官府的规章制度。隋文帝时有《开皇令》,唐太宗时编《贞观令》,唐高

宗时有《永徽令》,唐玄宗时有《开元令》。

3.格

格是皇帝制敕汇编。唐高祖时制五十三条格。中晚唐时,制敕直接具有永久

法律效力,是具最高效力的单行法规,无须编为格。

4.式

式是关于官府的运作程序、公文程式的规定。唐太宗时颁《贞观式》,唐高

宗颁《永徽式》,武则天时有《垂拱式》,唐玄宗时颁《开元式》。

唐太宗颁布《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考虑到处理同•类事务的条文分散在

律、令、格、式中,有着诸多不便,将相关条文合编,实是一项体例上的创新。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又颁行《大唐六典》三十卷,规范唐朝政

体组织架构、机构执掌,记录官制沿革,以令、式分入六司,具有综合性行政法

典的意义。这些都表现出唐朝对依法治国的重视。因而,隋唐又被一些史学家称

为“律令制国家”。

从唐太宗至唐玄宗逐步确立起的唐律体系,是中国法制史的一座高峰,它奠

定了宋、元、明、清各朝刑律法制的基础。

返回顶端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大纲

一、贞观之治

1.经济政策

2.“惟贤是与”的选才政策

二、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统治

1.永徽政局

2.武则天登基

3.唐高宗、武则天的统治

三、开元盛世

1.从武则天到唐玄宗

2.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形势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唐太宗即位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任人唯贤,创造了贞观之治

K02:唐太宗逝世后,唐高宗、武则天相继继位,统治期间均继续推行轻徭

薄役的统治政策、大力选举人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K03:武则天下台八年后,唐玄宗执政,确立了新的统治核心。他吸取经验,

加强后宫管理、加强国家控制、理顺统治关系、扩大征发徭役、兵役、差科的范

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正文

一、贞观之治

1.经济政策

唐太宗即位后,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统治秩序。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大

起义,看到了恶政亡国的后果,常以舟、水关系比喻君与庶人的关系,认为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在其统治时期,注意节制统治阶级,为民众的生产、生活创造

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贞观元年、二年(公元627、628年),唐太宗两次释放宫

女,令其婚配。贞观前期,唐太宗不但不兴修宫室,并且将在建的洛阳乾元殿停

建,唐太宗说:“以后可能会到洛阳理政,即使是露居也无妨。”在唐太宗看来,

追求宫殿的奢华,喜欢游玩池台,那只是帝王个人的欲望,百姓并不希望这样。

帝王之所以喜欢,那是因为满足了他个人的奢华放逸,百姓之所以不喜欢,是因

为会因此穷困疲敝。唐太宗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严格管制勋贵阶层的社会风习。

早在贞观元年唐太宗便制令,禁断王公奢靡。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又下

《戒厚葬诏》,严禁勋戚侈靡厚葬,违者会“随状科罪二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

会风俗以简朴著称。

唐太宗还较为关注民间疾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关东、关中各地灾

害甚多,唐太宗下令开仓赈济,允许灾民就食他州,并紧缩政府开支。在隋末战

争中受损严重的地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再征发徭役。而征发徭役、兵役的

地区则注意不违农时,唐朝颁布《营缮令》,以法令的形式规范营造公共工程时

的民力征发。总体而言,“贞观之治”中惠民的主要内容不在于减免赋税,而在

于轻徭。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

年)间,关中丰收,流民回归。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到贞观六年(公元632

年)间,关东地区的农业也发展起来,社会逐步走向安定。此后年年丰收,贞观

七年(公元633年)到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间,米价降至每斗四五钱,贞观

十五年(公元641年)更降至两钱。社会经济已进入繁盛时期。

2.“惟贤是与”的选才政策

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南北、东西分裂达三百年之久,关陇、代北、山东、江

左各集团区隔已久,隋朝短暂的统治不足以抹除彼此间的差别。而在贞观年间的

现实政治中,除了秦王府旧人,还存在着隋朝官吏、义军领袖、高祖遗臣、东宫

僚属、齐王府僚属等多方势力。摆在唐太宗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调整统治阶

级内部的关系,将各方势力整合起来。唐太宗使用的办法是“以天下为家”、“惟

贤是与”。在这一择才标准下,唐太宗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

既用秦王府旧人,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也用东宫、齐王府的旧仇,

如魏征、王珪等;既用高祖遗臣,如萧琏、封德彝等;也提拔寒微士人,如马周、

刘洎、戴胄等。唐朝疆域扩展至蒙古高原后,唐太宗又任用少数民族精英,如阿

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法何力等。不拘一格使用贤才的政策,使唐太宗朝形成

了一个具有才干的官僚集团,这是“贞观之治”得以出现的基础。

在“惟贤是与”的政治氛围中,唐太宗常以隋炀帝护短拒谏为反面典型,鼓

励群臣进谏。这既是对臣下的尊重,也是使百僚归心的必要措施。贞观年间出现

了许多著名谏臣,如王珪、魏征、褚遂良等等。面对反面意见,唐太宗常常予以

进谏者奖励,如马周进谏大安宫宜崇奉、宗庙宜亲祀、乐工不宜赐官等,唐太宗

即赐予马周豪宅。贞观朝最著名的直谏者首推魏征,他对唐太宗进谏达二百余事,

魏征死后,唐太宗感慨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二、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统治

1.永徽政局

贞观二十三(公元649年)年,唐太宗服用天竺方士所进的药,中毒身亡,

年仅五十出头。唐太宗晚年,围绕着继承权问题,纷争迭出,先是太子李承乾、

魏王李泰互相倾轧,具被废黜,后唐太宗又属意吴王李恪,李恪名望素来很高,

人心所向,但最后晋王李治获得长孙无忌的支持,被立为太子。唐太宗生前对李

治的性格甚为担心,下了“懦,恐不能守社稷”的评语,安排长孙无忌、褚遂良

辅政。唐高宗即位之初的永徽年间(公元650年——公元655年),执掌朝政的

即为长孙无忌、褚遂良。永徽之政是贞观之治的延续。永徽政坛上基本上是贞观

旧臣,诸项政策也是沿袭贞观旧政,唐高宗还效法唐太宗纳谏,每日引刺史十人

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及其政治。

2.武则天登基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通过宫廷斗争,武则天斗倒了王皇后、萧淑妃,

被立为皇后。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

月唐高宗病逝,武则天逐步干政,直至与高宗共决朝政,被称为“二圣”,这是

高宗与武则天共同执政时期。在立后过程中,长孙无忌、褚遂良曾表明了反对态

度,武则天为巩固自己的权势,依靠许敬宗、李义府等铲除永徽朝大臣长孙无忌、

褚遂良、柳爽、韩谖、于志宁等,以后又陷害宰相上官仪等人。为了控制朝政,

武则天建议唐高宗设置北门学士,北门学士由北门进入,与以宰相为首的南衙朝

廷机关相区隔,北门学士成为武则天政治上的重要助手。上元元年(公元674

年),朝廷正式下诏,尊武则天为天后。次年,高宗使天后临朝称制。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中宗李显继位,尊天后武则天为皇

太后,政事一决于皇太后。中宗继位不足两个月,便被废黜,武则天改以李旦为

皇帝,但不许李旦亲政。从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废中宗、立睿宗起,到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改唐为周,六年间,皆由武则天以皇太后亲政。为

了摆脱传统礼制对其执政合法性所产生的政治压力,武则天在高宗死后将政治中

心由长安迁到洛阳,改称神都。武则天重用武氏家族,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以武承嗣为礼部尚书,寻又提拔为宰相,并接受武承嗣的建议,立武氏七庙。武

则天随意废黜皇帝、重用武氏,引得舆论纷起,将武则天比作吕后,认为会贻祸

后世。同年,李敬业与一批遭贬谪的官员在扬州起事,著名文学家骆宾王作了讨

武檄文,武则天看后称赞文章精彩,并认为是宰相失职,错过了如此优秀的人才。

李敬业起兵不足五十天便被镇压。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自加尊号“圣母神皇”,激起唐朝宗室的存

亡危机感。琅珊王李冲、越王李贞相继起兵,但都被镇压。随后,武则天对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