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课件_第1页
国际贸易学课件_第2页
国际贸易学课件_第3页
国际贸易学课件_第4页
国际贸易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1國際貿易的各種基本概念2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相比有何特點?3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4第一章導論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第二節國際貿易的分類與特點第三節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本章學習重點補充資料1:全球出口大國排行榜,

2009年中國躍居第一

1999年:世界前五大出口國是傳統工業大戶:美國、德國、日本、法國和英國。他們占全球前40大貿易國家出口值的43%。2009年:形勢大變,一個新秩序已經形成中國從1999年的第九名,升為2009年的第一名。德國2003年超越美國,第一名的寶座坐到2008年,隔年居次。美國掉到第三,英國更從第五摔到第十。出口值方面,1999年“五大貿易國”所占比率在2009年降到34%。他們丟掉的9個百分點歸於中國、印度、韓國,而中國拿的最多。在進口方面,中國僅次於美國、德國,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國。

補充資料2:入世十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變化情況

(億美元)外貿總額出口額進口額順差2001年

5097增7.5%2661增6.8%2436增8.2%225.52002年6207增21.8%3255增22.3%2952增21.2%303.52003年8512增37.1%4383增34.6%4128增39.9%255.32004年11547增35.7%5933增35.4%5613增36%319.82005年14221增23.2%7620增28.4%6601增17.6%10192006年17606增23.8%9690增27.2%7916增20%17742007年21738增23.5%12180增25.7%9558增20.8%26222008年25616增17.8%14285增17.2%11330增18.5%2954.72009年22073-13.9%12017-16%10056-11.21961

2010年29728增34.7%15779增31.3%13948增38.7%18312011年36420增22.5%18986增20.3%17434增24.9%15512012年1-6月增8.0%9.9%6.7%689.2億$

注意看變化:1.入世前的2001年增長很慢;2.2002-2007年中國外貿高速增長;

3.受金融危機影響的2008年增速明顯下降,2009年負增長。補充資料3: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入世前五年與後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年份通漲率經濟增長率19970.88.81998-2.67.81999-37.62000-1.58.42001-0.88.3%2002-1.39.1%20031.210%20043.910.1%20051.810.4%20061.5%11.6%20074.8%13%20085.9%9.6%2009-0.7%9.2%20103.3%10.4%20115.4%

9.2%2012年1-6月3.3%7.8%注意看:1、對外貿易增長與國家宏觀經濟增長密切相關。

2、經濟發展保持高增長和低通脹是各國政府都在追求的目標,卻很難實現,入世後的中國已經實現了。補充資料4:第一節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一、國際貿易學

掌握國際貿易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1、定義:國際貿易學是研究國際間商品與勞務交換過程中的生產關係及有關上層建築的發展規律的科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任務是要研究國際間貿易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和貿易利益在各國間進行分配的制約因素,並要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2、研究對象: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國際貿易發展的一般規律;(2)各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特殊規律;(3)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4)對外貿易政策與措施。二、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之間進行的商品和勞務的買賣與交換活動。它既包括本國與他國之間的貿易活動,也包括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活動。國際貿易是由各國的對外貿易所構成,它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因此國際貿易通常也被稱作世界貿易。(一)國際貿易與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的商品和勞務的買賣與交換活動。因為這是從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角度來看待的貿易活動,所以稱其為對外貿易。(二)出口與進口1、出口是指從本國輸出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活動。在國際貿易值的統計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規定,各國的進出口商品價格均應按離岸價格計算。但現實中,大多數國家卻不是這樣做的,而是將出口商品按出口國離岸價格(FOB)計算,進口商品按進口國到岸價格(CIF)計算。按照這種方法計算同一批商品時,出口國在出口時的價格要低於進口國在進口時的價格。二者之間的差額為國際貿易中的運費和保險費。2、進口是指從國外輸入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活動。

淨進口:很多國家在同類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進口時,如果一定時期內的進口量大於出口量,稱為淨進口;反之,則稱為淨出口。(例如:1993年我國首次成為原油淨進口國,淨進口量由1109.2萬噸快速增至2009年的2.0379億噸,增長了17.4倍,原油對外依存度也由1993年的7.53%上升到2009年的51.3%,突破了國際警戒線。)

(三)貿易額與貿易量

據WTO於2010年3月26日發佈的統計數據: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貿易額負增長23%,世界貿易量負增長12.2%。(這表明當年的全球物價大幅度下跌)

1、貿易額(又稱貿易值),是以貨幣表示的反映貿易規模的經濟指標。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國的出口即意味著其他國家的進口。如果把世界各國的進出口額相加作為國際貿易總額,就必然會出現重複計算問題。因此,一般是把各國出口額的總和作為國際貿易額。對這一點,大家應特別注意。

2、貿易量,是以數量、重量、面積、體積等計量單位表示的反映貿易規模的指標。由於國際市場上的物價經常發生變動,用價值表示的國際貿易額並不能真實地反映該國外貿的實際規模。如果用貿易量,即用進出口商品的數量、重量等來表示,則可以避免這種缺陷。就某一種商品來說,用計量單位表示十分容易,但就一個國家的全部進出口商品來說,就無法直接用計量單位表示,因商品不同,計量單位也不同,難以直接相加。

因此,各國普遍使用下麵這個消除價格變動的貿易量計算公式:

進(出)口貿易量=進(出)口額÷進(出)口價格指數×100例如,以2004年為基期,A國該年的進出口價格指數均定為100。2005年A國進口貿易額為1170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為1200億美元。2005年A國出口產品價格平均下跌5%,出口價格指數為95;2005年A國進口產品價格平均上漲3%,進口價格指數為103。把這些數值代入上面的公式,便可得出A國2005年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後的貿易額,即實際的進出口貿易量:進口貿易量=1170÷103×100=1135.9億美元出口貿易量=1200÷95×100=1263.15億美元

可見,A國2005年的進口貿易額雖然達到1170億美元,但剔除價格變動(上漲3%)因素後的實際進口貿易量只有1135.9億美元;而該國2005年的出口貿易額雖然只有1200億美元,但剔除價格變動(下跌5%)因素後的實際出口貿易量卻高達1263.15億美元。

(四)貿易差額貿易差額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貿易總額與進口貿易總額相比的差額。出口額大於進口額叫做“順差”,或“盈餘”或“出超”;反之,則叫“逆差”或“赤字”或“入超”。

各國政府一般的外貿發展目標是“平衡中略有順差”。

順差又稱為“黑字”。例如日本政府實施的“黑字還流計畫”。(五)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之間的比率,又稱為“進出口交換比價”。

人們通常用計算一國貿易條件指數的方法來瞭解該國貿易條件的變化情況。

計算公式如下:

貿易條件指數=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100

由此計算出的貿易條件指數如果大於100,則表明貿易條件改善了;反之,則是惡化了。計算時,需要先通過進出口統計資料瞭解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化情況,確定出進出口價格指數,然後便可求出貿易條件指數。

.例如:某發展中國家,其出口商品主要是礦產品,進口商品主要是工業製成品,這兩類商品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的變化是不相同的。以2004年為基準年,其進出口價格指數均定為100,到2005年,出口商品價格下跌5%,進口商品價格上漲3%。這樣,2005年該國的出口價格指數為95,進口價格指數為103,由此得出貿易條件指數為92.23(95÷103×100)。

可見,該國2005年的貿易條件與上年相比惡化了7.77%。貿易條件的惡化是指對外貿易中的交換比價下降,即用相同數量的出口商品換回的進口商品比以前少了。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則視為貿易條件改善。

近些年,隨著世界性礦產資源價格上漲,貿易條件指數對發展中國家越來越有利。下麵是UNCTAD對世界各類國家貿易條件指數的統計:(六)貿易的商品結構

貿易的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類商品在進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

國際貿易商品一般分為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兩大類。前者是指未經加工或只是簡單加工過的農礦產品;後者則是指經過完全加工的產品,如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為了便於統計,聯合國秘書處1950年出版了《國際貿易商品分類》,並被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正式通過採用。它把所有的貿易商品分為十大類,其中前五類為初級產品,後五類為工業製成品。

(七)貿易的地理方向

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國際貿易的地區分佈和商品流向,即各地區或各國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

(比如歐美日主要出口製成品,亞非拉則是初級品)

(八)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

自由貿易又稱貿易自由化,是指主張放鬆乃至取消國家間的貿易限制,以使商品和勞務在各國市場上自由流動的一種理論或政策。

保護貿易又稱貿易保護主義,是指主張由國家採取措施來管理和干預進出口貿易的一種理論或政策。

2009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購買美國貨的條款,受到各國的指責,批評美國是在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一些支持者認為,2008年布希政府提出的1680億美元退稅計畫中,返回給民眾的退稅,很多都被購買成了“中國產的電視和韓國產的冰箱”。現在奧巴馬更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不能再讓肥水流入別人田裏。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增加美國人的就業,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進步趨勢,保護貿易傾向會逐漸被自由貿易傾向所取代。(從區域合作到WTO).(九)對外貿易依存度

1、對外貿易依存度也稱外貿係數,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對外貿易總額(進口額與出口額之和)在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例如:2010年中國GDP為58786億美元,外貿總額為29728億美元

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29728/58786=50.57%2、外貿依存度可以細分為出口貿易依存度和進口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額(或進口額)在該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

2010年中國出口貿易依存度:15779(出口額)/58786=26.84%2010年中國進口貿易依存度:13948(進口額)/58786=23.73%

3、外貿依存度還可以細分為對某些國家的貿易依存度。

比如臺灣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1986年時達到48.8%,這表明臺灣當年的外貿總額中有48.8%的進出口貿易是與美國進行的。臺灣商品對大陸市場依存度越來越高:(1)2002年大陸取代美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臺灣2009年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第九大出口市場,第五大進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地。臺灣2009年出口對大陸市場的依存度高達39%。(2)2011年兩岸貿易額

2011年兩岸貿易額達1600.3億美元,其中臺灣順差為898.1億美元。(3)分析2009年臺灣對大陸外貿依賴情況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652.1億美元當年臺灣外貿總體順差僅有306.1億美元

換言之,若扣除兩岸貿易,臺灣當年將產生346億美元的逆差。(近兩年大陸各省領導率領的經貿文化訪問團相繼訪臺,大量採購臺灣產品)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010臺灣年經濟增長率(GDP)達到10.47%,是1988年以來最高(該年經濟增長率10.68%),創23年來新高。

國際貿易的分類與特點

第二節

國際貿易發展到今日,形式愈來愈多樣化,從而其分類也較繁雜。這裏從不同的角度將其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大類。(一)按商品流向劃分: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和過境貿易出口貿易是指一國將自己生產或加工的商品輸往國外市場銷售。進口貿易是指一國從國外市場購入用以生產或消費的商品。過境貿易是指當某種商品從A國經由B國輸往C國銷售時,對B國來說,這就是過境貿易。(這種貿易對B國來說既不是進口,也不是出口,僅僅是商品過境而已。)過境貿易與轉口貿易(二)按商品形態劃分: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

1、有形貿易是指買賣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性商品的活動,也稱為貨物貿易。

2、無形貿易是指買賣那些不具有物質形態的商品活動,也稱為勞務貿易。

無形貿易活動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一般包括兩類:

第一類:是從屬於有形貿易的各種活動,如運輸、保險、加工、裝卸、船隻修理等。

第二類:是與有形貿易無直接關係的各種活動,如金融、輸出勞務、旅遊等。

中國2010年成為世界第三旅遊大國,接待9958萬名海外遊客,排在法國和美國之後。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遊接待國、第四大旅遊客源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屆時,中國入境旅遊者將超過1億人次,國內旅遊將達到28億人次,三大市場遊客總量達30億人次左右。(中國的名勝古跡特別多,例如雲南在建設旅遊省,新開發了香格里拉,還有摩梭人(納西族)的瀘沽湖。又如頤和園等旅遊資源)

從統計的角度看,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的區別主要是:有形貿易的進出口要經過海關,顯示在海關的貿易統計表上,它是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構成部分;無形貿易儘管也是一國國際收支的重要構成部分,但由於其無須經過海關辦理手續,所以一般不顯示在海關的統計表上,如金融服務、軟體設計等。(三)按貿易有無第三國參加劃分: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直接貿易是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不通過第三國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表現為直接出口和直接進口。(例如青島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是指商品生產國和消費國沒有直接發生貿易關係,而是通過第三國買賣商品的行為。商品通過第三國銷售到消費國,對生產國來說是間接出口,對消費國來說是間接進口。是指某國進口商品後,對該類商品不做加工或只做輕微加工,再把這些商品出口到另一國的貿易行為。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間接貿易,對第三國來講屬於轉口貿易。例如:臺灣海峽兩岸的間接貿易。

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彭定康,蒙巴頓)美國港臺中國大陸(四)按統計標準劃分:總貿易、專門貿易和邊境貿易。

1、總貿易:是以國境為標準劃分和統計的進出口貿易。

2、專門貿易:是以關境為標準劃分和統計的進出口貿易。

國境可以小於關境,也可以大於關境。例如歐盟27國:3、邊境貿易:是指兩個毗鄰國家通過協議,在兩國的邊境接壤地區(一般為邊境兩邊各15公里內)准許當地居民在指定的集市和邊境口岸上,按照規定的金額、品種進行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的小額貿易。這種貿易一般不是為了賺取外匯,而是為了邊民互通有無,因此一般無需辦理海關手續,也不計入當事國的外貿總額。

中國政府規定:20公里以內、3000人民幣以內為邊境貿易,可以免稅。

.(五)按經濟發展水準劃分:水準貿易和垂直貿易

1、水準貿易是指經濟發展水準比較接近的國家之間開展的貿易活動。

2、垂直貿易是指經濟發展水準不同的國家之間開展的貿易活動。例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工業製成品與初級產品的貿易。(六)按清償工具劃分:自由結匯貿易和易貨貿易

1、自由結匯貿易又稱現匯貿易,是指以貨幣作為清償工具的貿易。

2、易貨貿易是指以貨物經過計價作為清償工具的國際貿易,是兩國間直接以貨物交換貨物的貿易。.易貨貿易是一種古老的貿易方式,當今仍然興盛的原因:主要是與近些年出現的債務危機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有關。可以把對等貿易興盛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1)很多國家短缺外匯。只能求助於易貨貿易這種方式進行進出口業務活動。

(2)國際性的債務危機。目前發展中國家的外債餘額已高達3萬億美元,其中有些債務大國每年的出口創匯額連支付外債本息都困難,又怎能用來支付外貿進口?這就迫使他們不得不更多地採用這種實物償付的方式進行國際貿易。(3)某些發達國家為了減少外貿逆差。有的國家並沒有捲入債務危機,外匯也不緊缺,但卻由於種種原因外貿連年入超。為了既消除每年的貿易赤字又不減少外匯儲備,也求助於這種易貨貿易的形式。.二、國際貿易的特點(五)手續與操作較複雜(二)面對的經濟環境不同(七)對業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四)各國的貨幣制度不同(一)語言與風俗習慣不同(六)面臨的風險較大(三)各國的政法制度不同與國內貿易相比較國際貿易有7個特點

具體分析國際貿易的以下七個特點:

(一)語言與風俗習慣不同

語言不同,這是從事國際貿易活動首先遇到的障礙。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字十分複雜,據統計,目前世界上超過5000萬人使用的文字有13種之多。其中英語所使用的範圍最廣。

各個國家和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都有很大差別,這也會對國際貿易活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西方人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傳統觀念影響下更喜歡使用效率高、節省時間的商品,不太計較商品的價格和耐用性。與此相反,東方人在“勤儉節約”的傳統觀念影響下,較喜歡物美價廉、經久耐用的商品,而不太計較商品的效率性和是否有節約時間的特點。

如某些商標的差異(荷花商標在日本)對商品銷售的影響。.(二)面對的經濟環境不同1、國內貿易活動面對的是本國單一的平面經濟環境。2、國際貿易活動面對的則是一種雙層的立體經濟環境,相對講就比較複雜多變,並且不太容易把握。第一層國際經濟大環境。第二層國別經濟環境。(三)各國的政法制度不同

例如有的國家實施外貿國家壟斷制,對外貿活動的控制和參與過深,與其打交道就困難重重。立法完善、司法嚴格,這方面各國的差異很大。有些國家的法律很不完善,即便正式制定和公佈了很多法律條文,其貫徹和執行也很不嚴格,使外商在正常的業務活動中沒有安全感。(美國執法嚴格的兩個例子)(馬丁.路德金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想》之前,美國的種族歧視;2000年4月的古巴6歲男孩,見下頁。)

(四)各國的貨幣制度不同可能僅僅會由於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匯率大幅升值,使某些從事外貿的企業瞬間暴富,同時也將另一些企業推向了破產的邊緣。(例如,歐盟經濟近來正受到歐債危機衝擊,這意味著歐元匯率將會遭受進一步打擊,而此前簽約以歐元結算的中國出口企業將蒙受匯兌損失。)

(又例如盧布的貶值:1985年至1996年,7萬盧布兌換6萬美元貶為14美元)(六)面臨的風險較大風險政治匯兌運輸信用價格運輸風險,例如:中國第一艘萬噸遠洋巨輪“東風號”1960年4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1963年4月在青島港裝載了1.3萬噸玉米駛往日本,5月1日中午觸礁沉沒於公海。開始誤以為是被魚雷擊沉。政治風險,例如:海灣戰爭時從伊拉克撤回公司的工作人員。1990年8月2日淩晨1時,伊拉克三個師越過伊科邊界,向科威特發起突然進攻。下午4時,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並將科威特劃歸其第19個省。第一次海灣戰爭給中國造成的直接損失200多億美元,(七)對業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

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的業務人員,除了要學習和掌握商業流通理論、商品知識、市場學和談判技巧等基本理論與技能外,還要求學習和掌握與對外貿易有關系的一些專門知識:

(1)外語。至少應能夠熟練地使用一門外語。

(2)外貿實務知識。

(3)國際金融知識。

(4)國際商法。

.第三節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一、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一般作用

(一)利用國際分工,節約社會勞動,生產更多的使用價值。(應該揚長避短,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一個國家無論大小,在生產上都有其所長,也都有其所短,因此從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角度考慮,不應試圖去生產本國所需要的一切產品。例如:2005年12月,中國與空中客車公司簽署加強工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明確雙方在中國建立一條空中客車A320飛機總裝生產線,選址天津濱海新區。空中客車公司與天津中天航空工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總投資超過6億美元,空客公司擁有合資企業51%的股份,天津中天航空工業投資公司擁有49%的股份。(見下圖)(二)利用國際市場,使一部分商品的價值得以實現。

(解決生產與消費的矛盾)

資本主義大生產的發展,使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日益尖銳化,產品產量已大量超出了國內市場的容量,出現了大批過剩產品,不得不依靠國外市場來保障國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三)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充分使用

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會遇到很多障礙,而商品在國際間的流動則要容易得多。於是,人們便通過生產過程,將各種不同的生產要素轉化為商品,然後在國與國之間進行商品交換。(比如:中國把大量的勞動力要素轉化為紡織品出口)(四)有利於發揮規模效益

大規模的生產量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但是,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怎麼能容納得下?因此,就要借助於國際市場。

.(五)有利於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從我國的統計數字看,每出口1億元人民幣的工業品,就可直接為1.2萬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如果再加上間接創造的就業機會,這一數字還會增加若干倍。(六)有利於提高國民的多樣化消費水準

例如進口照相機、攝像機等商品。(如2005年6月中央臺放的喀納斯湖水怪錄影)

(七)國際貿易是世界經濟興衰的重要傳遞管道傳遞管道的運行過程進而又會把全社會各行業相繼帶動起來出口業把相關部門帶動起來對一國的出口業產生刺激國際市場商品好銷世界經濟繁榮二、國際貿易與發展中國家經濟

國際貿易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作用,除了上述的一般作用之外,還包括以下幾點:(一)國際貿易是獲得外國先進技術的主要管道。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在生產中的應用,一方面要依靠本國的力量去實現,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國外的力量。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科學技術又是一種特殊商品,它的使用與轉讓也要像其他商品一樣,須通過市場與貿易,以等價交換的方式進行。

(例如製造高速列車技術的購買)(二)國際貿易增強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壓力,能夠刺激生產效率的提高。

一方面,把國內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上去接受競爭和檢驗。

另一方面,讓適量的國外產品進入到國內市場上來與消費者見面並與國內同類產品進行公平競爭。國際市場競爭的新觀念和新手段如同一股強心劑注入了落後國家經濟發展的肌體中,促使落後國家設法改善其經濟條件。

例如:中國的汽車工業。

(三)國際貿易是保障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國經濟要保持發展的協調性,就必須使社會生產各大部類之間(如消費品和資本品)的比例,以及它們內部的比例關係保持平衡狀態,不僅要求在價值形態上平衡,而且在實物形態上也必須保持平衡。(例如建設三峽電站)但有些產品本國生產不了,通過開展對外貿易,借助於國際市場的作用,與世界各國互通有無,調劑餘缺,便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三、經濟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促進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也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作用:(一)經濟發展水準影響著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WTO爭論激烈的“貿易條件”問題;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問題;波音與空客壟斷大型客機市場問題。(中國生產大飛機)(二)經濟發展水準影響著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商品結構。

出口結構中的初級品在下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在逐漸改善,“六五計畫”期間(八十年代前期),我國出口商品中初級品比重高達46.3%,僅石油就占出口的1/4;“七五”期間降到30%;“八五”降到17.6%。

進口結構中的初級品增長更快:2008年,我國進口初級產品3627.8億美元,增長49.2%,占當年我國進口總值的32%。進口工業製品7703.1億美元,增長8.1%,占當年我國進口總值的68%。

(三)經濟發展水準影響著一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

一般地說,經濟發展水準較高的國家往往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而經濟發展水準較低的國家則往往推行保護貿易政策。(四)經濟發展水準影響著一國外貿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這裏主要是指從事國際貿易的基礎條件問題,如運輸、通訊等條件。在一個經濟發展水準十分落後的國家裏,沒有高等級公路,沒有深水碼頭,沒有現代化通訊設施,大量的商品運不進來也輸不出去,市場資訊的取得既不方便又不及時,在此種環境中,進出口貿易的開展是很困難的。(例如坦贊鐵路,這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專案。該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尚比亞的盧薩卡,全長1860公里。1970年10月動工興建,1976年7月全線完成。注:第十一章保稅區之過境區會講到。)(又例如,1993年北京交通的落後狀況).第一節前資本主義時期的國際貿易

一、國際貿易的產生國際貿易產生的基本條件有兩個:一是經濟條件,即社會生產力水準有了較大發展,能提供交換用的剩餘產品;二是政治條件,即國家的產生和發展。二、封建社會的國際貿易封建社會的經濟仍然是自然經濟,農業在各國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商品生產處於從屬地位。此時由於各種海陸運輸工具的改進和各種“貿易之路”的開闢,此時的貿易地區和市場範圍不斷擴大。

第二節資本主義時期的國際貿易

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準備時期的國際貿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準備時期,是指16世紀至18世紀中葉的資本原始積累和工廠手工業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國際貿易既表現出了開拓性,也表現出了掠奪性。

二、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的國際貿易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60年代是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時期。這一時期歐洲主要國家先後發生了產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大機器工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確立。大機器工業的建立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猛提高,社會產品快速增加,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三、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國際貿易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到20世紀初,在資本主義工業發達國家中各種壟斷組織普遍出現,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時期。國際貿易在這一時期也具有了壟斷的特徵:(1)少數國家壟斷世界市場;(2)少數先進國家壟斷殖民地和後進國家的對外貿易;(3)壟斷組織壟斷了國際市場價格;(4)國際壟斷組織在經濟上分割世界。第三節當代國際貿易的新特點

二戰以來,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與發展時期,國際貿易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

一、國際貿易空前增長戰後國際貿易迅猛增長的原因是:(1)世界經濟高速增長;(2)現代科技革命的推動;(3)國際經濟協調機制的促進;(4)跨國公司的發展;(5)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二、國際貿易的地區分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表現為:(1)發達國家的外貿額在國際貿易中占比重上升,發展中國家比重下降;(2)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比重不斷增大;(3)主要發達國家外貿發展不平衡,早期美國外貿一枝獨秀,當今則是美、日、歐三足鼎立;(4)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開始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主要力量。三、國際貿易的商品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四、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五、國際貿易呈現區域集團化趨勢六、國際貿易方式日趨多樣化新數據:2012年中國的貿易總額首次超過美國(補充資料一)2011年中國對外貿易數據與特點分析

1、速度增長較快外貿總值: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642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5%。出口:18986億美元,增長20.3%;進口:17434億美元,增長24.9%;貿易順差:1551.4億美元,減少15.3%。我國貿易順差與進出口總值的比例:從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的6.2%,2010年進一步降低至4.25%對外貿易總體向基本平衡的方向發展。2.中國10大貿易夥伴有所變化:

印度出局、俄罗斯进入;日本下降,东盟上升4.日本8.澳大利亞3.東盟9.巴西10.俄羅斯10大貿易夥伴1.歐盟2.美國6.韓國5.香港7.臺灣2011年中國對歐美日增長略低,對新興市場增長迅速中國與歐盟、美國、日本貿易總值分別增長18.3%、15.9%、15.1%,增速比進出口總體增速分別低4.2、6.6、7.4個百分點。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增長23.9%,高出總體增速1.4個百分點。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國家雙邊貿易總值分別增長34.5%、42.7%和76.7%,均大幅高於總體增速。

歐盟:2011年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占當年我國出口總值的18.8%(即中國對歐盟出口依存度)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1448.5億美元美國: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占當年我國出口總值的17.1%;(即中國對美國出口依存度)對美實現貿易順差2025億美元。(注意:2011年中國總體順差1551億$)東盟:2011年東盟首超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2011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創歷史新高,達362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4%。這主要受益於2010年1月1日中國與東盟自貿區的建立與全面啟動。

日本:降為第四大貿易夥伴的和第五大出口市場。2011年中國對日本出口1483億美元;從日本進口1945.9億美元。中國逆差額462.9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出口總值的7.8%。臺灣: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2011年兩岸貿易額達1600.3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為351.1億美元,同比上升18.3%;自臺灣進口為1249.2億美元,同比上升7.9%。大陸對臺貿易逆差為898.1億美元。2011年臺灣全年共出口3083億美元,其中對大陸出口1249.2億美元,臺灣出口對大陸市場的依存度高達40.5%分析2011年臺灣對大陸市場依賴情況:

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898.1億美元當年臺灣外貿總體順差僅有266.9億美元

換言之,若扣除兩岸貿易,臺灣當年將產生631.2億美元的外貿逆差。第十一位:中國與印度雙邊貿易額突破700億美元,

印度2011年再次跌出中國的十大貿易夥伴之列;第十二位: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雙邊貿易額為644億美元;第十三位:中國與加拿大雙邊貿易額為474億美元;第十四位:中國與南非雙邊貿易額為454億美元;第十五位:中國與伊朗雙邊貿易額將超過400億美元;第十六位:中國與阿聯酋雙邊貿易額將近350億美元;2011年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達到1600億元,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4.39%;

2010年1269億美元,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4.26%。

3、外商投資企業依然是外貿主力軍,但是民營企業外貿發展更快2011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86萬億美元,增長16.2%,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的51.1%,所占比重下降2.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包括集體、私營企業及其他企業)進出口1.02萬億美元,增長36%,高出同期中國進出口總體增速13.5個百分點,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的28%,比上年提升2.8個百分點。國有企業進出口0.76萬億美元,增長22.2%。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的20.9%

對比2009年數據: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達到55.9%。民營企業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28.2%。國有企業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15.9%4.我國的重點進出口省市2011年進出口總值前四名廣東北京江蘇上海1234占全國的62.6%2011年地區特點:貿易區域佈局更趨合理2011年前1-7名總量較大,增速放慢:廣東、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山東和福建。這7省市進出口值合計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81.5%。

2011年,廣東省出口5319.4億美元,增長17.4%。同期,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別出口3126.2億、2163.6億和2096.9億美元,分別增長15.6%、19.9%和16%。此外,山東省、福建省和北京市分別出口1257.9億、928.4億和590.3億美元,分別增長20.7%、29.9%和6.5%。

中西部地區出口明顯加快:而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同期總體出口增速,其中重慶、河南、貴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6倍、82.7%、55.5%和63.1%。。

廣東省:進出口總值9134.8億美元,增長16.4%。占當年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5%,進出口規模位列全國各省市之首。山東省:進出口值為2359.9億美元,占當年全國進出口總值的6.47%5、貿易方式:一般貿易總體增長較快,加工貿易比重繼續下降一般貿易:2011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9萬億美元,增長29.2%,占進出口總值的52.8%,較2010年提升2.7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加工貿易進出口1.3萬億美元,增長12.7%,占進出口總值的36.1%,較2010年下降2.8個百分點。

6、出口產品結構:機電產品出口相對較快,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較慢2010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334.3億美元,增長30.9%,占當年我國出口總值的59.2%。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3887.9億美元,增長29.1%;機械設備出口3098.3億美元,增長31.4%。主要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增勢良好,其中服裝出口1294.8億美元,增長20.9%;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770.5億美元,增長28.4%;箱包出口180.2億美元,增長40.8%;玩具出口100.8億美元,增長29.4%。

7、進口產品結構:能源資源類產品進口價格增長明顯較快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漲跌互現,其中進口鐵礦砂6.2億噸,減少1.4%,進口均價為每噸128.4美元,上漲60.6%。同年,進口大豆5480萬噸,增加28.8%,進口均價為每噸457.7美元,上漲3.6%。此外,進口機電產品6603.1億美元,增長34.4%;其中進口汽車81萬輛,增長93.4%。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1年中國累計進口原油約2.54億噸,同比上漲6.05%。

我國石油短缺,為何還要出口原油和成品油?(例如2008年,我國原油出口416萬噸,下降28.4%;成品油出口1703萬噸,增長9.8%;1.來料加工。中石化此前曾解釋出口成品油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來料加工”。原油進口地與成品油出口地不同是“來料加工”的另一種形式,這也是國際貿易上的慣例。例如:一個外國客戶從沙特購買了原油給中石化加工,但要求加工後將成品油投放到香港市場。這就形成了出口。2.對某些國家供油合同的執行。(補充二)中國外貿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

占世界人口20%多的中國,外貿出口額曾經長期只占世界的1-2%,在100多個國家中長期徘徊在第20名左右。

1、建國後中國出口份額的變化情況

年份出口額占世界比重位次順差19505.52億美元0.91%26195922.611.9512197668.550.6934198419-12.719939202.2511-121.919973.3%10403.4200024923.9724120014.3620034383.75.584255.320069690.8831774.72007121808.76226222009120179.11196120111898610.811551.4圖:中國外貿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啟示: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是經濟和外貿發展的關鍵日本與中國GDP的比較1960年

1:11980年

4:11985年

5:1比較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百日維新,我們應從中得到什麼啟示?1993年

9:1日本與中國GDP的比較:2010年

1:1何為外貿發展戰略,它是如何分類的?1全面瞭解進口替代戰略與出口導向戰略2一國不應照般某種外貿戰略,而應依據國內外條件選擇恰當的外貿戰略3本章學習重點本章分析廣義的外貿戰略(1)狹義的外貿戰略:是指一國政府在一定階段內所規定的外貿發展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兩種類型的外貿發展戰略(2)廣義的外貿戰略:是指一國政府把本國的對外經貿事務與本國的宏觀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規劃和運行的種種模式。第一節外貿發展戰略的分類發展經濟學分類法分為三種類型1.初級產品出口鼓勵戰略3、出口導向戰略2、進口替代戰略

1、初級產品出口鼓勵戰略該戰略是指處於工業化以前的經濟落後國家積極發展初級產品生產,鼓勵初級產品出口,進口國內生產和生活所需要的工業製成品,逐漸建立適合本國條件的民族工業。

.2、進口替代戰略

該戰略是指一國適當進口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用來提高本國的生產力水準,發展和完善本國的工業化體系,以國產品替代進口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實行保護貿易政策,以扶植民族工業的成長。產品銷售主要面向國內市場。這種戰略的目的,是以發展進口替代品工業來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3、出口導向戰略該戰略是指一國經濟全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積極參加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讓外國競爭者較廣泛地進入本國市場,並努力把自己的企業推向國際市場。這種戰略的目的,是以出口工業的發展來推動整體經濟的增長。

《世界銀行1987年發展報告》.

第二節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戰略的分析

這兩種外貿戰略目前被發展中國家所普遍採用。人們常把進口替代稱作內向型戰略,而把出口導向稱作外向型戰略。

客觀地說,這兩種外貿戰略各有利弊,不能簡單地說哪種更好。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國家應採用不同的戰略,並要實施以不同的配套政策。

.一、進口替代戰略(一)進口替代戰略的配套政策

1、保護關稅政策

2、進口配額和許可證制

3、高估本幣幣值政策

一國貨幣幣值高估的結果:有利於本國的進口,而不利於本國的出口。

假設: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以前為4¥=1$後來下調為8¥=1$以前中國是高估人民幣幣值,進口1美元的產品只賣4¥(現在要賣8¥),以前很便宜,提高了進口產品的競爭力。相反,出口4¥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以前要賣1美元(現在只賣0.5美元),以前很貴,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实行高估本币币值政策的目的,是使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价格便宜,以便降低国内企业使用这些进口产品的成本。

4、複匯率和外匯管制政策九十年代初中國曾有三種匯率:官方匯率:1$=5.7¥市場匯率:1$=10¥調劑匯率:1$=8.7¥(下頁舉例:墨西哥牧人的寶錢,可以從中看出匯率不統一的弊端)5、對進口替代產業實行政府補貼政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進口替代產業都是非傳統產業(例如自行車行業),這類新興和剛起步的產業往往缺乏競爭力,不僅是缺乏與進口同類產品的抗衡能力,而且與國內其他產業和行業比較起來,也有風險大、利潤率低的特點。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進口替代產業難以快速發展壯大起來。

.(二)進口替代戰略的積極作用

1、為弱小的民族工業的成長創造出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例如中國的汽車工業基地:長春一汽)長春——從中國第一輛汽車到中國最大的汽車基地這裏曾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汽車製造廠和第一輛汽車,被譽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作為長春汽車工業的支柱企業,中國一汽自1953年成立以來就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勳。1956年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1958年第一輛東風牌轎車研製成功,同年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下線……這些不斷夯實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第一次“奇跡”,都與長春和一汽緊密相連,見證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腳印。

2、改善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結

構,增強了經濟成長的獨立性製造業中重化工業和機電工業的比重在上升。經濟結構第一第二第三通過進口替代戰略的實施,這種傳統的經濟結構的改善主要表現為三個比重在上升:國內生產總值中工業的比重在上升;工業生產總值中製造業的比重在上升;三個比重在上升3、扭轉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不利地位戰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處於一種長期惡化的趨勢。

例如,我國的西部開發問題。(三)進口替代戰略的消極作用

1、保護完好的市場環境抑制了企業的積極進取精神,使經濟發展易產生高成本和低效率;

2、經濟發展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3、國際收支經常專案的逆差狀況長期得不到緩解;(進口多而出口少)

4、易造成市場信號扭曲,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和產生結構失衡。(如我國彩電工業的發展).二、出口導向戰略

(一)與該戰略相配套的政策

1、降低貿易壁壘

2、匯率政策由以前的高估本幣幣值轉為低估本幣幣值,並逐漸過渡到單一的市場匯率

(舉例,見下頁)

.

假設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前1美元=8人民幣

現在1美元=4人民幣會對我國外貿帶來雙重影響:第一、不利於出口:某外貿公司8元人民幣收購一支筆,以前到國外賣1.5美元,回國內銀行可兌換12元人民幣,公司賺4元人民幣。而現在賣到2美元(兌換回8元人民幣),也1分錢不賺。第二、有利於進口:以前1美元的外國商品來華賣8元人民幣,現在賣4元人民幣,外商利潤不受損失,並能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競爭力。.

3、放鬆外匯管制

4、鼓勵出口政策

如韓國的“四色卡”制度:年出口創匯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政府發給青卡;

50萬美元以上發白卡;

0—50萬美元發黃卡;只使用而不創外匯發紅卡。

5、利用外資政策(關於負債經營,舉例見下頁)分析:利用外資和負債經營是落後國家走出貧困惡性循環的一條通道人均收入低生產力水準低儲蓄率低投資率低封閉型國家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應該換個發展思路,從外部入手,以負債

經營的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提高國內落後的生產力水準。人均收入低(提高)生產力水準低(提高)儲蓄率低(提高)投資率低(提高)開放型國家以負債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新中國的負債經營之路。

(二)出口導向戰略的積極作用

1、向世界開放的經濟環境有利於本國生產技術和管理水準的提高。

這種技術與管理水準的提高主要得益於雙重因素——外貿因素和外資因素。比如從外資的因素看,本國的利用外資政策使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大量流入,全面促進和推動了本國生產力水準的提高。

2、市場機制作用的增強使比較成本原則得以貫徹,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

3、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既有利於提高規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貿的不平衡狀態。

產品出口的增長,開始逐漸扭轉了進口替代時期長期存在的外貿逆差狀況。

.(三)出口導向戰略的消極作用

1、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國際市場,國內經濟易受世界性經濟衰退的影響。(例如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

2、過分追求比較利益,不利於本國重要工業部門的發展。

比較利益陷阱,例如中、美、日之間的分工問題……

過分追求比較利益,不利於本國重要工業部門的發展。中美日分工日本:汽車美國:飛機中國:紡織品3、外國資本控制了國內若干重要經濟部門的發展。

不僅使大量企業利潤流到國外,而且使國內的中小型企業很難在這種強手如林的環境中生存。

4、經濟運行易受到債務危機困擾。例如:2010年冰島債務危機;八十年代的世界性債務危機。墨西哥、借外債、石油危機。國家破產

——冰島主權債務危機案例分析什麼比公司破產更可怕?國家破產!

2010年3月6日舉行的冰島全民公決,93.1%的投票者反對政府賠償議案,否決了賠償英國和荷蘭儲戶損失的議案。這種靠民主投票的方式廢除外債,冰島開了先例。“主權債務危機”是指一國政府以自己的主權為擔保向其他國家借來的債務到了還債期無力償還。冰島、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義大利等等,已經相繼陷進或面臨陷進主權債務危機。冰島成為了第一個被稱為“國家破產”的國家。(1)一夜之間冰島從天堂掉進了地獄冰島是個公認的模範世界。冰島曾多次奪得“世界最幸福國家”的亞軍。2005年,冰島還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975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冰島的福利幾乎無所不包:生病不必發愁,因為醫療費用幾乎全免;上學不用掏錢,直到大學都免費;孩子多不必緊張,每個不滿18歲的孩子政府都會發放足夠的生活補貼;失業後的福利與救濟金與上班時所賺工資相差不大;當無數經濟學家都在推崇北歐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時,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風暴也吹到了了冰島。

隨著冰島第二、第三大銀行破產,然後又是第一大銀行也被政府接管進入破產保護程式,該國金融危機不斷加劇。冰島前總理吉爾·哈爾德2012年3月5日接受一個特別法庭的審理,原因是他所領導的時任政府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不力,導致3家銀行在2008年10月間先後倒閉,從而引發冰島歷史上最嚴重的主權債務危機。(2)冰島欠英國140億英鎊債務還不上英國普通民眾在冰島銀行有40億英鎊的存款,機構存款則有100多億英鎊,冰島的銀行現在根本還不起這筆巨債。英國首相布朗威脅要控告冰島,宣佈將引用反恐怖法,凍結宣告倒閉的冰島銀行在英國的資產,以保護英國儲戶和公共機關的存款。冰島總理哈德爾面對英國的威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嚴厲抨擊英國政府“威嚇弱小鄰邦”,冰島為此準備付諸法律行動。冰島現在的狀況是:欠世界350億英鎊,也就是說每個冰島人欠11.6萬英鎊,冰島將不得不面對破產的窘境。(3)民主投票決定:欠的賬不能還英國與荷蘭政府先墊付。由於冰島三大銀行在金融危機衝擊下破產,不少英國和荷蘭儲戶損失慘重,英國和荷蘭政府不得不先預付大筆資金救助這些本國儲戶。隨後,英荷兩國政府堅持要求,這筆損失應由冰島政府賠償。冰島政府則抗議說,在經濟重建的壓力下,拿出這些賠償款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三國政府協議賠償:2009年10月,英國、荷蘭與冰島三國政府經過多次磋商達成協議,確定冰島向兩國賠償56億美元,冰島議會隨後通過了這個議案。冰島第一次全民公決:2010年3月6日,舉行的冰島全民公決,93.1%的投票者反對政府賠償議案,否決了賠償英國和荷蘭儲戶損失的議案。這種靠民主投票的方式廢除外債,冰島開了先例。冰島第二次全民公決:

2011年4月10日,冰島再次全民公決,60%的人仍然反對還債。償還這筆債務意味著冰島32萬人口每人平添了1.68萬美元的債務,儘管大部分的錢可通過出售銀行資產來籌集。冰島公民的理由:憤怒的冰島民眾向總統格裏姆松遞交請願書,稱“納稅人不應為銀行家的錯誤買單”。(4)兩點冷啟示(1)中國應該警惕,美國會不會也用民主手段如法炮製?(截止2011年8月底,中國購買1.137萬億$美國國債)(2)“民主是個好東西”,既可以拿來賴帳,又可以減輕政府的信譽壓力。注: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2006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民主是個好東西”,詳細分析了民主的利於弊,引起轟動。文章指出:在人類迄今發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種。相對而言,民主是人類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80年代全球債務危機1982年8月,由於墨西哥政府向其債權國宣佈無力償還已到期的195億美元外債本息而引發了債務危機。很多債務國緊隨其後宣佈無力償還所欠外債,從而使債務危機發展成為了一場全球性危機。這場危機的高峰發生在80年代中後期,其中的經驗教訓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1986年,石油價格猛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國際石油市場出現混亂,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猛烈衝擊,產油國深受影響)第三節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選擇

一、選擇外貿發展戰略的基本依據

(一)本國的市場容量和自然資源條件

一個國家國土面積小,自然資源貧乏,人口少,市場容量有限,比如像亞洲“四小龍”這類海島型、半島型和城市型的國家與地區,比較適合較早地由進口替代轉入出口導向階段。因為有限的內部市場與資源極大地約束了它們的經濟成長。一些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等,其條件與亞洲“四小龍”正好相反:國土面積大,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多,市場潛力巨大。這類國家比較適合在一個相對長的時期內實施進口替代戰略,依靠本國的資源和市場走經濟現代化的道路。.(二)本國的生產力水準

和綜合經濟實力

當一國的生產力水準和綜合經濟實力較低時,應選擇保護性較強的進口替代戰略。反之,則應選擇自由度較強的出口導向戰略。

(三)國際經濟環境

1.國際貿易環境例如,當世界市場上自由貿易政策流行時,一個新對外開放的國家便比較容易進入外部市場。2.國際產業結構調整狀例如,東亞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機遇。二、外貿發展戰略選擇的實例分析(臺灣為例).本章學習重點:231第一節我國外貿體制的建立本節學習重點:我國的統制性外貿體制建立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弊端。第二節我國外貿體制的改革本節學習重點:我國三個階段外貿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第三節我國外貿體制的發展方向本節學習重點:我國外貿體制深化改革的重點有哪些?第一節我國外貿體制的建立

一、我國對外貿易的統制政策

(一)外貿統制的含義

1、定義:外貿統制是指對外貿易由國家統一管理、控制和調節,也被稱為對外貿易國家壟斷制。

2、內容:(1)國家制定對外貿易的法律、方針和政策;(2)國家統一設立管理外貿的專門機構;(3)國家統一設立對外貿易專業公司和審批其他企業的外貿經營權;(4)國家制定外貿的中長期指令性計畫和指導性計畫;(5)國家運用各種經濟杠杆,包括價格、稅收、利潤、信貸、外匯留成、承包指標等,統一調控、管理對外貿易活動。

(二)我國實行外貿統制的必要性1、可以保證我國的政治獨立和經濟獨立。以此來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政治歧視、軍事威脅和經濟上的“封鎖”與“禁運”。

2、可以保證我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以便能統籌兼顧地調動各種生產資源,發展進口替代產業,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3、能夠使我國有效地防禦世界性經濟危機的衝擊。防止他國以鄰為壑的傾銷政策,把大量過剩產品銷向我國,以此轉嫁危機。

4、能夠使我國步調一致地參與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並獲取更大利益。避免內部競相削價、互相拆臺的現象。防止出現在獲得小集體微觀利益的同時,卻失去了國家的宏觀利益。

因此,外貿領域比其他領域更需要國家的統一管理。

(三)我國實行外貿統制的手段

1、對外貿易的計畫管理

早期的外貿計畫是以直接的指令性計畫為主,後期則是以間接的指導性計畫為主。

2、進出口企業管理制度

這是指國家對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各外貿公司進行集中管理和統一領導。

例如:地市級以下外貿公司曾經沒有外貿經營權。

3、保護性關稅制度

是指對進出入我國關境的商品,由國家統一徵收保護性關稅,以保護國內市場,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1)我國的進口關稅率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低關稅率:對國內不能生產的生產資料和生活必需品徵收較低的關稅,以保證國內生產和生活的正常發展。第二類為高關稅率:對國內能夠生產的產品以及國內不能生產的非必需品徵收較高的關稅,以培植國內工業的發展。(2)我國的出口關稅率也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高關稅率:對國內工業急需的原材料和大量出口會造成國際市場價格下跌的產品徵收較高的出口關稅。(例如:中國是銻的世界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1996年產量達到10萬噸,比1995年增產44%,造成國際市場價格大跌,由3500美元1噸跌到1900美元1噸,於是國家開始對出口的銻征高關稅。)第二類為低關稅率或者免征關稅:對其他多數產品徵收較低的或不徵收出口關稅,以鼓勵其出口。

.5、外匯管制制度

6、貨運監管和禁止走私制度

貨運監管的依據是進出口貨物許可證和有關批准檔。海關如發現未經許可的進出口貨物,分別給予退貨、沒收或罰款處理。查禁走私是指海關對違反國家法令而非法攜帶、運輸、郵寄的有關物品(如文物、軍火、毒品以及偷逃關稅的商品等)進行查證、處理的一種制度

。(如1994年丹東市的汽車集體走私案)

7、進出口商品檢驗制度

這是指對進出口商品的品質、數量、包裝等嚴格按照合同及有關標準進行檢驗和監督管理。這是維護對外貿易各方的合法權益和國家信譽,促進生產,加強外貿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我國外貿體制的建立

這一部分需瞭解我國外貿體制建立的進程及該體制的基本狀況。並瞭解這種體制曾起過的積極作用和主要弊端。

1949-1951年建立貿易部,下設外貿司。

1952年建立外貿部。

1953年,對原有的國家外貿公司進行了調整,成立了15家外貿專業總公司。形成了由外貿部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各外貿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的外貿體制。

除這些國家級的外貿專業總公司外,還在一些重要的口岸設有分公司,直接經營一部分進出口業務,約占全國貿易額的40%。對這些分公司實行總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雙重領導。

(一)1978年之前我國外貿體制的優點

這種外貿體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了前蘇聯的國家壟斷制度。它對保證統一政策、統一計畫、統一對外原則的貫徹執行,對頂住外國經濟壓力,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等,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二)1978年之前我國外貿體制的缺陷

獨家經營政企不分產銷脫節吃大鍋飯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