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
王灼电话:81803022
课程学习目的
■电脑选购攻略
■系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发展趋势
■能够识别计算机中各个部件的优劣,了解价
格动态
■自己动手装电脑
■组装硬件
■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
■电脑维护、维修不求人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
人脑与电脑
忆
记
存储器--主存/内存
考
思、—""□□
人脑运导南、
挥
指中央处理器
控制器-
眼、耳、鼻接收外键盘、鼠标
输入设备
、舌、皮肤部信号一、CD、磁盘
羊脚嘴____对外作—显示器、打
输出设备
于、脚、唯出反应印机、磁盘
身体、头——安放、连接——主板
神经------传递信号-一总线
衣服——包裹、防护机箱
食物------提供能源-电源
总线连接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I.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中的数用二进制表示
■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
程序和该程序处理的数据用
同样的方式储存
■计算机必须由五大功能模块
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输出设蓄
冯•诺依曼
土计算机软件系统
■不学习知识,就算有再好的头脑,也是个没有用的人
■不安装软件的电脑,就算性能再好,也是一堆垃圾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主机
RAM
[硬件系统<I辅助设备键盘
f输入设备{鼠标
显示器
外部设备输出设备
打印机硬盘
磁盘
计算机系统I外存储器f
磁带软盘
'操作系统
驱动程序I光盘
(系统软件<
语言系统
<软件系统实用工具
r管理软件
广田弘江教育与娱乐软件
i反用软件
〔文档制作软件
金早期的计算机一算盘
小早期的计算机
・■中国的珠算盘最早萌芽于汉代,定型于南北朝
■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的机械计算器
■1623年9月,图宾根大学教授威廉・什卡尔制成
可以自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机
■1775年,一个英国发明家也有两台按级轴原理
制造的计算机
■1672年到1673年间,莱布尼茨发明了不仅可以
做加法,而且可以做乘除法的计算机,并且这
种计算机可以不用连续加、减法而直接进行乘
法运算
■1822年,一位叫巴贝杰的工程师依据化繁为简
的分步计算思想,设计出了“差分机”
早期的计算机
■1820年制造了一台能做四则运算的计算机。这
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在当时来说是相当快的,
它可以在十八秒钟内得出两个八位数的乘积,
在二十四秒钟内得出一个六位数和一个八位数
相除的商
■1873年,圣彼得堡国家纸张制造工程师W.奥
德勒设计出了简便、容易操作的四则计算机
■1889年,美国人赫曼,何勒内斯在巴贝杰的基
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他制造了功能各异的穿
孔卡计算机系统,然后利用人工将穿孔卡片从
一台机递送到另一台机,每台机只负责完成一
道特定的工作。著名的国际通用计算机公司
(IBM)就是从这种机型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
\cavtcI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诞生的ENIAC犹如一个庞然大物:它重达30吨,占地
170平方米,内装18000个电子管,每秒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
运算。但其运算速度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
ENIAC耗电惊人,功能有限,但是确实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
这台计算机从1946年2月正式开始投入使用,到1955年10月最
后切断电源,一共服役了9年多。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起止年代阶段逻辑元件主存储器外存储器软件
磁鼓、磁磁带、纸机器语言、
——电子管
1946-1957芯带、卡片汇编语言
磁带、磁
晶体管石兹芯高级语言
1958-1964盘
半导体元
—集成电路硬盘操作系统
1964-1970件
大、超大
半导体元硬盘、光数据库、网
至今四规模集成
1971件盘络
电路
计算机的划分
-计算机可分为多用户的大型计算机系统
和单用户的PC(PersonalComputer)机
两大类,它们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有着很
大的区别。
■PC机按其规模也叫做微型计算机,简称
微机,它主要有台式机、便携式机(笔
记本电脑)和掌上型机(掌上电脑)三
种类型。
计算机的划分
■大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系统按
其规模又可分为小
型、中型、大型和
巨型等,这些系统
的维护必须由经过
专门培训的工程师
承担,而维修通常
是委托给制造商或
专门的公司。
土计算机的划分
-便携式机
■便携式机具有体1
小、重量轻、携彳
方便和功能强等(
点,但价格昂贵,
且不易维修和升2
需委托给制造商E
专门的公司。
土计算机的划分
-掌上型机
■掌上型机具有操作
简单、价格便宜等
优点,但功能有限,
几乎不能升级,维
修也必须委托给制
造商或专门的公司。
计算机的划分
■台式机
■台式机在整个计算
机领域应用得最普
及,数量也最多,
它的维护和维修最
具普遍和典型的意
义。
微机的发展
■美国Intel公司于1971
年研制出第一种微处
理器芯片4004。
起止年代阶段字长(位)运算速度代表型号
1971-1977—4~8MHz4004、8080、Z80
8086、8088、
1978~198416MHz80286、Z8000、
MC68000
1985~1992—32100MHz80386、80486
1993至今四32-64GHzPentium系歹ij
IB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电子办公
■信息管理
-娱乐
-学习(CAI)
■辅助设计(CAD)
-工业和智能控制(CAM)
■网络
&IT界著名硬件公司
(intel)AK。[TOSHIBAPHILIPS
CISCOSYSTEMS
SONY
NOKIAMOTOROLASIEMENS
ConnectingPeople
中央处理器CPU
CPU的工作原理
CPU的性能指标
CPU的发展历史
当前主流的CPU介绍
CPU的功能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是
在特别纯净的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
包含上百万个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的精巧的
晶体管。人们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用
化学的方法蚀刻或光刻出晶体管,因此,从这
个意义上说,CPU正是由晶体管组合而成的。
■CPU具有三个基本功能:读数据、处理数据和
写数据。
CPU的结构
■CPU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控制器
、-00
■运算前
■ALU(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ndLogicUnit)
■FPU(浮点运算单元,FloatingPointUnit)
■奇c±=i存T-前on
■总线
■内部总线
-前端总线
数学浮点协处理器
■数学浮点协处理器(FloatingPointUnit,
FPU)主要用于数学和图形处理,加快复
杂运算速度。
■80286-80287
■80386-80387
■486开始集成到CPU内部
主频、外频、倍频
■主频是CPU工作的时钟频率,单位MHz或
GHZo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是CPU和主板之
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是内存和主板之间
同步运行的速度。
■倍频是指CPU主频和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
关系。
■主频=外频x倍频
总线与前端总线
■总线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
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分为三类:
■数据总线(DataBus,DB),双向
■地址总线(AddressBus,AB),单向
■控制总线(ControlBus,CB),单向
■前端总线(FrontSideBus,FSB)是将
CPU连接到主板的总线,是CPU和外界交
换数据的主要通道。
前端总线
■现在的CPU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较低的前端
总线将无法提供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
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前端总线频率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
换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
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
-数据带宽=(总线频率X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
533MHz、800MHz、1066MHz、1333MHz、
16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
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更能充分
发挥出CPU的功能。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
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
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
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
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
.100MHzx64bit=6400Mbit/s=800MByte/s
■主板支持的前端总线是由芯片组决定的,一般
都带有足够的向下兼容性。如865PE主板支持
800MHz前端总线,那安装的CPU的前端总线可
以是800MHz,也可以是533MHz,但这样就无
法发挥出主板的全部功效。
CPU的字长
■CPU的字长通常是指其数据总线的宽度,
单位是二进制的位(Bit),它是CPU数
据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CPU能够
处理的数据宽度、精度和速度等,因此
常常以字长位数来称呼CPU。
■有些CPU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不同,
以内部的总线宽度来决定字长。
64位技术
■64位技术是相对于32位而言的,64位CPU最为
明显的变化就是:
■增加了8个64位的通用寄存器(GPRs:General-
PurposeRegisters)
■寄存器和指令指针升级到64位
-内存寻址能力提高到64位
■所谓32位处理器就是一次只能处理32位,也就
是4个字节的数据;而64位处理器一次就能处
理64位,即8个字节的数据。
64位技术的优势
■64位计算机主要有两大优点:
■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整数运算
■可以支持更大的内存
-传统32位处理器的寻址空间最大为4GB(232),使
得很多需要大容量内存的数据处理程序在这时都
会显得捉襟见肘,形成了运行效率的瓶颈
-64位的处理器在理论上寻址空间最大则可以达到
1800万个TB(264,1TB=1O24GB),所以64位的
处理器能够彻底解决32位计算系统所遇到的瓶颈
现象
4CPU的指令集
■指令是提高CPU效率的有效工具,每种
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
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
■精简指令集(RISC)
■复杂指令集(CISC)
■MMX(57)/3DNow!(21)
■SSE(70)
■SSE2(144)
■SSE3(13)
■SSE4.1(54)
CPU的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指CPU每秒钟能够处理的指令
数,单位为MIPS(兆指令每秒)。
-决定运算速度快慢的因素:
■主频
■指令集
4CPU的缓存
■缓存(Cache)的作用是为CPU和内存在
进行数据交换时提供一个高速的数据缓
冲区。当CPU要读取数据时,首先会从缓
存中读取;如果在缓存中未能找到,才
从内存中读取。
■一级高速缓存(LlCache)
-486开始集成L1
■二级高速缓存(L2Cache)
-PII开始集成L2
一级高速缓存
■LI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
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
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
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
■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
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
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二级高速缓存
■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
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
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
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
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
L2缓存一般为128KB到2MB或者更高,笔
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
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4CPU的制造工艺
・生产精度
■0.5pm>0.35pm>0.25pm、0.18pm>0,13pm、
90nm>65nm>45nm
■原材料:铝、铜
■封装技术:用绝缘的塑料或陶瓷材料将CPU的
电路包装起来。
-让芯片与外界隔离,杜绝灰尘,防止腐蚀
-便于运输、安装
-提高散热效果
■工作电压
CPU的接口
双列直插式(Dip)
卡式(Slot)
针脚式(Socket)
超级流水线(superpipeline)
■流水线是说CPU设计的一种技术,具体说
就是CPU运算的一种模式,其实就像工厂
里的流水线一样。
■流水线结构是现代CPU设计的一项重要技
术,极大的提高了CPU的性能。目前所有
的主流CPU,都具有流水线技术,只是级
数不一样。奔腾是5级、奔腾III是12级、
奔腾4则达到了创纪录的20级o
超级流水线(superpipeline)
■486以前的CPU,是没有流水线技术的。
一条指令完成后才能执行下一条指令,
CPU其中一个单元在工作时,其它单元基
本上在休息,这是一种浪费。
■到了486,CPU中就引入了流水线技术,
将一个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5步:取指令、
指令译码、取操作数、执行运算、写回
结果。当指令单元完成第一条指令的读
取后,直接就可以读取第二条指令,其
它单元也这样,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流水
线系统。
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
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
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
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
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
率。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超线程技术的CPU需
要芯片组、软件支持,才能比较理想的
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
无超线程技术的CPU
.使用超线程技术的CPU
超线程技术的局限
x^cavt^
双核技术(Dual-core)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
个运篁核心.从而提高i+篁能力。
使用双核技术的CPU
双核+超线程技术
CPU的发展
一
内数外数址寻址集成晶指令
型号时间线主频特点
据线据线范围体管数集
数学协处
808619781616201M4.7729000x86
理器8087
808819798
286198216162416M6-2013.477
12.5可模拟多
38619853232324G
-33个8086
集成386、
486198990120万RISC80387和
8K缓存
CPU的发展
一
二级集成晶指令
型号时间主频特点
缓存体管数集
P5199366-200310万
首次使用
P6199616K256K133550万
二级缓存
MMX199632K166-233MMX
双独立总
PII199732K512K
线结构
450-0.25|jm
PHI1999SSE
1.2G序列号
P420001.3GSSE2
内存
内存的发展历史
决定内存品质的因素
当前主流的内存介绍
内存的发展历程
■集成内存
■SIMM内存
■30pin
■72pin
■EDORAM
■SDRAM
■DDRSDRAM/RDRAM
■DDR2SDRAM
■DDR3SDRAM
SDRAM
■SDRAM(SynchronousDRAM,同步动态
随机存储器),曾经是PC电脑上最为广泛
应用的一种内存类型,它的工作速度是
与系统总线速度同步的。SDRAM内存又
分为PC66、PC100、PC133等不同规格,
而规格后面的数字就代表着该内存最大
所能正常工作系统总线速度。比如PC100,
那就说明此内存可以在系统总线为
100MHz的电脑中同步工作。
SDRAM
■技术总是在进步,当SDRAM内存不能再
满足电脑整体性能的提升需求时,便有
新的内存标准站出来替代它。但与当年
SDRAM顺理成章地取代EDO内存有所不
同,在SDRAM的接班人中,分成DDR和
RDRAM两大产品阵营,它们利用各自的
优势在市场中争夺霸主地位。
DDRSDRAM
■DDR是由VIA、IBM、AMD等几家公司联合制定
开发的内存规范。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只传
输一次数据,而DDR内存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
升沿和下降沿分别传输数据,这样不需要提高
时钟的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并具
有比SDRAM多一倍的传输速率和内存带宽。
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仍沿用SDRAM的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
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
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地降低
成本。
RDRAM
■RDRAM(RambusDRAM)是美国的RAMBUS公
司开发的一种内存。与DDR和SDRAM不同,它
采用了串行的数据传输模式。在推出时,因为
其彻底改变了内存的传输模式,无法保证与原
有的制造工艺相兼容;而且内存厂商要生产
RDRAM还必须要加纳一定专利费用;再加上其
本身制造成本,就导致了RDRAM从一问世就高
昂的价格让普通用户无法接收。而同时期的
DDR则能以较低的价格,不错的性能,逐渐成
为主流。虽然RDRAM曾受到英特尔公司的大力
支持,但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DDR2SDRAM
■DDR2(DoubleDataRate2)SDRAM是由JEDEC
(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
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
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
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
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
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
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
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
度运行。
)DDR3SDRAM
PSD3IQ10662
IGBPCJ•WQCU
(2X512MB.)Kit
RoHSCompliant
一一二二二
评价内存优劣的因素
■容量
■工作频率
■读写延迟时间(CL)
■封装形式
■工作电压
■制造工艺
-PCB板
-金手指
■SPD芯片
内存的频率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习惯上被用来
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
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内存主频是以
MHz为单位来计量的。内存主频越高在
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
越快。内存主频决定着该内存最高能在
什么样的频率正常工作。
内存的频率
■DDR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
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
频率,但是由于DDR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
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
是工作频率的两倍;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
以四倍于工作频率的速度读/写数据,因此传
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四倍;而
DDR3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八倍于工作频率的
速度读/写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
工作频率的八倍。
\cavtc/
《读写延迟时间
■在实际工作时,无论什么类型的内存,在数据
被传输之前,传送方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等待
传输请求的响应,通俗点说就是传输前传输双
方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通信,而这种就会造成传
输的一定延迟时间。CL(CASLatency)设置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内存在CPU接到读取内存数
据的指令后,到正式开始读取数据所需的等待
时间。不难看出同频率的内存,CL设置低的
(一般内存的CL值为几ns)更具有速度优势。
\cavtcL
封装形式
■封装就是将内存芯片包裹起来,以避免芯片与
外界接触,防止外界对芯片的损害。不同的封
装技术在制造工序和工艺方面差异很大,封装
后对内存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芯片的封装技术多种多样,种类不下
三十种。内存封装经历了从DIP、TSOP到BGA
的几代的变革,性能日益先进,芯片面积与封
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适用频率越来越高,
散热与耐温性能越来越好,且引脚数增多,引
脚间距减小,重量减小,可靠性提高,使用更
加方便。
4封装形式
TSOP封装BGA封装
4常见内存一览
工作电压针脚数封装形式工作频率有效频率
100/133/
SDRAM3/3.3V168pinTSOP
166/200
200/266/
DDR2.5V184pinTSOP
100/133/333/400
166/200
400/533/
DDR21.8V240pinBGAMHz
667/800
800/1067/
DDR31.5V240pinBGA
1333/1600
SPD芯片
■SPD(SerialPresence
Detect)称为串行存在探
测,它是1个8针SOIC封
装、容量256字节的
EEPROM芯片。其中记
录了内存的速度、容量、
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
等参数信息。电脑启动
时BIOS读入SPD存放的
信息,并自动进行调整
以使设置最优化。
ECC校验
■ECC内存即纠错内存,简单的说,其具有发现
错误,纠正错误的功能,一般多应用在高档台
式电脑/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这将使整个
电脑系统在工作时更趋于安全稳定。
■使用ECC校验的内存,会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不
小的影响,不过这种纠错对服务器等应用而言
是十分重要的,并且由于带ECC校验的内存价
格比普通内存要昂贵许多,因此带有ECC校验
功能的内存绝大多数都是服务器内存。
双通道内存技术
■普通的单通道内存系统具有一个64位的内存控
制器,而双通道内存系统则有2个64位的内存
控制器,在双通道模式下具有128bit的内存位
宽,从而在理论上把内存带宽提高一倍。
■双通道DDR的两个内存控制器在功能上是完全
一样的,并且两个控制器的时序参数都是可以
单独编程设定的。这样的灵活性可以让用户使
用二条不同构造、容量、速度的DIMM内存条,
此时双通道DDR简单地调整到最低的内存标准
来实现128bit带宽,允许不同密度/等待时间特
性的DIMM内存条可以可靠地共同运作。
双通道内存技术
■虽然双64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
128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是二者所达
到效果却是不同的。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
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理论上
来说,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延迟
的情况下同时运作。比如说两个内存控制器,
一个为A、另一个为B。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
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在读/写主内
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
“天性”可以让等待时间缩减50%。
主板
主板的结构
■主板是主机箱内最大的一块电路板,计算机中
所有的部件都要和主板通过不同方式连接才能
工作,主板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计算机档次
的高低,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结构就是根据主板上各元件的布局排列方
式、尺寸大小、形状,以及所使用的电源规格
等制定出的通用标准。
-AT
-ATX
-Micro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结构建筑的日照模拟与优化考核试卷
- 畜牧养殖疫病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操作人员素质提升考核试卷
- 稻谷种植农业产业链协同创新考核试卷
- 喷枪在现代建筑外墙涂装的应用考核试卷
- 竹材采运项目管理与招投标实务考核试卷
- 灯具行业展会策划与参展技巧考核试卷
- 西藏大学《第二外语1(日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09BJ13-4 钢制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三轮车驾驶安全操作规程(机动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
- 院校代表推广手册
- 连山易断卦法(共60页)
- UC2845的应用和PWM变压器设计
- 导向系统设计(课堂PPT)
-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虫虫虫(一)》教案
- 七年级下册英语阅读和完型填空训练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