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_第1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_第2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_第3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_第4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生产方案与生产能力规划客户要求的三要素“交期、品质、本钱〞生产的三要素“材料、人员、机器设备〞寻找一种生产率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使生产过程的本钱最低生产方案与生产能力规划生产方案

——指导企业方案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

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方案,是企业在方案期应到达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方案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一个优化的生产方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时机,满足市场需求;

2〕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时机,实现生产本钱最低化;

3〕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生产方案的特征生产能力规划提供一种方法来确定设备、工具、设施和总体劳动力规模等--综合形成的总体生产能力的大小,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为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生产能力规划所确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的市场反响速度、本钱结构、库存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管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第一节生产方案概述第二节企业生产的需求分析第三节总生产方案第四节主生产方案第五节生产能力需求与规划第六节效劳业方案的特殊性第一章生产方案与生产能力规划第一章生产方案与生产能力规划主要内容生产方案概述、需求预测、总生产方案及主生产方案、生产能力需求与规划重点生产方案的制定方法、生产能力规划学习方法习题+案例分析讨论第一节生产方案概述一、概论〔一〕生产方案的指导原那么1.全局的观点2.效益的观点3.科学性4.严肃性和应变性〔二〕生产方案的主要内容

1.编制生产方案的准备2.确定各项方案指标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3.生产能力的核算与平衡4.确定产品出产进度5.组织和检查生产方案的实施二、生产方案的体系

三、各类生产方案的特点四、生产方案的主要指标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和产值(一)产品品种指标企业在方案期内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等值的规定性;企业在方案期内生产的不同品种、规格产品的数量。产品战略决策产品组合组合有三种多样化系列化关联性品种区别系列一套用途有区别同一流水线从需求角度说,产品寿命周期示意图可表示如下:需求时间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期产品策略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

根据产品所出的寿命周期阶段及相应的可能销售额和利润,可以按以下几种策略考虑一种产品的生产还是停产:

1.早进早出

2.早进晚出

3.晚进晚出

生产进出策略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如下图: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期早进晚出早进早出晚进晚出1产品寿命周期评价法

根据每年销售增长率指标,确定每种产品正处在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对产品的经济寿命进行估计、评价;确定第二代、第三代新产品的投入期和产品的淘汰期,并依此作出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对策。2品种优选象限法E、FDA、CKIGNLM市场吸引力大中小小中大企业实力3收入利润顺序法ABCDEFC销售收入万元801003050756545排序2175346利润万元181052.512.57.56排序1367245

收入-利润次序示意图3.波士顿矩阵法(1)明星(名牌)产品资源投入重点,优先保证,大力开展。(2)现金牛(厚利)产品市场成长率下降,不必扩大投资规模;因为是市场领先者,享有规模经济和边际利润优势,因此是摇钱树,以此获利支持明星产品和风险产品以及开发新产品。(3)风险(问题)产品销售成长率高,但市场占有率低。对于已有领先者占据的高速成长的市场产品应力图进入,投人大量资金开发,努力成为明星产品。风险大产品,采取放弃对策。(4)瘦狗(失败衰退)产品盲目开发的产品——淘汰衰退期产品,应逐步减产,逐步撤退。(二)产品质量指标企业在方案期内生产的各种产品应该到达的质量标准,包括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工作精度、平安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因素;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颜色、式样、包装等因素产品质量水平与产品本钱、销售额关系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方案期内应当生产的合格的工业品实物数量或应当提供的合格的工业性劳务数量。说明企业生产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来源于企业的销售量指标,也是企业制定其他物量指标和消耗量指标的重要依据。(三)产品产量指标(四)产品产值指标1.商品产值式中:P商——商品产值;P1——本企业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可供销售的成品和半成品价值;P2——外单位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价值;P3——对外承做的工业性劳务价值。2.总产值式中:P商——本企业方案期内的全部商品产值;P料——订货单位来料加工产品的材料价值;H2、H1——分别为方案期末、期初在制品价值;H4、H3——分别为方案期末、期初自制工模具价值。3.净产值

〔1〕生产法式中:P净——工业净产值;P总——工业总产值;∑P物耗——各种物质消耗的价值之和。(2)分配法式中:V——工资总额;m——福利、税金、利润;P其他——其他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支出,包括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利息支出、罚金支出、培训费用等。〔一〕需求选择1需求的消极响应2积极影响需求促销顶峰需求时期的延迟交货不同季节产品混合五生产方案的实施与调整〔二〕处理非均匀需求的根本策略1、改变库存水平:通过库存调节生产,而维持生产率和工人不变。2、改变生产率:使生产率与需求率相匹配。3、改变工人数量:在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4、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积极开拓新市场生产率库存减少库存增加时间0需求通过改变库存来吸收需求波动六、生产方案的综合平衡〔一〕大量生产产品产出进度的安排①—平均分配②—分期均匀递增③—小幅度连续增长④—抛物线递增〔二〕季节性需求商品生产进度安排1均衡安排方式2变动安排方式3折中安排方式〔三〕成批生产类型产品出产进度方案

第二节企业生产的需求分析

制定生产方案需要了解市场对产品和效劳的需求,因此,通过市场调查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是合理制定生产方案之根底。一预测指在具有大量资料和进行调研的根底上,通过定性的概率分析和定量的科学计算,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预计或推测。

第二节企业生产的需求分析

二预测的分类三预测的步骤

确定预测的目的

决定预测的时间跨度

选择预测模型收集预测所需的数据

计算并分析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付诸实际应用四预测的方法〔一〕定性预测〔qualitativeforecasts〕基于估计和评价的主观判断〔二〕定量预测〔quantityforecasts〕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少用数学模型来表示需求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偏重于数量方面的分析,重视预测对象的变化程度(一)定性预测

1.各部门主管集体讨论法〔JE,juryofexecutiveopinion〕2.德尔菲法〔DelphiMethod,见图3-1〕3.用户意见征集法——市场导向

选择专家确定调查内容表格函询调查预测报告综合分析专家意见图3-1德尔菲法实施程序反复2~3次(二)定量预测

定量预测方法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需求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预测方法。

移动平均法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平滑法季节因子法

回归分析1移动平均法

〔1〕一次移动平均法设有n个时间序列样本值x1、x2,…,xn;其中xt为第t期的数据〔t=1,2,…,n〕,从n个数据中选择连续的N个,计算第t期的移动平均数如下:(1)

xt作为第t期的预测值,N称为移动跨距。一般可以采用不同的N对预测对象进行实际试验,从中选择最正确者。〔2〕二次移动平均法

对一次移动平均值xt,可记为Mt[1]。一次移动平均公式可改写为:

(2)

二次移动平均公式为

(3)……设时间序列中,t为目前时间周期,T为需要预测的未来周期个数,Yt+T为第t+T周期的预测值,at为当前的样本值水平〔即趋势线截距〕,bt为单位周期的变化量〔即趋势线的斜率〕。那么有预测公式Yt+T=at+btT(4)

其中:(5)(6)

例某商品连续12月需求量如下表,试用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5个月后的市场需求量(令N=5)周期数t需求xt(千吨)Mt[1]Mt[2]15025035345655966253.676556.086859.097162.0107465.0117768.059.1128071.062解:t=12,N=5,T=5求5个月后的市场需求量,即求Y12+5分别计算一次移动平均值Mt[1]和二次移动平均值Mt[2]。

根据公式〔5〕、〔6〕有根据公式(4)Yt+T=at+btT得线性平滑预测模型:Yt+T=80+4.5T,t=12,T=5,Yt+T=Y12+5=80+4.5×5=102.5〔吨〕

at=2×71-62=802.指数平滑法〔1〕一次指数平滑法其预测公式为:

xt为t期的预测值,α为平滑系数,0≤α≤1,xt-1为t-1期的实际值,xt-1为t-1期的预测值为计算方便一般取初始预测值=初始实际值

〔2〕二次指数平滑法记t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xt为St[1],记二次指数平滑值为St[2],那么有公式

同时设线性变化规律〔1〕

〔2〕

〔3〕-1-1例某木材公司最近12个月木材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试用二次指数平滑预测6个月后木材的销售量〔α=0.6〕。周期t(月)实际销售量x(万元立米)St[1](α=0.6)(一次平滑值)St[2](α=0.6)(二次平滑值)1112121131311.61141412.4411.3651514.5812.0161614.8313.5571615.5314.3281715.8115.0591516.5215.51101415.6116.12111614.6415.81121715.4615.11根据公式St[1]=αxt-1

+(1-α)xt-1

St[2]=αSt-1[1]

+(1-α)St-1[2]

S2[1]=αx1

+(1-α)S1[1]=0.6×11+0.4×11=11S3[1]=αx2+(1-α)S2[1]=0.6×12+0.4×11=11.6S3[2]=αS2[1]

+(1-α)S2[2]=0.6×11+0.4×11=11S4[1]=α

x3+(1-α)S3[1]=0.6×13+0.4×11.6=12.44S4[2]=αS3[1]+(1-α)S3[2]=0.6×11.6+0.4×11=11.36S12[1]=αx11+(1-α)S11[1]=0.6×16+0.4×14.64=15.46S12[2]=αS11[1]+(1-α)S11[2]=0.6×14.64+0.4×15.81=15.11…….由计算可知

由公式(2)、(3)计算平滑系数:由公式〔1〕可得6个月后木材销售量的预测值-作业

某公司去年12个月的盈利数据如下:月123456盈利51.335.727.932.348.254.6月789101112盈利52.047.542.345.843.947.2试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和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今年1月份和6月份的盈利。3季节系数〔因子〕法

季度年份一二三四∑20001801591571916872001165144152184645200223021119825989820033142472032801144∑88976171010143374xt222.25190.25177.5253.5X=210.875季节系数ft1.050.900.841.20例某副食品公司2000~2003年各季度销售额统计见下表。2004年第一季度实际销售额为331万元,试预测2004年第二、三、四季度的销售额及全年销售额。

现在2004年第一季度实际销售额x1=331万元,根据

2004年销售总额预测值为:

可得到第二、三、四季度销售的预测值为:一、概述总生产方案是生产制造活动的前期工作,它属于企业一级管理层的业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方案期的总产量方案与进度方案。第三节总生产方案的制定(一)总生产方案的特点总生产方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如何确定总产量,进一步再考虑生产进度如何安排,人力资源如何调整,库存数量如何决定,目的是使利润最大,生产本钱最小。总生产方案往往是以抽象的产品概念或某类产品作为方案的单位。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的产出内容、产出速度、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作概括性的决策。这些决策,必须在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多种信息根底上才能做出。这些信息需要企业不同的部门来提供。所以,每一个部门应有一个级别较高的人来负责此事,提供信息,并参与总生产方案的制定。〔二〕总生产方案的信息来源〔三〕总生产方案以后的生产方案过程依据已有订单或预测的订货量编制主生产方案按照主生产方案做粗生产能力平衡方案,作出物料需求方案,该方案的出产日程,将最终产品分解到零件、编制物料方案;工作令方案,即作业方案,把每项具体的制造任务分配给每台机器,每条生产线,或者加工中心。

能力需求计划CRP4企业主生产计划MPS

1潜在客户预测合同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什么?总生产方案

用到什么?已有什么?物料需求方案MRP(四)总生产方案的根本策略1.追赶策略在方案时间范围内调节生产速率或人员水平,以适应需求2.平衡策略在方案期内保持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不变,使用调节库存或局部开工来适应需求3.混合策略二、产量方案〔一〕反复试验法〔Thetrial-and-errormethod〕又称“试误法〞。面对复杂的管理对象,人们很难找到优化的方法来处理,于是通过直觉和经验得出一种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取得经验,对方法作出改进,再用于实践…如此反复。虽然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但是一定可以得到可行的且令人满意的结果。例:制造几种不同型号小风机的某公司的方案者们正在制定历时6期的综合方案。他们收集了以下信息:时期123456总计需求预测2002003004005002001800成本产出正常时间=2美元/风机加班时间=3美元/风机转包合同=6美元/风机存货=1美元/(风机·期)(平均存货水平)延迟交货=5美元/(风机·期)他们现在想要对其中的一个方案做出评价,这个方案提倡在正常时间内保持稳定的产出率,主要依赖存货平抑需求的波动,并且允许积压订单待交货的情况存在。期初期末库存为零。

时期123456总计需求预测2002003004005002001800产出正常时间3003003003003003001800

加班时间———————

转包合同———————产出预测1001000-100-2001000存货期初01002002001000

期末10020020010000

平均50150200150500600延迟交货00001000100成本/美元产出正常时间6006006006006006003600存货/美元50150200150500600延迟交货/美元00005000500总计/美元65075080075011506004700另外有方案者认为保持较少的员工,并利用加班也许更好。下降后的正常产出是每期280单位,加班工作的最大产出是每期40单位。列出方案,并与前例做一比较。时期123456总计需求预测2002003004005002001800产出正常时间2802802802802802801680

加班时间——4040400120

转包合同———————产出预测808020-80-180800存货期初0801601801000

期末8016018010000

平均40120170140500520延迟交货000080080成本/美元产出正常时间5605605605605605603360加班时间001201201200360存货/美元40120170140500520延迟交货/美元00004000400总计/美元60068085082011305604640〔二〕年产量方案的线性规划方法

线性规划是合理利用资源、合理调配资源的一种应用数学方法。在基于效益原那么的产量〔多品种〕年度生产方案制定中,可采用线型规划模型求得最优解。思路:在满足一定的生产资源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使预定目标到达最优。生产方案的线性规划模型组成

〔1〕变量,如以X1,X2,……,Xn等表示年方案中不同品种产品的产量;〔2〕目标函数,系统目标的极值,如利润极大、效率极大,或本钱极小、费用极小等;〔3〕约束条件,生产力约束、原材料、能源约束、库存水平约束等;〔4〕非负限制,线型规划的变量应为正值。2、数学模型表述如下:目标函数:MaxZ=(pi-ci)xi约束条件:aikxi≤bk(k=1,2,3,···k)xi≤Ui(i=1,2,3,···n)xi≥Li(i=1,2,3,···n)Ui>0Li≥0xi≥0其中:xi-----i产品的方案产量aik-----每生产一个i产品所需k种资源的数量bk-----第k种资源的拥有量Ui/Li-----i产品最高需要量/最低需要量pi/ci-----i产品的单价/单位本钱

目标函数:第j月用第i种方式生产的产品在第k月销售的数量;第j月用第i种方式生产在第k月销售产品的单位本钱;第j月中的i种生产方式的能力;第k月的需求量。例某企业生产A、B、C、D四种产品,由材剪、冲压、喷漆车间顺序加工而成,生产数据和经营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拟定一个最大利润的年生产方案。表中X1,X2,X3,X4为产品A、B、C、D的生产量

产品的工时定额车间可用工时(年)A产品B产品C产品D产品X1X2X3X4材剪车间冲压车间喷漆车间0.030.060.040.150.120.200.05-0.030.100.100.12400400450市场销售预测单件利润(千元)进品钢板用量4000~60004-≤5001022000~30005-100~20061.2供应量≤2000目标函数:maxZ=4X1+10X2+5X3+6X4

约束条件:①各车间可用工时约束材剪车间:0.03X1+0.15X2+0.05X3+0.10X4≤400冲压车间;0.06X1+0.12X2+0.10X4≤400喷漆车间:0.04X1+0.20X2+0.03X3+0.12X4≤450②市场需求约束A产品:4000≤X1≤6000B产品:X2≤500C产品:2000≤X3≤3000D产品:100≤X4≤200③进口钢板供给约束2X2+1.2X4≤2000④变量非负Xj≥0(j=1,2,3,4〕列出如上方程组后可用线性规划软件求解,方案人员只要建立模型,输入必要的数据,而不必了解模型求解细节。〔三〕初估产量的盈亏平衡分析法盈亏平衡点:不亏本时的最低产量设Q为产品产量,S为销售收入,C为总本钱,F为固定成本,V为单位产品可变本钱,P为产品单价。S=P.QC=F+V.Q那么对应盈亏平衡点的保本产量Q*=F/(P-V)

盈亏平衡分析法例某企业准备甲产品,其单位售价为150元/件,单位可变本钱为100元/件,固定本钱为5000元,年产量为200件。求①企业年获利多少?②盈亏平衡产量为多少?③假设目标利润为1万元,目标本钱为多少?例某厂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500元,单位产品变动本钱为850元,企业固定本钱为2600万元,那么该产品的盈利亏平衡点产量为:

Q*=F/(P-V)=2600/〔1500-850〕=4〔万件〕

〔四〕滚动式方案法生产任务中不确定局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只能靠预测安排方案。而一旦接到订货,交货期又十分紧迫。近年来,企业引进了许多方法,其中滚动式方案法用得比较广泛。2000200120022003200420012002200320042005滚动期执行方案预计方案本年实际完成计划与实际差异2001-2003年的三年计划计划修正因素差异分析客观条件变化经营方针调整2002-2004年的三年计划2003-2005年的三年计划计划修正因素本年实际完成三年方案滚动程序示意图三年方案滚动程序200120022003200220032004200320042005方案预测预测方案方案预测预测滚动方案的特点

预见性:逐步方案,便于企业及早采取措施灵活性:根据经营环境即时调整方案连续性:前后方案密切衔接,保持连续性均衡性:保持各方案均衡生产、协调开展第四节主生产方案一、主生产方案概述主生产方案(MasterProductionSchedule,MPS)是对企业生产方案大纲的细化,是详细陈述在可用资源的条件下何时要生产出多少物品的方案,用以协调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使之成为展开MRP与CRP运算的主要依据,它起着承上启下,从宏观方案向微观方案过渡的作用。

能力需求计划CRP4企业主生产计划MPS

1潜在客户预测合同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总生产方案

物料需求方案MRP粗能力方案RCPP二、主生产方案制订中的主要问题(一)主生产方案与生产方案大纲的衔接(二)主生产方案的“冻结〞(相对稳定化)(三)不同生产类型中的主生产方案的变型备货型(MTS)面向订单的装配生产(ATO)订货型(MTO)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是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产品性能、数量等,经过协商确定出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如船舶、大型工业锅炉等。而备货型生产那么是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家用电器、标准件、汽车等的生产。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的不同1、订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库存水平低,满足顾客个性化程度高。

2、备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库存水平高,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面向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ATO〕是指在生产的最后阶段,用库存的通用零部件装配满足客户订单需求的产品。这些通用的零部件是在客户订货之前就方案、生产并储存入库的。收到客户订单后,就把它们装配成最终产品。当产品有许多可选特征,而客户又不愿等备料及生产所需的时间时,就可以采用这种生产方案方法三、主生产方案的编制步骤1.需求信息的准备2.制定产品出产进度方案草案3.检查生产能力能否满足需要主生产方案编制的信息输入编制产品出产进度方案(1)现有库存量能满足的局部不列人方案;(2)选择适当的批量和间隔期,以保证生产的经济性;(3)检查负荷量是否存在急剧的波动性,是否超过或低于实有的生产能力;(4)某些需求过于笼统,应将它们具体化为产品的品种、型号和规格。产品负荷分布图四、主生产方案的编制策略〔一〕主生产方案的根本原那么产品出产时间和数量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新产品试制任务应在全年内均匀分摊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供给时间和数量与产品出产进度方案的安排协调一致注意跨年度方案之间的衔接〔二〕制订主生产方案时需注意的问题

选择一位称职的制订主生产方案的负责人。主生产方案通常由主管生产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副总经理每月签发。一般以十二个月作为主生产方案的展望期,每过一个月,增加一个新的月方案;主生产方案的方案时区不应大于周,以便给低层物料以好的相对优先级。〔三〕交流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有提供反响信息方案会议〔四〕修改〔五〕控制检测原方案的所有工程中实际完成的百分比五、主生产方案有关数据值的计算约束条件主生产方案所确定的生产总量必须等于生产方案大纲确定的生产总量。与生产量有关的资源约束,例如设备能力、人员能力、库存能力(仓储空间的大小)、流动资金等。主生产方案MRP表12345678最终物品A50-50-60-60-最终物品B610610610610610610610610最终物品C340360380400300310320330最终物品D180180180180150150150150最终物品E15-----20-最终物品F205205205205225225225225

周次产品MRP的逻辑处理1、MRP程序对主生产方案、库存文件和物料清单进行操作,同时不断查询物料清单文件来计算每一物料需要量。2、根据现有库存量对每一物料的需要量进行修正,再将所确定的净需要量按该物料的提前期推算出方案投入量〔或下达订单〕。3、整个过程按反工艺顺序倒推,直到全部物料在订货周期内所有层次上的需要量算完为止。〔见以下图〕开始n=0NNYY计算n层t周期物料j的总需求量GJ(t)确定n层t周期物料j的净需求量NJ(t)由NJ(t)确定计划订货量Pj(t)计算t周期物料j的计划投入量Rj(t)下达提前期计划投入量Rj(tˊ)用n+1取代n用t+1取代t所有时间周期t算完否所有产品结构层次已分解否计算n层t周期物料j可用库存量HJ(t)结束MRP的处理逻辑的关键找出上层元件(父项)和下层元件(子项)之间的联系,按父项方案发出订货量来计算子项的总需要量,并保持时间上一致。AB(1)C(2)D(3)C(2)E(1)E(3)D(3)E(1)D(2)0层1层2层3层案例某公司对电表及其零件的需求量如表1所示,物料结构清单如图1,库存记录如表2。假定的需求根据当月的客户要求按方案交货,而满足随机需求的物料那么必须在当月的第一周就可以交货。试确定该产品的主生产方案;各种产品、部件和零件的需求方案。表1电表A与B,部件D和零件E的需求量月份电表A已知随机电表B已知随机部件D已知随机零件E已知随机3456781000250600250300250700250600250700250400603006050060400603006070060200701807025070200701507016070300803508030080250802008020080图1电表A、B的物料清单E(1)F(1)E(2)F(2)2层1层3层C(1)D(1)AE(1)F(1)D(1)0层E(1)F(2)F(2)C(1)BE(1)F(1)D(1)表2库存记录文件相关数据物料现有库存/单位提前期L(周)ABCDEF506040303040221111主生产方案的输入物料周次91011121314151617电表A1250

850

550电表B460

360

560部件D270

250

320零件E380

430

380现有库存量物料现有库存/单位提前期L(周)ABCDEF506040303040221111

电表A、B的物料清单E(1)F(1)E(2)F(2)2层1层3层C(1)D(1)AE(1)F(1)D(1)0层E(1)F(2)F(2)C(1)BE(1)F(1)D(1)物料45678910111213A(L=2)毛需求现有库存50净需求订货任务量计划订单下达120012505012001200850B(L=2)毛需求现有库存60净需求订货任务量计划订单下达40046060400400360C(L=1)毛需求现有库存40净需求订货任务量计划订单下达156012004004015601560D(L=1)毛需求现有库存30净需求订货任务量计划订单下达153015603015301530120012000120012002702700270270250E(L=1)毛需求现有库存30净需求订货任务量计划订单下达150015303015001500120012000120012002800240040002800280027027002702703803800380380430F(L=1)毛需求现有库存40净需求订货任务量计划订单下达14901530401490149043203120120004320432080080008008002702700270270物料毛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表物料父项每单位子项需求量毛需求毛需求周次CCDDEEEEFFFFABACABDDBCDD111121112211120040012001560240040015301200800312012001530777677567665六能力需求方案(CRP)

CapacityRequirementsPlanning

需求预测根本MRP产品结构工艺文件完工数据

能力够吗?

能力还能调整吗?YYNN车间工况CRP处理流程主生产方案库存状况能力方案用户订单总生产方案第五节生产能力需求与规划含义不同情况下,生产能力有不同的定义生产能力的表示企业类型生产能力计量单位汽车制造厂辆炼油厂吨或桶发电厂千瓦时造纸厂吨航空公司客位数旅店客房数超级市场出口收款台数仓储服务公司平方米网球俱乐部网球场数百货公司平方米1.流程式生产具体产品数量2.加工装配式生产1〕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具体产品数表示生产能力2〕成批生产、品种数少,用代表产品表示生产能力3)多品种生产,用假定产品表示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表示代表产品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系列产品中,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为代表产品其它产品那么按劳动量换算为代表产品表示的数量假定产品假定产品为结构与工艺差异大的多品种产品设置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设tj为假定产品的工时定额

ti为产品i的工时定额

Qi为产品i的产量

例1设有A、B、C、D四种产品,其年方案产量和各产品的台时定额如下表所示,试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并计算假定产品的工时定额。品种年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小时)A5020B10030C12540D2580产品C的产量与台时定额的乘积最大,选C为代表产品将各产品换算成用代表产品表示的产量:产品A:50×〔20/40〕=25台产品B:100×〔30/40〕=75台产品C:125×〔40/40〕=125台产品D:25×〔80/40〕=50台折合成C代表产品的产量为25+75+125+50=275台假定产品工时定额tj=(50×20+100×30+125×40+25×80)/300=36.67〔台时〕(二)生产能力计算

1.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计算〔1)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m=Fe/tim为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Fe为单台设备的有效工时ti为具体产品的单件工时

(2)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M=S.m=S.Fe/ti

S为设备组台数各工序能力不相等时,生产线能力由最小工序能力确定。例2用例1的产品数据,假设某设备组有5台设备,单台设备的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50小时,分别按代表产品和假定产品计算某设备组的能力。

解:1〕代表产品法设备组的能力为:M=Fe.S/td=5×4650/40=581件2〕假定产品法设备组的能力为:M=Fe.S/tj=5×4650/36.67=634件整体设备效率

一种评价生产系统中具体设备工作效率的测量手段主要考虑设备的工作效率、设备加工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以及设备运行利用率这三个方面。例3某台机器的设计转速为每分钟3600转,实际运转过程中每分钟只能到达3500转,该设备每生产100个零件只有98个是合格的,原方案运行8小时,由于出现故障耽误了半小时,那么该设备的整体利用率为多少?解:该设备的工作效率=该设备的质量效率=该设备的利用率=该设备的整体效率=97.2%×98%×93.75%=89.3%2.车间生产能力确实定A:零件加工车间,生产能力最小的那条生产线的能力。B:部件制造车间:装配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决定车间生产能力。3.工厂生产能力确定工厂生产能力←根本生产车间←主导生产环节4.人力生产能力计算CP=α.(1+β).M.T其中CP为生产能力(小时数)α为出勤率β为间接作业率M为换算人数T为方案期制度工作时间1.最正确生产能力〔一〕国外有关生产能力的几个观点

平均单位成本产量最正确运营点利用缺乏使用过渡二生产能力规划最小单位本钱下的生产量最正确生产能力

在生产设备的固定资产既定条件下,存在着一个使单位产品本钱最小的生产量,这个生产量就是这个生产设备的最正确运行生产能力。2.规模经济平均单位成本产量最正确运营点100台规模200台规模300台规模400台规模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3.生产能力的柔性市场波动时生产能力的适应性与可变性柔性企业柔性制造过程柔性员工需求旺盛时→增加需求缺乏时→缩小,防止能力过剩损失能力扩大投资本钱能力缺乏时机本钱生产能力规划就是在能力扩大所需增加的投资与能力缺乏的时机本钱之间求得平衡,寻求最正确方案。〔二〕生产能力规划两种本钱对未来能力大小的影响

费用生产能力C总C能力扩大C能力缺乏最正确能力点(三)生产能力与生产方案的平衡

数量季度正常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