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螺蛳粉原料 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柳州螺蛳粉原料 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柳州螺蛳粉原料 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柳州螺蛳粉原料 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柳州螺蛳粉原料 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柳州螺蛳粉原料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柳州螺蛳粉原料竹笋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苗木培育、造林技术、幼林抚育、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治、低残林改造、竹笋采收、竹笋质量分级等。本标准适用于柳州螺蛳粉原料竹笋的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LY/T2624—2016笋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柳州螺蛳粉原料rawmaterialsofLiuzhouriversnailsricenoodle包装螺蛳粉所需的螺蛳、大米、豆角、竹笋、木耳、脱水蔬菜等原材料。3.2母竹parentbamboo用于移植造林的竹株。要求竹龄1a~2a,粗度合适、鞭根系统健壮。3.3笋蔸苗bambooshootseedling又称竹头苗、笋头苗,采笋后,选择笋目饱满新鲜的笋蔸覆盖泥土进行培育,待其隐芽萌发后,剪去多余枝条,保证竹蔸上着生一活枝即成笋蔸苗。3.4低残林low-yieldforest因经营措施不当,林内老蔸充塞、生长衰退、出笋量少,竹笋产量低于500斤/亩。3.5二茬笋subordinatedbamboo早期采收竹笋后的笋蔸上当年再次萌发出的竹笋。24品种选择麻竹,也叫甜竹、大头竹、大叶乌竹、大头典竹、吊丝甜竹、青甜竹、马竹、大绿竹。5苗木培育5.1母竹培育5.1.1母竹选择从长势优良、无病虫害的竹丛中选取分枝较低,胸径3cm~5cm,基部芽眼饱满的1a~2a生竹株作为种苗。5.1.2留苗时间每年9月份前后留笋作为母竹苗。5.1.3苗期管理留苗初期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度。5.1.4出圃春季挖掘,竹蔸要带须根,从秆柄与母竹的连接处截取,或连同母竹根系一同挖取,笋目和秆柄无撕裂损伤;竹秆保持具2个~3个饱满枝芽的竹节,上部截顶,切口与竹蔸走向平行,呈马耳形,且平整不开裂,离节隔10cm~15cm。竹苗挖起后,注意通风、保湿、防日晒,长距离运输应包装,按照10株一捆,蔸部用稻草包扎保湿,套编织袋。母竹应随挖、随运、随栽。如不能栽完,应放在阴凉避风的沙土中保湿或将蔸部泡于流动的清水中。5.2扦插育苗5.2.1育苗地选择按GB/T6001的规定执行。5.2.2整地、施肥全垦,清除杂物,翻耕深度25cm~30cm,整平。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200kg或复合肥100kg,并加3%~5%生石灰混合。5.2.3作床苗床高30cm~40cm,宽100cm~120cm,步道30cm。要求床面平整,床边紧实,表土细碎,步道通直,开好排水沟。5.2.4扦插育苗2月~4月,选择1a~2a生的生长健壮、隐芽饱满的次生枝,用刀贴秆削下,避免破坏枝蔸。枝条保留3个节,最上一节斜切成马耳形。扦插前拨去枝箨,用50mg/kg的ABT1号浸泡4h~6h后,浆根。3然后按照20cm×30cm株行距,将穗条斜30°插入土壤中,马耳形向上,地面露出第三节,覆土压实,浇透水。5.2.5苗期管理5.2.5.1遮阴保湿50%~60%遮阴网架棚,棚高2.0m~2.5m,早盖晚揭。淋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5.2.5.2除草松土苗出土后及时除草,中耕松土。5.2.5.3追肥苗出齐后追肥1次。撒施,雨后晴天或浇水后每667m2施复合肥25kg。5.2.5.4冬季管理气温≤0℃时,加盖塑料薄膜。5.2.5.5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6造林技术6.1造林地选择按LY/T2624—2016中第4.1条的规定执行。6.2林地整理宜全垦整地。翻耕深度30cm,并清除树桩和石块等硬物。6.3造林季节宜选择2月至3月,最迟在4月中上旬种植完毕,以阴雨天为佳。6.4种植密度平地株行距一般采用4m×5m,山地株行距一般采用4m×4m。6.5整地规格移竹造林穴的长、宽、深为70cm×60cm×40cm;扦插苗或笋蔸苗穴的长、宽、深为60cm×50cm×30cm。6.6造林方法6.6.1移竹造林4种植深度宜20cm~30cm。种植时竹蔸放平,竹秆顺向倾斜,使两列笋目倾向水平位置分列两侧,马耳形切口向上。种苗入土时要分层填土,边填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透一次水,再覆松土成龟背状,覆土要比种苗原入土高10cm,马耳形筒内灌满水或覆盖薄膜。6.6.2笋蔸造林6.5.2.1笋蔸苗选择选择笋目饱满新鲜、笋蔸上着生活枝的1a~2a生壮龄笋蔸苗。6.6.2.2笋蔸苗挖掘笋蔸苗选好后,于麻竹休眠期在笋头活枝蔸向上1节~2节上1cm处斜向截断,挖开泥土,露出笋头,在竹蔸秆柄与母竹连接处用利刀砍断,挖出种植。6.6.2.3种植方法种植时,深度以埋入笋蔸并在上面覆土3cm~5cm为宜。在种植穴中垂直或斜向放入笋蔸,芽眼分列两侧,填土踏实,并浇透一次水。6.6.3扦插苗造林6.6.3.1竹苗选择选用生长健壮的1a~2a生,地径不小于1.8cm的竹苗。起苗时在离地0.8m~1.0m处断梢,用起苗工具按照2秆一丛分蔸,尽量不损伤宿笋,并进行浆根处理。6.6.3.2种植方法种植时,竹苗平放,深度以竹蔸离土面15cm~20cm为宜,回填松土并压实,一次性淋足定根水。7幼林抚育7.1林地间种新造竹林第1年和第2年可间种豆类、绿肥等矮秆作物,以耕代抚。不宜间种芝麻、玉米等耗肥量大的作物。7.2松土除草第1年的6月~7月、10月份开展林地除草作业,不要损伤新发竹笋,并将杂草覆盖于竹株四周。第2年、第3年宜在3月份和10月份进行松土扩穴,引导竹丛向外扩展。7.3施肥新种幼竹第一、二年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第一年每亩施10%~20%腐熟粪肥600kg,同时加施化肥20kg,第二年施肥4次~5次共30kg,特别要加大产笋第一次肥(2月份)的数量,促使母竹健壮、早产高产。5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退笋,留优去劣,直至成林。幼竹第一年即可长出新笋,开始长出的笋较小,应暂时保留。至7月~9月长出的新竹,选择生长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1株~2株做母竹,11月前后清理时,每丛保留原竹苗及1株~2株母竹,清理时注意不能在竹丛旁边深挖(开竹脚),避免根系暴露。第2年以养竹为主,以采笋利用为辅,在8月~9月份,于恰当位置留1株~2株母竹,每丛保留母竹3株左右,位置成“品”字形,保持一定距离,其余竹笋及时采挖利用,11月~12月清理,每丛保留原竹苗及母竹3株~4株,其余清除。第3年每丛保留3株左右的健壮母竹,进入成年竹园管理。8成林管理8.1扒土晒目清明前,将竹丛根际土壤挖开,暴露所有笋目,并清除缠绕在笋目上的须根,曝晒20d~30d。8.2覆土培笋扒土晒目后,结合施春肥要进行培土,重新覆盖笋目。将周围土壤向竹丛中央聚拢,覆土呈龟背状,以高出原竹蔸10cm左右为宜。8.3施肥按LY/T2624—2016中第6.3条的规定执行。8.4留养母竹8.4.1留养时间7月底或者8月初。8.4.2留养对象以选择健壮的“二茬笋”留养母竹为宜,同时采割尾目等高位芽萌动的竹笋,使丛内竹株分布均匀。8.4.3留养数量每丛宜留养母竹3株左右。8.5清除老竹冬季或早春,将部分2a生母竹及3a生以上母竹全部清除,每丛保留3株~6株成竹。9病虫害防治9.1营林防治加强抚育管理,改善竹林生态环境,促进林内通风透光,增强竹林抗病虫害能力。及时清除病虫笋、竹株、竹枝叶等,减少病虫源。冬季深翻除草,减少越冬病虫源。9.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扩大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应用效果。9.3物理机械防治6虫口密度较低时,采用人力借助简单机械进行捕捉。利用黑光灯或诱饵进行诱杀。9.4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B10低残林改造10.1清立竹冬季或初春,清除竹丛中3a生以上(含3a生)的老竹及小竹、病竹,保留生长健壮、分布位置均匀的立竹。10.2休萌枝每年4月和10月,清除弱小萌枝,保留地下生长的粗壮萌枝。10.3松土除草结合扒土晒目、施肥等培育措施进行除草,并同时清理由老竹蔸或部分笋蔸基部萌发的纤细小笋;结合采伐老竹的同时,进行全林松土20cm。10.4施肥按LY/T2624—2016中第6.3条的规定执行。10.5水分管理春季施肥前后,每7d~10d逐丛灌水一次;采笋期,如7d~10d未下雨,要及时灌水。10.6扒土晒目10.7覆土培笋11竹笋采收11.1采笋时间清晨,竹笋出土后30cm~40cm采割。11.2采笋方式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用笋凿或笋刀沿笋蔸上部割下竹笋,切面要求平整,同时笋蔸保留2个~3个饱满笋目,并及时回土,以便再次孕笋成竹。11.3采笋次数出笋初期(5月~6月)和末期(10月~11月)每隔3d~5d天采笋一次,竹笋全部采收。出笋盛期(7月~9月)每隔1d~2d采笋一次。除留养母竹外,剩余竹笋全部采收。712竹笋质量分级12.1外观要求竹笋应新鲜、饱满、无腐烂、无霉变和无病虫害斑点,切口平整。12.2质量分级指标竹笋质量分级指标见表1表1竹笋质量分级指标一级8(资料性附录)苗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苗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苗期主要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