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_第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_第2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_第3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_第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聚落的概念、分类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ac▲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c课标要求: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

1.聚落的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地区地形聚落规模聚落分布人口山区平原平坦广阔地形复杂大小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相对分散多少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2.聚落的分类: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4.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等地)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和交汇处、沿海港口等地)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地)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温暖湿润的气候限制因素线路密度线路形态工程造价平原少大网状低山区多小线状“之”字形高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减少环境破坏交通线路选线降低工程造价避开不利地段选择有利地形生态社会经济自然交通技术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址的基本原则一、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综合因素:

1.平原地区选线应尽量不占耕地;

2.尽量多通过居民点,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二、线路应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免不利地段:

①道路在山坡上呈“之”字形;

②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③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道路应避开沼泽地;三、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长度;减少桥涵数四、注意沿线生态环境规律技巧总结3.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上升为主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_____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地形区。(2)观察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200平原山区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平原地区多,山区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城区成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的有利条件对城市A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河流及铁路沿线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故居民点分布多两条河流汇合处,并有铁路经过河流汇合处,水源充足,可解决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铁路经过,为城市商品交换、人员流动提供了方便,河流的运输功能会促进城市的发育(1)图中计划修建B村镇到A村镇公路的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中Ⅰ、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4)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城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需要________________条件做保证。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②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的道路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多经过居民点,以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修人工运河(在两河间最近的距离标出)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化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aC▲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b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①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②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①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②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1)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点:(2)影响: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资源利用难度影响生产领域危害人体健康改变原有生态系统加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5.自然资源概述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a▲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①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②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图bC▲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1.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五、自然资源概述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属性:3.分类:(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非可再生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可转化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时间18世纪中期以前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直接原因生产力不发达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主体能源木柴、水力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能源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以煤炭为例六、自然资源及其利用①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煤炭利用比重都在下降。②能源消费结构由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

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目前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1)相同点:(2)不同点:中国仍以煤炭消费为主,世界发达国家以石油消费为主。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起主要作用的资源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后天性资源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产业和工业布局有这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举例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大庆、东营等石油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城市;金昌、个旧等有色工业城市,都在资源富集的地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各不相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程度逐步拓展。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8.自然灾害的概念①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a▲9.自然灾害的危害①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②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ba▲10.中国的洪涝灾害①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现状②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ac2、分类:地质地貌: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生物灾害:蝗灾、虫害、生物入侵八、自然灾害1、概念: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3、特点:4、危害: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繁荣复杂、周期、突发、多因、群发、潜在性因素影响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河道曲直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河道淤塞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一方面削弱了植被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者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九、中国的洪涝灾害河堤崩溃淹没农田村庄与城镇破坏交通等公共设施人畜伤亡【洪涝灾害的危害】【防治洪灾的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游地区退耕还湖等.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6~7月份7~8月份4~5月份夏季风弱:南涝北旱夏季风强:北涝南旱时间雨带分布4、5月份华南一带6、7月份江淮地区——梅雨7、8月份北方夏季暴雨和西南夏季风引起暴雨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台风)引起暴雨

【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夏季风的强弱与降水】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2003年6~7月,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遇的水灾,200万公顷农田受到威胁,被水围困人口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