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B.C.D.CH3—CH2—CH3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还原性:S2->Se2-⑥酸性:HNO3>H3PO4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3、下列过程需用萃取操作的是A.压榨花生获取油脂B.油和水的分离C.用CCl4提取水中溶解的I2D.除去粗盐中的杂质4、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B.胶体是混合物C.胶体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D.胶体都是无色的5、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C.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D.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6、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太阳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烷烃的通式是CnH2n+2,所以符合此通式的烃一定是烷烃B.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是同分异构体C.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烷烃中碳的质量分数D.烯烃易发生加成反应,烷烃能发生取代反应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比水低B.乙醇密度比水小,将乙醇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分层,上层为乙醇C.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能溶解许多有机物D.洗发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啤酒,油污容易洗净9、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B.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CO2(SO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D.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10、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苯 B.甲烷 C.乙烯 D.四氯化碳1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蒸馏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实验台上的钠着火了,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D.乙酸与乙醇的密度不同,所以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12、(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和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互换B.操作2为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NH4)2SO4C.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NH3+CO2+H2O=CaCO3↓+2NH4+D.通入的NH2和CO2均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13、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比水大B.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C.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D.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瓶14、将一定质量铜与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时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140mL5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5mol/LB.7mol/LC.10mol/LD.12mol/L15、已知:①H2O(g)===H2O(l)ΔH1=-Q1kJ·mol-1②C2H5OH(g)===C2H5OH(l)ΔH2=-Q2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kJ·mol-1若使23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Q1+Q2+Q3 B.1.5Q1-0.5Q2+0.5Q3C.0.5Q1-1.5Q2+0.5Q3 D.0.5(Q1+Q2+Q3)16、在四个试管中,发生如下反应:Zn+H2SO4=ZnSO4+H2↑,产生H2的速率最快的是试管硫酸浓度温度Zn的状态A1mol·L-120℃块状B1mol·L-120℃粉末状C2mol·L-150℃块状D2mol·L-150℃粉末状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以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A(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的生产流程如下:(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欲用上图装置制备物质E,回答以下问题:①试管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管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插入右边试管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制备重要的有机原料——氯乙烷(CH3-CH2Cl),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甲同学:选乙烷和适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3-CH3+Cl2CH3-CH2Cl+HCl。乙同学:选乙烯和适量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2=CH2+HCl→CH3-CH2Cl。你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①从石油中获得是目前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_____。(2)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3)该同学做实验时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4)将V1ml1.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通过分析图像可知,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mol/L。(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223.2220.220.423.4320.320.525.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__。(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21、为了探究某带结晶水的晶体X(仅含4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其中甲、乙、丙均为常见物质。请回答:(1)X中除H、O以外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2)固体乙与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能得到单质丙,同时产生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X的化学式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题分析】的分子式为C3H7Cl。A.的分子式为C3H7Cl,结构与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的分子式为C4H9Cl,分子式不同,故B错误;C.的分子式为C4H10,分子式不同,故C错误;D.CH3—CH2—CH3的分子式为C3H8,分子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晴: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判断。解题的根据是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为同分异构体。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①同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但若为金属单质,则错误;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错误;③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正确;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不一定越强,错误;⑤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阴离子还原性增强,错误;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C【解题分析】A.压榨花生获取油脂是用机械压力把种子中的油脂给分离出来,不是萃取,A错误;B.油不溶于水,油和水的分离需要分液,B错误;C.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用CCl4提取水中溶解的I2利用的是萃取,C正确;D.除去粗盐中的杂质利用的是沉淀法,D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分离与提纯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萃取实验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4、B【解题分析】

A.胶体不带电,部分胶体能够吸附带电离子形成带电胶体微粒,故A错误;

B.胶体含有分散质和分散剂,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C错误;

D.胶体可以带颜色,如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故D错误;

故答案选B。【题目点拨】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胶体为电中性,胶粒可以带电,胶体可以有颜色,不一定为无色透明,属于混合物。5、A【解题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2-二溴乙烷,选项A正确;B.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C.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为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6、C【解题分析】

根据臭氧的分子式可判断臭氧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答案选C。7、B【解题分析】

A、烷烃属于饱和链烃,通式为CnH2n+2,没有官能团,不存在官能团异构,符合该通式的一定为烷烃,A正确;B、烯烃的通式是CnH2n,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一定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C、烯烃的通式是CnH2n,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因此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烷烃中碳的质量分数,C正确;D、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烯烃易发生加成反应,烷烃能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B。8、B【解题分析】分析:根据乙醇的物理性质、用途结合选项分析判断。详解:A.常温下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比水低,A正确;B.乙醇密度比水小,与水互溶,将乙醇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不分层,B错误;C.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能溶解许多有机物,C正确;D.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因此洗发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啤酒,油污容易洗净,D正确。答案选B。9、B【解题分析】

A.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乙烷可以与乙烯发生取代反应,A不正确;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而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分液分离,B正确;C.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CO2和SO2均被吸收,C不正确;D.加足量浓硫酸,蒸馏过程中,乙醇和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不正确。综上所述,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B。10、D【解题分析】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题目详解】A.苯是一种不饱和烃,A错误;B.甲烷是烷烃,B错误;C.乙烯是烯烃,C错误;D.四氯化碳是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都被氯原子取代后的物质,属于烷烃的衍生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11、C【解题分析】分析:A.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B.钠能与水发生反应;C.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D.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物质。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应向蒸馏水中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A错误;B.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钠也与水反应,泡沫灭火器中喷出泡沫的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用来扑灭钠燃烧的火焰,B错误;C.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正确;D.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应该是蒸馏,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泡沫灭火器中喷出泡沫的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用来扑灭钠燃烧的火焰。12、B【解题分析】分析:NH3极易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所以甲中的溶质是硫酸钙和一水合氨,NH3、H2O、CO2反应生成(NH4)2CO3,CaSO4属于微溶物,(NH4)2CO3和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同时生成可溶性的(NH4)2SO4,所以乙中溶质为磷酸铵,然后将溶液过滤得到CaCO3和滤液,将CaCO3煅烧得到CaO,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NH4)2SO4晶体,据此分析。详解:A、中性条件下CO2的溶解度很小,不能把CaSO4完全转化为CaCO3,故通入NH3和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选项A错误;B、操作2为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NH4)2SO4晶体,选项B正确;C、硫酸钙悬浊液参加反应,所以硫酸钙应该写化学式,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4++SO42-,选项C错误;D、通入的CO2不应过量,否则生成的碳酸钙会转化为碳酸氢钙影响后续工艺,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分离制备方法的实验设计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13、B【解题分析】

A项、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故A错误;B项、金属钠的的性质活泼,常温下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B正确;C项、金属钠的的性质活泼,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错误;D项、金属钠的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丢弃,应放回原瓶,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因金属钠的的性质活泼,易与水、氧气反应,如在实验室随意丢弃,可引起火灾,实验时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是解答易错点。1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NO3,由钠离子守恒n(NaNO3)=n(NaOH)="0.14L×5mol/L=0.7"mol,生成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n(NO2+NO)==0.5mo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n(HNO3)=n(NaNO3)+n(NO2+NO)="0.7"mol+0.5mol=1.2mol,故原有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故选D。考点:考查了硝酸的性质、根据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15、B【解题分析】

由盖斯定律,①×3+③-②得到反应C2H5OH(l)+3O2(g)=2CO2(g)+3H2O(l),则△H=3ΔH1+ΔH3—ΔH2=-(3Q1-Q2+Q3)kJ/mol,23g酒精物质的量为=0.5mol,则23g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5Q1-0.5Q2+0.5Q3)kJ,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运用盖斯定律计算,明确反应热和热量的计算关系是解答关键。16、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温度低,反应速率慢,A项错误;B、温度低,反应速率慢,B项错误;C、Zn是块状,固体变面积小,反应速率慢,C项错误;D、温度最高,浓度最大,固体表面积大,所以速率最快,D项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分液漏斗防止溶液倒吸乙同学的方案由于烷烃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步,所以得到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与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反应,所以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产物【解题分析】

A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为乙醇,乙醇氧化生成C,C氧化生成D,故C为乙醛、D是乙酸,乙酸与乙醇生成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E为乙酸乙酯。【题目详解】(1)反应①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2)①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由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碳酸钠溶液能够与乙酸反应,还能够溶解乙醇,所以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混合液会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可以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③吸收乙酸乙酯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球形导管可以防止溶液倒吸;(3)烷烃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步,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乙烯与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乙酸乙酯的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知识,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明确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角度等。18、CH2=CH2羟基羧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解题分析】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即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反应①发生加成反应,B为乙醇,反应②是醇的催化氧化,即C为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成乙酸,据此分析;【题目详解】(1)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即A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答案是CH2=CH2;(2)反应①发生CH2=CH2+H2OCH3CH2OH,B为乙醇,含有官能团是羟基,反应②为醇的催化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C为乙醛,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即D为乙酸,含有官能团是羧基;答案是羟基、羧基;(3)根据(2)的分析,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氧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4)根据上面的分析,B为乙醇,D为乙酸,反应④为酯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19、环形玻璃搅拌棒用碎塑料泡沫垫高小烧杯,使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相平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ABE低于1.5-51.8kJ/mol【解题分析】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口之间不相平且没填满碎纸条;(2)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3)根据中和热测定过程中误差判断;(4)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进行计算;(5)根据Q=cm△T进行计算。【题目详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大小烧杯口之间不相平且没填满碎纸条,应用碎塑料泡沫垫高小烧杯,使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相平;(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3)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A正确;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B正确;C、做本实验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选项C错误;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放出的热量偏大,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高,选项D错误;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由于氨水是弱碱,碱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所以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E正确;答案选ABE;(4)从图形起点可知:5mLHCl溶液和45mLNaOH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温度已经是22℃,则溶液混合前的实验环境温度一定低于22℃;当酸碱恰好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高,从图示可知V1=30mL,V2=50mL-30mL=20mL,二者体积比为:,c(NaOH)===1.5mol/L;(5)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1℃,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4℃,反应后温度为:25.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5.2℃,与其他组相差太大,舍去;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1℃=1295.8J=1.2958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20、出去装置内CO2、H2O关闭b,打开a,通空气碱石灰CaCl2(或CuSO4)碱石灰偏低不变偏低【解题分析】

将混合物加热会产生H2O(g)、CO2等气体,应在C、D中分别吸收,其中应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剂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产生的CO2的质量)可求出NaHCO3质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产生的H2O及已经知道的NaHCO3分解产生的H2O的质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质量,从而求出NaCl的质量;故应在实验前想法赶出装置中的空气,关键操作应是赶B中的空气,所以关闭b,打开a就成为操作的关键,缓缓通入则是为了赶出效果更好;E中碱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g)、CO2进入装置D影响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