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_第1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_第2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_第3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_第4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X1330031

归属学科

英文名称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森林经理学科

(系、部)

学分1.5学时24学时开课学期6

预修课程测量学,地图学

面向专业生态学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空间数据分析原理

及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并能够熟练使用一种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采集、编辑、处理、

存储空间数据及空间数据的分析及制图工作,为今后在生态、资源、环境管理

与决策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奠定理

论与技术基础。

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

类别教学内容与章节学时数

第1章概论2

第2章空间数据模型与结构4

理论教学

第3章空间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4

第4章空间数据处理2

部分

第5章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10

第6章地理信息可视化2

合计24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1章概论

(一)主要内容

1.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

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透视

(二)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实物演示与讲解,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并完成作业。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及功能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第2章空间数据模型与结构

(-)主要内容

1.空间实体及其抽象特征

2.空间数据类型及空间关系

3.矢量数据结构

4.栅格数据结构

5.矢、栅一体化数据结构

6.TIN数据结构

7.三维数据结构

(­)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演示与讲解,结合实例与软件操作演示。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实体的抽象、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TIN

数据结构

难点: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TIN数据结构

第3章空间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

(一)主要内容

1.地球空间参考坐标

2.空间数据投影

3.数据库设计

4.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5.空间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

(-)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演示与讲解,课堂提问与解答,,学生自主设计数据库。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地球空间坐标与地图投影、数据库设计、数据采集与录入。

难点:空间坐标投影、数据库设计

第4章空间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1.空间数据坐标转换

2.空间数据结构转换

3.空间数据压缩

4.空间数据内插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演示与讲解,实例讲解与演示,并布置相关内容作业。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入库,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

难点: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空间数据内插

第5章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

(―)主要内容

1.空间数据的查询

2.空间数据统计分析

3.空间数据的叠加分析

4.数字高程模型分析

5.空间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6.空间距离量算

(-)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演示与讲解,实例讲解与演示,并布置相关内容作业。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数据的查询方法,栅格与矢量数据的基本空间分析方法

难点:空间数据的基本空间分析方法

第6章地理信息可视化

(一)主要内容

1.地理信息可视化概述

2.GIS制图

3.GIS数据三维显示

(-)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多媒体演示与讲解,实例讲解与演示,并布置相关内容作业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地理信息可视化的的概念及其形式、GIS制图方法

难点:GIS制图

五、主要教材及参考用书

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标准书

号:9787040207521

教学参考书:

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标准书号:9787040228779

2.《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汤国安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标

准书号:9787030278180

3.《精通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池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标准书号:9787302243663

4.《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5版)》,(美)张康聪著,陈健飞、张筱林

译,科学出版社,2010年,标准书号:9787030280152

5.《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训》(第2版),(美)肯尼辿著,清

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标准书号:9787302252856

6.《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郭伦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年,标准书号:9787121118852

7.《ArcGIS10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一从初学到精通》,牟乃夏等主编,2012

年,标准书号:9787503025020

8.《基于Matlab的地理数据分析》,陈彦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标准书号:9787040341720

9.《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五版),(美)普赖斯著,李玉龙等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标准书号:9787121158582

10.《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程昌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标

准书号:9787030321770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为生态学专业的限选课程,采用期平时成绩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

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平时作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计分方法如下即:

学生该门课程最后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总和/作业次数。

计量地理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计量地理学课程代码B1303015

归属学科

英文名称Quantitativegeography森林经理

(系、部)

学分2学时44学时,其中实践12学时开课学期5

预修课程线性代多3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面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科学核心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计量

地理学的发展现状,诸多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学模型的的作用与功

能,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能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

类别教学内容与章节学时数

1.第一章绪论4

2.第二章线性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1

理论教学3.第三章非线性回归模型4

4.第四章空间插值方法6

部分5.第五章线性规划6

6.第六章决策论4

7.第七章图论,最短距离4

合计-10

1.实验名称洛伦茨曲线2

实验教学

2.实验名称线性回归2

3.实验名称空间插值,包括克里金插值与趋势面插值4

部分

4.实验名称线性规划4

合计12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3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

4计量地理学的应用

重点: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和计量地理学的应用。

难点: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与认识

2.第二章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

1相关分析

2回归分析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PPT课件,课程实验,课后练习

重点:回归模型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的显著性检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

建立方法。

难点: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

课后练习:教材中表3.1.2中,将降水量(P)看做因变量,将纬度(Y)看做自

变量,试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近似的描述它们之

间的数量关系。

3.第三章非线性回归模型

1概述

2非线性模型线性化的含义,变量替换

3模型构建

4变量恢复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PPT课件

重点:)非线性模型线性化

难点:变量替换

作业:根据某地区1971-2000年的人口数据(数据表略),试用SPSS软件对该

地区的人口变化进行曲线拟合,并对今后10年的人口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4.第四章空间插值

1趋势分析的基本原理

2趋势面模型的适度检验

3掌握变异函数的计算方法,克里金插值预测的计算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PPT课件,课后练习

重点:趋势面分析的基本原理

难点:趋势面模型的适度检验一维、二维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克

里金插值预测未采样点属性值的计算方法。一维、二维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计

算方法以及克里金插值预测未采样点属性值的计算方法。

5.第五章线性规划

1模型构建

2单纯型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PPT课件,课程实验

重点:单纯型法

作业:

某炼油厂炼油需要三种类型的原油,即C“G和C3型。G型原油成本为0.40元/

加仑,每天从市场最多可获得10000加仑;G型原油成本为0.20元/加仑,每天

从市场最多可获得12000加仑;C3型原油成本为0.10元/加仑,每天从市场最多

可获得15000加仑。炼油厂将上述三种类型的原油加工成汽油,生产的汽油有三

种类型:常规汽油、附加油和高级汽油。三种类型汽油的市场最大需求量分别为,

常规汽油9000加仑/天,附加油8000加仑/天,高级汽油7000加仑/天。炼油厂

卖给销售商的汽油价格为,常规汽油0.70元/加仑,附加油0.80元/加仑,高

级汽油0.90元/加仑。假定,1加仑G型原油能生产0.2加仑的常规汽油,0.3

加仑的附加油和0.5加仑的高级汽油;1加仑G型原油能生产0.5加仑的常规汽

油,0.3加仑的附加油和0.2加仑的高级汽油;1加仑C3型原油能生产0.7加仑

的常规汽油,0.3加仑的附加油,不能生产高级汽油。

试求:炼油厂需要分别购买G、C?和C,各多少加仑时才能使其每天的利润达到最

大?

第六章决策论

1随机性决策问题

2风险型决策方法

2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PPT课件

重点与难点:随机性决策问题,风险型决策方法,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第七章地理网络分析

1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

2最短路径计算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PPT课件,

重点与难点: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二)实验教学内容

1.实验名称洛伦茨曲线:绘制洛伦茨曲线用excel做

2.实验名称线性回归: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用matlab做

3.实验名称空间插值:包括克里金插值与趋势面插值,用arcgis做

4.实验名称线性规划: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并有matlab做实际问题

五、主要教材及参考用书

教材: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取平时实验作业及闭卷考试二种方式结合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由出勤、平时实验作业等部

分组成,占总成绩40%。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代码B1303011

PrincipleofGeographicInformation归属学科

英文名称森林经理学

System(系、部)

68学时,其中实践36学

学分3.5学时开课学期3

预修课程测量学、地图学

面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全书共十七章,包括绪论、坐标

系统、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GIS数据获取、几何变换、空间数据编辑、

属性数据编辑、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数据探查、矢量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

地形制图与分析、视域和流域、空间插值、路径分析和网络应用、GIS模型与建

模。该课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

念、GIS的数据结构、GIS数据输入存储编辑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GIS产品

等知识点;懂得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

类别教学内容与章节学时数

1.第一章绪论2

2.第二章坐标系统2

3.第三章矢量数据模型2

4.第四章栅格数据模型2

理论教学5.第五章GIS数据获取2

6.第六章几何变换2

部分7.第七章空间数据编辑2

8.第八章属性数据编辑2

9.第九章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2

10.第十章数据探查2

11.第十一章矢量数据分析2

12.第十二章栅格数据分析2

13.第十三章地形制图与分析2

14.第十四章视域和流域2

15.第十五章空间插值2

16.第十六章GIS模型与建模2

合计32

1.实验名称:GIS软件认识与坐标系统4

2.实验名称:矢量数据模型与栅格数据模型4

3.实验名称:GIS数据获取与几何变换4

实验教学4.实验名称:空间数据编辑与属性数据编辑4

5.实验名称: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与数据探查4

部分6.实验名称: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4

7.实验名称:地形制图与分析与视域流域分析4

8.实验名称:空间插值4

9.实验名称:GIS建模4

合计36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介绍了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

的基本组成、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要求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特

点及发展概况。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

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特点及发展概况。

2.第二章坐标系统

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必要基础:坐标系统。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坐标系统,

如横轴墨卡托投影,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国家平面坐标系统等。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掌握常用的坐标系统。高斯-克吕格坐标系、横轴墨卡托投影,兰

伯特等角圆锥投影、国家平面坐标系统。

3.第三章矢量数据模型

介绍了矢量数据模型、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并阐述了拓

扑和复合要素的表达。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关系数据模型——Coverage和

Shapefile,掌握基于对象数据模型Geodatabase、拓扑规则和Geodatabase的

优势。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矢量数据模型、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并阐述了

拓扑和复合要素的表达。地理关系数据模型Coverage和Shapefile,掌握基

于对象数据模型Geodatabase、拓扑规则和Geodatabase0

4.第四章栅格数据模型

介绍了栅格数据模型,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结构、数据压

缩和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的转换。要求学生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要素,三种不同

类型栅格数据以及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数据转换与综合。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不同类型的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结构、数据压缩和栅格与矢量数据

之间的转换;三种不同类型栅格数据以及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数据转换与

综合。

5.第五章GIS数据获取

介绍了在线数字化数据、元数据、数据转化以及从卫星影像、野外考察数据

和纸质地图创建新的数据。要求学生了解互联网上现有的GIS数据和数据转化方

法,了解由不同数据源和采用不同方法来创建新的GIS数据。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数字化数据、元数据、数据转化。由不同数据源和采用不同方法来

创建新的GIS数据。

6.第六章儿何变换

介绍了新建数字化地图和卫星影像的儿何转换,以及对转换结果的解释。要

求学生掌握几种几何变换的方法,特别是仿射变换。了解遥感数据变换后如何进

行像元重采样。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数字化地图和卫星影像的儿何转换。仿射变换、像元重采样。

7.第七章空间数据编辑

介绍了空间数据编辑的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边界匹配、线条简化和线条平

滑等问题。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检测单一要素和图层之间的

拓扑错误。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边界匹配、线条简化和线条平滑。检测单一

要素和图层之间的拓扑错误。

8.第八章属性数据编辑

介绍了属性数据的输入和管理,包括关系数据库模型及其设计、关系数据库

实例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要求学生掌握关系模型、数据规范化、数据关系

类型,掌握字段处理和从现有属性生成新的属性数据。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属性数据的输入和管理,包括关系数据库模型及其设计、关系数据

库实例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和处理。关系模型、数据规范化、数据关系类型,掌握

字段处理和从现有属性生成新的属性数据。

9.第九章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

介绍了数据显示和制图问题,以制图符号的基本操作开始,讨论地图类型、

文本以及文本放置的位置、地图设计和地图生产。要求学生了解地图的符号化,

划分定量地图的不同类型,以及地图生产的相关问题。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数据显示和制图问题。地图的符号化,划分定量地图的不同类型,

地图生产的相关问题。

10.第十章数据探查

介绍了数据探查的几个主题,包括探查性数据分析、基于地图的数据操作、

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查询和栅格数据查询。要求学生了解数据探查的基本要

素,矢量数据探查和属性数据查询。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探查性数据分析、基于地图的数据操作、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

查询和栅格数据查询。数据探查的基本要素,矢量数据探查和属性数据查询。

11.第十一章矢量数据分析

介绍了基于矢量的工具:缓冲区建立、地图叠置、距离量算、模式分析统计

和地图操作与使用。要求学生掌握地图叠置的类型和应用,掌握点与点和点与线

之间距离测量的工具和要素操作工具。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地图叠置的类型和应用,掌握点与点和点与线之间距离测量的工具

和要素操作工具。缓冲区建立、地图叠置、距离量算、模式分析统计和地图操作

与使用。

12.第十二章栅格数据分析

介绍了分析栅格数据的局域、领域、分区、整体和其他的栅格数据操作,并

对比了基于矢量和栅格的数据分析。要求学生了解栅格数据分析的环境,掌握栅

格数据分析中的四种常见类型。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栅格数据分析的环境,掌握栅格数据分析中的四种常见类型。栅格

数据的局域、领域、分区、整体和其他的栅格数据操作,并对比了基于矢量和栅

格的数据分析。

13.第十三章地形制图与分析

介绍了地形制图与分析。地形制图包括绘制等高线、绘制剖面、地貌晕眩、

分层设色等,地形分析包括坡度、坡向和表面曲率的分析计算。要求学生了解地

形制图的不同方法,利用DEM和TIN进行地形制图与分析。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制等高线、绘制剖而、地貌晕眩、分层设色等,地形分析包括坡度、

坡向和表面曲率的分析计算。利用DEM和TIN进行地形制图与分析。

14.第十四章视域和流域

介绍了视域分析、流域分析及其应用,并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可选项和参数。

要求学生掌握视域分析及其参数和应用,掌握流域分析及其分析步骤。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视域分析、流域分析及其应用。视域分析及其参数和应用,掌握流

域分析及其分析步骤。

15.第十五章空间插值

介绍了空间插值的整体元素、整体和局部方法、克里金法和交叉验证法。并

说明了其是如何运作的。要求学生掌握空间插值的元素,几种基本的空间插值方

法。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空间插值的元素,儿种基本的空间插值方法。空间插值的整体元素、

整体和局部方法、克里金法和交叉验证法。

16.第十七章GIS模型与建模

介绍了GIS模型与建模,介绍了模型的分类、建模过程以及在建模过程中GIS

所起的作用,描述了建立二值、指数、回归和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

握GIS建模的基本元素,掌握二值模型和指数模型,掌握回归模型中的线性回归

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主要教学方法:版书和现场展示、讨论、问答

重点与难点:模型的分类、建模过程以及在建模过程中GIS所起的作用,描述了

建立二值、指数、回归和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二值模型和指数模型,掌握回归

模型中的线性回归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

(二)实验教学内容

1.实验一:GIS软件认识与坐标系统

(1)学习ARCGIS软件的初步使用,可以正确的打开栅格和矢量数据;

(2)学习坐标系的投影与处理。

2.实验二:矢量数据模型与栅格数据模型

(1)实验并学习矢量数据模型、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

(2)掌握地理关系数据模型——Coverage和Shapefile,掌握基于对象数据

模型Geodatabase、拓扑规则。

(3)实验并学习栅格数据,要求学生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要素,三种不同类

型栅格数据以及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数据转换与综合。

3.实验三:GIS数据获取与几何变换

(1)实验并学习由不同数据源和采用不同方法来创建新的GIS数据和数据转

化方法。

(2)实验并学习新建数字化地图和卫星影像的几何转换,以及对转换结果的

解释。

4.实验四:空间数据编辑与属性数据编辑

(1)实验并学习空间数据编辑的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边界匹配、线条简化

和线条平滑。

(2)学习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检测单一要素和图层之间的拓扑错误。

(3)实验并学习属性数据的输入和管理,包括关系数据库模型及其设计、关

系数据库实例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和处理。

5.实验五: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与数据探查

(1)实验并学习数据显示和制图问题,以制图符号的基本操作,学习地图的

符号化,划分定量地图的不同类型,以及地图生产的相关问题;

(2)实验并学习数据探查问题,包括探查性数据分析、基于地图的数据操作、

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查询和栅格数据查询。

6.实验六: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

(1)实验并学习基于矢量的工具:缓冲区建立、地图叠置、距离量算、模

式分析统计和地图操作与使用。

(2)实验并学习分析栅格数据的局域、领域、分区、整体和其他的栅格数据

操作,并对比了基于矢量和栅格的数据分析。

7.实验七:地形制图与分析与视域流域分析

(1)实验并学习地形制图与分析。包括绘制等高线、绘制剖面、地貌晕眩、

分层设色等,地形分析包括坡度、坡向和表面曲率的分析计算。

(2)实验并学习视域分析、流域分析及其应用,并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可选项

和参数。

8.实验八:空间插值

(1)实验并学习空间插值的整体元素、整体和局部方法、克里金法和交叉验

证法;

(2)掌握空间插值的元素,几种基本的空间插值方法。

9.实验八:GIS建模

(1)实验并学习GIS模型与建模,实验并学习模型的分类、建模过程以及在

建模过程中GIS所起的作用。

(2)掌握GIS建模的基本元素,掌握二值模型和指数模型,掌握回归模型中

的线性回归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五、主要教材及参考用书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张康聪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标准书号:

7121235773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取平时实验作业及闭卷考试二种方式结合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由出勤、平时实验作业等部

分组成,占总成绩40%。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ComputerAidedDesign

课程编码:18041016开课学期:5

学时数、学分数:2.5

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天目城规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建筑制图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天目城规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

际紧密结合的课程,为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二维绘画、二维编辑,学会

制作建筑图、规划图和渲染简单效果图,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

水平。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AutoCAD2005概述,参考学时3

1.1AutoCAD2005功能概述,理解autocad2005主要特点、新增功能。

1.2认识AutoCAD2005的工作界面,了解autocad2005的工作界面。

1.3设置AutoCAD2005的绘图环境,了解autocad2005绘图环境。

1.4AutoCAD基本操作,掌握autocad2005的图形创建、文件的打开与维护、文件的保

存、单位和角度等的设置、线型的设置、图层的建立与管理。

1.5用户坐标,了解autocad2005的坐标系

第二章绘制二维图形,参考学时18

2.1基本绘图命令,掌握点的绘制、直线的绘制、多段线的绘制、圆的绘制、圆弧的绘

制、椭圆和椭圆弧的绘制、矩形的绘制、多线的绘制、规则多边形的绘制、圆环的绘制、样

条曲线的绘制、修订云线。

2.2辅助绘图命令,掌握删除、移动、复制、镜像、偏移、阵列、旋转、修改等辅助绘

图命令

2.3辅助命令,掌握autocad2005辅助命令。

2.4查询命令,掌握autocad2005辅助命令

2.5文本输入与标注,掌握文字输入和尺寸标注命令

第三章图纸设置、管理与输出,参考学时3

4.1图纸空间与布局,理解图纸空间和布局。

4.2图纸集管理,了解图纸集管理。

4.3设计中心,掌握设计中心。

4.4打印和发布,了解打印和发布。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主要山autocad概述、二维绘图命令和图纸设置、管理与输出三大部分组成,重点

内容是二维绘图命令。三维绘图和平面渲染可依据实际情况作为本课程的选修内容。

第一章AutoCAI)2005概述的重点和难点

单位和角度等的设置、线型的设置、图层的建立与管理。

第二章绘制二维图形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节所有内容

四、实践教学环节

上机实验,具体内容参照实验教学大纲

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上机考试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AutoCAD2005中文版城市规划与设计,周学红,聂康才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年7月第一版

教学参考书:autocad2005中文版建筑制图基础教程,徐敬谦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课程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学时备注

第一章AutoCAD2005概述3

第二章绘制二维图形2.1基本绘图命令5

2.2辅助绘图命令5

2.3辅助命令、2.4查询命令、2.5文本输入与标注5

第三章图纸设置、管理与输出3

第四章例题演示3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辅助设计开课学期:5

课程名称(英文):ComputerAidedDesign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天

目城规

课程编号:0107310实验室名称:

(承担实验任务的实验室)

实验学时:32(不同实验学时分别标出)撰写人:

实验学分:1(不同实验学分分别标出)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实验课程。AUTOCAD软件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

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通过学习本课程,熟练掌握AUTOCAD掌握它的应用技巧和制作

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目的

本课程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解AutoCAD的操作步骤与方法以后,

必须及时通过上机实训加以训练与巩固和提高,力求掌握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熟练绘制建

筑图,规划图等。

三、实验基本要求

能熟练掌握autocad基本命令的操作与使用;能综合运用autocad软件功能,完成图

纸绘制;每位学生上机操作不得少于32学时,主要完成教材中的操作命令和例题,达到熟

悉各操作命令,掌握作图步骤的目的;没有按时完成实验内容的无平时成绩(30%)。

四、实验报告

按实验任务要求完成各操作命令和例题,要求命令熟练,上机操作快速准确,按时提

交完成的例题。

五、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1、autocad命令操作情况,40%

2、例题完成情况,60%

六、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配置

autocad软件、电脑

七、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1、《AutoCAD2005中文版城市规划与设计》,周学红,聂康才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年7月第一版

2、《autocad2005中文版建筑制图基础教程》,徐敬谦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1月第一版

八、实验项目设置与要求

实验每组验实验必做

所在实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

验分室

时数人数类类别选做

Autocad2005新增功能、图层专业

1Autocad2005概述21证必做

等的练习基础

点、直线、多段线、圆、圆专业

2基本绘图命令操作41证必做

弧等的绘制基础

删除、移动、复制、镜像、专业

3辅助绘图命令操作4证必做

偏移等辅助绘图命令基础

辅助命令、查询命令、文验

专业

1其它命令操作本输入与标注操作、图纸设41证必做

基础

置、管理与输出等命令性

城市总体规划图、小区规划综

专业

5综合练习设计工程图、多层单元住宅图181合必做

基础

等的绘制练习性

遥感图像处理(A)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遥感图像处理(A)课程代码B1303029

归属学科

英文名称RemoteSensingimageProcessing森林经理

(系、部)

2学时,其中实践48学

学分4学时开课学期5

预修课程遥感导论、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相关基础课程

面向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遥感图像处理》课是地信信息系统专业后续专业特色课程之一。需要学生

更加深入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原理、方法及初步程序设计。

图像处理的方法很多,而且新的方法、技术不断出现。本课程基本内容包括:

遥感图像转换;数字图像校正(辐射校正、儿何校正);数字图像增强(对比

度增强、空间滤波、色彩变换、图像运算和多光谱变换);多源信息复合(遥感

信息复合、遥感与非遥感信息复合);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处理分析等。

另外,向学生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

学探索。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实习,使学生学会遥感数据图像处理基本理论、

方法,掌握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具体问题数据分析、处理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

类别教学内容与章节学时数

1.第一章概论2

2.第二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获取和存储

3.第三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

理论教学

4.第四章图像显示和拉仰

部分5.第五章图像校正

6.第六章图像变换

7.第七章图像滤波

8.第八章遥感图像分类

9.第九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简介及程序设计初步

合计32

1.图像基本操作及图像合成

2.辐射校正

实验教学

3.几何处理

.图像变换

部分4

5.图像滤波

6.图像分类

合计24

实习教学遥感分类及外业精度验证24

部分

合计80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内容

1.第一章概论

(1)遥感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

(2)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3)数据处理的应用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

重点与难点:遥感数字图像的概念。

2.第二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获取和存储

(1)图像的获取和数字化

(2)遥感平台及其传感器特征

(3)遥感图像类型

(4)图像的级别和数据格式

(5)图像的分辨率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课堂练习结合

重点与难点:图像格式,图像采样和量化,图像分辨率。

3.第三章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统计描述

(1)遥感图像模型

(2)遥感图像的数字表示

(3)单波段遥感图像的统计特征

(4)多波段遥感图像的统计特征

(5)窗口、邻域和卷积

(6)纹理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课堂练习结合

重点与难点:遥感图像模型、卷积和纹理。

4.第四章图像显示和拉伸

(1)数字图像的显示

(2)图像的彩色合成

(3)图像拉仰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课堂练习结合

重点难点:图像显示和变换的方法。

5.第五章图像校正

(1)辐射传输

(2)辐射误差

(3)辐射校正

(4)大气校正

(5)儿何精纠正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

重点难点: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

6.第六章图像变换

(1)概述

(2)傅里叶变换

(3)主成份变换

(4)缨帽变换

(5)代数变换

(6)彩色变换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

重点难点: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的应用,缨帽变换的基本原理。

7.第七章图像滤波

(1)概述

(2)图像平滑

(3)图像锐化

(4)频率域滤波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课堂练习结合

重点难点:掌握空间域图像滤波方法的应用。

8.第八章遥感图像分类

(1)概述

(2)工作流程

(3)非监督分类

(4)监督分类

(5)其他分类方法

(6)分类后处理

(7)分类精度分析

(8)分类专题制图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课堂练习结合

重点难点:监督分类中训练区的选择和分类的后处理。

9.第九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简介及程序设计初步

(1)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概述

(2)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主要功能简介

(3)IDL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初步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课堂练习结合

重点难点:IDL语法及程序设计。

(-)实验教学内容

1.实验一:图像基本操作及图像合成

(1)ENVI软件界面基本功能介绍

(2)多种图像格式数据的打开、存储

(3)遥感图像的彩色合成显示

2.实验二:辐射校正

(1)Landsat数据的辐射定标

(2)FLAASH大气校正

(3)暗像元法大气校正

3.实验三:几何处理

(1)图像规则、不规则裁剪

(2)图像拼接

(3)图像几何精校正

4.实验四:图像变换

(1)快速傅里叶变换

(2)主成分变换

(3)缨帽变换

(4)波段运算

5.实验五:图像滤波

(1)空间域滤波

(2)频率域滤波

6.实验六:图像分类

(1)非监督分类

(2)监督分类

(3)精度验证

五、主要教材及参考用书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韦玉春,汤国安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年,标准书号:9787030201300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

9787030126313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标准

书号:9787030369086

《IntroductoryDigitalImageProcessing-aremotesensing

perspective》,JohnR.Jensen著,陈晓玲等中文导读,科学出版社,2007年,

标准书号:9787030188199

六、考核与评价

以笔试为主,结合平时练习、作业和实验等环节综合考核。

笔试成绩占总成绩55%o

实验、实习、综合练习、课堂提问和作业占总成绩45虬

环境工程制图与CAD(B)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制图与CAD(B)课程代码R1550007

归属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EngineeringDrawing&CAD(B)

(系、部)

学分2.5学时|48学时,其中实践24学时开课学期3

预修课程计算机与信息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

面向专业环境科学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工程图样不仅是工程界的重要技术语

言,也是工程信息的有效载体。工程制图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当前发展

的方向。计算机绘图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基础之一,设计人员同过创意

构思设计出新产品、新工程,需形成加工图或工程图才能付诸生产和施工。因此,

计算机绘图是工程师和设计师从事CAD工作的必备技能,也是环境类学生在实际

工作中必备的技术之一。CAD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开

发能力、增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以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

为核心,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能力,使其具备工程师所应有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