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其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万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与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闹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个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个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返璞归真,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牟钟鉴、胡孕琛、王葆玹《道家与儒家、道教之异同》)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时期,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真正发扬光大。(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材料三: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道成为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为双方主张截然不同,既对立又互补。B.法、阴阳、名三家灭绝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的思想。C.“国学”并不只是指儒家学说。儒道互补,佛教加入,鼎足而立,才能真正筑牢“国学”的根基。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讲究“内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顺任自然之性”,二者人生态度不一样。B.在生命与理想不可兼得之时,儒家的杀身成仁之举,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C.儒家的代表为志士仁人,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代表则是清修隐者,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D.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从被孤立到逐渐与儒、道融合的漫长时间。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3分)()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兵贵胜,不贵久。4.请概括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5.为何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两家独存?请结合材料,阐述其原因。(4分)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围绕文明起源研究,国内还是最倚重考古学和历史学,前者尤甚,其余学科则介入不足。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相对文字出现的3000余年小传统,涵盖文明起源期在内的史前文化构成更深远悠久的文化大传统,中国性的所有特征在大传统中都能找到萌芽和发展线索。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曾系统分析了中国文字以及思维的特色,以对应西方的神学体系。他认为具有占卜功能和神权意义的甲骨文,是中华史前物象观念和文化信仰顺势发展的结果。庞朴先生曾指出,中国人思维结构与汉字的使用有深层结构上的一致性。诸如“立象尽意”“铸鼎象物”“文以载道”等观念都是中华文明取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其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对现代性文明有巨大的启示意义。换言之,滋生中国文字出现的深厚史前传统及其文字背后的信仰、礼制和观念特性造就了持续、统一的中华文化。“中国文明表现为最浓厚的‘信仰—仪式’统一体和稳定共同体特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杜维明《试论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连续性。而西方文明的发生是突破性的。因此照搬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徐苹芳、张光直《中国文明的形成》)针对中国性之争,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虽然奠定和夯实了研究基础,但是,当下盛行的考古学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不足以完全回答信仰与观念问题,不足以挖掘中华文明延续性和大一统特征之全然面貌。从学术范式和人文理论构建来看,在现当代学界,最常见的中华思想史研究惯于套用西学古典进化论的“神话→历史”“信仰→理性”“宗教→理性化”“神圣→世俗”的演进过程,用现代性工具理性观来规避中国王制中的“神—人”关系和礼乐文化渊源。这类由西学而来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式,解释不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独特性。其实,已经有考古学者谈到应结合神话学、文献学构建探源新理论:“‘如何重建古史传说的历史’——这应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在方式与目标方面区别于西方而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重要内涵之一。”(朱乃诚)“以前的考古学界一直不重视意识形态,认为这是考古学研究力不能及的……人类社会借助意识形态确立关于自然和超自然世界的信仰体系。通过意识形态,形成了关于宇宙的秩序,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观念,确立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周围万事万物的关系。”(罗伯特·沙雷尔)这些论述都突显出考古学结合人文研究势在必行。(摘编自谭佳《从人文学科深耕文明探源的中国性问题》)材料二:研究发现,良渚、陶寺、石峁等具备原始国家形态的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农业、科学技术显著发展,出现了复杂的社会分工;二是阶级分化,表现为出现了贵族专有的宫殿区和墓地,同时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为贵族所控制,社会等级制度已经形成;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社会存在着具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即王权,以及由其建立和掌控的区域性政体。这是基于中国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也是对长期缺少中国历史内容的人类早期文明理论的重要补充。这几条标准没有强调国外主要是在西亚、埃及文明资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冶金术和文字这两项内容,表明中国史前文明既有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特殊性的一面。总体而言,经过近40年的探索,学术界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阶段性发展、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最早的国家特征等问题上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这些成果中,描述性内容多于理论的总结和升华,要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文明理论,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愈发意识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不仅是一个长达近2000年的历史过程,还是一个分布在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巨大丛体,体量为同时期世界古代文明之最,学术界早就形象地称之为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同时,这个丛体内部的各地方社会也分别有自己的文明化演进方式和特点。近年来,分别就这些地方文明的演进过程、原因机制、方式道路等开展研究,正成为学术热点。这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它们怎样在彼此的取长补短、交流互鉴、融会贯通中逐步扩大发展一体化趋势,凝聚形成中华文明的特色特点,最终形成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结果。(摘编自赵辉《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文字出现的3000余年小传统,对中国性之争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回答。B.中国性的所有特征在史前文化构成的大传统中都能找到萌芽和发展线索,彰显对文化大传统进行研究的必要性。C.中国人的思维结构与汉字的使用有深层结构的一致性,使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对现代性文明有巨大的启示意义。D.我国对良渚、陶寺、石峁等文化的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尚不完整,缺少冶金术和文字这两项内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考古学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还不能挖掘中华文明延续性和大一统特征的全貌。B.古史传说等意识形态属于神话学、文献学研究范畴,是研究史前文明的出发点。C.目前人类早期文明的相关理论尚不够完整,需要得到各国历史内容的重要补充。D.分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巨大丛体,是世界古代文明之最。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判定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准的一项是(3分)A.距今五千多年前,中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区域中心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都邑。B.商代文字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C.夏王朝形成了择中建都、择中立宫、中轴线理念、青铜礼器和玉礼器等一整套的礼仪制度。D.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展示了一个存在明显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区域性的早期国家形态。4.西方一些观点为什么不能照搬到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5.两则材料均涉及当今史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问题,内容的侧重点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作答。(4分)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瘩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遇到重大疫病事件时,能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办法。”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中国疫情防控救治,应用中医药及中西药结合防控救治效果显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介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形成“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模式。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成绩,“场场不落”。2022年以来,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本人自愿情况下,大部分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与此同时,中国及时、主动向世界分享中医药防疫经验、诊疗方案和药品,积极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效果组织专家评估会,提出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张伯礼表示,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疫情对中医药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契机,我们要乘势而上,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在张伯礼看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不仅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亮点,也为今后提供了好的模式。此外,专家们总结新冠肺炎病例的特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快速筛选包括“三药三方”在内的一批方药,供给临床使用,使中医药对疫病理论的认识有所提升。(摘编自王美华《提质增效,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材料二:文化自信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向心力和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几千年的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升华并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展现出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几千年的防病治病实践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扬与传播。如“仁者寿”的道德健康理念、“医乃仁术”的医德观、“大医精诚”的职业追求、动态平衡的健康维护、“治未病”的早期干预理念、扶正祛邪治疗法则等,不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接受,而且对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而西学东进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使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受到严重创伤。中医药学以包容的胸怀,通过中西汇通、中西医结合吸取西医学先进理念,不但没有被淹没,而且其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源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系统观察与临床经验总结升华形成的中医药学,对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知理论独树一帜,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如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黄连素(小檗碱)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确切疗效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病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与突发性疾病中的作用与丰富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等,彰显中医药知识原创优势。不仅如此,“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调节的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等疗效确切、优势凸显,在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华文明宝库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要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在维护民众健康、防病治病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并走向世界,在服务人类健康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形成文化认同与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摘编自曹洪欣《发展中医药需坚持文化自信》)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以其独有的医疗模式,取得显著成绩。B.中国向许多国家和地区分享新冠疫情诊疗方案,提供中医药产品,帮助指导抗疫,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予以肯定。C.几千年以来,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D.中医药学源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系统观察与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均涉及中医药发展问题,前者侧重讲抓住机遇,后者侧重讲增强自信。B.青蒿素曾挽救过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说明中医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C.由黄连素的确切疗效,可知中医药对人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论独具特色。D.“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坚持文化自信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医药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B.中医药学不仅弘扬与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也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C.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中医药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D.中医药学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4.中医药学的治病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推崇和关注,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5.某报社就如何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如果写一篇文章投稿,请结合材料列出文章的要点。(4分)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外国人名的翻译,在各种语言中,都以尽可能复刻原音为原则。但由于汉字的字音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对某个人名的汉字“复刻”,会使用不同的汉字。这样一来,同一个外国人,在理论上就可能有不同的汉字译名,显得很“任意”。例如“雨果”又译作“嚣俄(与粤语音近)”,“基辛格”又译作“季辛吉(台湾仍用)”,“肯尼迪”又译作“甘乃迪(台湾仍用)”。中文用自己独有的智慧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赋予既有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以优先权。例如:NormanBethune,约定俗成的译法是“诺尔曼·白求恩”,后人再作记音更准确的译法“诺尔曼·贝修恩”就不可行,因为读者会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同样,LeightonStuart,旧译“司徒雷登”,这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译名,虽然它在记音上不太准确,但更准确的译法“莱登·斯图亚特”依然不可行。这样做事实上是依靠汉字的表意特征,把既有的汉字译名不加分析地视为一个表意的“构式”,以此作为译名的理据。有了这样的构式理据,汉字化了的译名就不再是任意的了。构式理据在汉语译名中普遍存在。一个国家的第一级行政区在中国叫“省”,美国叫“州”(state),英国叫“郡”(county)。美国的全称,中文叫“美利坚合众国”,英文是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直译应是“美利坚州联”或“美利坚联州”。美国各州,中文译名大都用“州”,如“加州”(即加利福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等。而Massachusetts这个州,中文译名也叫“马萨诸塞州”,字典上也是这样写的。可是,当碰到这个州的理工学院时,中文译名一概叫“麻省理工学院”。“州”变成“省”了。这样的“怪事”能够在汉语中堂而皇之出现,就是因为它们有汉字独有的构式理据。构式理据充分显示出表意字记音不同于拼音文字记音的特点——意合性。哪怕是在汉字重写外国人名的“莫名其妙”组合中,表意字的意合依然在隐隐约约中起着“构式”的作用,尽管在明面上看不出字与字有任何的“意合”。这样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根据上海话音译的英国诗人Shelley的名字“雪莱”,不能改为普通话更准确的译名“谢利”。这种意合人们说不出所以然,可能和“雪”更形象,“莱”是野菜,两个字的“意合”比“谢利”更雅有关,同时也因为它们是表意字的组合,在长期使用中很自然形成了构式理据。从表面上看港台翻译的外国人名更注重汉字的理据,而大陆翻译的外国人名更注重汉字的去理据化,其实,无论是否在意理据,汉字的表意形式本身就在重塑外国人名的意涵。只要是汉字书写,中文就不会“透明”;只要使用汉字,就在使用汉字思维。(摘编自申小龙《外国人名汉字重写中的文化动机》)材料二:在音义兼顾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译名不分男女。包括印欧语言在内的许多外语都有性这一语法范畴,名词区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一般要区分男名和女名,否则日后人们在用第三人称代名词指称这个孩子时,会不知该用阳性的he/him/his还是阴性的she/her/hers。性在汉语里不是一个显性语法范畴(他和她仅是文字上的区别,不是语言上的区别),因此从语法的角度看,汉语人名无需区分男女。在实际生活中,汉语人名也经常不分男女。过去外国人名的汉译也不太注意男女之别,现在注意到这个问题。《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说:“本手册收集的女子教名在汉译时,尽量选用具有女名特征的汉字”,不过在这方面仍大有改进余地。同样,在翻译外国男子的名时,也应尽量避免选用具有女名特征的汉字,例如我们从来不用“姆”来给自己的男孩子起名,在有“木、牧、慕、穆”等多个中性同音字可以选用的情况下,不一定要用“姆”字来转写外国男子的名。在外国人名的汉译中,人们一般遵循“译名用字忌含褒贬”的规则。当年担任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的MatthewRidgway,其中文译名原本是李奇威,我方为了贬低他,将威改成了微。奇威明显有褒义,奇微却不一定是贬义;以微代威并没有达到贬低Ridgway的目的,至少人们之前并没有推断李奇微是个奇特微小的人。“译名用字忌含褒贬”这一规则本身也不是无懈可击。如果我们接受“名从主人”是外国人名汉译的第一或根本原则,那么译名真正忌讳的应该只是明显带有贬义的字,而不是带有褒义的词,因为没有哪位名字的主人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寓意好一些。因此我们在转写外国人名时,应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尽量不用我们自己起名时不愿意用的字。(摘编自谭译《外国人名汉译有讲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汉字的字音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同一个外国人,就有不同的汉字译名。B.中文赋予既有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以优先权,如KarlMarx,约定俗成的译法是“卡尔·马克思”。C.构式理据充分显示出表意字记音意合性特点。“意合”在重写外国人名时构式作用明显。D.港台翻译的外国人都注重汉字的理据,而大陆翻译的外国人名都注重汉字的去理据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使用汉字,就在使用汉字思维,如我们将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Tito译为“铁托”而非“蒂托”。B.加拿大籍学者、相声演员马克·亨利·罗斯韦尔(MarkHenryRowswell)在华使用的汉名“路士伟”或“大山”具有男性特征。C.爱尔兰著名神秘主义诗人Yeats的名字“叶芝”,难以改为普通话更准确的译名“耶茨”,或许和“叶”“芝”两个字的意合更雅有关。D.美国城市旧金山有两种音译——“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圣弗朗西斯科”比“三藩市”带有更强烈的意合性。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3分)A.英国第54任首相特雷莎·玛丽·梅(TheresaMaryMay)在香港被译为“文翠珊”。B.周恩来总理亲自整理改革了几个常用旧译,如把“怯尼亚”改为“肯尼亚”,把“莫三鼻给”改为“莫桑比克”。C.英语人名Russell,作篮球运动员名字时译为“拉塞尔”,作为哲学家,选字用“罗素”。D.英语姓氏Monroe,作美国总统名字时译为“门罗”,作美国电影女明星名字时译为“梦露”。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美国历史学家、国际汉学泰斗、头号“中国通”JohnKingFairbank,音译名为“费尔班克”,又译为中文名“费正清”。请结合这个现象,根据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汉字构式理据”的理解。(4分)浙江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中,从环境差异的角度,解释了文明在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过程,而其中“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早期的关键。大规模种植,令支持社会发展的“粮食中心”得以诞生;而人类对某些特定味道的追求,最终产生“蝴蝶效应”,成为人类文明重大转折的起点。从“人猿相揖别”开始,植物的角色就已经举足轻重。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在《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中描述了红毛猩猩的习性,用以解释人类的祖先当年为什么选择直立行走:“更多时候,它们会用上肢抓住头顶的枝条,下肢在树干上,方便快速采摘那些‘手臂’可以触及的成熟果实。”部分人类祖先通过“解放双手”,发现了一个更高效率地获得食物能量的途径。猿猴类动物以素食为主,主要从树叶中吸取热量,可谓事倍功半。而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可以摘取果实,在其“菜谱”中增加能量更高的“菜式”。高能量食物让人类祖先既获得更多支持大脑发育的营养,从而提升种群的智力,驱动其日后进化成人类,同时又减少摄入食物的时长,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繁衍、养育后代、抢夺地盘等,提升种群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竞争优势。除了带来高能量食物的种种好处外,直立行走还促成了人类祖先掌握更多的衍生技能。尤其重要的是奔跑和投掷,这些技能使人类祖先找到了狩猎动物的方式,增加了食物源和营养源。狩猎动物又成为驯化动物的前提,为人类实现大规模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上述一切影响人类种群命运的变化,只不过起源于“摘果实”这个如今看来轻而易举的动作。继直立行走和狩猎之后,人类收集食物的方式日渐先进。他们学会了用火,通过加热食物来消灭食物中的细菌,降低进食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他们发展出农业,通过种植、养殖来实现稳定的粮食供应……于是,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在文明演进中,食用型植物的影响力也以不同形式发挥。新月沃地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因为公元前8500年这里就率先栽培“二粒小麦”。而欧美文明的霸主地位,则起源于贪图某些“味道”。胡椒是原产于亚洲的作物,曾经因为其美妙的异香令欧洲人痴迷。但作为“中间经销商”的阿拉伯人非常狡猾,不愿意告诉欧洲人香料的来源,以便长期赚取差价。为了寻找宝贵的神秘香味的来源,15世纪时,欧洲的船队出发了。1492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从而使西班牙人在美洲开辟了殖民地;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准确找到从欧洲通往印度洋的海上航线,从而来到胡椒的故乡——印度喀拉拉邦;还有英国、荷兰、比利时等继续纵横于各个大洋的船队,最终缔造了“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历史为大众所熟悉:欧洲人通过航海殖民掠夺资源、大规模积累资本;欧洲本土消费市场日渐繁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资本家更高效地占有剩余价值的需求,被各种技术创新满足;科技革命的成果开始涌现,最终全面推动欧美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这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而这一切,从一颗小小的胡椒开始。人类社会进入全面现代化的今天,对味道的追求也越来越极端。然而,过度追求美味对于不断勾勒人类发展蓝图的植物来说,意味着灾难的到来。美国人热爱吃牛肉,然而生产牛肉所消耗的谷物显著高于生产其他肉类的消耗。这意味着越多的人想吃牛肉,就需要越多的耕地,最终导致耕地对林地的占用。食用牛肉还会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状态。牛是反刍动物,其消化过程产生大量甲烷。同为温室气体,甲烷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同体积二氧化碳的25倍。大规模养殖牛,即意味着温室气体的高强排放,这会加快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又将导致很多温带植物失去熟悉的成长环境。近年来,控制碳排放、节约粮食的倡导力度日益加大,就是不希望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人类日益变大的胃口破坏。正如现代人遇到的多种“富贵病”,如痛风、胰腺炎等,是饮食更精细、更大量所致,放在人类文明的框架来看,吃得好也是人类文明“富贵病”危机的源头。极端天气增加、生态多样性遭破坏、能源危机……种种挑战因人类过分消耗、破坏植物的生存状态而出现。这也许是植物的被动“报复”。处理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人类一直是主动的一方。处理得当,植物就是人类进步的隐藏驱动者;处理不得当,植物凋零时,也会拉着人类“同归于尽”。(摘编自Freelee《植物塑造了人类历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雷德·戴蒙德认为人类早期“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文明能在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关键性因素。B.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的目的是“解放双手”,如此则可以方便、快速采摘触手可及的果实,这就提高了获取食物的效率。C.直立行走不仅给人类祖先带来高能量食物,还促成他们掌握奔跑和投掷技能,进而学会狩猎动物,增加了食物源和营养源。D.今天的现代人类对味道的追求越来越极端,而这种过度追求意味着大量植物被人为破坏,进而给人类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祖先一个小小的“摘果实”动作最终影响了人类种群命运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蝴蝶效应”。B.“人猿相揖别”的标志和关键是人类祖先通过直立行走而“解放双手”,双手的解放让人类一步步走上文明之路。C.大规模养牛不仅导致耕地侵占林地,还意味着温室气体甲烷的高强排放,加快气候变暖,最终导致大量植物灭绝。D.控制现代人日益变大的胃口意味必须控制碳排放和节约粮食,否则不仅“富贵病”越来越多,还会导致影响人类生存的多种环境挑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A.古代埃及在肥沃的尼罗河河谷区发展出农业,使之成为古代非洲著名的粮仓,进而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B.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人类最早驯养牛,并建立了世上最早的牛、羊、猪等家畜养殖中心,促进了古代两河文明的兴盛。C.距今约7000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学会了制作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具,创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华文明。D.约公元前四千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古巴比伦人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而其建筑艺术更堪称一绝。4.简要概述第七段论述层次。5.请根据文本说说“植物”是怎样“塑造了人类历史”的。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其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万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与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闹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个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个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返璞归真,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牟钟鉴、胡孕琛、王葆玹《道家与儒家、道教之异同》)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时期,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真正发扬光大。(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材料三: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道成为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为双方主张截然不同,既对立又互补。B.法、阴阳、名三家灭绝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的思想。C.“国学”并不只是指儒家学说。儒道互补,佛教加入,鼎足而立,才能真正筑牢“国学”的根基。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讲究“内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顺任自然之性”,二者人生态度不一样。B.在生命与理想不可兼得之时,儒家的杀身成仁之举,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C.儒家的代表为志士仁人,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代表则是清修隐者,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D.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从被孤立到逐渐与儒、道融合的漫长时间。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3分)()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兵贵胜,不贵久。4.请概括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5.为何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两家独存?请结合材料,阐述其原因。(4分)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因为双方主张截然不同”错误,根据材料一“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可知,儒、道成为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B项,“而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的思想”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的思想。C项,“儒道互补,佛教加入,鼎足而立,才能真正筑牢‘国学’的根基”错误,根据材料二“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真正发扬光大”可知,“儒道互补,佛教加入,鼎足而立”,才能使“国学”发扬光大,而不是筑牢“国学”的根基。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项,“儒家的代表为志士仁人,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代表则是清修隐者,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错误,材料一是说“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因此,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而道家才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项,“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指天和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根据材料一“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可知,“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符合道家思想。B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指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根据材料一“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可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符合儒家思想。C项,“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指崇尚和尊敬贤才是为政的根本。贤才是国家的栋梁,是成就事业的关键,这符合墨家思想。D项,“兵贵胜,不贵久”指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持久消耗,这是古代的一种战争指导思想。4.①首先,提出“人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意义、地位、作用);②接着,以儒、道两家为例阐述它们虽然致思路向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生美好、社会和谐的“人本”思想;③最后,指出儒、道可以在“人本”基础上实现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从而具有包容性。(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根据材料三“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可知,首先,提出“人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意义、地位、作用);根据“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可知,接着,以儒、道两家为例阐述它们虽然致思路向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生美好、社会和谐的“人本”思想;根据“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可知,最后,指出儒、道可以在“人本”基础上实现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从而具有包容性。5.①儒、道两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对立鲜明,又相融互补;②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③儒、道两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符合人性的需求。(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儒家和道家……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可知,儒、道两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对立鲜明,又相融互补;根据材料二“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可知,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材料三“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可知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符合人性的需求。综合以上分析,所以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两家独存。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围绕文明起源研究,国内还是最倚重考古学和历史学,前者尤甚,其余学科则介入不足。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相对文字出现的3000余年小传统,涵盖文明起源期在内的史前文化构成更深远悠久的文化大传统,中国性的所有特征在大传统中都能找到萌芽和发展线索。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曾系统分析了中国文字以及思维的特色,以对应西方的神学体系。他认为具有占卜功能和神权意义的甲骨文,是中华史前物象观念和文化信仰顺势发展的结果。庞朴先生曾指出,中国人思维结构与汉字的使用有深层结构上的一致性。诸如“立象尽意”“铸鼎象物”“文以载道”等观念都是中华文明取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其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对现代性文明有巨大的启示意义。换言之,滋生中国文字出现的深厚史前传统及其文字背后的信仰、礼制和观念特性造就了持续、统一的中华文化。“中国文明表现为最浓厚的‘信仰—仪式’统一体和稳定共同体特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杜维明《试论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连续性。而西方文明的发生是突破性的。因此照搬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徐苹芳、张光直《中国文明的形成》)针对中国性之争,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虽然奠定和夯实了研究基础,但是,当下盛行的考古学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不足以完全回答信仰与观念问题,不足以挖掘中华文明延续性和大一统特征之全然面貌。从学术范式和人文理论构建来看,在现当代学界,最常见的中华思想史研究惯于套用西学古典进化论的“神话→历史”“信仰→理性”“宗教→理性化”“神圣→世俗”的演进过程,用现代性工具理性观来规避中国王制中的“神—人”关系和礼乐文化渊源。这类由西学而来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式,解释不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独特性。其实,已经有考古学者谈到应结合神话学、文献学构建探源新理论:“‘如何重建古史传说的历史’——这应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在方式与目标方面区别于西方而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重要内涵之一。”(朱乃诚)“以前的考古学界一直不重视意识形态,认为这是考古学研究力不能及的……人类社会借助意识形态确立关于自然和超自然世界的信仰体系。通过意识形态,形成了关于宇宙的秩序,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观念,确立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周围万事万物的关系。”(罗伯特·沙雷尔)这些论述都突显出考古学结合人文研究势在必行。(摘编自谭佳《从人文学科深耕文明探源的中国性问题》)材料二:研究发现,良渚、陶寺、石峁等具备原始国家形态的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农业、科学技术显著发展,出现了复杂的社会分工;二是阶级分化,表现为出现了贵族专有的宫殿区和墓地,同时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为贵族所控制,社会等级制度已经形成;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社会存在着具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即王权,以及由其建立和掌控的区域性政体。这是基于中国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也是对长期缺少中国历史内容的人类早期文明理论的重要补充。这几条标准没有强调国外主要是在西亚、埃及文明资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冶金术和文字这两项内容,表明中国史前文明既有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特殊性的一面。总体而言,经过近40年的探索,学术界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阶段性发展、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最早的国家特征等问题上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这些成果中,描述性内容多于理论的总结和升华,要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文明理论,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愈发意识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不仅是一个长达近2000年的历史过程,还是一个分布在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巨大丛体,体量为同时期世界古代文明之最,学术界早就形象地称之为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同时,这个丛体内部的各地方社会也分别有自己的文明化演进方式和特点。近年来,分别就这些地方文明的演进过程、原因机制、方式道路等开展研究,正成为学术热点。这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它们怎样在彼此的取长补短、交流互鉴、融会贯通中逐步扩大发展一体化趋势,凝聚形成中华文明的特色特点,最终形成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结果。(摘编自赵辉《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文字出现的3000余年小传统,对中国性之争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回答。B.中国性的所有特征在史前文化构成的大传统中都能找到萌芽和发展线索,彰显对文化大传统进行研究的必要性。C.中国人的思维结构与汉字的使用有深层结构的一致性,使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对现代性文明有巨大的启示意义。D.我国对良渚、陶寺、石峁等文化的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尚不完整,缺少冶金术和文字这两项内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考古学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还不能挖掘中华文明延续性和大一统特征的全貌。B.古史传说等意识形态属于神话学、文献学研究范畴,是研究史前文明的出发点。C.目前人类早期文明的相关理论尚不够完整,需要得到各国历史内容的重要补充。D.分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巨大丛体,是世界古代文明之最。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判定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准的一项是(3分)A.距今五千多年前,中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区域中心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都邑。B.商代文字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C.夏王朝形成了择中建都、择中立宫、中轴线理念、青铜礼器和玉礼器等一整套的礼仪制度。D.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展示了一个存在明显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区域性的早期国家形态。4.西方一些观点为什么不能照搬到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5.两则材料均涉及当今史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问题,内容的侧重点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作答。(4分)1.B【解析】A.偷换概念,“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回答”理解有误,原文为“奠定和夯实了研究基础”;以偏概全,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相对于小传统和涵盖文明起源期在内的史前文化构成的更深远悠久的文化大传统,不只是“小传统”;C.强加关系,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D.曲解文意,材料二强调的不是我国的史前文明标准“尚不完整”,而是强调中华文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2.A【解析】B.“古史传说等意识形态……是研究史前文明的出发点”文中无依据;C.“各国”错,应是中国;D.“是世界古代文明之最”错,原文有“同时期”的限定。3.B【解析】从材料二提出的具备原始国家形态的文化的四个特征(即中国史前文明特征)来看,A项涉及城市的出现;C项涉及等级制度(礼仪制度)的出现;D项涉及区域性政体(国家)的出现,B项涉及文字的出现,此为国外判定文明起源的标准。4.①西方文明不具备中华文明起源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西方观点不具备普遍的应用性;②由西学而来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式,解释不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独特性。(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5.①材料一侧重阐述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在学科介入、套用西方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②材料二侧重阐述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研究对象及内容的复杂性。(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瘩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遇到重大疫病事件时,能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办法。”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中国疫情防控救治,应用中医药及中西药结合防控救治效果显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介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形成“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模式。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成绩,“场场不落”。2022年以来,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本人自愿情况下,大部分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与此同时,中国及时、主动向世界分享中医药防疫经验、诊疗方案和药品,积极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效果组织专家评估会,提出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张伯礼表示,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疫情对中医药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契机,我们要乘势而上,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在张伯礼看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不仅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亮点,也为今后提供了好的模式。此外,专家们总结新冠肺炎病例的特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快速筛选包括“三药三方”在内的一批方药,供给临床使用,使中医药对疫病理论的认识有所提升。(摘编自王美华《提质增效,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材料二:文化自信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向心力和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几千年的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升华并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展现出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几千年的防病治病实践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扬与传播。如“仁者寿”的道德健康理念、“医乃仁术”的医德观、“大医精诚”的职业追求、动态平衡的健康维护、“治未病”的早期干预理念、扶正祛邪治疗法则等,不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接受,而且对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而西学东进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使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受到严重创伤。中医药学以包容的胸怀,通过中西汇通、中西医结合吸取西医学先进理念,不但没有被淹没,而且其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源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系统观察与临床经验总结升华形成的中医药学,对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知理论独树一帜,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如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黄连素(小檗碱)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确切疗效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病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与突发性疾病中的作用与丰富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等,彰显中医药知识原创优势。不仅如此,“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调节的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等疗效确切、优势凸显,在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华文明宝库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要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在维护民众健康、防病治病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并走向世界,在服务人类健康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形成文化认同与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摘编自曹洪欣《发展中医药需坚持文化自信》)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以其独有的医疗模式,取得显著成绩。B.中国向许多国家和地区分享新冠疫情诊疗方案,提供中医药产品,帮助指导抗疫,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予以肯定。C.几千年以来,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D.中医药学源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系统观察与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均涉及中医药发展问题,前者侧重讲抓住机遇,后者侧重讲增强自信。B.青蒿素曾挽救过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说明中医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C.由黄连素的确切疗效,可知中医药对人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论独具特色。D.“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坚持文化自信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医药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B.中医药学不仅弘扬与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也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C.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中医药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D.中医药学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4.中医药学的治病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推崇和关注,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5.某报社就如何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如果写一篇文章投稿,请结合材料列出文章的要点。(4分)1.C【解析】A.曲解文意,“其独有的医疗模式”错,原文说“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模式”;B.指代错解,世界卫生组织肯定的是“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D.说法绝对,“各种”的说法绝对化。2.A【解析】B.“青蒿素曾挽救过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强调数量)与“具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强调速度)无必然关系;C.文中举黄连素有确切疗效的例子,证明的是中医药可以“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D.“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说法于原文无据。3.C【解析】材料二谈发展中医药需要坚持文化自信。A.强调中医药人的责任。B.强调中医药学的作用。D.强调中医药学的特点。4.①中医药吸取西医学先进理念,有效指导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在重大疫病,尤其是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明显成效;②中医药学承载中华优秀文化,“仁者寿”“治未病”、扶正祛邪治疗法则、“天人相应”的生态观等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疗效、文化影响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面对疫情,乘势而上,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②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并走向世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外国人名的翻译,在各种语言中,都以尽可能复刻原音为原则。但由于汉字的字音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对某个人名的汉字“复刻”,会使用不同的汉字。这样一来,同一个外国人,在理论上就可能有不同的汉字译名,显得很“任意”。例如“雨果”又译作“嚣俄(与粤语音近)”,“基辛格”又译作“季辛吉(台湾仍用)”,“肯尼迪”又译作“甘乃迪(台湾仍用)”。中文用自己独有的智慧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赋予既有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以优先权。例如:NormanBethune,约定俗成的译法是“诺尔曼·白求恩”,后人再作记音更准确的译法“诺尔曼·贝修恩”就不可行,因为读者会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同样,LeightonStuart,旧译“司徒雷登”,这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译名,虽然它在记音上不太准确,但更准确的译法“莱登·斯图亚特”依然不可行。这样做事实上是依靠汉字的表意特征,把既有的汉字译名不加分析地视为一个表意的“构式”,以此作为译名的理据。有了这样的构式理据,汉字化了的译名就不再是任意的了。构式理据在汉语译名中普遍存在。一个国家的第一级行政区在中国叫“省”,美国叫“州”(state),英国叫“郡”(county)。美国的全称,中文叫“美利坚合众国”,英文是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直译应是“美利坚州联”或“美利坚联州”。美国各州,中文译名大都用“州”,如“加州”(即加利福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等。而Massachusetts这个州,中文译名也叫“马萨诸塞州”,字典上也是这样写的。可是,当碰到这个州的理工学院时,中文译名一概叫“麻省理工学院”。“州”变成“省”了。这样的“怪事”能够在汉语中堂而皇之出现,就是因为它们有汉字独有的构式理据。构式理据充分显示出表意字记音不同于拼音文字记音的特点——意合性。哪怕是在汉字重写外国人名的“莫名其妙”组合中,表意字的意合依然在隐隐约约中起着“构式”的作用,尽管在明面上看不出字与字有任何的“意合”。这样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根据上海话音译的英国诗人Shelley的名字“雪莱”,不能改为普通话更准确的译名“谢利”。这种意合人们说不出所以然,可能和“雪”更形象,“莱”是野菜,两个字的“意合”比“谢利”更雅有关,同时也因为它们是表意字的组合,在长期使用中很自然形成了构式理据。从表面上看港台翻译的外国人名更注重汉字的理据,而大陆翻译的外国人名更注重汉字的去理据化,其实,无论是否在意理据,汉字的表意形式本身就在重塑外国人名的意涵。只要是汉字书写,中文就不会“透明”;只要使用汉字,就在使用汉字思维。(摘编自申小龙《外国人名汉字重写中的文化动机》)材料二:在音义兼顾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译名不分男女。包括印欧语言在内的许多外语都有性这一语法范畴,名词区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一般要区分男名和女名,否则日后人们在用第三人称代名词指称这个孩子时,会不知该用阳性的he/him/his还是阴性的she/her/hers。性在汉语里不是一个显性语法范畴(他和她仅是文字上的区别,不是语言上的区别),因此从语法的角度看,汉语人名无需区分男女。在实际生活中,汉语人名也经常不分男女。过去外国人名的汉译也不太注意男女之别,现在注意到这个问题。《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说:“本手册收集的女子教名在汉译时,尽量选用具有女名特征的汉字”,不过在这方面仍大有改进余地。同样,在翻译外国男子的名时,也应尽量避免选用具有女名特征的汉字,例如我们从来不用“姆”来给自己的男孩子起名,在有“木、牧、慕、穆”等多个中性同音字可以选用的情况下,不一定要用“姆”字来转写外国男子的名。在外国人名的汉译中,人们一般遵循“译名用字忌含褒贬”的规则。当年担任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的MatthewRidgway,其中文译名原本是李奇威,我方为了贬低他,将威改成了微。奇威明显有褒义,奇微却不一定是贬义;以微代威并没有达到贬低Ridgway的目的,至少人们之前并没有推断李奇微是个奇特微小的人。“译名用字忌含褒贬”这一规则本身也不是无懈可击。如果我们接受“名从主人”是外国人名汉译的第一或根本原则,那么译名真正忌讳的应该只是明显带有贬义的字,而不是带有褒义的词,因为没有哪位名字的主人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寓意好一些。因此我们在转写外国人名时,应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尽量不用我们自己起名时不愿意用的字。(摘编自谭译《外国人名汉译有讲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汉字的字音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同一个外国人,就有不同的汉字译名。B.中文赋予既有的约定俗成的译名以优先权,如KarlMarx,约定俗成的译法是“卡尔·马克思”。C.构式理据充分显示出表意字记音意合性特点。“意合”在重写外国人名时构式作用明显。D.港台翻译的外国人都注重汉字的理据,而大陆翻译的外国人名都注重汉字的去理据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使用汉字,就在使用汉字思维,如我们将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Tito译为“铁托”而非“蒂托”。B.加拿大籍学者、相声演员马克·亨利·罗斯韦尔(MarkHenryRowswell)在华使用的汉名“路士伟”或“大山”具有男性特征。C.爱尔兰著名神秘主义诗人Yeats的名字“叶芝”,难以改为普通话更准确的译名“耶茨”,或许和“叶”“芝”两个字的意合更雅有关。D.美国城市旧金山有两种音译——“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圣弗朗西斯科”比“三藩市”带有更强烈的意合性。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3分)A.英国第54任首相特雷莎·玛丽·梅(TheresaMaryMay)在香港被译为“文翠珊”。B.周恩来总理亲自整理改革了几个常用旧译,如把“怯尼亚”改为“肯尼亚”,把“莫三鼻给”改为“莫桑比克”。C.英语人名Russell,作篮球运动员名字时译为“拉塞尔”,作为哲学家,选字用“罗素”。D.英语姓氏Monroe,作美国总统名字时译为“门罗”,作美国电影女明星名字时译为“梦露”。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美国历史学家、国际汉学泰斗、头号“中国通”JohnKingFairbank,音译名为“费尔班克”,又译为中文名“费正清”。请结合这个现象,根据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汉字构式理据”的理解。(4分)1.B【解析】A.“同一个外国人,就有不同的汉字译名”错,原文是“在理论上就可能有不同的汉字译名”;C.“‘意合’在重写外国人名时构式作用明显”错,原文是“表意字的意合依然在隐隐约约中起着‘构式’的作用”;D.“都”错,原文是“更”,而且前提是“从表面上看”。2.D【解析】“三藩市”比“圣弗朗西斯科”带有更强烈的意合性,在汉语词里,“三”有“多”的含义,“藩”有“屏障、境域”的含义,隐约揭示了该地早期闽粤籍华人的聚落情况。“圣弗朗西斯科”转译自西班牙语,是纯单因素词。3.C【解析】该项无法支持材料二关于汉译应注意男女之别的观点。4.首先指出汉译外国人名存在多种的可能,(1分)其次提出中文赋予约定俗成的译名以优先权,(1分)再次指出译名依靠汉字的表意特征,具有构式理据,(1分)最后重申汉字是有理据的,使用汉字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盘子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定时传感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家用罐装饮料保温容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船用光反射镜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家具的定制制造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济南市区住房出租合同书
- 多元文化音乐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自行车车架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草地曲棍球运动用球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夯实机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针灸学)
- 茅台红酒推销文案策划案例
- 期中达标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
- 2024年地质矿产勘测行业技能鉴定考试-地质录井技能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第四章第1节 陆地与海洋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 社保知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1-4单元期中提升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钢结构(本)》一平台在线形考(阶段性学习测验1至4)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化学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2024年秋10月全国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预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