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案例分析是进行思维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训练,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但案例分析可以总结一些根本的思路。
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案例分析根本思路,大致如下:当我们面对一那么案例或者案例材料:首先要仔细阅读它,如果考试的时候,建议不要着急答复,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同时平心静气认真把案例材料看上两遍。第二步,要重点清理一下事实情节,特别是包含着一些可以讨论教育思想问题,又与题目要求直接相关的那些关键性的事实或情节。第三步,尝试答复,即将你认为重要的事实或情节,拿来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相对照比较,再结合书上讲的一些理论认识观点,尝试得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第四步,在心中简单描述初步认识的根底上,结合学习过的理论观点或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形成对此案例或案例材料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看法: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不少于300字。最后,对你的思路进行文字加工,写出符合逻辑的一个完整的表述。当然答题能够联系实际,有自己明确的结论性的认识,也是有益的。
从上述过程看,做案例分析是一个有点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平时的训练,不能操之过急,平时在训练时,就应该按照要求做。好在我们不应该对大家一下子要求太高,即使考试,也不会超出书上所提供的材料的范围。但我们课程总的是要求运用案例学习方法的,所以大家应明白无论考试如何要求,我们都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将学习引向深入。
附:《现代教育原理》试卷案例分析,实例分析(16分)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2.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论证、分析薄弱,文字在300字以上,扣5-8分;
3.缺乏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3分。
1、小李失学谁之罪
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暑假,小李家因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在保存。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小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班不得超过45人,先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教育局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答题思路: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
2.〕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到达极限了?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拒之门外。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以解决。当然这不是一个好方法。2、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初三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全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四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对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如果继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
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开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开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开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绩不理想时,那么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
3〕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开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开展,开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开展。
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教育的春天?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可话又说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
3.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还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
答题思路:
1〕读罢此案例,心中唏嘘不止。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用牺牲我们孩子珍贵的童年和珍贵的创造力资源换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值得吗?
2〕我们的先人曾放言“人是最可珍贵的〞,人所珍贵的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资源,尤其是孩子,他预示着聪明、年轻、美好和创造力及开展前景,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葬送了孩子珍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资源,是一种超值的付出,无论怎样算计都是不经济的。
3〕救救我们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开展规律实施教育,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还其欢乐、愉快的童年,还其游戏、歌唱、跑跳的童年。4.〕当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开发儿童智力资源的时候,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仅仅记忆力得到运用的话,不如先对资源进行保护。不需要去争徒有虚名的什么“世界第一〞。
4.据北京教科院根底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开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
答题思路:
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
①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那么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开展,为其今后的开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开展孩子的特长,否那么,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开展。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那么,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那么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根底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当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开展,尤其是在人格开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④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开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P176-
答题要点:
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
2〕人的开展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
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开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开展的过程。6.人的智慧80%决定于训练,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答题思路:
1〕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过于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
2〕在人的开展中,遗传的作用不可否认,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有特殊的素质的人的开展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天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不能过于夸大。
3〕人的开展除了遗传,还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科学家对“狼孩〞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明。
4〕这种错误的认识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
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提到那个“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时机,让学生争论一下。A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那么,不适应社会的开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B说:“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C说,“我觉得“迂〞
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插话道:“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E说:“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笑声〕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假设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
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
答题思路:
1〕这两个案例是两种教学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对照。
2〕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按照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纵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评。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灵活,有引导,有讨论,有小结,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了探究式、质疑式、探讨式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泼,师生互动,表达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完美结合,相信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同上个案例中的教师完全不同,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那么,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急需改革。
8.据北京教科院根底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上还是听讲-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35.8%的小学生、28.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接受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如果再加上“有时〞、“偶尔〞,那么比例分别高达88.1%、89.9%、94.4%、70.5%。
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
答题思路:
1〕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
2〕改革的方式,我认为:
第一,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酒瓶装新酒,无补于事。急需改革的观念有:平等的学生观、互动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
第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
第四,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五,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正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
9.优点单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得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缺乏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假设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一位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翻开、折合过许屡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它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中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存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答题思路:
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
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那么。是以全体学生〔包括局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开展,假设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到达目的。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开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10.“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它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本不想当差生,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地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说不清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快乐劲就别提了。心想这回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理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要点:
1〕读罢这那么自述,我感到一阵心酸。学生尤其时差生,其进步是何其艰难。成绩不好,当然抬不起头,可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依然不能改变老师的固有看法。我们的师生关系确实需要清理。教师的观念转变很重要。
2〕从上述自述看,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理应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然而得到却是羞辱。当学生发奋获取好成绩时,理应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然而得到的是教师的疑心,这严重的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那么。首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方法。
2〕该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其在学习上获得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克服障碍,进行有效的学习。其次,是在人格方面,应和教师沟通,争取老师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信心。11.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关于爱子亚瑟的一段祈祷词:
主啊,教导我儿子在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在惧怕时能够勇敢自持,在老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在光明的胜利中仍能保持谦逊温和。教导我儿子笃实力行而不从事空想:使他认识你――同时也认识自己,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开端。我祈求你,不要将他引上逸乐之途,而将他置于困难及挑战的磨练与刺激之下。使他学着在风暴中站立起来,而又由此学着同情那些跌到的人。求你让他又一颗纯洁的心,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在学习指挥别人之前,先学会自制;在迈向未来之时,而不遗忘过去。
主啊,在他有了这些美德之后,我还要祈求付与他幽默感,以免他过分严肃;赐给他谦虚,才能使他永远地记着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温和。
然后,作为父亲的我,才敢轻声地说,我总算这辈子没白活。
阿门!
请从这段祈祷词中总结心理健康的一些要点。
答题思路:
1〕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据统计,大约有十类七十五条之多。比较概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预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开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补充内容〕
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将军对儿子的开展寄予的厚望。和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我们重视的只是孩子的智力,表现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甚至只要学习好,就认为什么都好,“一俊遮百丑〞,掩饰了人的更重要的一面的开展――人格的健全和开展。而将军重视的是孩子的人格开展,希望孩子有能力,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健全。对照上述心理健康的内容,可以看到将军希望儿子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3〕这个案例发人深省,应引起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2.旷课去网吧,9天不回家
王小奇是重庆渝北区某中学初一学生,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游戏。今年五月2日,王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朋四处寻找,直到5月10日,才在一家网吧里找到已经神经恍惚的他。5月19日,王小奇再次离家出走,3天后还是在另一家网吧找到他。从此以后,王小奇被无奈的父母关在了家里,其父母也在家里陪他自学。
王小奇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喜欢玩一种名叫“传奇〞网络武侠游戏。他不无得意地说“我已经打到20多段,算高手了〞。他每次离家不归,都是因为在网吧着了迷,没日没夜地玩游戏,父母、学校都忘到九霄云外。在网吧,他每天只吃一顿饭,肚子太饿,就喝水充饥,困了,就睡在椅子上,没钱了。看别人打游戏也是整天整夜。据王小奇的班主任陈老师介绍,王小奇以前成绩还不错,但由于沉溺于游戏,成绩很快直线下降。陈老师说,她平常苦口婆心给学生讲很多道理和案例,但班上旷课到网吧去玩的学生还是很多,离家出走的夜不止王小奇一个。“我们在学校能管住学生,但管不住网吧。“陈老师夜显得很激愤。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一项统计说明,18岁以下的网民占我国上网人数的15.1%。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23%,是所有职业中比例最高的群体。去年12月27日晚,广西河池市十多位人大代表对全市61家网吧暗访后统计,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占网吧总人数的57.3%。
阅读上述案例,请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如何整合,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本案例反映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开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开展。
2〕本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种力量结合的重要性。
3〕本案例应着重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阐述,作为政府应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减少上述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作为经营者,应自觉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合法经营,关注自己的良知,关注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之相悖。社会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为其成长创造条件。
4〕家庭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人格同步成长。
13.据北京教科院根底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内容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一般用分数的方式反应给学生家长,但是孩子在品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向家长反应的很少。35.5%的家长认为学校很少有这方面的反应,26.1%的家长认为这方面的反应不如学习成绩反应多。但18.2%的家长认为,教师很少说孩子的优点。而从学生的调查结果看,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只有1/4多一点的小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一般看他的优点多,中学生比例更低,只有1/10多一点;在班级中,不受教师喜欢的学生大有人在。
对上述调查的结果,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从对学生的评价看,应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成绩,而且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能力、人格等。
2〕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开展,而决不能只看成绩,搞“一俊遮百丑〞,有的时候,仅仅成绩好,并不代表其它的素质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应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全面。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教育中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协调配合,不可把家庭变成“付学校〞,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尤其引起重视。
4〕可以参考前面的“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和上述案例。
14.这孩子该不该退学
时间:2001年4月25日
致电人:李女士夫妇
事由:学校以孩子不是一般的淘气,帮助无数次,但均无效果,并危及其他同学为借口责令我们孩子必须退学,尽管我们夫妻俩屡次请求学校给孩子一个时机。我们认为,孩子表现不好与学校教育有关,不应该让孩子意退了之,毕竟孩子只有13岁,才上初一。请从依法施教的理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
1〕孩子不应退学,因为,他只上初一,还处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责令孩子退学是不明智的违法行为。
2〕所违法令有:国际上的,1989年11月20日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学校应无条件让该学生复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教育学生,使之有所长进。
4〕学校、家庭应密切配合,帮助孩子从各方面有所进步。
15.批评、惩罚与爱心据北京教科院根底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8.5%的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挖苦、挖苦学生的现象,并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虽然反映教师经常发脾气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分别只有7.3%和9.8%,但是反映教师不发脾气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也只有20.6%和13.4%,也就是说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只是“经常〞、“有时〞、“偶尔〞之间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以上调查的结果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
1〕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处于冲突之中,他们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实际是“存在着教师体罚、挖苦、挖苦学生的现象〞,且这样非理性的做法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学生观的历程将是长期的、痛苦的。
2〕教师们应意识到批评、惩罚≠爱心。爱心的表现是前面说讲的海伦老师的“优点单〞、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爱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而惩罚会导致不良人格和个性的开展,等他们成人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3〕学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4〕教师应树立的当代学生观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开展性的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
16.美国初一学生的一节数学课。教师的教学步骤是:
1.写出三组例题:
3×3
=
〔
9〕
8×8
=
(64)
11×11
=(121)
2×4
=
〔8
〕
7×9
=
(63)
10×12
=(120)
(以上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如果
25×25
=
625
那么
24×26
=
?
(624)
3.你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
4.用语言表述你的发现。
5.用数字符号表示。n
2
=(
n—1)×〔n
+
1〕+
1
6.学生自己证明。
用有关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说明本案例中教师教学的特点,教师为什么这样做?结合自己的教学你有何想法?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把教学目标简单地放在解题和运算上,而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2.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例题和教学步骤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发现应得的结论3.本案例注意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分析中应依据相关的教学理论,如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17.一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一位女生写的是“齐心协力〞,老师判错,因为答案是“同心协力〞。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的非常逼真〞,这位女生填了“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因为答案是“惟妙惟肖〞。
你是如何认识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你对学生评价的理解和建议。〔要有自己的分析、说明,不少于300字〕
答题要点:
1.依据现代评价观,在此案例中不应该只认定单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因此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2.依据现代评价观分析此案例,说明教师做法为什么不对。
3.说明现代教育评价观的主要观点。
18.美国一中学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教室的屏幕上放映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2.人们在干什么?3.他们为什么这样?4.你认为这些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5.大萧条时银行倒闭可能对国家有什么影响?随着讨论的展开,教师补充一些历史知识,使大家了解当时上千家银行倒闭,以及由此造成的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接着教师让学生扮演到银行的去款人,并以记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问:1.你们在这干什么?2.你认为能从银行提出款吗?3.如果提不出来,你将怎么办?4.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请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题要点:
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根本观点。
2.本案例不是以被动的教师讲授为中心,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所学习的“历史环境〞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
3.在个人体验的根底上,
进行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会、思考,建构起自己关于经济崩溃的知识结构。
4.本案例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
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
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
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
学生答:“有一条水沟。〞
老师再问:“邱少云跳进水沟里没有?〞
学生答:“没有。〞
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
学生答:“牺牲了。〞
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⑴我认为这种方式不是启发式教学。
⑵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这是教学方法地指导思想。
⑶从实例来看,老师只是就课本内容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答,只是答复的一个的事实,并没有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故称不上启发式教学。
20.前不久,我在xx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要点:
⑴这是一个令人痛心、遗憾的场景,这位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和准那么》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开展〞的义务。
⑶从这位教师的行为看,外表上是对学生成绩不好的处分,实际上是对学生心灵的摧残,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仅没有到达教育的目,而且对孩子的终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其他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任意伤害学生,使学生怕;二是对教师的行为不耻,造成厌学,对老师恨。
像这位教师这样的行为在我国根底教育中不少,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十分重要。
21.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的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⑴我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
⑵该校领导对两个问题没弄清楚,一是对素质教育不理解。素质教育一般来说包括六大方面,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位校长对此毫无了解,可想该校怎么开展素质教育的。二是这位校长把课外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搞混淆了,二者是有区别的。
22.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⑴说明遗传的因数是不容无视的。代代相传的生物质体――音乐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良好的音乐思维等,为这个家族音乐家辈出奠定了物质的根底。
⑵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为音乐家的成长提供了温床。可以想见家族的音乐气氛、文化熏陶对后代的影响,才使的后代人才辈出。案例分析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快乐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表达,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逐步形成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认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区分,到达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表达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表达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4、[案例]“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表达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5..[案例]“坐下〞三例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答复,太笨了!坐下!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答复的?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根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挖苦挖苦。第三种方式最好。6、[案例]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答复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浅薄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那么和教学思想的表达。因此,广义地讲,但凡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7、[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设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防止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假设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那么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8、[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时机,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鼓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9、[案例]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方案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快乐,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快乐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10、[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方案。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时机,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11、[案例]播送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播送操,某校决定举行播送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播送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发动,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播送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播送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良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发动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12、[案例]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懊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那么,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13、[案例]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14、[案例]欣赏“每一个〞学生
--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淘气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送的淘气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淘气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冲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缺乏,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人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开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鼓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15、[案例]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典范〞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那么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到达教育效果。否那么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
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16、[案例]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确实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参考答案]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17、[案例]《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突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参考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的素质。
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较的。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18、[案例]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根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参考答案]根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开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局部,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开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剧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19.[案例]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剧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刚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刚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廉价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方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当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防止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当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20、[案例]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答案]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根底、智力水平、能力上下、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到达根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根底,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开展某方面能力的方案、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方案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21.[案例]“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无视改良、鼓励、开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无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无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无视对教育活动开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根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无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无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开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表达和无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表达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无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鼓励、调控、开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根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22、[案例]绿色的启示
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应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珍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鼓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应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情境和气氛。为学生效劳,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根本内容。
2、怎样理解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如何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双重效应?
5、当代教师荣辱观“八荣八耻〞主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效劳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老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23.有人说:“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这种认识对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⑴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不对。
⑵教师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因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教师提供了必备的教育理论素养,如学生心理开展规律、道德形成和开展规律、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规律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能自觉地以教育规律指导自己的工作。
⑶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既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上下,又影响到教师职业的开展。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能视之为与己无关的事情。
24.有些教师要求迟到的学生先喊“报告〞,待讲课教师允许后从前门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教师同意前方能入座;有些教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学生一律关在教室外,待讲完课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教师允许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但都在教室里罚站很久。
你认为这几种做法如何?应如何正确对待?
答题要点:
⑴我认为这几种做法均不妥。
⑵理由是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行为即使有某些不当之处,也是可以谅解的,而不是教师借以处分学生的借口。案例中的几种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孩子,是对孩子的变相惩罚。
⑶我认为较平和的做法是,教师在不中止教学的情况下,目示孩子到坐位上,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可以了解情况后再做思想工作,或者请家长配合。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只能期待,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
25.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缺乏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答复:“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
要点:
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反思。长期以来,狭隘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开展,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没有思维能力。美国曾有这么一那么案例。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说:天鹅的形状象2。孩子回家告诉了母亲。这位母亲向州法院起诉了该幼儿园,诉由就是这种教法限制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如果老师没有说天鹅的形状象“2〞,我的孩子可以把天鹅想象成别的什么。结果是这位母亲胜诉。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引导孩子“怎么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只能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况下得到充分开展。在我国目前教育状况下,教师和家长要考虑的恐怕是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潜能,切莫随意“开发〞孩子的智力,在你没找着好的方法前。
26.“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局部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局部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要点:
〔1〕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臣属关系,教师有与“天地君亲〞并立的地位。常听许多家长讲〔教师也是这样认为〕:老师的话是圣旨。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对学生前途有着类似于“生杀予夺〞的权利,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即使心里不服,也不敢逾越。所以问卷中才有如此反映。
〔2〕新时期师生关系理应有转变,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师尊〞而为“互尊〞,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教学中应平等对话交往。至于能否成为朋友关系,要看双方的情感需要和培养,当然,那种关系是一种境界,真的到达非平常力所能为。
27.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答复下列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答复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答复,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时机,让他答复,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要点:
〔1〕这位教师的做法好高明。
〔2〕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模范地遵守了教师应有地职业道德,表现了对学生地真心热爱,更重要地是他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了学生地自尊心,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3)这位教师具有新型的学生观,和学生是真心朋友。
28.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出差途中,恰巧与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小学毕业生夏令营同在一个硬卧车厢。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发现,这批小学生不仅有的带着真皮旅行包和高档生活用品,而且许多孩子不吃团里发放的方便食品,大量购置饮料、食物、纪念品,甚至三俩结群走七八节车厢到餐车吃“小炒〞,十元一盘的果盘更是供不应求……
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消费现象?请从劳动教育或三结合教育方面进行分析。
要点:
这是一个很老套的问题,答复的方法很多:
其一:如果这是一群独生子女,其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属于不正常的消费行为,何况是在旅行途中,干吗非得让孩子过那种苦日子呢?这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
其二:中国教育现状就是这样,社区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严,严在智力培养上,其余不管;家庭教育缺乏理性,对孩子的严要求主要表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除此外,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
其三:解决的方法是形成良好的教育气氛,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管在平时,教在小事,注意养成教育。
29.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方法,他都不肯再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溶剂型色浆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海口客运从业资格证救护考试题
- 2024年临床前CRO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年张家口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下载
- 2024年铜仁客运从业资格证培训资料
- 2024年葡萄汁提取物化妆品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全新版食品原料供应合同
- 2024年福州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版试题
- 举报箱使用与反馈机制
- 2024年离子风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金属探测器检测记录
- 安全教育记录范文(25篇)
- 2024年供应链管理竞赛考试题库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习思想教材配套练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led显示屏工艺流程
- 建设项目设计管理方案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仓库货物条码管理培训
- 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
- 技术协议范本通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