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学习散文作品,要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要多加诵读,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坛牵出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实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与地坛(节选)》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赤壁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登泰山记》叙说了登山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和日出的佳景,还描述了沿途的名胜古迹。文章既再现了隆冬时节泰山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14故都的秋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品味《故都的秋》中优美、精警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丰富含义,鉴赏语言风格。2.理解《荷塘月色》中情与景的关系,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描摹及联想的作用,领会比喻及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1.厘清文章基本框架,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和对比的修辞手法。3.反复阅读课文,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根据景物描写的特点揣摩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其中短篇小说《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迟桂花》,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
《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出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写作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郁达夫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离杭州赴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文思枯竭,于是游山玩水,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排遣了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下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也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千里迢迢从杭州经青岛至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知识链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支持的革命文学团体,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代表人物有鲁迅、蒋光慈、郁达夫等。1936年春,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基础梳理]字音识记(1)混沌(
)
(2)潭柘寺(
)(3)一椽(
)
(4)平仄(
)(5)椭圆(
)
(6)廿四(
)dùn
zhè
chuán
zè
tuǒ
niàn
词语积累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疏疏落落:稀疏零落,非常零碎。通常用来表示事物某种属性比较松散零散。息列索落:形容细小琐碎的雨声。词语辨析(1)①近年来,日本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也选择深入远离尘世的山间寺庙,在________的“寺庙旅馆”借住一段时间,希望通过别样的旅途重新审视人生。②喜欢冰心奶奶的这首小诗,它告诉我们:心中只有________,无尘俗之繁扰,才能开启一个又一个征程;只有排除名利的干扰,才能安心做事,虔诚做人。(清静清净)【答案】(1)①清静②清净【解析】都是形容词,有“安静”的意思。“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指清澈;没有事物打扰。(2)①事实上,二人转文化产业的逆势发展并不是个例,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经济________时期,往往是文化娱乐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________的荒村。(萧索萧条)【答案】(2)①萧条②萧索【解析】都有“没有生机,不热闹”的意思。“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多用于自然景物。“萧条”指寂寞冷落,毫无生气,多指社会景象。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故都的秋抒眷恋之情寄冷落之感主旨探微《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等几幅画面,将故都的秋色与作者的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抒发了秋中有情的眷恋和情中有秋的落寞。作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内心的忧郁、孤独和落寞之感。文本特色1.细腻的描绘作者写故都的秋并非“观其大略”,而是深入到秋的细微之处。例如:作者写秋院的清晨景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从寻常甚至破败的景象中看出美、体验美。作者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些细致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2.独特的纯真味道故都的秋可写的景物实在是太多了,但作者没有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著名景色,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的秋,把目光锁定在故都的“秋味”上。他所称道的秋味,存在于那些自然界里自生自灭、不易为人所关注的普通生命里,存在于自己的独特感受里。3.衬托的手法本文成功地运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国之秋“静”的特点。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但却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主要就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说明这个地方非常幽静。[任务探究]任务一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1.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答案】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第1段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2.在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答案】①清晨踏秋②听觉——秋声③听觉——秋韵④视觉——秋色秋景图景象角度蓝朵图庭院品秋视觉——秋色落蕊图①触觉——柔软秋蝉图残声啼秋②秋雨图闲人叹秋③秋果图柿枣映秋④3.“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答案】故,有历史悠久、年代遥远之感,用在此处,含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4.关于本文的情感基调,有人认为是颂秋,有人认为是悲秋。你是怎样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答案】作者爱秋,颂秋。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文章开头就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文章的结尾处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任务二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5.本文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江南的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答案】主要在第2段和第13段。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说明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6.《故都的秋》在对故都的秋的色彩的描绘中,寄寓了作者对美的追求,流露了沉静、寡淡的心境。请分析文中色彩的妙处。【答案】(1)以冷色显示深沉和淡泊。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立体画。天空是“碧绿”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上是“蓝”“白”“紫黑”“淡红”构成的“花园”,而天地之间却是飞翔的鸽子。就是这般“碧绿的天”与“五颜六色的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珠宝质押贷款与品牌合作推广协议
- 2025年度汽车销售服务网点销量合作协议范本
- 桥梁承包中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物流库房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旅游景区旅游市场推广承包经营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福建省劳动合同制员工劳动合同变更及通知合同
- 2025年度甲级商务办公场地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转让回购中的保密条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员工入职劳动合同签订与职业健康检查服务
- 2025年度网络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理协议书
-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2000字(5篇)
- 《祖父的园子》PPT课件【精美版】
- 无花果标准化绿色种植基地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故事英文版花木兰英文版二篇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期末测试试卷附答案
- 2023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1114-2007耐火材料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熔铸玻璃片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FZ/T 74001-2020纺织品针织运动护具
- 建筑工程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记录卡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