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1页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2页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3页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4页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2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与评估3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况。人的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任何一个方面的破坏或三者之间的不平衡都将导致健康的破坏。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情绪稳定,行为适度,能与环境保持适应,以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开展成最正确的状态4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一种连续变化的动态的相对状况。如果将心理健康理解为常态或常模的话,那么,心理异常就是对统计常模的偏离。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变态就是对主流文化常模的违背。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那些过度的不安、感觉和运动机能障碍、对现实的歪曲、情感的异常、人格的分裂、自知力丧失等特征时才能叫绝对性异常。

5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平安感。即不会感到有某种莫名的或对大多数人都不构成危险的事物对自己造成威胁。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即人们常说的有“自知之明〞。3、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而非有过高的或脱离实际的生活目标。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而非沉湎于空想或自我封闭。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悦纳自己。6心理健康的标准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而非固执、刻板。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非独来独往,我行我素。8、能适度的宣泄情绪与控制情绪,而非任意冲动或苦行僧式的压抑。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充分地发挥个性,而非盲从和随波逐流。10、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根本需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会处理好集体的个人的关系。7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诊断

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或维度有:1、内省经验的标准

2、社会适应的标准

3、医学标准4、统计学标准

8评估方法1、会谈法会谈法是咨询者通过与来访者谈话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到达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目的的一种方法。因此,这种会谈也叫做临床晤谈或诊断性会谈。通过交谈,心理医生可以了解当事人的感知觉、思维活动、对生活挫折和冲突事件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以及对疾病的自知力等情况,会谈法是评估和诊断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主要方法。9评估方法2、观察法很多心理障碍有其外部表现的特征,如焦虑症患者坐立不安和愁眉不展;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怪异行为、情感冷淡、行为与外界环境不协调等。观察可以了解到来访者许多非语言的行为,如面部表情、动作姿态、接人待物的反响等。坚持亲眼看到当事人才能下诊断已经成为心理医生必须坚持的一个原那么。10评估方法11评估方法4、心理评定量表法用分假设干等级的数量化尺度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定的方法叫心理评定量表法。量表测量法既具有心理测验的一些特征,但又没有它那样严格的标准化程序,是心理健康评估中最常用方法。12第二节精神病的分类及其常见病症的识别13精神疾病的概念及流行状况

精神疾病是指以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如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至少有4亿人患有各类心理、精神障碍,占世界人口的10‰。我国目前各种重性精神病人约1600万,精神障碍所造成的负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

14精神疾病的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15三、精神疾病早期病症的识别1、经常无原因的头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情绪不稳或沉默少语、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常出过失或完不成任务,这些病症实质是病人精神活动水平下降所致。2、原来性格外向、开朗好动的人逐渐变得内向、孤独、冷淡,逢喜遇忧皆无动于衷。对事物兴趣明显减少、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感一切不如人、前途渺茫。这些可能为情感意志消沉所致。16三、精神疾病早期病症的识别3、原来性格温顺有修养的人,近来常无故发脾气、摔东西,看什么都不顺眼,小题大做或每遇小事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这些可能提示情感障碍和自知力下降。4、本来是一个作风严谨、安分守己、品质好、爱清洁的人,近来常常违反校规校纪或社会公德,甚至喜欢偷窃、迷恋赌博,或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动,这可以称之为行为障碍。17三、精神疾病早期病症的识别5、整天疑神疑鬼,无中生有地认为有人在“控制〞他,暗地里企图陷害他或疑心恋爱对象对自己不忠;甚至认为报刊上的文章和电台里的播送也是针对自己的;经常无根据地指责别人,挑起事端。以上这些表现医学上称作妄想、幻觉,己是很典型的精神疾患的病症。6、平时勤奋好学的学生,逐渐上课不专心听讲、思想开小差,整天想入非非,学习成绩日益下滑;生活懒散、衣着邋遢或穿着怪异,蓬头垢面,少动,喜倒头大睡,衣食住行都需别人催促,接人待物违反常理,不近人情。

第四节精神分裂症

19要点

临床表现与类型病因与病理如何治疗与预防复发20第一局部

临床表现和类型

21

抑郁症和躁郁症 5-10%酒和药物依赖 5%恐惧症 3%强迫症 2.5%精神分裂症 1%精神疾病的流调结果22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以根本的个性改变,内在精神活动之间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为根本特征,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多起于青壮年,常起病缓慢,自然病程多迁延,有反复发作或逐渐恶化的倾向。

精神分裂症23

主要临床表现1、没有自知力:即使精神不正常、行为怪异,但是在疾病发作期间,病人自己却矢口否认、自认为很正常,根本不需要看病、根本不需要治疗。社会功能受损。2、精神病性〔阳性〕病症:出现了原来没有的情况。如:妄想坚信不疑的错误信念。被害妄想、钟情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影响或被影响妄想。幻觉无中生有地听到声音或看到东西。24阳性思维障碍例如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怪异行为与当前情景不相适应的行为3、阴性病症:原有的精神功能减退或消失。例如:情感迟钝冷淡:对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没有适切的情感反响。“无所谓〞意志减退:行为活动减少,被动,退缩,懒散,不愿洗澡,不理发,不梳头。4、其他病症:情感倒错或爆发性情感反响,智力大多无障碍,但思维奇异等。

主要临床表现25临床类型1、单纯型:青少年时期缓慢起病,逐渐开展加重的人格衰退,情感冷淡,行为退缩,意志减退等阴性病症为主,一般无梦想和妄想,预后不良。2、青春型:青春期急性起病,情感喜怒无常,思维零乱,行为幼稚,兴奋冲动,性欲、食欲亢进,易复发。26临床类型3、紧张型:青年或中年发作性起病,或者表现为突发性运动性兴奋,或运动性抑制与木僵。4、偏执型:多中年缓慢起病,表现敏感多疑,渐开展为泛化的妄想和幻觉,以听幻觉幻听常见,情感和行为多受妄想和幻听的支配。5、除以上常见的四型之外,尚还有未分化型、混合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等不典型的临床类型。27第二局部

病因与病理28病理基因

内因

外因社会心理应激病因:遗传倾向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29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30从理论上讲,任何疾病都有遗传倾向,但有些疾病在上代的基因中就携带了病理基因。但是为什么有些父母或上代却没有精神分裂症,子女也会患病?那是因为出现了“基因突变〞,就像复印时出了一些小过失。关于遗传问题31复印机细胞的分裂复制,就像复印机复印文件,偶尔会出现一个墨迹那样,出现过失,某一个基因出了问题,成了病理基因。32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位点12345678910111233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

13141516171819202122YX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位点34病理基因大脑小脑延髓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因使脑内发生病理变化35脑内的神经细胞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精神分裂症基因,使病人脑中某一条或数条神经递质传递过程出现问题36在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神经末梢囊泡〔内含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37

4

12正常人1、有信息到达“邮局〞2、派出“邮递员〞传递信息3、把信息送到“信箱〞4、信息继续往下传递338精神分裂症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信息过多过乱39

3

也有可能在某一种受体亚型;也有可能同时在几种递质通路上12DA生产过多DA释放过多DA受体过多440由于不能确定问题在哪一环节,只能用抗精神病药在中间堵截阻断受体由于不是“治根〞,必需应用一定药量予以维持41疗效好的标准1、病症全部消除2、真正恢复自知42运动不能想动动不了药物副作用:锥外系副反响〔EPS〕之一43表情呆滞如面具药物副作用:锥外系副反响〔EPS〕44药物副作用:锥外系副反响〔EPS〕走路象机器人45药物副作用:锥外系副反响:急性运动障碍扭转痉挛46锥外系副反响〔EPS〕之三: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心神不定47锥外系副反响〔EPS〕: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自主动作从舞蹈样动作到手足徐动、做怪脸等等48传统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疗效肯定,EPS不太多,其他副作用多奋乃静疗效可,EPS较多,不嗜睡氟奋乃静疗效可,EPS较多,不嗜睡,长效制剂三氟拉嗪疗效可,EPS较多,不嗜睡硫利哒嗪〔甲硫哒嗪〕EPS较少,传导阻滞可能49传统抗精神病药泰尔登疗效差,嗜睡重,趋淘汰氟哌啶醇疗效好,无嗜睡,EPS多舒必利不一定通过血脑屏障,疗效不稳定,也有EPS50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维思通〕疗效相当好,但仍不如氯氮平副反响:锥外系副反响较轻,但仍常见有体重增加,但较氯氮平或奥氮平少女性出现闭经和性冷淡较多有致TD可能有致强迫病症可能有致心脏传导阻滞可能51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奎的平〕疗效可以,但不如氯氮平副反响较少5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再普乐〕疗效好,有报道称奥氮平能治疗氯氮平难治的精神分裂症副反响少: 没有粒缺的报道 目前唯一没有心脏毒副反响的APD 无流口水 有轻度嗜睡,但比氯氮平轻得多 锥外系副反响极少,偶见静坐不能 体重增加比利培酮稍多,比氯氮平轻53奥氮平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1、疗效好2、最平安3、副反响少4、每晚口服10或15mg,一步到位5、每晚2.5或5mg,可以维持疗效6、一次口服20mg,可以在一天内根本上控制兴奋躁动54奥氮平的缺点1、嗜睡比氯氮平轻,能逐渐适应2、体重增加比氯氮平轻,可试用对抗药,如西米替丁3、不是100%有效可试与不同类药物合用4、价贵55五氟利多HD或FD奥氮平长效针

长效抗精神病药561、药物维持2、利用心理防御机制对付社会心理应激3、回归社会,正常生活预防复发的措施57药物治疗浓度回复到原来的药物治疗浓度维持量1、用维持量来抵消每天的代谢排泄以保持药物治疗浓度代谢排泄

58有的人代谢快,药物破坏多,所以每天要多补几片药。有的人代谢慢,药物破坏少,所以每天要补的药较少。一般说,是治疗量的1/3~1/4。例如,氯丙嗪100mg,氯氮平75mg,再普乐2.5mg。吃药要吃多久?因为不是治本,所以要一直维持下去;直到找到基因,创造基因疗法,才有希望‘根治’。592、利用心理防御机制对付社会心理应激

外因社会心理应激心理防御机制从外因方面预防复发603、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到达康复目标心理康复社交康复职业康复61第五节

神经症62主要内容1、神经症的界定2、常见神经症的类型及表现3、常见神经症的心理治疗63应激源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中介系统生物免疫系统认知化解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临床相躯体反响心理反响社会行为反响临床干预〔诊断矫治〕诊断

矫治干预图9-1应激性身心障碍逻辑图64第一局部

概述65一、神经症的界定

神经症是指当事人自觉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精神痛苦的精神障碍。神经症的特点是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改变,有相当的自知力,没有人格分裂,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标准所容许的范围内,常迫切要求治疗,病程超过三个月。66注意点1、神经症者的想法和行为常常是正常人也有的,只是两者在程度和可控制性上的差异;这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有很大的不同,后者的妄想和错乱行为是正常人没有的。2、神经症者迫切的求医态度与反复求医行为与缺乏自知力和拒绝治疗的精神病人也有不同。3、神经症者在医学检查中没有发现客观病变的证据。67注意点4、神经症者的发病与重大生活事件联系不明显,常因小事情诱发病症加重,与人格特征或心理素质缺陷有关。5、神经症者大多有人际关系障碍和社会适应功能不良。68二、神经症的分类1、恐惧症2、焦虑症包括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的恐惧症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5、强迫症6、神经衰弱7、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69第二局部

焦虑症70

是一种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头晕、心悸、胸闷、气促、出汗、口干、尿频、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紧张。

当事人的焦虑情绪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所致,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并常为此感到痛苦。外在的精神刺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相互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一、定义二、病因71三、发病机制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症是自我防御机制运用不当所致。2、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焦虑症的产生是习得的。72四、临床表现〔一〕广泛性焦虑症是指以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为特征的焦虑症。1、过分担忧和紧张2、运动性不安3、植物神经功能亢进4、警觉性过高5、广泛性焦虑常合并其他精神障碍73四、临床表现〔二〕惊恐发作是指以经常突发的、强烈的的惊恐反应,伴有频死感或失控感为特点的焦虑症.1、突发的惊恐反响2、预期焦虑74五、诊断与心理评估1、广泛性焦虑症原发性焦虑持续在半年以上,并伴有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亢进。2、惊恐发作一个月内至少有3次以上的惊恐发作,并且这种发作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对诊断不明的焦虑症可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75六、心理治疗与护理1、精神支持疗法2、放松疗法、发泄疗法、模仿学习等3、行为训练4、药物治疗76第三局部

抑郁症77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持续低落、疲惫不堪为特征的神经症。一、抑郁症的定义78二、临床表现1、心境2、兴趣持续低落、压抑,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生活意义迷茫,常有轻生念头。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似乎都不提不起兴趣,几乎没有业余爱好。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下降,自卑、自责,甚至感到有罪、有无助感,对别人的帮助也认为无济于事。79二、临床表现4、精神、思维等5、躯体病症精神疲惫,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性欲下降等。伴有轻重不等的焦虑、失眠、头晕等。80三、诊断与心理评估有持久的情绪低落二年以上,并伴有兴趣减退、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不愿与人交往,有轻生念头。抑郁的程度可使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81四、心理治疗与护理1、精神支持疗法2、意义疗法3、自信疗法4、药物治疗82第四局部

强迫症83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根本特征的神经症。一、强迫症的定义84二、临床表现1、强迫观念2、强迫行为强迫疑心、强迫性意向、强迫性穷思歇虑等。强迫性清洗、强迫性意识动作。85三、诊断与心理评估具有无法摆脱的令人不快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行为,而且这种强迫病症原发于自己内心,并非由外界或别人影响所致。上述病症至少超过3个月,或带来社会功能的严重受损。86四、心理治疗与护理1、精神分析疗法2、森田疗法3、药物疗法4、厌恶治疗5、音乐心理疗法87第五局部

恐惧症

88恐惧症是一种以无法摆脱的过分地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特征,并伴有显著的焦虑、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和回避行为的神经症。一、恐惧症的定义89二、临床表现1、广场恐惧症2、社交恐惧症1、害怕到多人的地方2、怕独处1、害怕与人打交道2、害怕当众说话和做动作3、害怕别人注视。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3、特殊恐惧症对某种具体的物体或情境的恐惧。90三、诊断与心理评估

无法摆脱因为接触某些物体、情境或活动而恐惧,当事人明知这种恐惧不合理或太过分,但却不能自制其回避行为。91四、心理治疗与护理1、系统脱敏疗法2、冲击疗法3、药物疗法92第六局部疑病症93疑病症是一种以过分担忧或疑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而反复求医,尽管经各种医学检查结果为阴性,但均不能消除其疑虑为特征的神经症。一、疑病症的定义94二、临床表现1、对健康和患病的过分担忧2、对身体的过分关注和感觉过敏3、焦虑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称95三、诊断与心理评估以原发的牢固的疑病病症为主,至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