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際商事合同法第一節合同法概念1.兩大法系對合同的定義2.我國的法律對合同的定義合同的概念合同概述大陸法基本上認為合同是一種協議,其本質是雙方的一種合意,即合同雙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英美法強調合同是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允諾,而不僅是達成協議的事實。我國的法律認為合同在本質上是一種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第2條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合同的法律特徵1、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的民事法律行為。只有雙方/2多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形成合同關係。單方當事人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訂立遺囑,就不能構成合同。2、合同的主體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3、合同是以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4、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主要還是一種合意。合同概述主合同與從合同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諾成性合同與實踐性合同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束己合同與涉他合同束己合同,是指嚴格遵守合同相對性原則,合同當事人為自己設定並承受權利和義務,第三人不能向合同當事人主張權利和義務的合同。涉他合同,是指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即當事人為第三人設定了合同的權利,由第三人取得利益的合同有名合同,又稱典型合同,是指法律規定了具體名稱和調整規範的合同,如買賣合同無名合同,又稱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尚未規定其名稱和相應調整規範的合同,如借用合同合同概述單務合同,是指只有一方當事人承擔義務的合同,如借用合同。雙務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互相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合同。買賣合同就是典型的雙務合同。有償合同,是指一方當事人享有合同規定的權益,須向對方當事人支付相應對價的合同,如買賣合同、保險合同等無償合同,是指一方當事人享有合同規定的權益而不必向對方當事人支付對價的合同,如贈與合同諾成性合同,是指不依賴標的物的交付,只需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的合同,如買賣合同、運輸合同實踐性合同,是指除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需實際交付標的物才能生效的合同,如借用合同、定金合同要式合同,是指只有採用法律規定的形式才能成立或生效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採用特定形式就可以成立或生效的合同主合同,是指不以其他合同的存在為前提而獨立存在的合同從合同,是指須以其他合同的存在為前提的合同,如保證合同有名合同和無名合同合同的分類有關合同的國際公約兩大法系的合同法淵源大陸法國家,合同法主是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現的.英美法的合同法淵源主要是判例法,而不是成文法我國合同法的淵源我國合同法的淵源主要體現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合同概述合同法的淵源第二節合同訂立合同的訂立合同的訂立,是指雙方當事人就其權利義務關係相互協商,最終達成一致意思表示的行為。合同的訂立1、要約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2、要約必須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發出3、要約必須有明確的締約意圖並表明經承諾時即受此意思表示的約束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和確定要約的概念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在外貿業務中又稱詢盤、發盤或報盤,其中,提出要約的一方當事人為要約人(Offeror),另一方當事人為受要約人(Offeree)。要約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作出。合同的訂立要約構成條件5、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要約的失效要約的失效又稱要約的消滅或終止,是指已經生效的要約失去法律效力,不再約束要約人和受要約人要約的撤回要約的撤回,是指要約在發出之後,要約生效以前,要約人欲使該要約不發生法律效力而作的意思表示要約的撤銷要約的撤銷,是指要約人在要約發生法律效力之後、承諾發出以前,欲使該要約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合同的訂立要約失效的原因主要有:1、要約因有效期已過而失效2、要約因要約人撤銷而失效3、要約因受要約人拒絕而失效4、要約因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而失效承諾的概念承諾又稱接受,是指受要約人以聲明或作出行為同意要約全部條件以締結合同的意思表示。緘默或不行為本身不構成承諾.承諾的構成要件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2、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內作出3、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保持一致4、承諾的傳遞必須採用符合要約的傳遞方式.承諾生效的時間承諾的生效即意味著合同的成立。口頭方式:傳遞給要約人時開始生效書信、電報等方式:英美法一般採用“投郵主義”(MailboxRule);大陸法一般採用“到達主義”(ReceiptRule)
承諾的撤回承諾的撤回,是指承諾人阻止承諾發生法律效力的一種意思表示。大陸法認為承諾的生效採用“到達主義”,因此,承諾原則上可以撤回,但撤回通知要與承諾同時到達或在承諾之前到达。而英美法国家则采用“投邮主义”,承诺一旦投递就发生法律效力,因此,不存在承诺撤回的问题01020304承諾合同的訂立路德特克工程公司訴印第安那石灰公司案1978年2月20日,被告印第安那石灰公司寄給原告路德特克工程公司一份報價單。其中寫道:1)印第安那石灰公司願向路德特克工程公司提供70000噸石灰石,每噸价格为10.15美元;2)本價格包括運費,貨物將在1978年到1979年間發運。1978年6月1日,原告向被告發出一份購買70000噸石灰石的訂單。原告在這份訂單中要求被告從1978年6月24日開始發貨,每天發1500噸。按這一要求,貨物應在1978年11月運完。由於種種原因,被告未能在這一期限內發運完這批貨。實際上,原告收到最后一批货的时间是1979年8月。原告向法院起诉,称被告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內履行合同义务,要求被告赔偿因延误了原告从事的工程建设而导致的797700美元的損失。初審法院判決,被告在2月20日寄出報價的信件是一個向原告出售石灰石的要約,原告发出的订单是对该要约的承诺。原告向被告提出的特定期限内完成交运的要求“實質性地改变了”该要约。因此,双方并没有就交货进度达成协议。被告是在合理期限内交运这批貨物的,因而並沒有違反合同。原告上訴。上訴法院認為:對要約的更改是否具有實質性是一個事實問題。由於合同中沒有包含交貨條件,被告應當在合理時間內交貨。《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309條規定:如果當事人沒有達成協議,發運或交貨的期限應當是合理的期限。初審法院發現,被告交货的进度是合理的。这不仅是因为被告及时交了货,从而使原告在发包人规定的最後期限内完成了工作,而且因为,参照双方过去的交易情况以及行业的实践,被告交貨遲延是由被告無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是雙方當事人無法預料到的。故維持初審法院的判决。本案判決表明:當受要約人實質性地改變了要約的內容時,不能認為雙方已經就受要約人修改或補充的內容達成了協議。從性質上講,這一修改或補充的部分構成了新的要约。原要約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接受。合同的訂立締約過失責任的概念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因過錯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負有的先合同義務,導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因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條件而未能生效、被變更或被撤销,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責任合同的訂立50%45%75%62%締約過失責任的具體形式90%我國《合同法》第42條確立了締約過失責任制度。該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合同的訂立50%45%75%62%案例透析90%王某訴加拿大H公司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案2005年5月9日,經北京星海公司的仲介服務,王某與加拿大H國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簽訂《收購意向書》,約定收購專案為王某作為專利權人的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收購方式為獨家買斷,收購總額約為29萬美元;雙方一致同意繼續就此專案的收購事宜展開洽谈,并进一步商定详细收购计划和办法;收购金额、币种及付款方式在双方协商后以文本合同为准;签订此意向书后,双方均不得再与第三方就此项目进行洽谈。两天后,王某在H公司指定的資產評估機構對其專利進行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支付評估費6萬元。同時,应H公司的要求,王某回绝了多家有意与其开展专利推广转化合作或进行投资推薦的单位。同年7月12日至次年3月30日期间,王某多次催促H公司履行《收購意向書》的要約與承諾,但後者均未予答復。王某遂將H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共計1401100元,其中包括6萬元評估費、3000元仲介費、5000元差旅費等直接損失,其余均为间接损失。。合同的訂立50%45%75%62%案例透析90%法院認為,《收購意向書》的名稱和實質內容,均表明該意向書只是商洽的最初方案,簽約雙方並未就涉案專利的具體收購事宜達成合意。北京代表處系H公司的駐京機構,不能獨立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北京代表處對涉案專利的收購意向應視為H公司的意思表示。鉴于《收購意向書》不具備我國《合同法》規定的要件,故王某要求H公司繼續履行合同,缺乏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但是,《收購意向書》簽訂後,王某為促成收購成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專門委託指定公司進行資產評估,並花費了6萬元評估費。但H公司並未就收購事宜繼續洽談,亦未说明洽谈失败的原因,表明H公司已无意收购涉案专利。时至今日,H公司并未就收購事宜明确态度,致使王某既不能与第三人就涉案专利再行洽谈,又不能从H公司獲得預期效益。H公司的上述行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理應對王某為促成收購交易所花費的合理开支承担赔偿责任,故H公司应赔偿王某因该意向书所支付的评估费用。王某向星海公司支付的仲介費,系王某履行該合同而產生的費用,與H公司未能收購涉案專利造成的經濟損失無關,不屬於H公司的締約過失責任承擔範疇。因王某未能提供差旅费的相关证据,且其与H公司最终并未达成收购涉案专利的合意,故王某要求H公司赔偿其差旅费及预期利益等间接损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法院判決如下:被告加拿大H國際有限公司賠償原告王某經濟損失6萬元,駁回原告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合同的訂立第三節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的要件Pleasereplacetext,clickaddrelevantheadline,modifythetextcontent,alsocancopyyourcontenttothisdirectly.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3、合同的內容合法合同的效力4、合同的形式合法1、當事人具有締約能力1、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2、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1、錯誤2、欺詐3、脅迫4、顯失公平案例透析瑞福斯訴維切豪斯案原告瑞福斯作為賣方與被告維切豪斯簽訂了一份棉花買賣合同。雙方約定,該批棉花由一艘名為“Peerless”號的船舶從孟買運到目的地。但是,當時有兩艘船名均為“Peerless”的船舶分别于10月和12月运送棉花到达目的地。原告将12月到达的那批货交付給被告,但被告拒绝受领货物。经查证,原来买方所指乃10月那艘船运到之棉花,而賣方所指乃12月那艘船運到之棉花。法官認為,由於雙方所訂契約含糊不清,造成雙方對標的物這一基本條款發生相互性錯誤理解,要約和承諾顯然不一致,契約不成立。結果法院判決買方(被告)勝訴,买方无须對其拒收貨物承擔責任。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無效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我國《合同法》從效力角度對合同的分類合同的效力第四節合同的履行全面履行原則:是指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在適當的履行期限和履行地點,用適當的方式全面地履行合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主要是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相互協作和配合的義務,進行瑕疵告知、重要情勢告知等必要的客观信息交换以及忠实保密义务,讲信用,不违背承诺等合同履行的原則合同的效力第五節合同的變更與轉讓合同的變更狹義的合同變更,是指在不改變主體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就原合同的內容進行修改或補充而形成新的權利義務關係。廣義的合同變更,是指合同的主體發生變化,即合同當事人向第三人全部或部分轉讓其合同權利或合同義務,通常稱為合同的转让合同的變更與轉讓合同的轉讓1、合同權利的轉讓:是指合同債權人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後者基於債權的轉讓而成為新的債權人。各國法律一般都允許合同權利的轉讓2、合同義務的讓與:是指合同的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達成合意,由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承擔債務。3、合同權利和義務的概括轉讓: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將其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併移轉給第三人,由第三人概括地承受這些權利和義務。合同的變更與轉讓第六節合同的消滅大陸法系的規定大陸法系各國民法典或債務法典中僅就債的消滅作出規定,而沒有專就合同的消滅作出規定。對債的消滅的原因,大體包括以下幾種:清償(Payment)、抵消(Setoff)、提存(Deposit)、混同(Merger)、免除(Release)英美法系的規定1、合同因履行而消滅2、合同因雙方當事人的協議而消滅3、合同因違約而消滅4、合同因法定情形的出現而消滅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權利和義務終止的情形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合同解除債務相互抵消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債權人免除債務債權和債務同歸於一人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合同權利和義務終止後的義務合同的變更與轉讓第七節違約責任及救濟違約的概念違約: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後,合同當事人出於某種原因,不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其同義務的行為。違約責任:除不可抗力、情勢變更等特殊原因外,違約的當事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違約責任及救濟違約責任的確認大陸法將違約歸於民事責任,採用過錯責任原則認定是否存在違約。英美法則採用嚴格責任原則認定是否存在違約,認為一切合同都是擔保,只要債務人沒有達到擔保的結果,就構成違約,應負損害賠償的責任。違約責任及救濟催告制度催告是大陸法特有的制度,在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確定的履行日期的情況下,債權人只有先向債務人作出催告,然後才能使債務人承擔遲延履行的責任。催告,是指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請求履行合同的通知。違約責任及救濟1、若合同中規定了確切日期但當事人不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就構成違約,無須催告。2、合同中未明確規定合同履行時間的,則屬於不定期債務,需要催告。自催告之日起,不履行的風險由違約一方承擔;債權人有權就不履行合同請求法律的救濟;自送達催告之日起,開始計算損害賠償及其利息。法國法要求催告必須以書面作成,並由法警送達債務人。德國法則不要求任何特定的方式,書面或口頭方式均可,唯一的要求是把催告傳達給債務人。當事人催告的條件催告的方式催告的作用違約責任及救濟50%45%75%62%違約的形式一、大陸法系的規定德國法把違約分為給付不能和給付遲延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出於種種原因不可能履行其合同義務,包括自始不能和嗣後不能。給付遲延,是指債務已屆至履行期,並且是可能履行的,但債務人沒有按期履行其合同義務。二、英美法系的規定英國法把合同條款分為條件和擔保,把違約的情形也分為違反條件和違反擔保美國法則把違約分為輕微違約和重大違約輕微違約,是指債務人在履約中儘管存在一些缺點,但債權人已經從中得到該項交易的主要利益。重大違約,是指由於債務人沒有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有缺陷,致使債權人不能得到該項交易的主要利益。三、我國法律的規定我國把違約分為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合同的不履行包括拒不履行和履行不能。90%違約責任及救濟實際履行是指債權人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或者由債權人向法院提起實際履行之訴,由執行機關運用國家強制力,使債務人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損害賠償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合同債務依法應承擔的賠償債權人損失的責任。損害賠償是最常見的違約救濟措施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的情況下,基於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基於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關係歸於消滅的行為。禁令是指由法院發出的禁止當事人在一定時期內做某種行為的判決或命令。違約金是指以保證合同履行為目的,由雙方當事人事先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當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的金錢。違約的救濟方法違約責任及救濟1、情勢變更
又稱情勢變遷,是指合同成立後,作為合同關係基礎的情勢,出於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原因,發生了非締約當初所能預料到的變化,如果仍然堅持原來的法律效力,將會產生顯失公平的結果,有悖於誠實信用原則,因此將合同變更以致解除的制度。2、合同落空合同落空(FrustrationofContract)是英美法的術語,與大陸法中的情勢變更原則類似。3、不可抗力是指雙方締結合同後,發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一種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如火災、地震、暴風、洪水等;另一種是由社會原因引起的,如戰爭、罷工、政府禁運等。違約責任的免除違約責任及救濟
國際貨物買賣法第一節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各國國內法各國貨物買賣法:美國《美國統一商法典、《德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
我國有關國際貨物買賣的規定:《民法通則》、《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國際條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制定的兩項公約:《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於1964年在海牙會議上獲得通過《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由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起草,於1980年4月在維也納外交会议上获得通過國際貿易慣例《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的宗旨是為國際貿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貿易術語提供一套解釋的國際規則,以減少因各國的解釋不同而出現的不确定性《華沙牛津規則》、《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正本》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適用範圍本公約僅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注意:1)公約在確定買賣合同是否具有國際性時,僅以合同當事人的營業地是否處於不同國家作為唯一標準;2)“不同國家”必須是締約國,或者國際私法規則導致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不適用範圍本公約不適用於供應貨物一方的絕大部分義務在於供應勞力或其他服務的合同。1)購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的銷售,除非賣方在訂立合同前任何時候或訂立合同時不知道而且沒有理由知道這些貨物是購供任何這種使用;2)經由拍賣的銷售;3)根據法律執行令狀或其他令狀的銷售;4)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或貨幣的銷售;5)船舶、船隻、氣墊船或飛機的銷售;6)電力的銷售。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不涉及的問題本公約只適用於銷售合同的訂立和賣方與買方因此種合同而產生的權利和義務。除非另有明文規定,與以下事項無關:1)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條款的效力,或任何慣例的效力2)合同對所售貨物所有權可能產生的影響。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此外,《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也不適用於賣方對於貨物對任何人造成的死亡或傷害的責任1、關於採用書面形式的保留。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1條的規定,銷售合同無須以書面訂立或書面證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條件的限制。我國在批准《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時對此條提出保留。2、關於適用範圍的保留。我國對《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條第1款(b)項提出保留,認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適用範圍僅限於雙方的營業地處於不同締約國的當事人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我國對《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兩項保留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性質和效力《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雖然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只是一種任意性的規定。但是,如果符合《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的當事人不對《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適用作出明示排除,《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就可以自動予以適用。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只涉及銷售合同中買賣雙方的關係,不涉及貨物所有權的轉讓、違約的後果和由於各種法律障碍导致的免責事項,這些問題必須通過銷售合同中的其他條款和適用的法律來解決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第二節國際貨物買賣合同50%45%75%62%合同形式90%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合同關係的確立與合同的簽訂傳統合同法理論認為,合同的達成必須符合“意思表示一致”的原則,而該原則又通過“要約”與“承諾”兩個程式來體現。實踐中有兩種情況:其一,當事人在“發盤”“還盤”或“接受”中明確規定以簽訂合同為准,未簽訂書面合同,則不存在合同關係;其二,當事人對書面合同的作成未作明確表示,或明确表示签订书面合同只作为双方业已商妥事项的一种备忘录或书面证据,如果双方当事人已经对主要条款达成了协议,合同关系即告成立,即使未签署书面合同,亦須受已商妥的協議的約束。合同首部(約首)約首從表面上看只是合同名稱、合同編號、訂約日期、合同當事人的名稱和地址、雙方訂立合同的意願和執行合同的保證等一般事項的記載,實質上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主體部分(本文)合同主體部分是對雙方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具體規定合同尾部(約尾)約尾主要載明合同使用的文字和文本、正本份數和各種文本的效力以及雙方當事人的簽字,如有必要還加列見證人並副署。010203合同的內容及格式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第三節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交付貨物賣方要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與地點交付貨物;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調整該合同的國內法或《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履行交付與貨物有關的單據賣方應當保證單據的完整並符合合同和公約的規定品質擔保賣方應保證所交付的貨物沒有瑕疵,符合合同、法律及有關貿易慣例關於貨物應具備的內在素質和外觀形態方面的要求權利擔保賣方應當保證對其出售的貨物享有合法的所有權或處分權,出售的貨物上不存在未向買方透露的擔保權益,如抵押權、留置權,沒有侵犯任何第三人的權利,如專利權、商標權賣方的義務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品質擔保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除雙方當事人業已另有協議外,貨物除非符合以下規定,否則即視為與合同不符。1)適用於同一規格貨物通常使用的目的。2)貨物適用於訂立合同時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賣方的任何特定目的,除非情況表明買方并不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或者这种依赖对他是不合理的。3)貨物的品質與賣方向買方提供的貨物樣品或樣式相同。4)貨物按照同類貨物通用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如果沒有此種通用方式,則按照足以保全和保護貨物的方式裝箱或包裝。但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同時規定:如果買方在訂立合同時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貨物不符合合同,賣方就無須按第(3)(4)款規定負有此種不符合合同的責任。權力擔保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41~43條對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的具體規定如下:1)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除非買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如果有任何第三人對貨物提出權利或要求,即使該要求沒有法律依據而敗訴,賣方仍然違反權利擔保義務,應承擔責任。2)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為基礎的。中國B公司與日本A公司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案在一轉口貿易中,日本A公司與我國B公司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合同規定由A公司向B公司出售一批機床。訂立合同時,中國B公司明確告訴日方,這批機床將轉口土耳其並在土耳其使用。合同簽訂後,在履行過程中,由於某種原因這批機床未按原計畫转口到土耳其,而是轉口到義大利。當這批機床到達義大利後,一義大利廠商發現該機床製造工藝侵犯了其兩項專利權,故根據本國專利法向當地法院提出請求,要求禁止這批機床在意大利境內使用和銷售,同時要求侵權損害賠償。後經調查,這批機床確實侵犯了意大利厂商的两项专利。这两项专利均在意大利批准注册,同时其中一项专利还在中国获准註冊。A公司以其在订立合同时不知该批机床将转口意大利为由,拒绝承担违约责任。日本A公司的抗辯成立。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42條的規定,賣方承擔的貨物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瑕疵擔保義務,限於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經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并且该权利或要求以转售地或作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作為依据。本案中,日本A公司预期的货物转售地是土耳其而非意大利。案例透視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支付貨物價款買方支付價款的義務包括根據合同或任何有關法律和規章規定的步驟和手續,以便支付價款。及付款地點、付款時間的規定收取貨物1)採取一切理應採取的行動,以期賣方能交付貨物。2)收取貨物。買方不及時收取貨物,可能會對賣方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買方的義務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第四節貨物所有權與風險的轉移2、我國法律關於貨物所有權轉移的規定我國對貨物所有權轉移實行約定優先、一般情況下隨交付轉移的原則。貨物所有權的轉移1、兩大法系關於貨物所有權轉移的規定英美法在確定貨物所有權轉移時將貨物分為兩種:特定物和非特定物。特定物的所有權在雙方約定轉移的時間轉移,非特定物的所有權只有在貨物特定化並通過劃撥行為以後才可轉移。法國法原則上是以買賣合同的成立時間為貨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德國法則認為貨物所有權屬於物權法的範疇,而買賣合同屬於債權法的範疇,因而買賣雙方需就貨物所有權轉移問題另行達成合意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風險轉移概念買賣合同的風險,是指在買賣合同訂立以後、履行過程中,貨物發生滅失或損害的可能性。風險轉移的實質問題是“風險承擔”,即由誰來承擔保障貨物安全的義務以及貨物滅損的可能性成為現實後,由誰來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律後果。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當事人約定優先原則《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允許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有關風險移轉的規則。雙方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使用某種貿易術語或以其他方法規定貨物損失的風險從賣方移轉給买方的时间及条件。風險轉移的後果貨物在風險移轉到買方承擔後遺失或損壞,買方支付價款的義務並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遺失或損壞是由於賣方的行為或不行為所造成。買賣合同涉及運輸時風險轉移的時間1)合同沒有規定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交付貨物。此時,貨物的風險在賣方按照銷售合同規定將貨物交付給第一承运人以轉交給買方時起就移轉到買方承担2)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把貨物交付給承運人,在貨物於該地點交付給承運人以前,風險不移轉到買方承擔。劃撥是風險發生轉移的前提條件貨物在劃撥合同項下貨物前風險不發生轉移。劃撥又稱特定化,是指對貨物進行計量、包裝、加上標記,或以提交裝運單據、向買方發出通知等方式表明貨物已歸於合同項下。經過劃撥的貨物,賣方不得再随意提取、调换或挪作他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有關風險轉移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貨物在運輸途中出售時風險轉移的時間《當賣方先把貨物裝上開往某個目的地的船舶,再尋找適當的買主訂立買賣合同,這種交易就是在運輸途中進行的貨物買賣,在外貿業務中稱為“海上路貨”(FloatingCargo)1)對於在運輸途中銷售的貨物,原則上從訂立合同時起,風險就移轉到買方承擔。2)如果情況表明有此需要,從貨物交付給簽發載有運輸合同單據的承運人時起,風險就由買方承擔。這一规定的目的在於把風險轉移的時間提到訂立合同之前。3)如果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貨物已經遺失或損壞,而未將這一事實告知買方,則這種遺失或損壞應由卖方負責。《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有關風險轉移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不涉及貨物運輸時風險轉移的時間有些買賣合同並不涉及貨物的運輸問題,就風險從何時由賣方轉移給買方,《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69條作了如下規定:1)在不屬於第67條和第68條規定的情況下,從買方接收貨物時起,或者如果買方不在適當時間內這樣做,則從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但其不收取货物从而违反合同时起,风险移转到买方承担。这一条主要适用于卖方在其營業地点把货物交由买方处置的场合,即由买方自备运输工具到卖方的营业地提货的場合。2)如果買方有義務在賣方營業地以外的某一地點接收貨物,當交貨時間已到而買方知道貨物已在該地點交由其處置時,風險方始移轉。但是,如果合同指的是當時未加识别的貨物,則這些貨物在未清楚注明有關合同以前,不得視為已交給買方處置,即風險不转移給買方。《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有關風險轉移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根本違反合同對風險轉移的影響如果賣方已根本違反合同,則上述第67條至第69條的規定,都不損害買方因此種違反合同而採取各種補救辦法的權利。对此项规定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说明:1)該規定僅適用於賣方根本違反合同;2)雖然賣方已經根本違反合同卻不影響貨物的風險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移轉給買方,不過此種情況下,買方對賣方根本違反合同所應享有的採取各種補救方法的權利不應受到損害。《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有關風險轉移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在國際上,諸如《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和《華沙牛津規則》等國際貿易慣例對風險轉移的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果雙方當事人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採用了貿易術語,则应按照贸易术语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来确定风险转移的时间國際貿易慣例優先原則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貨物買賣的風險一般在貨物交付時轉移我國《合同法》第142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買方違約對風險轉移的影響我國《合同法》第143條規定: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第146條規定:出賣人按照約定或者依照《合同法》第141條第2款第2項[1]的規定將標的物置於交付地點,買受人違反約定沒有收取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我國《合同法》關於風險轉移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在途標的物的風險負擔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後的風險承擔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本法第141條第2款第1項規定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後,標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未交付單證、資料時的風險負擔出賣人按照約定未交付有關標的物的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風險負擔不影響違約責任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的,不影響因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買受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我國《合同法》關於風險轉移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法的淵源第五節違約及其救濟方法1.根本違反合同和非根本違反合同2.預期違約違約的主要分類構成根本違反合同應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存在違反合同的事實;其二,違反合同的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害,且這種損害是严重的,以致实际上剥夺了受害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利益;其三,违反合同一方已预知或没有理由不预知会发生这种严重的后果。預期違約是指合同訂立後,約定的履行期限到來前,因一方當事人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信用有嚴重缺陷,或者在準備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表明他将不履行其大部分义务,则另一方可以中止履行其义务。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需注意:1)不论是在货物发运前还是发运后,其都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2)如经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其必须继续履行义务違約及其救濟方法違約的主要救濟方法賣方違約時,買方可以採取的救濟方法:1、要求賣方實際履行合同2、要求賣方交付替代物3、要求賣方對貨物不符合同之處進行修補4、要求減價5、給予賣方履行合同的寬限期6、宣告合同無效7、部分交貨的補救8、提前或超量交貨的補救9、請求損害賠償違約及其救濟方法中國A公司與美國B生產商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案我國大型國有企業A公司向美國B生產商訂購了一套大型採礦設備,合同規定該設備分四批到貨。前三批設備均按期按質到貨,但在收到第四批設備時,A公司發現有严重的品質問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3條規定:對於分批交付貨物的合同,買方宣告合同對任何一批貨物的交付為無效時,可以同時宣告合同對已交付的或今後交付的各批貨物均为无效,如果各批货物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設想的目的。本案中四批设备之间相互依存,它们只有均符合合同约定才能确保该套大型採礦設備正常使用。因此,A公司有權將該批設備退還給B生產商,要求其交付符合合同的設備;或者A公司可以宣告该批设备的交付行为无效,有权解除整个合同。此外,A公司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可要求B生产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案例透視違約及其救濟方法違約的主要救濟方法買方違約時,賣方可以採取的救濟方法1、實際履行2、給予買方履行合同的寬限期3、宣告合同無效4、請求損害賠償5、要求支付利息違約及其救濟方法實際履行:賣方可以要求買方支付價款、收取貨物或履行他的其他義務,除非賣方已採取與此要求相抵觸的某種補救辦法。損害賠償的原則與範圍1、損害賠償採用無過錯責任原則2、損害賠償的範圍實行全部賠償原則3、損害賠償範圍的限制條件:損害賠償僅以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料到和理應預料到的損失為限4、損害賠償與其他救濟方式並存5、減損義務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1、單獨請求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請求損害賠償額=實際損失+利潤損失2、宣告合同無效要求替代物交易並附帶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請求損害賠償額=合同價格和替代貨物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價+其他損失3、宣告合同無效並沒有替代物交易情況下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
關於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違約及其救濟方法A公司與B公司簽訂了一份產地交貨合同,出售新鮮櫻桃5噸,總價值35000美元。合同规定买方必须在5月10日至17日期间派冷藏集装箱车到产地接运货物。卖方虽多次催促对方派车,但直至5月24日也未见对方派车接收货物。于是卖方不得不在5月25日把這批貨物轉賣給C公司,收取的貨款總額為31000美元。請問:在上述情況下,賣方可以行使哪些权利?为什么?課後討論?
國際商事代理法第一節代理法概述代理的概念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權,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訂立合同或做出其他的法律行為,由此而產生的權利和義務直接對本人發生效力.國際商事代理的概念代理人為取得傭金,依本人的授權,為本人的利益與第三人發生為商行為,由此在具有國際因素的本人、代理人及第三人之間產生權利義務關係的法律制度。代理法概述狹義的國際商事代理僅指代理人以本人(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代理行為的情況,即代理人依本人授權,以本人名義與第三人發生為商行為,所生之權利和義務直接歸屬於本人。廣義的國際商事代理還應包括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其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發生為商行為的情況代理的法律特徵代理是一種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作獨立的意思表示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或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進行意思表示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代理法概述第二節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45%75%62%代理權的產生90%(一)大陸法系關於代理權產生的規定意定代理:指代理人根據被代理人的授權而產生的代理。由於這種代理是基於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因此稱為意定代理。法定代理:被代理人於法律或事實上不能為法律行為時,按照法律直接規定由他人代為進行法律行為的代理。凡不是由于本人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代理權称为法定代理权。1)根據法律的規定而享有代理權。如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有代理權。
2)根據法院的選任而取得代理權。如法院指定的法人清算人。
3)因私人的選任而取得代理權。如親屬所選任的監護人及遺產管理人等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45%75%62%代理權的產生90%(二)英美法系關於代理權產生的規定明示授權(ExpressAuthority):指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以明確的意思表示達成建立代理關係的協議,代理人通過被代理人的明示指定或委任而實際享有的代理權。默示授權(ImpliedAuthority):指根據被代理人的一定行為,基於某些公認的準則而推定其為授權的意思表示。默示代理權主要包括三種情況:1)由默示而存在的代理權。2)附帶授權。3)習慣授權。表見授權:又稱不容否認的代理權,是指一個人出於故意或疏忽,通過其言行使善意第三人合理相信某人是其代理人而採取行動時,則其便不能否認其言行,而必须视为已向该代理人授权,并不得否认该代理人为其设定的与第三人的權利義務關係必要的授權:又稱客觀必需的代理權,是指某人雖沒有得到別人關於採取某種行為的明示授權,但由於客觀情況的需要應視為具有此種授權。追認授權:是指代理人未經授權或者超越授權範圍而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代理行為,被代理人事後對此予以認可或不明示否認,代理人由此而獲得追认的代理权。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45%75%62%代理權的產生90%(三)我國法律關於代理權產生的規定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委託代理就委託代理來說,也可以分幾種情況:1)根據明示授權而產生的代理權2)默認的代理權3)追認的代理權此外,我國《合同法》第49條也明確規定了表見代理制度。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表見代理案甲公司經常派業務員乙與丙公司訂立合同。乙調離後,又持蓋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書與尚不知其已調離的丙公司訂立一份合同,並按照通常做法取走貨款後逃匿。對此甲公司並不知情。现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由於甲公司在乙調離後未收回蓋有公章的合同書,也沒有通知丙公司,而乙又製造了代理權存在的表面特徵,同時丙公司又是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符合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的后果。案例透視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不具備默示授權條件的代理授權行為無效的代理越出授權範圍行事的代理代理權消滅後的代理無權代理指欠缺代理權的人所做的代理行為。無權代理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代理關係的終止1、根據當事人的行為終止代理關係1)代理目的的實現2)代理期限屆滿3)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協議終止他們之間的代理關係4)代理人或被代理人單方終止代理關係2、根據法律終止代理關係1)被代理人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破產2)代理人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破產3)主要標的物滅失代理權的產生和終止第三節代理的法律關係代理關係涉及三方當事人:本人、代理人和第三人。本人和代理人直接的關係稱為代理的內部關係,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關係稱為代理的外部關係。其中,內部關係是代理中基本的法律关系,是外部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外部关系又是内部关系的目的和歸屬。代理的法律關係親自履行的義務謹慎勤勉地履行代理職責的義務對本人誠信、忠實的義務。保密義務向本人彙報賬目的義務本人與代理人之間的關係代理的法律關係代理人的義務支付傭金償還代理人因履行代理義務而產生的費用讓代理人核查其帳冊配合代理人以便完成代理事務代理的法律關係本人與代理人之間的關係本人的義務代理關係是一種三角關係,其中既有代理人同第三人的關係,也有本人同第三人的關係。從第三人的角度看來,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與其訂立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究竟是代理人還是本人。对此,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代理的法律關係2、英美法系的標準英美法以“義務”為標準,將代理分為顯名代理、隱名代理、未披露代理關係的代理三種情況。顯名代理是指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訂約時表明了自己的代理人身份,並且指明了本人的姓名或名稱。隱名代理是指代理人在訂約時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但並未指明本人的姓名或名稱。未披露代理關係的代理是指代理人雖擁有本人的授權,但在作出代理行為時,未向第三人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更未告知本人的姓名或名稱1、大陸法系的標準大陸法在確定合同一方當事人的問題上是以“名義”為標準的,即看代理人是以本人的名義還是以自己的名義同第三人訂立合同,並據此將代理劃分為直接代理和間接代理。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範圍內,代表本人以本人的名義同第三人訂立合同,該合同效力直接關乎本人。間接代理是指代理人為了本人的利益,以代理人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日後再通過另一合同將其權利和義務轉移於本人代理的法律關係第四節中國的外貿代理制度外貿代理制度,是指外貿公司充當國內用戶或供貨部門的代理人,代其與外商簽訂進出口合同,外貿公司收取一定傭金或手續費的制度。概念中國的外貿代理制度根據我國《合同法》第403條的規定,當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而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係時,其後果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當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時,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但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2)當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時,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此時,第三人擁有選擇權,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中國的外貿代理制度第五節國際貨運代理制度國際貨運代理的概念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託,以委託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以及相關業務並收取服務報酬的行業國際貨運代理制度國際貨運代理的民事法律地位(一)國際貨運代理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行為時所處的法律地位1、國際貨運代理對第三人的法律責任國際貨運代理在履行代理業務過程中對第三人產生的責任應由委託人負責,但是法律規定的情形除外。2、國際貨運代理對委託人的法律責任1)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與第三人負連帶責任3)代理人在非因緊急情形為維護委託人利益需要或者事先沒有征得被代理人同意、事後又未被追認的情況下,擅自將委託人委託的事項轉委託他人代理的,由代理人對自己擅自轉委託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二)國際貨運代理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為時所處的法律地位當國際貨運代理以自己的名義同第三人發生法律關係時,國際貨運代理的角色可能是代理人或獨立經營人(三)國際貨運代理直接完成委託人委託事宜時的法律地位指國際貨運代理接受委託後,利用自己或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關聯企業所擁有的倉庫、堆場、運輸工具來直接完成委託人委託的事務國際貨運代理制度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活動使用的名義國際貨運代理簽發運輸單據的方式收取報酬的性質行業慣例和貨運代理與客戶以前的交易情況01020304國際貨運代理的民事法律地位的確定國際貨運代理制度因自身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責任與第三人串通損害委託人利益的責任明知委託事項違法仍予以代理的責任擅自將委託事項轉委託他人代理的責任從事無權代理行為的責任國際貨運代理的責任國際貨運代理制度(一)國際貨運代理作為代理人的法律責任(二)國際貨運代理作為獨立經營人的法律責任1、國際貨運代理作為承運人的法律責任1)遲延運輸責任2)貨物賠償責任3)承運人間的連帶責任2、國際貨運代理作為倉儲保管人的法律責任國際貨運代理作為倉儲保管人時,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倉儲合同的要求,認真履行保管義務。如果倉儲物在儲存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倉儲物毀損、滅失,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因仓储物的性质、包装不符合约定或者超过有效儲存期而造成仓储物变质、损坏的,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國際貨運代理制度國際貨運代理作為獨立經營人,是指在為客戶提供所需服務的過程中,以其本人的名義承擔責任的獨立合同當事人國際貨運代理的除外責任對於國際貨代的除外責任,在國際貨運代理標準交易條件或與客戶簽訂的合同中,通常包括以下七個方面:1)客戶的疏忽或過失所致。2)客戶或其代理人在搬運、裝卸、倉儲或其他處理中所致。3)貨物的自然特性或潛在缺陷所致。4)貨物的包裝不牢固、缺乏或不當所致。5)貨物的標誌或地址錯誤或不清楚所致。6)貨物的內容申報不清楚或不完整所致。7)不可抗力所致。另外,委託人在國際貨運代理向其徵詢有關業務或處理意見時,必須予以答復,給予明確的指示。如因指示不及時或不當而造成損失,國際貨運代理不承擔任何責任。國際貨運代理制度案例分析某貨主委託某貨代公司出運一批貨物,自上海到香港。該貨代公司代表貨主向船公司訂艙後取得提單,船公司要求該貨代公司暫扣提單,直到該貨主把過去拖欠該船公司的運費付清以后再放单。后该货主向某海事法院起诉该货代公司违反代理义务擅自扣留提单使得货主因无法结汇而造成巨额损失。根据上述案例,分析该货代公司是否应该对货主的損失承擔責任並說明原因。課後練習
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法第一節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1.班輪運輸2.租船運輸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方式又稱定期船運輸,是指承運人按固定航線和既定掛靠港口、固定船期、固定運費率,用船舶將眾多托運人的貨物從特定的裝運港運往預定的目的港,并按运价本或协议运价的规定计收运费的一种经营方式。常适用于數量少、交接港口分散的零货和杂货,因此又称件杂货运输又稱不定期船運輸,是指沒有固定的航線和掛靠港口,也沒有預先制定的船期表和費率本,船舶經營人與需要船舶運力的租船人通過洽談运输条件、签订租船合同来运输的一种经营方式。租船运输主要适用于大宗货物的運輸,如谷物、矿石、煤炭等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謹慎處理使船舶適航妥善和謹慎地管理貨物船舶不進行不合理繞航在約定的時間內和在卸貨港交付貨物承運人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承運人的主要義務承運人的責任期間承運人的責任期間,是指承運人對貨物應負責的期間。承運人對集裝箱裝運的貨物,不論是承運人裝箱或者托運人自行裝箱,其責任期間為從裝貨港接收貨物時起至卸貨港交付貨物時止、貨物處於其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間。承運人對非集裝箱裝運的貨物的責任期間,是指從貨物裝上船時起至卸下船時止、貨物處於其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間,但承運人可以同托運人就這種貨物在裝船前和卸船後,承運人對货物的滅失或者損壞是否應當負責及承擔何種責任另行達成协议。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1、運費、虧艙費、滯期費及其他費用的請求權1)運費是承運人完成貨物運輸所享有的報酬,其形式有預付運費和到付運費2)虧艙費又稱空艙費,是指托運人因其提供的貨物少於約定的數量,使船舶艙位發生剩餘,而對承運人造成的運費損失的賠償。3)滯期費,是指航次租船情況下,承租人因未能在合同約定的裝卸時間內完成貨物裝卸,而向出租人支付的費用。4)其他費用,是指應由托運人支付的共同海損分攤費用、承運人為貨物墊付的必要費用,以及其他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費用。2、貨物留置權承運人的主要權利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承運人的免責根據《海商法》第51條的規定,在承運人責任期間內,如果貨物發生的滅失或損壞是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則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1)船長、船員、引航員或承運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2)火災,但是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3)天災,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險或者意外事故。4)戰爭或者武裝衝突。5)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行為、檢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6)罷工、停工或者勞動受到限制。7)在海上實施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8)托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的過失。9)貨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10)貨物包裝不良或者標誌欠缺、不清。11)經謹慎處理仍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12)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過失之外的其他原因。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又稱承運人單位責任限制,是指對由承運人不能免責的原因造成的貨物滅損或遲延交付,將其賠償責任在數額上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1、承運人對貨物滅損的賠償責任限制《海商法》第56條規定:承運人對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的賠償限額,按照貨物件數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計算,每件或者每個其他貨運單位為666.67個計算單位,或者按照貨物毛重計算,每千克為2個計算單位((SDR),以二者中賠償限額較高的為准。2、承運人對貨物遲延交付的賠償責任限制承運人對貨物因遲延交付造成經濟損失的賠償限額,為所遲延交付的貨物的運費數額。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和遲延交付同時發生的,承運人的賠償責任限额适用前述承运人对货物灭损的赔偿限额。3、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權利的喪失經證明,貨物的滅失、損壞或者遲延交付是由於承運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承運人不得援用賠償責任限制的规定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托運人的主要義務約定貨物、妥善包裝和正確申報貨物及時辦理貨物運輸手續妥善托運危險貨物支付運費及其他費用托運人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托運人的主要權利1、要求承運人簽發提單或者其他運輸單證2、要求承運人中止運輸、返還貨物、變更到達地或者收貨人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提單的作用1、提單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3、提單是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物權憑證2、提單是證明貨物已由承運人接管或已裝船的貨物收據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以貨物是否已裝船為標準劃分以提單收貨人一欄的記載為標準劃分以對貨物外表狀況有無批註為標準劃分特殊提單已裝船提單(ShippedB/L,OnBoardB/L)、收貨待運提單(ReceivedforShipmentB/L)記名提單(StraightB/L)、指示提單(OrderB/L)、不記名提單(BearerB/L)清潔提單(CleanB/L)、不清潔提單(UnclearB/L,FoulB/L)倒簽提單(AntidatedB/L)、預借提單(AdvancedB/L)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提單的簽發有權簽發提單的主體:1)承運人2)載貨船舶的船長3)承運人的代理人提單簽發的地點和日期:簽發地點通常是裝貨港,有時是船公司所在地或其他地點;簽發日期是指貨物由承運人接受或裝船的日期。提單的簽發對象:提單應該簽發給托運人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提單的簽發提單的背書:1)記名背書,又稱完全背書,是背書人(轉讓人)在提單背面寫明被背書人(受讓人)的姓名,並由背書人簽名的背書形式2)指示背書,是背書人在提單背面寫明“指示”或“憑×××指示”字樣,並不寫明特定受讓人,由背書人簽名的背書形式3)不記名背書,又稱空白背書,是指在提單背書中不記載任何受讓人,只由背書人簽名的背書形式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提單的簽發提單的更正:1)提單簽署前的更正2)提單簽署後的更正提單的補發:1)正本提單結匯後,在寄送途中遺失,收貨人可在目的港憑副本提單,以加上擔保或保證金的方式提取貨物,並依照法定程式聲明提單作廢,而無須另行補發提單2)提單在結匯前遺失,應由托運人提供書面擔保,並將經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補簽的新提單另行編號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電子提單電子提單,是指通過電子傳送的有關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數據。電子提單是一種無紙單證,即一系列有關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電子數據,按特定的規則組合而成,並通過電子數據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进行传送。电子提单具有迅捷性、準確性以及防止伪造和仿冒提单的欺诈行为等優點。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於1924年8月25日在布魯塞爾制定,1931年6月2日起生效。規定了承運人、運輸合同、貨物、船舶和貨物運輸的定義;提單的簽發、內容和證據效力;採納《哈特法》的基本原則,明確了承運人最低限度的義務和最大限度的權利;規定了貨物損失通知與訴訟時效以及適用範圍等內容。通常與《海牙規則》統稱為《海牙維斯比規則》(HagueVisbyRules)。於1977年6月23日生效。於1992年11月1日生效。該公約進一步加重承運人的義務和責任,但影響和使用範圍遠不及上兩個公約。《海牙規則》《漢堡規則》《維斯比規則》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關於提單的國際公約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海運單的概念和特點海運單(SeaWaybill,SWB)是證明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的一種不可流通的海上貨物運輸單證。不具有可流通性、具有實現快速提貨的優點海運單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第二節海上保險合同法海上保險合同的概念海上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按照約定,對被保險人因遭受保險事故而造成保險標的發生損失負賠償責任,且由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費的合同。重複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就同一保險事故與幾個保險人訂立合同,而使該保險標的的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標的的價值的情形。海上保險合同法海上保險合同的解除保險人可單方面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以下幾種:1)因被保險人違反告知義務2)因被保險人違反保證3)根據合同的約定4)保險人選擇全額支付合同約定的保險賠償5)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謊稱發生了保險事故或者故意製造保險事故6)投保人、被保險人未按照約定履行其對保險標的的安全應盡的義務7)被保險人未按照約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標的的危險增加的情況8)保險標的發生部分損失被保險人可單方面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以下幾種:1)保險責任開始前,支付手續費解約2)根據合同約定,在保險責任開始後,解除非貨物運輸和船舶的航次保險合同海上保險合同法海上保險合同的轉讓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可以由被保險人背書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合同的權利和義務隨之轉移。合同轉讓时尚未支付保险费的,被保险人和合同受让人负连带支付责任。海上保險合同法及時交納保險費的義務嚴格遵守保證的義務防災防損的義務危險增加時的通知義務出險時的通知義務出險後的施救義務被保險人的義務和保險人的責任海上保險合同法被保險人的義務賠償責任賠償限度保險人賠償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失,以保險金額為限連續損失保險標的在保險期間發生幾次保險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即使損失金額的總和超過保險金額,保險人也應當賠償施救費用被保險人為防止或減少根據合同可以得到賠償的損失而支出的必要的合理費用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除外責任,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1)航行迟延、交货迟延和行市变化;2)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身的缺陷和自然特性;3)包裝不當。被保險人的義務和保險人的責任海上保險合同法保險人的責任海上貨物運輸保險的承保風險海上保險合同法海上貨物運輸保險的承保損失海上保險合同法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險種海上保險合同法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責任期間“倉至倉”條款保險責任自被保險貨物運離保險單所載明的起運地倉庫或儲存處所開始運輸時生效,在正常運輸過程中持續“延伸”條款又稱擴展責任條款,在《倫敦保險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中其含義是:被保險人無法控制的非正常運輸發生時,本保險仍然有效,被保險人無須及時通知保險人或加付保险费“運輸合同終止”條款被保險貨物如在非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出售,保險責任至交貨時為止,但無論任何情況,均以被保險貨物在卸載港全部卸離海輪後滿60天為止海上保險合同法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索賠時效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索賠時效為2年,從被保險貨物在最後卸載港全部卸離海輪時起算。我國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的除外責任1)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或過失所造成的損失。2)屬於發貨人責任所引起的損失。如貨物的包裝不良或不當,標誌不清或混票。3)在保險責任開始前,被保險貨物已存在的品質不良或數量短差所造成的損失。這在實務中被稱為原殘,如糧食已發黴和有蟲蝕、鋼鐵露天堆放已生銹、實際裝船重量不足等。4)被保險貨物的自然損耗、本質缺陷、特性、市價跌落以及遲延運輸所引起的損失或費用。5)《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條款》中的戰爭險條款和罷工險條款所規定的責任範圍和除外責任。海上保險合同法第三節國際航空運輸合同《華沙公約》1、《華沙公約》的適用範圍適用於所有以航空器運送旅客、行李或貨物而收取報酬的國際運輸,也適用於航空運輸企業以航空器辦理的免費運輸。2、航空貨運單航空貨運單是訂立合同、接收貨物和承運條件的證明。3、航空運輸期間也是承運人的責任期間,是指行李或貨物在承運人保管下的期間,無論是在航空站內、在航空器上還是在航空站外降落的任何地點。國際航空運輸合同《華沙公約》4、承運人的責任承運人在航空貨物運輸期間應對交運的貨物因毀滅、遺失或損壞而造成的損失負責任,同時應對貨物在航空運輸過程中因延誤而造成的損失負責任。但是,如果承運人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免除或减轻承运人的责任:1)自己和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或不可能採取這種措施时。2)損失的發生是由於駕駛上、航空器的操作上或領航上的過失。3)損失的發生是由於受害人的過失所引起或助成國際航空運輸合同《華沙公約》5、承運人的責任限制承運人對貨物的責任以每千克250法郎為限,除非托運人在交運時,曾特別聲明行李或貨物運到後的價值,並繳付必要的附加費。6、索賠和訴訟時效如果發現貨物有損壞,收貨人應立即向承運人提出異議,並且最遲應該在貨物收到後的7天內提出。如果有延誤,最遲應該在貨物交由收貨人支配之日起14天內提出異議。訴訟應該在航空器到達目的地之日起,或應該到達之日起,或從運輸停止之日起2年內提出,否則就喪失追訴權。訴訟期限的計算方法根據受理法院的法律決定。國際航空運輸合同《海牙議定書》於1963年8月1日生效y.《蒙特利爾公約》於2003年11月4日生效我國《民用航空法》於1996年3月1日起施行。該法同時適用於國際航空運輸和國內航空運輸。對貨物的賠償責任限額為每千克17個計算单位我國《民用航空法》將承運人的責任規定為:因發生在航空運輸期間的事件而造成貨物毀滅、遺失或者損壞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承運人如能證明貨物的毀滅、遺失或者損壞完全是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則不承擔責任:1)貨物本身的自然屬性、品質或者缺陷;2)承運人或其受雇人、代理人以外的人包裝貨物的,貨物包裝不良;3)戰爭或者武装冲突;4)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的与货物入境、出境和过境有关的行为010203國際航空運輸合同第四節國際多式聯運國際多式聯運的含義指按照多式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將貨物從一國境內接管貨物的地點運至另一國境內指定交付貨物的地點。國際多式聯運國際多式聯運必須符合以下基本條件:1)發貨人與多式聯運經營人必須簽訂一份多式聯運合同。2)多式聯運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運輸方式的運輸。3)多式聯運經營人必須對全程運輸負責。4)貨物運輸是國際貨物運輸,涉及國際運輸法的適用問題。5)貨物全程運輸由多式聯運經營人簽發一張多式聯運單證,且應滿足不同運輸方式的需要,並計收全程運費。國際多式聯運我國《海商法》有關多式聯運的特別規定國際多式聯運合同的定義:多式聯運經營人以兩種以上的不同運輸方式,其中一種是海上運輸方式,負責將貨物從接收地運至目的地交付收货人,並收取全程運費的合同。多式聯運經營人的定義:本人或者委託他人以本人名義與托運人訂立多式聯運合同的人。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責任期間:多式聯運經營人對多式聯運貨物的責任期間,自接收貨物時起至交付貨物時止。國際多式聯運我國《海商法》有關多式聯運的特別規定我國《海商法》第104~106條規定了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責任形式,主要包括:1)多式聯運經營人負責履行或者組織履行多式聯運合同,並對全程運輸負責。2)多式聯運經營人與參加多式聯運的各區段承運人,可以就多式聯運合同的各區段運輸,另以合同約定相互之間的責任。但是,此項合同不得影響多式聯運經營人對全程運輸所承担的责任。3)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發生於多式聯運的某一運輸區段的,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賠償責任和責任限額適用調整該區段運輸方式的有關法律規定。這一規定體現了多式聯運經營人实行的是“网状责任制”。4)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發生的運輸區段不能確定的,多式聯運經營人應當依照我國《海商法》關於多式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關於承運人賠償責任和責任限額的規定負賠償責任。國際多式聯運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國際貿易法的概念和淵源50%45%75%62%90%國際貿易法(InternationalTradeLaw),是調整各國之間貨物、技術和服務的交換關係以及與這種關係有關的其他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國際貿易法作為一門法律學科,具有“法”的共性,它是一個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行為規範體系。國際貿易法的“國際”一詞意為跨越國界。這種國際性既包括國際貿易主体的國際性,也包括貿易行為的國際性。一般說來,貿易關係存在下列情形的,視為具有国际因素:(1)當事人的營業地分處不同的國家或地區;(2)當事人具有不同的國籍;(3)貿易活動發生在當事人一方或幾方所在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4)貿易關係的對象位於當事人一方或幾方所在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國際貿易法的概念各國國內有關貿易立法儘管已有大量的國際貿易條約或慣例,但由於傳統習慣和自身利益所在,各國仍在很多的貿易領域中保留獨佔的立法權。國際條約根據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ViennaConventionontheLawofTreaties)第2條第1款(甲)規定:稱“條約”者,謂國家間所締結而以國際法為准之國際書面協定。國際貿易慣例在國際貿易的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些國際通用的習慣做法和規則。國際貿易法的淵源國際條約的種類雙邊條約多邊條約(國際公約)國際公約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
實體法規則的國際公約
衝突法規則的國際公約國際條約國際條約的效力一個國家有權自主決定是否締結或加入某一條約,不受任何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的強制。但一旦通過合法程式接受了條約,該國就必須嚴格遵守,即凡有效之条约对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由各当事国善意履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第142條第2款規定:我國締結或者參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室内装修专业水泥施工承包合同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覆盖项目合同
- 2024年度学员教育合同标准版版
- 2024年度国有企业股权交易合同4篇
- 2024年婚戒定制及购买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在其平台上发布广告宣传2篇
- 食堂内部道路施工合同20242篇
- 深圳商标转让合同2024年度范本2篇
- 2024年广告发布合同广告内容与责任分配
- 2024年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赛事赞助与合作
- 行政办公流程图
- 初中语文作文技法指导-以小见大课件
- 35KV交联电缆全冷缩户外终端制作解读课件
- 年产3万吨玉米烘干塔建设项目投资建议书
- 光伏产品介绍
-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 小儿腹泻英文教学课件
- 词汇素材:高中英语初高中衔接词汇
- 掺合料试题带答案
-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