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开题报告4400字】_第1页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开题报告4400字】_第2页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开题报告4400字】_第3页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开题报告4400字】_第4页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开题报告4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关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越来越引人关注。金融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问题,是学术界比较关心的一个课题,国内外都有大量的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从文献上看,针对股票市场不同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进行的研究很少。尽管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股票市场的这种收益波动的联动性,真正对不同类股票收益波动相互关系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文献却极少,本文将从不同行业股票的收益率波动关系入手,深入考察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溢出现象。通过对股票市场行业间溢出效应的研究将有利于监管部门认识某一行业政策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进而防范和化解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实体经济当中,行业和地区之间不同的经济部门所处的经济关系,还有一个行业或者地区的经济单位对不同行业、地区经济单位的影响作用;同时能够准确地判断新的市场信息对整个股票市场上不同行业或者地区的公司产生的总体影响,极大地提高投资组合的盈利和避险能力。预期目标:预期把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第二部分:股票价格关联理论综述。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相关的金融基础理论,然后介绍了研究溢出效应各种方法的国内外文献,之后介绍了市场间收益率和波动溢出效应方面的文献,最后做了综合文献评述。第三部分:研究方法。对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梳理了检验步骤和分析方法。第四部分:行业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阐述了行业分类指标标准及样本选取,并对数据样本进行说明。第五部分:行业板块收益率溢出效应分析。利用模型对行业板块间收益率溢出效应进行了平稳性、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第六部分:结论与不足。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政策性建议并且指出本文的不足及可能的拓展。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有效性以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方面为数不少,采用的方法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就目前而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市场与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本节将着重介绍能够支持本文立论的一些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系统性的研究文献。2.1.国外研究现状WarrenG.Dean等(2010)[1]研究了波动溢出效应在澳大利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是否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从澳大利亚债市到股市有该现象,从澳大利亚股市到债市则没有该现象。Fung,Lee和Leung(2000)[2]利用中国沪深两市1993-1997年A、B股数据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两个市场是相对分割和独立的,并不存在强的相关性。EungandShim(1989)[3]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香港等股市的样本数据为例。深入探讨了国际股市联动关系,分析国际股市传导现象的强弱、效率以及是否存在领导市场。采用VAR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各国股市明显存在多边联动效应。(2)美国股市是国际波动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美国股市的变动也将迅速引起其它国家股市变动。但是,其它国家的股市变动则无法解释美国股市的变动。(3)美国的股市信息成为影响其它国家股市变动的主要国外来源因素。(4)提供进一步研究全球股市互动结构的基础。Hamao,Masulis,Ng(1990)[4]利用GARCH类模型研究了1987年10月前美、英、日三国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发现了仅存在纽约到东京、伦敦及伦敦到东京的单向波动溢出关系,得出美国股市在这三股市中的信息时间先导关系。StockesandNeuburger(1998)[5]集中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中的两大指数Russell1000与Russell2000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两大指数分别代表大资本化公司与小资本化公司的股价走势,结果发现短期内Russell1000对Russell2000存在依赖关系,并且指出,这一发现应归因于大资本化公司股票所具有的高流动性与低交易成本优势。Soetal.(1997)[6]运用向量SV模型对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间的波动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泰国对马来西亚具有单方的波动溢出效应。除了国家之间及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国外也有对股票市场不同行业之间的溢出效应研究。例如Hassa和Malik(2007)[7]采用多变量GARCH计量方法,基于美国1992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6日的股市行业日收益率数据样本,选取了消费、金融和科技;能源、医疗和工业两组行业,对跨行业的收益及波动动态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了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的新息冲击和波动传导,从而证实了美国股市行业间溢出效应的存在。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有关溢出效应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但主要集中其他金融市场或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以及不同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对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溢出效应研究较少。赵鹏,曾剑云(2008)[8]采用2000~2007年香港、台北、纽约股市的相应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三变量VAR-GARCH-BEKK模型研究不同股市之间的收益和波动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香港股市对台北股市存在显著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台北股市对香港股市仅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而纽约股市对香港股市和台北股市存在明显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香港股市、台北股市对纽约股市的溢出效应不明显。潘慧峰,周建,张金水(2005)[9]采用纽约、新加坡两个石油市场1992年至2003年的价格日度数据,运用GARCH模型和方差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两个石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纽约市场对新加坡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单向波动溢出,表明全球石油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并且信息传递方向是从纽约市场到新加坡市场。赵留彦和王一鸣(2003)[10]研究了波动溢出效应在中国A股与B股市场之间是否存在的问题,所运用的模型是向量GARCH模型,研究结果表明A股向B股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胡新明,唐齐鸣(2008)[11]运用向量GARCH-M模型检验了B股与H股及红筹股之间的溢出效应与信息流动。实证结果表明:红筹股对沪深市B股、H股对沪市B股的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均显著存在,而反向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信息是从红筹股向沪深市B股、从H股向沪市B股单向流动的。陈国进,许德学,陈娟(2009)[12]采用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间上证综合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数收益率的日数据,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考察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并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考察两市场波动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外汇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但从长期来看,存在不对称性,只存在汇市波动向股市溢出。金洪飞,金荦(2008)[13]以中美股票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的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和二元GARCH模型研究了中美股市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的收益率及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之间,既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收益率溢出效应,也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率对于美国股市收益率确有负向先导作用,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也有国内学者对股票行业板块之间的溢出效应做了实证研究,如赵漪叶(2013)[14]在股票市场板块间收益率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上证A股的行业和地区分类的研究中利用上证A股市场的数据,在行业和地区分类标准下进行了板块划分。使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关关系,即用相关系数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板块收益率之间的统计性相关关系。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单个板块的外生冲击对其他板块的动态影响,以及使用方差分解方法测度各个板块之间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李小波(2006)[15]运用了BEKK—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了上海股票市场中的综合指数、公用指数、商业指数、工业指数和地产指数五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指数对其它四个指数具有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但是溢出的数量都很小。3.参考文献[1]WarrenG.Dean,RobertW.Faff,GeoffreyF.London.“AsymmetryinReturnandVolatilitySpilloverBetweenEquityandBondMarketsinAustralia”,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2010,Vol.(18):272-298.[2]FungHungG.,W.Lee,andW.K.Leung,2000,SegmentationoftheA-shareandB-shareChineseequitymarkets[J],JournalofFinancialResearch,2000(vol.23):179-195.[3]Eun,C.&S.Shim.InternationTransmissionofStockMarketMovements[J].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1989,Vol.24:241-256[4]HamaoY.,MasuliaR.W.andNg,nV.,Correlationsinpricechangesandvolatilityacrossinternationalstockmarkets[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0(vol.3):281-307.[5]Stokes,H.H.andNeuburger,N.M.,1998,NewMethodsinFinancialModeling:ExplorationsandApplications.QuorumBooks,Westport,CT.[6]So,M.K.P.,Li,W.K.andLam,K.Multivariatemodelingoftheautoregressiverandomvarianceprocess[J].JournalofTimeSeriesAnalysis.1997,18(4):429-446.[7]SyedAunHassa,FarooqMalik.MultivariateGARCHmodelingofSectorVolatilityTransmission[J].The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2007(July):470-480.[8]赵鹏,曾剑云.香港、台北、纽约股市收益及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07)[9]潘慧峰,周建,张金水.石油市场波动溢出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8)[10]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2003,10:37-52.[11]胡新明,唐齐鸣.B股与H股及红筹股之间的溢出效应与信息流动[J].管理工程学报.2008(04)[12]陈国进,许德学,陈娟.我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2)[13]金洪飞,金荦.石油价格与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基于中美数据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8(02)[14]赵漪叶.股票市场板块间收益率溢出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15]李小波.中国股票市场行业收益波动溢出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06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综合考虑了国家关于三个产业层次的划分以及投资型行业分类标准,选取了农林渔牧、酿酒食品、钢铁、房地产、银行业等五个行业作为行业板块样本变量,使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不同行业板块之间的相关关系,即用相关系数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板块收益率之间的统计性相关关系。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单个行业板块的外生冲击对其他板块的动态影响,以及使用方差分解方法测度各个行业板块之间收益率的解释能力。预期把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第二章:股票价格关联理论综述。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相关的金融基础理论,然后介绍了研究溢出效应各种方法的国内外文献,之后介绍了市场间收益率和波动溢出效应方面的文献,最后做了综合文献评述。第三章:研究方法。对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梳理了检验步骤和分析方法。第四章:行业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阐述了行业分类指标标准及样本选取,并对数据样本进行说明。第五章:行业板块收益率溢出效应分析。利用模型对行业板块间收益率溢出效应进行了平稳性、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第六章:结论与不足。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政策性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