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优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优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优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优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优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公元前46年,凯撒将丝绸幕帘置于罗马剧场座席上使观众免遭阳光暴晒。此后罗马人纷纷以穿丝绸为时髦。贵族穿着轻薄柔软的丝绸以显示华贵的身份。2世纪后,丝绸也受到罗马平民的喜爱,罗马帝国对中国丝绸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反映()A.罗马帝国重视对外商品贸易 B.服装成为表现身份的象征C.对外交往促使民主制度完善 D.罗马与中国经济交流加强2.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指代西域或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生动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朝时期()A.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 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陆上丝路交流的不断扩大 D.科举取士以诗词歌赋为主3.在古代的中西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东西方的交通渠道很不畅通 B.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改变C.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D.手工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4.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5.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政府的习惯是各人信仰各自的宗教,也不会以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其邻邦居民的信仰;外来宗教的传播者,在大多数历史阶段(魏晋至五代个别君主统治期除外)中都能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宽容”。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可能是,古代中国()A.统治阶级热衷于引入外来宗教 B.以和而不同作为外交指导思想C.具有祭祖不祭神明的传统习俗 D.宗教势力不足以挑战世俗皇权6.北宋年间颁布的《元丰广州市舶条法》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外贸成文法规,其“不仅行于广州,而且遍行其他诸路”,成为当时官府进行海外贸易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它的颁布()A.说明广州是当时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B.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C.象征着我国古代海外贸易活动的规范化D.反映了我国外贸发展和海禁政策的瓦解7.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指代西域或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生动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朝时期()A.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 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陆上丝路交流的不断扩大 D.科举取士以诗词歌赋为主8.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B.广州、泉州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C.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9.17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消费不断增加。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宫廷的文化消费,而是成为分散在咖啡馆、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这一变化()A.标志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B.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C.为英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 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下移10.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借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11.“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A.中国闭关锁国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12.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上海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与借鉴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万国梯航来贡之事充斥二十四史,而中国官方主动航行到海外的记录却是凤毛麟角。有之,则主要是地方性的民间的航海活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然市船之与商舶,其说稍异,市舶者诸夷船泊吾近地,与内地民互为市,若广之濠镜澳然。商舶则土著民醵钱造舟装土产,径往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摘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材料二(14-15世纪)建立通往亚洲的商路是比寻找新土地和资源更为诱惑的事。欧洲商人从陆路上穿越蒙古帝国的领土进行丝绸、香科、瓷器以及其他亚洲特产的贸易,最远可至中国。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从前那么安全了。穆斯林商人把亚洲的货物经印度洋和红海运送到开罗,再转手给意大利商人,输送到西欧。但是在开罗,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特别是香料的需要又是数量巨大的。——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的总体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亚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材料二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龚缨晏《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生转型的历史影响,并指出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丝路精神的时代特征。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2世纪后,丝绸也受到罗马平民的喜爱,罗马帝国对中国丝绸需求量越来越大。”可以看出,中国的丝绸大量出现在罗马,反映出中国与罗马的交流加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商品贸易,也没有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只是丝绸,并没有特批服装,排除B项;材料与民主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C解析:由“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指代西域或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元诗中……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具体形象”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扩大和兴盛,原来一些比较稀缺的物品在元朝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日常用品,C项正确;元朝时新航路尚未开辟,A项排除;程朱理学的发展与题干信息无直接关系,B项排除;科举取士与题干主旨无关,D项排除。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古代中西交往时中国的名片分别是“丝绸”“瓷器”“茶叶”,可知古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产品和农产品享誉世界,发达的古代手工业和农业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这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改变,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在中西交往中的代表性产品,没有涉及中西方往来的交通渠道状况,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在某些传统手工业方面中国是领先世界的,但D项中的“一直”说法绝对,排除。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可知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丝绸之路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趋势,排除B项;丝绸之路体现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古代中国政府的习惯是各人信仰各自的宗教,也不会以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其邻邦居民的信仰;外来宗教的传播者,在大多数历史阶段(魏晋至五代个别君主统治期除外)中都能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宽容’”并结合可知,宗教势力不足以挑战世俗皇权,D正确;A错在“热衷”,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和而不同,排除B;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6.答案:C解析:题干表明北宋时颁布了管理海上外贸的成文法规,这象征着我国古代海外贸易活动的规范化,C项正确;题干仅反映了北宋颁布管理海上外贸的成文法规,无法说明广州是当时唯一对外贸易的港口,也不能证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A、B两项排除;北宋年间颁布海上外贸成文法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外贸的发展,但海禁政策开始于明朝,D项排除。7.答案:C解析:由“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最常作为指代西域或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元诗中……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具体形象”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扩大和兴盛,原来一些比较稀缺的物品在元朝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日常用品,C项正确;元朝时新航路尚未开辟,A项排除;程朱理学的发展与题干信息无直接关系,B项排除;科举取士与题干主旨无关,D项排除。8.答案:A解析:海上丝绸之路最开始确实是陆上丝绸之路补充,后来陆上通道因战乱阻塞,加之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慢慢地演变为与陆上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的贸易往来通道,故A项表述不严谨,符合题意;广州、泉州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唐宋时期繁荣,明清时期由于实施海禁政策而衰落,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17—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逐渐大众化,这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等阶级购买力增强的结果。英国文化消费繁荣有利于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工业革命一道为社会转型提供条件,C项正确。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结合所学,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太平洋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并没有体现菲律宾所受影响,故A项错误;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是鸦片战争,排除C项;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不是通过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万里茶道”的开通和所涉及的区域来看,说明在17—19世纪,中外陆路贸易得到了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故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12.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等信息来看,随着商品的流通,上海的饮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上海饮食文化的变化,A项中“已领先全国”缺乏比较项,C项扩大了材料论述的范围,A、C两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13.答案:(1)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官方主动市舶较少;地方性的民间贸易较发达:对外贸易严格区分为官方市舶和民间商舶。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封建统治者缺乏积极进取的海洋意识;古代中国内陆文明因素制约;封建君主专制的影响;长期奉行贡赐贸易政策;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等。(2)原因: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陆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因素;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对海上贸易的垄断;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欧亚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同地区人民对商品的客观需求。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非文明的进一步交流,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14.答案:(1)连绵不断的战乱,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为了增加财税收入,政府鼓励、支持发展海外贸易;科技进步的推动,如指南针首先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术和航海术蓬勃发展;宋代手工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制瓷业发达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2)历史影响: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大规模传播;开始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遭到破坏。时代特征: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