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020.20B

31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14/T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14/T

1969—2019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产地

..............................................................................

14

园地规划

..........................................................................

15

田间管理

..........................................................................

16

病虫害防治

........................................................................

47

采收

..............................................................................

58

生产档案

..........................................................................

5附录

主要病虫害症状特征..............................................

6附录

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时期......................................

7IDB14/T

1969—2019 本标准按GB/T

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源苹果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兴华、杨颖、葛成稳、张青山、丁宏、冯冬梅、刘利名、谭吉祥、冯福奎、刘鹏奎、王二波、卫成龙、李敏、胡娇、张晓娜、高俊杰、崔凯。IIDB14/T

1969—2019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的产地、园地规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原农业部2010年第1364号公告规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内吉县红富士苹果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9847

苹果苗木NY/T

NY/T

1084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DB14/T

906

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 产地镇、吉昌镇、屯里镇、中垛乡、车城乡、东城乡、文城乡、柏山寺乡等8个乡镇7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7′30″-110°07′20″,北纬35°53′10″-36°23′02″。4 园地规划按

NY/T

5 田间管理5.1 苗木选择5.1.1品种选择应选择着色好、果形高桩、品质优良的红富士优系。5.1.2 砧木选择应选择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等为砧木。5.1.3苗木质量1砧穗组合株距(m)行距(m)密度(株/公顷)长枝型品种/乔化砧4~56~7285~416短枝型品种/乔化砧3~45~6416~666DB14/T

1969—2019应符合GB/T

5.2 栽植5.2.1 定植坑栽植前一年秋季挖定植坑。深0.8

m,长、宽各1

m,表底土分开。坑底先填30

cm厚作物秸秆,再将挖出的表土与有机肥50

kg、过磷酸钙0.5

kg~1

kg、氮肥0.25

kg混合均匀回填坑内,并把底土覆到最上面。5.2.2 栽植方式南北行向,长方形栽植。5.2.3 栽植密度栽植密度见表1。表1 果园栽植密度踩实。栽植深度为嫁接口高出地面3

cm~5

踩实。栽植深度为嫁接口高出地面3

cm~5

cm。整理1.5

m

的树盘,浇水覆膜。苗木定干后剪口涂抹保可选择嘎拉优系、蜜脆、华硕等,配置比例为4:1或5:1。5.2.5 栽植时期春季土壤解冻后到苗木萌芽前进行。5.2.6 栽植方法5.2.6.1 苗木处理,栽植前将苗木根系修剪,先用清水浸泡苗木根系

1

0.5%~1%硫酸铜溶液浸根消毒

5.2.6.2 定植坑内挖深宽各30

2护剂,树干套保护套,成活后去除。5.3 整形修剪5.3.1 树形选择长枝型/乔化果园选用疏散分层形,短枝型/乔化果园选用自由纺锤形。树体结构特点见表2。表2 树体结构特点树形 干高(cm)

树高(m)

冠幅(m)

主枝数量

主枝长度

1、2

层主枝层间距(cm)

主枝角度2疏散分层形70~802.8~353

个大主枝2

个小主枝大主枝

2.5

m小主枝

2

m120~15060°~70°自由纺锤形80~903~3.5410~12

个1.5

m无80°~90°DB14/T

1969—20195.3.2 整形5.3.2.1 疏散分层形5.3.2.1.1 幼树期a) 第一年:中心干剪留

4/5,疏除竞争枝,主枝剪去延长头

个侧枝为同侧方位,夏季对辅养枝拿枝软化;b) 第二年:中心干剪留

50

cm~60

cm,主枝延长头剪去

1/5,剪口下第三芽为第二侧枝方位;c) 方位,对辅养枝刻芽促发短枝。夏秋季对辅养枝拿枝缓放、拉枝。5.3.2.1.2 初果期枝拿枝软化,秋季拉枝开角,轻拿长放多留枝,以利生长与结果。5.3.2.1.3 盛果期上稀下密,外稀内密。行间保持1.5

m~2

m以上的通风道,行内略有交叉。结果枝、营养枝和预备枝相配套,并交替转换。控制结果量,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5.3.2.2 自由纺锤形一年生树中心干中短截,分枝极重短截。中心干上每隔20

cm~30

cm选一个小主枝螺旋上升,小主5.4 土肥水管理5.4.1 土壤管理园艺地布。5.4.2 施肥5.4.2.1 基肥a) 基肥在

9~10

b) 幼树采用环状扩穴,在定植穴外沿挖宽、深各

40

cm~50

的环状沟,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并与土壤混匀;c) 盛果期采用条沟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沟深

40

cm~50

1

苹果施1.5kg~2

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施用。5.4.2.2 追肥35.5.1.3 壁蜂授粉。花期在果园放壁蜂辅助授粉,每667m

投放壁蜂500只以上。DB14/T

5.5.1.3 壁蜂授粉。花期在果园放壁蜂辅助授粉,每667m

投放壁蜂500只以上。5.4.2.2.1土壤追肥a)花芽分化期以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施用;b) 果实膨大期以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施用;c) 采用施肥枪追肥。5.4.2.2.2 叶面喷肥a) 花期喷硼,硼砂

b) 套袋前喷施钙肥

次;c)果实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2

次。5.4.3 水分管理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渗灌、滴灌等节水设施,结合土壤追肥进行。5.5 花果管理5.5.1 授粉5.5.1.1点授。将花粉和淀粉按

的比例混匀,盛花期用授粉枪(或毛笔、铅笔、橡皮头等)沾花粉对中心花柱头逐个进行点授。5.5.1.2 液体喷粉。盛花期用花粉进行喷雾,花粉液配置比例为水5

kg,白砂糖0.25

kg,硼酸5

花粉20

g。25.5.2 疏花疏果按

NY/T

5.5.3 套袋及去袋按NY/T

1505规定执行。5.5.4摘叶、转果按

NY/T

1505

5.5.5 铺反光膜按

NY/T

1505

6 病虫害防治6.1 主要发生种类叶蛾、金纹细蛾等。为害症状特征参见附录A。6.2 防治6.2.1 非化学防治按

执行。4DB14/T

1969—20196.2.2 化学防治药剂推荐使用量和使用时期参见附录

B。7 采收按照NY/T

8

生产档案应对苹果的栽培和管理建立相关记录并归档。5主要病虫害名称为害症状主要病害腐烂病病斑有三种类型:(1)松软,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潮湿时有金黄色的卷须状物。(2)枝枯型。(3)边缘不整齐,一般2-3白粉病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密集的小黑点。褐斑病病斑有三种类型:(1)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2)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有小黑点,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斑点落叶病病斑初期为褐色圆点,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中央为深色小点;后期多个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易穿孔或破碎,枯焦脱落。幼果染病,出现1-2

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主要虫害山楂叶螨主要吸食叶片及幼嫩芽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先是出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二斑叶螨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初期仅在叶脉附近出现失绿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叶片大面积失绿,变为褐色。螨口密度大时,被害叶布满丝网,提前脱落。顶梢卷叶蛾幼虫专害嫩梢叶,吐丝将数片嫩叶缠缀成虫苞,并啃下叶背绒毛作成筒巢,潜藏入内,仅在取食时身体露出巢外。顶梢卷叶团干枯后,不脱落。金纹细蛾幼虫从叶背潜食叶肉,形成椭圆形的虫斑,叶背表皮皱缩,叶片向背面弯折。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网眼状虫斑,内有黑色虫粪。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DB14/T

1969—2019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表A.1

表A.1

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病虫害名称防治适期农药名称使用量(制剂量)使用方法主要病害腐烂病萌芽前3%甲基硫菌灵糊剂125~

克/平方米涂抹采收后

15

d~20

d

至萌芽期45%代森铵水剂100~

倍液喷淋白粉病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褐斑病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倍液喷雾斑点落叶病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春梢、秋梢生长期)80%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500~

倍液喷雾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